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Ford、Marc Jacobs都混過「這裡」】
有一個地方,沒通過服儀檢查就不准入場,卻讓Tom Ford徹夜不歸、還在唸高中的Marc Jacobs帶著課本就來跑趴?!
70年代紅極一時的傳奇迪斯可舞廳「54俱樂部」,至今都還是許多設計師念念不忘的歡樂時光,以及靈感來源,他究竟有什麼魔力?與時代意義?
#嚴格的入場限制也是成功的要素之一
開張於1977年4月,54俱樂部的創辦人Ian Schrager與Steve Rubell,對於該如何營造舞池氣氛有非常務實、精確的理解。
他們認為,最棒的玩樂氣氛取決於舞廳裡的人口組成,因此俱樂部實施嚴格的入場管制,客人的性別、性向、年齡、種族、衣著、外貌等,都被列入考量,嚴苛的篩選條件加上良好的場地、燈光與音樂,舞廳自開張第一天,起就是媒體的焦點。
Ian Schrager於2018年初接受《衛報》(The Guardian)訪問時表示,「從開張那一夜起,大家就像是拿著閃電衝進入迪士尼樂園。燈光和場地衝擊你的感官,大家瘋狂跳舞,我們的入場政策很受爭議,但是我們想要混雜富裕、貧窮、同性戀、異性戀、年長、年輕的人,因為這樣的組合能讓神奇的事發生。打赤膊的小夥子和穿禮服、戴頭冠的女士一起共舞。」
54俱樂部的嚴格管制其實只適用於一般人,名人要進場完全不必考慮這些限制,因此無名小卒只要能幸運被選入,感覺就像成了大明星。
#集結各式人類的動物園
儘管創辦人不承認,但前往54俱樂部的舞客,無一不是為了享受那種在密閉空間盡情作自己,享受酒精、藥物與性的刺激,安迪沃荷曾表示,54俱樂部藉由將內部與外面的世界區隔,創造了一個理想的「新社會」。
瑞典攝影師Hasse Persson則認為,54俱樂部宛如一座集結各式人類的動物園、一間研究人類的實驗室;在他2015年出版的攝影集《54俱樂部》中,萬聖節時的舞廳,乍看之下有如宗教畫上的煉獄,女牛仔、墮落的修女、扮成黑天鵝的男性芭蕾舞者、吸血鬼以及木乃伊,全部齊聚一堂。
#除了身分服儀也是入場要件
舞客出色的服裝,也是54俱樂部令人難忘的關鍵之一!
雖然俱樂部從來沒有明確的服裝規定,門房有時也會隨心情放人入場,但能進場的人,一般來說都必須穿著入時、獨特。在今天,如果一場派對的主題是54俱樂部或迪斯可,人們一定會自動聯想到性感閃亮的短洋裝、連身衣、褲裙、厚底高跟涼鞋。
#深遠影響
曾經在54俱樂部度過青春歲月的Tom Ford在2007年承認,「到現在我聽到康娜桑默(Donna Summer)的音樂是會開始搖擺。」1970年代末期他還是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的學生,也是54俱樂部的常客;Marc Jacobs當時年紀更輕,據傳他曾帶著高中課本去參加派對,以便隔天可以直接回學校上課,而70年代迪斯可風格對他們的影響,即使在數十年後,仍然依稀可見。
2016年Tom Ford春夏系列推出的時裝影片,以Lady Gaga翻唱的1978年舞曲〈我需要你的愛〉(I Want Your Love)為背景,不僅洋溢著濃濃的懷舊情懷,也是對輕鬆、不羈的迪斯可元素的重新詮釋。
Marc Jacobs的作品也經常可以看到迪斯可元素的影子,2015年他曾在紐約時裝週期間舉辦的主題派對,祭出了相當明確的服裝規定:毛皮大衣配內衣、亮彩唇蜜、Jerry Hall、旁分頭、亮片、超高厚底高跟鞋、反光太陽眼鏡、金屬網格裝、露背上衣。
#BeautiMode #54俱樂部 #迪斯可文化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的網紅陳宇豐XEn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訂閱: 益級娛樂/陳宇豐XEnic 專屬音樂頻道 https://reurl.cc/j8kMx1 https://reurl.cc/Dgdnam XEnic Instagram 快速連結 https://pse.is/3jcg4d 拿走了什麼 作詞:葛大為 作曲:李榮浩 編曲:李榮浩 ...
