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所可以帶給台灣的,絕對不僅僅在於提供潔淨永續的自主電力供應這一面向而已..... 台灣離岸風電職場 許多企業高層都是「她」!(09/20/2021 經濟日報)
在亞太地區,台灣是離岸風電產業的先驅,除了發電模式是新的,職場環境也是嶄新,因此吸引許多具有冒險天性的女性加入,更不乏在此成功突破職場上隱形天花板的傑出女性。她們也不約而同地邀請女性,除了內勤管理職,女性在離岸風電產業的步伐,更應勇敢朝第一線海上工程師邁進。
北陸能源三階開發執行長Monica Liu說,「在台灣,投入離岸風電的女性身影愈來愈多,就連中鋼、台船等過去以男性為主導的傳統產業在離岸風電部門,負責的女性並不少。」
「我覺得台灣企業向以男性管理者為主的觀念有在改變,也受到歐美外商的影響,再加上台灣的總統、經濟部長也都是女性,台灣整個社會大環境在兩性平權上其實做得挺好的」,Monica Liu侃侃而談,分享了她外派來台四年的觀察。
沃旭能源台灣總經理汪欣潔指出,近幾年,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看到愈來愈多女性參與的身影,沃旭能源亞太區團隊女性的比率更高於沃旭能源全球團隊。不過,汪欣潔認為,還有可以再加強的空間。
汪欣潔特別指出,目前歐洲的風場運維已有女性海上工程師了,而目前沃旭能源正展開風場運維工程師的招募作業,她格外期待在台灣也能有女性的應徵者。
汪欣潔強調,沃旭能源敞開大門歡迎不同背景有志參與離岸風電的女性朋友,不僅因為希望團隊更多元、更平衡,更重要的是能夠找到最好、最適合的人。對於有意加入離岸風電的專業女性,汪欣潔特別提醒,不需要做任何前提假設,這個產業也沒有所謂的「隱形門檻」,尤其千萬不要覺得很困難就望之卻步。
丹麥商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也表示,顛覆多數人的想像,台灣從事離岸風電的女性,在比例上確實比歐洲高,以CIP在台灣為例,女性員工占比高達66%,可說是「男女不平等」。
但許乃文認為,台灣的情形只是剛好,因為離岸風電對台灣來說,是新興歐洲來的產業,需要英文人才,而女性英文普遍比男性好,所以進入門檻相對低,這不表示台灣特別在離岸風電的性別平等上做得好,「只是剛好,不能因此偏安」。
不過,許乃文期待CIP台灣團隊女性員工比率超越男性的狀態,能為台灣社會結構帶來一些「正面的震動」,也希望讓社會看到離岸風電是一個台灣現在跟未來的大趨勢,並且跟世界接軌。
許乃文指出,在離岸風電產業任職是全方面的選擇,法務、金融、保險、行銷、施工、工程設計等等,她希望讓這樣的認知愈普及,讓更多女性知道任何職位都可以嘗試,甚至也許有可能打破部分家長對年輕女兒職涯的想像。
談及如何提拔更多離岸風電女性人才?政府是否應給予哪些規劃或協助?許乃文的直率回應有著更深層的省思。許乃文強調,不是所有的事政府都要負責,女性也不是需要「保送加分」的弱勢族群,對於有志投入離岸風電產業的女性,她的建議是,與其去區別哪些職務或專長比較適合女性,她想強調的是更本質的東西,例如建立專業上的自信、磨練團隊合作的技巧、鍛鍊發現問題的眼光和指出問題的勇氣。
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總部董事總經理黃意文指出,總部已訂下2025年全球女性員工比率須達25%的明確目標,目前亞太區總部女性員工的比率已有33%,「我非常開心在台灣有這樣女性員工的分配比例,但更期待台灣女性能夠挑戰更前端的製造、營運、安裝等工作項目」。
黃意文說,歐洲一向重視男女平權,雖然目前公司全球女性員工的比率僅19%,但不僅總部已訂下遠程願景,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員工從事離岸風電前端工作的比例在國外的分配也是比較平均的狀態,那種穿著工作服,在現場實地操作巨型精密機械的女性員工散布在全球各個風場,這部分在國外已有一定的成績。
黃意文分析,公司成立初期多半都以管理、財會、行銷、業務等傳統內勤工作為人力招募重點,但隨著今年台灣離岸風電進入密集的工程建設期,接下來日本、南韓、越南、印度的工程也將由台灣分公司負責,希望能有更多女性員工加入前方工程工作。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758004
♡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經濟學人資訊社公布了2021年全球最宜居城市,紐西蘭的奧克蘭因為抗疫有成,榮登榜首。而今年亞太城市的表現亮眼,在前十名當中,澳洲就占了四個名額,日本的東京跟大阪也入列,台北則排名第33。至於今年吊車尾的,依舊是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
亞太33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股盤後〉8月非農即將來襲!蘋果助攻標普那指締新高
週四 (2 日) 初請失業金數創疫情後新低,華爾街靜待週五非農就業報告出爐,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能源股大漲,蘋果登新高,助力那指、標普締新高紀錄。
經濟數據方面,美國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達 34 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 34.5 萬人,創下 2020 年 3 月以來最低。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週五的非農就業報告,以了解聯準會 (Fed) 將多快取消寬鬆貨幣政策。
