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H&M,我會稱呼為爆炸性的一周。
如果談到歷史上的今天,不把廣島原爆以及長崎原爆做為討論點,那我覺得實在太說不過去了。
時至今日,日本是唯一一個被核子武器攻擊過的國家......而且還兩次。也正因為這兩場爆炸的殺傷規模和震撼程度實在太驚人,日本部分人士對於二戰會以受害者的心態來做為表述,同時也會強調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後期的諸多苦難(比如被美軍地毯式的轟炸,這當中極為經典影視題材有有「螢火蟲之墓」;又或者是神風特攻隊的犧牲,這當中的代表題材有「永遠的零」)。
但同樣一批人卻幾乎沒有意識到他們在中國戰場,對於當時的中國民眾造成多少苦難。
我之前曾讀過日本平民對於二戰回憶的《被遺忘的人群》,裡面就有提到在中國戰場開打的那幾年,其實民眾對於戰爭的感觸不深,當時學校還沒有很高比例的軍事教育。當時徵兵普及率也不高,以至於被徵召會被鄰里認為是很稀罕的狀況。
這很大的原因,在於日本對於當時的中國,真的強大的太多,戰爭傷亡也算小(尤其相比後來日美對戰下的戰損比),而且戰場遠在看不見的他鄉,這都使日本人一開始對戰爭相當無感。
當然,我並不是要以「日本人好可惡,只看自己慘,沒看自己讓人有多慘」的角度去談論,而是想談到所謂的「盲區」,也就是每個人受限於自己的環境資源,思考的方式因人各異的同時,每個人也一定有觀察及思考上的漏洞。
《被遺忘的人群》的作者,以及他隨行的中國籍翻譯,採訪日本民眾時,中國籍翻譯曾對缺乏中日戰爭認識的民眾,說出自家的戰爭回憶(翻譯的長輩有精力中日戰爭,並且在逃亡過程中有親戚喪生),有些受訪日本民眾當即表示:「對不起,我不知道原來過去還有這段往事,我為你親人的遭遇感到遺憾。」
由於篇幅關係(看看現在我只是概述就打了多少字),當時對談的兩人達成一定程度的理解以及安慰。所以我期待的歷史是如何呢?其實就是「對談」,讓不同理解的人有增加相互理解的機會。
當然並非對談就一定能達成理解,就好像《被遺忘的人群》的作者在採訪一些日本民眾時,也有強烈表示日本的正當性,然後無視作者及翻譯所提出的觀點經歷。
但有談有機會,那怕是談了沒結果,也好過連談都沒談,這也是H&M的核心精神之一,透過各種歷史,讓人能有更多的了解以及對話的機會。
這一周的電影中,我只看過「巴頓將軍」,我只能說......巴頓這個人要是不改編成影視作品,那真是太對不起他本人,以及收視率了。
因為巴頓這個人本來就是很顯擺招搖,而且還挺愛出風頭又極具特色的人物。從他配槍硬要搞出象牙手柄加上個人姓名縮寫,你就可以感受到這人有多愛現。
而他本人也很會看場合說話,這不是說她說話能讓所有人滿意,而是......他說話能讓聽到的人都爆炸。比如他對士兵演講,即便有媒體在旁,他依舊使用大量髒話當作語助詞,尤其那句「狗娘養的」,振奮士氣的同時,又成為他上新聞的代表性發言。此外,他也習練超強大嘴遁,有次當他接受訪問,他就回答:「我不認為我很偉大,但我認為別人一無是處。」
淦......超嘴的。
