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專欄
「中菜文化輸出的國際里程碑(上)」
日前在IG上收到一個訊息,是來自紐約一家書店「Kitchen Arts & Letters」,跟我查詢有關我的書《消失中的味道》英文版事宜。我愣了愣,反應過來時,一陣喜悅油然而生,很感恩作品能夠走遠。我孤陋寡聞,不知道這書店,Belon前任大廚、好友Chef Daniel說這家書店轉營各類的美食書,頗負盛名,是他在紐約工作時,最愛去逛的書店。
這件小事讓我想起好幾年前,好友梁靜茹在紐約林肯中心開演唱會,我飛去捧場,心裡為她感到萬分驕傲之餘,心裡想:「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我有機會在紐約辦演講和簽書會之類的呢?」因為試過被打壓夢想,所以這想法根本不敢告訴別人,怕被人笑。轉過身,人生旅途又有太多要忙的事,幾乎忘卻的念頭,因這則訊息又被勾起。事隔5年,忽然發現人生邁進了一小步,感覺奇妙。
「消失中的味道」系列書寫始於這個專欄,一股使命感令我勇往直前,希望為寶貴的粵菜菜式、智慧留下紀錄。能堅持寫作,除了與生俱來的本能驅使,是血液裡一股激情,希望藉著文字能傳遞訊息、留下紀錄、啟發他人。書出版後來自四方八面的回應,知道自己對於發揚中菜有一點貢獻,心感安慰。
事實上,說到發揚中菜那麼偉大的課題,相較於前輩「陳家廚坊」陳生陳太的付出,我可謂九牛一毛,只能望其項背。我在好些歐美星級名廚的廚房書架上,都看過陳生陳太書寫的《China The Cookbook》的身影,這本厚得如百科全書的食譜,可說是中菜文化輸出的一個里程碑。說到在國際上發揚中菜的先驅,陳家廚坊是當之無愧。如果不清楚,又想深入瞭解「陳家廚坊」的美食背景,可以上網搜我在米芝蓮指南官網寫的「粵菜人物系列:陳夢因」。
《China The Cookbook》由世界級權威食譜出版社Phaidon出版,全書由陳生陳太以英文書寫,書裡有長達十多頁的食材索引是向外國人介紹中菜素材如陳皮、豆豉、腐乳、蝦醬、欖角、豆瓣醬等等,涵蓋八大菜系我簡直拍爛手掌,根本就是中菜素材聖經,如果個別附上圖片其實可以獨立成書。這個部分我常用來作參考,以便向外國廚師介紹中菜食材。這本書在2016年先出版英文版,及後再出版了多個語言的版本:德文、法文、西班牙文,中文版則是今年才剛在北京面市。據悉,意大利文和荷蘭文的版權都已售出!《China The Cookbook》的戰績彪炳,但陳生陳太為人異常低調,在香港不常在媒體曝光,頗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脾性,是以沒有太多人歌頌他們的功德。陳生陳太多年來為了傳承和發揚中菜,寫食譜寫得眼睛快要瞎了,這種奉獻已接近神性,我覺得50 Best單位簡直應該頒發一個標誌人物大獎給他們,哈哈!(待續)
圖解:
1. 中菜食譜作家能獲得英國權威出版社Phaidon青睞其實是一件空前的大事,陳家廚坊為中菜文化輸出立下新里程碑。
2. 應該從來沒有一本中文食譜會被譯成那麼多語言的版本,《China The Cookbook》的法文和西班牙文版換成紅色封面,特別耀目。
#陳家廚坊
#陳紀臨方曉嵐
#陳夢因
#chinathecookbook
#phaidon
#消失中的味道
#謝嫣薇
#kitchenartsletters
信望愛聖經查詢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朋友感慨:「一個只紀念不放假的節日還算是個節日嗎?」其實我覺得,即便有放假的節日,往往也只剩下放假,節日的意義與省思早就在時代變遷下所剩無幾了。
現在還有人在過教師節嗎?誰是被紀念與追懷的主角?
