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醬多 😍😍見到就想試嘅味道😆 好多花生粒粒🥜 雪糕有花生味 但食唔到煉奶係邊🙈 然後睇返個英文 #peanutbutter 原來係一場誤會🤣🤣🤣
#維記 #甜筒 #雪糕 #花生醬 #煉奶
#icecream #icecreamcone #icecreamlovers
The Kowloon Dairy Ltd 九龍維記牛奶有限公司 (小企業大長征 2011 CCCMKC Group 1)
7-11便利店 Circle K
同時也有1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2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FcYCZg-grk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九龍維記 在 Foodiemor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雪糕雪條系列》
.
天氣呢2日咁熱🥵🥵連係室外留多一陣都頂唔順!逼不得已要係出面遊走,就然要搵啲方法消消暑💪🏻除左飲大量水,食個雪糕都係一個好選擇
·
烤黃豆粉薑母味雪米滋
鍾意黃豆粉既Assemble!!🥰有淡淡既薑味係雪糕度,黃豆粉就主要係層皮度,食落味道無咁單一!維記做左一個大膽既嘗試🤣少甜,令佢無咁大負擔感
·
好味😍指數(5粒最高):😍😍
🍽
7-11便利店有售
#hkig #hkfoodie #foodiehk #foodiegram #foodiegraphy #couple #foodlovers #foodstagram #happysharing #hkfood #foodphotography #foodie #icecream #7eleven #香港美食 #便利店美食 #吃貨 #雪糕 #夏日 #相機食先 #九龍維記 #雪米糍 #conveniencestore #foodiemore_conveniencestore #foodiemore_icecream #foodiemore
九龍維記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又到清明節、孝子賢孫紀念先人的日子。談香港墳場,大家都能數得出柴灣、將軍澳、荃灣等華人永遠墳場,但大家又有否聽過新九龍七號墳場。
它是一個已消失的墳場,它的出現與消失,見證了香港城市的拓展與變遷。
這個墳場設立於1935年。根據1936年報章報道,它位於「九龍牛奶房」——即九龍維記牛奶有限公司、今日彩雲邨對上的山地,東面接近晏打臣道(今日之安達臣道),南面近大同罐頭公司工場(即今日之茶寮坳),西邊近九龍直通西貢市之陸軍公路,北面靠近往西貢之公路(即今日清水灣道)。
隨著戰後人口激增,當局於1955年公告七號墳場在當年年底前遷葬骨骸,以拓展居住用地;逾期無人認領的骨骸將由當局火化,骨灰遷葬沙嶺金塔墳場。
踏入六十年代,遷葬後的七號墳場荒塚纍纍,荒蕪一片,當局開始安排一些不符合徒置資格的居民遷入,作臨時安置,首批居民來自九龍洗衣街寮屋、何文田木屋區、大坑西平民屋及白布街木屋區等;後來遷進的居民還包括來自橫頭磡、老虎岩(今名樂富)、東頭村平房區(今東頭邨)、觀塘、牛池灣、落山道及茜草灣等徒置區,令該處漸漸形成了一個人煙稠密的徙置區。
當年區內搭建了不少木屋,當地居民依照原墳場的羊腸小徑,將木屋分區為小村落,取名「新新村」、「和平村」、「聖母村」、「新觀村」等。
但由於該處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出入市區皆要依靠非法「白牌車」接載,供水設施短缺,環境衛生惡劣,又缺乏公共電話設備及教育設施;甚至在遷入初期,山路邊不時發現白骨和破舊的陪葬品,令人不寒而慄,深為居民所詬病。
截至1963年9月,該處已住有居民約6,000人,失業情況相當嚴重。
根據1966年報章報道,當局決定將「新新村」及「新觀村」拆遷,安排兩村共約千戶中的九成多居民,移居鹹田(今名藍田)等徒置大廈,改善他們的生活;餘下居民卻因登記資料與當局紀錄有出入,被認為屬僭建戶,遷徙工作拖延多年。
直至七十年代,港府落實在原址興建順利邨,區內居民全數遷出,七號墳場之名隨後漸被人遺忘。
#舊時香港 #舊時香港討論區
九龍維記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2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FcYCZg-grk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上周發表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下跌兩級,降至第7位,雖說疫下經濟表現欠佳是主因,然而近幾年香港競爭力持續下滑,亦是不爭事實,港府強調年報列舉的四大競爭力範疇,香港在「政府效率」方面的排名,仍然維持榜首,然而年報所提的「政府效率」,傾向側重便利營商的政策,而非一般市民最關心的施政效率;受過去兩年政治變化影響, 本港一些政治、社會環節的評價亦無復舊觀。香港長遠競爭力面對不少變數,需要固本培元,除了吸引資本,更要在吸引人才方面多下工夫。
