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也是人與人的相遇—閒聊明天在茉莉書店的講座
今天的計畫,應該是準備明天在茉莉書店的講座,雖然我沒有寫講稿的習慣,但還是會稍微寫一下大綱,這次因為時間比較長,也想整理一下想跟讀者分享的書單,不過,就像每天讓我忙著就中午了的事情一樣,還沒開始做這些呢!就又在早餐看的書裡看見想記錄下來的文字。
*從閱讀面來講,一個故事會如何被讀、被理解,不是作者和出版社所能片面決定的。讀者拿到一本書時,運用他的認知和情感經驗來走進故事,他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我在法國做圖畫書》/葉俊良
說起來也是很簡單的文字,卻有種「來得正好!👍」的心情,我每次看書都會有這樣的心情,不是因為有什麼目標而去找書,卻在這些無意間就到了手的書中,看見「當下的我剛好需要的」東西。
我本來還想,講座上要跟大家說些什麼呢?用著有機會和大家表達自己而覺得喜悅的心情,在看待明天的講座。
然後就看到這段話—讀者是用他自己的認知和情感經驗,來走進故事。
我的期待就又突然轉了個方向,明天,會遇到什麼樣的讀者呢?(笑)
不算暢銷作家的好處就是,不會有人是來砸場的(應該啦😂)樹小不招風,所以可以大膽假設來的人都是對書、還有作者,懷抱著善意的人,想要來跟我說話,或者聽我說話,或許是想了解更多書背後的故事,也或許是想跟我分享自己的故事。
畢竟一本書從寫到出版的過程中,刪掉的部分和保留的是一樣多的,而那些不能白紙黑字流傳出去的部分,讀書會上多少可以向大家透漏。我寫作的可是我個人的生命經驗啊!
這樣想就知道書中沒辦法直說的事情會有多少了。同樣的,一定也會有想對我說出自己的故事,不一定是提問,就是想要表達,和我面對面交談的讀者朋友吧❤️
***
只要懷抱善意,人與人的相遇,就可以是一份禮物。
我想準備一場很精彩的講座給特地來到現場的朋友,不過現在的想法是,那份精彩。指的不是我能夠多妙語如珠或慷慨激昂,就是很單純的想,用一本書可能還難以做到的「完整」,把那樣的東西帶給大家。
那些讓我變成一個寫作者的,好的壞的、喜悅和傷感的生命經歷,可能也是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的事(畢竟我在想,應該是女性讀者居多,那我們一定有很多同樣為人女兒、妻子、媳婦和母親…那些很有共通性,說來,卻又很有個人獨特性的故事可以分享),我想用聲音和表情,那些光從文字上看不到的東西,來當作媒介把故事分享出去。
講的好像是一種個人的風格,那種非常抽象的東西,但實際上就是很簡單的,就是「來看看我這個人講話是怎樣的」😆是非常具有現實感的東西。
透過文字和一個人認識交流,一定有它的限制,這一點,不管是讀者看我的書、看我的粉絲頁、看我寫的認認真真的書摘或輕輕鬆鬆的流水帳日記…還是說我看著讀者給我的留言、私下傳來的訊息…都是一樣的。
那些東西因為都是文字,所以有很多的想像空間,關於文字背後的人是怎樣的人,還需要自己用大量的想像力去填補。
現場看到人就不一樣了。也不知道大家看到我,會不會是想像的幻滅🤔?要看原本是什麼樣的想像了。(笑)
總之因為剛好在書中看到那段文字,提醒了我讀者是用自己的經驗去接觸一本書,所以很自然的,書會是人與人的交流,以書為起點而連結起來的,成就一場讀書會的緣分,當然也是一樣。
不一定是講的內容多麼厲害,是什麼當頭棒喝還是醍醐灌頂的道理,只是能與真實的人互動,就是一件很難得也很有趣的事情。
畢竟不管是我之於讀者,還是讀者之於我,都是平日只能用文字往來,可以說只在想像中存在的人。
***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到日本時,因為過去看過太多日劇和聽過太多J-pop,坐在從機場到市區的電車上,一直有種「我身邊的人是真人嗎?」那種不敢相信,非常興奮期待的心情。
讀書會上看到讀者,我可能也會有「妳們是真人嗎?真的是我的讀者嗎?尬的我的書真的有人在讀耶!」🎉那種不可思議和興奮雀躍的心情吧。
就不知道我能不能也給妳們那種感覺,「是真人耶!」不過,這就不是我努力可以掌握的事情啦。😄。
總之,講座聽起來很嚴肅,實際上也是人與人的相遇,可能會很新奇、很有趣,覺得「哇,原來有人是這樣想」,也有可能彷彿是他鄉遇故知,覺得「我也是這樣想的!」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不同的打開方式,就是看一本書一樣,不抱任何預設,也不需要有太多壓力,沒有偏見的與人互動是最好的。
我突然有這種感覺,所以真的很期待呢!