什麼都不必說翻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參加由馬世芳先生主持、陳培豐老師的新作《歌唱臺灣》新書發表會,也在發表會前匆匆快覽過這本書,覺得相當有意思。
這本書份量不輕,不過最主要的一個課題是:戰後初期乃至於70年代的臺語流行歌曲,為什麼這麼像日本歌?陳老師用了相當嚴謹與仔細的方法去考察、研究,從臺日的時代背景,從曲風、唱腔到歌詞如何翻譯,爬梳臺灣戰後音樂的形塑脈絡。
正因為陳培豐老師本質是個學者,雖然這個議題本身很「庶民」,音樂本身很「娛樂」,不過老師硬是以論文發表的方式來分享,展現了一絲不茍的態度。馬世芳先生本身是資深樂評以及廣播節目主持人,適時的提問和補充,為這場發表會做了恰到好處的潤滑,兩人的合作是個絕配。
這本書裡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甚至違背直覺的見解。例如問起「為什麼傳統臺語歌會跟日本演歌這麼像」,很多人直覺想法是「日治時代受到日本音樂影響」,但書裡用了許多當時臺日曲盤的唱腔做例子,證明在剛開始有流行樂的時候,臺灣歌謠的唱腔與其說受日本影響,毋寧說是受到歌仔戲唱腔的影響較大。臺語歌開始往演歌靠攏,反而是從戰後臺灣脫離日本之後開始的。為什麼離開日本了才開始學日本歌?這在會後的提問有兩位聽眾提出了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政治上討厭「新主」懷念「舊主」因此開始學日本,有人認為是受日本音樂教育的人才開始集結活躍的成果。這番討論相當有趣。
書裡花了一個章節討論的議題我也覺得很有趣,臺語歌的「港口」意象非常常見,從戰後乃至80、90年代的「碼頭酒」、「行船人的純情曲」皆是,但臺灣由於戒嚴的關係,事實上一般民眾對於可以出海的「港口」是沒有那麼熟悉的,漁業從業人員的比例也沒有這麼高,所以這種「港口」成為那段時期一種「想要逃離」的象徵......
會後由於時間不多,我本來預想補充一件事情和詢問兩個問題,沒有時間提出,在這裡發表以及跟大家討論。
會中主持人提到〈孤女的願望〉這首歌,談起當時的孤女是什麼身份?是養女、童養媳、被雙親遺棄、還是父母雙亡?再來是孤女上台北到工廠找工作,有可能是什麼工廠?
