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電視連續劇七俠五義】#懷舊八點檔
你背得出來他們演的角色嗎?
華視拍攝的「七俠五義」,是以「包青天」為主題的連續劇,當時掀起台、港兩地爭拍,
版權外銷多地,在香港造成轟動,也是我們愛看的戲劇。
你記得那些單元呢?一起來回顧。
圖說:華視「七俠五義」,圖後左起為劇中演員林在培、焦恩俊、邰智源、孫興,前為游安順。
日期:1994/5/6
來源:聯合報
攝影:本報記者
#七俠五義 #邰智源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94-04-17/聯合報/22版/影視廣場】
七俠五義開鏡 展昭亮相
焦恩俊臨陣受命
華視依舊信心滿滿
【台北訊】華視為了爭裡子也爭面子的新戲「七俠五義」昨天開鏡,展昭底牌亮出焦恩俊,儘管演員陣容不如預期來得高知名度,但節目部主管認為,去年「包青天」播了二十集,觀眾都還不能接受金超群演的「包公」,「七俠五義」以戲包人,相對之下,演員是次要的考慮,華視總經理張家驤也表示,展昭誰來演不重要,重要的是六月一日要如期播出。
總經理張家驤交給節目部任務是「一定要贏」,「七俠五義」不僅要儘早播出,同時也要在收視率上延續「包青天」的優勢,領先其他兩台,老闆一聲令下,去年忙碌了一年的「包青天」製作單位辦公室,昨天頓時又入聲沸騰起來,演員、編劇人來人往,好不熱鬧,華視全面「發動」的氣氛甚濃。
公司全力支持與推動的雄厚實力,是「七俠五義」開鏡之後的「喜」,沒有後顧之憂,這檔戲打勝仗的機率乃相對提高,然而「七俠五義」的隱憂,也似乎在相關負責人士的肩頭,造成了頗大的壓力,主要演員如果以三家電視台八點檔第一線陣容來衡量,「七俠五義」的確稍弱,飾演展昭的焦恩俊昨天亮相後,不少人認為他的扮相很好,但身手、架式與何家勁相比,仍待加緊惡補。
與「包青天」相比,「七俠五義」的主要演員班底幾乎全面換新,難怪總經理張家驤昨天強調,「七俠五義」不是「包青天」的續集。昨天亮相的演員包括了張復健(包公)、焦恩俊(展昭)、孫興(白玉堂)、林在培(鑽天鼠)、游安順(撤地鼠)、傅雷(穿山鼠)、邰智源(翻江鼠),以及俞小凡、張玉嬿、胡錦、趙樹海、龍隆等。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農曆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節日,不同地方,各有不同風俗傳統。香港大部份人祖藉廣東,亦有不少其他外省人。潮州、海豐、福建、上海、浙江、雲南……還有江蘇,文化近似上海,但也有自己特色,尤其過年習俗,跪長中輩,吃素十錦,拜灶王爺,都是有趣的華人過年文化。 蔡Auntie(蔡藹嫻)一家是香港的江蘇家庭之一,19...
「似錦堂老闆」的推薦目錄: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都給涵涵吃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廣宣] 台中北區一中街似錦堂- 看板Food 的評價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似錦堂-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台中蛋捲-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台中蛋捲-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中華新報20200925 如織似錦現代藝術家謝義錩9月26日起在 ... 的評價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似錦堂六月初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似錦堂老闆 在 似錦堂六月初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似錦堂老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祈禱疫情能持續趨緩,讓我們作好防護措施,出外透透氣吧~~(減少群聚還是很重要的)
有機會,去台南認識一下#錦源興!