此外,這個人根本就是為戰爭而生,從他所說的「在這周圍,似乎只有我才是真正享受這該死的戰爭的樂趣的人」,你就了解他也有麼透入在戰火之中,另外他還提過「我熱愛戰爭、工作和振奮人心的事。和平對我來說,是一座地獄」,甚至當我看到他說出「我一生中最大的悲劇就是從最後一場戰爭中倖存了下來,在那次戰爭中戰死沙場一直是我計劃中的事,我真是應該在快結束的時候死掉,但是,一個人總不能跑去自殺吧」,我只能說:「將軍,我當真不能懂你的想法。」
一個如此投入在戰爭中的超攻擊性將領,大家就不難理解,他完全無法理解為何士兵要受困於精神壓力而休息,也因此他對休養的士兵打臉(是真的物理上的那種打臉,還啪啪響的那種),以及痛斥是懦夫,導致她因此被拔掉兵權一段時間。
關於巴頓言行的是非對錯,我不是當時人,也不是當事人,所以我無法評斷。不過我個人覺得巴頓非常有魅力(重點是他並不是只會滿嘴跑火車,他是真正的悍將,是美軍裡面殲滅德軍人數最多的將領,並被譽為美國陸軍的精神象徵),但我更想說:「我覺得巴頓有魅力,但不代表我想跟他共事。」
這世界上有種人,你能充分理解他們的才能,所以能遠遠的欣賞,但實在很能近距離和他共處。巴頓、賈伯斯、廉頗、米開朗基羅......就是屬於這一類人的行列。
總之,回過頭來講「巴頓將軍」這部影視作品,這部片當初為了鼓動美國民眾能劇對國家共識好投入越戰,自然有不少的刻意安排,但真的是會讓人看了男性賀爾蒙爆表的作品,如果想要認識巴頓這位傳奇美軍將領,會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喔。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大家對這周推薦的影視作品還有歷史事件又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讓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同樂喔。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百年戰疫:臺灣疫情史中的人與事1885~1945」介紹 訪問作者: 蔡蕙頻 內容簡介: 2020年初,神祕的疾病在全球蔓延開來,沒人知道它是什麼、怎麼傳染,有人被確診,甚至病重離世了;有人被感染了,一個接著一個。人人都害怕,戴起口罩之後,儘管沒了表情,但每個...
二戰德軍人數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雖然有學生已經自行宣佈暑假開始😂,
也有孩子認真看網版、詢問俐媽問題呢!
俐媽之前錄了三民B4L10 Anne Frank’s Diary,講述荷蘭猶太女孩Anne一家人躲避納粹德軍的追捕,心驚肉跳地過日子。Anne以她敏銳的觀察力、細膩帶著童稚但又被迫早熟的筆法,在日記中記下了她的生活。後來,Anne的日記以多國語言出版,也拍成電影。Anne一家人當初躲藏的房子,也成為了知名景點「安妮之家」,日後有機會去荷蘭,大家可以拜訪,些許感受到戰爭與種族屠殺的殘酷。
俐媽在這課網版中也推薦不少和猶太人Holocaust主題有關的小說/電影,暑假時想要深入研究?正是時候!
