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化最大的缺點便是隱私,是否改用數位身分證該由民眾自己決定】
儘管政府拍胸口保證,絕對不會有資料外流的疑慮,或許政府真的在加密這部份做到最高等級,讓外部有心人士無機可趁,但如果是內部有心人士外流呢?
不然為什麼民眾成天到晚接到廣告電話,個資法實施多年,民眾的個資真的有受到保護嗎?政府是不是應該讓人民自己決定,要繼續使用紙本身分證,還是換發數位身分證,而不是由政府單方面決定?
#蘇貞昌 #政府 #數位身分證 #個資 新公民議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的網紅張耀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南屯區萬和宮重陽禮金受限個資法無法發放,市議員張耀中今(5)日在市議會指出,受限個資法,重陽敬老禮金、祝賀金婚、鑽石婚的中堂賀聯都送不出去,他們認為市府拒絕提供資料,無異拒絕公益捐贈。市長胡志強則回應已行文請示中央,若不在限制內,市府將馬上提供資料。 張耀中舉日前民政局辦理南屯區鑽石婚、白金婚、金...
個資法實施 在 Nutanix 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歐盟個資法實施滿一年,來看看成效如何?】
歐盟根據現在的網路世界制定了一套個資法GDPR,最近剛好實施滿一周年,而這一年下來,也有不少的「執行成果」,雖說這項規範主要鎖定在歐盟,但正因為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讓資料本身根本沒有地域性可言。怎麼樣會踩到紅線?是許多科技公司關切的問題。
#Nutanix #nutanixTW #歐盟 #GDPR
➡️立即加入Nutanix LINE@:https://line.me/R/ti/p/%40sqz5036h
個資法實施 在 KaL-EL Sport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歐盟個資法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正式實施滿1年,回顧這1年來的成果,歐盟各個國家共獲得超過20萬筆案件舉報,其中6萬4千筆確定違法,這些違法案件已經繳交5千6百萬歐元罰緩。
大部分的罰緩貢獻者,都來自於知名大型網路公司,如Google、Facebook等。法國就因為Google在個人化廣告上的個資使用缺乏透明性、缺乏清楚的許可要求、資訊不明確等,對Google要求罰款5,000萬歐元。(Google仍要求再次上訴,正式判決尚未下判。)
GDPR個資法實施以來,共收到超過9萬4千筆個人控訴,以及6萬4千筆的資料洩漏控訴。
https://www.bnext.com.tw/…/gdpr-first-year-gathered-56milli…
個資法實施 在 張耀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南屯區萬和宮重陽禮金受限個資法無法發放,市議員張耀中今(5)日在市議會指出,受限個資法,重陽敬老禮金、祝賀金婚、鑽石婚的中堂賀聯都送不出去,他們認為市府拒絕提供資料,無異拒絕公益捐贈。市長胡志強則回應已行文請示中央,若不在限制內,市府將馬上提供資料。
張耀中舉日前民政局辦理南屯區鑽石婚、白金婚、金婚慶祝活動為例,他為致贈中堂賀聯向市府索取名冊,遭市府以個資法為由拒絕。日前重陽節萬和宮發放3,200元敬老禮金,也因公所拒絕提供名冊而遲遲發不出去。
張耀中詢問,胡市長曾公開表示儘速處理,為何至今南屯區286位長輩仍領不到錢?
胡市長回應表示,民意代表出於公益性質,是否可以取得名冊?市府已行文報請中央解釋;他強調,很希望能發放敬老禮金,但也不能讓同仁違反法令。
胡市長重申,他日前聽聞法務部新的解釋是公廟與公益團體不受限,他希望等中央新的解釋下來,如果不在限制內,市府馬上提供資料。
民政局長王秋冬則說,目前個資法施行上有兩階段,第一階段是法令規範不是非常清楚時,區公所可以提供協助;例如萬和宮敬老禮金可由里長和里幹事陪同發放,避免提供個資疑慮。第二階段則是法務部有解釋,公廟與公益團體不在限制範圍內。
胡市長承諾將召開會議,請法制局針對個資法實施問題解釋清楚。他也認為新法剛上路,不可避免會稍微「防衛過當」,太嚴格一些。他將促請中央對個資法做明確解釋,避免產生疑慮
個資法實施 在 個人資料保護法10月起施行 - 台灣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 的相關結果
個人資料保護法 (簡稱個資法)除第6條、第54條外,其餘條文自2012年10月1日施行,未來該法擴大保護所有個人資料及打破行業別限制,規定若符合公益,報導犯罪前科或人肉 ... ... <看更多>
個資法實施 在 你一定要知道的60則個資法常識 - iThome 的相關結果
A 個資法所定義的個人資料,是指自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碼、護照號碼、特徵、指紋、婚姻、家庭、教育、職業、病歷、醫療、基因、性 ... ... <看更多>
個資法實施 在 個人資料保護法 - 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所有條文 · 一、法律明文規定。 · 二、為維護國家安全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 · 三、為免除當事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之危險。 · 四、為防止他人權益之重大危害。 · 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