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好書分享:情緒壓力/自我成長《練習不糾結》】
「與其『迎合他人的人生』,更應該『重視自己的人生』,
鬆開內心的剎車,踏出改變的一步。」
其他事不敢講,然論及「缺乏行動力」,本人大概是世界冠軍(驕傲撥瀏海)(驕傲個屁)~許多計劃皆在「魷魚」不決、虛擲光陰中度過,每每聽到螺弟在我耳邊用嗩吶吹奏:「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便默默流下兩行清淚,翻身繼續睡(咦)。
假如你也是凡事拖拖拉拉難以下決心,總把「從明天開始」掛在嘴邊,這輩子卻壓根沒開始過,我看等下輩子吧;每天被待辦事項追著跑,時間永遠不夠用,抱著一種埃及奴隸建金字塔之悲苦心情工作;摸臉注視鏡子問:「魔鏡魔鏡誰是銀河系最美的女人?」鏡子應聲裂開:「莫宰羊啦!我只知道你是最胖的女人!!」(隻身走入大雨)。無力感很重嗎?罪惡感深沉嗎?快放下上手上的鹽酥雞(可是我還有點餓)!看看本書《練習不糾結:擺脫束縛的41項行動指南》。
拖延症患者總被認為是意志力薄弱、缺乏決心及毅力的魯蛇,因此許多書籍、課程會教導你如何以積極進取之正面心態面對事物,但光想到「積‧極‧進‧取」四個大字就覺得好煩好累,乾脆直接在腳底刺反清復明比較快。何況意志力、毅力等良好特質似乎與我無緣,我只有地心引力和維骨力,個性豈是說改就改那麼容易?
然而,本書作者有川真由美抱持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堅毅心態,堅持度化地球上所有拖延症末期患者,她以心理學為基礎,提出耳目一新的理論,認為凡事糾結拖拉,並非意志力薄弱,而是個體的「情緒」、「想法」、「行動」未能達成一致,所以大家有藉口說都是they的錯(不對!!)
行動易受限者,其實是心思細膩敏感,容易想很多的人。他們的大腦在叭叭叭按喇叭催促自己快快採取行動的同時,又對諸多負面資訊如:「那男的太帥,搭訕可能會失敗」、「明晚要越獄好害怕」、「我提煉的冰毒真的能超越老師嗎!?」產生恐懼反應,在驚恐下不斷踩剎車,卻步後,深深怪罪自己一再力不從心,陷入無止盡的惡性循環,遂自我放棄。(不過以上範例還是放棄好)(貼心提醒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而《練習不糾結》以條理分明、清晰易懂的方式,為讀者釐清「情緒」、「想法」,以及「行動」三者間的複雜關係,引導大家運用思考(縝密有意識的思考能力)和行動(將想做的事化為行動的能力)去增幅情緒(心情/下意識湧出的喜怒哀樂)的力量。41項鉅細靡遺之行動指南,以貼近日常的個案為例,手把手引導讀者突破困境、練習不糾結,取回時間和人生的主導權。
例如作者反對慣常的「先思考再行動」,思考易陷入情緒泥淖,與其在「想做」與「不想做」之間拉扯,不如先拆解任務為具體細項,並將目標門檻降到最低,做一件五分鐘便能達成的小任務,以減輕難度、提升成就感。
以個人而言,每當我得寫稿子,卻缺乏靈感時,首要任務即坐到電腦前,開機、拔網路線,將腦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字句打在WORD上,隨著五分鐘、十分鐘、半小時過去...漸漸進入夢鄉...呃不對!是累積段落逐漸成篇,欲完成稿件之情緒益發強烈,最後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還得跟編輯說:「WORD很大,你忍一下。」
可能有人覺得,保持目前的狀態沒什麼不好,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肥」也不改其樂。然而伴隨近兩年疫情引發之混亂,不難察覺,目前看似安穩的人事物,時時刻刻可能朝不保夕。停留在原地不動,有如身處激流的石頭,不停被外在變化洗刷、衝擊。
人生的變與不變,往往是不由自主的,因此我們只能不斷行動,才能擁有「安定」,如此無論在何時何地,你都保有「以善變應萬變」之頑強生存能力。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練習不糾結:擺脫束縛的41項行動指南》,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例如:
「《練習不糾結》:我想成為坐擁後宮男寵的自己,選擇太多要練習不糾結(喂)~」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9/30(四)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10/1(五)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練習不糾結 #擺脫束縛的41項行動指南 #やりたいことを今すぐやれば #人生はうまくいく #有川真由美 #ArikawaMayumi #遠流 #心理勵志 #情緒 #壓力 #自我成長 #大眾心理學
📖博客來:https://bit.ly/3CDUdXI
📖誠品:https://bit.ly/3ESrmRn
📖金石堂:https://bit.ly/39E9ivO
📖momo:https://bit.ly/39G4ki4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9/11開課】《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3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金石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我的新書《瑜伽練習者求生指南》上市的日子,歡迎各位捧場,實體跟網路書店都可以購買喔!
