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
一週瞬間就過去了,豆感冒了,幾乎一整週都沒去上課。
我一邊陪伴他一邊終於讀完了《覺醒父母》以及《覺醒家庭》兩本書。內容太精采完全不輸宮廷劇或韓劇讓人一直想追下去,每天只要豆一閉上眼睛我就開始讀。
這兩本書的作者是擁有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的喜法莉.薩貝瑞博士。她將從小接觸的東方正念訓練,與西方的心理學加以整合,以她經手過的臨床案例為範例,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談「如何從靈性層面建立與孩子的內在連結」。
一邊讀這本書一邊像是發現新大陸,趁著有機會和豆24小時黏在一起,也實際把她的理論練習實踐了一下。覺得是我目前讀過幫助最大的育兒書,無關管教,無關管理,而是藉著在育兒上遇見的各種情緒,喚醒一直以來遺失的自己。
------------------------------------------------
喜法莉.薩貝瑞博士的主張是
「在教養上遇見的許多難題,問題大多不在孩子,往往都在父母身上。育兒可以是一個很好的覺醒機會,讓父母有勇氣面對那個已經變得陌生的,原本的自己。」
我覺得很有意思,原本的自己究竟是什麼?
我想很多人大概都是到了和我差不多的年紀,發現自己總有些不開心過不去,但又不是很明確的知道自己不開心的原因。有的時候會開始追溯過去,覺得原生家庭留在自己身上的傷痛,時不時就會隱隱作痛起來。你想擺脫它,卻每次遇見同樣課題就得再次面對。
你覺得不解,相信父母不是故意要傷害妳。深信他們許多行為的出發點是愛,可是那些愛卻讓人如此痛,彷彿一生都要跟著你。
也許是一種父母深信的,所以想要植入妳腦袋的價值觀。或許是一層父母看世界的濾鏡,你總覺得這色調不喜歡,但總是調整不過來。
喜法莉.薩貝瑞博士說,大多的親子衝突來自焦慮。
我的孩子的學習如果跟不上同齡孩子,會被社會淘汰的焦慮。
如果我不和其他父母同步更新教養情報,會讓我的孩子與世界無法連結的焦慮。
如果我的孩子不謹慎管教,將來會做出無法無天的事的焦慮。
然而用同一種標準去規範孩子,有可能讓某些孩子陽奉陰違的去遵從或是討好父母,演出他們心中的好孩子。可是這些與「他原本的自己越來越遠」的代價很大,可能會讓看似好孩子的他長成大人後,還是得帶著面具與矛盾活著。
而且以上的這些焦慮,才是讓孩子無法專心學習成長,情緒不穩定的主因。
-------------------------------------------------------
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是「讓孩子如實成長。」
我想了一下豆豆「如實」的模樣是怎樣。他是一個精力旺盛,嗓門超級大。很喜歡熱鬧,情緒來得很快也去得很快。有些奇妙的堅持,頑固的孩子。
老實說我曾經因為他總是會在電車或是公車講話音量太大,或是老是要跟陌生人搭訕,堅持做事一定要按照自己的SOP,情緒來時盧小小而感到困擾。
但令我困擾的不只有這些,只要有人給我育兒上的意見,我就會焦慮到不行。
「他那麼胖,妳是不是都沒在注意營養均衡啊?是不是吃了很多垃圾食物?」
「他那麼過動,是不是都沒在用腦啊!媽媽難道沒有引導他去使用腦袋嗎?」
「他那麼頑固,以後會變成一個很任性的討厭鬼喔!」
讀完了覺醒系列兩本書後,我發現自己一直的育兒焦慮其實只有一個
「我害怕別人認為我是一個失職的母親。」
那些「問題」之所以是問題,其實大多是來自我,或是其他人對他的看法。
--------------------------------------------------------
#麵包店的兩次練習
讀書前和之後,我有過兩次和豆一起的情緒管理練習,很巧的兩次都在麵包店。
第一次我們去了豆豆超喜歡的麵包店,可是店(因為肺炎關系)門口貼了一張「請勿讓小孩入店」的紙條。
「我們去別家店買好嗎?這家店不讓小孩入店呢!」我跟豆豆交涉。
「可是我好喜歡這家店的甜甜圈,我在門口等媽媽沒關係。」豆說。
