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 History + Movies】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08/03 ~ 08/09
每週一次的【影史7日談】單元來囉!我會用七部電影或影集,告訴你這禮拜在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讓你在看這些電影或歷史事件時,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空間唷!
.
▶ 1940-AUG. 03 #喬治巴頓掌摑事件 / 《#巴頓將軍》Patton
George S. Patton Slapping Incidents
二戰期間,美國陸軍 喬治巴頓中將帶領九萬名美軍官兵於1943年7月10日成功登陸西西里島;在這段期間,脾氣暴躁出了名的巴頓將軍,對「戰鬥疲勞」的士兵摑巴掌,引發美國國內關注。巴頓將軍也因此被冷凍(不解職),直到1944年才重回歐洲戰場。
.
▶ 1964-AUG. 04 #北部灣事件 / 《#鋼鐵雨深潛行動》Steel Rain 2
Gulf of Tonkin Incident
二戰後,法國和越南爆發法越戰爭,越南也因《日內瓦協定》分裂為南北越;1963年,南越總統吳廷琰被殺,隨後美國開始逐步介入越南戰爭,並在1964年7月底,和北越海軍在北部灣(或稱東京灣)發生激烈衝突;美國也自此事後,開始對越戰全面升級。
.
▶ 1962-AUG. 05 #瑪麗蓮夢露之死 / 《#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The Death of Marilyn Monroe
在1950年代因演出多部福斯影業旗下多部作品的瑪麗蓮夢露,因美艷性感的形象,成為當紅媒體關注的焦點巨星。36歲的馬驪連夢露正值演藝試驗巔峰之際,私生活混亂染上毒癮,於1962年8月5日陳屍於洛杉磯自宅,死因為用藥過量的意外,留下不少疑點。
.
▶ 1945-AUG. 06 #廣島原爆 / 《#兩回》Nijû hibaku ~ Kataribe Yamaguchi Tsumotu no yuigon
HIROSHIMA
1945年8月6日凌晨,美軍一架B-29轟炸機 諾拉蓋伊號從天寧島與其他五架飛機出發一同飛往廣島市;它在上午約8點15分投下「小男孩」原子彈,於島醫院上空550公尺處爆炸,造成十萬名廣島居民死亡,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在戰爭中使用核子武器。
.
▶ 1942-AUG. 07 #瓜達康納爾島戰役 / 《#紅色警戒》Thin Red Line
Guadalcanal campaign
瓜達康納爾島戰役是在中途島海戰後,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第一場關鍵性的登島作戰;總計6萬名兵力成功奪下日軍興建中的機場,並保護了美國和紐澳之間的補給航線,同時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又一次戰略性的失敗,從此從主動攻勢轉為被動守勢狀態。
.
▶ 1918-AUG. 08 #亞眠戰役 / 《#失落的戰場》The Lost Battalion
Battle of Amiens
亞眠戰役又稱「百日攻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協約國發動的攻勢;這場攻勢成功將德軍逐出法國,使之退守至興登堡防線。攻勢持續大約三個月後,同盟國被迫投降。協約與同盟國雙方在法國的貢比涅森林簽屬《康邊停戰協定》,宣告一戰結束。
.