———————————————————————
📝 俐媽英文教室—安妮日記篇:
🪦 Jews/ Jewish people (n.) 猶太人
🪦 Holocaust (二戰針對猶太人的)大屠殺
🪦 slaughter/ massacre/ carnage/ butchery (n.) 屠殺
🪦 genocide (n.) 種族集體滅殺
🪦 brutality (n.) 殘暴
🪦 memorial (n.) 紀念碑;(a.) 紀念
🪦 victim (n.) 受害者
🪦 assault (v.) 攻擊
🪦 extermination (n.) 滅絕
🪦 concentration camp (n.) 集中營
🪦 gas chamber (n.) 毒氣室
🪦 labor (n.) 勞動
🪦 starvation (n.) 飢餓
🪦 infest (v.) 侵擾
🪦 persecution (n.) 迫害
🪦 ghetto (n.) (猶太人)貧民窟
🪦 chronological (a.) 按時間先後順序的
🪦 racial segregation (n.) 種族隔離
🪦 ethnic (a.) 種族的
🪦 outbreak (n.) (戰爭、疾病)爆發
🪦 intrusion (n.) 入侵
🪦 occupation (n.) 佔領
🪦 accusation (n.) 控訴
🪦 confined (a.) 受限的(to N/Ving)
🪦 death toll (n.) 死亡人數
🪦 keep a diary 寫日記
🪦 confide in... 向⋯吐露心事
🪦 attic (n.) 閣樓
🪦 publish (v.) 出版
🪦 circulation (n.) 流傳
🪦 spirits (n.) 精神
🪦 in memory of... 紀念⋯
—————————————————————-
其他針對二戰納粹、猶太人主題的書籍/影片介紹,可以看
#俐媽英文教室博物館篇
的留言
雖然Anne的日記最後結局令人悲傷,
它也是歷史上的一個深刻痕跡。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網版篇
#俐媽英文教室戰爭篇
#台大明明網路課程超豐富
#不用可惜
二戰德軍人數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二戰時期各國對本土防衛的民防訓練,好好看一下,不要被媒體和其他人人云亦云
大英帝國的堅持 家鄉防衛志願軍
這幾天因為某些政治人物的全民國防與全民皆兵論,在台灣造成熱議,無論對軍事是否了解研究的人都在關心與討論,這其實是一件好事,但戰爭並不像電影或新聞鼓吹的那麼美好,戰爭無論勝負,造成的是伏屍百萬,流血漂鹵。
先前講過德國在戰爭末期的民兵部隊國民突擊隊,這也算是當時的”全民國防”。
https://reurl.cc/2gQyjr
而德國的對手英國,在1940年於歐陸全面潰敗,也面臨了德國渡海入侵的危機。為抵抗德國登陸,英國在本土也設置了許多防衛計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英國在二戰期間成立的家鄉防衛志願軍,總人數約有160萬人。
家鄉防衛志願軍(Local Defence Volunteers,簡稱LDV),是英國在二戰中成立的武裝民兵組織,負責在德軍登陸英國後,充當拖延德軍速度、替英軍主力部隊爭取時間的防禦部隊。LDV由未滿18歲和超過41歲,以及在非熟練技工、礦工、造船廠工人等”必要職業(Reserved occupation)”的英國人所組成。
除了負責充當肉盾拖延德軍外,LDV也要負擔後方治安任務,比如保護通訊設施、橋梁和工廠等,也要防衛德國傘兵或間諜的突襲。而LDV更重要的任務是在德軍一但登陸後,要負擔維持秩序,避免恐慌在平民中擴散或影響軍隊執行軍務,必要時必須透過強制手段維持士氣跟秩序(意思應該很清楚了)