〈孤女的願望〉翻唱於1959年,當時的時空背景而言,社會是還有許多養女、童養媳沒錯,但她們的身份通常註定只會與養兄送做堆,在家幫忙種田;如果在外有「工作」,通常是被賣到私娼寮,不會到工廠的,所以那時的「孤女」通常真的是父母雙亡。1959年距離二戰與228其實並不遠,戰亂時的幼女長到1959年,恰好是該到工廠找工作的年紀。
再者「孤女」這個形象也不一定真的代表現實的孤女,在臺灣新文學作品的傳統上,經常用弱女子來代表台灣/台人的處境。臺灣第一篇現代小說是謝春木的〈她要往何處去〉,就探討了女性處境問題。所以我認為〈孤女的願望〉可以只是一種人民集體的象徵,並不必深究當時社會是否真有那麼多孤女。
這個孤女當時到台北去,應徵的是什麼工廠呢?臺灣早期提起工廠,最具代表性,甚至只要提「會社」兩字,不必細講是幹什麼的會社,就是糖廠了。不過雖然50、60年代臺灣糖業在國際正蓬勃,全台也有許多糖廠營運,但就是因為糖廠全台都有,這個孤女似乎不必大老遠跑來台北應徵,理應在家鄉附近就有糖廠才是,所以糖廠的可能性就降低了。查了一下50年代大量崛起的工廠,最具代表的應該是紡織廠吧;問問走過那年代的長輩,大概都舉得出幾個親友當年就是去紡織廠工作的故事。
以上是發表會中關於〈孤女的願望〉我的一些補充看法。接著是我的疑問。
一、既然臺語歌有這麼多「港口」意象的歌曲,象徵人民對於現狀不滿、想逃離的情緒(陳老師說:臺語歌的出航,幾乎都「有去無回」),為什麼華語歌曲似乎沒有這麼多港口意象?或曰外省人在國民黨的保護下,他們沒有想逃離的情緒,這個講法無法說服我。白色恐怖的迫害,受難者外省人比臺灣人多,而漂泊失根的情緒,真的「出航」到國外留學甚至移民者,也是外省人的比例多。所以要論「逃離」的情緒,我不認為外省籍會比台灣人淡薄太多。
二、臺灣從開始有「流行歌曲」(有別於傳統念歌、民謠)開始,似乎就走向「詞曲分離」,也就是沒有「詞曲咬合」。臺語流行歌似乎直到1990年林強的〈向前行〉才讓大家驚覺「臺語原來用念的也可以譜成歌」。但是粵語流行樂裡,沒有「詞曲咬合」的歌是會被調侃的,粵語歌唱出來,每個字的音調高低不能與念法相差太大。臺語歌和粵語歌對於詞曲該不該咬合有這麼大的分歧,分水嶺從何開始?是打一開始各別誕生「流行歌」的時候就決定了嗎?原因是什麼呢?
這些問題我沒有答案,希望能有音樂文化研究者日後能夠為我解惑。
(書影圖片來源:衛城出版)
什麼都不必說翻唱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王小時候開始,鬢角生長速度就是別人的兩倍,這是我另一項祕密超能力。但是,如今早就不流行鬢角了,年輕人的鬢角還要剃高到頭頂去了。這種超能力明顯就無用武之地——從來也沒派上過用場啊。想想鬢角長有什麼優點,好像只能拿「長得像尾崎紀世彦」來說嘴。
說到尾崎紀世彦,就不能不提《來日再相逢》(また逢う日まで),話說回來,好像也只有這個能提——當然還有鬢角。尾崎紀世彦的鬢角還剃成了三角形,這鬢角不多還剃不出這種造型,真是我鬢角星人之光。
一曲歌王好像沒什麼好說的,問題是,這一曲太經典了,旋律動聽,歌詞簡單又有意思,最後配上尾崎雄壯渾厚的嗓音,難怪成為經典。尾崎幾乎把歌詞每一句最後一個字的長音都唱得壯闊山河,彷彿下一秒他的胸膛就要因過度共鳴而爆炸了。他常常在台上唱得汗涔涔,汗水連鬢角都溼透了,想必尾崎應該不像大王那麼會流汗,應該是這首歌需要用情之深、用力之深的表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bMKTK3Ds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5zIUl1R674
現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b2vrAmBmZ8
這麼用力,但歌詞卻輕描淡寫,這種落差更符合歌曲意境裡,那種別離戀人心中明明不捨、卻要裝得若無其事的辛酸。歌詞是這樣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重逢那天之前、直到重逢之時之前,
不想談為何別離的原因
為什麼呢? 因為談了只有淒涼、