----
既傳統又現代 錦源興文創說出你的在地生活
文 / 咖啡貓
錦源興 Gímgoânheng
本節目摘錄於「藝論紛紛」
收聽由此去 http://www.goodnews.org.tw/content.php?id=1653265
2019年,台南百年布莊「錦源興」在第四代經營者、人稱「小老闆」的楊子興的規劃下,搖身一變為兼具「人文與時尚」的文創品牌,楊子興不只透過設計專長,創作「城市圖騰」印花產品,也積極透過展覽、演講、音樂創作,說台南在地的故事,其理念「以在地文化為經、創意美學為緯」,傳遞出第一代經營者的職人精神。
趁記得的時候 多說點故事
楊子興在一次京都旅行中,發現當地有不少知名的百年老店,其細緻的人文風景及文化品牌的形象,讓走在京都街道的子興,想起兒時記憶中、外婆家的布莊老店,那是間誕生在日治時期的布莊「錦源興染物工場」,為廿世紀台灣南部重要的布料供應商。儘管布莊老店早已在2012年時歇業,子興卻開始想著:「有沒有可能透過自己的設計專業,為這個曾外祖父打下的天下,盡一份子孫的心力?」他繼續說:「其實我並不是抱持著”想要復興家族產業”的偉大情操,我只是單純認為,家族曾有個令人佩服的歷史故事,如果後代無人傳承或加以論述,曾有的美好、恐怕會消失在時間洪流裡。
化不開的家族情感 百年布莊不再只是布莊
曾由外婆照顧的子興,記憶中模模糊糊地有著「外婆帶我去舅公家玩耍」印象,舅公的家,就是錦源興的所在地。儘管「錦源興布莊老店」,沒有太具體地存在子興的記憶中,但彷彿是種家族情感的召喚,他在多年後重新拿起「錦源興」這個名字,並以全新領域「印花設計」開啟錦源興於21世紀的嶄新之路。
品牌設立初期,畢業於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室內設計組、成功大學產業設計研究所的楊子興想著:「能否以當代的文創設計、跨越時空與1923年誕生的錦源興對話?」北漂數年的他,於2018年底重回台南老家,展開一連串的家族訪談,慢慢建構起「錦源興」的故事與精神,並將百年布莊「錦源興」轉型為以文創為主的設計品牌,同時創立「錦源興空間」藝廊,策劃多種不同類型的展覽、發行文宇刊物,甚至期待推出錦源興舞台劇等多元的表演藝術作品
「感受在地美好生活」品牌精神
起初思索錦源興的品牌精神時,子興想起「感受在地美好生活」是句挺有質感的說詞,這句話也潛移默化地發生在每個細節。他說:「我認為所謂的文化,並不是交由官方所定義的”文化”才能稱之,對我來說,”蒼蠅拍”可能也是個文化、台南的”水果店”也是種文化⋯⋯」慢慢地,每年在台南過冬的黑面琵鷺,成為子興設計筆下的「千鳥」、日曬充足口感獨特的關廟麵⋯⋯都成了子興的創作素材,當這些看來稀鬆平常的圖騰化身為充滿個性的文創產品,不只道出了錦源興的品牌精神,甚至也激發了鋼琴演奏家何宣恩的想像,成就了「台南印象專輯」。
全球首張「印花X鋼琴」跨界創作專輯
台灣被稱為是「手搖杯的天堂」,鋼琴家何宣恩透過「珍珠奶茶」一曲,以裝飾音展現烹煮珍珠時,珍珠浮上水面的愉悅心情;結合台灣民謠「天黑黑」及「白鷺鷥」謬思的「千鳥」一曲,提及黑面琵鷺每年在台南曾文水溪口度冬的情景。子興憶及起初和宣恩構思專題主軸時,中文名稱「台南印象」是挺早就作的決定,而「HOMESICK」鄉愁一詞,曾放在英文名稱的考慮範圍內,不過後來他們左思右想,最終期待這是一張能鼓舞及陪伴人心的作品,最終定調為:『Memories of Tainan』,欣賞「台南印象專輯」樂曲,你會理解子興口中所提的「感受在地美好生活」的精神。
基督信仰帶來的兼容並蓄
仔細端詳錦源興的LOGO,乍看下為「井」字號,但從不同角度有幾個延伸意義,如井字號,代表經緯線的交織,比喻著布的紋理姿態;「井」這個設計圖騰,相似與「興」字的簡寫;仔細往LOGO一看,一個驚嘆號躍然於眼前,代表著新時代的錦源興,是以創意翻轉家族故事的文創品牌;我們更發現,此圖騰融合了好幾個十字架,錦源興第一代創辦人,是台南看西街教會的會友,基督信仰也是這個百年布莊家族極其重要的前進力量。「家中長輩對我這個晚輩所作的決定,大多全力支持,我想這和家族長輩們大多是基督徒、心胸寬大有關」走過開創初期的自我懷疑與探尋,子興不斷為錦源興尋找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我彷彿看見子興向錦源興創辦人外曾祖父張相先生在揮手:「阿祖,謝謝你創立了錦源興,現在讓我繼續來說在地的故事!」