博客來:https://bit.ly/3zcDkSo
MOMO:https://bit.ly/2XyM07L
誠品:https://bit.ly/3ATa2J1
金石堂:https://bit.ly/2W1eXJo
讀冊生活:https://bit.ly/3syB7yf
#歡迎支持喜愛的獨立書店訂書:https://fribooker.wordpress.com/bookstore/
***新書分享會報名資訊在此,需要事先報名,名額有限,歡迎參加:
解憂瑜伽課——張以昕《瑜伽練習者求生指南》新書分享會
時間:10/3(日)下午1500-17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2樓多功能展演空間(台北市同安街107號)
主講:張以昕(本書作者)
與談:郝譽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https://kishuan.org.tw/activity_detail927.htm
———
《瑜伽練習者求生指南》是一本生了兩年八個月的孩子。
首先,我要感謝這本書的兩位編輯,鏡文學的毓瑜在寫作階段的陪伴,在感到挫折、沒有信心時給予鼓勵,讓我能繼續走下去,並為我媒合出版機會。有了她,這本書才得以順利成形。
而在出版階段,有鹿文化的彥如則是第二次合作,一樣地讓我感到安心、貼心、暖心,包辦一切大小事,2020、2021兩本書,兩個肩膀都讓我靠,實在太幸運了!
這本書能夠寫成,我必須感謝前男友,最初鏡文學找我時,我還在戀情中忙得不可開交,根本無暇寫作。後來我們分手後,為了轉移注意力,立刻想到這件事,並在一週內談妥並簽約。
雖然書的內容跟他無關,不過還真要感謝當年感情觸礁所帶來的創作動能,回想起來,這段感情真的讓我成長非常多。
再來是我的爸媽,2019年簽約完,剛開始寫的時候遇到過年,回家後每天面對word進度龜速、非常忐忑,計畫中的十萬字對我來說,猶如一座陡峭無比的大山,不知能否在約定的一年內爬完。
我媽總是安慰我:「沒關係,寫不出來就把預付授權金退回去,沒什麼大不了的。」因此我每次很憂慮的時候都會這麼告訴自己,八個月後才終於順利完成初稿。
那天晚上,如釋重負、疲憊而喜悅的我在靜坐時跟上師說:「謝謝您幫助我完成了,接下來它是否值得出版,與更多人結緣,就由您來決定,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願意全部交給您。」寫作的過程很孤獨,祂陪我淨化自己的心,寫完後,也要輕輕放下所有的執著,這是屬於創作者的修練。
今年七、八月出版前,在彰化做最後的修訂,感謝父母包容我焦慮暴躁的情緒,當時在寄出一校前,拜託爸爸幫我去外面印一份留存,他接過後凝望書稿,沒有說話,露出淡淡的笑容,一切盡在不言中。
2019寫書的那年,我去了兩趟印度,且都是獨自到學院閉關,帶給心靈很大的力量,也為這本書建構更豐富的層次與故事。沒有那兩趟旅行,就沒有最後兩篇的創作。
可見一個人分手後,如果認真面對自己,實在會有非常多美好的事發生。深深感謝喜馬拉雅瑜伽傳承老師們的教導,我將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擷取融入這本書的故事當中,希望能讓更多朋友瞭解瑜伽的心靈層面,以及練習真正的目的。
我還要特別謝謝郝譽翔老師,她是我文學和創作的啟蒙恩師,我在東華修她的第一門課是「現代小說創作」,在我交出人生第一篇八千字的小說作品後,老師給我很多肯定及鼓勵,還希望我能朝出一本書的方向去努力,十九歲至今我都還記得她的話語。
這本書是用短篇小說的形式寫成的,好開心終於真正交出那堂課的作業了!因此第二本再度邀請老師擔任推薦人,更感謝老師答應在十月的新書分享會與我對談,對我來說意義非凡,也圓了多年來的心願。
還要謝謝幫我寫序的吳妮民醫師,雖然未曾見過面,但我讀完稿子後非常感動,她的文字是如此地真誠而溫暖,真的好喜歡!
