過去我們曾介紹西方世界 GRE、GMAT、LSAT 等考試和哲學主修的神奇關係:哲學系學生考這些考試的分數特別高
對這現象直覺的解釋就是哲學能訓練GRE需要的那些能力,不過哲學人對此很懷疑,總是有人問「你怎麼知道哲學系不是一開始就收到比較擅長GRE的學生?」所以有人做了研究,Spring Hill College 的哲學家 Thomas Metcalf 把學生進大學之前的 SAT 和 ACT 分數拿來跟上述「研究所入學考試」分數比較,找出他們在大學期間得到多少成長,結果顯示,「哲學與宗教」主修對 GRE 等考試確實有幫助,而且很顯著。
不過這對台灣的哲學生不是好事情,因為若你想出國念研究所,你的對手就差不多是西方 GRE 考得最好的一群人。
當然你還是可以質疑這線索是否能顯示因果關係。主要的爭論會在:「主修哲學和宗教能增加 GRE 分數」是不是當前數據的最佳解釋。並且就算哲學訓練真的有此效果,這有多大意義也很難說,像是,GRE 分數真的能反映出值得追求的能力嗎?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不是英語的 native speaker,要考好 GRE,英文訓練當然是比哲學訓練更迫切的選擇。
話說,過去也有人好奇讀道德哲學能否讓人更道德,所以就有哲學家去研究了。他們的假說是:如果道德哲學會讓人變道德,那讀最多道德哲學的人(a.k.a.哲學系裡做道德哲學的那些人)應該比起其他人有更多道德舉止,例如參加研討會不留垃圾在桌上之類。結果是看不出來道德哲學有這效果,哭哭。
這也讓我想到國內對經典的種種想望,例如不讀文言文會降低語文能力、不讀四書會道德淪喪。許多人用這些說法來支持國高中文言文經典教育,以及大學國文必修,但這些說法真的站得住腳嗎?它們是建立在古典文學訓練真的有此效果上,還是建立在中文系的就業需求上呢?
文章連結:
中文大學哲學系分數 在 Su Sho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要成功,你得「尊重現實」又「昧於現實」》
我在過去的文章中曾經提過,因為小時候功課不好,父親給了我很大的心理壓力,讓我的童年一直到小學四年級結束前,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過得十分不開心。
好不容易從五年級開始,升到一個比較「差」的班(那時我們班導師常說,我們班前幾名的同學不要太開心,因為我們班的第1名,是隔壁班的第5名,其他同學就更不用說了),我第一次就考了全班第3名,從此信心大增,後來無論升上國中還是高中,都維持在班上第3名或第5名,升大學的模擬考甚至考過全校的第3名。
眼看著進台大唾手可得,結果我卻考了一個想像不到的低分,又因為家庭因素只能讀國立大學,便照著分數填,進了政大哲學系。大一一整年想著轉系和考轉學考,所有努力卻又全吿失敗,我心中的痛苦指數升到了人生最高點。
面對這樣子的挫折和打擊,我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我認為,走過來的方法和心理調適,在於我一方面「尊重現實」,一方面又「昧於現實」。
尊重現實方面,我「尊重」這個社會的主流思想,「同意」如果只是哲學系畢業,的確找工作會非常不容易,社會大眾的偏見就是容易認為我們「不具備專業的工作能力」。
於是,我開始參加社團、擔任幹部、成為社長、辦大型校際活動、承辦教育部的全國流行音樂大賽、參加中英文演講比賽、擔任海外華裔青年返國研習團輔導員、甄選青年友好訪問團代表國家出國表演訪問...。
