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我們直播見 :)
Ce soir, en direct !
今晚有兩場線上講座直播,歡迎大家收看
👁 1/27 (三) 18:00 - 19:00|
《稀有金屬戰爭》:今日的環境保衛戰
講者:皮特龍、趙家緯、陳起鳳
@書展臉書/YT/官網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bookfair/posts/1922430567914900
👁 1/27 (三) 19:30 - 20:30|
關於這些好看的小說在譯言之外|啟明出版
講者:馬耀民、倪安宇、賴亭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8i54EjjRa8
感謝 #啟明出版社 邀請,有幸能以主持人的身分訪問兩位前輩譯者馬耀民老師與倪安宇老師,一起聊聊幾本好看的小說。
講者介紹:
【馬耀民老師】
台大外文系、外文研究所碩士及博士班,現任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也教授翻譯碩士學位學程。譯作有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史托納》、《屠夫渡口》和《奧古斯都》,其中《奧古斯都》獲2018 Openbook翻譯類年度好書。
【倪安宇老師】
資深義大利文學譯者。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文學研究所,旅居義大利威尼斯近十年。曾任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口筆譯組、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專任講師,現為專職譯者。
譯作等身,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卡爾維諾和艾可的作品,如《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在美洲虎太陽下》、《收藏沙子的人》、《玫瑰的名字》、《傅科擺》、《試刊號》等等。
【主持人賴亭卉】
中央法文碩士。法文口、筆譯者,亦從事法語教學。曾走跳非洲查德擔任 inhouse 翻譯。不定期線上分享法文學習相關資源與書籍推薦。譯作還不多,代表作(自己說)即為《林園水塘部》,其他合譯作品有:《我的老師羅蘭.巴特》、《說書人和他的閱讀處方箋》、《版畫,狂想》
直播中會談到兩位老師目前最新出版的譯作:
《北海鯨夢》
描述19世紀的捕鯨船,因為受到蒸氣船和工業化影響而逐漸沒落。在伊恩・麥奎爾的筆下,有船主已經預見了逐漸黯淡的未來,於是設計讓自己的捕鯨船「出事」,如此便可詐領高額的保險金。但若被保險公司發現沈船並非意外事故,而是出於人為,那麼不僅領不到保險金,還會賠上自己的身家。捕鯨船上的知情人怎麼動手才能不被發現?其他人又要怎麼活著離開?一本書寫人性的懸疑小說。
書評:https://reurl.cc/kVL2E3
《風之電話亭》
是一本虛構小說,但寫作靈感來自真實事件。日本311大地震後,當時災情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岩手縣大槌町,有一位倖存者(佐佐木格)在鯨山的自家花園建立一座電話亭,裡頭擺放了一具沒有接上線的電話。有許多在災難中失去親友的人會花上好幾個小時的交通時間來到這裡,拿起這支沒有接上線的電話跟過世的親人說話。似乎這座電話亭有某種魔力,能幫助人走出傷痛。
書評:https://reurl.cc/3N5W3j
《林園水塘部》
是一本由法國龔固爾文學得主歷時 12 年所書寫的小說,發生在日本平安時期的故事。看一位年輕寡婦如何代替亡夫踏上前往京城的旅途,歷經千辛萬苦後回鄉,過程中所感受的光線、顏色、氣味......這就是人生。
書評:https://reurl.cc/OXkgo3
Diffusion en direct 直播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8i54EjjRa8
