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分享暨粉絲抽書活動」
#抽書 #贈書
-
今天要分享的是 幸福文化 推薦的這本「會計之神教我的金錢守則」,是日本作家天野敦之出的作品。全書用故事敘說方式讓新手可以一步步學習,學會用會計的眼光來衡量身邊的金錢往來,最終讓資產增長最大化。
裡面有一個貫穿整本書的核心概念—「會計力」,講簡單一點就是你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家公司,以會計、公司的眼光來審查自己的資產、支出、收入。最實際的例子就是「現金部位的比例」。很多人死存狂存,好像明天就要退休,手上捏一堆現金,但又不知道怎麼運用,就放在銀行孳息。
你要想辦法讓你的現金有最大的用處,不要只會死死的把現金握在手上,持有現金的成本就是通貨膨脹以及金融市場的潛在收益。像很多人知道蘋果公司手上捏了一堆現金部位一樣,如果啥都不幹對投資人是不利的,會希望他們會想辦法去投資新創公司,買進技術,甚至去提高給投資人的股利。但奇怪的是,小白往往對待自己的現金部位就好像換了一個腦袋,這就是沒有「會計力」的例子。
那存不到現金的怎麼辦?依照這本書的邏輯來看,會建議先盤點手上的支出與收入之間是不是失衡,並將CP值較低的投資(支出)砍掉。對這一類人而言,我覺得投資什麼的都還太早了,建議可以先去博客來把這本書買下來,看個幾遍之後再說。
博客來自救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5371
-
這樣算一算大概五百字左右了,想要再看的話自己去買書,哪有那麼便宜直接把書摘都寫完。不然就參加接下來的活動,如果運氣好還可以抽中一本。
-
總而言之,我們替追蹤雷司紀粉專的朋友
#爭取到了三本書
並將在這篇貼文中會送出來
如果你對於這本書有興趣
請參照以下的抽獎步驟
-
1.按讚本貼文並公開分享本貼文
2.在留言處標記你最需要念這本書的兩位朋友,叫他「加加油」
3.在6/20 我們會抽出符合資格的 3 位朋友,送出書
以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股利收入 在 小樂:我的生存之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千呼萬喚的美國聯準會利率會議揭曉:結果還是維持原樣! 美聯準會延後首次升息 (瑞銀投信 提供) 看來美聯準會的第三項使命是維持全球金融穩定。美聯準會延後九年來首次升息,稱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疲軟可能抑制美國的經濟活動。然而美聯準會也為在不遠的將來採取行動埋下伏筆,其指出勞動力市場條件已經改善,經濟以“溫和步伐”擴張。 首次升息時點遠遠不如升息路徑來得重要。我們預期美聯準會的升息之旅將緩步進行,只有當經濟持續成長的證據充分時升息才會發生。現在可以把聯準會官員未升息與市場環境以及他們極力避免因過早升息而導致美國成長夭折等因素聯結起來。 美聯準會升息短期內將不利於新興市場經濟,並可能導致市場在適應新利率環境過程中波動加劇。然而我們認為美聯準會漸進式升息不會對已開發國家經濟體造成重大衝擊。因此,CIO仍加碼歐元區和日本股票。 發生了什麼? 當前美國利率已持續82個月位於接近零水準,這是現代史上迄今最長的利率週期。過去持續最久的低利率週期發生在1990年代初,當時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3%的水準17個月。 國際市場動盪和對全球成長的擔憂似乎令美聯準會縛手縛腳。其在聲明中稱,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可能對經濟活動有所阻礙,短期內可能給通膨帶來進一步下行壓力”。 8月份美國失業率降至5.1%,尚不足以讓美聯準會主席同時也是勞動力市場經濟學家的葉倫信服升息時機已成熟。聯準會在聲明中的確指出“自年初以來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情況已消退。” 市場反應? 美聯準會聲明公佈後,標普500指數反應略微正面,歐元兌美元走高。 然而,投資者應當明白,對美聯準會決定的立即反應並不是一個可靠的市場走勢指標。我們還需要聽聽聯準會在記者會上說了什麼,如果市場反應或者我們的解讀發生變化,我們將發佈更新報告。 下一步要觀察什麼? 點狀圖”(dot plot)對美國公債的影響:除了利率決定和聲明之外,美聯準會還公佈了委員會成員對未來幾年經濟成長、通貨膨脹以及利率的預測。“點狀圖”顯示聯準會成員對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期,從中可看出利率路徑偏向鴿派。今年6月時,點狀圖上對2016年底利率預測的中位數是1.625%,而目前的中位數則降至1.375%。我們將密切關注這對美國公債收益率的影響。 已開發市場信用利差:一個關鍵經濟驅動力是公司債券的利差,這決定了美國企業的借貸成本和融資便利度。