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有禪學巨擘圓瑛大師者,乃清代以降,民初至今對於教證最有實入之一人,尤其是對於《楞嚴經》的用心近代少有。大師曾經自己自述過,在他年輕聽聞《楞嚴經》的時候,由於發心專研此經,但苦無太多參考之資料,當時大師對於《楞嚴經》之殷切求知的心情,就如同枯苗望雨一般,可惜在當時坊間可以參考的註釋雖多,但卻各有用詞,種類繁多,大師為此曾經於研究經文時,用心腦過度,導致心火旺盛而患了血疾,但大師卻沒有因此而有所退失,反而越遭逢挫折,越激發信解,於是就在佛前發願,希望藉由佛力的加被感悟楞嚴大義,並且也能夠迅速停止血疾,在此之後,遂有感應,有化人示現為老婦狀來告訴圓瑛法師藥方。這老婦人跟圓瑛法師說:「現在病體的狀況,可以用白杜鵑花燉冰糖服用,一定可以迅速地好轉。」當這位老婦人把藥方口述之後,圓瑛法師回過頭來尋著音聲來處張望,卻看不到任何人影,大師雖然心裡覺得訝異,但也不疑有他,之後便依老婦人所言服用了三次之後,血便停止。
從這件事情之後,圓瑛法師知道有佛菩薩的加持,便更加地有信心,歷經十年苦心鑽研《楞嚴經》,幾乎是孜孜矻矻,抱經不懈,焚膏繼晷,兀兀不斷,夜以繼日,無一稍歇。在這期間大師只要稍微有看到經文中不解或稍難之處,他便把這些字句逐句抄寫下來,變成書籤模狀,一張一張地貼黏在牆壁上,不敢或忘,有時一日之中無數回的參詳,有時便閉目苦思,靜坐參究,直到了解奧義為止。只要有一條明白之後,便除卻壁中之紙一張,如此不知不覺之中,竟也經過了八年的時光,才把滿屋子的紙條撕卻,這種用心嘆未曾有,這種精神簡直是觀止之嘆,也值得後學效法。雖然如此,大師仍然小心翼翼地不敢把所言講義即刻披露傳印。法師自述在每一次的講演《楞嚴經》便有旁通之義產生,因此,更覺精進不少,甚至於想要閉關專注《楞嚴》,如此直至大師六十八歲,深覺人之身軀受四大之干擾形同風前殘燭一般,他體悟到如此的桑榆暮景,人生無常,如果不迅速地把多年來所整理累積之《楞嚴》心得傳講演示,豈不可惜?在這之後便創立了楞嚴學院,自己每天親自講經,講經之餘便編寫講義,每天都到凌晨一點,如此年邁之年加上心腦使用過度,最後在講經中突犯風症⋯⋯此後經過醫治,仍然未放棄繼續編著《楞嚴經講義》,有感於《楞嚴經講義》志業未成,便繼續編寫直到大師七十四歲那年的夏天終於圓滿,總計有二十四卷。這其中的精義展讀再三,便會覺得乃是此末世中可以依靠此講義一窺首楞嚴三眛重要之津梁所在。
我會深入地研讀圓瑛法師所著的《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也是因為禪宗家師影響所介,第一套《楞嚴經講義》也是老和尚所親贈,裡面充滿了密密麻麻的朱字批註,幾乎布滿章章頁頁,這對我研讀此講義也有莫大的指引。由於過去自己也曾經覽讀過交光法師的《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溥畹《大佛頂首楞嚴經寶鏡疏懸談》和長水子璿法師的《首楞嚴義疏注經》……及當代多位法師的註釋參考多年。但此後自從仔細讀獲圓瑛大師的《楞嚴經講義》之後,深覺更能融會貫通,因此,只要讀誦本文時遇有任何疑惑處,旋即便可解惑,於是我在不同的書齋處都各自備有一套《楞嚴經講義》。
節錄|心無所繫,意無所縛,識無所緣https://teacherwang.pse.is/楞嚴經蠡測三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西遊記 #西遊記真實人物 #HenHenTV奇異世界 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上一集說了封神榜裡面的真實人物,今天我們來說西遊記,西遊記,也是出於明朝時代,雖然現在講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但是也有人說是丘處機,因為一些煉丹術的術語是全真教裡面的經典叫【西遊...
