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這次要分享的文章,出自中國作家張煒,主要談個人如何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他從西方盛行的「創意寫作」這門新興學科談起,聊到創作一部好作品,需要具備哪些閱歷、能力與技藝。
一起來看看他如何深刻解剖「寫作」這件事吧。
-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 張煒
「創意寫作」興於西方,「創意」二字可能是翻譯中的再定義,直譯比較難,大概也不是「文學寫作」和「寫作學」。西方創意寫作的授課老師主要是具有寫作實踐的詩人、小說家和散文家。教寫作必須具備創作體驗,必須從寫作經歷和實踐出發,不能空談。在教授過程中,會慢慢概括出一些關於寫作學、詩學的問題。中國的創意寫作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是大學文學院設置的一門新課程,還未走遠。
寫作訓練是漫長的。通常講,如果沒有五六百萬字以上的訓練,一支筆是不會聽話的,無法累積出基本的書寫體驗。寫作教學主要針對技術層面,它固然重要,也能夠傳授,然而決定一個人寫作成敗的關鍵部分,卻往往不是技術層面。要寫出一部好作品、成為一個好作家,需要許多高於技術之上的東西,那些大致是不可以學習的。每個人的先天能力都是既定的,後天學習所能做到的,只是喚起先天的能力。許多寫作者面對的常常是技術,即語言表述、結構關係等。這是最基本的知識和能力,沒有一定的寫作量,也很難掌握。
關於藝術的判斷是非常複雜的精神活動,學習寫作需要在有創作經驗的老師帶領下,一邊閱讀一邊實踐,看看好作品是怎樣完成的、其中蘊含了什麼規律。比如同樣是成功的作品,有的氣質單純,有的複雜斑駁;有的浪漫飛揚,有的樸拙內向;有的寫得很實,有的想像奇異。藝術自身的複雜性,決定了學習和理解的困難,這就需要非常寬容和通達,需要很深的感悟力,需要有一定寫作經歷的人來引導。通過個案分析,回到局部、細部,從詞彙、標點講起,指出作品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並通過進入作品獨特的語言系統,回到作家個體,回到個人,一步一步去接近和感受。總之,創意寫作就是關於寫作技藝的教授,非常依賴寫作經驗,解決的主要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有時,一部作品似乎寫得很好,有吸引人的情節,有人物,表現的生活底蘊也比較豐厚,但讀起來還是覺得缺了很多,令人不能滿足。總體上看,它寫得還不夠「美」,不能給人一種審美上的深刻愉悅,比較粗糙。首先是,閱讀中無法讓人享受語言之美,而失去了這種美,也就偏離了文學的本質。語言藝術謂之文學。作品本身不能夠提供審美,因為它在把握人物、細節、思想方面,特別是語言,還沒有進入審美。一部作品從構思到形成,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從一開始就要極度地追求完美。一篇萬字左右的作品,裡面有多少標點、詞彙、分句、複合句,要從這些細微處開始推敲。詞與詞之間的調度,每一個標點的含義,都要到位、準確,而且要有個性,不是按照新聞和公文的方法,不取最大公約數。
標點符號在語言表述中有獨到的、重要的作用,它們有情感,有溫度,有層次感和邏輯關係。不能輕易就來個驚驚嘆號、分號、破折號,沒那麼簡單。逗號和分號都是強調層次的,都是平等的關係,但有區別。為什麼有人寫了二十萬字,連一個驚嘆號都沒用,三十萬字連一個分號都沒用,而為什麼有人在很短的篇幅裡就有了許多驚嘆號、雙驚嘆號、問號加驚嘆號?它們自有緣故,有時這是利器,不能隨意使用。即使全篇沒有一詞不妥,沒有一句不精,沒有一個複合句不恰當,這樣的作品也未必就是好的,因為這不過是在解決技術的問題,而比技術更難的東西還有很多,它們更需要解決。比如感悟力、思想力、情感敏銳度、性格反抗性,不同的生命衝力,這些東西會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部作品的品質。
