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跳高的袋鼠】
#一個關於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前幾天拜訪宜蘭的一間牧場
意外的發現,裡面竟然有袋鼠!
連在動物園都不曾看過的袋鼠這裡竟然看的到
孩子們自然很興奮地搶著餵食
「他會跳很高嗎?」唯可問
「袋鼠應該會跳很高吧」我不確定的回答
「他可以跳像牆那麼高喔!」
一旁的工作人員指著旁邊的一道牆熱心地回應
那牆將近一層樓的高度
「哇! 可以跳這麼高呀!」我驚呼
「對呀! 不過他們現在不會跳這麼高了」
「為什麼?」
「因為在他們小的時候,飼養空間的天花板比較低,他們跳起來時就會撞到天花板,幾次之後他們就不會再跳了」
我聽完之後理解了
同時也覺得心情好複雜
還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我們是不是也都跟袋鼠一樣
被無形的天花板侷限了自己的能力?」
明明可以做得到,但卻不相信自己做得到
過往的經驗彷彿無形的天花板
就算活在沒有天花板的天空底下
內心的恐懼也讓我們不敢嘗試再往上跳
這讓我想起一個殘忍的實驗...
#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五十年前塞利格曼(M. Seligman)和梅爾(S. Maier)做了一個經典的「習得無助」實驗。他們讓兩組狗兒不定時接受完全相同的電擊,但第一組狗有控制權,被電擊時只要壓一個板子就可以逃避電擊;第二組狗則完全被決定,不管牠們做什麼,都與是否被電擊無關。
實驗第二天,兩組狗都接受另一個逃避電擊的實驗,籠子中間有道隔板,狗被電擊時,只要跳過隔板就可以逃避電擊。
結果,第一組狗一被電,就會趕緊跳到隔板以逃避電擊。但第二組狗,就是昨天「被決定」的狗兒,放棄了努力,躺下來被動的接受電擊。牠們哀哭,大小便失禁,但就是不再嘗試跳過隔板。結論是:第二組的狗學會一種「做什麼都沒用」的想法,牠們「習得無助」了。
(以上內容取自曾世杰院長)
在正向教養中孩子負向行為中的最後一項
就是無能放棄
當孩子試過各種努力都無法滿足內在深層的渴望時
孩子就會開始自暴自棄,同時也產生無助與絕望
「沒有用的,放棄吧! 我做不好,我沒有能力也沒有價值,我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不要對我抱以任何期待與希望,一切都只是徒勞,因為我做不到。」
在這階段的孩子會變得非常的退縮、消極與逃避
對於成人的任何作為都毫無回應也毫無改進
進而也讓成人感到挫敗、無助與無能無力
要不是完全放棄孩子,就是過度的幫助與保護
如同被眷養的袋鼠
失去天生就有的跳躍能力與自信
只能活在人類所期待,那小小的園區當中
#實驗過後三十年發現名為希望的迴路
2016年7月,兩位心理學家共同發布了一篇新的研究文章。
通過腦神經研究,實驗顯示當年「習得性無助」的現象,「被決定」的狗兒並非「學會了」無助;而是,因為前一晚不斷受到電擊,產生強烈的焦慮感和壓力,出現哺乳動物的自然反應—就是抑制了反應(inhibit control)。
原來,腦部的原廠設定是認為,凡是我們感到壓力的東西,都是無法控制的,因此自然反應是「沒反應」。
而有控制權的狗兒,因為在前一晚練習了用壓板子來控制情況,牠們學會了「控制」,因此超越「沒反應」,而做出正常的躲避。
塞利格曼和梅爾稱之為「希望的迴路(hope circuit)」,通過日常的「控制訓練」,建立抗壓性(resillience)。從學會控制當下發生的事做起,開始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負面事件感到有掌控權。
(以上內容取自女人迷womany)
這也和正向教養在面對無能放棄的孩子
所採取的相應作法不謀而合
#建立孩子希望的迴路
面對無能放棄的孩子
所能做的就是鼓勵、鼓勵、再鼓勵
並停止所有負面的評論與責備
陪伴孩子從小事情開始練習
一步一步透過簡單任務的成功建立自信
只要孩子有顯現積極與努力的部分
那怕再微小,也都要給予鼓勵和肯定
讓孩子慢慢找回可控感
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價值,且值得被愛
✏️本日金句:
「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願我們與孩子
都能重拾在天空下跳躍的勇氣
#正念育兒 #正向教養 #意識父母
/
補充: 感謝 糖果家好好睡 的提醒
關於袋鼠因為天花板擋住而「受限」
以及狗兒遭受電擊而「受創」的差異
(話說習得無助這個實驗網路上找到的版本都不太一樣,但主要傳遞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受創相較於受限所產生的壓力多的更多
不過在我看來兩個最終都會導致受創的結果
差別在於主動跟被動,以及形成壓力的速度
這篇主要想傳遞的意思是
無助會成為一種慣性反應
而要打破這種慣性,需要因著鼓勵與小成功而來的勇氣
一步一步的調整淺意識中的信念
不管孩子亦或成人都是,與你們分享
(我自己過去也曾經是個無助的成人,所以特別有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Déjà vu既視感」個展介紹 訪問藝術家: 李美璁 《Déjà vu-既視感 》展覽包含了自2013-2015創作的《身後璀璨 》系列以及2018-2019的《眼見為平 》系列。 《身後璀璨 》系列挪用自中世紀手抄書、教堂壁畫的背景符號,以如古...