危險與書系列活動:
https://www.2021intotheunknown.com/
#危險與書
#北海鯨夢
#風之電話亭
#林園水塘部
#啟明出版社
#TiBE2021
#bureaufrancaisdetaipei
伊格尼斯台大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天的夢想驛站》威尼斯雙年展特別報導之一:製作人屈繼堯、攝影召集人汪彥超現場採訪報導
【雕塑家李光裕 威尼斯雙年展高規格登場 李光裕鬥牛系列雕塑 向作家海明威致敬 海明威創作宅邸 空間盡留予李光裕展出 李光裕公共藝術作品 已成台灣各處地景 隱身園丁17年 無情荒地墾拓出有情天地】
2017年3月18日,聖馬利諾國家文化管理局局長、威尼斯雙年展聖馬利諾國家館政府主管Paolo Rondelli先生飛抵臺北,宣佈邀請臺灣藝術家李光裕參展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聖馬利諾國家館主展館展出《有無之際:李光裕特別計劃》大型個展。這是聖馬利諾國家館首次以官方身份邀請臺灣藝術家代表聖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也是台灣藝術家第一次受邀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中展出。
本展覽位於聖馬可廣場步行10分鐘,以"海明威故居"聞名的威尼斯貴族官邸「羅塔•伊萬柯宮」的兩層建築內,呈獻包括李光裕特別為此次展覽創作的雕塑《鬥牛系列》,約30餘件作品。以藝術家個體生命經歷,立足多元文化的臺灣,透過東方美學的語言形式,表達對本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主題"藝術萬歲"的回應。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人潮,1948年時,當然遠不及現在洶湧地如同大運河的潮水一波越過一波。那年12月11號,50歲的作家海明威在雨中路口,初見當地貴族伊凡西奇家的18歲女兒雅哲安娜,「宛如一道閃電劃過心頭」,拉開五年不倫戀情序曲。大作家當時常出沒流留這座河道交會處的豪邸 「羅塔伊凡西奇宮」,雄激素旺盛、第四任妻子在側的海明威,以這位年輕女子為主角,寫下馬奎斯認為最美麗、評論家認為最糟糕的小說「渡河入林」。
興建於16世紀的三層樓建築,看似斑駁、滿布風霜,作曲家華格納、鋼琴家李斯特都曾經是座上賓。現在成為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聖馬利諾國家館展場。該國內政部長、外交部官員以及文化主管親臨開幕現場,為台灣雕塑家李光裕30餘件銅雕個展揭開序幕。
這是關於文化、歷史和遠東之間的連結,驚喜,我感到非常的驚喜。太不可思議了。我認為,當人們造訪這宮邸的時候,絕對會對這位藝術家有強烈的感受。非常完美!一位完美的藝術家、一處完美的展館。
李光裕:我跟海明威要建立起一個親密的一個關係,他非常喜歡鬥牛,牛的這個野性即使力量再大,但是它有一個盲點,我把這個盲點又把它轉化變成是有一個裸女,當鬥牛士鬥牛看到這個裸女的時候,他反而向這一隻牛的時候,牠裹足不前了。
文化部長鄭麗君:李老師把台灣藝術帶到國際上,那又有這麼多來自企業界的朋友支持台灣藝術走到威尼斯,走到國際上,所以我說怎麼政府怎麼可以不來,政府一定要來。
歷來只有兩位台灣藝術家,曾受邀「主題館」單元。聖馬利諾國家館的李光裕個展,是這項如同國際藝術奧林匹克盛會,台灣藝術家場面最盛大、規格最完整的亮相。
國際策展人楊心一:你怎麼跟國際的藝術家進行對話進行PK,我覺得這是很難的一個事情,李老師藉由他的鬥牛系列,來反映了他對於現在國際非常的不確定,混亂的一個他的一個沉思。李老師的作品在這裡(威尼斯),我覺得鐵定是格格不入的,不是所謂的嘩眾取寵,不是所謂的老掉牙,是一種對藝術本質的一種堅持。
原本聖馬利諾國家館要在這處海明威曾經生活、發想創作的貴族宅邸,容納四位藝術家作品,驚豔於李光裕創作的內涵質量,因而慷慨奢侈地將全館留給這位遭到國際藝壇忽略的準大師級人物。