▶ 1945-AUG. 09 #長崎原爆 / 《#金鋼狼武士之戰》The Wolverine
NAGASAKI
1945年8月9日凌晨,一架美軍B-29轟炸機 博克斯卡號,從天寧島起飛後,於上午11點02分在長崎市上空投下「胖子」原子彈,造成15萬人死亡,爆炸威力是「小男孩」原子彈的1.5倍。值得一提的是,美軍原定轟炸小倉市,但因天候不佳才臨時改往長崎。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二戰同盟國協約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City News 城市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Re: [問題] 如果一戰同盟國打贏協約國- 看板Dummy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二戰同盟國有誰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二戰同盟國有誰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102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高二自然組歷史科 ... 的評價
- 關於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國家地理- 今晚10點我們將播出《一次大戰啟示錄》的最後一集 ... 的評價
- 關於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World war III 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同盟國軸心國已然形成? 的評價
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當11月11日早上,全世界84個國家的元首和國際組織領袖們,在巴黎的雨中一起往前走的時候,他們不是走向一個象徵著勝利的凱旋門,而是一個成千上萬的無名英雄之墓。
(法國總統/馬克洪)
整整一百年前,同樣的11月11日,同樣的早上11點,在巴黎和全法國的號角響起,所有教堂的鐘聲響起,戰爭停止了
從1914年8月3日,德國繞境比利時攻打法國開始,這場歷時長達四年,1561天的戰爭,不但捲進許多因為聯盟效應和殖民地,而參戰的國家,也徹底的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大戰前夕的歐洲,分為以英國 法國 俄國為協約國,和被稱為「同盟國」的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和義大利,但停戰之後,1919年6月所簽署的凡爾賽條約,並沒有任何德國代表出席,他們被迫接受戰勝國要求,要為引發戰爭付出沈重的代價,奧匈帝國和鄂圖曼帝國一一被拆解,出現了東歐新興國家和中東地區的殖民地,德國還必須解散軍隊,它的殖民地則由戰勝國接手分配,德國割讓了15%的國土給法國 比利時 丹麥及重新建國的波蘭。
(法國總統/馬克洪)
1000萬人死了 600萬人受傷殘廢 300萬名寡婦 600萬名孤兒,數百萬的平民受害者,僅僅在法國土地上就發射了10億枚砲彈
停戰協定和凡爾賽條約並沒有帶來和平,戰後的龐大的賠償金,及其後美國掀起的大蕭條,使德國失業率高達44%,成了1930年 終戰後不到11年,希特勒高舉國族主義煽動民心的溫床。
1940年6月已經佔領法國的希特勒,堅持要回到這個當年簽署一戰停戰協定的車廂,簽署占據法國的接管協議以報一箭之仇。
一個世紀之後,就在11月11日停戰紀念日的前夕,馬克洪和梅克爾回到了這個德法百年來戰和衝突的歷史現場。
(司儀)
法蘭西共和國與德意志共和國,重申德法和解之於歐洲的意義
梅克爾是首位見證原版停戰協定的德國元首,德法的和解,成為奠定歐洲和平大業的第一塊磚。
(法國總統/馬克洪)
我在亂葬崗中看到的德國士兵,和法國士兵的屍骨混在一起,他們曾經在一個冰冷的冬天,為了區區幾公尺的土地互相殘殺...這場戰爭留下的傷痕,從來沒有在法國的土地上消失,也沒有在歐洲土地上消失,也沒有在中東的土地上消失,也沒有在世界各地的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同一時間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紛紛舉行了紀念活動,除了傷亡最慘重的法國 俄羅斯和德國 英國犧牲了90萬名士兵,根據歐洲舒曼中心的統計數字,如果加入戰後爆發的西班牙流感的死亡人數,和大戰期間土耳其發動的亞美尼亞大屠殺,一戰一共犧牲了1650萬人。
(法國總統/馬克洪)
自1918年以來,我們的前輩一直試圖要建立和平,他們想像了第一次的國際合作,他們拆解了帝國,承認了許多國家並重新劃定了邊界,他們甚至夢想了一個政治歐洲
國際聯盟在凡爾賽條約之後成立,但是並沒有邀請戰敗國參加,戰敗的羞辱,永遠還不了的龐大賠償金額,和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短短的20年之後,就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凡爾賽條約的教訓和國際聯盟的失敗,促使戰勝國與戰敗國的觀念,在二戰結束之後被摒棄,世界和平需要一個新的邏輯,一個和一戰結果完全相反的方向。
(法國總統/馬克洪)
