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的按讚及留言,龍之介的文章大概是此粉絲團史上反應最好的一篇(笑)
因為這兩天又要產檢又要做PCR(核酸檢測)關係,大家的留言還沒看完⋯⋯🙏
其實我們夫妻沒有很避諱這個話題,最初也只是想說去檢查看看而已,沒想到最後竟然走到這步……
那篇文章的標題其實是醫生曾經對我說的一句話,他們在婦產科業界這麼多年、看了這麼多患者,我想事實真的就是那樣吧!
如同文章所說的「為何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呢?」,如果有朋友私下想詢問關於生殖醫學的事情,也很歡迎私訊給我喔~👍
== == == ==日本捅鼻體驗記== == == ==
今天來進行第3次的捅鼻子體驗,過幾天可能還有第456次吧!
去年逃過一劫只被捅了2次,今年完全逃不過了🤣🤣🤣
我所在的縣市能做出國用PCR檢查的醫院不多,找了一家能符合韓國報告要求、收費算合理、距離也還不遠的醫院預約了⋯⋯
日本凡事都要預約預約預約,怕沒名額所以提早一個月就預約了(其實也不是很多人做,就是阿本仔性格,一天可能不願意接太多案件,和台灣一天能處理很多人不太一樣)
因為非大都市,打電話預約時真的被接電話的小姐搞死⋯⋯
她可能沒接觸過太多外國人,她覺得所有人的證件都得跟日本人一樣寫漢字,
不相信我在日本的證件是英文拼音,竟然要我「傳真」給他們確認⋯
天啊!這都什麼時代了~還在使用傳真@@
公司行號就算了,個人很難有傳真機跟號碼吧~~~😔
於是跟她說只能以E-Mail方式把資料給她,她竟然說他們沒有電子信箱,要不就用「郵寄」給他們⋯⋯😱😱😱
我只好去研究便利商店該如何傳真,把資料FAX給她確認,
真的是奇葩一樁~~
然後,今天實際到了現場,
從車站一路坐公車往山區(對⋯⋯這家醫院在靠山的地方,很詭異吧!)
大家一定會跟我有相同疑問,這樣的醫院怎麼會提供「出國用」PCR檢查?反而是市區的醫院沒提供這樣的服務,
實際到了現場,防疫措施其實做的滿好,他們規定要做PCR的人只能用電話聯絡他們,不能擅自進入院內,
要上廁所也只能打電話通報後,在指定洗手間使用,
採檢則是在戶外所設立的臨時檢測區,醫生透過隔板及一次性手套、用細長棉棒挖兩個鼻孔採樣,大概一分鐘不到就結束了!
可能已經有之前的經驗,沒覺得太可怕,例行公事的感覺XD
順便跟醫護人員小聊了一下,結果今天檢測的除了我以外清一色都是韓國人(笑)
其實也才個位數人數而已,因為這種時期,班機就是這麼少,很容易被特定就是前往哪個國家XD
報告結果大約4小時後就出來,費用是¥33,000(NT:8,338元),其實滿迅速~❤
日本好像沒有因為檢測量增多而降價的感覺,台灣現在倒是比之前降價滿多的!
好啦~接下來我們韓國見!!!🇰🇷🇰🇷🇰🇷
「例行檢查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例行檢查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例行檢查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例行檢查英文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例行檢查英文 在 看電影學英文- routine check = 例行檢查sanitation department 的評價
- 關於例行檢查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定期回診追蹤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例行檢查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定期回診追蹤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例行檢查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定期回診追蹤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例行檢查英文 在 回診檢查英文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藥局查詢指南 的評價
- 關於例行檢查英文 在 回診檢查英文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藥局查詢指南 的評價
例行檢查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醫院住了幾天,終於能回家了,趕緊來跟大家報個平安。
大家不要擔心,母子均安,寶寶還非常非常的活潑健康,是媽媽半條命快沒了…還需要靜養再一陣子。
從小到大我真的是很少生病,幾乎沒什麼小病,但只要一生病,一定就是很大攤的…原以為我的孕期也能跟別人一樣好孕,但終究我還真是毛利小五郎的命格,什麼奇奇怪怪都能讓我遇到。
.