蘋果頭條
房屋委員會上月底宣佈拆卸4幢工廈,料興建4,800個單位。有受影響的九龍灣業安工廠租戶指該廈大部份單位涉及重型機器,但政府津貼連裝修及搬遷費都不夠,若要領取提早遷出津貼更要租戶在農曆年期間搬遷,而重建公佈後鄰近工廈隨即加租或封盤,房署卻只提供60個空置單位予2,000租戶競投,「畀露宿者都唔夠啦」。有宏昌工廠租戶坦言日日在60、70°C高溫下工作只為糊口,亦希望守住父親留下來的60年鐵器老字號,但無力搬遷只能結業,「為咗四千幾個單位,隨時打爛成萬人飯碗。」
東方正論
經濟下滑,劏房林立,全港近21萬人蝸居於9萬多個劏房單位內,生活環境惡劣,面對衞生、治安以及消防問題,更製造危樓及播疫危機,是城市計時炸彈,對整體社會構成沉重壓力,唯獨是劏房業主損眾人而利己,本報今日揭露荃灣樓宇平台變劏房地帶,幫兇正是懶執法的屋宇署!荃灣享成街一幢近50年樓齡的大廈,平台僭建近20間劏房出租,若按照每戶劏房月租逾4,000元計算,估計單位業主年收入近百萬元,而業主在承租前隱瞞大廈停電問題,更濫收電費,收費較電力公司費用高出五成,租戶肉隨砧板上。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回穩,本港連續十五日沒有本地源頭不明個案。隨著社交距離措施周三到期,消息指,新一輪社交距離措施可放寬,放寬重點將為食肆以外、經營較艱辛的行業,當中包括酒吧業及卡拉OK業界,考慮在有接種疫苗的前提下放寬同枱人數、營業時間等限制。至於食肆方面,由於父親節期間較多市民會外出用餐,為免惹來下一波疫情爆發,故未必會有大改動。本港僅新增一宗新冠肺炎確診輸入個案,為一名三十六歲男機組人員,前日由俄羅斯抵港,沒有病徵,帶有L452R變種病毒,初步確診少於五宗。
經濟社評
粵港澳大灣區框架協議簽署將屆4周年,中央會否再出台新措施,備受關注。無論如何,香港須善用中央所賦予的新舊8個中心優勢,對接好大灣區所帶來的巨大機遇潛力,更要巧妙利用大灣區與東盟關係中的漏斗效應,將經濟效益輻射到東盟,從而打好世界波。大灣區研究督導小組主席馮國經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強調,大灣區發展潛力大,但香港目光不應限於大灣區,應放眼全球,故角色要有所改變,由昔日的服務「橋樑」角色,擴展為「門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cYCZg-grk4/hqdefault.jpg)
九龍維記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MDSR_nxe8v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廣東台山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一迴路冷卻劑的放射水平增加,國家核安全局表示與個別燃料棒破損有關,核電站安全運作未受影響,外媒所謂「出現核輻射泄漏」說法不實。核安全是世界各地民眾都很關注的課題,台山核電站距離香港百多公里,特區政府必須與內地當局保持緊密接觸,掌握最新情况,然而天文台並未發現輻射水平異常,公眾應可放心。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就核事故有明確等級劃分,成員國出事有責任通報,然而燃料棒破損很常見,通常由核電站自行處理,外國核專家指出,這類問題一般毋須通報。
蘋果頭條
每年5、6月都是教師轉職時期,各中小學亦會刊出招聘教席填補空缺。今年乘移民潮起,各類型學校均有不少教師提早退休、移民。直資滙基書院(東九龍)校長鄭建德表示,該校迄今有8至10名教師離職,佔教師團隊約一成。有甫大學畢業任教私立名校一年的教師指,任教學校的學生退學人數,保守估計有30至50人;為求保障,加上今年教席空缺較去年增兩至三成,因此決定轉職,未幾獲地區受歡迎津校聘任合約教師,她直言:「而家終於等到機會,長遠會想轉做Perm(常額教師)。」
東方正論
作為本港司法體系的一部分,法援署的設立原意是讓沒有經濟能力的人也能尋求法律公義,絕對是文明社會的體現。問題是,隨着本港泛政治化嚴重,法援審批又存在漏洞,不僅淪為反對派予取予求的提款機,甚至變質為「政府打政府」的工具。「爆眼女」獲批司法覆核纏訟逾年並藉此煽動黑暴,就是最荒謬的例證。眾所周知,爆眼女為阻警方向醫管局索取其醫療報告,即使警方已獲法庭手令,仍向法庭提出司法覆核千方百計阻撓,甚至指定由反華政客資深大律師夏博義擔任其辯護律師。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在全球多國略為放緩,不少國家冀可恢復對外聯繫。歐盟成員國昨日同意,解除八個國家及地區的旅遊限制,來自有關地區的旅客,入境歐盟國家毋須接受十四日隔離檢疫,港澳地區「上榜」;歐盟原本一度要求港澳兩地採取互惠措施後才獲納入該份「白名單」,但及後再有外電報道,歐盟代表已決定取消相關要求。本港工商界均憧憬有關安排,料有助業界恢復到歐洲「穿洲過省」傾生意,以會展業最為受惠,但專家指歐洲部分國家仍被納入高風險地區,本港只有疫苗接種率達七成水平,始能放寬對歐盟國家的入境限制。