亞太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波斯提克 (Raphael Bostic) 週四稱,Fed 將讓經濟持續運行,直到看到了通膨的跡象,接著 Fed 才會改變利率政策。
政經消息方面,艾達颶風席捲美東,橫掃紐奧良和路易斯安那州地區海岸,週三紐約、紐澤西州宣布緊急狀態,從馬里蘭州到紐約,目前艾達造成至少 26 人死亡。
美國安全和環境執法局 (BSEE) 表示,由於艾達颶風來襲,美國已關閉 93.55% 的墨西哥灣石油產能和 91.29% 的天然氣產能。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他已指示美國能源部長 Jennifer Granholm 動用所有工具,包括戰備儲油 (SPR),以保持颶風過後的能源供應。美國能源部週四與埃克森美孚進行 SPR 交易,釋放約 150 萬桶原油。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2.18 億例,死亡數突破 454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949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63.9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285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2080 萬例。
週四 (2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131.29 點,或 0.37%,收 35,443.82 點。
那斯達克上漲 21.8 點,或 0.14%,收 15,331.18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2.86 點,或 0.28%,收 4,536.95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1.4 點,或 0.33%,收 3,411.3 點。
標普 11 大板塊有 8 大板塊收紅,能源、醫療保健與工業領漲,通訊服務、資訊科技和非必需消費品領跌。(圖片:finviz)
標普 11 大板塊有 8 大板塊收紅,能源、醫療保健與工業領漲,通訊服務、資訊科技和非必需消費品領跌。(圖片:finviz)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僅蘋果獨強。蘋果 (AAPL-US) 漲 0.75%;臉書 (FB-US) 跌 1.77%;Alphabet (GOOGL-US) 下跌 1.33%;亞馬遜 (AMZN-US) 跌 0.46%;微軟 (MSFT-US) 跌 0.23%。
道瓊成分股以沃爾格林聯合博姿、雪佛龍領漲。沃爾格林聯合博姿 (WBA-US) 上漲 2.96%;雪佛龍 (CVX-US) 上漲 2.12%;開拓重工 (CAT-US) 上漲 1.84%;聯合健康 (UNH-US) 上漲 1.53%;Visa (V-US) 下跌 2.58%。
費半成分股多收高。英特爾 (INTC-US) 漲 0.11%;AMD (AMD-US) 跌 0.72%;應用材料 (AMAT-US) 漲 0.74%;美光 (MU-US) 漲 0.37%;高通 (QCOM-US) 跌 0.91%;NVIDIA (NVDA-US) 跌 0.20%。
台股 ADR 漲跌互見。台積電 ADR (TSM-US) 上漲 0.27%;日月光 ADR (ASX-US) 跌 0.32%;聯電 ADR (UMC-US) 跌 0.84%;中華電信 ADR (CHT-US) 漲 0.22%。
企業新聞
蘋果 (AAPL-US) 上漲 0.75% 至每股 153.65 美元,創歷史新高,市值來到 2.54 兆美元。蘋果傳出已造訪日本和南韓等汽車代工廠商,有望 2024 年量產 Apple Car。
台積電 ADR (TSM-US) 上漲 0.27% 至每股 120.79 美元。台積電調漲明年晶圓代工價格,但傳出台積電獨厚蘋果,僅漲價 3%,遠低於其他廠商。
蘋果日前表示將放寬媒體類 App 使用自家支付系統的規定後,Spotify (SPOT-US) 大漲 6.55%,Netflix (NFLX-US) 上漲 1.11%。
蘋果鬆綁 App Store 付款限制 (圖片:AFP)
蘋果鬆綁 App Store 付款限制 (圖片:AFP)
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 (SPCE-US) 週四收黑 2.95% 至每股 25.99 美元。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正在調查維珍銀河航班先前偏離航線的異常狀況,要求維珍銀河於調查期間停飛。
福特 (F-US) 下跌 0.76%、通用汽車 (GM-US) 下跌 0.31%。根據汽車數據公司 Motor Intelligence 週四最新的數據顯示,福特 8 月美國新車銷量年降約 33%,通用汽車銷量年降約 39%,主要受到全球晶片供應短缺影響。
