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防疫持續送暖 靈鷲山展現信仰力量
[記者姜志剛/新北報導]
今年適值靈鷲山開山38周年,雖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陰霾籠罩全球,台灣更面臨嚴峻挑戰,靈鷲山佛教教團配合政府三級警戒政策,讓十方善信透過網路持咒祈福、學習佛法、參加線上法會及禪修活動;國際慈善公益除了防疫物資,再奉獻新北市政府防疫基金100萬元,希望在心靈防疫法寶與實際物資的雙重照護下,安定人心,展現信仰的力量。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說,難以防範的疫情來襲,印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三級警戒人心惶惶,無法出門時期,可藉由線上的四期教育系統,心無旁騖的學習佛法,重溫因果法則、慈悲喜捨,獲得佛法智慧,精神上將受益良多。也溫馨提醒,別忘了佛弟子不離開覺醒與慈悲的工作,永續觀音行!
自修持咒 建立心靈防疫網
「持咒、善心,是我們的防彈衣和防毒系統,持咒,心就靜下來,心安就平安,心和平,世界就和平了。」心道法師鼓勵在家多持誦〈楞嚴咒心〉、〈大悲咒〉,凝聚各界善心正念,以無形的心靈防護罩,守護自己與家人,安定社會與世界。
地球上的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全球共同心願是「心安防疫!瘟神快走!」在疫情和災難來臨,其實更要造善業,靈鷲山佛教教團各志業和信眾發揮觀世音菩薩精神,積極數位化轉型,推出「妙心摩尼寶」APP,及系列線上共修、課程等,持續精進,發大菩提心,實踐菩薩道。
包括:為期21天的靈鷲山大悲線上精進營,5月23日至6月13日,21天在全球信眾精進持咒下,圓滿500萬遍〈大悲咒〉,以共振力量全數回向地球平安、疫情消弭;靈鷲山最為人知的水陸先修法會也不聚眾,採線上直播或由法師如法如儀完成儀軌,一樣可以超度祈福,冥陽兩利。
跨時空參與「平安禪入門一日禪」、「龍樹EPL青年線上一日禪」、四期教育、青年假日學堂等線上課程,在長時間警戒讓人苦悶困頓之際,宛如黑色天幕裡的北極星,指引方向,也滿足心靈療癒的渴望,讓人有正能量繼續打拚。
全球串聯 愛心防疫物資送暖
疫情嚴峻,全球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人心恐懼,而靈鷲山一直都在,以實際行動付出關懷,自去年3月以來,準備口罩、額溫槍、酒精、洗手乳、安心御守、愛心防疫包等防疫物資,從貢寮、永和、桃園、到新北等地,陸續贈送第一線防疫人員、機關學校、街友、有需求的民眾。最近又奉獻100萬元防疫基金,給新北市政府統籌使用。
秉持「觀音力量,善業如海」的大悲心,人道關懷無國界,陸續在緬甸勃固、臘戌、弄曼發起物資捐贈,同時贈送2部防疫消毒救急車給緬甸仰光新冠病毒管理中心。泰國禪修中心也匯聚各方善緣,分3次將民生物資捐贈給當地人共度難關。獲悉尼泊爾同遭新冠病毒肆虐,醫療系統癱瘓,靈鷲山慈善基金會緊急訂購100部氧氣製造機及100件防護裝備,6月初已送達。
每一份公益付出都是修復整個環境的一帖良藥,靈鷲山希望串聯善心善緣善念,傳遞宗教溫暖的正能量,幫助民眾挺過疫情衝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9萬的網紅蔡阿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拍攝時間2021年4月)還好有趕在疫情爆發前,完成花蓮神社的拍攝!花蓮真的太大了,我們去了兩次才完成,花蓮神社最特別之處,在於完美地融合了台灣在地文化!大家筆記起來,疫情過後納入出遊走訪名單!😁😁😁 全世界下載突破六千萬的貓咪大戰爭繁體中文版6週年紀念! 2021年6月25日(11:00)~7月...
