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戰勝內心恐懼的力量_即使在黑暗之中也要光明前行
《蜂鳥與謊言》以親近青少年的偶像樂團元素貫穿整個故事,巧妙融入青春期大小事:對同儕友誼和青春戀情的渴望、手足關係與家庭衝突等。
迷惘、混亂、冀望被理解……孩子在青春期階段遇到的各種難題,都可以在林滿秋作品的書頁中遇見似曾相識的人物或情境;藉由閱讀,讓孩子預習與學習如何面對及克服、找到人生中的光亮,一滴一點積蓄前進的勇氣!
🐳繼《腹語師的女兒》、《追光少年》、《大象的孩子》……
#金鼎獎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家 林滿秋 最新心理議題小說
🔖《蜂鳥與謊言》關注青少年成長x關切時下社會議題
博客來>>https://bit.ly/3w98au3
誠品>>https://bit.ly/2QNMmUQ
momo>>https://bit.ly/39mSSs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上班不要看 NSF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俗話說烤肉最怕肉裝熟 今天我們就來扮演生活中似曾相識的人 看看可不可以成功吃到肉! #上個禮拜的中秋節快樂 #本集沒有任何烤肉受到傷害 #節目效果請勿模仿 #好想吃送的和牛喔 【上班不要看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sfwstudio/ 【上班不要看inst...
「似曾相識的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似曾相識的人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似曾相識的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似曾相識的人 在 Space Vall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似曾相識的人 在 上班不要看 NSFW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似曾相識的人 在 魏暉倪Nin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似曾相識的人 在 [情報] 人為何會“似曾相識”? - 精華區interdream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似曾相識的人 在 心靈書軒- 有前世來生嗎? 似曾相識的人、無法解釋的夢境 的評價
- 關於似曾相識的人 在 #發問。似曾相識的人 - 靈異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似曾相識的人 在 高清修复相声大师马三立和王凤山的作品《似曾相识的人》珍藏版 的評價
似曾相識的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沒有變強 #是因為一直很舒服
#如果 #如果 #別再如果了
.
我正式開始從事寫作是在十九歲。那時候,我寫出來的稿子品質特別差,文學性暫且不提,連基本的故事線索都捋不清楚。好不容易寫出來一篇像樣的文章,可是投給好幾家雜誌社都石沉大海、杳無音信。碰上一個有回音的,也得讓我把文章翻來覆去地改上好幾遍,掙的稿費連吃頓火鍋都不夠。
.
二十歲時,我開始寫小說。我趁著暑假,把自己關在家裡,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寫完初稿,又壯著膽子把樣稿投給幾家出版社。可是,滿心忐忑地等了半年多,這些投稿照舊是魚沉雁杳。我心一狠,直接上網抄了一百家出版社的聯繫方式,再一個一個地把小說投了過去,然後又等了半年多。這一次,我總算收到了回音,算上自動回覆的郵件,一共收到十一封回郵。當然,全是退稿。
.
後來,我的投稿終於慢慢都有了回應,雖然還是退得多、過得少。
.
剛開始,每次收到退稿信的時候,我總要傷心好幾天。退稿信收得多了,我難免會開始懷疑自己:我到底是不是寫作這塊料?我是不是該換一條路走?每到這時,我就會打開電腦,看看自己發表過的作品,再看看讀者們寫給我的書評,就會鼓起再寫、再試的勇氣。
.
當我收到的退稿函攢到幾百封時,我學會了看淡「被否定」的陣痛,偶爾手機郵箱有了收件提醒,我照舊先忙自己的,等閒下來時才點開看。
.
現在想來,當年多虧那些退稿函,我才能在每一次的失落中都能有所收穫,在不被認可的陣痛中得以不斷改進自己。
.
在堆積如山的否定甚至是嘲笑當中,我慢慢熬過了剛入行時的黑暗歲月,迎來了有所收穫的曙光。我看著自己的文筆一天比一天精細起來,我的稿費也從當年的十幾元人民幣漲到幾十元,再到如今的幾百元。在即將步入二十一歲的時候,我終於一點一點地把自己的事業推向了正軌。
.
當我終於簽約了自己的第一本書時,我的很多朋友都以為我是撞了大運,才得到了出版公司的垂青。只有我知道:運氣是不會無緣無故從天而降的,「努力」才是運氣的伏筆。
.
看過日出的人都知道,破曉前的黑夜往往是最黑暗的。人生也一樣,在守候成功到來之前的日子,往往最黑暗、最痛苦。只可惜,很多人未等到黎明綻放,就已經耗盡了努力的勇氣。
.