李光裕的名聲在台灣,雖不像楊英風、朱銘等雕塑家響亮,但他的公共藝術作品出現在市民大道延吉街口、台北捷運台大醫院站月台,成為台中國家美術館重要的標誌性符號,以及眾多民間建築中。這些渾圓飽滿,豐沛著圓融智慧的手印線條以及美的沉思,靜謐安詳地陪伴行色匆忙的芸芸眾生,融匯為都會生活的一景。
偏處汐止人跡罕至的山區,雕塑家佔地一甲的秘密花園裡,可以窺見這些創作的分身、本尊,立體全面地表述雕塑家的創作歷程。
李光裕:以前我去學彈古琴,然後也學佛法、打坐,然後生活上大概是跟佛教有關的,這樣子,所以那時候的生活啊、心境啊,就是喜歡做非常的定、安靜,這樣的一個狀態的東西。
藝術家的生命也有其內在轉折張力。李光裕自幼學習傳統的中國水墨書法,在黃光男老師建議下,進入國立藝專雕塑科,退伍後前往西班牙聖費南度皇家藝術學院和馬德里大學就讀。回台後任教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北藝大),初期深陷西方美學觀念羅網,創作停滯。
李光裕:是我有一天我就看自己的手,我越看越覺得這個手好美,然後我手指頭微微翹一下、翹一下,它的變化怎麼會那麼多,我就用這樣五根線條,包括這個手掌的面,來構成我的藝術的世界,所以就產生我的風格的一個起點。我開始脫離我在西方所學習的雕塑,開始走入步入一個屬於東方,一個東方感受的一個世界。
詩情寫意,渾圓飽滿,紮實的西方學院技法,型塑豐美靜安的東方意象,作品陸續獲得各美術館典藏肯定,卻在教職退休後,因為經濟狀況和婚姻破碎,陷入人生低谷,憑藉佛法和大地,替自己舔噬療傷,隱身一介耕讀山林的勤勉園丁,在無情荒地墾拓出一片有情世界。
李光裕:有時候煙霧來的時候,整個山就看到一條線條,稜線,好美喔,那麼山一層一層,有時候它的雲啊,霧啊遮住了,就剩一點點,所以說我的作品裡面,就遮住了很多的有形的東西,留下了空白。
從挫敗中重新發現自己的內在,梳理出與過去全然對立的風格,何等巨大的決絕斷裂,從有到無,從緊到鬆,穿行東西方,自在妙有,留下空白,豐盈了想像。
李光裕:因為越解放的時候,我越敢拆解,那越再做重建,所以從那個整個大拆解,然後大解放,然後再重建。那一個新的事物,一個新的造型,一個新的世界於是又產生了。
李光裕:這落羽松,這就是一般我們常見,一般我們看到的,要讓它長大一點,我就切掉三分之二或者一半。
畢卡索在2D畫布上離散碎裂形象,開創「立體派」。李光裕反行道而行,將飽滿的3D銅雕,撕離成沒骨而立,綿長周折的平面空間,堪稱雕塑藝術的一次宇宙「大霹靂」。
李光裕:沒有之間有一個空,它產生一個妙有,那麼這樣的感覺,比把這個作品放在這個室內,它更具有一種非常神秘的感覺。
海明威1937年的小說「有無之際」(To Have and Have Not),李光裕挪用作為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創作主題,呼應「失落的一代」的時代精神,以破格出禁的線條形式,反芻東西方藝術生命的內在涵養。
這些金屬流蘇交織在一起,創造出一種非常和諧的美,但同時它們又是相對分散的,可以擁有完全開放式的想像空間,同時享受在其中的美。
用東方書法揮灑西方銅雕,以佛家的空性飽滿物質界的殘闕,解構立體展現古典內在,乘著威尼斯的鳳尾船,李光裕為沉重的現實主義插上想像的翅膀,自在輕盈地騰空眺望亞得里亞蕩漾的天際。
伊格尼斯台大 在 The Shape of a Narrativ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天在藝廊,他們隨意找了兩張木椅子,坐下觀賞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的作品〈拒絕時間〉。機械裝置、時鐘與呼吸機滴答滴答地響,穿梭在不同布景,歌頌著一首首的時空樂章。隨著時針與分針等時性地左右擺動,她不自覺地在腦中重播二十五年來的回憶幻燈片,想著人生的陰晴圓缺。
隨後, 影子樂隊由左至右進入那似真似幻的舞台,大號與喇叭、汽笛與號角譜出的音符、人聲的合唱,隨著行進樂隊的步伐在空氣中飄浮,人群由左至右「往前」進,走向未知的終點,最後在黑色碎片堆疊中離場。
她跟他在黑暗中對望,心裡想的是同一件事:人死後,一切都永遠消失,注定進入一個無法回頭的黑洞嗎?