圖一 錦源興第四代經營者楊子興與其設計的印花創作
圖二 充滿故事性的錦源興文創品牌LOGO
圖三 台南印象專輯古早味的平面設計
#本文刊載於佳音廣播月刊2021年7月號
似錦堂老闆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2月6日傍晚,臺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5、7號,超過70年歷史的明星咖啡館。(張哲生 攝)
1949年,一個18歲的建中畢業生與6個年紀比他大三輪的俄羅斯人,在臺北市武昌街開啟了「明星」的璀璨歲月。
故事要從更早說起。1917年俄國共產黨發動革命,一位出身貴族的俄國沙皇侍衛隊指揮官艾斯尼(Elsne),跟著軍隊奮戰不敵之後,一路輾轉流亡到上海;此時他的同鄉布爾林於上海霞飛路7號開設「明星咖啡館」,後來艾斯尼跟隨國民政府到了臺灣,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當時年僅18的簡錦錐先生,結為忘年之交,且跟幾個俄國同鄉,包括布爾林在內,於1949年在臺北武昌街一段7號合作經營「明星西點麵包廠」,並於麵包店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
「明星」名稱是從其俄文店名「Astoria」而來,「Astoria」是俄語「宇宙」之意,明星正是星海中最美麗的那顆星。
早期的明星咖啡館只靠著販賣俄羅斯風味簡餐與咖啡,配合著明星麵包店的俄式麵包與西點,以異國風味吸引著臺北人。每天下午四點、五點,不少外國使館與達官貴人的黑頭車紛紛來到武昌街,等著在第一時間購買剛出爐的麵包回去,蔚為奇觀。加上來自俄國的蔣經國夫人蔣方良當年時常造訪明星品嘗家鄉味,她每回必嚐的是「俄羅斯軟糖」,這可是當年俄國皇室御用的點心。這些故事都讓明星咖啡館增添不少神秘的傳奇色彩。
明星咖啡館一開始吸引的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達官、商人,絡繹不絕,畫家們像是郎靜山、陳景容、楊三郎、顏水龍也常到此聚會。到了1959年,詩人周夢蝶在咖啡館樓下騎樓擺起小小的書攤,引來一些愛好文藝者聚集。往後21年,這裡成了動人的臺北文學傳奇。
時光雖匆匆,但至今還是不少人記得騎樓下的消瘦黑衣詩人。書攤營收有限,詩人曾一度餓昏倒地,簡先生伸出善意援手供他熱食,傲骨詩人卻堅持自己買單。只能喝得起一杯咖啡,或許太苦,也或許為添增飽足感,周夢蝶於是加了8顆方糖,這杯咖啡最後是苦是甜,只有詩人肚裡分明。從此,開啟了明星咖啡館與作家的相知相惜。
許多人在騎樓下買書之後,到二樓的咖啡館喝杯咖啡、閱讀,有時也和周夢蝶一起聊聊。有冷氣的咖啡館環境比家裡好得多,初初嶄露角的年輕作家流連於此埋頭寫稿。像是三毛、黃春明、林懷民、白先勇、季季、陳若曦、楚戈、方明、劉大任、王禎和、陳映真等人,一杯咖啡,可以坐上一日,篇篇動人的文學作品,在明星咖啡館誕生;《現代文學》、《創世紀》、《文學季刊》也曾在此編輯討論。
裝潢帶有古樸歐風風采的明星咖啡館,彷彿是近代臺灣的文學沙龍。白先勇說:「臺灣六十年代的現代詩、現代小說,羼著明星咖啡館的濃香,就那樣,一朵朵靜靜地萌芽、開花。」據說白先勇最愛二樓樓梯口靠近櫃臺的座位,面對一屋子眾生群像。不知道他的代表作—小說「臺北人」所描述的一個個鮮活臉譜,是否其中有乞靈於穿梭過明星咖啡的身影?還有作家將明星咖啡館當作第二個家,例如初為人父的黃春明,就曾在咖啡館的桌上為寶貝兒子換尿布。
