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thank you, I love u.】
人類總是捉錯用神,想說抱歉的時候,其實對方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好對不起的。拍電影時,雅妍告訴我,不要說「對不起」,嘗試說:「謝謝,我愛你」。如果探討如何解決問題,言語間說着愛,的確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可是,不愛,也沒有讓我們認清任何事。
愛的反面不是恨,僅是不愛,不愛的方式有很多種,切斷,割捨,放棄,「無事」,就能若無其事。
愛不是答案,是「面對」與「回應」問題的方式。
無論是對待一事一物,人和人的關係,以至自己的身體。
過去兩星期,超越肋骨折斷的疼痛,似是解鎖了痛感的上限。很多原定的工作照常進行到極限(當本人還以為距離極限很遠),才意覺到這次距離危險,稍微有些太近。
日常字末句尾總是呢喃著:「身體從心」,我的身體,偶然,會跟不上我的心。
一直幼稚地覺得,大腦是器官,心臟也是器官,然而「心」,卻是意念、意志,心想往哪裡去,每個細胞也會隨之驅使,往哪裡去。因為沒有咳嗽,也沒有肺炎徵兆,毫無自覺地帶著無法分辨痛楚來源的炎症,如常上課下課拍攝工作;直到踏進醫院的瞬間,體溫超標警報的聲音,讓我想起某次在搜尋拍攝服裝時,店員忘了拆防盗裝置,出門時,閘門發出淒厲鳴叫,惹來警覺的目光。正因突然來襲的荒謬感暗自發笑的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荒謬的處境都是自己造成。
在接受治療、檢查、注射各種藥物、反覆地找尋血管打點滴的時候,護士小姐總會對我說:「做得很好」。我在反思,沉溺專注別的事情,假裝對痛感遲緩和鎮定,不掙扎不叫喊,簡直是強項,然而這到底是哪裡好?沒關係,能耐得住痛,就會獲得讚賞的場合,也就只有這些時候了(笑)。我靠著滿足於不需要勞動就能獲得讚賞的想法,抵消了很多個覺得不「想」忍受、想逃離、浮躁、恐懼的瞬間;同時也發現,正視痛感是治療的關鍵,如果還沒厭世到盡頭,最好還是誠實地反應、感受自己與危險的距離,身體已在奮戰,提高意識什麼對自己不好,例如⋯⋯你所不知道的藥物敏感,會讓你的咽喉氣管胃突然腫脹,呼吸困難;又例如,你的血管因為反覆注射堵塞了瘀血塊,原來不是一兩個星期就會消失的,所以,得說出口,老實點。
能夠承受痛楚,算是頑強?能夠承認不能再承受更多的痛楚,痛的時候喊痛,其實是本能,是正常反應;是誠實。
我在學習中,如何誠實面對和回應,愛我的和我愛的人。
想對這個星期的缺席缺失說抱歉,想對頻撲照顧、在擔心的人說對不起;
也許,其實,「沒有人在怪你」🤷🏿♂️,沒有人在怪責誰,一切也只是處境。
有一個不能否定的事實,這世界即使誰突然消失不見,還是會繼續運作。我在臥床的時候,好好地感受了一遍,消失、失去可以僅是一瞬間的事,一不留神,遲鈍、不敏感、不誠實,就可能錯過趕及治療的時間點。求生意志與求死欲是並存的,在與世隔絕的時候,正因求死欲張狂猖獗,生的欲求會讓人保持靈敏。求生欲與求死欲的搏鬥,其中一個回合是:該延續還是终止與人的連結。
對不起是個魔咒,我們一旦被綑綁於抱歉的情緒,因內疚而承擔,一切就變得沉重,可能正因為沉重,發生的一切,才會如此真實。沉重,有什麼好處?至少沉重讓人貼地而行,確切感受什麼是重要的。
也許還能,理解生命和人性本身是複雜但也許不是那麼困難,可以簡單但並不容易。
每次在溝通中鍵入:”It’s complicated but not difficult, simple but not easy.” 感覺像是說了很造作的話,但我的確一直抱持這個想法,去面對所有問題。
若是害怕沉重,無法坦率誠實,又會墜入封鎖感受的循環,那是不愛的一種方式,不愛,沒有讓我們認清任何事。除非,失去了相認的興趣和必然性。
In other words… 願往後餘生,任何形式的「對不起」,最後以「謝謝,我愛你」作結。
每個人也不容易,祝願,正在努力活上去的每一位,身體從心。🙏🏼🤍
圖是舊照,大概,很快就能好起來出走奔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9萬的網紅文慧如Boon Hui L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親愛的愛情 了解你我覺得我需要一輩子的時間。小時候我喜歡看烏拉博士的《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天空會有雲,為什麼飛機會飛行,所有的疑問,烏拉博士都會告訴我。那時候的世界黑白分明,我不曾懷疑什麼,以為你也是如此,但是隨著時間,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忽略了什麼讓你慢慢變了,變得不能僅僅是喜歡。這中間究竟...