暫時失落沒關係。誰都會有一段不如意的黑暗時光,只要你願意忍下去,願意相信自己的未來還有希望,那片屬於你的黎明曙光,早晚都會到來。
.
大二那年,我在學校附近的高考補習班做兼職老師。在那裡,我遇到了阿鐘。阿鐘是我們班裡最獨特的學生,他就讀的高中在當地籍籍無名,他的學習成績也不算特別出眾,可是雄心勃勃的他,卻堅持要報考中國政法大學。
.
補習班裡有不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他們好心勸他:「你的起始點太低了,報考中國政法大學的難度很大,還是選一個容易點的大學作為目標吧!」
.
阿鐘說:「道理我都明白,但我還是不想改變初心。如果最後我的能力不及,那麼沒考上也不必有遺憾;但如果我只是因為害怕失敗就退縮了,那我一定會後悔一輩子。」
.
阿鐘所讀的高中,平均每年只有兩百多人掛上高標大學錄取門檻。其中,能夠達到中國政法大學分數線的人,更是屈指可數。可是等到高考分數出來時,阿鐘的成績居然真像演電視劇一樣,高得令人震驚。而且在整個補習班裡,只有阿鐘一個人考過了一等分數線。雖然阿鐘的分數,距離他中國政法大學的目標還有點遠,可是誰也不能否認,他的高考是成功的。他真的憑藉著努力,超越了自己的上限,實現了「醜小鴨變白天鵝」般的華麗逆轉。
.
高考結束後的那個夏天,在畢業生經驗分享會上,阿鐘有些生澀地走上講臺,聲音小卻篤定地說:「我的祕訣很簡單,就是無論每次模擬考試的成績如何,都堅持每天在早晨五點半準時起床自習,一直研讀到半夜12點才上床休息,直到考前一週,從不間斷。」
.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敗,
▫️而是你本可以,但你卻沒有去做。
▫️你如果不拼命努力一次,
▫️就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讚。
.
這是一個廣闊自由的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在自己謀求的階層當中爭得一個位置。
.
在那些所謂的「平步青雲」者的光環之下,我們常常會不由得放大了他們一朝功成的耀眼時刻,卻忘記了曾經的他們,為了等待宣告成功的這一秒,默默地在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
.
很多初入社會的年輕人,都要經歷一場暗無天日的考驗:孤單一人,無依無靠;努力總是不被肯定,辛苦往往無人問津;即使拼盡全力,結果也總是不盡如人意……這是社會給我們的第一次下馬威,很多年輕人的夢想,都折翼在這段黑暗的日子裡。
.
可是,在這場盛大的考驗過後,還有另外一類人——那些在痛苦面前也能咬緊牙關、跟「命運」互掐脖子的人。他們挺過了苦難的「猛火爆炒」,挨過了生活的「小火慢煎」,把曾經受過的傷一點點地,變成身上堅不可摧的鎧甲,把曾經忍過去的痛苦,慢慢變成踩在腳下的臺階,托著自己一步步爬上頂峰。
.
你沒有變強,是因為你一直很舒服。很多時候,你的不如意,不是因為你沒有機會、不夠漂亮、運氣不好,而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敷衍生活的人,生活也會施以報復。這就是人生最淺顯的道理。
.
無論何時,都請你不要停下向前走的腳步。一個人只要不停地走,不停地朝著夢想的方向努力,總有一天會收穫屬於你的風光。
.
--
.
◾️本文摘自《生活有點難,你笑得有點甜》一書,引用的這一段前半部描寫的,正是作者周檀自身的經歷。
📖 https://tinyurl.com/4k8d2ssr
.
【心理師讀這本書】
.
在閱讀《生活有點難,你笑得有點甜》這本書時,我想到以前心理系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家」。不管你有沒有心理學的知識或理論,你都會用自己的經驗與方式,去觀察自己、描述他人、形成對這個世界的各種理論或假設。
.
過去習慣閱讀心理硬邦邦書籍,期待從中獲得新觀念、新想法、新技術並樂此不疲的我,突然發現:心理勵志這一類書籍的作者,雖然他們未必具有心理學的背景,但也在他們也在做同樣的事情:觀察人、描述人、對人的行為進行推論⋯⋯
.
在書裡,你會看到九十多個似曾相識的人生,好比:明明不愛教書,卻不敢換工作的老師;被告知生病沒多久餘命的人,突然跑去自己年輕時嚮往的非洲過日子;十歲開始嚮往寫作,一直寫到二十幾歲,多次被退稿仍不停筆的人(其實就是作者本人)⋯⋯
.