明天,希望有時間的朋友都可以來喔!(也希望明天不要下大雨,但是如果下大雨就…人很少的責任可以減輕(誤)那樣我會覺得很對不起邀請我在周年慶期間舉辦講座的茉莉書屋啊~大家來了也是幫幫我的意思😂)
補充一下地點時間
9/7(六) 14:00-16:00,茉莉書店台大店,自由入場。(02-23692780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40巷2號 公館捷運站4號出口旁40巷內步行半分鐘)
#閒聊完畢
#要來去做書單啦
#歡迎幫我轉發分享呢
他鄉遇故知意思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讀書會也是人與人的相遇—閒聊明天在茉莉書店的講座
今天的計畫,應該是準備明天在茉莉書店的講座,雖然我沒有寫講稿的習慣,但還是會稍微寫一下大綱,這次因為時間比較長,也想整理一下想跟讀者分享的書單,不過,就像每天讓我忙著就中午了的事情一樣,還沒開始做這些呢!就又在早餐看的書裡看見想記錄下來的文字。
*從閱讀面來講,一個故事會如何被讀、被理解,不是作者和出版社所能片面決定的。讀者拿到一本書時,運用他的認知和情感經驗來走進故事,他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我在法國做圖畫書》/葉俊良
說起來也是很簡單的文字,卻有種「來得正好!👍」的心情,我每次看書都會有這樣的心情,不是因為有什麼目標而去找書,卻在這些無意間就到了手的書中,看見「當下的我剛好需要的」東西。
我本來還想,講座上要跟大家說些什麼呢?用著有機會和大家表達自己而覺得喜悅的心情,在看待明天的講座。
然後就看到這段話—讀者是用他自己的認知和情感經驗,來走進故事。
我的期待就又突然轉了個方向,明天,會遇到什麼樣的讀者呢?(笑)
不算暢銷作家的好處就是,不會有人是來砸場的(應該啦😂)樹小不招風,所以可以大膽假設來的人都是對書、還有作者,懷抱著善意的人,想要來跟我說話,或者聽我說話,或許是想了解更多書背後的故事,也或許是想跟我分享自己的故事。
畢竟一本書從寫到出版的過程中,刪掉的部分和保留的是一樣多的,而那些不能白紙黑字流傳出去的部分,讀書會上多少可以向大家透漏。我寫作的可是我個人的生命經驗啊!
這樣想就知道書中沒辦法直說的事情會有多少了。同樣的,一定也會有想對我說出自己的故事,不一定是提問,就是想要表達,和我面對面交談的讀者朋友吧❤️
***
只要懷抱善意,人與人的相遇,就可以是一份禮物。
我想準備一場很精彩的講座給特地來到現場的朋友,不過現在的想法是,那份精彩。指的不是我能夠多妙語如珠或慷慨激昂,就是很單純的想,用一本書可能還難以做到的「完整」,把那樣的東西帶給大家。
那些讓我變成一個寫作者的,好的壞的、喜悅和傷感的生命經歷,可能也是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的事(畢竟我在想,應該是女性讀者居多,那我們一定有很多同樣為人女兒、妻子、媳婦和母親…那些很有共通性,說來,卻又很有個人獨特性的故事可以分享),我想用聲音和表情,那些光從文字上看不到的東西,來當作媒介把故事分享出去。
講的好像是一種個人的風格,那種非常抽象的東西,但實際上就是很簡單的,就是「來看看我這個人講話是怎樣的」😆是非常具有現實感的東西。
透過文字和一個人認識交流,一定有它的限制,這一點,不管是讀者看我的書、看我的粉絲頁、看我寫的認認真真的書摘或輕輕鬆鬆的流水帳日記…還是說我看著讀者給我的留言、私下傳來的訊息…都是一樣的。
那些東西因為都是文字,所以有很多的想像空間,關於文字背後的人是怎樣的人,還需要自己用大量的想像力去填補。
現場看到人就不一樣了。也不知道大家看到我,會不會是想像的幻滅🤔?要看原本是什麼樣的想像了。(笑)