LDV參考於第一次大戰時期英國在1914年9月建立的”志願兵培訓團(Volunteer Training Corps)”,但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培訓團並不進行實際戰鬥,而是在英國本土培訓年輕士兵,與必須接觸實戰的LDV有根本性的不同。
但LDV的成立並不是像培訓團那樣順遂,反而有些戲劇化,也與政治利益有關。
二戰剛爆發時,一些敏銳的英國政治人物就開始擔心德國登陸,邱吉爾在1939年10月8日寫給樞密院的信中就曾經提到希望組建一支由50萬名40歲以上男子組成的本土警衛隊。但大多數的政府及軍方人士仍充滿樂觀,認為德國沒有登陸英國的實力,因此從未重視過這些議題。
而LDV的構想最早來自於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的老兵溫特林漢姆上尉(Tom Wintringham),自西班牙歸國後,他寫了幾本書討論未來戰爭的趨勢,其中就有談到游擊戰以及本土防衛等重要性,但跟邱吉爾一樣,並未受到英國重視。
然而,英軍在歐陸大敗從敦克爾克狼狽逃回後,英國人才開始意識到納粹有可能渡海入侵家園,英國被德國佔領可能成為現實。溫特林漢姆開始推廣加強本土防衛的觀念,並開設了私人學校訓練平民如何應對納粹的入侵。
由於溫特林漢姆本身是個共產黨主義者,英國政府並不信任他,但英國政府確實認同他的想法。於是軍方開始接手溫特林漢姆的訓練模式,並將溫特林漢姆趕出軍隊,禁止他加入本土防衛相關的組織。
英國政府很快就發現自己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英國群眾跟新聞媒體開始要求對不分國籍的”可疑外國人”加以拘禁,並要求英國政府頒發武器許可證,允許百姓攜帶武器以保護自己。
這些輿論嚇壞了英國政府,英國政府十分擔心答應這些要求將導致一批無法控制的私人軍隊,動搖政府的權力。最終英國內政部在5月底發布了新聞稿『與敵方跳傘者打交道是軍隊職責,任何攜帶武器並向敵軍開火的平民都有可能違反戰時法律被處決。』
儘管如此,許多地區並不理會英國政府的命令,英國各地都成立了私人防衛隊,用來保護工廠或重要的設施,這讓英國政府非常尷尬,因為這些不受軍方控制的私人部隊已經變成國內的政治問題了。
最終英國和高級軍事官員迅速評估了各種方案,最終決定將這些不受控的私人部隊都統一在政府的管轄之下,而政府會提供必要的軍需武器等物資。戰爭英雄沃爾特.柯克(Walter Kirke)將軍被政府指定成為該計畫的負責人。
1940年5月13日,政府官員、英軍高層與柯克將軍完成擬定本土防衛計畫,並在14日晚上由戰爭大臣安東尼.伊登(Anthony Eden)透過廣播向全國公佈,LDV正式成軍。
英國政府開宗明義的表示LDV是不支薪的服務職,這點在戰爭大臣的廣播中有提到「您不會獲得軍餉,但您能穿上制服並且擁有武器(You will not be paid, but you will receive a uniform and will be armed)」
報名參加LDV的人卻意外的很多,在法令頒布的頭一週內,就有25萬名英國人前往各地的警察局報名,過了兩個月,報名數已經累積到150萬人。連英國女性也十分投入,但因為法律規定女性不得加入LDV,因此英國女性自行成立了”亞馬遜女戰士防衛團(Amazon Defence Corps)”以及”女子本土防衛團(Women's Home Defence)”等非官方組織,負擔後勤以及急救等任務,必要時也接受武器訓練。
由於特殊的成立背景,LDV的調度是由英軍總參謀長與英國各郡的民政區域專員共同協調,並受戰爭部所指揮,編制上也照樣分成營、連、排等作戰單位。
但LDV計畫制定過於倉促,加上報名人數超出政府預期,導致許多行政以及後勤問題,比如武裝如何配發、新兵如何訓練以及如何招募等等問題。
