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你要做什麼?】
我大學念的是企管系,畢業之後真的也不知道要做什麼,班上一半同學去唸研究所,另外一半去做家裡工廠、幼教老師、賣場上架、保險各種,我踏入了廣告業,結果一個月就被老闆吉,還只給我半薪。
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大概是人活著最苦的年紀,沒有未來,追著錢跑,隨時都在懷疑自己。
如果每個人都追求著穩定的生活,可能還沒畢業就在想怎麼退休,想跨出一步就想到達天堂,往往卻不知到天堂長什麼樣。
#青春本來就是折騰 #你還在折騰中嗎
#過了才明白有選擇比追求安穩好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Colbie 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抽煙飲酒有害健康 請勿模仿- 《不如我繼續累積滄桑》Official Music Video ? https://youtu.be/PNWYRvJidFM 花絮攝影 / Ho Yue Qin 何悅沁 專輯主打《不如我繼續累積滄桑》 2017年寫了這首歌,到今天為止,我幾乎都沒有辦法直接的從...
你還在折騰中嗎 在 Colbie 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抽煙飲酒有害健康 請勿模仿-
《不如我繼續累積滄桑》Official Music Video ? https://youtu.be/PNWYRvJidFM
花絮攝影 / Ho Yue Qin 何悅沁
專輯主打《不如我繼續累積滄桑》
2017年寫了這首歌,到今天為止,我幾乎都沒有辦法直接的從口中說出它對我的意義是什麼。它不像一首情歌,一般可以直接的表達情感,就這樣唱出來。裡頭所有的“你”和“我”也不真的只是“你”和”我“。是我累積滄桑,你追逐理想嗎?都是吧。
這次專輯製作的時間緊湊,我們都盡量在已預期的時間內配唱好每一首歌。也因為早已知道我們會對這首歌的配唱要求相對的高一些,就把它排到最後面才錄。其他歌都算順利完成的,唯獨這首,一不小心就花了比預期多出至少三倍的時間配唱。有多難唱?已不是說把心打開,專心,誠實地唱了,就足夠了。我第一次感受到所謂“我唱不下去”,前奏吉他一響就先否定自己的感覺。越是熟悉的一首歌,越是知道自己已非常用心,但卻還沒唱好的感覺,是很無助的。雖然過程中一定會不小心走上一些冤枉路,但折騰後的成果,把一切都變得值得了。現在這首歌的樣子,就是它最美好的樣子了。
“說遠方有一座高山 要去看一看” “說遠方有一座高牆 一起去推翻”。能不能勇敢?為了你勇敢?我們說人生來就是孤獨的。但生命裡的每個階段總會有(至少)一個人在前方的路口迎接著我們的到來,與我們相遇,陪著我們一起走過一段路。我們不會知道彼此可以陪伴著對方多久,總會有一個人和另一個人說,”有理想就去追,我會陪著你,扶持著你,到我已追不上你的腳步為止“。我一直認為這是一首很浪漫的歌,是一個不明的浪漫。它沒有形狀,你聽到什麼就是什麼。我勇敢的把我的版本唱出來了,不如你來聽聽看,你聽到了什麼?
這首歌的MV是管啟源老師,Jojo和我的共同創作。由他們構想出他們心中《不如我繼續累積滄桑》的其中一個版本,由我這不抽又不喝(有喝啦但不多)的小導演來拼湊出一個關於理想,關於愛情的一個故事。
《C班人生》專輯數位聆聽 ? https://rock-mobile.lnk.to/cforcat
購買實體專輯 ? https://shop.needle.my/lifestyle/80-colbiec.html
#C班人生 #專輯主打 #不如我繼續累積滄桑 #Colbie王思涵
_ _ _ _ _ _ _ _
可追蹤我的
IG http://instagram.com/colbieong/
FB https://www.facebook.com/colbieong.co
YTB https://www.youtube.com/user/colbie38
WEIBO https://www.weibo.com/u/651550991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yg975gkLCk/hqdefault.jpg)
你還在折騰中嗎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家人離世,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傷痛經歷。若果死亡接二連三地發生,其帶來的傷痛,你能幻想嗎?阿芷(化名)在2017年至2018年,短短一年半內經歷了4位家人相繼離世。對當時阿芷來說,這一連串的死亡就像一場發不完的惡夢,性格開朗堅強的她不禁要問:「夠了嗎?下個要死的會是我嗎?」
2017年1月,睡夢中的阿芷收到父親打來的電話:和她感情很好的姑姐在工作期間突然暈倒,送院後死亡。她形容自己當時腦海一片空白,完全不能思考。好端端的一個人為何會在毫無先兆下,突然死亡?在阿芷年幼時,家中雖有長輩離世,但都是百年歸老,而姑姐只有五十多歲⋯⋯最後,阿芷來不及到醫院見姑姐最後一面,但處理姑姐喪禮的重擔就交到阿芷身上。「原來親身籌備一個先人的喪禮,比起只是知悉其死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經歷。」這是她第一次親手籌備家人的葬禮。
在姑姐離世後翌日,阿芷和家人就要到殮房認屍。那是最殘酷的過程:冷冰冰的環境、職員一句又一句的「先人」、那張熟識又恐怖的臉孔⋯⋯「你根本接受不到,原來她已在整個『系統』中,由一個活生生的人變為了『先人』。」辦死亡證、聯絡其他家人、照顧好喪禮中的所有細節⋯⋯所有事情都沒人教過,只有邊做邊學。一按下火葬按鈕,姑姐從此不在人世。因為姑姐的突然離世,加上處理身後事的折騰,阿芷辭去了原本的工作,人生好像停頓了,「我當時一整年的心情都難以平復。」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喪禮 #後事 #死亡證 #輪迴 #死全家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I0bTQceBz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M7vZrVIfwcH6aP0lwzoEEfYi-hw)
你還在折騰中嗎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5-22
公道三沒公道?被拆遷戶抗議市府欺騙不講理。
如果有政府以建設之名要拆你家的房子,結果你自己要多出 70 到 120 萬才夠重建房屋,甚至蓋房子的期間,還要你帶著一家老小到外面租房子。如果是你,可以接受嗎?