這是德國和法國經由戰爭淬鍊而成的友誼,以及建立一個共同基礎的野心,它被稱為歐盟,一個自由同意而加入的聯盟,這是歷史上前所未有,並且將我們從歐洲內戰中解救出來,它被稱為聯合國,是捍衛世界合作精神的保證,因為未來的命運與所有人都緊緊相連
如果馬克洪對所有的國家發出了邀請,不限於一戰的參戰國,正是因為他要在紀念儀式之後,緊接著啟動「巴黎和平論壇」。
(德國總理/梅克爾)
我今天站在各位面前,德意志共和國的聯邦總理,我要感謝馬克洪和我昨天一起完成的紀念,我們在貢平涅停戰協議簽署的車廂內,這個地方讓我們記得德國的傲慢,今天我們談的是友誼和合作,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象徵,而且這是一個承諾,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特別是在德國讓它的鄰居,讓歐洲 讓全世界受了那麼多苦難之後,這是一個非常寬容的邀請
梅克爾是在地主國馬克洪的開場白後,第一位受邀發言的領袖,她所代表的德國曾經是一個侵略者,但是戰敗的德國也是國族主義最大的受害者。
(德國總理/梅克爾)
全世界見證了德國是如何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如何泯滅文明的屠殺猶太人,如何動搖了我們對人性的信任,在這之後 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樣了,一切也不能再和以前一樣,答案是聯合國的創立,國際社會建立了一個以國際法為基礎的秩序,和一個國際合作的框架,兩者皆以普世的人權宣言為準則,這是70年前聯合國的宣言,我想問一個問題,請大家想像一下,如果是我們今天要通過這個人權宣言,我們能夠做到嗎?我想恐怕做不到
「巴黎和平論壇」目的在捍衛國際多邊主義,以合作與對話來化解衝突,以每年一次的形式邀請各國元首,國際組織領袖以及非政府組織代表,希望能夠成為「和平議題的達沃斯」,但是參加了百年紀念活動卻拒絕參加和平論壇的唯獨川普。
(德國總理/梅克爾)
要摧毀一個組國際織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創建一個新的是不可想像的困難
退出巴黎氣候協議,退出伊朗去核協議,退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退出歐洲「中程核飛彈條約」,退出固然不是侵略,退出是川普破壞既有秩序的戰略。
(德國總理/梅克爾)
各位在座的朋友,我們德國人在製造了二戰的慘劇之後,我們看到了大家對我們伸出了手,年輕的德意志共和國獲得了一份珍貴的信任,這讓我們得以重新回到國際社會,而這一切的核心 是法國和德國的友誼,我們必須要向這些深具遠見的政治家致敬,勞勃舒曼 莫內 和康拉德?艾登豪,他們為我們開了路,必須要超越過去的敵對,為了一個建於和平之上的平衡而一起努力,這是需要勇氣的,當我們身為政治領袖,啟動對話和尋求與對方的妥協之需要勇氣的,但是拒絕妥協 絕對是最糟的選擇
偉大的政治人物為時代指引了方向,他們的目標不是短暫的任期,他們的對話與妥協,不是為了煽動輿論和選票,他們不會為了解決內政問題而綁架外交,或是發動戰爭
(德國總理/梅克爾)
這就是為什麼和平需要多邊的努力才能達成,我也非常欣慰這個活動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結束百年紀念之後的一個新的進程,邁向更穩定的和平,這會是一條辛苦的路 我很清楚,但是如果我們願意共同為此努力,那麼這會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在經歷過戰爭的困難之後,我們應該要把握這個機會
一百年前的戰地壕溝,如今都已經被大自然覆蓋了,但是戰爭並沒有消失,只是面貌不盡相同,我們遺忘了和平也需要守護,就像約翰藍儂說的,請給和平一個機會。
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City News 城市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耶路撒冷歷史回顧:1.耶路撒冷是三千年歷史古城,最早居住者為迦南人,並非猶太人 2.耶路撒冷為希伯來語 在11世紀前這裡有猶太人、基督徒及阿拉伯人。3.11世紀屠殺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是羅馬天主教皇發動的十字軍東征 。
【耶路撒冷有3000多年歷史 最早是由迦南人在此定居 之後猶太人逐漸在此居住 到了11世紀阿拉伯人統治區域大部分土地 阿拉伯與猶太人相安無事 也同時存在伊斯蘭教與猶太教 直到羅馬教皇十字軍東征入侵耶路撒冷 屠殺阿拉伯與猶太人 】
耶路撒冷,對某些人來說,這裡是世界的中心,是上帝的應許之地。
在希伯來語中,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然而這裡卻是歷史上戰事最頻繁的地方。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發源於舊約,全都聲稱對耶路撒冷的權利。
這裡有1204座猶太會堂,158座教堂和73座清真寺。過去數百年,猶太人,基督徒與阿拉伯人,一次又一次在這裡掀起戰爭。然而多數時候,他們和平共處。
在1900年代初期,當時地中海東岸,現在稱為以色列巴勒坦斯的土地,已由鄂圖曼帝國統治數世紀之久,在這片土地上住了眾多穆斯林和基督徒,以及一小群的猶太人,當時眾人相處還算融洽,
真正導致耶路撒冷鮮血不斷的禍根,是在100年前埋下的。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同盟國戰敗,屹立600年的鄂圖曼帝國瓦解,協約國忙著瓜分帝國在歐洲與中東的領土。