佛教公益活動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年四五月是海鱺繁殖季節,但是近年來受到過度捕撈導致海鱺數量減少,為了保育海洋生態,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特別在母親節前夕,舉辦海鱺媽媽放流,以及淨灘,蔬食傳愛的公益活動,就是希望能拋磚引玉,呼籲更多民眾重視海洋環保議題,一同加入愛護地球的行列。
#非凡新聞#保育#公益#淨灘#海鱺#環保
佛教公益活動 在 阿傑水產拍賣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將白米的愛傳遞與散播,用來幫助大同區所有的低收入戶們,加上志工們鞠躬謙卑的圓融,凝聚了大家的力量,讓整個氛圍相互的美好💖💖💖
今天也非常榮幸能夠陪同我們 #中華民國威震愛心發展協會理事長 #吳明達 #天達開發工程有限公司 #威信開發董事長 #何志信 #三立製作人 #林佐岳 #聯豐佛教禮儀社社長 #鋼鐵爸 #阮橋本 一起參與此次公益活動 “發放白米、獻愛心紅包” 能夠把資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著實行動,最能襯托出它的價值與意義,團結著每一個人的能力,不在於付出的多少,就是一份善舉的心意,重要的是愛心不能斷流,期望社會上能有更多的愛心人士也能一起共襄盛舉一起獻愛心,一起關愛弱勢群體,扶弱濟貧,關心城市邊緣疾苦,提供需要幫助的,弘揚正能量,與愛心奉獻整個社會的每個角落處 🌟🌟🌟
#現場感謝辛苦的志工阿姨們 #各里的里長伯
#慈悲為懷愛心善心之舉助人也悅己快樂喔
佛教公益活動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拍攝時間2021年4月)還好有趕在疫情爆發前,完成花蓮神社的拍攝!花蓮真的太大了,我們去了兩次才完成,花蓮神社最特別之處,在於完美地融合了台灣在地文化!大家筆記起來,疫情過後納入出遊走訪名單!😁😁😁
全世界下載突破六千萬的貓咪大戰爭繁體中文版6週年紀念!
2021年6月25日(11:00)~7月23日(10:59)期間內週年活動舉辦中!
只要登入遊戲就可獲得豪華獎勵與限定角色,只有現在快來下載遊戲確認吧!
►立即下載:https://app.adjust.com/1v45rci
►貓咪大戰爭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yankoTW
►貓咪大戰爭官方YouTube頻道:https://ppt.cc/fsEbcx
【蔡阿嘎尋找台灣神社系列2:花蓮】
[壽尋常高等小學奉安殿] 00:56
壽尋常小學校創立於大正3年(1914年),校園內的奉安殿奉遷式日期不詳,原是奉祀日人文人菅原道真,今則改奉我國的土地公,該祠的建築除屋頂被改成中式燕尾,其他則仍維持原有的日本樣式,十分具有特色。
最特別的是,奉安殿側面有「五七の桐」徽飾。五七の桐紋慣例上是屬於首相或內閣專用的徽章,僅次於天皇的「菊の御紋」,這也代表此處曾是日本政府的官方建築。目前台灣僅存的奉安殿很少,即使在日本國內也不多見。
[豐田神社] 03:34
豐田神社是臺灣日治時期官營移民村-豐田村(今花蓮縣壽豐鄉豐裡、豐山、豐坪等三個村)的神社,當時為了這些來自日本的移民,因宗教上的需要,在豐田村的森本聚落內於大正4年(1915)鎮座,社格為無格社,祭神為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二次大戰後被改為碧蓮寺,改供奉釋迦牟尼佛及不動明王,後來原神社建築於1958年毀於溫妮颱風,之後當地居民就地取材蓋小屋繼續供奉釋迦牟尼佛及不動明王,後續又落成並增祀五穀爺、母娘宮、媽祖娘宮。
[新城天主堂] 06:54
新城社所在地一帶,過去曾立有日本當局跟太魯閣族衝突事件的紀念碑,後來在昭和12年(1923年),新城社落成鎮。二次大戰後,有傳說國民政府派士兵拆除神社,結果士兵發瘋而無人敢利用神社土地的故事。1964年聖奧斯定詠禮會出資,以天主教會花蓮教區名義買下神社土地興建天主堂。