阿里巴巴 (BABA-US) 下跌 0.72% 至每股 172.00 美元。該集團宣布啟動「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計畫在 2025 年前累計投入人民幣 1, 000 億元,響應中國政府推動的共同富裕政策。
經濟數據
美國上週 (8/28) 初領失業金報 34 萬人,預期 34.5 萬人,前值自 35.3 萬人上調至 35.4 萬人
美國上週 (8/21) 續領失業金報 274.8 萬人,預期 280.8 萬人,前值自 286.2 萬人上調至 290.8 萬人
美國 7 月進出口報 - 701 億美元,預期 - 745 億美元,前值自 - 757 億美元調整至 - 732 億美元
華爾街分析
Charles Schwab 全球投資策略師 Jeffrey Kleintop 受訪時表示,要想讓能源和旅遊等週期性股票保持同步,最重要的是看到確診病例下滑、恢復經濟重啟的信心,以及旅遊和服務產業持續增長。
9 月往往是美股全年表現最差的月份,但瑞信的一份報告指出,美股持續在低波動性的帶動下走高,鑑於廣度、成交量倉位和人氣指標均為積極,瑞信預計美股將進一步延伸至新高。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16018?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9-02(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亞太33元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地偶像效應】全民追星
https://bit.ly/3yYfERP
今早11時,往日寧靜的中環商場中庭塞滿近2千人,連二、三樓欄杆旁都迫滿人。他們全都是本地偶像組合MIRROR的粉絲。為了等待出席品牌活動的MIRROR,部分人昨晚已到場等候,活動未開始已大聲為偶像大聲呐喊助威。這已非首次出現如此「墟冚」的場景,由年初的頒獎典禮開始,沉寂多年的本地偶像終於再度崛起,所到之處必定擠滿想見偶像一面的粉絲。成員代言的冰皮月餅等產品火速售罄,他們包攬各大品牌廣告,全面佔領了巴士、地鐵、商場廣告牌,在銅鑼灣走一圈已可見到大部分MIRROR成員。在反修例運動、新冠疫情、移民潮的慘淡氣氛中,這隊偶像團體為一眾粉絲帶來一點愉快的能量,同時亦造就了新的造星商業模式。
通過ViuTV 2018年選秀節目《全民造星》出道的MIRROR及ERROR,自2018年年底成軍超過兩年後,開始人氣大爆發。MIRROR成員盧瀚霆與呂爵安(Edan)主演的《大叔的愛》為ViuTV創下超強人氣,掀起全城追劇熱潮,柳應廷(Jer)在樂壇亦取得不錯成績,憑著《物語三部曲》奪下新城勁爆新人獎、十大中文金曲新人銅獎、Chill Club年度新人以及叱咤生力軍金獎。源於追星現象而出現的Facebook專頁「我老婆嫁咗比MIRROR導致婚禮破裂關注組」在7月4日成立,至今關注人數已超過33萬人。圍繞MIRROR及ERROR,由香港捧出來的年輕偶像,熱潮能持續多久,是否有機會如過去香港娛樂工業製造的眾多天王巨星一般「衝出國際」、在亞洲引領風潮,一時之間也成為關注焦點。
8月6日,ViuTV母公司電訊盈科公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中提到ViuTV上半年的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的收益達2.56 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虧損多年的廣告業務亦發展蓬勃,收益增加66%至1.88億港元。「在2021年上半年,ViuTV的廣告業務發展蓬勃,源於我們獨特的本地內容以及由我們培育的人才,例如MIRROR,吸引新客戶及現有廣告客戶增加廣告支出,」電訊盈科表示。報告同時指出,在不久的將來,集團的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有望盈利。香港大學社會學系講師黃培烽研究香港媒體與亞洲流行文化,他觀察,受社運及疫情影響,近年香港社會普遍瀰漫著一種「什麼事情也做不了的無力感」,加上新冠病毒令娛樂方式受限、待在螢幕前的時間拉長,人們更容易將希望與目光投向本地流行文化。
但他認為,娛樂圈的成敗,很難用一個公式解釋,也不能夠過度放大社會狀態的影響。「娛樂圈是商業世界,一個行業本身能否持續、成功轉型,要視乎他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用自己的方式製造出一個商品 — 明星,」他說。「這幾年,我們觀察到的是,ViuTV 的商業模式好像漸漸成熟了。」
ViuTV董事兼總經理魯庭暉接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專訪時表示,經過數據分析、市場調查、焦點小組討論等研究後,團隊發現香港的市場缺口在真人show。「大部份的真人show是有劇本的,但是我們的沒有,」魯庭暉解釋。「分別在哪裡呢?分別在監製拍攝的時候,他的重心就不是在劇本,而是專注在他要創造什麼event (場景)才能讓參加的人能夠給出故事情節或者情感。」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兼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馮應謙多年研究香港流行文化與亞洲各地的電視產業發展,他指出,從商業角度來看,投資流行文化的人,無論是TVB或是電影公司,都會選擇比較安全的手段,寧願去維持一班現有群眾,也不願意去開發新的市場。「TVB的廣告主都是一些保健產品、汽車,但新的ViuTV沒有包袱,又需要爭取一些新的觀眾,」他說。「剛好除了內容之外,市場上也有很多年輕的產品,比如虛擬銀行要賣廣告,很多消費產品的主要受眾是青少年市場,透過年輕的偶像,有效地接觸到了受眾。」
