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不會是最後一場大型傳染病。」
/
傳染病是一門引人入勝的學門,
因為他在談的不只是任何一個單一學科,
也不只是醫學或是科學,
傳染病,是一門需要透過宏觀視角、全盤思考,
並結合各方專業打團體戰的學門。
他複雜,卻極致貼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他安靜,總存在幕後或疫區前線,
這兩個極少數時間會直接接觸大部分民眾的場域,
卻是我們能維持日常規律,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
傳染病,是一門結合了醫學、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的學門,
更是一場尚未完結,可能永遠不會完結,
人類與看不見的生物們維持恐怖平衡的拉鋸戰。
而最一開始吸引我踏入傳染病,
並且至今仍令我為之著迷的其中一個原因,
正是因為當我發現到,
每一場嚴重傳染病的發生,
對世界所造成的衝擊,
往往大過於任何一場戰爭或天災。
但大眾普遍對於傳染病的認識與關注,
卻遠比戰爭與天災來得少。
傳染病之所以令人感到恐懼,
是因為他們往往來的措不及防,
且一次比一次難以招架。
此次COVID-19為全世界投下的震撼彈,
就是最顯著的例子。
從西班牙流感、瘟疫、霍亂,
到近幾年的茲卡病毒、伊波拉病毒,
以及臺灣人餘悸猶存的SARS、H1N1,
傳染病的威力正在持續增強中,
發生的頻率也並沒有因為基礎建設的完備、
醫療技術的進步而降低,
反而發生的愈發頻繁,
嚴重程度與傳染速度,也因頻繁的跨國交流、移動,
而正在逐步提升中。
這次很榮幸收到 三采文化Suncolor 的邀請,
讓我能從《瘟疫啟示》一書當中,
用更宏觀的視角,去完整重溫,
百年來影響人類與全球重要發展的大型傳染病們。
我很喜歡作者作為一個醫藥史學家,
在書中用真實,且相對批判的書寫方式,
不避諱去談人類在面對傳染病時,
曾因自大、因太過相信單一專業、或是恐懼,
而犯下的錯誤與造成的悔恨。
閱讀《瘟疫啟示》就像是走過一段時光之旅,
看見百年來疾病與人類關係的改變,
也看見百年來疾病對世界發展造成的影響,
書中以疾病為題,但談的,
是一個個真實而驚心動魄的故事,
也是一段段我們都需了解的歷史。
「下一個大型傳染病爆發,不是『會不會到』,
而是『什麼時候會到』的問題。」
但重點是,我們能從每一波疫情當中,
學到什麼,以什麼為鑑?
下一次,我們能不能用前面累積的智慧與經驗,
將傷害降到最低,而不是重蹈覆徹,
讓同樣錯誤所造成的悲劇,一再重演?
❝
#Vivi推薦好書📚
#瘟疫啟示:流行病是歷史,也是未來
https://www.suncolor.com.tw/BookPage.aspx?bokno=105020101008
第一次閱讀醫藥史或是傳染病書籍的朋友,
可能會覺得此書有點厚,或是資訊量太大。
建議大家如果遇到上述的問題,
可以把它當作單元故事集來看,
跟著書中以單個傳染病為一單元的方式切分,
慢慢跟著時間軸走向2020🦠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我要做富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房地產爆破的三個信號2017更新版, 我們會用中國,台灣和馬來西亞為例子用這三個信號去分析他們房地產2017年的走勢。 以下是三個用以分析房地產市場的指標: 房價收入比 房價所得比等於房價/年收入(Price to Income Ratio),是最眾所周知指標之一。簡單來講,...
以史為鑑例子 在 udn.com 聯合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黑暗觀光」旅遊模式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鼓山洞就是很好的例子~
鼓山洞在台灣警備總部時代,曾被改裝為拘留室、偵訊室,審訊政治犯直到民國81年,在文化資產分類,歸屬為「負面遺產」;高雄市府則說,不是要彰顯仇恨,而是要引以為鑑,警示世人勿犯同樣的錯誤。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高雄 #觀光 #黑歷史
以史為鑑例子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社會運動指南︱靈活、主動、高流動性的游擊戰】
伏擊、突襲、毀壞、發動小型戰爭等,都是游擊戰的常用技巧。由於這些做法在應付機動性較低的傳統組織時效用較大,故往往令規模較大武裝組織難以應付。#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北越擊敗美軍 等,都是遊擊戰的一些成功例子。那究竟甚麼是「打遊擊」?