寫作學強調的多是技術層面,翻閱一個時代的文學期刊,會發現其筆調、詞彙、表達方式、語感語境都差不太多。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刊物,翻一下就能把握那個時期的文學氣質,簡單點說就是語言氣質。翻看今天的雜誌,便可以清晰地把握現在的語言氣質。而今,學習外國,一點點欲望並勾兌幾滴小資的悲喜淚,就被當成了傑作,被人稱道。但這種勾兌和模仿的文字,這種消費和娛樂的文字,無法成為傑作。目前最有市場的就是這種「勾兌酒」,摻一摻攪一攪就是一篇作品。這也算一種能力,有一定文學歷練和文字調度能力,寫一個大致過得去的長中短篇小說似乎很容易。一個作家寫了四十多年,寫了上千萬字,像這樣一個巨量的文學訓練,單憑慣性和經驗,一年中就能寫出許多文字,而且從技術層面上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可是這些全都沒有意義,它們一定會淹沒在更巨量的文字垃圾中。
此外文學寫作技術上要過關,還有運氣的問題。生命在某個階段的一個激靈,一個領悟,就會產生出人意料的表達。它也許有些神秘,隱在字裡行間。然而這種運氣只會光顧那些技術出色、有刻苦訓練的寫作者。所以世界上的優秀作家,技術上都是非常好的。現在刊物上發表的作品,包括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僅看技術上就有很多問題,使用語言、調度詞彙的能力很差。文學閱讀市場十分龐大,嚴格講還是供大於求。現有雜誌砍掉十分之九,出版量減去百分之九十,也許才與基本的文學創造力匹配。而且即便如此,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留下來的文字,也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每個人都讓文字乾淨、苛刻起來,文學環境才會清潔和嚴謹。
一個作家創作欲望熊熊燃燒時,揮筆而就,但冷靜下來,就恨不得把寫出的東西全部燒掉。一個日益成熟的寫作者會越來越苛刻,文字越來越少、越來越好。有人說他出版了幾百萬文字,今天看有些東西大可不寫。那麼這其中「可寫」的部分,如果沒有那些「大可不寫」的東西墊底,沒有這種巨量的訓練,還會存在嗎?人在藝術方面的覺悟非常緩慢,不能一下就達到高點。
任何一個優秀作家都會貼近底層,站在弱者的立場上,這是仁善之美,人性之美,是匯入藝術審美的至美。然而這並不等同於簡單的呼號和抗議。有些文字除了描寫底層的憤怒、反抗和激烈之外,幾乎再也沒有其它內容。這種強烈的情緒與意念覆蓋了一切,自由、活潑、愉悅、幽默和柔情,全都被壓迫被剔除了。它甚至能夠覆蓋無所不在的愛,變成一種僵化、呆板、膚淺的情緒宣洩。憤怒和激烈壓倒一切,豐富與智性變成了乾癟。詩性是豐瞻的、深廣而曲折的。文學當然可以有反抗、有憤怒、有訴求,但要有一個詩性的品質和基礎。
在教科書裡魯迅先生常常被貼上「反抗勇士」的標籤,作品不是「匕首」就是「投槍」。其實這是誤讀,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細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就知道他是一個多麼柔軟和幽默的人,當然也是一個犀利的人。魯迅曾致信山西榴花社,信中說既然是作文藝,就不要只急著呐喊和衝鋒,先要把文藝作好。有人要你們勇敢陷陣,他自己為什麼不衝上去?馬奎斯的政治立場是左派,左派陣營就指責他疏離革命,為藝術而藝術。馬奎斯在巴黎全身心地投入專業技能的訓練,吸取歐洲乃至世界的文學營養,學習和借鑒各種文學技法,以提高個人的寫作技能。他回答那些可愛的同志說:一個作家既然選擇了文學創作,那麼他最大的革命責任,就是把作品寫好。
作家的勇氣表現在許多生活的關節,時時都有考驗。但最大的考驗、日常的考驗,也要交出合格的答卷,這就是忠於藝術原則,這也需要堅韌和勇氣,也是最大的擔當。放棄藝術原則,其實就是放棄對真理的追求。真理不僅僅是社會層面的,也是藝術層面的。真理是普遍的,是全方位的。優秀的小說家既然熱愛真理,滿腔正義,卻熱衷於粗糙的文字和思想,會給人一種兩面人的感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油畫&大漆展 王雯專訪 人心與意識的交織 「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王雯以油彩與大漆為媒材、孔雀與人作為象徵,展現觀察萬千世界所得哲理、傳達正面與美的意象。 ▶耳濡目染的童年◀ 不笑一臉酷酷,笑起來又十分可愛,這樣反差出現在創作者王雯身上,同時她的作品總是充滿...