為什麼呢? 因為談了只有空虛、
為了讓彼此間的傷痕通通消失,
你我都把心門關閉吧,
你我都把對方的名字忘掉吧,
等到那一天,再說出彼此的心底話吧。
直到重逢那天之前、直到重逢之時之前,
妳在哪裡、做了什麼,
我不想知道、
我也不想聽到、
因為只要知道,馬上就會回到昨日。
你我都把心門關閉吧,
你我都把對方的名字忘掉吧,
等到那一天,再說出彼此的心底話吧。
你我都把心門關閉吧,
你我都把對方的名字忘掉吧,
等到那一天,再說出彼此的心底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首歌賣破百萬張,是 1971 年的百萬金曲。那年代能賣成這樣,可以想像大家有多麼喜愛這首歌——當然,也代表大家多麼認同這首歌所傳達的「分手美學」。沒有什麼分手快樂,也沒有什麼分手還是朋友,畢竟 70 年代,哪有什麼愛自己的梁靜茹。那個年代的分手,崇尚的是老死不相往來、一生不是朋友,日本詞神阿久悠抓準了這個角度,他在這首僅僅只有 2 分多鐘的曲子裡,用很簡單的比喻,描述那年代的分手之美。
分手一定有原因,但是歌曲開頭就說,什麼都不必說。會搞到分手絕對不會是簡單的原因,說再多也沒有用——這種思維想必讓現代的兩性專家大搖其頭。但是分手有沒有依戀呢?還是有的,阿久悠高明地用反義描述來「越描越黑」前戀人口頭不說的依戀。A part寫「談了就淒涼空虛」,這是為兩人的決裂留一個面子,不談原因,也就不用攤牌誰對誰錯——就不用再讓對方受到傷害;B part寫「不想知道對方去向」,更直接接著「馬上就會回到昨日」,代表心裡即便受了這麼多傷,放下過去的決定可能還是沒有那麼堅強,對方的一個消息就會讓自己心神不寧。
AB part開頭與結尾是互相串連的,「直到重逢那天之前」與「等到那一天,再說出彼此的心底話吧。」看看古時候多喜歡講「再重逢」,這好像是現代人或年輕人很難想像的事。這首歌整段都寫得決絕,唯一溫柔的但書就是最後的「等到那一天」。如果真的兩個人能夠多年後再重逢,事過境遷了,兩人都不一樣了,也許會有機會,重新坦然地念出對方的名字吧。即便這段感情是錯誤,也許在某天某日,雙方都能在對的時間遇到已經變成對的彼此。這種對未來的期望雖然毫無根據,但就是充滿一種舊時代的美。
這麼短的曲子、這麼簡潔的歌詞、這麼美的曲子,明顯是作詞作曲的完美結合,如果寫詞的阿久悠,沒有遇上寫曲的筒美京平,這首歌不會那麼精彩。但話說回來,阿久與筒美也不是琴瑟和鳴,阿久還會抨擊筒美都跟「沒啥靈魂」的松本隆合作。當然,文人相輕,作詞的阿久與作詞的松本看不順眼也是正常,但阿久這樣說,反倒好像另指筒美沒眼光,讓曲子屈就於「沒有靈魂」的歌詞。沒辦法,這幾位都是大神,神吵架我們只能笑笑。
也許大家都有心結,但阿久筒美配還真的是「你我都把心門關閉吧」,都是職業意識很強的他們,仍然攜手做出讓許多年輕歌手越唱越紅的金曲,岩崎宏美的《青空》、《Fantasy》就有一大堆,筒美還身兼數曲編曲;更別提Pink Lady的《胡椒警部》與澤田Julie等等,他倆奠定了昭和歌謠曲黃金時代的基礎,同時為 80 年代偶像打造了完美的台階。
阿久悠在 2007 年過世,尾崎紀世彦在 2012 年過世,而筒美在今天以 80 歲高齡過世。
你不了解 70 年代的歌謠曲風潮也不要緊,來聽聽 《來日再相逢》吧,感受一下阿久筒美配的威力、感受一下尾崎紀世彦超有男子氣概的唱腔(還有鬢角)、了解一下那個年代分手的正確規範是什麼。
《來日再相逢》有台灣的翻唱版《五月情意》,歌詞反倒變成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喜悅,這也是兩相對照才會發現的趣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QbRbcMyXHI
擅寫女性心思的詞神阿久悠,是下面最像大叔的那一位,絕對是人不可貌相的代表(筒美就一直是這樣斯斯文文的
什麼都不必說翻唱 在 陳宇豐XEn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訂閱:
益級娛樂/陳宇豐XEnic 專屬音樂頻道
https://reurl.cc/j8kMx1
https://reurl.cc/Dgdnam