因為軍服生產不足,LDV的成員沒有制服只能穿著自己的平民服裝,並配發一只印有LDV字樣的袖套(跟德國末期的國民突擊隊類似),他們被要求配戴臂章以證明他們是作戰人員,否則會被視為游擊隊人員,不受戰爭法的保障,不得享有俘虜的人道待遇。缺乏制服的問題直到1941年以後才逐漸克服,LDV才逐漸配發到制式的軍服。
LDV也缺乏武器,在訓練時不得不以木槍進行訓練,許多單位在巡邏時,甚至只能配備農民用的草叉等冷兵器。但這也沒辦法,因為連英軍自己本身都缺乏武器,大多數的裝備都丟失在敦克爾克了。
退役軍官被政府請回來當LDV的指揮官,但這些老屁股通常自視甚高,反而讓LDV的問題更為嚴重,這些退役軍官因為在上層社交圈有一些人脈,總是希望透過這些影響力來讓自己的單位優先獲得更好的武器,加深了各單位之間的隔閡,也跟軍方造成了對立。對軍方來說,把好的武器提供給這些鄉民根本就是浪費。
政府曾向LDV保證,會提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庫存步槍,但其實英國政府已經將這批步槍(約30萬)提供給預計擴編的122個步兵營。取而代之的是,戰爭部要求LDV自行製作大量的燃燒瓶等土製武器,並配給他們更為舊式且難用的羅斯步槍,反正LDV的任務說白了就是爭取時間用的砲灰。
上述種種狀況都導致了LDV士氣降低,而且訓練也不統一確實,時常發生意外,甚至有LDV成員在家裡保養槍枝時走火打死了自己妻兒的狀況發生。
英軍對LDV沒有報以任何信心,認為LDV缺乏武器跟訓練,不過就只是拖延用的餌食,了不起能幫忙通報德軍的動向,並無戰力。然而LDV的指揮官卻認為,LDV最適合的工作是追捕德國特工、傘兵以及突擊隊,嚇阻德軍特種部隊的騷擾。雙方發生了嚴重的爭吵。
最終,英國首相邱吉爾介入了此事進行協調,讓英軍跟LDV達成了共識,政府在1940年6月底重新定義了LDV的職能:包含拖延和阻礙德軍的一切行動,並針對軍情五處(MI5)提供的可疑名單約1000人進行監視,必要時可以將其進行逮捕。
同時,邱吉爾也認為”家鄉防衛志願軍”這個名稱太過平庸會影響士氣,於是建議將其更名為”國土警備隊(Home Guard)”,但LDV表示反對,因為已經印製了超過100萬個LDV的袖套,要重新印製的成本過高。
但在邱吉爾的堅持下,家鄉防衛志願軍還是在1940年7月22日正式更名為國土警備隊,但仍時常被稱為LDV,而LDV的袖套也照樣配發至單位,本文為方便閱讀,之後仍以LDV稱之。
1940年8月開始,英國獲得美國的物資支持,英國政府購買500000把M1917恩菲爾德步槍以及25000把M1918白朗寧自動步槍(也就是BAR)給LDV使用,很大程度改善了LDV武器不足的問題,但防空以及反裝甲的武器依舊缺乏。
到了1940年底,LDV的規模已經達到經過訓練的1200個步兵營、5000個連以及25000個排,具備最基本的射擊與軍事訓練。但總數約160萬人的LDV只有84萬把步槍、47000散彈槍跟49000挺舊機槍,仍有約74萬人沒人武器。因此邱吉爾寫信給戰爭部說道:「每個人都必須擁有某種武器,無論是狼牙棒還是長矛!」
英國公務員也發揮英國特有的幽默,從飛機製造部門訂購了25萬把"長矛",真的就是中世紀印象中的那種長矛。當第一批長矛送到LDV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這種長矛根據研究,應該並沒有實際上配發到LDV中使用,因為真的太搞笑了。
1941年,為讓LDV享有軍事身份,軍階制度被引入部隊中,制服也開始小量的配發,讓LDV看起來”更像軍隊”。這也是為了讓LDV接手常規部隊的任務,比如防空炮以及沿海的岸防火炮。
LDV也負責在英國各地築起防禦工事,英國期望LDV能堅守這些防禦工事,達到有效拖延德軍攻擊的速度。防禦工事包含拒馬、鐵絲網、壕溝、防空壕、石頭或混泥土堡壘等,幾乎每一個英國市鎮都有設立這樣的防禦工事。