「代針筆表現技法」的推薦目錄:
代針筆表現技法 在 ApuJan詹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讀衣計畫之 #董陽孜 X ApuJan詹朴
《湍流》系列形象照
*因應疫情展覽暫時關閉請大家先觀賞線上版。
#APUJAN 再度參與由當代藝術家董陽孜發起並邀請服裝設計師參與的「《#讀衣》藝術時尚跨界展」。以「#湍流」為主題,對應這個動盪年代的不確定感,運用多種織品技法,打造可持續衍生並量產的微型時裝系列,講述另一個關於時間的故事。
湍流可以無限大,也可以無限小。與時代的流轉相比,很多短時間內的混亂不安,急流或是漩渦,如果拉遠拉大來觀看,也許只是另一次的浪起浪落。
用不同的方式呈現湍流,不論是帶有字意完整的書寫字,被拆解的筆劃,或是重組後的線條與墨點。不論是織成梭織緹花布料,印製成印花,或是編織成針織緹花,用不同的織品表現手法,完成一個可以持續衍生的時裝系列。
用帶有東方傳統服飾細節的時裝款式,搭配上現代化的織品技藝,讓書法與服裝,線條與織品,人與墨之間,編織在一起。
歷時五屆的《讀衣》計畫於今年邁入終章,APUJAN創意總監 #詹朴 盼望與其一起傳遞、發送訊息:「用不同時間、不同織品,從東方到西方、從過去到未來,訴說那一篇篇關於水墨與線條之美、關於服裝與墨繪的更多可能,即便只是在途中。」
形象攝影| Wang Kai Yun 王愷云
模特兒| Hilda Lee 李晨華
妝髮| 美少女工作室 麵麵 (#張椀雁)
代針筆表現技法 在 魔法聚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塔羅圖像解析---主牌一魔法師】
.
一、他的衣服
.
魔術師這張主牌,第一眼讓我映入眼簾的是站在畫面正中間的男子,穿著白色袍子,中間的腰帶是用蛇來替自己繫上,不知道那是假蛇還是真的蛇,但感覺比較像是真的蛇,不是加工處理過的皮帶,然後緊緊的纏在男子腰上,甚至連皺褶都畫出來了,所以是十分密合的纏在腰上。
.
換個方式想這首先,這男子會拿蛇來做腰帶也是挺特別的,因為周遭物品看起來比較像是中世紀的物品,通常人也拿繩子或皮件來繫腰帶,但這個人拿蛇當作自己的腰帶,代表他跟一般人不同,算是別出新類!縱使周遭人如何,可能透過自己的觀察與理解,創造新的可能性與應用,而且比較自我,堅持走自己的路或是用自己的方法。
.
再者,我們對於蛇的印象是靈敏聰慧,反應迅速,機智多變,非常有自我主體意識,地盤性極強,對周遭狀態變化敏感度高。他選擇了蛇作為自己的腰帶,也代表對蛇有過觀察及自己的了解,用在這麼貼近自己的位置,如同衣服一般,那也反映這名男子對自我的認同也比較像是蛇一樣聰慧。
.
在外還罩著一個袍子,半開式的罩著,代表他會多一層包裝或是外表,讓別人沒辦法直接看出他的把戲或是怎樣的人,同樣也替自己製造多些的死角,讓自己可以有些隱瞞。但他也不是要真的完全隱瞞,所以會留線索讓別人可以破解並看出中間的把戲。只是能破解的人,也需要有兩把刷子跟極高觀察力,不然無法看出藏在很一般平常的細節裡。
.
另外為甚麼要半開式而不是全部罩著,要讓人們認為自己沒有有所隱藏,他們看起來沒有藏任何東西啊。自然就不會注意到自己有所隱藏。
.
除此之外,在別人觀察跟破解時候,這名魔術師同樣也觀察著在破解的人,並可以疊加術式上去再設計這個破解的人。或者,也可以透過他人的反應,明白他理解到甚麼程度或看到了甚麼,就可以知道對方在想甚麼或盤算甚麼。
.
當知道別人腦子或狀態,就很能夠自然因應並找出方法,做些符合自己需要的事情。所以這個人策略性極高,容易針對眼前狀況作出各種因應與設計,是適應力非常強的人,可以感知觀察周遭各種狀況並自由運用。
.