我在醫院時的狀況真的很不好,反覆不停地嘔吐、抽慉、高燒、疼痛,手背跟手臂上也插著很粗的針管跟被抽血,痛得我沒辦法使用手機,唯一會拿起手機的時候就是跟許先生聯絡。
所以平安回到家,稍稍幾分鐘的時間打開手機,立刻看到上千封的留言跟私訊,真的真的很感激大家的關心,我會再找時間慢慢地一一看完,只是這一次,我可能沒有體力每一個人全都回覆到,只能統一以這篇大致交代我這幾週失控的孕期究竟發生什麼事。
啊,我沒想過我的懷孕日誌會是這樣的(苦笑)。
/
6月份,已經吐得蠻慘,但進入7月份懷孕23-26週,幾乎天天吐,一天不固定時段吐好幾次,每次都是好幾輪,吐到停不下來全身發抖。
上週才剛跟大家update完我孕期出現的最新症狀-肋骨劇痛,沒想到持續痛一整天後,痛到隔天我就發高燒了。在家一邊高燒,一邊開始止不住地狂嘔,即便已經兩天幾乎沒有進食,我仍舊一直吐一直吐,吐到許先生不得不在下午兩三點左右緊急叫救護車搶送我到最近的醫院。
三位年輕的救護人員一抵達,看到試圖冷靜下來的我,嘻嘻哈哈用粵語彼此說覺得我根本沒什麼大事,但仍例行公事用毛毯跟繩帶把我五花大綁在輪椅上推出門,我的雙手被固定在毛毯下動彈不得,一波波噁心感再度襲來,我尖叫著快鬆綁開,我要吐了!!接著一路在電梯內狂吐不止到被抬上救護車,三位年輕人才驚覺事態嚴重收起戲謔笑臉。
我躺在救護車上時的體溫,39度。我穿著一件很厚的長袖毛衣,覺得自己的頭要燒壞了,但身體冷到不斷發抖。醫護人員對我說:妳這就是高燒,不然沒可能在外頭30幾度的天氣還穿著這件毛衣喊冷。
貧血加上低血壓,口罩下的自己越來越缺氧。這陣子我已經不太能躺著睡,常常才剛睡著就被因為吸不到空氣而奮力掙扎嚇醒,只能坐起來模模糊糊地睡。更別說被五花大綁在擔架上,醫護人員對於央求是否能暫時替我拿下口罩的許先生搖頭說:當然不能拿下口罩啊先生,這是法律規定。
.
被救護車跟擔架推往最近的醫院,我被放在一張靠著斑駁牆面的角落病床上。等了一個多小時,我就吐了一個多小時,無力地看著在病床前著急試圖詢問的許先生。他不斷被醫護人員白眼、用我們聽不懂的粵語大吼、或者丟一句「唔識聽」就離開他走人。
我持續吐到全身發抖抽搐停不下來,嘔吐袋換過一個又一個,許先生一面越來越焦急但一面仍勉強擠出笑臉安撫我,他試著想辦法溝通,趕快找人來幫我打止吐針或給顆止吐藥什麼都好。
.
在急診室的四、五個小時裡,一切都是惡夢,很可怕很可怕的惡夢,我覺得自己像隻被粗魯打撈上岸不斷掙扎的魚,用快失去力氣的鰓奮力呼吸,但在我昏迷前,活下去的意志卻越來越薄弱。
我別無選擇地被抽了幾管血、插入點滴、被推往X光室,在X光室的門口大概是這輩子最長的時間。
我看著牆上的警示標語,那張海報畫著X光跟一個媽媽肚子裡驚慌害怕的寶寶,我的眼淚流個不停。
.
被推出X光室,被推到另一個走廊的角落,我又吊了一瓶點滴。依舊沒有人理睬我們,許先生得到的依舊是白眼跟丟下他一秒轉身離去的「唔識聽」。
又過了一兩個小時,一位會講普通話跟英語的年輕醫師來了,說我的血液尿液檢查報告需要兩三天才會出來,強烈建議我住院,因為我的高燒暫時看不出明顯原因,不是Covid也不是感冒,這是最可怕的地方,如果不追蹤,最壞的情況有可能是敗血症、腎衰竭、心血管疾病、腎臟或甲狀腺出問題,最嚴重可能死亡,建議我住院觀察,但要住幾天不知道,而且許先生不能陪同。
所有可怕的想法在我腦中閃過,但當許先生問我要不要住院時,我崩潰搖頭哭著大喊我要回家!讓我回家!真的,如果真的怎麼樣,我寧願是在家,在我最愛的人身邊,而不是在這一間讓病人極度恐懼不安跟感到卑微的醫院!