佛說無常經經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6
防疫休息中,大家都悶在家。不如用平靜的心情面對。工作需要努力,其實修自己的福報也需要時間及努力。其實,每個人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來扭轉運勢的。
命運必懂數411
平靜的心,可以改變不可能,可以讓我們克服憂鬱,超越自我
有空時念經咒文,或抄經咒文可以讓我們改變人生中的不可能
(專心念經,寫經。心至誠,頭低垂,口微張,聲微聞。(默念傷血,聲大傷氣)
心無雜念,觀想頭上方(佛光普照)。(念經時,用氣合血來轉動)氣血都要動,身心才能調節。
佛教各種經文,咒語用途,千萬不要錯過!很多大企業家的成功,都是靠夫人在家勤修行與積福積德。
趁著疫情休息在家,我們可以在家自行修持,也可以趁機改變風水,好好打掃清潔自己的房子。(乾淨的房子,就有60分的好風水了)
1、大悲咒可以產生心靈能量。這個是原始能量,先念大悲咒再念其他小咒,可以更好的發揮功效1、念經持咒時請一定要先唸「淨身口意三業真言」。
2、大悲咒與心經,如果有時間,就每天念,至少一天三遍。
3、誦經持咒結束後,請務必加唸「補闕真言」
4、最後迴向請「神明作主分配」(可將你的優先順序告訴神明)
「把唸經功德迴向給神明」。這是因為,你是在拜託神明來調解業障,當然應該把籌碼(功德)繳交給神明來分配,把功德交給神明全權處理便是了。
真正有修行、有智慧的人,在任何境緣中都能夠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態。心順了,則一切皆順;
心若生煩惱,必然痛苦接踵而至。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運氣不好的時候,請常默念這3句話,好運不請自來!
一、一切苦難皆是修行。
無常困苦看似是一種刁難和折磨,卻可以把一個人歷練得更加強大。「無魔不成佛」,一個人在順境中是難以有大成就的。
溫室裡的花經不起風雨洗禮,太過順利的人生未必是好事。
偉大的佛祖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的幾年時間裡,經受比常人多出數倍的苦難,身體的勞頓、小人的折磨,等等。佛陀雖痛,卻更加強大,最終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我們生活中常遇到逆境,總是習慣性地埋怨、抱怨、牢騷,這些都是很消解自身的好運的。
一個滿身負能量的人,只會讓自身的境遇變得更糟。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對自己的一種成就,都是最好的安排。以積極的心態待之,你會成長得更快。
二、忍辱是在行善積德。
無論是遇到令我們難過的事,還是讓我們討厭的人,記住一點,一點要學會忍辱。
「忍辱波羅蜜,便是妙中寶」,忍辱不是軟弱、懦弱,而是寬心、放下,不執著、不糾纏。
「大肚能容、開口常笑」,度量越大、格局越大,人生的福氣也自然越深。
三、運勢不好是在積攢大福報。
佛教有句話叫「吃苦了苦,享福消福」,大概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老實善良之人卻一直過著奔波勞累的生活,這看似是無福,實則是在消業積福。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善良的人現在吃苦,是消往昔惡業,也是在為未來的自己儲備福德資糧。
常聽得一句話「行善未見善,前世有虧欠」,這輩子沒有天生的好命,往往是因為前世沒有種得好的善業,沒有修得足夠多的福報,這輩子吃苦受罪來消業,惡業消、善緣到,自然苦盡甘來。
一個人出生所帶來的福報是有定數的,如果一味地享福,那福報就會消耗得很快,若不知惜福積福,福報一旦早早耗盡,沒福了,苦難隨之即來。
所以,得意時,切莫忘形,須知「福禍相依」。
不論人生得意還是失意,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多懺悔、多做善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惡業消、福自來。平靜的心才能克服萬難,奇蹟出現。福至心靈。
佛說無常經經文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解除煩惱的妙方
這人世間是有許多的塵勞紛憂,而人性中也有避免不掉的三闇垢習,即便是未達解脫之緇素行者或未近登地之修士,也不免有外境襲心之困擾。每當我稍蒙閒僽,便會慶幸我有人世間不可思議的開釋妙寶⋯⋯。
在《無量壽經》中,佛歡喜讚歎地對阿難等佛子們說到阿彌陀佛淨土不可思議的功德,其中有一段是我讀誦起來每每接可以轉憂為喜,最終喜躍抃舞的一段經文——
「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其風調和不寒不暑。溫涼柔軟不遲不疾。吹諸羅網及眾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
此時最好的方法便是找一靜處,觀想阿彌陀佛的淨土中有不可思議的德風,輕柔地、溫煦地、緩緩地吹拂到身體上,此風絕非林升詩中的「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那股浪拓忘乎自身,只耽溺於散漫之中,更非秦觀的「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閒倚胡床般的慵悠淡適⋯⋯。
我所了解讀到的極樂世界淨土中的德風,更超越於儒家《論語》中所說的「君子之德風」,沒錯!居上位者所推動的德行往往可以吹拂至千萬百戶人家,使得百姓們心中的盼頭得獲,而過著歡騰喜慶的日子,但這一切都是無常,人世間永遠都擺脫不了八苦的限囿,無有出期。可是阿彌陀佛的德風不僅僅風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阿彌陀佛的開悟解脫法語,這德風中不疾不徐,微微緩動著,不冷不熱,恰到好處,當這風吹到不可思議有不可數的珠寶所串連的寶樹上時,便會發出微妙難測,超越這人世間所有園林景觀最極致的搜神巧工之木,不但如此,這寶樹所散發出來的風色郁香,人間所無,為什麼?