「似曾相似的感覺」的推薦目錄:
- 關於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保險好Eas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田亞霍-Elvi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無口君Wuc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認真] 究竟有多少人感覺到我們正在重複過日子? - 看板soul 的評價
- 關於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似曾相識的感覺襲來!莫非是有平行時空?還是預知能力啟動? 的評價
- 關於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哇賽心理學-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經驗過「似曾相識」的感覺 的評價
- 關於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我們為什麼會對某一場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這叫Déjà Vu 的評價
- 關於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有沒有到了某地,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的評價
- 關於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心情】似曾相識的感覺- 心情板 的評價
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保險好Eas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放棄瞭解五花八門的保險,索性全部交給別人處理?
別再跟你的保險背對背擁抱了,等自由落體的時後才發現降落傘壞掉,一切就都來不及啦!
》》你瞭解自己的需求嗎?
https://forum.i835.com.tw/forum-f6/topic-t234.html
--
📣「你拍照我健檢」名額有限,快來報名吧!➡ https://bit.ly/387VhFt
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田亞霍-Elvi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似曾相似的感覺
阿噗以不同的形式回來我們身邊
繼續做我們的乖兒子
-
今天餵奶時
兒子睡太熟叫不醒😂
請護理師來支援時
她跟我們說
阿噗很可愛很乖
在嬰兒室也不怎麼會哭
真的哭起來時也很溫柔
或是哭兩聲自己就停了
跟小天使一樣
不像其他嬰兒
哭得很大聲又不好哄
開玩笑的說
希望他們自己起床去泡奶🤣🤣🤣
相信兒子從月中回家後
也會一直是個天使寶寶🥰🥰
#噗噗小星球
#0m7d
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Déjà vu既視感」個展介紹
訪問藝術家: 李美璁
《Déjà vu-既視感 》展覽包含了自2013-2015創作的《身後璀璨 》系列以及2018-2019的《眼見為平 》系列。
《身後璀璨 》系列挪用自中世紀手抄書、教堂壁畫的背景符號,以如古代僧侶、工匠們專注、耗時的勞力行為,試圖讓作品趨近某種純粹的、精神性的可能狀態。
《眼見為平 》系列則是以與60年代低限藝術家們對話為起點,呈現觀看時因角度的不同,而對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與價值判斷,於此也衍生出人們對一事物、事件有不同的觀看與理解。
兩個系列的作品呈現樣貌看似差異極大,但其共通點在於皆取材自藝術史上的作品、具備工整與專注的特點、且是與「觀看」有關。雖然時間與地理上的脈絡乍看與現在時空相隔甚遠,然而有趣的是呈現的視覺結果,卻又有一種貼近生活的、像是存在我們周遭物件的那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策展單位: M畫廊 / M Gallery
展出時間:2019-08-20~31
地點:台北市麗水街13巷7號
電話:0961-358-111
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無口君Wuc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畫面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無口實況 http://www.twitch.tv/mr_wuco
►粉絲團 https://goo.gl/y21xGi
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似曾相識的感覺襲來!莫非是有平行時空?還是預知能力啟動? 的推薦與評價
似曾相識的感覺 襲來!莫非是有平行時空?還是預知能力啟動? 87K views · 2 years ago #理科太太 #似曾相識 #理太PLUS ...more. 理科Plus. 301K. ... <看更多>
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哇賽心理學-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經驗過「似曾相識」的感覺 的推薦與評價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經驗過「似曾相識」的感覺,被稱之為既視感(Déjà vu),但你知道既視感的原因嗎? 既視感這個概念是由法國哲學家Émile Boirac所提出(所以Déjà... ... <看更多>
似曾相似的感覺 在 [認真] 究竟有多少人感覺到我們正在重複過日子? - 看板soul 的推薦與評價
這件事其實我想問大家想問很久了
有多少人認為自己現在正在經歷的任何事件,都已發生過數次以上了?