同時非常感謝這本書的推薦人:欣倫老師、亞里、張光斗、張瑋軒、小黎、Janus Tsai、劉冠吟。每當彥如告訴我名單上又多了一位推薦人,都讓我喜悅許久,再度謝謝你們的應允及協助!
最後要謝謝我在瑜伽界、文壇認識的所有老師、學生及朋友,實在太多要感謝的人了,沒辦法一一列出,謝謝你們的幫助,以及無私、真誠的分享,才能成就一本書的誕生,在這裏向您們致上最深的感謝!
#瑜伽練習者求生指南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金石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找個人,成為你嚮往的光】
接續昨天的廢文,繼續聊《成為你,嚮往的那個人》的人。
小時候作文總有一道題目叫做「我的夢想」,於是班上孩子就發揮擦燈許願的能力:A想當老師,B想當歌手,C則想當總統。孩提的夢話的確不切實際,而長大後似乎驗證夢想不能當飯吃,尤其職場打滾幾年後,對生活的熱情也逐漸消散,腦子裡出現最多的想法是:「中餐要吃什麼!」
處於「現實」的恐慌族,身邊大多都是同類型的人,嘴上很愛念著「錢」很重要!左手拿著哀鳳,右手拿星巴克,老是在飯店的高檔餐廳打卡,嘴巴叫著窮,因為買不起房,總覺得未來不安穩,薪水不夠用。
貧窮感的產生,大多來自對身邊人的比較,明明都是做同樣的工作,卻有著同工不同酬的區分,明明都是同一個區長大的,卻有人含著金湯匙直接開店做老闆,自己只能領微薄的薪水。嚮往,變的遙不可及!除非此生打掉重來。
直到我參加某場打工度假的分享會,台上的人訴說著年輕時去打工度假一年的旅遊心得,他說:「旅行的養分會滋養你一生。」即使旅途歸來之後工作並沒有多大成就,但那段青春暢狂的出走歲月,讓他見識世界是如此遼闊。
台下的我,不由得聽得出神,心之嚮往就想立即奔跑到千里之外的藍天白雲下,同時又擔心三十歲後的我,還有機會擁有這樣的人生嗎?我捨得放下工作、家人還有朋友嗎?