[台肥溝內社] 12:30
是1939年設立的「日本鋁業株式會社花蓮港工場」的構內社,即為「場內附屬的神社」,二戰時期為重要戰略物資「鋁」的生產工場,是將從菲律賓運來此處的原料加工後,憑藉鄰近港口的地利之便,再將鋁送至日本製成神風特攻隊所使用的戰機。
[林田神社] 15:28
為無格社,日本官方於今花蓮縣鳳林鎮設立官營移民村-林田移民村,為了撫慰移民不安之情緒,在移民村內興建有佛教的布教所、神道的神社,林田神社於大正4年(1915年)鎮座,是移居來臺的日本人原鄉信仰之開端。
林田神社的布局,在一鳥居與本殿之間的參拜道上分布二鳥居與石燈籠,鳥居的型式為神明造、石燈籠的型式為春日型,神社的本殿坐落於三層臺基之上,臺基與玉垣為日本時代保留至今的遺構,在歲月的摧殘中顯得特別珍貴。
[哈拉灣神社] 16:50
現址為樂合基督長老教會,日治時期於今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下撈灣社(戰後改稱樂合)建有下撈灣祠。現位於部落南方的山坡上,相關資料十分匱乏,名稱也只是暫時以地名加以稱呼。鎮座時間、祭神均不詳,因此也有人推測下撈灣社是其他神社分靈出來的「大麻奉齋殿」,或者是某間神社的遠距離祭拜設施「遙拜所」。
今日神社大部分遺跡已消失,神社本殿的位置被改為集會所,不過有趣的是,除了保留下兩個頗具規模的石燈籠外,還有一個經過數次整修的鳥居,這個鳥居早已沒了日本味,更多的是濃濃的原住民風。
[玉里神社] 20:09
玉里神社為當時花蓮南區相當重要的神道教信仰中心,社格為無格社,昭和3年(1928)鎮座,祭神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開拓三神(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大國魂命)。目前神社遺跡留有2座鳥居、17座石燈籠與參拜道等,並有一座表忠碑。
二戰後,日人撤離臺灣,加上信仰的不同,神社空間一度成為居民承租改為農田使用,而部分設施則遭人為破壞,玉里社傾頹於雜草樹林之間,表忠碑亦被民宅包圍。民國98年,一群熱愛地方文史的玉里鎮民自發性組成玉里神社志工隊,展開玉里社的保存維護行動。經過數次清掃,清理出本殿與拜殿的遺構,扶正傾倒的石燈籠,並清除參道上的蔓生野草,逐一展露玉里社原貌。
#尋找台灣神社 #蔡阿嘎 #花蓮神社和在地文化完美融合
#貓咪大戰爭 #貓戰 #貓咪大戰爭六週年
#蔡桃貴 #蔡波能 #嘎嫂二伯 #二伯
► 訂閱二伯&蔡波能:https://pros.is/2UncleYT
► 訂閱蔡桃貴:https://pse.is/TsaiGray2018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蔡阿嘎主頻道:http://pics.ee/AGaU2
► 蔡阿嘎FaceBook:http://pics.ee/AGaFB
► 加LINE好友:https://pse.is/GaLine
► Instagram:http://pics.ee/AGaIG
聯絡蔡阿嘎:
withgalovetaiwa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3z_4tYvgJw/hqdefault.jpg)
佛教公益活動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位於大坑道 15A 號的虎豹別墅,由富豪慈善家胡文虎先生興建,供其家人在香港居住,其毗連的萬金油花園已於2004年拆卸。該幅土地佔地 53,720 平方呎,由胡先生於 1933 年購入,興建虎豹別墅的工程於 1935 年完成。胡先生在福建和新加坡均有為家人興建大宅,但以香港的虎豹別墅最為人稱道。胡氏家族祖籍福建中川。胡文虎先生的父親胡子欽先生於1860年代定居仰光,在1870年創業,開設了一間小藥店。