也會設計一些方式,來測測別人的反應,知道對方在想甚麼或是有所隱瞞。因為他自已就是會有所隱藏的人,所以也容易捕捉他隱瞞者或欺騙者,容易抓出不對勁之處,縱使別人合理化或是很正常,也容易拆解找出破綻與所隱藏之事。
.
然而在做這些的時候,主要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從自己去觀察周遭這一切。有時候不一定那麼顧到整體,除非活非常久,經驗非常高才可能一步步累積出高度,視野擴大才會從小小的自己擴大到整個世界與整體。
.
二、姿勢
.
他的右手拿著一個權杖,而且非常的舉高高,非常吸引人注意,而右手指著地上,會讓人聯想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
右手拿著權杖舉高高,讓人感覺這個人或許自我與傲氣,但說真的他則是一直從自己的角度不斷看能做些甚麼,會不自覺的盡其所能的去做自己能做的,不自覺的會發揮自己極限與突破,認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不斷的去開創跟想法子。但他也不是完全靠一己之力,逞莽夫之勇。反而,他還會留意周遭狀況與資源,適當的結合周遭資源來因應眼前各種局面。
.
比較像是策士,不斷的布局再布局,因應不同的現實就產生各種因應策略,並且蒐集當下周遭資源化為自己策略一部份,不完全只靠自己。
.
那因為要蒐集資源整合應用,其實他也會對自己評估及了解,才能適當的掌握及運用,降低風險及各種突發狀況。自己所無法之事,就靠周遭的其他資源與協助補助了。
.
詐欺師跟舞台上魔術表演的魔術師,也有這樣的特質,會拿捏自己的籌碼進退,同時也會有所隱瞞讓別人看不出真把戲。但就最主要靠自己的力量,還有擅用周遭資源創造出相對有利的局勢。
.
三、頭頂上有個符號
.
頭頂上的符號是無限符號,代表他腦袋裡的想法與創意是不斷流動,生生不息的。換句話說,鬼點子特多。而且對周遭事物容易串聯及融會貫通,擅長整理及運用資訊,同時也容易生出各種想法。
.
那自然在各種狀況都容易生出個法子,是個智多星來著。
.
這個符號在這邊是圓滑順暢的,代表他思緒不打結也不會混亂,一般人面對這麼多資訊跟情報,腦袋早就受不了會當機卡住,但這個人腦子特別好而運轉十分流暢,運算能力極強,也就是他的硬體設備高,中央處理器效能強。
.
另外,他頭上還有綁個帶子做頭帶,也代表他腦子裡想的不一定會全部揭露出來,他刻意會讓這一切在腦子運轉,至於要表現出甚麼會經過自己篩選與設計,不是自顧自地展現這一切,也不會直接表現出來讓別人知道,會先靜靜地藏起來跟封起來,除非是自己想拿出來才會讓別人知道。
.
然後解說方式也會設計過,會比較貼近聽的人能夠理解的話語。若是在概念溝通或傳達上,這個人是非常好的溝通者,容易抓出對方狀態與腦子裡的理解模式,藉此來端出好理解的溝通語言。
.
四、在身體前的木桌
.
魔術師前方有一張木桌,上面還有符號紋三枚或更多,但桌子超過圖像,不知道剩下的桌子有多大,可能還有數枚符號刻在桌子旁邊。只能從圖像中推測這是一張大桌子,比人的肩膀寬。
.
在桌子上面還有放寶劍、權杖、聖杯與寶劍,這是象徵組成世界的四元素,風火水土這四元素,擺放在魔術師的前面,代表這是魔術師可以自由運用的物品,只要他想運用就隨手可得。
.
再更進一步的意思是,若魔術師有意思的話,可以運用這個世界的種種力量,融合化成這個世界的各個部份,是真正的魔法師,能夠運用世界組成的四元素去影響周遭環境。但魔法師聰明歸聰明,還是需要下苦功才能好好駕馭這些力量,不是想怎樣就怎樣,需要不斷的精進磨練才能真正成為大魔法師。目前這張塔羅牌的魔法師還在年輕狀態,不是經過千錘百鍊的大魔導師。
.
對我而言,成熟的魔法師比較像是主牌九的隱者,經歷過許多事情與研究,開始發現一切隨「心」,往自我深深的探索,踏上自我的旅途,而不是像年輕的魔法師,到處展現術法,反而極少運用術法,靜靜默默地過自己的生活,隨時回到自己的心與跟這個世界的連結。
.