所有聞到由風所飄散出來的香氣,一切的世俗煩腦都會從根本處拔起,此德豈是人間可比?接著這風漸漸不斷地又吹觸到身上時,那股舒適感就如同阿羅漢進入了滅盡定般的喜樂,無論五濁惡世中任何的不可解之痛苦、恐懼不安,舒緩地也都得到安歇。這風也把樹上的花瓣散佈在極樂世界的黃金寶的上,有條不紊的花色自然星羅棋布,安置在這片寧靜的佛土上,花面上柔和的色彩和光線伴隨著濃郁的香氣,菩薩們從這一片無盡的花海上,漫步其間,眼看著凹陷入地四寸,可是菩薩的腳甫一舉起,又完好如初⋯⋯。
試問這人世間所有的一切戰亂、飢荒、刀兵、一切劫難所造成的苦惑,當身心有所受創的時候,能夠把煩亂的心暫時依靠停泊在阿彌陀佛的淨土一景中,或許可以讓大家錯亂、不確定的心得到安歇⋯⋯。
當大家正在恐懼、不安、迷惘、無措的時候,請常唸「南無阿彌陀佛」。
王薀老師
佛說無常經經文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西遊記 #西遊記真實人物 #HenHenTV奇異世界
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上一集說了封神榜裡面的真實人物,今天我們來說西遊記,西遊記,也是出於明朝時代,雖然現在講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但是也有人說是丘處機,因為一些煉丹術的術語是全真教裡面的經典叫【西遊證道書】,這個說法卻讓其他人質疑,因為丘處機是宋朝末年,而西遊記的時代雖然是唐朝,但是很多裡面描述的風土人情確實明朝才有的。
是的,丘處機有在射雕英雄傳裡面,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來的。下一次可以講金庸的咯~
回到這裡,我們姑且相信寫的人是吳承恩,也是出版於明朝,而裡面的人物和封神榜是有重疊的,例如二郎神,哪吒,還有一班的仙家,那麼西遊記裡面出現的人物是真的嗎?
是的,唐太宗是唐朝的真實人物,他就是李世民,因為和自己的兄弟爭皇位,他幾次給他哥哥和弟弟,也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多次想殺害他,李建成已經是太子了,但是因為李世民功高蓋主,朝廷裡面有很多維護李世民的聲音,他覺得李世民是個威脅,就多次下毒毒殺他,但是卻被他躲過,於是李世民就下定決心,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玄武門那裡埋伏,於是就將計就計,派士兵圍著他們,把他們殺了,連同他的五個兒子都殺了。
在西遊記裡面,李世民當了皇上過後,一直發惡夢,還被帶到地府,見到了他的兄弟來復仇,還見識了十八層地獄,見識了地獄的恐怖,他就信佛並且大力推廣佛教,和唐三藏談論後,就決定派他去西天取經。回來造福人民,也藉此消除自己的罪惡。
那麼唐三藏是在歷史裡面有這個人嗎?是的!是真實人物來的。
他的法號叫玄裝,俗稱陳祎 (yi1),為漢傳佛教裡面最偉大的譯經大師之一,被譽為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也是中國法相宗教的創始人,由他的弟子辨機記錄他的口述,並且寫下的【大唐西域記】就是記錄他去到天竺學習並且翻譯到中國的一些經歷。由於古印度非常缺乏記錄,因此這是非常珍貴的遊記,在裡面可以了解到古天竺的地理歷史,他們根據玄裝的這個大唐西域記裡面的資料去尋找古蹟,證明這個遊記是真的!
