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吃文化」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西周鎬京,秦朝咸陽,漢唐長安,都在今之西安一帶。但隨著唐朝的衰敗,西安也失去了作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不再是最強大腦。此後大抵沒什麼大建設。除大小雁塔,也沒有任何唐朝建築還能留存在今天的西安。只有地下古物,嘆為觀止。
但西安還留有一座城牆,那是明朝所建,卻是今天中國大都市裡保留最完整的古城牆。漫步西安城,夕陽下的西安不會跟你爭做老大、比強。我喜歡夕陽下的中國。跟白天的臉不太一樣。是大家放下緊綳、回家的時候。餘暉下有暖心的笑容。開飯,可以休息一下了。
開飯,遊客想吃什麼?上網查搜,友人牽引,找吃西安網紅翹楚:毛筆酥。服務員端來六枝「毛筆」和墨瓶,再加一個硯台。這筆頭啊其實是類似龍鬚糖酥的甜點,沾點「硯台」上的醬,搞笑著吃「筆頭」。其旁的墨汁瓶是藍梅汁,也是可以喝的。但筆柄是真的,不能吃。反正就是一面用餐一面笑,莫名其妙。這道西安網紅菜不便宜,40元人民幣。中看不中吃,好笑就是了。還真領教其pattern多的所謂文化創意。但這「吃文化」,借傳統之名而「被發明」的美食,徒具博君一笑,不見得有文化底蘊,也和陝西飲食習慣貌合神離。
什麼才是陝西飲食的味呢?據說陝西沒有什麼道地菜。但作為絲路之窗,黃土的風,美在吸納包容的大唐氣度,總有其淳樸和溫暖的菜香味吧!
西安好吃的,絕對不是網紅莫名其妙的毛筆酥。來到西安,才知道陝西人也嗜辣。只是其辣,還真不一樣。別以為只有我們會吃辣。大馬的辣是甜辣,像是辣椒裡加了糖。泰國則是酸辣。但中國很多地方的人其實比我們還會吃辣,四川是麻辣,山東北京辣裡帶鹹,而湖南的辣就是辣。還有那個江西菜,據說是中國第一辣,才真正是「辣死你嗎」。至於陝西菜呀,奇怪,紅紅的辣椒和辣油,乍看之下以為很辣,吃起來並不辣,而是重在其香味,是香辣。
此時,西安當季盛產的水果是石榴。這水果是從二千年前張騫通西域的時代輸入的。黃新亞《三秦文化》指說,陝西因絲路之開闢而受惠的直接成果是大量農作物輸入。葡萄本是中亞古國大宛特產,石榴很可能來自俄羅斯,還有胡桃(核桃)、胡豆(蠶豆)取自波斯(今伊朗),胡瓜產地在埃及,烏孫、大月氏引種成功,西漢時引入長安(魏晉南北朝時期改稱黃瓜)。胡麻是芝麻,本生大宛,漢代已普植陝西。當然從西域傳來的芝麻餅,就叫胡餅了。
別小看這撲朔迷離的胡風。大唐氣度的長安本來就是胡漢雜處。如果把胡風刪除,西安的唐代出土文物的魅力減半。黃新亞《三秦文化》說:「唐代長安的胡風顯示著中國古代的成功經驗,即那一時代中華民族的開放與創造精神。」
來中國北方內陸,基本不吃米飯,吃粉食麵麥了。來西安,必吃「饃」。什麼肉夾饃、泡饃、煮饃。講完就是用麵粉製作成的各種餅。這「饃」字的來源,可以再查考。但麵麥「粉食」,顯然也是受到胡風影響。
粗放線條的西安,除了出名的biang biang麵,還有一種驢蹄子麵。千萬別以為麵裡加了驢肉,實是其取名來自這麵條就像驢蹄般有勁。拌醬清爽,麵有嚼勁,價格也合理。只是不分大中小,碗大、麵多、饃多,撐飽。
西安還有回民清真美食。雖說大唐時期長安城已有穆斯林足跡,但真正大量移入,還是元朝色目人政策,重用和尊重這些穆斯林。回回天文學、回回炮和科技醫藥的引入,豐富了中國文化。回族人賽典赤.贍思丁曾是成吉思汗帳前侍衛,後得忽必烈重用,任陝西四川行中書省平章政事達九年之久,興屯墾、辦學校,頗獲好評。
今來西安,當然要到回民街。這裡已成旅遊街,逛熱鬧吧!全是商街叫賣聲,親切又陌生。回民飲食以牛羊肉饃為主。我在回民街買了一包十塊錢的,五包加送一包的香脆小麻花,包裝紙盒標了halal清真認證。回來南方,送兩位馬來同事,他們好開心。
(原刊於2018年12月2日《星洲日報.言路.邊緣評論》。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圖片由攝圖網提供)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五十多年來,在教育改革的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等方面發揮了引領指導作用,為重大教育決策諮詢、教育理論學術創新、高級專業人才培養、先進教育思想傳播、教育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的智力貢獻和人才支援。2011年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更名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北京大學三角地是校園的中心地帶,位...