80年代,臺灣經濟逐漸起飛,股票高漲至一萬二千點。全民炒股的熱鬧反而成了明星咖啡館熄燈的主因。簡錦錐回憶道,當時股票族佔據了所有的桌子,作家反而找不到位置坐。再加上自身體力日衰、女兒旅居外國後續無人接手,從1949到1989長達40年,明星咖啡這閃亮的臺北之光,暫時熄滅了。咖啡店關門了,但一樓的麵包廠依然在,二樓空間則租予「居仁堂素食館」。
麵包店的經理說,這15年間,不斷有客人跑來要喝咖啡,老顧客頻頻詢問不是說休息3年嗎?怎麼一晃15年過去了,依然不見咖啡館蹤影?直到2003年一場火災後,在舊日粉絲連署奔走下,咖啡館浴火重生,簡錦錐的女兒簡靜惠自美返臺,重新打造明星的光采。
老闆簡錦錐說,白俄羅斯人於1958年時曾經動念將明星賣掉、結束營業,或許因為位於城隍廟正對面,在中國習俗裡是正沖,一賣兩年沒有人敢買,方才持續營業。1989年明星咖啡謝幕,原以為這個號稱「臺灣近代文學永遠的地標」40年的傳奇篇章,就此逐漸淡出臺北人的記憶。
但也或許因位於廟前亦得神佑,大火一場只是虛驚,煙燻明星,反而帶來了再生的機會,也讓眾多文人想起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眾多桌椅有的送給客人,多數借放至埔里寶岩寺的倉庫裡,一放十多年。直到九二一埔里逢大難,該寺幸運安然無恙,倉庫裡的老家具們依然安好。或許,正是時候到了吧,加上火災挑起了機緣,明星咖啡館在眾人的期待下復活。
2004年5月,消失15年的明星咖啡館重現臺北了。
現在的明星,試圖重建當年的原貌,用的是老桌椅,開心迎進老客人、新客人。屋裡隨處拾起,都是一塊塊的歷史拼圖,拼湊起60年來的歲月。
依然羅曼蒂克,依然燈光溫柔,看著明星咖啡館,簡錦錐笑言,這裡是相親好地方,暫停的時光並沒有造成任何的距離。
然而,有些時代、有些世代已經走遠了。老客人回來點上一杯咖啡,追憶似水年華,也有祖父母帶著孫兒,來到他們年輕時駐足的地方,讓故事一代代延續下去,新的世代創造著新的時代。
而當年的少年家常客,有不少已是文壇或藝壇巨擘,他們也回來明星舉辦活動。如林懷民、陳若曦等人,在復業後的明星三樓不時煮咖啡論劍。文藝青年兩鬢已班白,但豪情不減當年,也讓文學氣息再度與咖啡香相遇。
或許,味道會有點不一樣,但重新點上燈的明星咖啡館,已成為一種新的力量,延續再延續⋯⋯
明星的歷史沿革:
1917
俄國發生「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白俄人喬治艾斯尼(George Elsner)身為皇室貴族顛沛流離哈爾濱,三年後輾轉到上海法租界。
1920
白俄人布爾林洛維赤(Petter Noveehor)於上海霞飛路(今淮海中路)開設「明星咖啡館」。
1949
白俄人喬治艾斯尼(George Elsner)隨國民政府來台,相識台北人簡錦錐,並於北市武昌街一段5號開設「明星西點麵包店」,當時為西門町唯一的西點麵包店,轟動一時,也深受前總統蔣經國夫婦喜愛。
1950
於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成為當時外國人首屈一指的西餐廳,尤其是俄國人蔣方良女士,更愛於此會見俄國人士,一解鄉愁,回味俄國料理。聆聽家薌音樂。
1952
韓戰停火,由於台海情勢未明,布爾林等人移民至澳洲等地以躲避共產黨威脅,明星股權首次重組。
1959
明星詩人周夢蝶先生,周夢蝶開始在明星一樓賣書,所賣書本包含詩集、哲學、經濟、散文、小說等,甚至還包含大陸禁書,吸引不少文學同好,逐成風氣。
1960
房地產權移轉,明星股權二次重組。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創辦《現代文學》,定期於明星咖啡館聚會。
1966
《文學季刊》創刊,尉天驄、陳映真、黃春明等人時常在明星三樓校稿討論內文,黃春明之子國珍甚至被稱做「明星之子」。《看海的日子》因而誕生 。
1980
周夢蝶先生因胃病開刀結束20年來在明星一樓的書攤生涯。並轉至2樓明星咖啡館繼續與文學愛好者聚會。
1989
