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圍地方創生
#榮獲國際景觀大賞卓越獎
#城鄉新地景宜蘭好生活
「鏈結壯圍人、地、產業的生活復興超距力」,讓世界看到壯圍、讓國際看見宜蘭!
非常開心以及榮幸,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亞太區分會公布「2020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亞太地區」得獎名單,我們縣府以「尋訪壯圍故事、再現噶瑪蘭生態水鄉地景計畫」榮獲「糧食安全與生產系統類卓越獎!
計畫的精神著重「產」、「地」、「人」的結合,期望協助有志留鄉、返鄉、移鄉的青年人才,培養與發展自身適合的產業,也透過舉辦多次工作坊以及與地方青年交流對談的擾動方式,找到有潛力、對土地有感、願意參與地方創生事業的社區、職人、經營者,經提案與公開評選出四個最具潛力的單位,在空間改造前的發想,邀請具經驗的專家學者加入輔導與陪伴,協助這些事業空間改造優化,一直到工程完成:
1.「牛頭司」以復興耕牛文化的體驗與傳承為核心,著重自然農業的應用與鄉土體驗課程
2.「後埤社區」在原有的社區營造與成熟的社區發展基礎下,進一步實踐魚塭可食環境與自主經濟
3.「旺山休閒農場」以推廣友善農業環境、帶著蜜蜂做公益為主題
4.「漁人故事館」以壯圍的優秀職人帶出壯圍好食材與生產好食材的農漁達人交流空間為方向
未來我們將持續以「城鄉新地景,宜蘭好生活」為目標,結合縣政藍圖願景,注入地方創生的核心價值:「人、土地、永續、創意、生活、地景、經濟」,持續推動地方創生;持續推動打造全新的宜蘭地景經驗2.0,共同拚出宜蘭好生活、宜蘭好環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萬的網紅蔡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圓滿結束,12天的出訪行程包括海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國、以及聖露西亞,沿途過境美國。 整趟出訪,小英總統會見了許多力挺台灣的國際友人,他們也熱情地表達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支持!這些朋友們的發聲,也給小英總統與台灣人民最溫暖的聲援! 小英總統抵達國門時,也發表談話,期待...
「亞太青年交流發展協會」的推薦目錄:
亞太青年交流發展協會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叫我台灣隊!#台灣隊加油!」
辜寬敏聯合50個社團發聲明:東奧後再啟正名運動
台灣運動員在東京奧運表現卓越,讓台灣能見度倍增,近期包括日本NHK等外國媒體都稱我代表團為「台灣」(Taiwan)而不是「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
對此,包括台灣社、獨派大老辜寬敏創立的台灣制憲基金會,以及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等逾50個海內外本土社團30日發起「叫我台灣隊!台灣隊加油!」活動,呼籲民眾和政治人物稱呼「台灣隊」而不是「中華隊」,並將在今年奧運賽事結束後,持續進行台灣隊正名的推廣工作。
超過50個海內外本土社團透過聲明表示,多個外國媒體主動在報導時把「中華台北」講成「台灣」,但國內自己還稱呼「中華隊」,不覺得怪異嗎?尤其是看到選手載譽歸國,但回到自己國家機場的記者會現場竟然完全沒有「台灣」的圖形和字樣,令人心痛與精神錯亂。
為感謝國際各國對於台灣隊的聲援,並且避免國際社會混淆,誤以為台灣隊是中國隊, 海內外的台灣人組織,共同發起「叫我台灣隊!台灣隊加油!」活動,盼向世界發聲。
發起團體表示,邀請民眾自行發揮創意,製作「叫我台灣隊」的廣告、海報、標誌,向世界各國展現台灣人支持台灣隊的光榮感,並呼籲立委、縣市首長及公眾人物應以身作則,支持「台灣隊」、不再稱「中華隊」,發起團體也會在今年奧運賽事結束後,持續進行台灣隊正名推廣工作。
「#叫我台灣隊!#台灣隊加油!」