經濟社評
本港開埠以來聚焦發展維港兩岸,但隨着國家重點推動大灣區,港人應當摒棄新界北是偏遠地帶的陳舊思維。特首林鄭月娥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新界北的交通未來將加強與深圳對接,新發展區規劃亦會與鄰城配合。創新科技是未來環球發展的主要引擎,港府倘能在河套區以外的待發展土地也加快推動創科,可促進自身經濟產業多元化,更可有機夥拍深圳,抓住大灣區發展機會,帶來互惠互利的蓬勃生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DSR_nxe8vM/hqdefault.jpg)
九龍維記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1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7XV8cZ2wia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中美全方位角力,激烈博弈連場,唯獨經貿方面似見緩和。最近兩周,中美經貿官員頻頻接觸。昨天兩國商務部長通話,同意推動務實合作;美國總統拜登撤銷對TikTok及微信WeChat的禁令,北京形容是積極一步。世界格局面臨百年不遇巨變,中美互爭雄長是大勢,然而大局之下亦有小局。美國大舉印鈔派錢刺激經濟,全球供應鏈卻遲遲未復元,通脹陰霾驟起,對中美而言都是隱憂。特朗普時代,美國對華商品加徵關稅,至今仍然維持,白宮經濟顧問早前提到,當局檢討經貿關稅政策,通脹情况是考慮因素;與此同時,華府又想保留關稅作為向華施壓籌碼。
蘋果頭條
高齡孕婦劉女士今年初在土瓜灣遭警方無理截查,更被辱罵「死肥婆」,並被粗暴反鎖拖行,最終以涉嫌「阻差辨公」被捕,事件中她疑受驚過度致早產誕下兒子振凱,兒子未足月出生要瞓氧氣箱情況一度不樂觀,直至3月才院。事隔5個月,劉女昨遭警方控以一項「阻礙公職人員執行公務」罪,於本月24日上午於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其姐稱,對突然被控告「妹妹有小小激動同擔心」。42歲的劉女士,於今年1月20日於土瓜灣住所樓下遇警員截查,期間遭辱罵「死肥婆」,更被粗暴地反鎖拖行,當日她不適入院,其後疑受驚過度,懷孕7個月的她入院3日後大量出血並早產誕下兒子。
東方正論
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壹傳媒油盡燈枯,香港業務固然死翹翹,台灣同樣衰到貼地。台灣《蘋果日報》上月宣告執笠後將遣散數百名員工,惟沒有依法通報而面臨罰款,令財困雪上加霜;更不堪的是,有關遣散費將於本月內到期,甚至傳出欠薪消息,以其慘淡的財政狀況觀之,隨時無力支付,員工慘被棄如敝屣。與此同時,黎智英將於今日出庭面對另一宗非法集結案審訊,加上涉違《港區國安法》的內情愈揭愈多,愈揭愈臭,大漢奸與其創辦的「傳媒王國」離死期愈來愈近,已是不爭的事實。
星島社論
近年西方一些國家利用涉疆涉港議題,對香港官員在內的一些中方官員實施制裁。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天通過中國首部《反外國制裁法》,反制措施包括查封外國組織和個人在中國的財產,注銷簽證或驅逐出境等。值得注意的是,該法還明文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協助外國制裁中國的公民或組織。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在會上表示,將「適時運用法律開展強有力的反制裁鬥爭」,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經濟社評
本港12至15歲少年今天起可預約新冠疫苗,最快下周一端午節接種,港府應爭分奪秒,日內公布相關歲數組別的心肌炎背景發病率,盡快釋除潛在風險疑慮,也急需釐清安排學生打針,校方、家長權責誰屬。歇暑在即,當局還須及早聯絡安排醫護親身講解,專車接送、外展接種等措施,才能事半功倍,9月後加快全面復課。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公布,全港約24萬12至15歲少年下周一可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打復必泰,最快本月21日安排專車接送師生和家長打針,28日起可到校接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XV8cZ2wia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