眾多故事中,我自己最有感的大概是與「後悔」有關的故事。每個人的人生,大概都存在著稱為「未竟事宜」的遺憾。也許是年輕時無緣學音樂、因為某些原因,放棄了某個自己心愛的機會⋯⋯
.
心理學家Gilovich與Medvec對後悔做的研究發現:對短期後悔(最近發生的後悔)來說,「因為自己做了」帶來更強烈的後悔感,你會苦惱,自己怎麼會做了這樣的蠢事,甚至想賞自己一巴掌。
.
但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去調查人生至今最大的後悔,對這種「長期後悔」來說,「有機會沒有把握」的後悔,反而比「做了的後悔」還要更強烈。
.
學者認為,面對「做了但後悔」的事,人們會試著從中記取教訓、做些補償。而在對面「沒做的後悔」時,人們的大腦無限的想像力(萬一當我時⋯⋯一定會很棒的吧!),反而會帶來更多懊悔與苦惱的感覺。
.
當我們用研究的角度來看後悔時,它就只是一種感覺。但當你看到一個又一個人物,用他們自己的人生來告訴你同樣的事實時,這事實往往充滿著情感與力量。
.
當然,提到「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周檀這本書,自身就是一個最好的故事。小時候懷抱作家夢的她,先是被家長勸退。不死心的她,十九歲仍在寫,出版社用幾百封退稿信作為回報。二十歲的她,透過退稿這個看似被否定的過程,從中找出進步的關鍵。最終,終於被看見而出了書,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作家。
.
編輯在推薦這本書時說,「在深夜獨處時,在一隅小坐時,在每一個捧起這本書的時刻,都能獲得思考」。我十分有感,也想敬邀有緣看到這邊的你,一起用這本書裡眾多人物的故事,陪自己駐足思考,關於生活、關於人生的種種。
◽️◽️◽️◽️◽️◽️
一起來讀讀《生活有點難,你笑得有點甜》
📖 https://tinyurl.com/4k8d2ssr
似曾相識的人 在 Space Vall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卡通大學T *
大圖案的上衣總是引人注目
加上微刷毛的材質
除了夏天都是非常適合的
更何況是這些可愛的卡通圖案呢?
喚起大家的童年的服飾
發現似曾相識的人物
真的非常有趣且懷念吧🤗
✨蝦皮上架囉✨
指定商品7折/店面與網路同步
這次真的超級划算
連小編都羨慕呀!
你們還在猶豫什麼呢❤️
似曾相識的人 在 上班不要看 NSFW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俗話說烤肉最怕肉裝熟
今天我們就來扮演生活中似曾相識的人
看看可不可以成功吃到肉!
#上個禮拜的中秋節快樂
#本集沒有任何烤肉受到傷害
#節目效果請勿模仿
#好想吃送的和牛喔
【上班不要看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sfwstudio/
【上班不要看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sfwstudio/
【上班不要看LINE@】@nsfwstudio
-----------------------------------------------------------------------------
【樂曲提供】Production Music by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
似曾相識的人 在 魏暉倪Nin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裡
學習 愛人 也愛自己
學習 獨立成為自己的主人
學習 和這個世界共處的方式
如同她一樣正在過程中的所有人
每個人都有過這麼一段似曾相識的人生陣痛期
那些喜怒哀樂 是長大茁壯的重要養分
那些悲歡離合 是社會大學中的必修功課
那些大大小小的發生 都不過是一個路過的痕跡而已
一切都為了讓我們從心學習 “愛”,“獨立”和“成長”
這就是「好好」的態度
長大了 是一種改變
也是不得不變的 新轉變
作詞:鄭淑妃
作曲:黃韋皓
編曲:Terence Teo
推開你的手 摔痛了哭一下就好
久了就會習慣了 不是有人隨時讓我靠
謝謝你把我 當成手心裡的寶
放心吧 我的心很快地就會復原長好
或許是膽小 躲藏在籠子裡的鳥
完全被你給寵壞 連疼自己都笨手笨腳
你對我越好 越對比我的渺小
第一步我要學習爲自己 快樂舞蹈
曾經你對我好好 當時天真得不得了
還以為一輩子你都會 逗著我笑
不該再哭哭鬧鬧 搬離開你守護的城堡
那天起我應該要開始 長大了
不再是膽小 飛不出籠子外的鳥
等待著每一天 理所當然地向你乞討
沒有你給我 全年無休的擁抱
第一步我要學習爲自己 快樂舞蹈
曾經你對我好好 當時天真得不得了
還以為一輩子你都會 逗著我笑
不該再哭哭鬧鬧 搬離開你守護的城堡
那天起我應該要開始 長大了
曾經你對我好好 當時天真得不得了
還以為一輩子你都會 逗著我笑
不該再哭哭鬧鬧 搬離開你守護的城堡
那天起我應該要開始 長大了
那天起我應該要開始 長大了
數到三我就會忘記 你的笑