活動發起國內團體包括:台灣社、台灣北社 、亞太自由婦女協會、台灣南社、台灣中社、台灣東社(花蓮)、台灣東社(台東)、台灣客社、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教師聯盟、台北水噹噹姊妹聯盟、陳文成基金會、台灣建國聯盟、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東突厥斯坦協會、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台灣制憲基金會、李登輝民主協會、福爾摩沙人文關懷協會、台灣青年民主聯盟、台灣母語教師協會、台灣教育發展學會、長老教會社教委員會、公投盟、台灣新創智能產業協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海外團體包括: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全美台灣同鄉會、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北美洲台灣人教授會、北美洲臺灣婦女會、美洲台灣客家聯合會、北美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加台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美國本部、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加拿大本部、世界多元文化藝術協會、蘇格蘭台灣協會、墨爾本台灣同鄉會、瑞典台灣協會、歐洲台灣協會聯合會、瑞士台灣協會、蘇黎世急救會、奧地利台灣協會、全日本台灣連合會、岩手縣台灣同鄉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日本本部、在日台灣婦女會、日本怡友會、日本台灣醫師連合、台灣基進之友會 日本東京支部、九州台日文化交流会、在日台灣同鄉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台灣人青少年才藝基金會、王康陸博士紀念基金會、全美台灣人權協會、美西夏令會理事會、北美臺灣工程師學會、北美洲台灣正名制憲促進平台。
#台灣就是台灣
#我台灣我驕傲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2044141
亞太青年交流發展協會 在 胡孟青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即日專欄:如天降甘露的抗疫支援金
新冠肺炎肆虐,受創最深的除了商人和打工仔之外,就是無論學業和事業都受疫情影響的年輕人。他們大多根基未穩,政府支援排隊未輪到他們。年輕人是社會未來棟樑,但在最關鍵成長十字路口上,受到疫情風吹雨打,誰人可以施以援手呢?
由黃永光和霍啟剛等去年成立的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針對青年服務機構受疫情影響而資源緊絀的困境,繼今年4月推出「抗疫支援金」後,9月再推出「抗疫支援金2.0」,提供一筆過10萬元的資助予21間機構,總額達210萬元。
篋敲擊樂團是受惠機構之一。由年初起,樂團的演出及教學活動大多被迫腰斬,資源銳減。篋創辦人是年輕敲擊樂家陳永業。他針對敲擊樂費、樂器費高昂,體積大篋聲浪高的問題,透過向全球搜購價廉或二手樂器,然後出租或轉售,從而降低學習敲擊樂的門檻,同時為樂團聚積資金,並舉辦不同的演奏活動,為年輕人構建一個成就自己的舞台。樂團在工廈的音樂室鄰近天台,是一個令家長安心,學員開心學習音樂的地方,年輕人在此交流及暢敘,樂而忘返。但疫情令一切突然中斷,活動及演出突然取消,令樂團損失慘重。
「抗疫支援金2.0」如天降甘露,滋潤瀕臨乾塘的樂團,樂團的服務得以延續,可以繼續服務年輕人。
另一間受惠機構香港生涯規劃協會,亦因疫情而令活動暫停。年輕人在目前經濟情況找工作難,此時更需要協會的輔導。鄧蓉蓉就是其中一個得益於協會的例子。她渴望投入醫療行業,但考不上醫學院。在協會的鼓勵下,先後到台灣及英國深造公共醫療,今年更獲得世衛給予寶貴的實習機會,雖然因疫情最後未能成行,但她現已回港,並成功找到公共醫療工作,夢想成真。「抗疫支援金2.0」令更多像蓉蓉這樣的年輕人,獲得香港生涯規劃協會的指導,從而找到人生路向。
其他獲得「抗疫支援金2.0」的機構包括:希望種子籃球、香港青少年科學院、亞太區青年發展基金及逸舞飛揚等21個機構,覆蓋眾多不同的範疇。基金希望在逆境中為青年服務機構紓壓解困,從而幫助更多年輕人,過一個豐盛積極的人生。
原文:https://bit.ly/2UzHQb2
網上圖片
#am730 #談財經胡孟青 #胡孟青專頁 #胡孟青 #新冠肺炎 #抗疫支援金 #篋敲擊樂團 #香港生涯規劃協會 #資助
===================================
想了解我更多的投資心得及個人動向,請立即讚好我的專頁 胡孟青專頁
亞太青年交流發展協會 在 蔡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圓滿結束,12天的出訪行程包括海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國、以及聖露西亞,沿途過境美國。
整趟出訪,小英總統會見了許多力挺台灣的國際友人,他們也熱情地表達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支持!這些朋友們的發聲,也給小英總統與台灣人民最溫暖的聲援!