另外桌子擺在正前方,也形成一個遮蔽或死角,讓魔術師得有所隱藏,在正面面對所有人的時候,還能夠有一些小小的死角可以運用技法,也可以在這張桌子做祭壇或是施作魔法。這張桌子也讓人與人間的距離增加些,所以比較看不清楚在做甚麼,而魔法師可以躲在後面做事情。或是避免受其他人干擾,可以自已自在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畢竟魔術師也很需要自己的空間與自由,不喜歡受他人牽制或影響,喜歡自己想幹嘛就幹嘛,很隨自己的性子跟感覺。
.
五、外圈一層花圈
.
至於外層的玫瑰花圈與百合,是讓人感覺美好,也反映這魔術師對外表現也是這樣的美好,是吸引人注意的無限美好,如同春日燦爛落花般的豔美,吸人目光並欣賞駐留。是美好的包裝與形象,在深深陷入感覺的時候,人們也容易看不清楚眼前到底發生些甚麼事情,只是受這些美好吸引。
.
另外玫瑰代表熱情,反映魔術師內在是有熱情活力的,對於周遭事情都偏向有行動力跟探索慾望,是比較陽性與向外的。而白色百合反映的是他的聰慧靈敏,雖然魔術師是熱情活力,有些躁動,但他要靜下來的時候也是可以,只是大部分會比較熱情與向外,有必要的時候才比較冷靜。
.
畢竟看外圈畫面,紅色玫瑰佔大多數,白色百合就一點點的點綴。反映他性子比較偏紅色玫瑰的特質。
.
六、代表人物:魔道祖師的魏無羨,死亡筆記本的夜神月(計畫通),射鵰英雄傳的黃蓉。
.
以上是主牌一魔術師的圖像解析,若有甚麼感覺或收獲也歡迎分享。想要討論或詢問也很可以唷!我是遇到狀況跟問題,成長提升最快,歡迎各位一同切磋。
.
題外話:剛剛很想放魏無羨的照片當作這次文章的照片就好。但看了看那麼多的魏無羨,我還是乖乖放偉特塔羅牌吧!
.
Shivananda & Emily
21.5.24
代針筆表現技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油畫&大漆展 王雯專訪
人心與意識的交織
「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王雯以油彩與大漆為媒材、孔雀與人作為象徵,展現觀察萬千世界所得哲理、傳達正面與美的意象。
▶耳濡目染的童年◀
不笑一臉酷酷,笑起來又十分可愛,這樣反差出現在創作者王雯身上,同時她的作品總是充滿幸福彩虹般的色彩也令人感到好奇。
採訪時聊到她的老家在宜蘭蘇澳、家裡經營民宿,到她的工作室拍攝時有幸一窺裡外都充滿藝術氛圍的民宿,每一間房都以藝術家作命名,還有許多金屬工藝品,王雯父親手做工業風家具。王雯從小耳濡目染受到父親的影響,自小開始動手創作,她說小時候常拿著一把父親送的小鋸子,自己跑去竹林裡取材做成玩具,就這樣玩過許多媒材,到了國中升高中時班導介紹她報考美術班,因此而進入美術班,才慢慢接觸正規平面繪畫教育,大學則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
▶有別於傳統油畫創作◀
近期,王雯的創作媒材以油畫與漆畫為主,兩者皆為大學所接觸到的媒材,油畫創作上,她以「點」與「線」進行組織,特別的是使用刮除的方式來增加作品的層次,作品中人體的立體感、孔雀的線條展現,皆是在上完底色等顏料乾了之後,再上一層,並在乾掉前以自製的工具進行刮除、推開顏料,劃出線條,顯露底色,與傳統油畫展現厚度、沉重的質感相反,表現出輕盈、飄然的氛圍。而一筆一劃的刮除過程十分費工。
在作品的象徵性符號中,王雯認為「點」是自然萬物的起始,它在作品的畫面中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延伸呈「線」,其中幾乎所有的線條皆為曲線,常是有規律地排列成針織狀的符號,代表著複雜、繁複的任何有形與無形的事物。「線」延伸為「面」後,再以繽紛的色彩統合這些點、線、面。她在色彩的運用上,嚮往迷幻、脫離現實且美好的色澤作為呈現。
▶大漆的美妙之處◀
在王雯大學接觸到漆畫後,她就對這個特別的媒材感到著迷,除了油畫,這次展覽也特別展出幾件大漆(天然漆)作品。說到「漆」大眾對於日本的漆器較為印象深刻,其實漆畫淵遠流長,創作過程繁複、費工,也有條件的限制與困難度,其中一項就是創作者必須對於生漆不過敏。
除了因為王雯對生漆不過敏之外,主要讓她熱愛此媒材的因素,在於漆畫創作過程許多外在因素常會讓成果出乎意料,例如作品陰乾當中,溫度與濕度都會使顏料的色彩有所變化,許多工法與製作步驟、像是嵌顏料、鑲嵌進去等技法,多變的創作方式,與顏料的堆疊、再行打磨,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打磨拋光之後,漆畫光亮的表面令人賞心悅目,王雯形容這種光亮就像是名車烤漆一般的光澤!