當時早就有越來越多猶太人,倡導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即猶太教不該僅止於宗教,應該成立一個民族之家,猶太人理應有自己的國家。
因此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上萬名猶太人從歐洲移居回巴勒斯坦。不過點下第一把火的,是英國。
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代表英國國王,在沒有徵求任何住民意見的情況下,擅自致函猶太復國主義者,表達支持猶太人在當地建立民族之家的想法。這是英國贊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的第一份公開保證,短短67字的宣言,禍害一世紀。
然後,發生二戰的猶太人大屠殺,大批的猶太人從歐洲逃往英屬巴勒斯坦,並且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同情支持,1947年,猶太人與阿拉伯人衝突升高,聯合國通過一個英屬巴勒斯坦的兩國方案,一個是猶太人的國家,亦即以色列,一個是阿拉伯人的國家,亦即巴勒斯坦,至於猶太教,伊斯蘭教與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則保留為由聯合國管轄的特別中立地帶。
可惜聯合國提出的分治方案,未獲阿拉伯國家接受。
1948年5月15日,英國結束對巴勒斯坦25年的託管統治,等不及的以色列,在前一天宣佈獨立建國。
以色列建國不到24小時,便迫不及待的在15日英國撤走當天,展開「清場」。
「一位住在Haifa的巴勒斯坦詩人,早在以色列建國前,將女兒送到貝魯特的美國大學讀書,當這一切發生後,她回不了家了,她寫信給她的父親,"別忘記給我的茉莉花澆水",她的詩人父親回了信,他說,"我用眼淚 澆著妳的花",」希伯來大學教授Nadera Shalhoub-Kevorkian。
以色列的舉動令阿拉伯國家為之震怒,組成聯軍向以色列宣戰。
這就是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果是以色列大敗阿拉伯聯軍,以色列不但守住聯合國181號決議案,所劃定的以色列國領土,從此原巴勒斯坦的領土分為三個部份,分別是約旦管轄的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以及由埃及占領的加薩,至於打勝仗的以色列,更是一舉拿下原本巴勒斯坦78%領土,其中就包括西耶路撒冷。
自以色列建國以來,便一分為二的耶路撒冷,在20年後,以巴勒斯坦人最不願見到的形式,重新統一。
1967年的「6日戰爭」,阿拉伯世界稱之為「Naksa」,亦即「重挫」,6日戰爭也開啟了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約旦河西岸,加薩和敘利亞戈蘭高地長達50年殖民。
1967年5月16日,埃及總統要求在西奈半島的聯合國維和部隊撤離,接著在5月22日關閉蒂朗海峽(Tiran Strait),禁止船隻進入以色列港口,以聲援軍機遭以色列擊落的敘利亞。
當時埃及舉國上下和阿拉伯世界,都在大讚埃及總統Nassor的英勇表現,但是他們沒有料到的是,以色列軍隊戰備精良,而且已經做好開戰準備。
一場先發制人的攻擊,就此打響。
出乎所有人意料,1967年6月5日 早上7:45,早就演練過無數次的以色列發動空襲,名為「焦點行動」(Operation Focus),當天以色列出動約200架戰機,轟炸了18個埃及空軍基地,摧毀80%埃及空軍戰力,埃及戰機甚至連起飛的機會都沒有,哪知開羅政府居然發布假新聞,聲稱埃及軍方大獲全勝,號召阿拉伯鄰國一同參戰,敘利亞,約旦和伊拉克響應號召,正準備要出動空軍參戰,轟炸以色列目標之際,但是當日以色列搶先一步,炸毀敘利亞,約旦和伊拉克的空軍基地,獲得了絕對的制空權。
僅僅6天的戰爭,留下了極其屈辱的傷亡數字。以色列折損不到1000名士兵,阿拉伯聯軍卻有逾2萬人死亡或失蹤。
這一戰,Nassor丟掉了總統大位,但是巴勒斯坦人丟掉了更寶貴的東西,他們永遠的首都。
原巴勒斯坦剩下的領土,完全被以色列據為己有。
以色列以武力拿下原本由約旦所控制的東耶路薩冷,奪回了哭牆,即使不為國際社會所承認,但是仍在1980年,立法認定耶路撒冷為以色列「永遠和不可分割的首都」。
接著以色列開始在加薩,和約旦河西岸建立屯墾區。
直至今日,這仍是以巴衝突的癥結,以色列說耶路撒冷都是他們的首都,包括1967年占領的東耶路撒冷在內,但是巴勒斯坦堅稱,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首都。
「任何來到耶路撒冷的人都會感到,這裡的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活在兩個世界,而他們都不能理解另一邊過的是什麼生活,」以色列親巴勒斯坦運動人士Yehuda HaKohen(聲音來源) 。
「那是世界之軸,所有的苦痛掙扎都濃縮在Silwan,我們可以說,這裡就是火山口,」塵世的耶路撒冷(NGO)主席Daniel Seidemann。
「我當然有權挑起衝突,我當然有權動手,因為我的家園被人占領了,」Silwan社會運動者Jawad Siyam。
中東從此再無寧日。
以色列的占領提供了巴解組織養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的成立主旨,就是從以色列國解放巴勒斯坦,不計任何代價。
以巴之間的衝突,在1993年出現轉機。
