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 VR 遊戲開玩~
國內最大 VR 虛擬實境樂園高雄大魯閣草衙道,推出全新8款 VR 遊戲《巫師與惡魔》、《屍鬼旅攝》、《夜鷹行動》、《三魂VR》、《勇闖侏羅紀》、《愛厲撕VR》、《可愛動物園》及《魔法夜派對》
6月30日前遊玩新上架8款遊戲,將享有原價800元 A區+B區任兩款優惠組合價499元,及「多人新創遊戲」399元優惠,現場加入並分享VIVELAND貼文還可再折100元
侏羅紀股份有限公司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司產業】中國電影打敗荷李活?
今年春節期間,李菲和很多人一樣也去看了電影。這位29歲的金融專業人士帶上6個家人,包括91歲的奶奶和6歲的小侄女,一起在北京西城區的首都電影院看了《美人魚》。「我們都很喜歡這部影片,」 李菲說。她之後又花了35元人民幣,看了第二遍。
《美人魚》是一部荒誕喜劇,由周星馳執導,講述了美人魚和她原本要刺殺的地產大亨墜入愛河的故事。受電影觀眾的熱捧,該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票房總冠軍,根據票房研究機構藝恩顧問(EntGroup)統計,這部電影從2月8日首映以來,獲得了超過4.4億美元的票房收入,打破了國產大片《捉妖記》和荷李活影片《速度與激情7》(Furious 7)的票房紀錄。
「我們發現,電影技術比過去更先進,中國觀眾反響更熱烈,」 在中國行銷和發行電影的美國家賦有限責任公司(Jiaflix Enterprises)聯合創辦人甘尼斯(Marc Ganis)說。「荷李活大片過去實在太強勢了,所以許多中國觀眾會去影院觀看這些影片,哪怕是要看字幕或聽配音。現在他們不必一定要選荷李活了。」
進來中國國產電影的票房成功,標誌著全球電影業力量均勢的轉移。面對快速增長、日漸成熟的中國市場(近年來保持34%的平均增長率),荷李活希望通過互利共贏的方式加深與中國的關係。
票房研究網站BoxOffice.com分析師帕皮什(Jonathan Papish)指出,中國電影觀眾「現在可以看到充滿刺激的大製作國產電影,在特效方面可以和荷李活大片相媲美,故事情節對國內觀眾來說也更有趣。」
藝恩顧問表示,從2月8日至14日,中國創下了5.57億美元的單周票房收入,打破了全球票房紀錄,而且全部為國內製作影片,因為春節期間不准放映進口片。中國春節黃金周票房超過了去年12月底《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美國上映後創下的5.347億美元單周票房紀錄。行業觀察人士預計,按照這個速度,中國年度票房收入最早可能在2017年超過美國。
由於美國電影市場停滯不前,中國近年來一直深受荷李活電影公司的關注。顧問公司亞提森格維有限公司(Artisan Gateway)表示,2015年中國票房總收入為68億美元,同比增長49%。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在內的北美地區票房收入在2015年創下最高記錄,達到111億美元,這要歸功於《星球大戰》等幾部系列電影的上映。但據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統計,從2010年到2014年,北美票房收入下降了近2%,至104億美元。藝恩顧問稱,2012年以來,荷李活電影在中國市場所占的份額已從49%下降到32%。
中國每年進口電影配額為34部。中國電影業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進行嚴格管理,這兩個政府控制的機構負責挑選進入中國市場的電影、安排首映日期和確定銀幕數。
荷李活也希望在中國市場上站穩腳跟,借力這股快速增長的東風。包括環球影業(Universal Pictures)和華納兄弟(Warner Bros.)在內,多家荷李活電影公司已經與中國電影和媒體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期在更多影院吸引更多觀眾(中國約有31630塊銀幕,去年新增8035塊)。亞提森格維創辦人兼總裁鮑伊(Rance Pow)說,這些合作可以讓「美國製片商接觸到與中國監管機構有關係的人」 ,以增加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中國現在擁有更多成就卓著的電影製作人,只會增加這種興趣。