明星2樓咖啡館暫時停業。
2003
明星二樓素食店發生大火,所幸沒有發生重大災情,經媒體批露後,許多老客人紛紛來電關心。
2004
重新開幕,2004年5月開始試賣,7月盞燈再現,邀請台北市長馬英九及文壇重量級作家,如周夢蝶、黃春明、龍應台、林懷民、隱地、羅門、蓉子、陳若曦、李瑞月、劉秀美、楚戈…等人出席開幕茶會,各家媒體相爭報導此一盛況,並確立了明星咖啡館為文藝沙龍的地位。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曾說:「沒有明星,即使後來有雲門舞集,也不會是現在的模樣。」
2009
明星60周年慶暨創辦人簡錦錐先生新書《武昌街一段七號》發表會。
似錦堂老闆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農曆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節日,不同地方,各有不同風俗傳統。香港大部份人祖藉廣東,亦有不少其他外省人。潮州、海豐、福建、上海、浙江、雲南……還有江蘇,文化近似上海,但也有自己特色,尤其過年習俗,跪長中輩,吃素十錦,拜灶王爺,都是有趣的華人過年文化。
蔡Auntie(蔡藹嫻)一家是香港的江蘇家庭之一,1964年與丈夫來港落地生根,生兒育女,夫家有七兄弟姊妹,大家族,每逢過新年,濟濟一堂,好不熱鬧,老人家、小朋友、男女老幼都很重視江蘇人的過年傳統。「我先生是江蘇南通人,他的爺爺是清朝狀元,叫張謇,他鄉下是重視傳統文化的地方,過年也是子孫發揚孝道的大日子。」蔡Auntie說。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207/XRIMSG45JBA4NIR32JNUH2J7H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新年 #習俗 #江蘇 #團年飯 #拜年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似錦堂老闆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直子的心及其變奏──駱以軍〉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5/02/%E3%80%8C%E7%9B%B4%E5%AD%90%E7%9A%84%E5%BF%83%E3%80%8D%E5%8F%8A%E5%85%B6%E8%AE%8A%E5%A5%8F%E2%94%80%E2%94%80%E9%A7%B1%E4%BB%A5%E8%BB%8D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駱以軍 #小說 #推薦書
─────
愛的核心秘密是什麼?生命的存在,有什麼理由和邏輯嗎?
你知道打遊戲也可以打得「很哲學」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直子的心」及其變奏──破解駱以軍〉。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駱以軍的「早期經典」〈降生十二星座〉。
背景是一九八〇年代末期,一個沒有網路、沒有手機、電腦遊戲僅能單機運行,無法連線,滿街都還是電動玩具店的年代。
敘事者「我」進入「滿妹」開的酒吧「滿妹的店」,玩起一款老game「道路十六」。
「道路十六」是什麼?簡單說來,畫面有4╳4共十六個迷宮格,形成十六個地形各異的小世界;
而逃逸者(遊戲者駕駛的賽車)必須在其中躲開追逐者(警車)的追緝。其中免不了有錢袋、泥淖、錦標旗等賞罰物件;
克服了一個迷宮格之後再進到下一格繼續。
然而,敘事者「我」卻發現,在畫面右下角的迷宮格,亦即十六個迷宮格之一,居然並無入口。
沒有入口,無法進入──這麼說來,缺損的「道路十六」不是該叫做「道路十五」才對嗎?