連至聖先師孔老夫子都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朋友中有優點的就取法,有缺點的也可以警惕自省,總之,不管好或壞,任何人都有足以學習之處,因此人人都可以是我們的老師,若由此觀之,教師節就是人人的節日了。
不過,正統上似乎學校任職的才稱為老師,目前這個行業最高獎項除了各學校或各地方政府的「優良教師獎」之外,似乎還有跨校跨地方的「師鐸獎」,每年也會全國徵選頒發獎項。
前一陣子忽然收到牙醫前輩的通知,要我參加一個頒獎典禮,說我獲頒「第一屆數位牙科師鐸獎」,這是由台灣牙醫數位學習學會所主辦的獎項。
因為昨天剛好沒有演講邀約,就出席這場聚會,獲獎的全是牙醫界的大老或大教授,只有我跟坐在我旁邊的李昕醫師算是「不務正業」的牙醫師。
李昕醫師在二十多年前開始在台灣推廣佛朗明哥舞,這些年又轉型為傑出的藝術家,她的油畫屢獲國際大獎,聞名很久,如今總算目睹其廬山真面目,也得以認識這位應該是很有趣的人。
老師與學生
最好的老師常常讓學生覺得沒有學到什麼,而實際上老師是在不知不覺中教會他的學生很多很多的東西。
-哲學家.海德格
毛毛蟲兒童哲學教育基金會的創辦人楊茂秀教授曾經說過幾種師生關係。西遊記裏孫悟空有兩個老師,一個是菩提祖師,什麼都教,飛天入地七十二變,但是他學成下山時,菩提祖師卻要孫悟空不要承認他們有師生關係。
孫悟空另外有一個師父,叫做唐三藏,什麼也沒有教他,只會念緊箍咒讓他頭痛。這當然是兩種相當極端的師生關係,另外還有一種會讓人微笑很久,覺得師生之間不只是人與人相遇的緣份,還要加上師徒彼此的了解、互動與經營,已經是一種情與愛的關係。
我曾在很多人身上看到如此美好的關係。
多年來在荒野保護協會裏負責環境守護的志工廖專慶老師,她如大地之母的溫柔、耐心、愛心,不知感動與激勵了多少人,她常說:「因為人家給我這麼多的愛,我承受不了,一定要分給別人。」
惠慶大學念音樂系,主修鋼琴,學校採一對一的師徒制。她記得大三時期末考要考三首曲子,非常長,而且要抽背,她那時候不太用功,愛玩又忙著談戀愛,明明知道好不容易選到這個老師,而老師也只收她這一位學生,她卻不太在意。
考試時,曲子怎麼背都背不出來,想要打混卻混不太過去,彈著彈著,突然就聽到有人在擤鼻涕,而且不斷不斷的擤鼻涕。後來她實在彈不下去停了下來,抬頭一看,嚇了一大跳,因為老師在哭!突然老師就站起來,把譜合起來還給她,哭著說:「妳出去,彈成這個樣子,不要在我的琴房裏!」惠慶拿著譜走出去,在外面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這件事是她人生的轉捩點,老師為什麼會這麼愛她?明明跟老師沒有血緣關係,把學生教好對她也沒有什麼好處啊?從此之後,惠慶就變成一個非常用功的學生,也變成像老師一樣充滿愛與關懷的人。
這種因為老師的人格力量而改變人生,也發生在台大環工系張文亮教授身上。張教授學生時代讀中原大學,當時每周三晚上有位學校老師會與他們幾位學生一起讀聖經分享心得與討論。
有一次老師碰巧臨時在台北有場演講,就要他們一起到那裏相聚。不料他到了那裏,才發現那是一群台大學生的聚會,他轉身就離開,不過到了門口,心想還沒見到老師,覺得要離開也要向老師打個招呼,就在門外等。不久老師來了,叫他一起進去,他找藉口:「我有事,正要離開。」老師開門進去,想不到一轉身又回頭跟他閒聊,張文亮教授急了,跟老師說:「老師快進去,他們已經等您很久了。」想不到老師對他說:「你若不進去,我也不進去。你現在若要離開,我就跟你離開。」他聽了大為驚訝:「裏面有好幾十個台大學生,而我,只是個中原的學生。」
老師對他說:「對他們而言,我只是某次聚會的講者,而你不同,你是我的學生。」張文亮老師後來回憶,當天聚會之後,他是一路哭著回家的,他因為老師的愛,而變成了完全不一樣的人。
這兩個真實故事,經常在我腦海中浮現。
我雖然是個開業醫生,但是這十多年來經常有機會到各地演講,不管到校園對學生,老師或家長,還是到專門培訓公務員的文官學院擔任講座,那些學員總是叫我老師。但是每次我聽到時,總是會很惶恐地反省,我除了講授一些書本或網路都可以查詢得到的資訊之外,是不是還能在跟他們互動中,產生知識之外的體悟?