總之因為剛好在書中看到那段文字,提醒了我讀者是用自己的經驗去接觸一本書,所以很自然的,書會是人與人的交流,以書為起點而連結起來的,成就一場讀書會的緣分,當然也是一樣。
不一定是講的內容多麼厲害,是什麼當頭棒喝還是醍醐灌頂的道理,只是能與真實的人互動,就是一件很難得也很有趣的事情。
畢竟不管是我之於讀者,還是讀者之於我,都是平日只能用文字往來,可以說只在想像中存在的人。
***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到日本時,因為過去看過太多日劇和聽過太多J-pop,坐在從機場到市區的電車上,一直有種「我身邊的人是真人嗎?」那種不敢相信,非常興奮期待的心情。
讀書會上看到讀者,我可能也會有「妳們是真人嗎?真的是我的讀者嗎?尬的我的書真的有人在讀耶!」🎉那種不可思議和興奮雀躍的心情吧。
就不知道我能不能也給妳們那種感覺,「是真人耶!」不過,這就不是我努力可以掌握的事情啦。😄。
總之,講座聽起來很嚴肅,實際上也是人與人的相遇,可能會很新奇、很有趣,覺得「哇,原來有人是這樣想」,也有可能彷彿是他鄉遇故知,覺得「我也是這樣想的!」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不同的打開方式,就是看一本書一樣,不抱任何預設,也不需要有太多壓力,沒有偏見的與人互動是最好的。
我突然有這種感覺,所以真的很期待呢!
明天,希望有時間的朋友都可以來喔!(也希望明天不要下大雨,但是如果下大雨就…人很少的責任可以減輕(誤)那樣我會覺得很對不起邀請我在周年慶期間舉辦講座的茉莉書屋啊~大家來了也是幫幫我的意思😂)
補充一下地點時間
9/7(六) 14:00-16:00,茉莉書店台大店,自由入場。(02-23692780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40巷2號 公館捷運站4號出口旁40巷內步行半分鐘)
#閒聊完畢
#要來去做書單啦
#歡迎幫我轉發分享呢
他鄉遇故知意思 在 雪兒 Ch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根特,比悲傷還要悲傷的比利時豬肋排
為了紀念我稍縱即逝的愛情,
決定下午6點20分,
就在比利時的連鎖豬肋排店前等候排隊,
聽說這家豬肋排店很夯,
17.8歐就可以豬肋排吃到飽,
很適合療癒我在旅途錯失的緣分,
的確,在那裡失去,
你會在另外一個地方償還他,
心想:今天他媽一定要吃到撐才能走出門!
果然,迎面來了一位比利時帥哥,
他親切問我,需要什麼嗎?
我毫不猶豫竊喜的點了豬肋排,
他對我眨眨眼,問我要喝什麼?
我想,那就一杯普通白開水就好,
嗯!那麼油膩的食物,還是要點水啊!
畢竟剛剛在超市不小心買了兩罐啤酒,
人生還是要有節制,
剛好隨我身後進門是兩位台灣姊姊,
搭訕之後請他們與我同坐,
一個人吃豬肋排多悲傷,
有兩個他鄉遇故知的姊姊就讓人感到溫暖,
一同嗑著豬排,
聊著兩個禮拜在歐洲遇到的無敵鳥事,
沒錯!永遠的淒風慘雨,還有冰雹,
冷到祖宗三代都嫌我們吵。
我問了他們很多荷蘭景點跟交通,
他們很確認我沒做什麼功課,
我大笑說,哈哈,對啊!
所以才有刺激感啊!也很多荒謬的事情⋯⋯
一個哐啷,服務生又加了一顆馬鈴薯給我,
眨眨眼,這什麼意思!?
一個哐啷,服務生又多了半份豬肋排給我,
眨眨眼,為了逝去的愛情,
我決定毫無形象拼完這兩份馬鈴薯跟豬肋排,
來吧!沒有人能阻擋我滿嘴油膩的模樣。
吃飽,沒有喝足,
老闆,結帳!
怎麼帳單多了2.5歐,
仔細一看,啊!白!開!水!
突然覺得逝去的愛情,比起傷心白開水,
已經沒有那麼悲傷。
回到河邊,一堆放閃的情侶,
我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