1993年9月13日,在美國白宮南草坪,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和當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正式簽署了《奧斯陸協議》。
根據協議,以色列政府首次正式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巴解組織也承認了以色列。
隔年(1994)身為外長的裴瑞茲,和以色列總理拉賓,以及當時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共同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但是和平並沒有因此到來。
因為以色列是以武力強取聖城,國際社會大多不予承認,紛紛將使館設於台拉維夫,但美國算是例外,美國向來支持猶太人,1995年,共和黨參議員凱爾(Jon Kyl)草擬《耶路撒冷大使館法 》,明定美國政府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且要在耶路撒冷興建大使館,否則美國國會將削減國務院海外經費。
《耶路撒冷大使館法》最終在參眾兩院通過,但通過的版本加入總統豁免權,允許總統可以因「國家利益」,向國會通知要延遲執行半年。
時任總統的柯林頓為避免與國會關係鬧僵,所以沒有否決,但是自柯林頓以降,包括小布希與歐巴馬,都以每半年暫緩執行法案的方式拖延此事。怎知川普並不講蕭規曹隨這一套。
巴勒斯坦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無論是美國將使館遷至耶路撒冷,或是只要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巴勒斯坦都堅決難以接受,其他地區領袖也表達強烈反對,其中一項考量,是這個已經有百年衝突歷史的古城,現在最好是讓它成為和平之都,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都說,他們渴望和平,但是時至今日,耶路撒冷的分裂更甚以往。
「你知道,這事情十分複雜,卻有相當簡單,只要以色列終止占領,我們就不再丟石頭,我能保證我們巴勒斯坦人,死也不會離開這片土地,」Silwan社會運動者Jawad Siyam。
「基本上已經可以對分治方案說拜拜了,這是永遠不會實現的,我們(猶太人)會繼續搬進這個區域,我們會在這裡建立更多猶太社區,更多的以色列電力,更多以色列路,以色列稅,然後最終,這裡會變成我們以色列的,一句希臘哲學家曾說過,"在戰亂之時 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在和平之際 是黑髮人送白髮人",」以色列國家電台記者Yishai Fleisher。
和平,仍未降臨中東,依舊是白髮人,在送黑髮人。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二戰同盟國有誰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同盟國 又稱反法西斯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建立的國家聯盟。參與該聯盟的國家主要有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中國、加拿大、朝鮮、澳大利亞、衣索比亞等數十 ... ... <看更多>
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二戰同盟國有誰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同盟國 又稱反法西斯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建立的國家聯盟。參與該聯盟的國家主要有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中國、加拿大、朝鮮、澳大利亞、衣索比亞等數十 ... ... <看更多>
二戰同盟國協約國 在 Re: [問題] 如果一戰同盟國打贏協約國- 看板DummyHistor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am1115 (神木與瞳)》之銘言:
: 1917年俄國革命,俄國跟德奧投降之後
: 德國也發現美國不好惹
: 決定跟美國簽定互不侵犯條約,畢竟美國的白人德國裔比例最多
: 總不能自家人打自家人吧
: 當然德國也不擊沉美國的船隻
: 美國也發現英法工業實力早就被德國超越
: 現實的美國拋下英法轉而保持中立
以上全不成立
史實中美國對德開戰的理由之一是
英國人捏造了一封"德國煽動墨西哥入侵美國"的電報
墨西哥有沒有能力入侵美國?這用小頭想也知道
特別是美國才剛剛派人去墨西哥圍剿潘邱維亞,而墨西哥政府只能惦惦
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美國人只是在找一個藉口跳下去參腳而已
因此美國對德國開戰是無法迴避的
: 英法最後戰敗,簽訂合約
因此德國要贏只有兩個可能
1.皇帝會戰德國獲勝,在歐陸美軍形成戰力之前攻陷巴黎
當時的美軍跟二戰時不同,所有75mm以上的火砲.戰車還有機槍都得拿法國貨
因此若能在1918年8月前擊敗法國,則德國有希望能取得外交勝利
2.德國不發動皇帝會戰,協約國軍被擋在興登堡防線前,美軍在萬歲衝鋒戰術中死傷慘重
然後到了當年冬天雙方都被流行性感冒打敗......