小英總統抵達國門時,也發表談話,期待朝野政黨、全國人民,無論是台灣派、中華民國派,還是中華民國台灣派。大家團結起來,一起為走向世界努力!
【挺台友人大集合】:
美台商業協會主席暨那斯達克股票交易所董事長史麥克(Michael R. Splinter)
美國國會參議員孟南德茲(Robert Menendez)
美國國會眾議員安格爾(Eliot Engel)
美國國會眾議員麥考(Michael McCaul)
美國亞太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游賀(Ted Yoho)
美國眾院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夏波(Steve Chabot)
海地總統摩伊士(Président Jovenel Moïse)伉儷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總理哈里斯(Dr. The Honourable Timothy Harris)
聖文森國總理龔薩福(Ralph Gonsalves)
聖文森國衛生部長布朗(Luke Browne)
聖露西亞總理查士納(Allen Chastanet)
美國聯邦眾議員藍伯恩(Doug Lamborn)
美國科羅拉多州州長波利斯( Jared Polis)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 Senator Cory Gardner)
► 訂閱蔡英文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ingwen831?sub_confirmation=1
-------------------------------------------------------
想看更多小英總統的影片嗎?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EP7 】丹佛僑宴再展台美友好!航太、綠能科技台美緊密合作!
https://youtu.be/ndoOOKEKFPo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EP6 】小英出訪最後一站!台灣助友邦聖露西亞,提升醫療品質與農業外銷!
https://youtu.be/nfEKJQeUMf4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EP5 】小英出訪聯合國好夥伴聖文森!兩國合作共創永續發展典範!
https://youtu.be/ybaAa-wfCaw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EP4 】小英總統訪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交流台灣技職經驗拚觀光!總督授勳無比光榮!
https://youtu.be/CzaLZNkAK_o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EP3 】台灣商品展海地熱烈迴響!一甲子邦誼促進企業交流!
https://youtu.be/Ow5yQvO8l14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過境紐約番外篇 】台灣總統來紐約吃貝果啦!到中央公園與台灣青年聊聊、跟自由女神say hello!
https://youtu.be/S8jlUnvnuE0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EP2 】讓台灣走出去!台美企業高峰會in紐約、僑宴集氣為台灣打氣!
https://youtu.be/_CDFid0suJg
►【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EP1 】紐約辦事處會友邦代表!僑胞熱情歡迎小英總統!