#MIRROR #ERROR #ViuTV #香港偶像 #全民造星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227期)
★★訂閱聯絡方法
網站:www.bbwhk.net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
亞太33元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經濟學人資訊社公布了2021年全球最宜居城市,紐西蘭的奧克蘭因為抗疫有成,榮登榜首。而今年亞太城市的表現亮眼,在前十名當中,澳洲就占了四個名額,日本的東京跟大阪也入列,台北則排名第33。至於今年吊車尾的,依舊是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021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亞太33元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經濟學人資訊社公布了2021年全球最宜居城市,紐西蘭的奧克蘭因為抗疫有成,榮登榜首。而今年亞太城市的表現亮眼,在前十名當中,澳洲就占了四個名額,日本的東京跟大阪也入列,台北則排名第33。至於今年吊車尾的,依舊是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021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亞太33元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根據鏡周刊的報導:【據了解,台中港一名林姓碼頭工人1日凌晨下班後,在西碼頭聽到聲音查看後發現偷渡客在求救,隨即報警處理。周男落網後供稱,因嚮往台灣自由,於是透過淘寶購買人民幣1.6萬元(約新台幣6.8萬元)的軍規橡皮艇與引擎,4月30日從福建石獅出發,花11小時橫渡海峽,最後在台中港附近上岸。】
這新聞看到簡直嚇歪我了,周姓男子感覺完全是個海賊王中的人物,除了不知道有沒有惡魔果實的能力之外,一人一艇就可以橫渡最窄也有一百三十公里的台灣海峽,成本只有六萬八千元台幣和買油的錢。而且福建出海也還要刷個健康碼,台灣海峽還被譽為世界上巡邏最嚴密的海上區域,結果就這麼被他一人一艇突破,根本是魯夫再世!
我還認真的算了一下,有人推估075兩棲登陸艦建造成本最多不會超過四億美金,可以買十六萬四千七百零五艘橡皮艇,那解放軍造甚麼075兩棲登陸艦啦,買十萬艘鐵鎖連江搭個浮橋,簡直可以從福建平潭大家郊遊走過來啦!這事情還荒謬到連BBC都出了一則新聞:【Taiwan says it is investigating whether a man from mainland China managed to cross the highly militarised Taiwan Strait in a small rubber dinghy.The Chinese man, 33, told police he crossed the 100-mile (160km) stretch in search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這人到底是魯夫還是帶了甚麼黑科技跨越台灣海峽,我們就問一下孝瑋哥吧~~~
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有一位覺青力捧的邏輯奇特的網美:【在臉書表示,她最近去練槍法,就是7公尺用手槍快速掏槍射擊,還強調只要這個島上有一萬人都能在7公尺以外用手槍打敵人胸口,歡迎來台灣看看,來一個打爆一個。
另有軍事專家趙武靈(Casey Chao)臉書指出,2010年6月28日,美國在阿富汗的強鷹行動(Operation Strong Eagle),美軍步兵營與民兵在1個月的激戰當中,分別有2:150人死亡,也就是說,民兵的死亡人數,約為正規攻擊部隊的75倍!即使將敵我死亡比率降到1:7.5,也就是美軍的十分之一好了,請問台灣社會有準備好承受這樣的役齡年輕人力損失嗎?】
不是啊,我們不是要每個人都懂軍事,而是在大家跟著瞎喊【千刀砍來千刀卸,萬刀砍來萬刀飛!炮火如飛砂,洋槍當水花!神功護體!神功護體!】的義和團言論之前,先搞清楚狀況好嗎?每天在那邊喊手槍護國,結果壯闊台灣的吳怡農當上台北市黨部主委之後連開除黑道都開不了,要搞全民皆兵是靠嘴巴嗎?根據蘋果日報的報導:【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拋出在家當兵、全民皆兵主張,遭退輔會主委馮世寬斥「那是渣男」、影射「目的就是為了選舉」。
《亞太防衛》雜誌總編鄭繼文認為,不僅軍中裝備妥善率頻出問題,遑論後備所使用的裝備,不如編列預算改善軍中武器裝備還比較實際。】
但是覺青可愛吳怡農和他的主張呢,最棒的是還有一堆農奴農夫超支持他的呢哈哈哈哈哈~~~~可見覺青誤國不是一個空談啊,隨時都可以誤國,厲害了吧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