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藩當年住在麥當勞道,從家裏出來,帶着一架 Rolleiflex 雙鏡反光相機,沿山道而下,見到可拍的景色人物就按下快門。他的許多傑作都是用這一架相機拍下的,沒有用太多設備,也沒有像單反相機那樣可換的鏡頭。他說,即使成名之後,他還是用那架相機拍照,同行常笑他設備簡陋,但他認為一張動人的照片最重要的因素是用心。
許多今天用電腦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到的後期效果,當年全部靠人手和腦筋,那是技術部份,豐富了拍攝藝術。經歷過菲林年代的攝影愛好者都知道,那是非常好玩非常有滿足感的事情。
1994 年何藩退休移民美國,帶去的大批舊作令美國收藏家如獲至寶,在當地出版的攝影集也十分暢銷。他說本來移民的時候行李多,曾想把舊照片都扔掉算了,後來有點不捨得,還是裝箱走了,不料到了美國,遇到識貨之人,越舊的價值越高,竟成一個寶藏,連自己都沒想到。
何藩的作品看不見為了抗議「貧富懸殊」的「階級衝突」。在一條舊巷,一批老太太悠閒地坐着,有的聊天,有的吃飯,她們的神情樂天知命,彷彿默默承受着命運的安排,也很滿足於現狀。
【新攝影流:影地標,無地標】
https://goo.gl/wJER6b
【窮情影像:消費你我同情心】
https://goo.gl/X6RYKD
==========================
【 CUP 媒體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的日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up 媒體 Cup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何藩的作品看不見為了抗議「貧富懸殊」的「階級衝突」。在一條舊巷,一批老太太悠閒地坐着,有的聊天,有的吃飯,她們的神情樂天知命,彷彿默默承受着命運的安排,也很滿足於現狀。 【語文陶話廊】 https://goo.gl/P4Qqh1...
何藩 太太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何藩的作品看不見為了抗議「貧富懸殊」的「階級衝突」。在一條舊巷,一批老太太悠閒地坐着,有的聊天,有的吃飯,她們的神情樂天知命,彷彿默默承受着命運的安排,也很滿足於現狀。
【新攝影流:影地標,無地標】
https://goo.gl/wJER6b
【窮情影像:消費你我同情心】
https://goo.gl/X6RYKD
==========================
【 CUP 媒體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的日誌。
何藩 太太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何藩的作品看不見為了抗議「貧富懸殊」的「階級衝突」。在一條舊巷,一批老太太悠閒地坐着,有的聊天,有的吃飯,她們的神情樂天知命,彷彿默默承受着命運的安排,也很滿足於現狀。
【語文陶話廊】
https://goo.gl/P4Qqh1

何藩 太太 在 【CUP 媒體】語文陶話廊:何藩的影像哲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何藩 的作品看不見為了抗議「貧富懸殊」的「階級衝突」。在一條舊巷,一批老 太太 悠閒地坐着,有的聊天,有的吃飯,她們的神情樂天知命,彷彿默默承受着 ... ... <看更多>
何藩 太太 在 香港60年代代表人物》... - 文茜的世界周報Sisy's World News 的推薦與評價
何藩 是一個拍攝1950、60年代香港的攝影師,28歲就獲得超過280個攝影獎項,多次當選「世界攝影十傑」, ... 另一張《秘巷》中,一位老太太走過小巷,看似無意走進鏡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