京硯建設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天的夢想驛站》主持人陳文茜2005年採訪北京故宮,時任院長鄭欣淼親自導覽介紹
【川普中國行 習近平特別選在故宮寶蘊樓為川普夫婦接風洗塵 更一同在暢音閣欣賞京劇 暢音閣已有100多年沒有唱戲 上次演出已是溥儀大婚之時 2005年主持人陳文茜訪問故宮 院長鄭欣淼親自導覽 介紹故宮耗資20億人民幣為期20年修復的過程】
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在元大都皇宮基礎上開始建設,西元1420年落成,歷經明清兩代24帝,占地72萬5千平方米,房屋建築面積15萬5千平方米,相傳一共有9999.5間房,專家測量後確定有8704間。
2005年<文茜的世界周報>開播,主持人陳文茜就率領採訪團隊,專訪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同時也是第一個,獲准進入拍攝漱芳齋的境外媒體,漱芳齋本是紫禁城裡,專供皇子居住的乾西五所之一,乾隆當太子時,以此為龍潛之地,登基後卻被他改為休息和娛樂場所,前殿的院子裡,馬上多出一座戲臺,黃琉璃瓦,重簷,四角尖頂,亭臺式建築,乾隆通常坐在對面的"閱是樓"聽戲,建築雖優美,卻比不上漱芳齋裡頭的戲臺來的稀奇。
「我們這兒(漱芳齋)有一個戲臺很有名的,就是宮廷裡面比較小的一個,小的一個,它這兒寫一個"風雅存",這都是乾隆皇帝時候搞的,他這個人是藝術趣味相當高的,清代,包括京劇的形成,應該說在乾隆朝都是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的,」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
筆法古拙的"風雅存",當然是最愛題字的乾隆,御筆揮就而成的,小巧的舞台兩側,以木頭仿竹子,刻出古琴造型的對聯,乾隆母子可以坐在台下邊吃飯,邊看戲,孝順的弘曆甚至還曾在此粉墨登場,彩衣娛親,乾隆愛聽戲,愛唱戲,晚年更為自己在寧壽宮,蓋了一座三層戲臺,故宮最大的暢音閣,準備當太上皇的時候,好好聽個夠,他的一番心思,最終卻造福了慈禧太后,這位清末最有權力的女人,晚年在寧壽宮前後住了將近20年,暢音閣的戲臺上,幾乎天天都有好戲看。
「你比如說,過一些傳統的節日呀,包括一些重要的喜事,比如生了皇子啦,比如說有其他的好事,他就唱戲,」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
1922年,末代皇帝溥儀大婚,這恐怕是滿清200多年歷史上,最後一件喜事吧。
「宣統皇帝溥儀大婚的時候,就在這兒唱了三天三夜的戲,就在這個地方啊,哈哈,」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
應邀登台的包括梅蘭芳,楊小樓,余叔岩,馬連良等當時的京劇名角兒,菁英薈萃,為乾隆的漱芳齋留下了繞樑之音。
過去一百年都沒有演戲了。
百年不聞皮黃聲的暢音閣,卻因一位遠道而來的貴客又熱鬧了起來,他就是美國總統川普,中國煞費苦心,給予川普帝王般的尊榮禮遇,首先在故宮的寶蘊樓為他們夫婦接風洗塵,說起寶蘊樓那可是有故事的,1908年,美國向清廷退還庚子賠款後,中方從中撥出約20萬興建此樓,存放珍貴文物,北京以此意喻中美友好交往的歷史。
川普眼前的故宮,恢弘大器,這裡是了解中國歷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窗口,也是首都最重要的門面,在近600年的歷史長河中,故宮幾經戰亂,大火,天災人禍的摧殘,2002年,鄭欣淼擔任故宮院長伊始,確定展開辛亥革命以來最大規模的整修工作。
作為故宮建築重要特徵的琉璃瓦,多達100萬的瓦片全新燒製,重上釉彩的則有35萬片,至於所謂的金磚也換掉70多萬塊,雖說"最貴莫過帝王家",金磚其實是青磚,當然不是金子打造的。
「幾乎像做沉泥硯那樣子,把那個土,一直不停的篩,篩到它幾乎沒有什麼雜質,所以它非常的堅實,那為什麼叫金磚呢,就是因為它的質地非常的堅硬,很紮實之外,它敲起來的聲音像鐘一樣,所以就給它一個名字叫金磚,就等於它貴重的像金子做得一樣,」藝術史專家朱惠良(聲音來源) 。
<文茜的世界周報>有幸見證了這段歷史,如今故宮深處的許多院落都已修葺一新。
「就像雅典神廟對於希臘的意義一樣,故宮它本身反映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它本身是一部濃縮的中華五千年文化,在奧運會之前,中軸線上的維修基本結束,這樣這個工程我們維持到2020年,也就是紫禁城建造600周年的時候,故宮的所有建築物,得到一次全面的維修,」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