(後來才從許多香港朋友們口中得知,這間醫院風評差到極致中的極致,是大家聞之色變絕對不會去的一間醫院)
簽下切結書,離開醫院時我穿著毛衣、毛襪、大圍巾,頭很燒但身體很冷,我全身在冒汗但已等不及要回家。
/
當晚跟隔天我持續發高燒,一場覺我換掉四套全濕的睡衣,床單也汗溼了,許先生在床邊餵食我退燒藥、止吐藥、蘇打餅,這些是我唯一能吃下去的東西。他每隔幾小時就量測我的體溫,但經過24個小時,他決定把昏睡中的我搖起來再次送醫。
坐上計程車,我們到我產檢的私立醫院,想說那裡有我所有的產檢紀錄。
晚間十點半,計程車開抵我產檢的私立醫院,因為那裡有我所有的產檢紀錄,沒料到的是因為我的高燒所以醫院拒收。
許先生打了十幾間其他私立醫院的電話,不是婉轉地以「沒有床位」為由,就是直接說「你太太正在高燒屬於高風險我們不收」,即便可以做Covid檢測證明而我也有檢測報告了,但我坐在輪椅上仍像顆皮球被踢來踢去直到再次崩潰。
.
午夜十二點半,我被送到願意救人的公立醫院急診,診斷後醫生建議我住院。醫生護士人都很好,會說英文,也很願意試著用普通話溝通。凌晨兩點半,他們要許先生先回家等候,因為非常時期不能陪同住院,我則被推進像冰庫一般的隔離房,獨自在那等待四個小時直到早上六點半,再一次確認沒有Covid才開始安排住院。
/
前一天被抽了三管血,手背上的點滴針孔也還在,一轉進病房再一次被抽了三管血,這一次點滴的針頭粗硬到像鐵釘,一戳進我的手背也戳開了我放聲大哭跟所有委屈恐懼的開關。護士說產科的針頭都比較粗,因為隨時可能有突發狀況必須注入讓身體能快速吸收的藥物。
不知道要住院幾日,沒有牙膏牙刷洗面乳,我連一條可以擦臉的毛巾都沒有,臉上只有一晚沒睡的狼狽跟淚痕。嬰兒的哭聲此起彼落,我縮在一個八人間的角落病床上。
住院的幾個晚上,風雨雷電交加,香港發佈風球,我摸著肚子害怕地看著窗外的閃電。大家都開玩笑說「這個小惡魔,等他出來要好好打他屁股。」
但怎麼可能呢,等他出來媽媽只會摸摸他的小臉蛋,跟他說「謝謝你跟媽媽一起加油,陪著我在醫院,讓我不是自己孤單一個人。」
.
我在醫院躺了多久,許先生就有多久沒闔眼,擔心我一個人會害怕、會無助、會做出只保住寶寶的決定。
「寶貝,加油加油!妳要健健康康的,趕快好起來,我要帶妳出去約會!我要帶妳跟寶寶去吃大餐!」
隔著手機螢幕,我們倆哽咽到說不出話,只有一起點頭。
「好啊,那我們來合照一張!」
牽手,我們是彼此的牽手,我們始終牽著彼此的手。
謝謝你,煮了湯,從醫院牽我回家了。
例行檢查英文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雖然沒有收到相關單位邀請,但是我已經幫自己加了一個頭銜,就是子宮頸抹片大使。
三月中在台灣做了例行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以往的檢查都是正常,所以就這樣飛回紐約,結果接到電話:「你的抹片檢查異常,而且算是嚴重的,請回診。」我的抹片檢查出高度病變,數字是7,也就是很可能是CIN1,上網查了很多駭人的資訊,雖然知道其實還是切片檢查最準,但心裡還是很不安,儘管我台灣的醫生認為可以等到我年底回台灣再做陰道鏡檢查,不過一直把這事壓在心上的感覺很不好,所以我想在美國儘速就醫。
我那爛到不行的前公司沒有幫我保險,申請了一下、又因為找工作忙延誤,等到我真的預約到醫生已經是五月中了,當時因為貪圖講中文方便,在法拉盛找了一間我事後才知道風評很差的醫院,當時那個醫生說台灣的抹片報告她不接受,所以從抹片開始做,一個星期之後,結果跟三月的一樣,就幫我做切片檢查,又過了一星期,報告出來後她說:「再惡化下去就是癌症,建議妳快點手術,我幫妳介紹認識的醫生。」我的報告是哪個級別?狀況怎樣?HPV是哪種?手術有什麼副作用?針對我的問題都顧左右而言他,我怎麼可能放心,所以開啟了另外找醫生的旅程。
後來我找到在曼哈頓的Mount Sinai有個評價非常好的台裔美國人醫生,前幾篇文章有分享過看診經驗,基本上看診我們用的都是英文,但她非常仔細地跟我解釋這病變是怎麼回事,跟我說我的手術是怎麼進行,會割掉的地方是哪裡,不會讓我以後生孩子有流產風險,反正看診流程就是安心感爆棚,我也沒問這手術到底多少錢、我保險負擔多少、我要自付多少,就決定給這個醫生做手術了。
我要做的手術是,LEEP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子宮頸圓錐狀切除手術,就是當子宮頸上皮有病變,醫生會經由陰道,用圓錐方式切除子宮頸病灶,手術會通過環行金屬絲(圈電極)傳導高頻交流電,利用高頻電流所特有的乾燥脫水效應、電弧切割效應來切開對電極接觸的組織,LEEP是一種常見的婦科手術,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也是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有效方法。