▶孔雀&人的象徵◀
在王雯的油畫與大漆作品中,以「孔雀」與「人」為主角,畫中人物五官祥和、臉龐福態,相似於佛祖的外貌,象徵「神」或「看不見的力量」,可代表命運、因果與未知的力量。在畫面中,常見色彩華麗、線條繁複的孔雀仰望著人,對王雯來說反而孔雀代表著人,或是世俗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孔雀仰望的動作象徵對力量與因果的欽羨與折服。
為何選擇以孔雀來創作?王雯認為現今社會氛圍低迷,大家為生活奮鬥、年輕人對於未來感到茫然,希望藉由作品傳達予觀者和社會正面能量,在孔雀之前,她其實嘗試畫過多種鳥類,像是台灣藍鵲、金雞甚至是火雞…等,而孔雀除了華麗、同時也具有吉祥、正面的意義,最為接近東方瑞鳥鳳凰,同時也是她童年美好記憶的一部份。特別的是,王雯選擇綠孔雀為參考,不同於台灣常見的藍孔雀,綠孔雀頸部羽毛呈現鱗狀分布,在筆法的表現上更能呈現特色。另外,雌雄綠孔雀的外貌差距與藍孔雀比較起來差距甚小,可謂生物中兩性平權代表之一。
在孔雀的外型描繪上,王雯喜愛東方水墨中對物體與形象的表現方式,通常經過創作者本身的演繹、包含動物或是樹木呈現的姿態,不以寫實為標的,因此在創作上她不執著於物像原本的色彩,孔雀的形象則經過她的吐納、賦予自身語彙。
▶作品傳達宗旨與目標◀
在創作上,王雯欽佩日本傳統工藝的嚴謹態度,她舉例日本漆畫髮刷的清洗上,手勢與角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與規定,從小地方可見其堅持與傳承,她覺得十分值得學習,也期許自己以「職人」態度為目標進行創作。
在作品的意念表達上,王雯引用大乘佛教《維摩詰經.不思議品》:「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的內涵,融洽「職人態度」,即是由大見小,由小見微,化微塵觀,遍地皆世界。王雯認為「現實是可瓦解的,但始於積累,而在積累之前源於起心動念。實與虛的倒影,倒影是華麗且美好的,影射為外在與內在,內在是擁有著無限可能,甚至使外在昇華與幻化。」以純粹的心去創作、去追求自我,傳達正面能量與美,希望觀者在生活中反思與回歸自我。
王雯-以油彩與大漆為媒材、孔雀與人作為象徵,展現觀察萬千世界所得哲理、傳達正面與美的意象,希望觀者在生活中反思與回歸自我。
王雯簡歷:
文化大學美術系,碩士班
獲獎:
2014 /《鳳凰》油畫作品 / 北京台灣會館收藏,北京,中國。
2014,1 /「宜蘭美展」入選 /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臺灣。
2012,10 /「第十五屆聯邦美術新人獎」入選 / 聯邦文教基金會,台北,臺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ycR8BNd_M0/hqdefault.jpg)
代針筆表現技法 在 表現技法-代針筆速寫- 武藏野設計MUSASHINO.design 的推薦與評價
不只是一家設計工作坊去導入經營策略,更是一家全面運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執行案子的策略顧問公司;我們就是一群道道地地集設計及策略於一身的 ... ... <看更多>
代針筆表現技法 在 #手繪能細緻能隨意-代針筆六年分享 - 手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畫代針筆不知不覺也六年了,想說分享一下我的作品,首先第一張是標題的細緻:細節:再來是標題的隨意,------------/以下分享進化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