https://beginneros.com/triviaDetail.php?trivia_id=995
游擊戰一詞來自18世紀的西班牙語guerrilla,意為「小戰」。游擊戰出現是因為敵方過於強大或對己方造成太大損失,難以用正規戰抗衡,故弱方會利用對地形的熟悉對抗。
這樣的戰略需要有民眾提供物資、情報,創造出有利條件。同時,隱蔽性主動出擊,遭遇敵人時則化整為零,達至拖延、誤導和消耗敵方,使敵方心理上極大壓力。
游擊隊最重要的是增加對方維持和佔領的成本,使對方最終無法忍受,進行過度反應而令人民慢慢支持。主要目的是改天戰鬥,擴大或保留自身部隊,而不是像常規部隊般佔領特定領土。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遊擊戰手法:
1. 破壞行動(Sabotage):
行動會導致敵方的重要設施受到破壞,包括設備、工廠、水壩、公共服務、倉庫等,由於破壞者的行動會產生法律後果,故會掩飾自己身份。
2. 突襲(Raid):
歷史悠久的軍事戰術,趁目標不注意或在無特別防範之處,綁架、俘獲或殺掉對方特定關鍵人物,使敵方人員認為不安全而離開,減低士氣。一般會選擇在夜間或晨昏時由小規模部隊行動,達到目標便可立刻收兵。
3. 埋伏(Ambush):
是另一種歷史悠久的戰術,如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誘殺其兄弟於宮城北門。做法是先建立躲藏點,並確保何處可佈署攻擊武力,及於突擊後退卻,派哨兵巡邏在攻擊點與退卻路線之間,並設下支援截斷敵人脫逃。
4. 突擊(Hit-and-Run):
指用短暫的突擊攻擊,在敵人作出有效反應前撤退,以避免與敵人全面接觸
古巴革命、國共內戰、越戰也是遊擊戰以弱勝強的例子,不過亦有不少失敗的戰例,例如希臘內戰、斯里蘭卡內戰和朝鮮人民游擊隊等,大家要多看歷史,以史為鑑。
------------------------
<想每日閱讀冷知識?將專頁設為搶先看吧!>
◆ 每日分享知識、每月推出課程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Youtube:https://goo.gl/OEJrGt
◆ Instagram:@beginneros
------------------------
#Beginneros #冷知識
以史為鑑例子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房地產爆破的三個信號2017更新版, 我們會用中國,台灣和馬來西亞為例子用這三個信號去分析他們房地產2017年的走勢。
以下是三個用以分析房地產市場的指標:
房價收入比
房價所得比等於房價/年收入(Price to Income Ratio),是最眾所周知指標之一。簡單來講,就是需要不吃不喝多久才可以買一個同樣大小的單位。
收入槓桿比率
收入槓桿比率是指房債支出/可支配收入( housing debt to income ratio),用意在於觀察買方出現資不抵債的可能性。由於房債支出與利率有着較高的相關性,利率波動必然帶來個人流動性的不確定。
買租價差
買租價差是用作比較置業成本與相應租賃成本差距的比率,它反映市場的買賣決定有否偏離投資房產追求租金回報的目標。比率算式是置業成本除以租賃成本,當比率上升時反映市場比較追求房產價格的增長和忽視租金回報,意味著房產價格大於真實價值,加速泡沫形成。
**國語片段已經標籤"國語",亦放於另一playlist分隔,希望,國語為母語的粉絲仍然有公平數量分析;廣東話是母語朋友建議不要內進啊,可到廣東話的片段看,內有千多套以上免費影片~謝!**
=============================
對「我要做股神」有興趣朋友可以:
1) 透過「茶敘」及「分享會」等活動交流及探討市況
我的公開講座:http://www.sylinghim.com/all-event
2) 在這裡可以認識更多「我要做股神」的應用:
我的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1397969920475134/
我的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com/channel/UC666Z4JMa7hrwpINpRKkj6w?sub_confirmation=1
我的APP+Premium:下載「我要做股神」或
https://web.sylinghim.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uUiqwSavfM/hqdefault.jpg)
以史為鑑例子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何謂泡沫?
我們經常從新聞或媒體中聽到一些大行預測樓市泡沫,泡沫是指資產價格大於真實價值,而當價格超越實體經濟可承受的程度泡沫就會爆破。美國06/07的次貸危機就是一個例子,當時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走高,借款人即使信用不好的人也能獲得貸款,造成惡性循環,樓市泡沫最終因為高違約率而爆破,及後更引致08年的金融危機。究竟有什麼指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樓市是否存在泡沫,而這些指標又代表什麼? 今天我們會討論三個最常用的。
房價所得比
房價所得比等於房價/年收入(Price to Income Ratio),是最眾所周知指標之一。簡單來講,就是需要不吃不喝多久才可以買一個同樣大小的單位。根據一些國外研究發現香港的房價所得比中位數為19,大幅高於其他發達國家,並被列為嚴重負擔不起的程度。(London=8.5,LA=8.1,San Francisco=9.1, 08LA=11.3) 那為什麼泡沫仍然不爆?原因是自危機爆發以來,各國相繼放水,熱錢自然流入高價值的資產,香港樓市是其中之一,加上樓房供應較少,價格當然有升無跌。
收入槓桿比率
收入槓桿比率是指房債支出/可支配收入( housing debt to income ratio),用意在於觀察買方出現資不抵債的可能性。由於房債支出與利率有着較高的相關性,利率波動必然帶來個人流動性的不確定。以美國為例,在06樓市高峰時收入槓桿比率接近130%,樓市顯然達到瘋狂境界,當利率回升房債支出因而上調,泡沫馬上就爆破。反觀香港最近的收入槓桿比率只是70%,相比97年的110%還是有一定的距離,顯示樓市還沒有進入瘋狂狀況。
買租價差
買租價差是用作比較置業成本與相應租賃成本差距的比率,它反映市場的買賣決定有否偏離投資房產追求租金回報的目標。比率算式是置業成本除以租賃成本,當比率上升時反映市場比較追求房產價格的增長和忽視租金回報,意味著房產價格大於真實價值,加速泡沫形成。再次比較97和現在,當時買租價差是330%,而現在只是160%,顯示樓市還沒有進入不顧回報的狀況。
經濟才是王
經濟週期決定樓市去向,而股市正是經濟領先指標,當我們比較恆生指數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時發現股市高峰經常比樓市高峰先行1-3個月。無論如何,樓市價格離不開該區基本面,如果有興趣了解更多影響樓價的分析,可以觀看【專題教學】投資樓房市盲點:三個真正影響樓價房價的原因 (粵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YiLw9Efq8
撰文:施宏毅
**國語片段已經標籤"國語",亦放於另一playlist分隔,希望,國語為母語的粉絲仍然有公平數量分析;廣東話是母語朋友建議不要內進啊,可到廣東話的片段看,內有千多套以上免費影片~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mkT5gRM4L0/hqdefault.jpg)
以史為鑑例子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何謂泡沫?