決定不影響台灣健保資源、要在美國做手術後,我開始上網閱讀大量資料,也煩了幾位台灣的婦產科醫生,看來不是很嚴重的手術,只要醫生做得好,就不會影響生育,因為紐約的術後餐七天要七百美金,我就從台灣訂了三週份的鱸魚精,現省400美金(好媳婦上身),也跟公司請假,在上週五做了手術。
看台灣的朋友分享手術經過,大家都會進行全身麻醉,我會對麻醉過敏,醒來之後會吐,所以手術前我吃了一頓大餐,反正都會吐出來熱量吸收不了,真的賺到,吃飽飯吞了兩顆醫生叮嚀的止痛藥就頂著圓滾滾的肚子去診所找我的醫生,她要我脫下褲子內褲後坐上檢查的椅子,然後就說:「要開始囉,不會超過五分鐘。」等一下?我們不麻醉???????????????????????她笑著說:「麻醉的時間我都做完了。」不是啊?????????????台灣都會麻啊????????????????
我還在驚恐的時候,她就拿著一個管狀物塞入我的陰道,很痛,很不舒服,我感到我的心跳開始加速,很緊張,想問他們有沒有娃娃玩偶可以抱又說不出口(以為是醫美診所),摸摸胸口,好險戴了爸爸送我的玉佩,好吧抓著它吧,醫生說:「我要開始囉,千萬不能動喔。」接著我就聞到一股燒焦味,大約兩分鐘後,醫生說:「好了!結束了!」叮嚀我不要劇烈運動、不要提重物、兩週之後回診,燒的過程真的沒有感覺,是插入管狀物的時候不舒服。
「結束了?我可以走了??」
「(笑出來)對,可以了。」
「吃東西呢?我是不是術後不能吃一些薑啊蒜啊還是要注意什麼?」
「Eat whatever you want!」
這醫生在美國長大,沒有受到我們這種不能吃冰、術後要好好調理身體的觀念影響,但沒關係,我還是要把術後這段時間當成月子來做,剛好手術隔天生理期來了,就在家躺到了星期二才開始上班,每天乖乖喝鱸魚精,吃得清淡,也喝了很多溫水。現在是術後第五天,身體沒有感到不舒服或是異狀,下週回診的時候看狀況醫生就能宣判我何時可以恢復運動,我也會順便打我的子宮頸疫苗第一劑。
這次的經驗讓我覺得最可怕的地方不是手術沒有麻醉(好其實也滿驚恐的但我後來查了很多國家都沒麻),是我前一次的抹片檢查明明正常,就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內進化到了CIN2,離原位癌非常近,要不是前一次抹片沒有抹到正確的地方,就是這病毒實在很猛烈,雖然我本身免疫系統、代謝系統都不好,很難靠自己的力量對抗病毒,但是就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進化到高度病變,就表示這病毒不能忽略,而我們一般看不見自己的子宮頸,她三分之二的地方沒有感覺神經,根本感覺不到病變,所以子宮頸抹片真的很重要。
三月跟大家分享我的抹片檢查結果,收到好多好多好多讀者的經驗分享,大家都說看到我的分享又想起了要去做檢查,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可以訂下一個檢查的時間,如果真的會忘記,可以在每年自己生日的月份檢查,送自己的身體一個禮物,如果有相同經驗、施打子宮頸疫苗經驗的朋友,也歡迎私訊給我,我會匿名貼在限時動態跟大家分享,不會愧對我子宮頸抹片大使的稱號的!
#在診間的等待時間還有心情自拍
例行檢查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定期回診追蹤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例行 回診英文-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今天要來討論關於看病的英文,例如因為感冒需要看醫生,或是需要定期健康檢查等該. ... <看更多>
例行檢查英文 在 網路上關於定期回診追蹤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例行 回診英文-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今天要來討論關於看病的英文,例如因為感冒需要看醫生,或是需要定期健康檢查等該. ... <看更多>
例行檢查英文 在 看電影學英文- routine check = 例行檢查sanitation department 的推薦與評價
routine check = 例行檢查sanitation department = 衛生部門電影#The_Intern, #高年級實習生例句: **************************************** In a routine check b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