大四畢業時,靠著這洋洋灑灑的履歷,以及在活動中培養的外語能力、運籌帷幄能力、溝通能力...,我非常有信心,只要我去面試投履歷,一定能進入類似像P&G、IBM這樣的國際級公司,當時與我一起參加那些活動的朋友,基本上都是這樣的路徑,也都走得一帆風順。大學3年的努力下,找工作已經不是我擔心的事情了。
在尊重現實的同時,我又「昧於現實」。
昧於現實的點在於,當時無論參加任何活動,在我內心的第一個聲音,都是「人家這種活動,都會只想找台大的,或者是要法律系、會計系、企管系、新聞系、外語系、資工系、機械系…的同學,誰會要哲學系的我呢?」
但我一咬牙,昧於現實,完全把這些負面思想拋在腦後,先去申請再說。
我那時「厚臉皮」地靠一個中心思想支撐著我:「用不用我是你的事,要不要申請是我的事」。結果我當時的負面思考全部是多慮,很多活動的主辦人都願意給我機會,也讓我的能力不斷提升,又進而獲得更多更好的機會。
這類似的「昧於現實」,還體現在我後來去申請韓國弘益大學的教職。用膝蓋想都知道,對方應該會比較想錄取過去履歷是中文系畢業的、或教育系畢業的、會講韓語的、或者本來就住在韓國的。
但我一樣昧於現實,先去面試再說,結果以非相關科系畢業、不會講韓語(那時韓語能力幾乎是零)之姿,打敗其他25名強大的對手、跌破一堆人的眼鏡,獲得在弘益大學教授中文的資格,並且一待就是7年,每個學期都獲得學生4.8分以上的評價(最高分是5分)。
之後我的人生,一直就是靠著尊重現實和昧於現實,為自己打下一個又一個的江山,做出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其實這個「昧於現實」,可以說就是NLP(神經語言學)裡頭的「換框思考」,跳脫既有的、別人所賦予的框架,自己打造自己的框架,並且在那個框架中稱王。
我認識的另一個人,也可以說是所謂的「換框高手」,那個人就是我的哥哥,現為成功大學教授的鄭匡佑。
鄭匡佑在台灣的求學時期,交女朋友非常不順利,總是遇到喜歡的女生有男朋友(這非常正常啊),或者女生不喜歡她。即使他一路建中台大,體育又非常好,應該是要受女生喜歡的啊!但事與願違,一次又一次地遭受打擊。
他曾經在無人時仰天長嘯,痛苦地問上天:「老天啊,到底是為什麼?我只是想要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好好談一場戀愛,你為什麼就是不讓我實現這個夢想呢?」
其實,身為他弟弟的我,作為旁觀者,完全知道他喜歡的女生為什麼不喜歡他?!這主要是因為他沒有用對方法、在喜歡的女生面前比較放不開、沒有善用大數法則。還有一個社會現實的框架:他的身高太矮(我168公分,他比我更矮)!
在許多女生,特別是年輕女生,都把身高不到170公分的男生視為「某種程度的殘障」這種氛圍底下,他的方法不對、心態又不強大,當然是一路挫敗。(他當時如果有看過我的書,必定能少走許多愛情上冤枉路。想看我的書?請自行在博客來上搜尋鄭匡宇)
結果,大家知道他是怎麼「換框」的嗎?
有一天,他忽然想通了:「原來我根本就不是一個普通人,所以怎麼可能像普通人一樣談平凡的戀愛呢?」
從那天開始,他自詡為「非普通人」,開始用完全不一樣的心態和策略來接近他想認識的女生,結果就是:交往的第一任女朋友身高172、後來還在密西根安納堡大學唸研究生時吸引到當時華人圈人稱最美高中生的小妹妹、讀博士班時交過日本籍的女朋友,現在也和我的台灣籍嫂子結婚生子。
各位看看,換框之後並採取正確方法的效果有多強大!
於是,如果你現在也覺得很抑鬱,覺得諸事不順,那麼「尊重現實」、「昧於現實」、「採取行動」,也許就是你該採取的策略!
