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談起紙本雜誌,不免有點不知今夕是何夕感。
雖然我自己是雜誌編輯出身,但老實說,現在很少看雜誌,會吸引我購買的多是日本雜誌,雖然我不懂日文,但光看他們的商品介紹和搭配就覺得值回票價(日本雜誌的印刷也真的是世界一流的)。台灣男性比較可憐一點,專屬男性的雜誌本來就不多,好看的就更少了。這幾年媒體界持續蕭條,在紙本與數位彼長我消的狀況下,紙本的預算持續削減,以往大規模製作已不復見,連拍攝都能省則省。加上這波疫情宛如海嘯般襲來,廣告商紛紛抽腿,對媒體業更是重重一擊。各行各業紛紛採取「改裝」策略,對雜誌來說,也是「改版」的時機。
但改版要如何改得有感?我認為改朝換代是必要之惡,唯有新人新氣象才能為老軀殼注入新靈魂。我的好友吳國瑋今年接掌了《型格Style Master》。這本今年邁入第11年的男性雜誌在台灣一直慢慢耕耘著,或許知名度不如同樣是本土出版的《Men’s Uno》,更別說與國際中文版如《GQ》一較高下,但我一直很敬佩國瑋的博學與智慧,而他本人也是理性與感性的綜合體。如果你之前曾經讀過《型格Style Master》,當你拿到這新的一期,會以為是一本新雜誌。
改版本來就是風險,也是契機,當這世界早已瞬息萬變之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故步自封就肯定等著被潮流滅頂。我不知道市場的反應會如何,但我私心喜歡這新的版面與題材規劃(當然也是因為小弟我這期貢獻了兩篇訪問)。一如本期的專題「男人轉職大哉問」,不論你有無意識到,轉變已是不變的道理了,人生如此,雜誌亦然。
國瑋擔任《明朝》總編輯好一段時間了,又是非常資深的時尚編輯,這一期關於Bottega Veneta的蛻變也有非常詳盡地剖析,另外,車、錶、酒、美食、旅遊、藝文與人物專訪等也都囊括其中,篇幅不大,但我相信國瑋的眼光是很精準的。
我會這麼推薦不全然是為了友誼,更無意挑起誰優誰劣的爭端──喜好這件事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我一直秉持的想法是,有競爭才有進步,如果這可以激起一場良性競爭,改變市場上的一黨獨大,絕對是讀者之福(雖然市場已萎縮,但讀者應當有多種選擇才是。)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拿起紙本雜誌,不過,如果你看到改版後的《型格Style Master》,或許可以翻翻是否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呢。
#但我不是很懂楊祐寧這表情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