首張閩南語全創作專輯《氵七木》這裡聽:https://lnk.to/_86OZ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nrmeini/
☆Instagram (renrmeini): https://www.instagram.com/renrmeini/
☆Weibo:https://weibo.com/nini0902
#倪式經典 #魏暉倪
似曾相識的人 在 心靈書軒- 有前世來生嗎? 似曾相識的人、無法解釋的夢境 的推薦與評價
似曾相識的人 、無法解釋的夢境、完全陌生卻感到熟悉的場景……, 這些是我們的錯覺,還是因為,我們遇見了前世? 從現代台灣,到數千年前的古埃及,再到藏傳佛教體系, ... ... <看更多>
似曾相識的人 在 #發問。似曾相識的人 - 靈異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知道他不認識我,因為他有看了我幾眼後來就看著他們一起往前走眼淚自動流下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世之類的但他現在不認識我,我這樣只是困擾他想問大家是否 ... ... <看更多>
似曾相識的人 在 [情報] 人為何會“似曾相識”? - 精華區interdream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資料來源:https://www.zaobao.com/cgi-bin/asianet/gb2big5/g2b.pl?/special/newspapers/2004/
11/renmin011104.html
人民日報 (2004-11-01)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忽然感到眼前的場景無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一個細節,
甚至是接下來所要發生的一幕,你都了如指掌,就好像曾經經歷過。然而,事實上并非如
此。這是一種神秘而奇妙的感覺,據最近相關調查顯示,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至少有過一
次這種“似曾相識”的經歷。
“‘似曾相識’的感覺,在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不過,如果這種感覺過于頻繁、過
于強烈就是一種病態。”北京大學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沈政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如
是說。
“似曾相識”的主觀體驗是記憶與知覺相互匹配的結果﹔偶爾出現這種情況屬于正常
現象。
“偶爾出現‘似曾相識’的情況,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人們大腦中知覺系統和記憶
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沈教授說。
他告訴記者,這得從知覺和記憶的“分類”說起。無論是知覺還是記憶,在人的腦子
中都是分類進行的。分類的過程是知覺的一個基本特征,也是記憶的一個基本特征。
據沈教授解釋,知覺包括對面孔的知覺、對物體的知覺、對位置的知覺等等。以這三
類為例,由于它們的對象不同,因此,當我們到一個地方以后,方位和空間關系、周圍的
物體、人物,可能同時出現。然而,我們對它們的知覺卻是由大腦中三個不同的功能回路
,即位置知覺的回路、物體知覺的回路和面孔知覺的回路分別去完成﹔與此同時,這三個
回路都處于顳葉的后半部分,相互比較接近。
與知覺類似,記憶也分為很多種類型。知識和概念的記憶被稱作語義記憶﹔針對情節
、經歷、事情經過的記憶,即情景性記憶,另有不自覺地逐漸形成的習慣的記憶,這是無
意識記憶。其中每一類記憶,又可以分為很多個子類。
正因為知覺和記憶都是“分類”進行的,我們曾經所經歷的一些場景的眾多特征會存
放在不同的記憶系統中,但是當時我們并沒有意識到。當我們走到一個新的場景,場景中
的某些部分就可能會刺激我們的一些記憶,調動我們大腦中不同的記憶系統,來與之相匹
配。這時候,一旦場景中的某一特征和過去的經歷匹配上,就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
。
“這就是出現‘似曾相識’這種主觀體驗的原因。”沈教授說,“就是因為人的知覺
和記憶在大腦里面有‘分類’這么一個基本的特征,知覺將記憶中的一些內容激活,使其
與知覺中的某一部分特征相匹配上了。”
“但是,仔細一想,再三確認,這還是一個新接觸的場景,而并非原來有過的經歷。
生活經歷每個人都會有,因為記憶的東西很多,偶爾出現‘似曾相識’這種主觀體驗是很
正常的現象。”他說。
對“似曾相識”的最初認識源于半個世紀以前,醫學上對癲癇的治療揭開了科學家們
對這一奇妙體驗的探索之路。
對“似曾相識”這一主觀體驗的最初認識是從醫學上的癲癇開始的,可以追溯到半個
世紀以前。沈教授告訴記者,起初“似曾相識”引起了醫學家和心理學家的重視。后來,
經統計發現,正常人也會出現這種主觀體驗,隨著腦科學知識的積累逐漸達到了今天的認
識水平。