你到底愛不愛我我不知該說些什麼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封信要和你分享的是一位父親送給女兒的四句話。如果你讀過我的《態度》這本書會知道,我家也有兩位女兒,我瞭解到這四句話之後,把這些話也分享給了我的孩子。也許你會想問,這位父親到底是誰,這位女兒又是誰呢?其實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四句話本身。
接下來,我就把這四句話分享給你,也談一談我對這四句話的理解。也許你也可以把它們分享給你的孩子。
不要做非此即彼的簡單判斷
第一句話:凡事不要做非此即彼的簡單判斷。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很多事情之間原本不是對立的關係,沒有必要一定把它們對立起來。比如很多人會覺得,如果我花時間幫助別人,自己的工作就做不好了。其實花時間幫助別人並不一定影響自己的工作。除非你手裡這份工作的截止日期就是第二天,做自己的事情的確和幫助別人產生了衝突;否則,你以一種非此即彼的心態看待這類事情,就會把自己孤立起來。
戀愛中的人常常會抱怨對方不滿足自己的某些要求,說對方這麼做就是不愛自己,這也是一種「非此即彼」。不滿足某項要求,可能是因為對方確實有困難做不到,也可能是這個要求本身不合理,如果非要把「能不能滿足這項要求」和「愛不愛自己」放到對立面,就是不夠成熟的表現。
之前講過,小孩子因為智力發展不完善,只能做出對與錯的簡單二元判斷,孩子可能會說「如果不給我玩具玩,我就不和你做朋友」之類的話。孩子用這樣的方式交流,是因為他們只能理解這樣簡單的邏輯,也只能通過這種二元對立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利益訴求。
而人成年之後,智力發育成熟了,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就應該懂得世界上的事情並非一定是黑白對立的。有些事情彼此扯不上邊,更不能把它們刻意地放在矛盾的對立面,比如覺得好好學習就不能鍛鍊身體了,專心工作就不能照顧家人了,等等。一個人能認識到這一點,就是長大的表現。
不過總有一些人,身體長大了,思維方式和見識沒有隨著身體一同成長,仍然停留在小孩子的階段,仍然抱著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維,在不是矛盾的地方刻意製造矛盾,遇到真的矛盾了又只會回避問題。結果生活變得很累,累的時間長了,就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不想去做,人變得遲鈍、懈怠。很多人覺得自己很忙,沒有閒暇,煩心事很多,這時可以考慮一下,有些麻煩是不是自己造成的,有些矛盾是不是自己發明出來的。
女生的感情更細膩,有時候更依賴於感情來做判斷,可能更容易陷入所謂「非此即彼」的困境中。這時可以跳出來看一看,用理性想一想,事情是否果真如此?有沒有別的思考維度?能不能採取別的做法?