敘事者「我」和酒吧老闆娘「滿妹」談起這件怪事。怎麼一個好好的game,卻硬是有著這奇怪的缺陷?
然而後來他們得知,根據《一九八二年電動年鑑》的說法,迷宮之所以沒有入口,原來是程式設計師刻意為之:
「『道路十六』的原設計者是一個叫做木漉的年輕人,這道程式上市之後三個月才被人發現出了問題,也就是第四格沒有缺口無法進入。至於是木漉刻意設下的一格空白,還是程式設計中途因他瞌睡而發生的錯誤,沒有人能知道,因為木漉在『道路十六』推出後一個禮拜,就在自己的車房內自殺了。總公司找了木漉生前的好友,也是他們電動程式圈子裏另一個數一數二的高手,一個叫做渡邊的傢伙。
「這個渡邊,嘗試著把木漉設計的程式叫出,卻一籌莫展,原來有關第四格部份的程式,被木漉單獨用密碼鎖住了。年鑒上還透露著另一段關於這兩個程式設計師之間的一段秘辛:似乎是在木漉死去之後──或許在他生前便已暗潮洶湧地進行──渡邊愛上了木漉的妻子,一個叫做直子的女孩……
「渡邊沒有辦法拆開鎖住第四格入口程式的密碼,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燈,就另外設計了一套進入第四格的入口程式,但這個入口,他只好把它放在別的格子的迷宮裏了。不知道有沒有人找到這個入口,但顯然確實是有這麼個入口,可以進入第四格裏。年鑒上提到,渡邊替這個看不見入口的第四個格子,取了一個暱稱,叫做『直子的心』。而且,他在『道路十六』上市一周年的那一天,也在自己的家裏自殺……」
木漉、渡邊、直子,三個人名其實來自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三位主角。這是駱以軍暗藏的典故。
而隨著故事峰迴路轉,在〈降生十二星座〉裡,我們終於找到了方法進入了那第四格,那「直子的心」......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似錦堂老闆 在 都給涵涵吃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肉鬆 可可 抹茶要等到2月15日之後才上市唷
記得記得要先用賴提前預訂唷
__________________
🔺 似錦堂手作蛋捲 審計店
🔺 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371號(初中羽球實業社騎樓)🔺 12:00~20:00(週一公休)
🔺 LINE@ 帳號: @ndn2490z
🔺似錦堂手作蛋捲 忠明南店
🔺台中市西區忠明南路443號
🔺0900~1800
🔺 LINE@ 帳號: @ndn2490z
___________________
訂閱涵涵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v-g1lZsLY7ppJrixvr27g
按讚涵涵的Facebook專頁:https://facebook.com/hedy0719
追蹤涵涵的IG專頁:https://www.instagram.com/hedy0719
合作邀約:hanhedy0719@gmail.com
#都給涵涵吃
#似錦堂手作蛋捲
#台中
似錦堂老闆 在 似錦堂-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似錦堂 是來自台中很受歡迎的手工蛋捲甜點品牌,高雄首間門市位於左營富民路上。像水滴型狀的蛋捲非常可愛,嚴選採用天然安佳奶油、高脂奶粉、日本上白糖、洗選蛋、 ... ... <看更多>
似錦堂老闆 在 台中蛋捲-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推薦與評價
似錦堂 目前有2間分店分別位在: 2勤美商圈、台中火車站前,提供6種口味手工水滴型蛋捲,以及2款限量供應的磅蛋糕。 最新推出的部落咖啡口味,可是老闆特別 . ... <看更多>
似錦堂老闆 在 [廣宣] 台中北區一中街似錦堂- 看板Food 的推薦與評價
店名:似錦堂
地址:台中市北區一中街217號
試吃日期:2019/7月
食記:https://mercury0314.pixnet.net/blog/post/468017126
台中蛋捲新品牌似錦堂,
少見的攤位式手工千層蛋捲,
每日新鮮現烤現裝看得見,
超多褶數蛋捲酥,酥脆度破表,
任意搭配手工餅乾、營養脆片,
一桶雙吃裝滿滿,
開幕優惠Line好友每桶便宜60元!