睜開眼,現實多麼繁雜,工作要處理的鳥事堆積如山。
閉上眼,我好希望自己是他,在天地遼闊間找陌生的風景。
我不認識台上的那位分享者,然而他三十分鐘演講卻一直徘徊在我腦海中無法消散,心底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去成為他!去成為他!她可以辦到!你也可以!」或許那就是我內心一直渴望的生活,只是沒有一個真真切切的人站在我面前,並鼓勵著我說:「那一點都不難,你可以辦到。」
後來,我跟當天分享會上著參與人變成了真實朋友,包括主辦者、分享者,以及台下的一群人,在彼此互相的鼓勵下一個一個離開舒適圈到國外工作生活,同時短暫的相遇,相知,相惜。
十年後的我們,A留在澳洲的達爾文當按摩師傅,B回來嫁給了嘉義開書店的老闆,許多人擁有了不同的人生,而我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變成作家,從台下的人變成站在台上的人,成為了我當初想嚮往的那個人。
有時候,心中的渴望總是需要一個人嚮往的人當催化劑,告訴你「別擔心!一切問題都會被解決的。」
即使這麼多年過去,我仍對當時的人充滿感激,沒有這個轉捩點,也無法鼓起勇氣捨棄眼前累積多年職場經歷。
最後,仍以致謝流浪魚所創辦打工度假流浪基地的前輩們,相信你們也改變了不少人的未來與選擇,而我能做的,就是把這樣的嚮往傳遞下去。
✈ 紐西蘭 莫圖伊卡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博客來:https://reurl.cc/4yEqzV
誠品:https://reurl.cc/qm79mN
金石堂:https://reurl.cc/mq8Wn9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金石堂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9/11開課】《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3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一陣子我剛完成了一門『CIA通達力』的教練課程,在這一門課比較特別哦,就是一班只有12個同學,而我跟嘉玲面對這12個同學,除了每個禮拜進教室上課的小團體互動之外呢,我們還會給每一個人、每一個禮拜的電話教練的時間,這是一對一的,所以呢,這可以說是啟點的招牌菜。
那很多人都在這個教室裡面有很大的感動,其中這一門課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在它第六周,最後一周的時候,會有一個每一個同學,上台分享自己這六個禮拜的體會跟發現的過程,那這往往就是我們在帶這一門課當中,最感動的時刻。
那一份感動就在於我們透過六個禮拜,可以去見證一個人在短短的時間裡面,他能有什麼樣的體會跟改變,而且這些體會跟改變,往往不一定是在於我們課堂當中的哪個單元,特別教的哪個技巧,而是他回到生命當中,真正深刻底層的部分,去解決了一些他生命當中的一個課題。
這個深刻的部分可能來自於,他終於跟自己過去的某些經驗達成和解,然而更多時候是他終於放下了過去某些曾經發生的事情。那在分享到這一點的時候,有一位同學就用一個很妙的比方,我自己聽完之後覺得太經典、也太精準了。
他說在『CIA』的教室裡面,我跟嘉玲幫助很多人解決了「幻肢痛」,這樣的一個毛病,什麼是幻肢痛呢?「換」喔是夢幻的幻,「肢」是肢體的肢,「痛」是疼痛的痛。
它在指喔,就是有些人可能因為一些意外、或者一些狀況,他必須要截肢,那我們知道假設我的手截肢了,那我的手可能就不在了。然而呢,我在主觀感受上會感覺到這個手彷彿還存在。
甚至於我會因為這個「不存在的手」感覺到疼痛,或者是感覺到瘙癢、不舒服,這些現象都叫做「幻肢痛」。
那在這樣的現象底下,這隻手是我生命當中本來就曾經有的存在,只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而鋸掉了,可是它在現在的生命裡面,它就是不存在的。
那這樣的一個比方,是不是就好像很多時候,我們的生命裡面有一些經驗,那些讓你痛苦的、那些讓你放不下的,它其實真正在你的生命當中確實發生過,可能是一個傷害你的人,對待你不好的父母親,或者是帶給你一些創傷的情人、伴侶。
只是回到我們此刻的生命裡,其實這個人早就不存在,甚至於這個環境也離我們遠去了,可是我們那個痛、我們那個搔癢、我們那個不舒服,是不是仍舊存在著?
而這一份痛、搔癢、不舒服,它會影響到我們面對從今往後的人生,它會讓我們可能沒辦法活在真正的當下,去跟真實眼前的人好好的互動,就像一句成語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多少人因為過去受的傷,而無法接受眼前這個痴痴等待的美好。說到這裡,這樣的情況是不是跟「幻肢痛」是一摸一樣的呢?
我可能很難用這麼短的分享告訴你,我跟嘉玲在教室裡面是怎麼處理,這個所謂的「幻肢痛」,心理上的幻肢痛哦。可是我可以很確定的是,好多時候我們的生命碰到這些狀況的時候,明明你是不舒服的,但是你卻否認這個不舒服的存在。
甚至於呢,你根本不願意去看那個傷口,不願意去看那個已經沒有手掌的手腕,那個傷口可能早就已經癒合。是的,他可能缺一根手指頭;是的,他可能缺那個手掌跟手腕。
但是當你沒有真正的去看他,你又如何能夠在實質、在你的心中確認,這隻手、這個手指頭,它是不存在的。所以也就是這個疼痛、這個騷癢也是過去式呢?