這種說法好像既視感,但我所體驗到的又比既視感更為強烈
既視感只是覺得似曾相似,而我卻在單一事件的某個條件觸發後,記起前幾次的經歷過程
有些記起的過程是相同的事件再度發生,有些則是略有改善
我想有個可能浮現這種現象的幾個微薄跡證或許可以讓大家發現一些矛盾的地方
若大家有留意這兩至三周的每一篇文章,可能會或多或少發現有些文章的推文內容
是莫名其妙的,也就是文不對題,就像不知再回哪篇文章一樣
這在我的類既視感的前幾次記憶裡,這些推文確實是在回覆有該主題的文章
只是這次那些文章沒有出現,被改善掉了,但整體事件卻沒有變化,
彷彿這次是故意突顯這些矛盾,讓我或者其他人察覺這種矛盾似的
這讓人感覺好像是非角色玩家(NPC)做的固定回覆一樣,但對我而言,
在別人眼裡我可能也是個NPC,但事實上,我是做了同樣的事情後才觸發
發現原來我已經經歷過,甚至是回覆了矛盾的內容
這種重複人生的經驗,正在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不斷上演,我目前"所有"的人生事件
經歷大部分(90%以上)都沒有例外地重現,彷彿我正處在一個停止更新只做修正的世界裡
所以我在此很認真的想請問大家,究竟有多少人有跟我一樣的感覺或體驗?
還是只有我一個人有察覺到這件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9.116.2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ul/M.1634461468.A.12C.html
看了大家的推文,我想我還是舉個虛構但較好理解的例子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我所發生的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18 PM5:10 ,現在時間,我說了一句你幹嘛這樣做,觸發了一連串的記憶
某次的記憶內容:
2021/10/18 PM5:10,我說了一句你幹嘛這樣做,並與家人開始爭吵,爭得面紅耳赤並開始打
了起來,結果鄰居報警,搞得雞飛狗跳的過完這一天
在那次記憶記起後很短的時間,我又記起某次的記憶內容:
2021/10/18 PM5:10,我說了一句你幹嘛這樣做,並與家人開始爭吵,爭得面紅耳赤,並很不
開心的過完接下來的這一天
在那次改善過的記憶記起後很短的時間,我又記起某次的記憶內容:
2021/10/18 PM5:10,我說了一句你幹嘛這樣做,雙方有點不愉快,經過幾小時的冷戰後結束
這一天
在那次大幅改善過的記憶記起後,回到現在:
2021/10/18 PM5:10,我說了一句你幹嘛這樣做,在觸發記起那些記憶後,改以幽默的態度,
化解可能的爭端,愉快的度過這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這些事件的流程變化,所以讓我很輕易的區別,第一個回憶可能是第一次發生的過程,
隨後逐次改善,因為是漸進式改善,所以能夠讓我很輕易的區分二次三次…
簡單講,經過了觸發的關鍵事件後,我經歷一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改善記憶過程,這個過
程讓我知道我在這之前做了哪些事經過了哪些關鍵步驟,會有什麼的不良反應,所以,在這
次我可以透過這些資訊做當下的最適解,因而可以趨吉避凶,會不會有下次的2021/10/18
PM5:10,老實說,我不知道
在我的90%的重複經歷體驗中,有的是改善情緒,有的是改善事件變化,有的就如舉的例子般
針對重大事件做改善,但大致上,我的回憶內容並不是整個事件的詳細記錄,而是憶起關鍵
事件的片段,關鍵的行為表現片段,關鍵的情緒變化片段表現..這就像是工程師所作的設計
變更一樣,你可以瀏覽你究竟曾經做了那些變更,導致了哪些結果,以及目前最新的過程