那麼為什麼他要去西域,也就是印度取經呢?
原因當時的佛教是攝論宗和地論宗這兩家對於法相之說有點出入,於是他就想去到佛教的來源之地,天竺去尋找總骸(gai1)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把一切的法相之說貫通融合在一體。
但是他那時得不到唐朝的過所,也就是護照,所以一直沒有出發。在貞觀三年,他就私自從長安出發,也就是現在的西安,經過高昌國,也就是現在的新疆吐魯番。被高昌王強行留下當國師,只是玄裝不妥協,三天不吃不喝,高昌王覺得愧疚於他,於是就和他結拜兄弟。所以結拜兄弟並不是唐太宗,而是高昌王。
終於千里跋涉,從長安到達了天竺,你們知道有多遠嗎?先說從長安到高昌,距離大概是2635公里,如果是走路大概需要552小時,如果好彩的有馬騎,一天大概可以跑100公里,都要整二十七,八天才可以到達高昌。以前根本沒有現在的馬路那麼好走,可能還需要攀山越嶺。還要找路呢~然後高昌去到印度是大概也是2500公里。以前的人真的意志力很強哦!玄裝到了天竺後呆了那爛陀寺十年,這個那爛陀寺位於現在的印度東北部,也就是現在印度的比哈爾邦中部。
這那爛陀寺每天有一百多個講壇,每天教導大乘佛法,天文學,數學,醫學等等。玄裝把這十年學習的東西,把657部經書帶回中土,他從643年從天竺出發,到了645年,也就是大概兩年時間才可以到達,收到唐太宗的熱烈歡迎,他不是偷渡客嗎?哈哈
的確,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廣之下,他在長安設立了譯經院。一生翻譯的經文有七十二部,共一千三百三十八卷。
孫悟空呢?也是有這個人,但是不是猴子。
在玄裝去到西域時,然後到了瓜洲去買馬,胡人石磐陀(pan2tuo2)請玄裝為他受戒,並自願當他的嚮導,而且也是玄裝的第一個弟子,他剃度過後也成為了胡僧,胡僧和猢猻的音很接近,結果就變成猴子了。但是他陪到一半就半途而廢,沒有再幫玄裝做嚮導了
還有這個猴子的設定其實跟印度傳說的神話裡面的神猴哈奴曼,擁有四張臉,八只手。幫助羅摩去拯救他的妻子悉多,傳說中的哈奴曼靈敏機智,可以騰雲駕霧,火燒楞伽宮(leng2qie2)和偷仙草,不需要偷,去奶茶店就有很多仙草了啦~所以大鬧天宮可以就是借鑒火燒楞伽宮吧~
在歷史裡面的確實有一名悟空大師,他叫車豐朝,有點像韓國人的名字。
雖然和玄裝不是同一個時代,他是在唐朝750年的一名武將,慣用的武器是什麼呢?是的,他是用重36斤重的熟棍,就是大概18公斤重,他的確實護送唐朝使團前往天竺,但不是護送唐僧。
在一次馬瘟當中,他中了病,因此不可以和唐朝使團回去大唐,在法師三藏的醫治下,他痊癒了,覺得人生無常,因此皈依佛門,三十年後回到大唐,被唐德宗賜法號為悟空,他也留下了一本叫【悟空入竺記】
那麼豬八戒呢?也是有一名大師叫八戒,但是是比玄裝更早三國時代,叫朱士行,由於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他們不能放朱,聽說當時明朝也不能養豬,
所以那時的人物設定為山豬,加在一起就變成豬八戒,
他是中國歷史裡面的第一個漢族僧人,也是第一個去西域取經的人。
雖然裡面都是一些摻雜的歷史人物,但是西遊記還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品,尤其是大鬧天宮的時候,其實是對於專制和階級之分的控訴,在能者並不可以在政治上受到重用,也顯示出作者對於當時的社會封建和專制。當然裡面也是宣傳佛教的一本名著。
好啦!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下次要開始講金庸的名著啦!裡面的很多人物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但是先告訴你,歷史裡面沒有韋小寶這一個人物。如果喜歡我的影片,那就分享,訂閱,按贊吧!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bIC8hbmx6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