似錦堂手作蛋捲
在一中街、審計新村旁設有攤位,
可預訂自取。
今天來到的是似錦堂一中店,
位於一中街與一中街116巷交叉口
派克雞排前方,近益民商圈。
手工蛋捲有原味和芝麻口味,
自由搭配4種蛋捲填充物,
有苦甜巧克力手工餅乾、
伯爵蔓越莓手工餅乾、
雀巢巧克力脆片、蜂蜜脆片,
也可購買純蛋捲桶。
新品牌開幕限時優惠,
加入Line@獨享好友價,
每桶現折50-60元,價格很親民。
似錦堂手工蛋捲價目表
純蛋捲(需預訂,限自取)
原價260元,Line好友價200元
蛋捲+手工餅乾
原價300元,Line好友價250
(郵寄需加20元填入防震麥脆片)
蛋捲+巧克力/蜂蜜脆片 (可郵寄)
原價280元,Line好友價220元
郵寄運費80元,5桶以上免運。
每天純手工製作限量50桶,
務必事先預訂,
直接奔現場,買不到的機率很高!
看店家正緊鑼密鼓趕訂單,
手都沒停下來過。
安心雞蛋、安佳奶油、高級麵粉
獨家配方比例調製麵糊,
以專屬烤爐壓製,再手工捲起。
近似水滴形狀的千層蛋捲,
兩個能拚成一顆完整愛心~
多褶數手工蛋捲,
須靜置放涼冷卻、再裝罐。
我在旁等待就聞到超逼人的蛋捲香,
開始扼腕怎麼只預訂兩桶,
很想再追加數量...
除了原味蛋捲,
還有芝麻口味手工蛋捲,
濃郁芝麻飄香,
更加深了口感層次。
蛋捲新鮮現烤現裝,
以磅秤確認重量,
裝好裝滿、才能封桶,
不會偷工減料。
選用成本較高的安佳奶油,
不使用酥油,
讓蛋捲吃起來更少負擔。
台中日系文青風伴手禮,
包裝簡約有質感,
中秋節快到了,
不同於傳統月餅的新選擇。
購滿兩桶即附贈專屬提袋,
桶蓋上貼有口味和製造日期。
透明桶裝及提把設計,
手提也很方便。
『你工作多努力一點,老闆換車會快一點』
文青包裝寫著驚世語錄
剛剛才提到很適合送禮,
但唯獨不能送給長官老闆,
除非你準備離職了XD
手工蛋捲的成分單純,
有清楚的營養標示,
並投保產品責任險。
手工蛋捲加上填充物,
整桶裝得超密實,
不會覺得是花錢買包裝、買空氣。
打開盒蓋,
還有一層食品級貼膜,
更能妥善保存,
讓蛋捲較不易接觸空氣受潮。
手工蛋捲+手工餅乾
Line好友價只要250元
一桶雙享受!
辦公室下午茶的完美組合。
蛋捲口感薄脆酥香,
我通常都會用蓋子接著吃,
避免吃得到處碎屑。
濃郁蛋香交織奶油香氣,
但又不會很甜,非常涮嘴,
一開罐就很難停止,
總要經過一番天人交戰,
內心充滿掙扎才把蓋子蓋回去XD
雖說是蛋捲填充物,
但這個苦甜巧克力餅乾很厲害,
小巧尺寸恰好一口一個,
咀嚼到手工餅乾的香酥脆,
迎上紮實濃郁巧克力香氣,
而且不會很甜膩。
餅乾美味度不輸給蛋捲耶!
不會想計較是蛋捲多還是餅乾多,
拜託兩個都給我裝到滿XD
手工蛋捲+脆片
金黃玉米脆片填充了空間,
具有防震機制,蛋捲較不會撞碎,
所以這款是可以郵寄的。
選用雀巢蜂蜜脆片,
含有穀物營養,
裹上蜂蜜香甜,口感偏硬脆,
甜度比蛋捲還要高。
如果喜歡吃甜一些的,
會推薦選擇蛋捲+脆片。
手工蛋捲吃完後,
玉米脆片還可以泡牛奶、
配豆漿或優格,
當作早餐也很有飽足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13.1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563940510.A.A6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