利差收窄將意味著市場已將美聯準會的決定置之度外,且經濟風險減緩。 新興市場信用利差:美聯準會利率決定的影響遠不僅止於美國境內,新興市場很可能受到衝擊,新興市場債券信用利差可衡量美國升息對新興國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通膨:此外,我們將密切關注通膨數據以及有關物價預期的市場指標,以便發現通膨是否在朝美聯準會2%的目標邁進。美聯準會青睞的通膨指標是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該指標7月份年增率下滑至1.2%。 影響 聯邦基金利率上調仍將發生。然而,鑒於我們預期升息將在經濟持續成長的背景下進行,因此我們認為風險資產的前景依然正面。 股票在升息後的6個月通常表現良好,因經濟成長和就業改善提振企獲利。總體而言,我們認為歐元區和日本的機會最佳,這兩個經濟體受惠於貨幣政策寬鬆、貨幣貶值、原油價格下跌提振企業獲利前景等利多因素。我們仍認為美國股市將繼續走高。 在過去四個升息週期中,新興市場表現最佳,但我們認為這一次可能不太有利於新興市場。依賴大宗商品的新興經濟體因中國需求放緩而受壓,而巴西和俄羅斯經濟陷入衰退,企業獲利成長持續令人失望。 從行業層面,我們看好金融股,利率上升期間,金融股通常受益於利差擴大。相形之下,高成長型公司的估值則可能受壓,因為升息環境中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現金流給予更深折價。受青睞的高股息收益率公司(比如公用事業)在無風險利率升高時也可能遭遇挑戰。 我們預期高收益公司債券,尤其是歐元區此類債券,將有良好表現,因受到經濟持續成長、違約率溫和的利多推動。高收益債券提供的高息收入將有助於抵禦政府債券利率小幅上升。 在政府債券收益率已降至歷史低點的情況下,其投資價值不高。這是我們減碼政府債券的原因。不過,我們預期未來6個月10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僅會由2.3%逐步攀升至2.6%,這是因為退休基金以及其他長線投資者的結構性需求仍強勁。歐元區和日本持續實行量化寬鬆,也可能限制債券收益率的升幅。 外匯方面,美國升息將有助於支撐美元,我們預測未來3個月歐元/美元將從目前的1.13跌至1.05。然而,美元升勢可能較為溫和,因為自去年初以來美元的貿易加權匯率已上漲近18%。我們反而更青睞英鎊,這是下一個將受惠於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主要貨幣。 此致,Mark Haefele 全球首席投資總監 MoneyDJ 財經知識庫全文網址:
http://allenslifestyle.com/archives/8760
以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股利收入 在 巴小智的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帕特˙多爾西寫的書:尋找投資護城河
作者 : 唐大飛
這本書寫的真是不錯,花了一個多月時間研讀,書中有些話值得自我深層再省思一番,重點整理歸納如下:
一、公司的價值究竟是多少呢?
「股票的價值是它未來產生的所有現金的現值」。這真是一句簡單的話啊,它具有很深層的省思,以我的主力持股第一金(2892)來說,第一金股票的價值,在於我持有它未來的時間裡,可以產出多少的現金股利及股票股利的總合,再加上第一金股票本身的市值(股數×每股市價)。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在之前發表的文章都有提及,好公司的股利政策,對於我們這些小散戶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股利真的很重要。
二、最常見的誤判護城河:優異商品、龐大市占率(一不小心就會流失,如NOKEA手機事業、柯達等)、卓越執行力、傑出管理者。這四項陷阱可能讓人誤以為公司有護城河,很可能事實並非如此。
三、以下的護城河才是真的:
(一)「公司可能有無形資產」,例如品牌、專利或法規授權,讓它得以銷售競爭對手無法跟進的產品或服務。
1.品牌只有在提升消費者的付款意願或增加顧客的忠誠度時,才能創造經濟護城河,如果無法吸引顧客重複消費該產品或服務,就無法創造競爭優勢。
所以,熱門品牌不一定都是獲利品牌,如果品牌無法吸引消費者付更多的錢來購買它,就無法創造競爭優勢。也就是,消費者不願意花錢購買那熱門品牌。
2.專利可以提出異議,但不能取消。而且專利愈是有利可圖,就會有愈多的律師想辦法加以攻擊,這點要加以留意。另外,一般而言,對於靠少數專利商品獲利的公司,投資人應該要特別提高警覺,因為一旦其他人群起攻之時,獲利可能會下降。
3.法令授權讓競爭對手難以或不可能進入市場,像是美國的吃角子老虎機產業等。另外,具有「鄰避特質」的產業,它們都有政府當後盾,如掩埋場、採石場、煉油業等。
(二)「公司銷售的產品或服務可能讓顧客難以割捨,因此衍生出顧客轉換成本,讓公司有定價能力」。