胡文虎先生與弟弟胡文豹先生於 1908 年繼承父親的中藥業務,後來研製出「虎標萬金油」,成為仰光家喻戶曉的藥物, 風行緬甸、馬來西亞、泰國及其他東南亞國家。胡氏兄弟於1926年把公司總部遷往新加坡,在三十年代逐步開設多間製藥廠,產品行銷世界各地,在香港開設的藥廠規模屬第二大。胡文虎先生亦在緬甸和新加坡創辦了多家報館,其後又在香港辦報,包括創立「星系報業」;他在不同國家出版的報章共有12份。他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曾捐建數以百計的學校、醫院、孤兒院和老人院,又多次慷慨賑災,以解災民燃眉之急。胡文虎先生於 1954 年逝世,其生意由女兒胡仙小姐接手。萬金油花園在東南亞歷史中擔當重要角色,是弘揚中國文化的旅遊勝地。胡文虎先生雖是佛教徒,但亦深受儒家和道家哲學思想影響。萬金油花園自 1935 年起開放給公眾參觀,園內警世的塑像和壁畫以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為題,是許多香港人回憶的重要部分。舉例說,園內的「十王殿」格子式壁畫勸誡世人,若生前為非作歹,死後輪迴轉世時便要承受惡果。1990 年代後期,長江實業 (集團)有限公司購入虎豹別墅及毗連的萬金油花園。發展商把萬金油花園重建為住宅樓宇,並於2001 年 10 月把虎豹別墅連其私人花園交予政府。虎豹別墅由胡文虎先生設計,建築風格顯示設計者深受英國、中國、印度和緬甸等地文化的影響。別墅為中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典範,是 1920 年代至 1930 年代糅合中西建築元素的豪華大 宅。虎豹別墅以西式建築方式興建,但亦借用和模仿中國建築的元素,例如飛檐、中式斗拱、月洞門、紅柱和青色釉面瓦頂。別墅的建築布局傾向西式,建築物大致對稱,並建有門廊、窗台和壁爐。內部裝修則有華美的意大利彩色玻璃、鍍金雕刻和模塑,以及充滿印度和緬甸色彩的壁畫。虎豹別墅在過去多年都沒有重大改動,原貌得以保留。 別墅基本上屬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內外牆壁由紅磚砌成。大部分紅磚作上海批盪,正門四周部分紅磚則為花崗石面。地面與天台樓板亦由鋼筋混凝土建成。地下昔日是遊樂和接待賓客的主要地方,樓上各層則設有睡房等,主要供胡氏家人起居之用。天台的中廳內部裝修成佛堂格局,專供胡氏家人念經靜修。地下低層為廚房、員工宿舍和貯物室。別墅前面的私人花園反映出中國文藝復興的概念。花園依照法式花園的風格設計,花壇採用規則的幾何圖形布局,山石錯落,中央建有噴水池。園內的中式建築物有涼亭、別墅大樓梯前的水池和假山,以及花園閘門上方的一道小橋。角樓乃園中的主要建築物,內有螺旋形樓梯,可以由花園通往一條公眾連接路。昔日別墅的住客曾在花園內舉行各種活動,包括夜間派對、園遊會、舞火龍、生日會和結婚宴會等。主要用地建於一個較大坑道水平高的平台上。該平台其中三面以擋土牆承托,花園總共有三個行人入口,其一是位於花園東北方的角樓之大坑道水平處,角樓是中式涼亭風格建築物,內有一道旋轉樓梯;另一入口位於花園西南面「通道地區」中間的花園大 閘;最後一個入口則位於花園西南一隅的花園側閘。別墅前方的花園分為兩層,從昔日的客廳通過兩道梯級可到達上 層花園。這兩道梯級前方有一個半圓形的水池,上層和下層則以三道位於不同位置的梯級及花園大閘上方的一條拱橋連接。下層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噴水池,其西北方一角的正門閘口上方有一個涼亭,東北方則有一座角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Q3-2W6827A/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eOaabe5lBnYjbd7o6SEl2lWqO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