XEnic Instagram 快速連結
https://pse.is/3jcg4d
拿走了什麼
作詞:葛大為 作曲:李榮浩
編曲:李榮浩
原唱:A-Lin 翻唱:陳宇豐XEnic
貓常常望著窗口
也覺得沙發上少個人
曾經那樣 被看好的我們
隱身在彼此視線
你變得 開朗
她語帶保留說你沒落單
你們幸福就好
細節就 不必對我 交代
我愛過幾個人怎麼還不夠
他們明明都比你更愛我
你到底拿走了什麼
全世界都不說
你說謊過幾次都瞞不過我
你誠實了為何我會難過
你究竟拿走了什麼
讓我 寂寞
不管睡在床哪邊
都諷刺我你早已離開
決心忘懷 是貼心的示範
不干涉各自明天
我要我 樂觀
不讓共同朋友感覺為難
好幾次快笑場
可憐自己成這副模樣
我愛過幾個人怎麼還不夠
他們明明都比你更愛我
你到底拿走了什麼
全世界都不說
你說謊過幾次都瞞不過我
你誠實了為何我會難過
你究竟拿走了什麼
讓我 寂寞
你說謊過幾次都瞞不過我
你誠實了為何我會難過
你究竟拿走了什麼
讓我 寂寞
Program:Logic、Premiere
Equipment:Focusrite Scarlett、SM7B、Mac Pr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qM6IjzSsBI/hqdefault.jpg)
什麼都不必說翻唱 在 TGOP (This Group Of Peopl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年,依然有許多人事物變動著,也因此創造許多新的流行事。因為疫情引發的「報復性」出遊;一台遊戲機帶起「動森之亂」;動漫開啟了「大哥不能輸」風潮;還有咩噗、我就是怕被罵啊、我不想努力了等流行用語....2020年馬上要結束了,這些屬於2020的流行事,你都跟上了嗎?
#這群人 #展榮展瑞 #十分鐘的戀愛
Asia Miles 「亞洲萬里通」
◆累積哩程,不必依賴搭飛機,「亞洲萬里通」讓大家從日常生活消費就能集哩
◆多元賺取「亞洲萬里通」里數,餐廳、旅遊、零售、飯店、台灣大車隊,或健身房夥伴等,都可讓◆會員憑消費累積里數
※立即免費加入「亞洲萬里通」會員,並了解更多: asiamil.es/37Xo2Ws
支持群人 訂閱訂起來➔ https://tgop.pse.is/GWAQ6
A Day To Remember 播放清單 經典語錄系列➔ https://tgop.pse.is/M3HAM
來看這群人更多日常生活 ➔ https://tgop.pse.is/KZPB2
群人製作的都在這➔ https://tgop.pse.is/KB5Z4
【更多影片 看起來!】
展榮.展瑞 K.R Bros 《夏夜晚風 Summer Breeze》
https://youtu.be/BhAWjvIljL0
展榮.展瑞 K.R Bros《十分鐘的戀愛 Ten Minutes of Love》
https://youtu.be/uK8wzj7JLMY
展榮展瑞K.R Bros - 安靜了太久Not Anymore
https://youtu.be/uv85oswcER4
展榮展瑞 K.R BROS - 夜式人生 Night Owls
https://youtu.be/o_rJEXm49H0
跟朋友出遊的傻眼事蹟
https://tgop.pros.si/3dghwj
別人跟你想的永遠不一樣
https://tgop.pros.si/3c9ua3
過年讓你傻眼的事
https://tgop.pros.si/38yvwa
酸民的經典語錄
https://tgop.pros.si/3dq7sy
爸媽諄諄教誨的經典語錄
https://tgop.pros.si/3ch63p
看醫生的經典語錄
https://tgop.pros.si/3aqw2h
斜幹青年電影院 feat.安心亞 華森
https://tgop.pros.si/3ct5yl
敦親睦鄰的經典語錄
https://tgop.pros.si/3c465x
丟臉與難為情的瞬間
https://youtu.be/UiAXNCEj0us
鬧什麼系列–史上最麻煩客訴