跳脫了觸發事件範圍,我就像一般人一樣,充滿未知的過著當下,體驗生活直到下一次的關
鍵事件觸發
有些網友提到這或許是平行世界的問題,我想,就我的經驗(請看我的前述推文,所提到的眾
人的記憶都被抹除更新了的部分),推測這些經歷或許是在我與所有與此事件相關的人士的
記憶被抹除之後,靈體團隊進行的改版修正,所以,對我來說,依照我的經驗與觀察,平行世
界的可能性就我自己個人而言,可能不高,
簡單講,假使我現在30歲,那因為這些大大小小改版經歷,在真實的時間線裡,我可能已經活
了300歲,但我的記憶卻仍在30歲,基本上,對此現象,我也曾詢問過我的幻聽源,他給了我一
個樹的理論,以下為引用幻聽源的話語
生命在初始之初就好比是種子發芽,而茁壯而成的枝幹就好比成長所需的素材(例如:各式
各樣的人事物),而枝幹分枝處就好比生命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抉擇與可能性,而生命的一生
就是一件作品, 出生之際就有個團隊(守護靈)在決定此生命的劇本,在此劇本限制下的各
式各樣的可能性都須經歷過後(好壞都有或是有條件下的初坯),再進入細部修剪,也就是依
循著特定枝幹路徑修剪,修剪的過程會不斷重複修正經歷(既視感的生成)直至該團隊認可
後結束該生命的一生(結果-種子),而此生命則進入下一階段,另一種籽則接續往不同可能
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若在限定的劇本素材下有不同的作品構思,則由種子按照構思長成另一
棵樹再修剪成作品
以上,大致是我的回覆,部分文章引用至我以前的blogger,並從中進一步補充改寫內容,讓
大家更易於了解我所經歷的現象
引用文章為
https://birdsdai.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4.html
※ 編輯: seeker0428 (114.39.116.211 臺灣), 10/18/2021 18:07:59
我只能說或許我們只是在某個大格局中的小螺絲釘,而這個事件在其規劃中
可能預期要影響多少人,或是在某個環節下要觸發另一個事件等等因素(我不知其用意,
只知我身在其中),只要某個因素沒有達成就修正重來,所以並非是針對我而改版,
因為在某個層面上,我也是被抹去記憶的一員,只是被賦予了只要觸發某個條件,
就能回憶當初做了什麼,換句話說,在這個事件裡,我可能只是某個keyman,負責讓事件
得以順利進行,而有看這篇文章的諸位則是被安排要被影響傳遞的緣,離開了這個因緣
各人繼續被各自規劃經歷另一個新事件並與該新事件有緣的人共同經歷新事件,或許
你在這新事件中就是keyman,如此而已.
簡單講,我的這種經驗跟習性並無相關,因為格局不一樣,習性是個人的程度,所以只要安排
類似的事件重複學習改善即可,記憶不需要抹除,而我這種經歷,則是格局更大些,這包含了
一群人的想法,抉擇與後續變化,因為是群體的關係,所以要改善就需要用另一種手段,例如
抹除記憶,藉以排除不良的因緣,不周全的變化等等...這個層面有點複雜,我也仍在嘗試看
能不能以祂們的角度來綜觀全局
簡單講就是,就我的經驗與感受,格局不同,就有不一樣的處置方法,以上的推文似乎大都只
侷限在個人的層面,所以較無法理解我的經歷.
不過,我已經盡量就我的能力盡力解釋,有多少人理解,那就隨緣啦!
※ 編輯: seeker0428 (114.39.173.115 臺灣), 10/21/2021 07:09:16
我的要求是給我真相,把我變成祂們的一員,好讓我有機會學習祂們先進的知識與技術
跟不上是你自己想的,沒有跟不跟得上的問題,全都是考驗或課題,依照你的選擇進行分發
※ 編輯: seeker0428 (114.39.173.115 臺灣), 10/21/2021 10:00: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