我們經常從新聞或媒體中聽到一些大行預測樓市泡沫,泡沫是指資產價格大於真實價值,而當價格超越實體經濟可承受的程度泡沫就會爆破。美國06/07的次貸危機就是一個例子,當時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走高,借款人即使信用不好的人也能獲得貸款,造成惡性循環,樓市泡沫最終因為高違約率而爆破,及後更引致08年的金融危機。究竟有什麼指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樓市是否存在泡沫,而這些指標又代表什麼? 今天我們會討論三個最常用的。
房價所得比
房價所得比等於房價/年收入(Price to Income Ratio),是最眾所周知指標之一。簡單來講,就是需要不吃不喝多久才可以買一個同樣大小的單位。根據一些國外研究發現香港的房價所得比中位數為19,大幅高於其他發達國家,並被列為嚴重負擔不起的程度。(London=8.5,LA=8.1,San Francisco=9.1, 08LA=11.3) 那為什麼泡沫仍然不爆?原因是自危機爆發以來,各國相繼放水,熱錢自然流入高價值的資產,香港樓市是其中之一,加上樓房供應較少,價格當然有升無跌。
收入槓桿比率
收入槓桿比率是指房債支出/可支配收入( housing debt to income ratio),用意在於觀察買方出現資不抵債的可能性。由於房債支出與利率有着較高的相關性,利率波動必然帶來個人流動性的不確定。以美國為例,在06樓市高峰時收入槓桿比率接近130%,樓市顯然達到瘋狂境界,當利率回升房債支出因而上調,泡沫馬上就爆破。反觀香港最近的收入槓桿比率只是70%,相比97年的110%還是有一定的距離,顯示樓市還沒有進入瘋狂狀況。
買租價差
買租價差是用作比較置業成本與相應租賃成本差距的比率,它反映市場的買賣決定有否偏離投資房產追求租金回報的目標。比率算式是置業成本除以租賃成本,當比率上升時反映市場比較追求房產價格的增長和忽視租金回報,意味著房產價格大於真實價值,加速泡沫形成。再次比較97和現在,當時買租價差是330%,而現在只是160%,顯示樓市還沒有進入不顧回報的狀況。
經濟才是王
經濟週期決定樓市去向,而股市正是經濟領先指標,當我們比較恆生指數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時發現股市高峰經常比樓市高峰先行1-3個月。無論如何,樓市價格離不開該區基本面,如果有興趣了解更多影響樓價的分析,可以觀看【專題教學】投資樓房市盲點:三個真正影響樓價房價的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YiLw9Efq8)
════════════════════
?財務自由不是夢!把握機會免費體驗?
施傅【10年財務自由】1小時簡介+工作坊
立即試看:https://www.gregorysy.com/
════════════════════
❓有效 極速 儲存千萬❓
【零至千萬加速器】1小時簡介+工作坊
免費試看:https://edu.money-tab.com/pages/accelerator
════════════════════
茶敘50 《ALL or NOTHING》
立即購票:https://edu.money-tab.com/pages/teatalk-50-online
所有課程/活動一覽: https://money-tab.info/activity
施傅新書「量化交易」手冊
網上即買: https://www.money-tab.info/2020-book-purchase
✓ APP下載: http://onelink.to/mtapp
✓ 升級版: https://money-tab.com/membership
❖訂閱【富翁電視MTTV】頻道:
https://bit.ly/35dJW4Y
❖訂閱【我要做富翁】頻道:
https://bit.ly/35LOy2J
❖讚好Facebook專頁:
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追蹤Instagram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money_ta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N_DFelMIO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