不只看他如何對你,還要看他如何對別人
再來看這位父親給女兒的第二句話:談戀愛時,不光要看對方對你怎麼樣,還要看他對別人怎麼樣。
說這四句話的父親本人不是一個愛多說話的人,平時很忙,工作中接觸的人非常多,在單位和在家裡都是最有定力的當家人。他對女兒說的這句話,我覺得講得很有道理,我父親其實也對我講過類似的話。我自己生活中不論和什麼人來往,都會注意對方怎樣對待別人,對方喜歡接觸什麼樣的人。類似的話,我也分享給了我的女兒。
在戀愛中的追求者,很容易做到溫柔體貼、出手大方,平時甜言蜜語,動不動就送本書或者送張電影票來,兜里隨時裝著巧克力,這些戀愛的技巧不用教誰都能會。至於海誓山盟,反正沒有成本,戀愛一年可以說得比結婚後一輩子還多。
但這只是他對待追求對象的方式,有的人熱戀時對女朋友千好百好,但私下裡對待其他人可能粗暴、吝嗇甚至偏執。我在前面的信中講過,不要以為所有人都會心口如一。很多女生都有過這樣的感覺:結婚之後,怎麼丈夫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變得讓人厭煩。其實有可能那才是真實的他,戀愛時那種完美的形象反而是假的。要避免這種情況,辦法之一就是多觀察他是怎麼對待身邊的其他人的。
其實不僅戀愛對象會這樣,但凡對你有所求的人,都可能會有類似的做法。什麼人算是對你有所求呢,比如要和你借錢的人,要租你房子的人,想和你談成生意的人。在追求目標時,很多人都是熱情備至,但等他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變成了另一個人。
在美國,經常有房東和租客到法庭上打官司,常常是因為租客住進房子之後就拖欠房租賴著不走了。因此,有經驗的房東不僅要查潛在租客的公開信用記錄,還會去向他身邊的人瞭解這個人為人處事如何。這樣雖然成本高,但能夠省掉後面很多麻煩。我們在投資的時候,對於第一次打交道的創業者,也會秉承一個原則,就是他自己社群里、朋友圈裡面的人必須跟著投,這都是花錢得來的教訓。
如果你是女生的父親,在戀愛婚姻這方面,我再給你兩個建議。
第一,相比兒子來講,父親對女兒的陪伴更重要。舉兩個例子:同為民國時期的著名才女,張愛玲的感情經歷非常不幸,而林徽因的婚姻生活則相當美滿,兩人在感情上的不同遭遇和他們小時候成長的經歷是有關係的。張愛玲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滿清遺少,品行不端,沒有給張愛玲帶來什麼好的言傳身教;而林徽因則有一個把她捧為掌上明珠的父親,帶她遊歷歐洲,是她的良師益友。
第二個給父親的建議,千萬不要對女兒催婚。不要老覺得婚姻一定是一種獲得,硬逼出來的婚姻有可能是災難。如果理解不了一件事有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就像只知道有正數,不知道還有負數一樣,思維水平還停留在小學。
不要倉促做決定
這封信要分享的第三句話是:只要不是關係到生死的事,不妨先放一下,不要倉促做決定。
大部分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感性,有時在感情的作用下會很快做出決定。比如,生氣的時候、委屈的時候,可能會說出衝動的發言;遇到突發情況,難免因為慌張倉促行事。可一旦做決定太快,後悔的情況也會變多。事實上,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話可以暫時不說,事可以先不做,這樣犯錯誤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越是衝動慌張的時候,越是要冷靜。只要事不關生死,不妨去喝杯咖啡,或者去健身房鍛鍊一下,平復一下心情,很多事就雲散風清了。心平氣和之後,好的解決方案,好的表達方式,也會自然地浮現出來。很多時候,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得那麼糟糕,只是出乎了我們的意料而已。