據他介紹,50多年以前,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神經科教授潘菲爾德給癲癇病患者做腦
手朮,要切除患者的癲癇病灶或腦腫瘤。在切除過程中,由于切少了會使癲癇病復發,而
切多了則會破壞相關腦組織的正常功能﹔因此,為了保証手朮的精細,在做手朮以前,醫
生們就一定得對癲癇病灶或腫瘤周圍腦組織的健康情況進行測試,以准確掌握腦組織發生
病變的范圍。醫生們用帶有很弱的電流的探針在腫瘤旁邊刺激一下,觀察這些腦細胞會出
現怎樣的反應﹔然后對稍遠一點的腦細胞再進行同樣的測試。于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這是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醫生們正打算對其實施切除顳葉腫瘤的手朮。當刺激到這
個腫瘤周邊組織的時候,老人突然以一個四五歲孩子的聲音奶聲奶氣地唱起了歌,還叫著
“爺爺”、“奶奶”和小狗的名字。在場的醫生們大吃一驚,與他進行對話。意想不到的
是,老人話中所出現的完全是童年生活的情景。醫生們停止了對他的刺激,所有對話也隨
之中斷。當被問起剛才在做什么時,老人竟然一臉茫然地說不出話來。在被告知當時令人
驚詫的一幕時,老人反問:“我唱歌了嗎?我唱什么歌了?”醫生們繼而又給他通上了電
流,老人又接著唱歌﹔當來自電流的刺激再次停止,他對自己方才的行為一無所知。
“為什么這種情況下患者能夠完全體驗到醒著的時候絕對回憶不起來的童年生活?這
就是因為腦腫瘤壓迫周圍的腦細胞,使得它們興奮性比較高,與此同時,和腦深部結構神
經相聯系著的相關回憶的‘網絡’還保存完好,這時加上一點電刺激,就可以使這些記憶
馬上‘復活’起來。”沈教授說。
過于頻繁、過于強烈地產生“似曾相識”的主觀體驗是癲癇的前期症狀,它表明儲存
記憶的顳葉中的腦細胞正遭受著強烈刺激。
“似曾相識”的主觀體驗,在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一般人在
意識清醒的狀態下,受意識控制,“似曾相識”的情況并不經常發生。沈教授同時強調,
如果“似曾相識”的感覺過于頻繁、過于強烈,則屬于一種病態,“具體來說是癲癇的前
期症狀,特別是顳葉癲癇的症狀。”
他解釋道,負責情景性記憶和語義記憶的腦組織,主要位于大腦內側顳葉和海馬等結
構的神經回路。如果有癲癇灶或腦腫瘤在這部分的神經回路中,這部分的腦細胞就會受到
刺激,表現得特別興奮。因此,任何一個知覺出現,相關的記憶就都要往里插,也就會產
生什么都好像見過,什么都是“似曾相識”。
“頻繁出現‘似曾相識’的主觀體驗,這就証明儲存記憶的顳葉中的腦細胞受到強烈
刺激,這就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沈教授說。
據他介紹,在描寫精神運動型癲癇的臨床著作里,“似曾相識”就被作為精神運動型
癲癇或者顳葉癲癇的一種症狀而加以記載。
體會到“似曾相識”并非易事。“似曾相識”容易發生在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下和對場
景的體驗上。
盡管所有的人都會出現“似曾相識”的主觀體驗,但并不意味著“似曾相識”在所有
人身上發生的頻率都是一樣的。
沈教授告訴記者,一般來說,與情緒密切相關的事情容易記得比較牢。從這個角度看
,如果處于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那么,“似曾相識”發生的概率就容易高﹔因為這時
記憶會比較活躍。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時,人體內分泌會發生劇烈變化,從
而使人處于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記憶也會變得很活躍。這時候,比較容易發生“似曾
相識”的現象。
“‘似曾相識’主要發生在對場景的體驗上。”沈教授說,因為每一個知覺都是在一
個具體的場景下出現的。這種場景往往是一個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別的注意就會跑到腦子
里形成無意識記憶。“這種無意識的記憶有時候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中就會‘蹦’出來,與
知覺混在一起。”
在“似曾相識”的現象中,被調動的大多是無意識記憶。沈教授解釋說,記憶大體可
以分為有意識記憶和無意識記憶兩大類。從童年開始,所有的經歷不管是想記的還是不想
記的都在腦子里保存著。腦子里有這些記憶的痕跡,“在一些極特殊的情況下,就會‘蹦
’出來,透射到意識中。”“無意識記憶自發地跑到現實知覺的情景中來,與現實情景中
的某些特征相匹配上,我們就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
在夢裡,心靈用意象說話。~~~~容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79.1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