然而我更清楚知道,要去看那個已經沒有手長的前肢,那有多麼的令人畏懼,所以我想或許我跟嘉玲最大的功能,就在於我們堅定的陪伴,讓每一個人只要願意,他可以用他自己的速度,可以好好的認清,他那個肢體到底現在是什麼模樣。
然而在人性當中往往有一個最奇妙的部分,就是我們一次次的見證,當一個人願意去看待那份「真實」,那份真實的存在、和真實的不存在的時候,幾乎我跟嘉玲不用做任何的事情,這一個人他就長出了自己的力量。
可能呢,他很快的就幫自己安排怎麼去裝義肢,或者是她很快的就學會了,怎麼樣在沒有手掌的狀況底下,一樣好好的過他幸福美滿的人生。
甚至於更多、更讓我感動的是,我見證了好多人,他可以坦然的面對這份殘缺,把自己的這份殘缺,成為自己生命力量的來源,因為他很得意、驕傲的告訴所有人,就算我沒有這雙手,我還是可以過得很好,甚至過得比多數人更好。
每次我在我的教室裡,能夠見證到這些生命的改變,我都好感動,我真的是做一份全世界最快樂的工作,當然今天的分享你能夠聽到這裡,我很謝謝你。不知道有沒有勾起你心中的某些想法,或許這些想法是一個起始點,是一個源頭,幫助我們一步一步的去面對。
面對自己的真實,其實真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一直為那個已經不存在的事物感覺到悲傷、感覺到疼痛。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力量,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我今天分享到的『CIA通達力』課程,下一期在9月11號開課,我很期待有一天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E6C9mWJ3_c/hqdefault.jpg)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金石堂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一些想做的事,你一直計劃要去做的事,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你沒有去做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是其中有一個叫做你很擔心你去做了,於是你的自我認同,社會對於你這個人的認識,開始會要有所轉變,而這一點是你很害怕的。
比如說,你一直很想要發揮你歌唱的專長,可是你很害怕,當別人知道你想要唱歌的時候,會影響你原本是個金融分析師,這樣的一個專業身份。
或者是呢你一直很想要動筆成為一個編劇,一直很想要寫作,但是你很害怕這麼做,會抵觸了自己身為一個會計師的身份,甚至於在你生涯過程當中,你不止一次遇到非常好的機會,但是我們卻一再的讓它溜走。
只因為呢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跟感受,會因為我們把握了這些機會,可能必須要有所改變,它會危及我們自己認定並且努力去實踐的一個價值觀。
講白話文就是,我們一直活在別人怎麼看我,我要讓別人怎麼看我的這個看法,不受傷害的或不受影響,一直維持下去。
於是表面上,這些看法可能成就了你,但是這些看法也綁住了你,讓你的生命動彈不得,讓你一直停留在一個其實你不是很喜歡,甚至於你痛恨自己,但是卻離不開的一個身份角色跟環境。
甚至於我遇到一個朋友,他一直很要想成為一個藝術創作者,他想要成為一個專業的攝影師。他跟我討論這件事已經討論了好幾年,而且他也存錢買設備買器材,然後試著拍作品…。
甚至於駕設了幾個網站,然後做了一些自己的粉絲頁上傳了個人的簡介,看似一切就是要準備啓動,但是他就一直不啓動。
他甚至於在這幾年的過程當中,他花了大筆的金錢跟時間,但是就是沒有真正的去推出,任何有系列或者是完整的作品。
每次問他他為什麼會這樣子,他可以告訴我一千萬個理由,不管是專業不夠啊!品質不好啊!或者他覺得他應該還有更好表現啦…等等這一類的。
總而言之他有說不完的理由,但是卻找不到任何一個理由,是幫助他真正的跨出去。當你聽到這邊,會不會覺得自己也有這樣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剛好我在書中讀到一個說法,叫做『回避法則』。回避法則說的是什麼呢?就是越是會威脅我們認同感的東西,我們越是會去回避!