故宮大修計畫總計耗費20億人民幣,從2002年開始,預計到2020年,也就是故宮建都600年時完成,屆時故宮可保百年的大都風華,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級博物館。
京硯建設 在 娜兒甜點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京城建設與台灣時尚珠寶迪.古克蒂 珠寶晚宴
小編:Chieh
京硯建設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五十多年來,在教育改革的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等方面發揮了引領指導作用,為重大教育決策諮詢、教育理論學術創新、高級專業人才培養、先進教育思想傳播、教育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的智力貢獻和人才支援。2011年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更名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北京大學三角地是校園的中心地帶,位於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南,因為學生活動集中而聞名。七八十年代,學生遊行總是要經過三角地;現在成為學校活動資訊的集散地,尤其每學期初,各家社團在此宣傳招新。1980年,中央開展基層民主改革實驗,允許各高校學生自由競選海澱區人大代表。幾十年間歷經政治風雲的北大「三角地」,議政熱情重又沸騰起來。當時,候選人各自在「三角地」前,發表競選宣言、改革綱要,擁有競選班子,還召開選民答辯會,做民意調查。由於參與者上千,選民答辯會移至「三角地」旁邊的老講堂。候選人討論的議題,遠非區人大代表所涉工作,從「文革」、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到論證中國改革之路,再到探討人性解放問題。1989年春,三角地亦成為八九學運的資訊集合地之一,多張學生社團,教師的大字報在三角地貼出,亦是到目前為止三角地的最後一次政治言論高潮。2007年10月31日,三角地信息欄被校方清除。未名湖是北京大學校園內最大的人工湖,位於校園中北部。形狀呈U形。湖的南部有翻尾石魚雕塑,中央有湖心島,由橋與北岸相通。湖心島的南端有一個石舫。湖南岸上有鍾亭、臨湖軒、花神廟和愛德格•斯諾墓,東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學的標誌景觀之一。
琉璃廠大街位於北京和平門外,是北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於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裏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大多數外國人來京旅遊都要到這裏。實際上從歷史上遠在遼代,這裏並不是城裏,而是郊區,當時叫“海王村”。後來,到了元朝這裏開設了官窯,燒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設內城時,因為修建宮殿,就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為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後,這裏變為城區,琉璃廠便不宜於在城裏燒窯,而遷至現在的門頭溝區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廠”的名字則保留下來,流傳至今。
京硯建設 在 京硯*官邸特區輕豪宅低公設即將交屋~ 來電特惠價0927-272-966 的推薦與評價
案名官邸特區輕豪宅.低公設* 京硯 *社區 京硯 建商興遠 建設.佶洋 建設 坪數45~96樓層B3~14F格局3~4房/ 2廳/ 2衛車位倉儲式車位戶數24戶管理費依管委會屋齡 ... ... <看更多>
京硯建設 在 米蘭之星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京硯米蘭在林口區是少見的歐式風格建案名稱也是一聽到就很有歐風建商在設計外觀時, ... 京硯建設避開車流吵雜的文化三路,選在南勢街推出「京硯米蘭」新成屋案, ... ... <看更多>
京硯建設 在 林口-京硯建設 的推薦與評價
林口-京硯建設 by 廖錦盈 瞧~那與大自然融成一體,古典建築左右對稱,注重細節,做工細緻。 古典之所以不敗~就是經得起細細品味. 19 Like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