https://youtu.be/bc86S6cRfis
尷尬癌的經典時刻
https://youtu.be/loRLLokVc5o
史上最扯電影解說「牛郎與織女」
https://youtu.be/WPeaLoX7u_A
打工的經典語錄
https://youtu.be/PWmXREMAxl4
口罩的經典語錄
https://youtu.be/W9Pi_BvOiZ4
現代人生活壓力超級大
https://youtu.be/MbvSC7srU8Q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DhhddU9FJk/hqdefault.jpg)
什麼都不必說翻唱 在 阿超achau官方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華語經典 #阿超 #Alin #音樂霸
▶華語經典情歌翻唱陸續推出中,敬請期待訂閱音樂霸不漏接◀
═════════════════════════════════
♥各大串流平台皆已上架,立即將 **阿超《難得》**設為單曲循環♥
═════════════════════════════════
謝謝音樂霸讓我在這瘋狂的2020年
留下了一首正式作品
阿超全新翻唱「難得」全數位串流平台正式上線!
所有平台都整合在Linktree上囉
https://linktr.ee/achau2020
ps.這次音樂霸還大方附上了KALA版
歡迎大家練唱錄音與我分享:)
單曲介紹:
創作人 阿超achau
首次翻唱作品-難得(原唱:A-Lin)
收錄於A-Lin在2008年發行的「天生歌姬」中 由古皓創作的「難得」
一直是阿超私藏的愛歌之一
因為音樂霸的邀約
讓從未正式發表翻唱他人創作的音樂人阿超
也從中找回了歌唱的美好
以及身為歌手「詮釋」一首「別人寫的歌」這學習不完的功課
這個版本 由阿超的老戰友 呂莘 擔任製作人
編曲部分也和姚頭一起完成了深刻厚實的鋼琴及弦樂
弦樂更遠赴北京完成錄音
在這個無法飛行的時刻 用音樂互相交流傳遞
「在以為什麼都擁有的時代,那些永遠得不到,找不回的,實在難得。」
《難得 》
我還記得 我挽著你的手
天冷時候 一起躲在棉被中
那時我們不害怕犯錯
那時以為天空多遼闊
朋友都說 你後來變真多
總是避談 純真坦白那時候
體貼的人 不再追問我
只說你也有夢 他也有夢
雖然難得 不必心痛
我以為我成熟 以為從此就自由
我嘗試著快樂 快樂卻不陪著我
愛沒有回來了 你已經離開我
回憶緊緊纏著我 像當初不肯分手
我以為我成熟 以為我能好好過
我嘗試著墮落 當我想你的時候
愛不會回來了 你已經離開我
卻一直住在我心中
如果傻傻的承諾 現在還在一起嗎
情侶齟齬常常有
如果寂寞的時候 已經學會去推託
他也有夢 我也有夢
雖然難得 不必心痛
我以為我成熟 以為從此就自由
我嘗試著快樂 快樂卻不陪著我
愛沒有回來了 你已經離開我
卻一直住在我心中
愛不會回來了 你已經離開我
卻一直住在我心中
這樣的愛實在難得
演唱人|阿超
作曲|古皓
作詞|古皓
製作公司|音樂霸
監製|姚書寰(姚頭)
製作人|呂莘
編曲|阿超/姚書寰(姚頭)
弦樂監製|姚書寰(姚頭)
弦樂|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弦樂樂團總監|李朋
弦樂錄音工程師|李潔慧
弦樂錄音室|司麥澳錄音棚
錄音工程師|呂莘
錄音室|柏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混音工程師|于子傑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唐承運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翼研娛樂
-
導演|625 STUDIO
攝影燈光器材|Clear Sky 九晴天攝影器材出租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ZuvX4Pq9_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