https://youtu.be/ZrX8OEORQa4
-------------------------------------------------------
► 加入小英Line好友:
https://page.line.me/iing
► 蔡英文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sai_ingwen/
► 蔡英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saiingwen/
► 蔡英文Twitter:
https://twitter.com/iingwen
#蔡英文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ToEqhrGcwg/hqdefault.jpg)
亞太青年交流發展協會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5月11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我們繼續審議《2017年撥款條例草案》各項修正案。我就香港的青年、體育和電競發展發表了我的意見。香港的體育發展欠缺整體策略,政府投放於運動員和各個項目的資源也十分不足,我希望政府成立體育發展局,統籌體育發展政策,同時,增撥資源培育相關人才和加建體育場地,推動運動的普及化。當然,政府也必須優化現有的運動員資助機制,將資助對象由逐步擴闊至其他有卓越表現的運動員,並適度增加資助金額,減低運動員因訓練和比賽產生的經濟負擔。
除了傳統運動外,我也十分關注近年發展迅速的另一個新興運動—電子競技。政府雖然表示在今年暑假會舉辦一個大型電競比賽,但要推動電競產業的發展,不能單單依賴每年幾個比賽,而是要恆常化地持續推行電競活動和比賽,建立一個發展全面的環境。我認為政府應該積極培養電競產業的人才,電競運動不只是須要遊戲選手,還須要其他專業人員,包括分析師、直播主持人、專家旁述和技術支援等,讓年輕人有多一個出路和選擇,進一步推動本港電競產業有規劃地發展。
以下為我的發言全文:
主席:
在這個辯論環節,我會集中就涉及總目53民政事務局和總目95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修正案發言。首先,我想講體育方面。我相信不少市民同我一樣,認為香港過去在體育發展方面是欠缺整體策略、政府在培訓各類型運動員的資源投放並不足夠,各個運動項目的軟、硬件,包括運動場館,以及運動科學和物理治療等相關的人才,都有不同程度的短缺情況,嚴重影響香港過去的體育發展,這方面民政事務局的實在責無旁貸。但我認為,即使削減民政事務局局長的薪酬開支亦無補於事,相反我們應該提出更多有建設性的建議,敦促下一屆政府全面推動體育精英化和普及化發展。
過去,本地多數運動項目都是依賴政府資助,雖然很多時資助金額並不多,但對於很多運動項目而言,政府的資助亦只是唯一的依靠,不過現時的資助模式難以推動體育界向可持續方向發展。所以我認為,政府應該參考藝術發展局的模式,成立法定的體育發展局,負責統籌各項體育的組織,完善資源分配機制,同時肩負政策的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策劃活動的責任。
在制訂體育發展策略方面,政府可考慮邀請商界合作,提供誘因,吸引商界投放資源,與政府共同扶助本地體育邁向商業化發展。當然政府亦須增撥資源,培訓更多運動科學、醫學及物理治療方面的人才,為各級、各類型的運動員提升訓練水平,並在護理方面提供更完善的支援,減少傷患,從而令運動員有更好的發揮和表現。
主席,本港不少精英運動員,包括曹星如、李慧詩、吳安儀等,近年於各項國際賽事取得驕人成績,為港爭光,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偶像。特別在互聯網發展的配合下,廣大市民對體育活動更為熱情,在近年越趨分化和對立的社會氣氛中,發揮了團結社會的作用。所以,政府應該把握這個好機會,透過進一步推動運動普及化,包括研究於各個社區增建體育場地,資助各體育會提供更多培訓,提高市民對各體育項目的認識和興趣,讓市民大眾多參與各類型的運動,希望可以有效緩和社會對立的氣氛。其中,政府應資助學界運動員到海外交流,透過比賽和交流提升技術水平,並且為青年運動員提供更具彈性的升學安排,令青年運動員能夠在學業和體育事業上取得更好的平衡。
另外,同樣重要的是,政府必須優化現有的運動員資助機制,包括將資助對象由現時只有精英運動員,逐步擴闊至其他有卓越表現的運動員,資助金額亦應適度增加,盡量減輕運動員因參與賽事所需負上額外的經濟負擔;至於對不同運動組織和協會的資助,政府亦要進行全面檢討,善用資源,進一步加強對他們的支援。