當然,這並不是只有女性才會遇到的問題,有的女性在這方面其實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比如我曾經有一位亞裔女同事,她是和我一同進的谷歌。當時她所在的團隊裡很多人都是男性白人的博士,學歷比這位女同事高,英語也比她好,但領導卻把團隊交給這位女同事管理,就是因為這位女同事為人淡定,很少衝動,也很少犯錯誤。別人吵得不可開交時,她常常不說話,事後把那些問題逐一解決掉。
守住底線
這封信要和你分享的第四句話是:守住底線。
這句話不只是可以給女兒,也可以給每一個人。在美國社會,和中國一樣也有各種複雜的關係要處理。在單位里也有各種派系,有權力鬥爭。很多時候,來一個副總裁,就會帶來一批自己的人,排擠掉一批原來的人。這樣的內耗在任何單位里都可能有。有的人遇到這樣的事喜歡站隊、抱大腿,甚至為了上層的變動和單位工作重點轉移大傷腦筋。抱大腿抱對了且不說,一旦抱錯了,結果可想而知。更何況,靠抱大腿上位,就算暫時抱對了人,以後單位業務重點轉移了,常常就得和上級一起走人。
2021年,奈飛從中國引進了一部電視劇《理智派生活》,這是一部職場劇,裡面就有一群很不稱職的總監,在公司抱著一個副總裁的大腿,然而這個副總裁錯判形勢,後來被公司掃地出門。前面說的那些渾渾噩噩的總監,前景也好不了。現實中,我們也會看到有的大公司整部門整部門地裁撤。靠派系鬥爭上位的人,很難永遠是派系鬥爭的贏家。
在任何單位里,人都要記住原則,守住底線。當然,如果自己能夠把工作乾得出色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最出色,也要讓整個單位都瞭解到你的價值,而不是只依賴一兩個人。對於已經做到中層的人,最需要動腦筋的事情是如何讓自己的團隊有效率。可以引入必要的競爭,這會給團隊帶來朝氣;但是物極必反,過度鼓勵競爭會造成內耗甚至員工的離心離德。
對於女性來說,在男性主導的職場中打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人因此就覺得,自己一定要比男性同事更狠才行。其實大部分時候單位任命一位女性做領導,可能恰恰是需要她用智慧來平衡各種關係,安撫團隊成員,這是女性的優勢所在。明白自己的價值,守住自己的底線,才是在職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正解。
如果是在基層崗位,女性則可能面對更多的困難和誘惑,更要記住守住底線這句話。我們時不時會聽說某公司某位女性員工因為和男性中高層的曖昧關係獲得了什麼職位;然而一旦公司調整組織結構,清理不稱職的人員,這樣獲得職位的人就留不下來了。如果女生本身有能力,捲入這樣的事里就更不值得了,就像我在之前信里說過的,有些路看起來是捷徑,其實是離成功最遠的道路。
小結
總結一下這封信分享的這四句話:
一,不要做非此即彼的簡單判斷;
二,對於對你有所求的人,不僅要看他對你如何,更要看他對別人如何;
三,不要倉促地做出決定;
四,守住底線。」
你到底愛不愛我我不知該說些什麼 在 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請跟酒談一場戀愛-財訊第639期
近日來最讓人血脈賁張卻又緊張到手心冒汗的,莫過於觀看台灣選手在奧運競技場上的奮戰。這場因新冠疫情而延宕一年的賽事,即便開幕前雜音不斷,但無論是開幕表演,或是接下來一項一項的競賽,都讓我們心臟狂跳,恨不能到場上振臂高呼的為他們加油。
回顧歷史,東京早在1964年便曾舉辦過奧運,山崎蒸餾所為了慶祝東奧二度舉辦,特別挑選了1960年陳放於水楢桶,而後在1964年換入美國白橡木桶熟陳的55年威士忌,總共裝出100瓶,於去年6月以大摸彩的方式供日本居民購買。為什麼是大摸彩?因為中籤者只需付出300萬日圓,合台幣僅約80來萬,便能購買一瓶。這是山崎有史以來裝出最高酒齡的一瓶酒,若與山崎50年動輒好幾百萬台幣的拍賣價相比,不是等同中了樂透彩嗎?
酒廠週到的將得標者名字刻在瓶身,一方面彰顯不凡的紀念意義,另一方面,我小人之心的揣測,酒廠並不希望得標者轉手獲利。不料6月抽完籤後,同一支酒馬上在8月香港邦翰斯拍賣場現身,並且以620萬港元驚人的高價落槌,大概是兩個月前買價的25倍,成為(到目前為止)全球最高價的日本威士忌!