我也常常想到孔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相信人生路上與我們相遇的每個人,都可以是我們學習或反省的老師,為我們帶來人生的感觸,就像這句著名的話「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出現」,重要的不是我們運氣好或不好遇到什麼樣的老師,而是我們有沒有將自己準備好,當我們永遠保持著好奇,謙虛,求知若渴的心態,出現在我們眼前的萬事萬物,都可能為我們帶來生命的啟示,都是改變我們人生的老師與貴人。
當然,我也期望自己,也提醒自己要更有耐心,更體貼地回應來到我們身邊的有緣人,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信望愛聖經查詢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王瞳與艾成登記結婚/原來愛,這麼難啊!】
#王瞳 與 #艾成 宣布結婚,他們長跑9年,波折不斷,女方甚至捲入不倫戀,被同劇演員的妻子控告侵害配偶權,目前正在打官司。
種種考驗,並沒有讓王瞳與艾成走向分手,相反地,他們在今(28)日到大安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隨後各自在臉書告白:「無論經歷高山低谷,我們都要攜手走過,祝福全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王瞳告白,「我要謝謝艾成,他讓我明白什麼是不離不棄、無條件接納的愛。」
同時間,艾成也在臉書表明心跡,「和世上很多成功的男人比,我一定差遠了,但我有一顆為瞳瞳捨命的心和永不離棄的愛。」
最後,王瞳與艾成都有默契地在信裡提到「高山低谷」一詞,認為感情裡患難與共最重要,「我們對彼此的愛,已經遠超越這些挑戰和艱難。未來會攜手一起度過考驗。」
---
新聞到這邊結束,基於王瞳官司仍在進行中,事情真相為何只有當事者清楚,筆者就不針對「王瞳與艾成的感情細節」做討論。
這一邊,筆者想拉出一個我看到的現象,那就是我們常人對於「愛」的定義與嚮往。
根據筆者觀察,通常進入婚姻超過7年以上,或是情史跌宕起伏,自己受過傷,也傷害過別人的人,他們最終領悟到對「愛」的至高理解,往往不脫《聖經》裡頭唱的那句「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
拿娛樂圈來看更是血淋淋,明星可謂史料跟活教材,像是威爾史密斯原諒妻子潔達蘋姬的出軌、鄭秀文原諒許志安⋯⋯等等。
先不論上面例子中,有多少可能性是「表演」、「危機公關處理」、「權力關係」、「利益交纏」,可無獨有偶,這2對名人夫妻都有說出一個相同領悟:最理想的愛,往往包含著錯誤與原諒,以及無條件理解之後的不離不棄。
新聞過後,筆者見到網友們讚許威爾史密斯的大度,心疼鄭秀文的勇敢(當然說他們傻的也有啦)
只是我們不得不去正視,社會大眾對於這種「無私之愛」確實有所神往,且數量是多的,為什麼?
對此,筆者自己有一個論調,大家參考即可,不見得要認同,請記得「觀點無對錯,角度本不同」。
---
筆者認為,世人之所以對「無私之愛」懷有嚮往,並且年紀越大越深信,在於我們都清楚:每個人都不完美、不正常,甚至是充滿瑕疵。
以腦科學研究來說,人類都會因為催產素(Oxytocin)多寡而影響感情忠誠度了,可見不只「心法」難控制,連「身體」要掌握平衡都不容易。
以歷史進程來看,我們看著王朝建立、被推翻、又建立,足見人類的確是個很難甘於現狀的動物,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種種跡象一再顯示,世上無聖人,改變才是不變,方是人生常理。
於是乎,在愛情裡頭遇到「變」,對一些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智者來說,也就不需要太意外了。
道家始祖老子,他還提供了解法給眾人,教大家如何順應改變,至於做不做得到,全端看咱們何時才會開智慧罷了。
筆者就很坦白地說,我自己是覺得滿難的,但,就練習囉。
到底什麼解法呢?
---
老子在《道德經》第16章(還是17章,有點忘了)就有說:「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這番話短小精幹,卻意義深遠,「知道常理就會懂得包容,懂得包容自然大公無私,大公無私方可事事周全,事事周全才會合乎自然,合乎自然就會與『道』結伴,與『道』結伴才是長久之道,且一生都不會有危險。」
因為說得太好,筆者把這段話牢牢記下。
我很明白,大家是不太可能做到「與道結伴」的,可我們起碼可以學習這句話的第一項跟第二項,就是「知常容,容乃公」,知道常理之後,選擇包容原諒。
是的,當大家對無私之愛懷抱渴望時,事實上,你們是有能力達到這樣的境界的。
只要清楚常理,知道人類就是一個充滿變化的生物,那麼在遭遇挫折和背叛時,不如就抱著通曉一切的心,學習放下,學習原諒,學習放過自己吧!
屆時,你自然就知道愛是什麼了,也自然會收穫別人的愛。
圖/取自王瞳臉書
ps. 感謝網友查詢,是《道德經》16章,不好意思我打文章都是隨筆寫下,謝謝你們幫忙附註喔!
信望愛聖經查詢 在 信望愛聖經工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信望愛聖經工具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 聖經工具--信望愛信仰與聖經資源中心聖經查詢、聖經工具-信望愛資訊中心. tw信望愛聖經 ... ... <看更多>
信望愛聖經查詢 在 Pin on Blog Post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Mar 31, 2017 - 相信很多基督徒對於【 信望愛網站】,一定有聽過,或是使用過它們所提供的各項功能。 例如:中文線上聖經閱讀、專欄文章、《信望愛保羅書信合參》, ... ... <看更多>
信望愛聖經查詢 在 信望愛聖經工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信望愛聖經工具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凡事包容,凡事相信, ... 聖經工具--信望愛信仰與聖經資源中心聖經查詢、聖經工具-信望愛資訊中心. tw信望愛聖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