從時間推移變化、宇宙的終結、黑洞談至弦理論,肯特里奇在理性與感性間抓到平衡,如詩地拋出人對於時間感知的問題。她心想,所有看似邏輯性的理論其實皆與人類深層感情息息相關吧,像是黑洞理論中,引力和宇宙學的相關辯證是對「時間終點」作出假設與提問。
由於消失的事實使人痛苦,才設法自己相信死後必會留下一些痕跡?對科學家而言,那些以不同形式繼續存在人世的訊息,是否仍保存在一個黑洞邊緣的弦中?
事實上,她從沒有想過死亡是什麼樣子,也從沒想過死後的人會在哪裡。直到那件事情的發生,她才意識到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換另一種方式存在。
至少,對她來說是這樣的。
一遍又一遍,那一幕幕似真似幻的場景,將他們倆拉回十九世紀,又在現實世界中徘徊;沈浸其中而忘了何為當下, 一同加入抵抗時間的慶典儀式。
隨著隊伍無止盡地繞著圈,她腦海浮現的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打散重組;耳邊縈繞的是父親熟悉的聲音,溫柔地對她說:
「時間是相對的,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解釋其為何物。我們無法征服時間,也無法戰勝終點,唯一能做的,就是擁抱它們。」
----------------------------------------------
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
南非國寶級藝術家肯特里奇於1955年生於約翰尼斯堡,其父母為立陶宛與德國移民,兩人皆為反種族隔離的人權律師。受家庭背景影響,他於家鄉威特沃特斯蘭德(Witwatersrand)攻讀政治與南非學,1981至1982年間,赴賈克·樂寇的國際戲劇學校(École International de Théâtre)學習啞劇和戲劇。1992年後,肯特里奇開始以導演身份與手翻木偶劇團(Handspring Puppet Company)合作。
2000年迄今,肯特里奇結合繪畫、電影、劇場、啞劇音樂與錦織畫,創作數件大型多媒體裝置作品,內容從藝術家自身的生命政治、南非歷史與社會發展至殖民與後殖民的思考,作品於外精巧震撼,於內精準深刻,被視為當代藝術大師。
睽違十五年,肯特里奇在2016下半年回到英國,於倫敦白教堂藝廊(Whitechapel Gallery)舉辦個展「混濁時間」(Thick Time) 。其中,曾展於2012年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拒絕時間〉(The Refusal of Time)為展覽焦點。 肯特里奇與哈佛大學科學物理史教授皮特.加里森(Peter L. Galison)、錄影剪輯凱瑟琳・麥寶伊(Catherine Meyburgh)以及作曲家菲利普・米勒(Philip Miller)合作,完成這部全長三十分鐘,結合短片、逐格動畫、動力裝置的多頻道大型影像裝置。 作品如一齣詼諧細緻的啞劇,從各種角度討論時間的議題,述說這段七百多年的時間史以及人類對時間的無限想像,在一幕一幕場景換置下,帶領觀者進入一個似真似幻的時間旅程。
展覽資訊:
"William Kentridge - Thick Time"
Whitechapel Gallery Galleries 1, 8 & 9
21 Sep - 15 Jan 2017
http://www.whitechapelgallery.org/exhibi…/william-kentri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