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常忽略的低血糖】
⠀⠀
很多糖尿病人常常會有這樣的迷思
血糖不是越低越好嗎?發生低血糖會怎麼樣嗎?
No!No!No!
嚴重的低血糖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
糖尿病人的目標是讓血糖穩定在理想的範圍
血糖過高或過低都需要留意!
📍低血糖可能出現的症狀
像是飢餓感、冒冷汗、頭暈、發抖、心悸、四肢無力等
有些糖尿病友在低血糖時
甚至沒有任何症狀!
若不處理低血糖而讓血糖低過頭時
可能會造成昏迷、意識不清!
📍低血糖症狀因人而異
有些糖尿病友在血糖值40mg/dL時都還能意識清醒
但也有些糖友在血糖值40mg/dL時就可能意識昏迷了
如果懷疑自己可能有低血糖
就要記得常常監測血糖
千萬不要輕忽低血糖的嚴重性!
📍發生低血糖怎麼辦呢?
① 若當下無法量血糖則視為低血糖處理
如果狀況允許的話可以先量血糖
量測血糖若< 70 mg/dL
記得先補充15公克的糖
像是120~150cc果汁、小瓶養樂多、三顆方糖等
②過15分鐘後再量測血糖
如果血糖仍然< 70 mg/dL
則再補充一次15公克的糖
③如果連續補充兩次都沒緩解症狀時
就要立刻就醫治療喔!
📍發生低血糖之後藥物需要調整嗎?
營養師在諮詢糖尿病友時
有遇到某些糖友在發生過低血糖後
因為害怕自己再次低血糖
而排斥用藥或是自己減藥的情形
其實糖友們可以把低血糖發生的時間記錄下來
下次回診時告知您的主治醫師有發生低血糖的情形
醫師會評估需不需要調整藥物
並且諮詢糖尿病衛教師
看是否需要調整用餐內容或運動時間
不建議糖友們自己調整藥物或不吃藥喔!
✨喜歡內容的話可以
▪️按讚FB專頁或追蹤我的IG
▪️按愛心給我鼓勵
▪️留個言跟我互動
#糖尿病衛教圖文
#魏洋樺營養師 #不只是營養 #Lori營養師
低血糖頭暈怎麼辦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運動員在競技場上的衝撞
總是充滿張力。
不管是飛身撲壘得分、被對手一拳擊倒後奮力爬起、田徑場上推擠跌倒後還是能拿金牌。
熱血!
頭暈目眩、低血糖、注意力不集中,重心不穩。孕婦一個不小心跌倒總是讓人心驚膽顫,冷汗直流。
危險!
孕婦和老年人並列跌倒的高風險族群。有接近三成的女人在懷孕的時期有跌倒的經驗。血液容易積在下半身容易使大腦灌流不足造成頭暈眼花,早起噁心吃不下容易低血糖,想東想西睡眠不足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日益隆起的腹部使妳重心不穩!
「小心!跌倒的風險就在妳身邊!』
據統計,最容易跌倒的兩大情景。洗完澡後的浴室以及爬樓梯。避免跌倒有以下安全守則
1. 站起坐下動作放慢、不要維持固定姿勢太久。
2.通勤上班前記得吃早餐,免除低血糖。
3.少穿跟鞋,注意鞋底是否止滑,前方路況為明時先停看聽。
真的不小心跌倒時怎麼辦?
除了注意是否有外傷、骨折外。媽媽們可評估是否有出血、分泌物過多(疑似破水)、胎動是否正常,基本上肚皮子宮羊水是最好的安全氣囊,九成九以上的跌倒撞擊不會影響到胎兒。
預防老人跌到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就是鼓勵老人家多活動,我們絕對不會因為怕老人家跌倒,就請長輩們多臥床,減少活動。人活著就是要動,在安全的環境下增加活動量,可以提升敏捷和協調性,適時地加入肌力訓練可預防肌少症和骨質疏鬆,降低跌倒骨折的風險。
同樣的道理完全適用在孕婦身上。避免孕婦跌倒就不該任意的禁止孕婦活動、甚至鼓勵臥床,應該用教育取代禁止,提醒孕婦們如何安全的從孕期一開始就『動起來』。
前八個月請妳少活動,最後一個月叫妳多爬樓梯幫助生產,其實在我看起來是最容易增加跌倒風寫,也沒科學根據的做法,畢竟體能的養成需要時間累積,絕非一蹴可幾。
妳也不小心跌倒過嗎?什麼樣的情況呢?
孕力媽咪們我們分享ㄧ下不好的經驗,互相提醒ㄧ下!
低血糖頭暈怎麼辦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運動員在競技場上的衝撞
總是充滿張力。
不管是飛身撲壘得分、被對手一拳擊倒後奮力爬起、田徑場上推擠跌倒後還是能拿金牌。
熱血!
頭暈目眩、低血糖、注意力不集中,重心不穩。孕婦一個不小心跌倒總是讓人心驚膽顫,冷汗直流。
危險!
孕婦和老年人並列跌倒的高風險族群。有接近三成的女人在懷孕的時期有跌倒的經驗。血液容易積在下半身容易使大腦灌流不足造成頭暈眼花,早起噁心吃不下容易低血糖,想東想西睡眠不足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日益隆起的腹部使妳重心不穩!
「小心!跌倒的風險就在妳身邊!』
據統計,最容易跌倒的兩大情景。洗完澡後的浴室以及爬樓梯。避免跌倒有以下安全守則
1. 站起坐下動作放慢、不要維持固定姿勢太久。
2.通勤上班前記得吃早餐,免除低血糖。
3.少穿跟鞋,注意鞋底是否止滑,前方路況為明時先停看聽。
真的不小心跌倒時怎麼辦?
除了注意是否有外傷、骨折外。媽媽們可評估是否有出血、分泌物過多(疑似破水)、胎動是否正常,基本上肚皮子宮羊水是最好的安全氣囊,九成九以上的跌倒撞擊不會影響到胎兒。
預防老人跌到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就是鼓勵老人家多活動,我們絕對不會因為怕老人家跌倒,就請長輩們多臥床,減少活動。人活著就是要動,在安全的環境下增加活動量,可以提升敏捷和協調性,適時地加入肌力訓練可預防肌少症和骨質疏鬆,降低跌倒骨折的風險。
同樣的道理完全適用在孕婦身上。避免孕婦跌倒就不該任意的禁止孕婦活動、甚至鼓勵臥床,應該用教育取代禁止,提醒孕婦們如何安全的從孕期一開始就『動起來』。
前八個月請妳少活動,最後一個月叫妳多爬樓梯幫助生產,其實在我看起來是最容易增加跌倒風寫,也沒科學根據的做法,畢竟體能的養成需要時間累積,絕非一蹴可幾。
妳也不小心跌倒過嗎?什麼樣的情況呢?
孕力媽咪們我們分享ㄧ下不好的經驗,互相提醒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