1.顧客從一家銀行換到另一家銀行會產生「轉換成本」,例如花時間請假去新的銀行填一些表格,水電費轉帳要重新申請等等手續。簡單地說,換銀行真的是一件很麻煩很繁鎖的事情,所以大家才不常更換銀行,銀行也清楚這點,他們善用顧客的惰性,則少給點利率,多收點費用。所以大家應該知道銀行的獲利為何這麼高了。
以自己主力的持股第一金為例,第一金103年的年報所刊載(第50頁),第一金(2892)企業金融放款達約7,559億元,佔放款業務的50.3%。由此可知,第一金在企業放款部分,這7559億元會產生多少利息收入呢?當然這是非常可觀的。103年第一金的利息收入達到428.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約87.9%。
2.轉換成本其實隨處都可以見得到,以花蓮為例,目前還沒有天然氣,是叫瓦斯筒,像我們家不常更換瓦斯行,而這間瓦斯行對於我們家來說具有粘著性,也是有較高的轉換成本,所以我們家幾乎不換瓦斯行。
3.公司讓顧客難以改用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時,就創造出轉換成本。
(三)有些幸運的公司因網絡經濟而受惠,這是一種很強大的經濟護城河,可以長期封鎖競爭者。如果某樣產品很不錯,又是免費的,還是無法撼動某家公司的市占率,你就可以放心說那家公司具有競爭優勢。
(四)有些公司有源自流程、位置、規模或取得獨特資產的成本優勢,讓他們得以用比競爭對手更低的成本,提供商品或服務。
1.成本優勢可能是持久的,也可能迅速消失。必須要判斷競爭對手是否能夠複製公司的成本優勢。
2.可以想像有沒有商品可以輕易取代該產品。
3.成本優勢可能來自於較便宜的流程(要留意競爭對手的模仿)、較好的位置、獨特的資產、較大的規模等等。
四、衡量資本報酬率:資產報酬率(ROA)、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投入資本報酬率(ROIC)。
五、有些產業的結構,就是比其他產業獲利更好,護城河就在那裡,你的長期投資也應該投入那個方向。
六、即使找到了具有經濟護城河的績優股,但買進績優股的股價高低,對於未來的投資報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等到這些事業的股價跌到內在價值以下時再予以買進。而耐心等待是一件重要的事喔。
七、以低價買進股票,可以幫你抵擋市場情勢突然逆轉的衝擊。
八、要有耐心,績優股很少跌到好價錢,耐心等到股價達到自訂買進價格時,然後買進。買進時記得不要想太多,就好好放著領股利吧。
十、要有堅定的心和靠自己來作決策,不要聽那些所謂的名嘴或大師的建議,要靠自己,靠自己讀持股的年報或財報,要靠自己。要記得,「再好的股票以太高的價格買進,都是不當的投資」。
十一、賣股的四大守則:
(一)這支股票自己看走眼了,自己犯錯了,所以賣股。
(二)公司的基本面大幅惡化,而且看來是不會反彈了,所以賣股。
(三)碰到更好的投資標的,因資金有限,故實施換股操作,藉以獲得更高的預期報酬,所以賣股。
(四)縮小部位,降低風險,所以賣股。(依個人而定)
十二、上漲很多的股票沒有理由要下跌,就好像暴跌的股票也沒有理由最後一定要反彈一樣。如果你的持股已經下跌20%以上,而且事業也在惡化,產生虧損,看來不會好轉時,這時可能要考慮停損或換股操作了。這個祕訣在於,永遠鎖定事業的未來績效,而非股票的過往表現。
十三、一份公司年報的價值,相當於聯準會主席的十次演說。
最後,大飛家對於存股的想法,以「耐心」為核心理念,以「穩」為其方法,對於持股公司的近10年的股利政策非常重視,也重視最近幾個月公司獲利的情形,因為近一年獲利情形或許會影響到明年公司的股利政策。這也是為什麼之前大飛家在換股操作時,以第一金(2892)為主要換股的標的,因為它夠穩,股價幾乎不會劇烈的變動,而股利也很穩定,我要的就是「穩」。只要能穩,才能夠「睡得好覺」、「吃得下飯」和「笑得出來」喔。
而大飛家存股的行動方略則是遵守杜大-地板理論,理論如下:
杜大地板理論:「股價離地板比較近,跌下去比較不痛」。
杜大地板理論有幾個前提,大飛家自創要件如下:
第一,投資的標的股價要在20元以下,這是基本核心原則,股價離地板比較近,跌下去比較不痛。
第二,近10年股利要穩定,不要太差,至少股利要1元以上,在存股初期,投資標的一定要有發放股票股利,可迅速擴大張數,股票股利非常重要喔。
第三,當年度的獲利能力,如稅後淨利、EPS要很穩定,至少要和去年一樣獲利,如果能夠比去年同期更好,會更好喔。不要發生前幾年很賺錢,今年獲利卻出問題,這就不太好了。
第四,大股東要有政府持股(如財政部)、或是集團持股,這樣對於股價會更穩定。
最後,還是和正在閱讀的好朋友共勉,耐心等待合理低價,耐心進場,耐心持有,耐心持續買進,以耐心為核心理念。再把資金控管好,不要影響到基本的生活,不要借錢買股票,不要融資,投資要量力而為。另外,在大跌的時機,就是大家「持續」買進的時機點了。大家一起加油及努力。大飛家的核心理念【耐心×耐心×耐心】。
花蓮大飛家:大飛及飛嫂分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