身為一介升斗小民,若有機緣請回如此高酒齡神物,必當慎而重之的供養照護,萬萬不行沾惹塵埃,更要謹防破損,但由於沒有資格登記抽籤,只能眼巴巴的羨慕。當然,中籤者大概不會有人輕易開瓶,所以儘管酒廠不願看到高價炒作,但遲早也會進入拍賣場,到底瓶中滋味如何,只能憑藉著調酒師的敘述來想像。只是作為一個愛酒人卻不免感傷,所有的藝術品均可供人賞玩,但酒做出來的目的卻需要破壞(開瓶)才知真曉,假若製酒人知道自己的作品只是投資工具,會不會因此而長吁短嘆?
不過我還是參與了7月中羅芙奧「尊釀雲集」的春拍,說參與也不盡然,單純的做個旁觀者,沒有註冊,當然也沒舉牌。這次拍賣同樣受到疫情影響而延期,且在三級警戒下,只得以直播方式進行。原以為少了場上劍拔弩張的近身肉搏,喊價者應該會冷靜不少,但一路觀看下來,某些熱門酒款-尤其是日本威士忌,價格依舊扶搖直上,讓我看得瞠目結舌之餘,不免暗自盤算,假如我也將手中不再喜愛的收藏送拍呢?會不會違背了我的愛酒初衷?
我時常言,威士忌的收藏原因百百種,但投資的目的只有一種。當威士忌價格的漲幅在近幾年直衝天際後,不意外的,投資者都想藉此撈一票。國際上不乏私募基金將威士忌納入投資標的,甚至完全以威士忌為主,倫敦全球資產顧問公司Knight Frank於2021年的報告中,列舉了過去10年各種奢侈品的投資累積獲利,其中威士忌以近5倍的漲幅將其他奢侈品遠遠拋在後面。雖然這種漲幅驚人,但若與近年來威士忌拍賣動輒十數倍的漲幅比較,只能算穩健而已。無怪乎想靠威士忌發財的酒友躍躍欲試,更是許多酒友沒頭蒼蠅式的亂問「這支酒值不值得收」的原因。
確實,近年來出現某種趨勢,當熱門酒款上市,許多消費者聽到耳語傳言,興沖沖的把酒一箱一箱的搬回家,又有投資客著書立說的宣揚威士忌投資獲利600%,更是吹波助瀾,我對這種現象十分不以為然。第一,囤積居奇阻礙了商品流通,讓真正想喝的消費者買不到,或是得花更高的價錢才能買到;第二,酒價呈現不合理的飆漲,助長炒酒風氣,後繼投資客可能賠錢出局。這種現象品牌端當然也注意到,我曾向他們提問:你希望你們賣的酒能讓更多的消費者喝得到,還是只要銷售完畢即可?他的回答很簡單,酒廠連年不斷的生產,當然希望酒能進入消費者口中,不應該被當成投資商品囤放。
股票市場有句名言「不要和股票談戀愛」,所以設定停利損點停,該衝即衝、當殺就殺,絕不能優柔寡斷。換成威士忌,我大聲疾呼一定要跟酒好好談一場戀愛,不愛酒,就沒資格論酒,更完全失去了收藏的意義。多年前有一部我很喜愛的電影《寂寞拍賣師》,講述一名擁有超凡鑑賞、鑑價眼光的藝術品拍賣師,個性高傲拘謹、孤芳自賞,總與他人保持潔癖式距離,最愛的是巧取豪奪而來的女性畫像,可最終落入愛情陷阱而人去畫空。這是一部在虛偽和真實之間辯證、考驗人性與物慾的電影,只因他不清楚自己愛的是什麼。在威士忌這條路上,我希望酒友們都能清楚知道。
你到底愛不愛我我不知該說些什麼 在 文慧如Boon Hui L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親愛的愛情
了解你我覺得我需要一輩子的時間。小時候我喜歡看烏拉博士的《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天空會有雲,為什麼飛機會飛行,所有的疑問,烏拉博士都會告訴我。那時候的世界黑白分明,我不曾懷疑什麼,以為你也是如此,但是隨著時間,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忽略了什麼讓你慢慢變了,變得不能僅僅是喜歡。這中間究竟是為什麼呢?所以我寫了這首《愛情十萬個為什麼》。