而這一份認同感,可能就是剛剛所說的,你自己安身立命的角色,你自己希望別人首要去認識你的一個部分。可是這些部分跟你內心真正有渴望,有喜歡有熱情的,不一定是畫的上等號。
所以在我自己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就會發現,當我要帶著學生或者帶著我的個案,去看待一些真正的真實跟真正的真相的時候,他們第一時間有時候是會回避的,甚至於是會抗拒的!
為什麼?因為真相有時候可能會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調整對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更強烈的叫做,你可能要先推翻自己一直以來,對自己的信念;因為這些信念可能真的不必然為真,我們可能一直活在一個自我欺騙的幻覺裡面。
就像是我的朋友一樣,他一直想像著有一個叫做「最完美的出發點」,最完美的狀況,可是我一直試圖的想讓他知道,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要能夠完成,並不是做最好的準備,因為當你準備到最好,你也不用出發了!
而是你是否願意先去跨出去,先透過跨出去得到的結果不斷的去修正,這是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精神,它才有辦法去成就你的人生,你的人生才不會被綁定,才不會被框在某個特定的角色跟價值觀裡面。
我再次強調,你要在哪一個角色跟價值觀那不重要,重要是如果你在的那個角色跟價值觀你不開心的話,那你不改變又能夠如何呢?
所以說到這裡,我經常遇到很多朋友,他會逃避,他一直在實踐所謂的「回避法則」,通常的原因是什麼呢?通常的原因不是真相令人難以接受,通常原因是他根本不願意去看什麼叫做真相。
他寧可一直活在自己的想像裡,他寧可一直活在別人認為醫生很好,別人認為會計師很好,別人認為某某專業角色很好,但是那些真的很好,可是你不快樂啊!
那你真的去看待真相,真的去看待這個世界,包含你自己的真相,真的有這麼困難嗎?或許也有可能是你看到真相之後,你也放下一顆心,叫做我真的不適合當一個藝術家,這也是一個解答。
你也可以安心自在的繼續當你的專業人士,這不也是一種快樂嗎?可是最怕的是我們一直沒有打開眼睛跟耳朵,我們一直用我們的想像,在面對我們的人生。
於是當想像成為了一種綁架我們,或扭曲我們價值的存在的時候,請問一下你的快樂、你的自在,又要從何而來呢?
就好像是我們成長過程當中,你有沒有過那種經驗,叫做「知難行易」。你真的沒有去做的時候,你一直覺得好困難、好困難、好困難,可是當你真的去做的時候,你回首一看,真的有那麼難嗎?
好像開始了之後,後面順順的就這麼接續下去了,對呀!這就是我們活在想像,還是活在真實裡面。
所以最後聊到這邊我很期盼你,其實看待真實或看見真實,它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一直蒙著眼睛跟朦著耳朵。
你可以想像,當你開快車在高速公路上,你的眼睛和耳朵都被遮起來,這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然而你要平安的朝向你人生的目標,你要達到你生命的目的地,是不是第一件事情叫做打開眼睛跟耳朵呢?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另外關於「面對」這件事情,我在7月21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會對你有決定性的幫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一門課它會花很多的時間陪著你,真正的學會什麼叫做「打開感官」。
我再次強調打開感官、看見真實,不等於你就要有天翻地覆的改變,搞不好看懂之後,你也才能夠安心的繼續維持現在生命,不是嗎?
可是當你沒有看懂的時候,你會帶著遺憾、你會帶著焦慮,你會帶著一種不確定,然後在你的人生裡面繼續的煎熬著。
所以不管我們要跟別人達成共識,還是跟自己達成共識,首先我們要做的叫做我們要先能夠還原真實,這一門課會對你很有幫助,我很待能夠在7月21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8uiF23cEB8/hqdefault.jpg)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金石堂 在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弘一法師的人生智慧》| 幫你重遇未知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 :弘一法師的 人生 智慧》| 幫你重遇未知的自己,逆襲 人生 !| 放下 欲念:修一顆清淨心| 減少焦慮、疲憊、失眠、傷心絕望、負累的 ... ... <看更多>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金石堂 在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電子書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时候,你那些义无反顾的执着,那些让你遍体鳞伤的坚持,最终都将成为浮云。,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弘一大師的人生智慧pdfepubmobitxt電子書下載2022-小特書站.,人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