LDV的戰術訓練借鑒了西班牙內戰時西班牙共和軍以及英國軍隊在愛爾蘭平亂的經驗,其重點是將德軍引入市區進行近距離戰鬥,這是因為LDV的火力太虛弱而且缺乏重武器跟通訊設備,在近距離才能有效的進行作戰並隔絕敵軍的火砲射擊,同時英國市鎮的狹窄曲折的街道也能有效阻止德軍戰車的運作。
沒有配發到武器的LDV成員,必須攜帶自己的散彈槍或獵槍充數。而且LDV被要求盡可能的殺死德國人,而且不接受任何德國俘虜,也就是說,投降的德軍也都必須被殺死。
除此之外,LDV也設置了許多隱密的藏身所,這些藏身所供那些一旦與主力部隊失聯的LDV成員所使用,這些據點儲存有狙擊步槍以及炸藥,供LDV成員在後方進行破壞活動,在1940年底,這類型的隱蔽所大約被設置了600個。
雖然最終德軍並沒有發起登陸英國的作戰計畫,但LDV仍有其貢獻,英倫空戰期間LDV負擔起搜索未爆彈跟疏散平民的任務(約有1200名LDV成員在處理未爆彈時死亡)。而LDV在戰爭期間操作的防空炮以及岸防火炮,都有實際進行交戰,並擊落過敵機甚至是V-1火箭(1944年的紀錄),除此之外,LDV也曾經和愛爾蘭共和軍(IRA,北愛爾蘭獨立份子)發生過戰鬥。
1943年開始,納粹德國的勢力開始衰退,德軍已經不可能再橫渡英國海峽,LDV的重要性才逐漸降低。儘管如此,英國仍擔心德國會以突擊隊騷擾沿岸。到了1944年諾曼地登陸後,這些疑慮才逐漸消除。
LDV一直進行軍事與輔助任務直到戰爭結束,並在1945年12月31日解散。
二戰德軍人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百年戰疫:臺灣疫情史中的人與事1885~1945」介紹
訪問作者: 蔡蕙頻
內容簡介:
2020年初,神祕的疾病在全球蔓延開來,沒人知道它是什麼、怎麼傳染,有人被確診,甚至病重離世了;有人被感染了,一個接著一個。人人都害怕,戴起口罩之後,儘管沒了表情,但每個人眼中全是惶惶不安。
但是一度快速攀升的確診人數,竟慢慢緩和下來,原本緊張的眼神,漸漸柔和了。
「武漢肺炎」瞬間就擊倒全世界,但是臺灣卻在全世界都哀鴻遍野之際,挺了過來。接著,我們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這個距離中國一衣帶水的小國家,竟然能幸免於難。「臺灣為了這一天,準備了十七年了啊!」SARS流行時,世界拋棄了臺灣,我們只好赤手空拳地捍衛我們的家園。然而其實,這並不是臺灣第一次打防疫團體戰,霍亂、鼠疫、瘧疾……這一百多年來,為了消滅各種傳染病,我們也曾經犧牲無數,每一場防疫戰爭,過程都是轟轟烈烈。百年戰「疫」,故事多到講不完。
病毒或許是前所未見的,但百年來抗疫的過程中,一定有什麼是不變的。於是,我們開始翻找史料,尋找流行病蔓延時,每一個小人物的身影。他們可能是醫師、可能是護理人員,也可能是檢疫者,當然更少不了患者。他們就是我們,他們的故事,拼湊了那個年代,臺灣人共同抗疫的歷史。
在各種流行病接二連三的強勢壓境之下,我們在不斷地跌倒後又站起來,並在傷口結痂時學會了一件事:一但防疫戰開打,就是團體戰,沒有人會是局外人,誰也不能拋棄誰,更沒有人應該被遺忘。
臺灣很小,但是當我們團結起來,就很有力量。
作者簡介:蔡蕙頻
是圖書館館員,也是老師;是讀故事的人,也是說故事的人,對世界的一切充滿好奇,對臺灣史更是醉心,主張「認識臺灣,人人有責」,而最想做的事,就是把臺灣的故事說給你聽。
作者簡介:王佐榮
是廣告人,也是老師;目前是木馬廣告公司老闆,也曾任輔仁、世新、中原等大學助理教授。著有《二戰德軍系列》、《聯合艦隊系列》、《李火增攝影集系列》、《帝國•臺灣》、《東宮行啟》、《來去滿洲》等書。
出版社:蒼璧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二戰德軍人數 在 KeNNyVD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記得打開字幕!