除了傳統的運動項目,近年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興起一種深受青年歡迎的運動項目,就是特首在今年《施政報告》都有提及的電子競技。雖然香港目前在電競方面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內地、美國、韓國等很多國家和地區,但我相信香港是有能力和條件發展電競項目和相關產業。
早前,我出席了本地一個遊戲資訊平台舉辦的電競比賽,現場人數超過100人。除了現場有觀眾觀看比賽外,其他遊戲愛好者也會上載打機的實況片段供大家參考,或以直播形式讓觀眾能投入遊戲當中。我亦了解過外國的電競發展,他們並非只是訓練電競運動員,或者單單舉辦幾個遊戲比賽,而是恆常化地持續推行電競活動和比賽,讓身處電競活動中不同位置的參與者、歡眾和愛好者,透過持續參與,提升整體的電競水平,以及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其實,香港並不缺乏人才,本地不少電競隊伍和選手在國際賽事中都表現不俗,可惜的是,由於社會氛圍、認知和相關配套設施不足,窒礙了本港電競產業的發展,他們的努力不為人知,也沒有足夠支援支持他們更上一層樓。反觀美國,就有越來越多的大學將電競視為正規的體育項目,除了設立專項「電競獎學金」,獎勵在電子競技遊戲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學生外,更會組織遊戲團隊參加聯校比賽。另外,韓國的大學亦開設專門的電競課程,甚至針對不同種類的電競遊戲,細分了不同專業,而一些優秀的職業選手更能像傳統運動員一樣能保送入大學。
電競運動員可說是電競產業的帶頭人,電競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龐大。電競發展,其實是一個巨型產業鏈的發展,同時亦是可供青年選擇、有機會向上流動的其中一個出路。雖然真正能成為電競專業運動員的人不多,但其實電競的產業鏈與傳統體育並沒有太大區別,主要收入基本來自於贊助、門票、媒體版權以及周邊商品。新舊兩個產業的新型配搭與融合,有助雙方推動自身產業發展,開拓新市場。
根據國際電子競技公司Newzoo在今年二月發表的2017年《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報告》,2017年全球電子競技經濟增長高達6.96億美元,比起2016年增加41.3%,預計到2020年將會進一步增加至14.88億美元,其中廣告佔1.55億美元,比2016年增加21%,至於贊助佔2.66億美元,增幅更高達57.7%。2017年全球電子競技觀眾達到3.85億,其中電競愛好者佔接近2億人,當中51%來自亞太地區,預計到2020年全球電競愛好者將會增加50%至接近3億人。
主席,電子競技的發展潛力非常龐大,它同時加速了與多個行業和產業的結合,為不同品牌、媒體等締造了一個重要發展契機。隨著網絡直播平台的發展和興起,越來越多市民可以透過網上直播,參與和觀看電競比賽,同時吸引了不少運動相關的組織和團體、企業、廣告商等積極參與電競活動和投資,將有助進一步推動本港電競正規化、普及化發展。
日前,我們新民黨和候任特首會面時,我已建議特區政府應提供更多資源,支援有志投入電競產業的年輕人,因為電競運動不單只需要職業電競選手,還要有遊戲分析師、專家旁述、直播主持人、技術支援、賽事運營和組織,以及內容製作等不同專業人員的配合,香港可以在職業教育系統中加入電競相關課程的培訓,提升本地青年在電競方面的競爭力,進一步推動本港電競產業有系統、有規劃地發展。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l5H0uj8To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gg-wwknE-X0zCbCP5vNnNooUF-A)
亞太青年交流發展協會 在 202 2ModelAPEC 報名開跑|歡迎各領域青年朋友一同共襄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年度亞太青年協會Asia Pacific Youth Association Model APEC報名於今日 ... 亞太區多邊貿易體系與區域經濟整合努力,同時建立永續且平衡發展的後 ... ... <看更多>
亞太青年交流發展協會 在 亞太青年交流發展協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本協會目的係提供青年校園以外的學習機會,並透過培力講座、企業參訪、國際交流等,協助青年跨出舒適圈,成為具有國際視野、人文關懷、創新思維、社會影響力的領導人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