中文大學哲學系分數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夜在 ◎羅樂敏
夜在,浮浪聚著睡容
閉著眼抱一枚收音機,微噪
搖滾樂如船尾急高的水花散裂──
小女孩張著夢形的嘴
下午的憨笑早上的淚已忘了大半──
像大媽們兀止的話頭,過幾天是天后誕啊
每年都這樣,那樣──
客船駛過兩片黑山的夾縫
從通明光暴馳入稀寂的夜邊界
山邊有燈恆亮或明滅
有什麼訊息要向我們傳遞麼?
水手從船頭的門走向角落
一些人大開報紙或手機
藏私的愛情劇情愛的
私藏未被勇闖的大關未達的
分數,一堆人侃侃而談
昨天的奇事或者低頭,或遠望橫移的光點
彷彿懂得它指點的
一種失據──岸移近
一再漆新的碼頭,水紋
閃爍擺動如新生的冥火
──方明白時候到了,應當緩緩起來
粗大的麻繩交加圈著船柱如同
句號。但
逝去不是一個句子──有人睜眼
船腹轟轟,轉頭有漆黑
包裹了所有走向它的
知與未知物,如魚排流向
隨意打開的缺口。
有人問、默然、經已知道
小路的盡頭
老婆婆微笑向我們揮手
海灣躺靈,一切疼痛、幸福、疑惑、
怨怒的言語被輾成
隨潮進退,平臥的沙礫
--
◎作者簡介:
羅樂敏,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同校獲英文系碩士學位,曾任《字花》編輯、香港國際文學節節目經理、香港藝術發展局項目經理,現為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從事編輯、翻譯、寫作及文學活動策劃等工作,2015年獲第三屆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推薦獎。
--
◎小編哲佑賞析:
和台灣一樣,港灣與海是香港風景不可或缺的一塊。海包容、涵攝一切,彷彿吞沒了什麼,也帶來未知的未來;港灣則浮現於海上,是人的居所,是存在的一點證明。這首詩透過海洋與陸地的辯證,指出了香港的地位,同時對未來抱予期許。
詩寫夜晚闃黑一片,熟睡之中有些什麼像浮浪,像氣泡,像收音機,一點一點傳遞暗湧的訊息。夜與海一樣,都是沉澱內蘊的,各種白日的紛雜,都在夜晚轉化為世界運行的動力。女孩與大媽,象徵著每日、以致每年的更替,船在光亮與漆黑之間交織,駛入邊界──香港的島嶼性格,讓天后(媽祖)信仰非常普遍,但恆常明滅的光點在指引什麼呢?無論是愛情、八卦,奇事或軼事,彷彿都在這個光點下沉澱而露出啟示。
是遠方的指引,也是方向的歸依,詩裡說這是一種失據;海與岸,去與來的往返輪迴。比如時候到了,船要出航,放下繩索轉身向全然的黑暗前去,岸上的一切便化為閃爍的冥火,我們不知道去向,只能知道承載的當下不是句點。而路有盡頭,當再次歸返時,可能都將成為白日的砂礫,作為一片新生的沙土,會有人以我們的幸福、疼痛,作為立足之地。
那可能是在無雲的海上,冒起的一小點,指向天空一般的遠方。但此時,夜晚會先讓我們安詳。
--
美術設計:許芷熒
圖片來源:Pexels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羅樂敏 #夜在 #怨怒的言語被輾成 #隨潮進退 #平臥的沙礫 #郭哲佑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4/20200404.html
中文大學哲學系分數 在 中文大學哲學系分數、哲學系出路、哲學系大學在PTT、社群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只有两所:香港大学(HKU)和香港中文大学(CUHK),这两所大学都是亚洲顶尖学府,哲学专业也是很强的。申请香港高校的哲学博士(Ph.D)学位 ... ... <看更多>
中文大學哲學系分數 在 邊啲科目weighting重啲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會, profile picture ·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會 ... 但係無論咩分數都好如果有良好嘅計劃同埋決心😤 遇到咩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