【陽光兔仔兵】2019/2020高分電影,希特拉走進小男孩的奇想戰爭故事! | KeNNy電影動畫
KeNNy頻道,重新上路!企劃訂閱人數5000公開KeNNy人生最鍾意做嘅一件事。係咩事呢?賣個關子先。。。哎喲,好啦,比少少提示!呢件事相當刺激。。。而家諗吓都臉都紅晒!好嘞,快訂閱達到目標,絕密片段終極披露!
很久沒有看過一部能讓我如此感動的電影,要數2019/2020的精彩電影,我想我一定會把這部作品推薦給大家。初初看見英文片名《Jojo Rabbit》(陽光兔仔兵/喬喬的異想世界/兔嘲男孩/喬喬兔),給我第一印還以為是一套卡通片,後來知道是一部以二戰德軍為背景的電影故事,我也沒有抱多大期望觀看。可是電影一開始,我就已被這個說故事的技巧吸引。從一個十歲的小朋友視覺去觀看戰爭,由一開始對納粹狂熱,慢慢成長及探索尋找出自己的信仰。這部作品《Jojo Rabbit》(陽光兔仔兵/喬喬的異想世界/兔嘲男孩/喬喬兔),確實是一部不能錯過的佳作。喜歡這影片的朋友,請幫我分享按鑽唷!
【陽光兔仔兵】2019/2020高分電影,希特拉走進小男孩的奇想戰爭故事! | KeNNy電影動畫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KeNNyLive社交平台:
KeNNyLiv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KeNNyVDO
KeNNy Play3omethin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kennyplay3omething
【陽光兔仔兵】2019/2020高分電影,希特拉走進小男孩的奇想戰爭故事! | KeNNy電影動畫
其他影片推薦:
【小丑女大解放】瘋女人失戀後,大量男人慘遭殺害?最後一個更被炸到四分五裂! | KeNNy電影動畫
https://youtu.be/M3H7amA_d4A
【神奇女俠】一個從未見過男人,見過後便激戰連場的少女故事 | KeNNy電影動畫
https://youtu.be/0PUHsC7AYGA
【哈利波特4】一個拿了冠軍,但輸掉性命的故事 | 火盃的考驗 | KeNNy電影動畫
https://youtu.be/UxpUZzS27Ts
【哈利波特3】男孩快要被吸光,靠魔法自救才不至精盡人亡 | 阿玆卡班的逃犯 | KeNNy電影動畫
https://youtu.be/2ZalUtqmVo4

二戰德軍人數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的差別❓】
這次上傳兩個版本竟然Youtube審核通過了👍 感謝這平台偶爾會把教育性質和散佈恐懼分的清楚😂😂😂
今天來聊聊國防軍和黨衛軍的創立初衷和實際戰場表現是如何?這也是在直播中很長出現的歷史問題之一,我們今天會特別把國防軍中的陸軍和黨衛軍的武裝部門特別拿來比較🧐🧐🧐
一般聽到黨衛軍就會直接聯想到,骷顱總隊的集中營守衛樣貌,他們很多人參與元首最終滅絕行動和犯下多起戰爭罪,但是其實有五十萬的黨衛軍人數是來自外籍軍團,像圖片中的印度自由軍少部分有成立自己的SS部隊,也是其極少數在印度反抗英政府的部隊😮😮😮
--------------------
🔥強訊報你知🔥
我的Patreon募資平台,每個月一杯星巴克,讓頻道多活幾分鐘!
https://www.patreon.com/gamenight850813
--------------------
我的粉絲專頁(得知更多即時資訊) ►
https://goo.gl/RaVKzk
--------------------
想加入一起玩?►
PS4ID: MattHuang850813 (如果我在線上可以直接加進來,時間沒有固定)
--------------------
以後不寫內容了,有興趣我用的畫面或音樂可以私訊粉專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