協約國沒有足夠物質力去執行1919計畫的情況下,雙方平等談判
: 英國把香港馬來亞新加坡印度等殖民地讓給德國,法國也把非洲屬地讓給德國
(以下按照第一個可能來討論,蓋第二個可能的話,西線的邊界只能回到1914以前的原狀)
德國沒那麼大的胃口吃下這些,非洲主要的焦點應該在兩個地方
一是西非北部,一是南非地區,然後英國可能必須讓出在阿拉伯的利益
至於英國人看作命根子的埃及跟印度,沒有讓英國放手的可能
這樣已經很多了,而且美國一定否決任何你在西太平洋擴張勢力的企圖
: 法國割讓土地予德國
德國很可能會要求法國割讓主要的鐵礦區跟工業區
正好這些都靠近德法邊境
以將法國變成一個更加徹底的農業國家
: 義大利跟俄國跟塞爾維亞因為戰敗割讓不少地方給奧匈帝國
塞爾維亞不會存在了,奧匈帝國要把他根除,羅馬尼亞倒是有簽過和約
跟俄國的和約1917就簽了,這也沒啥好說
阿爾巴尼亞應該也會被奧國吞掉,不過希臘就難說了,要跟土耳其喬
我認為喬到最後希臘還是會活下來
義大利也沒啥地好割的,把利比亞還給土耳其之後,只剩下義屬東非可以喬
而且那裡威脅到英國生命線,英國佬可能為此跟你翻桌
我倒是認為德國可能會把比屬剛果給奧匈,想來想去就那裡最適合
: 會不會到現在德意志帝國跟奧匈帝國還存在
奧匈帝國應該很快就會變成哈布斯堡中歐聯邦,1918年該帝國已經準備要分家了
所以才會一戰一結束就直接不見
因此就算同盟國贏,帝國也會變成至少五個王國的聯合體
(奧地利.匈牙利.捷克.伊里利亞.加利西亞)
: 因為蘇聯共產崛起,美國跟西歐怕共產勢力,希望前線的德國奧匈帝國壯大
並不會,史實1920~1940對蘇聯的發展貢獻最大的兩個國家
一個叫美利堅合眾國,另一個叫德意志國
曼尼之前,國國平等
: 至少讓共產勢力不會蔓延西歐,儘管德國奧匈的小民族想獨立
: 但因美國怕蘇聯煽動斯拉夫小民族反抗,進而幫助德國奧匈帝國阻止小民族反抗
: 而那些小民族因為怕獨立了沒有強大政府(德+奧匈)保護,對蘇聯也有戒心
: 所以民族主義始終沒有興起
並不會,但是奧國是一個情況,德國是另一個
波羅的海國家納入德意志帝國體制是很有可能的
唯一比較有趣的是波蘭會怎麼發展,畢竟德奧都承諾過戰後讓波蘭獨立
而且當時的波蘭獨立團體已經如雨後春筍
也許就是開空頭支票讓波蘭去搶白俄羅斯跟烏克蘭的地吧
: 日本沒有繼承德國在太平洋的殖民地,也不會在太平洋伸張勢力,日中不會開打
日中還是會開打,不過在那之前日本可能會先入侵蘇俄,然後瀕臨破產...
這裡沒撈到好處就得從那裡補回來,這一向是日本軍方的邏輯
我倒是覺得華盛頓會議的可能性降低了,所以日本破產的可能性又提高了
: 英法從此一蹶不振,土耳其太腐敗了,帝制還是被推翻
英國不會因此一蹶不振,蓋損失一點殖民地他也不會比史實差多少
但是若沒有海縮條約那維持軍備的經濟壓力才可能壓垮英國
不過這點對德國也是一樣的
至於土耳其,凱末爾會對土耳其皇帝翻桌是因為該帝答應賣國條約
若同盟國贏我認為凱末爾頂多把首相恩維爾鬥倒,自己當首相就結了
: 因為德國沒戰敗,納粹黨不會成立,希特勒沒有機會出頭天,加上日本始終無法南進,
: 第二次大戰也不會爆發
納粹黨不成立就不會有二戰??
這可很難說,畢竟美國對德國主宰歐洲的狀態是很難忍受的
別忘了美國雖然喊爽門羅主義,但一直對大西洋以東的問題非常敏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142.253.1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