新竹市公道三新闢道路案,預計徵收 78 戶民宅。目前已經走到徵收前的「地上物查估」階段。查估完房屋和土地的價格,接下來市府在九月就要正式跟居民協商條件,啟動徵收。
在這次臨時會前,我又再度接到許多當地居民的陳情。他們原本都是協助市府通過都市計畫的「同意戶」,但因為市府現在翻臉不認帳,所以他們甚至還激動地表示要集體到市政府拉布條抗爭。
為什麼呢?關鍵的 3 點,集中在我這次議會的質詢:
1.
拆遷補償費不足重建經費,居民無力負擔額外成本。
過去這一個月,市府陸續向居民報告他們房屋查估的補償價格,許多居民看了查估結果嚇了一跳,因為補償費實在太低。
我在質詢中詢問工務處長,他才坦承,未來居民要重建新的房子,一坪造價至少要 7 萬。
但目前補償居民的費用,一坪才 5.6 萬。
居民房舍的坪數不一,但根據我們的估算,每戶居民大概要自己再補 70-120 萬,才足夠重建房屋的經費。但其實許多居民年紀都已經很大,退休許久,要如何湊足這筆錢,是非常大的問題。
針對這點,工務處長在昨天的質詢中提到市長可以批准專案的「救助金」來協助這些居民。但市府過去這幾年來,從來沒提過這筆「市長救助金」。過去這一個多月也從未向居民說明。
到底這筆「救助金」要如何發放?額度多少?還有待證實。
2.
居民提出的「先建後拆」訴求,市府有承諾過居民嗎?現在是不是反悔了?
未來這些拆遷戶將面臨重建,但房子拆了以後,到居民重建完成,還需要約一年左右的時間。這一年當中,居民將流離失所,必須另外租屋度過。
居民於是提出「先建後拆」的訴求,也就是請市府等他們在安置基地蓋好房子,再拆掉原本的家園。在二月的公聽會上,就有居民說,「居民已經被這個案子折騰了三十年,現在要走到最後一步,市府為什麼連這一年都不願意等?」
但市府目前的立場,卻還是堅持拒絕「先建後拆」。理由是這個做法的不確定性過高,也不願與居民協商。
許多居民忿忿不平的是,當初他們簽下市府的「同意書」,支持市府的開路方案,就是因為當時市府默認「先建後拆」的可能。現在翻臉不認帳,是在欺騙民眾。
但如今,當時主導相關事務的都發處、工務處長都已經換人,給居民的承諾也沒有白紙黑字寫下來,沒人可以證實當初是如何與居民協商。
3.
上個月議會才做出決議,要求市府在一個月內針對居民的訴求召開協調會。但市府卻拒不召開,改用「家戶拜訪」的方式,一個一個去拜訪住戶。
市府在質詢中說,這樣的拜訪可以更有效地與市民溝通。但諷刺的是,這樣的「拜訪」之後,卻反倒引起居民更大的反彈,準備發動抗爭。
一個坦然的市府不應該只想著「個個擊破」,而應該坦率地面對居民集體的質疑。
===
質詢完還是覺得相當無奈。
這些「同意戶」居民,其實已經從年輕時代一路抗爭了30年。因為信任市府會照顧他們,所以才幫市府背書,同意協助通過都市計畫。如今還要被市府這樣不講理的對待,實在不公。
我嚴正要求市府在五月的定期會,將相關的補償條例修正案送來市議會審議,確保公道三被拆遷戶的權益。
我們會持續監督市府的處理方式,也請各位共同關注!
#居住正義不容退讓
#人民財產應受保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MgOdriPev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