起初《愛情十萬個為什麼》的DEMO歌詞,寫的是失去你之後,腦袋裡千千萬萬的疑問,為什麼要離開我?為什麼不能長久?後來我想到,很多人對你都會有所成見,覺得年齡、薪水、職業都是主宰你是否完美的關鍵,換作是我的話,我一定也無法接受吧。
所以你可能會覺得很不公平,為什麼大家不斷地質疑你但你卻沒辦法反駁?為什麼啊為什麼?親愛的愛情,我有言語道不盡的十萬個為什麼,只盼旋律中的發洩能夠帶來一些撫慰。《愛情十萬個為什麼》,又有誰能夠真正瞭解你呢?而我卻一直覺得你是世上最純真最美好的寶藏,如果有一天能夠擁有你,我會有多幸福。
愛你的慧如
-----------------------------------------------
愛情十萬個為什麼
為什麼 愛情裡十萬個為什麼
想破腦袋我也想不通
究竟是我太笨或是太過執著
別再說什麼
該怎麼愛才不會錯
人是我的 心是我的 我是我的
愛什麼為何要聽別人說
為什麼真心要故意兜圈
為什麼幸福來自妥協
膚色年齡薪水和職業
什麼時候變成 決定愛不愛的關鍵
明明我和他心智都健全
為何還得要笑納別人的意見
明明我的人想在此刻冒險
我的心我的心為何要擔心明天
Oh 就只有他能聽懂我說的語言
為何還要管他到底學什麼專業
明明他在陪我把夢想實現
為什麼不能 好心點祝福我們早日如願
我的世界因為他才開闊無限
為何還要管他家有多少坪空間
我只想憑直覺
其他寶貴意見 很抱歉
為什麼 不能只愛他睫毛的弧線
為什麼 不能只愛他頭髮的鮮艷
為什麼 不能只愛他性格缺陷
為什麼不能偏愛 他的靈魂奇怪的笑點
我的世界因為他才重現藍天
為何還要問他每個月賺多少錢
我只想憑直覺
其他寶貴意見 很抱歉
是什麼讓愛情不敢轟烈
是什麼讓愛情寧願膚淺
這混亂世界 要多少運氣 才能剛好遇見
為什麼愛變成一種消遣
為什麼愛讓人覺得丟臉
誰回答我
曲:文慧如
詞:藍小邪、文慧如
編曲:張暐弘
製作人:張暐弘
配唱製作人:張暐弘、文慧如
和聲編寫:張暐弘
和聲演唱:文慧如
錄音師:張暐弘
錄音室:Lights Up Studio
混音:Brian Paturalski @Magnolia Studios
OP: HIM Music Publishing Inc.
TWD951880302
Music Video工作人員名單
導演 謝乾乾
編劇 常瑞恩
副導演 葉丁瑋
助理導演 程庭裕
攝影 程庭裕 朱華楊
攝大助 陳幕平
攝二助 鏡花園
手臂 朱華陽
燈光師 馬銘財燈大助 高煜盛
燈二助 田峻榮 黃偉傑
美術 秦明輝
執行美術 廖浩鈞
製片 林曄
執行製片 凃玠庭
製片助理 黃詩詠
場務 魏俊傑 陳世宏 許峻豪 李宗庭 陳彥豪
男主角 楊皓崴
臨演 黃紹毓.劉奕中.許銘順
木工師 汪鳴龍
攝影器材 鏡花園 新彩廣告事業有限公司
燈光器材 六福影視器材有限公司
剪接 葉丁瑋 謝乾乾
調光 謝乾乾
數位收聽【親愛的你__怎樣的我Honestly Me】:https://BoonHuiLu.lnk.to/Honestly_Me
專輯購買指南:https://www.facebook.com/HIMMusicOfficial/posts/2325724464323154
#好鬧音樂會開賣中
#2019首席唱作新人
#親愛的你____怎樣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