從2014年開始,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便與廣電總局合作,邀請了幾位中國導演到洛杉磯進行培訓交流。派拉蒙副董事長莫爾(Rob Moore)說,這個計畫讓各方都從中受益:「對我們來說,真正的好處是能夠有時間結識眾多頂級中國電影製作人,瞭解他們對中國市場的看法,從《碟中諜》(Mission: Impossible) 和《終結者》(The Terminator)的票房成功來看,中國市場一直為我們帶來豐厚回報。」
中國企業也加大了在荷李活的投資。總部位於中國的電影公司完美環球娛樂股份有限公司今年2月中旬宣佈,未來5年將向康卡斯特(Comcast)旗下環球影業製作的50部電影投資逾2.5億美元。環球影業出品的《速度與激情7》去年4月在中國上映後,獲得了3.909億美元的票房收入。今年1月,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35億美元價格收購了《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的聯合制作方傳奇娛樂(Legendary Entertainment),成為首個控股荷李活電影公司的中國人。 「收購傳奇娛樂只是萬達集團下的一步棋,」鮑伊說,「背後有更恢弘的和全球電影業接軌的大戰略。」
荷李活和中國相互適應得越來越好。美國創新藝人經紀公司(Creative Artists Agency)中國業務負責人格林伯格(Jonah Greenberg)說,中國導演今後將為全球觀眾拍攝大製作的英語電影。2月,環球影業計畫發行張藝謀執導、達蒙(Matt Damon)出演的《長城》,這是有史以來全部在中國拍攝、製作規模最大的電影。
許多荷李活人士認為,中國繁榮的電影行業可能會放鬆對進口影片的配額限制。美國和中國關於電影配額的諒解備忘錄將于明年到期,雙方需要達成新的條件。
派拉蒙影業副董事長莫爾說,「我們認為這符合美國電影公司的長期最佳利益,如果中國市場蓬勃發展,會讓中國電影業務不斷擴展,也有希望給美國影片和電影公司帶來更多機會。」
侏羅紀股份有限公司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hapter 3092
霍華‧古鐸(Howard Goodall)生於1958年,英國當代炙手可熱的作曲家,專長是創作音樂劇、合唱曲和電視配樂。
重要作品有舞台音樂劇《雇工》(The Hired Man)、《愛情故事》(Love Story),以及合唱音樂作品《永恆之光:安魂彌撒曲》(Eternal Light: A Requiem)等。
古鐸製作了無數的電影與電視配樂,包括《第伯雷的牧師》(The Vicar of Dibley)、《黑爵士》(Blackadder)、《紅侏儒》(Red Dwarf)等。2011年獲頒大英帝國獎章(CBE),表揚他在音樂教育上的卓越貢獻。
關於音樂的故事,籠罩在神祕的術語和撲朔迷離的分類中,像是一個為專業人士俱樂部所設的特權聖地與保護區。古鐸這本音樂歷史,主要聚焦在隨著時代變遷而進化的聲響,以及音樂本身的革新,用一般音樂愛好者能產生共鳴的方法來講述,分享音樂發生的奇蹟。本書共分8章,從音樂、樂器如何誕生開始說起,分別經歷人類歷史的探索時期、懺悔時期、發明時期、優雅與感性時期、悲劇時期、反叛時期,以迄流行時期。
古鐸帶領我們走進音樂的歷史,讓讀者身歷其境地感受到每項音樂上的演進,如和聲、記譜法、人聲劇場、管弦樂、舞蹈音樂,以及錄音技術、廣播電視誕生時對人們帶來的衝擊,當他挑選那些對音樂具有革命性影響的音響發明時,他著重這些東西對音樂帶來的改變,此外他將某些作曲家具有前瞻性的音樂視野帶到讀者面前,從較鮮為人知的十二、三世紀的法國作曲家佩羅汀,到鼎鼎大名的十九世紀德國作曲家華格納。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音樂大歷史:從巴比倫到披頭四》
作者:霍華‧古鐸
由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http://app1.rthk.org.hk/elearning/1min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