我有點擔心地把豆留在門口,自己一個人進去店裡買麵包。可是結帳時實在等了太久,豆豆忍不住想要推門進來。
當時一個婆婆剛好推開門時,豆豆就想進來店裡。也許是有碰到婆婆,惹得她很不開心。
「你不知道要讓出來的人優先嗎?這麼沒有教養的孩子是誰的孩子?」
我立刻衝到門口和婆婆道歉,然後討了一串罵。
「像你這樣的母親,就是會教出這種沒禮貌的孩子。請好好檢討自己,不要給社會帶來問題!」
正好此時麵包店的店員也衝上來,跟我說
「肺炎期間請不要讓孩子入店,如果你的孩子無法自制,請不要來我們的店消費!」
後來我帶著一肚子委屈上了腳踏車,眼淚很不爭氣的流下來。覺得這家麵包店的人真機車,婆婆真機車,兒子還堅持要吃這家店的麵包,我好倒霉。
回家豆豆問我說「媽媽我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大家那麼生氣?」
我不知道做錯了什麼,也許不該帶孩子去一家不歡迎小孩的店。
我想豆跟我一樣都感覺驚嚇和委屈,但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的情緒,同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撫他的。
(現在回想起來,我也許會跟他說,因為肺炎關係大家都很緊張,不是故意對我們發脾氣)
---------------------------------------------------
後來有次帶豆從幼稚園回家時,經過另外一家麵包店。
我們開心的挑完麵包後,才發現我忘記帶錢包。
我很抱歉的跟店員說了我忘記帶錢包,等等再回來買。店員點了點頭,瞬間豆卻在店裡面大哭了起來。
「媽媽!等一下再回來我的麵包就會被買走,我好傷心!」
「不會的不會的,媽媽請姊姊幫我們留下來,媽媽立刻回家拿錢包!」
因為豆哭太大聲,一下子我們就被麵包店的客人眼光包圍了。以前的我肯定覺得很丟臉,立刻把豆給帶走。但是當下我想到了喜法莉.薩貝瑞博士提到的,也許這是個好機會。
「我懂你的擔心喔!媽媽也最喜歡甜甜圈了,如果等一下就賣完了,媽媽也會在店裡面大哭,因為會覺得好傷心。」
「可是我相信姊姊會幫我們留下來的,媽媽今天不小心忘了帶錢包,現在就回家去拿,你不要擔心。」
「哭到你覺得滿意為止沒關係喔!媽媽有時候也會大哭!哭一哭會好很多哦」跳上車後,我跟後座的豆說。
後來回家取了錢包再回到店,豆哭累睡著了。我快速停好車衝進店裡面,店員見我回來立刻拿出剛剛我們打算要買的甜甜圈,然後又塞了另外兩個麵包給我。
「這是我們店的招牌麵包喔!送給妳們吃吃看!」
當下我又差點在麵包店門口大哭,覺得這家麵包店好溫暖。回家我把麵包店姐姐送給我們兩個麵包的故事告訴豆豆,他開心得不得了。
----------------------------------------------------
以前時常在日雜裡面看到「等身大」這個詞,我問枝豆什麼意思。他說可以解釋成等比大,或是不免強的,如實的樣子。
兩次的麵包店經驗,我都是慌亂的媽媽,我承認自己很多時候腦袋不靈光,會冒冒失失,但想想我就是這樣的媽媽。壞媽媽,好媽媽,笨媽媽,可愛的媽媽,都是別人給我的評價。
豆豆三歲半,在情緒管理上還有許多需要練習的部分。壞脾氣,沒教養,都是別人給他的評價。
我們都不完美,但唯有擁抱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如實的,等身大的自己,才能放下焦慮,愉快的前行。
和豆黏在一起的日子,我發現自己雖然以前和他黏在一起的時間也很多,但重新回歸找到我自己後,才發現我們兩人的心有了更多交流,他的情緒隨著我一起變得很穩定。
--------------------------------------------
想起以前我因為想讓自己看起來精明一點,有氣場一點,還會故意把眼線畫很粗,想說這樣也許會改變別人對我的態度。
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好笑,當時的我大概就是一隻虛張聲勢的,眼線很粗的紙老虎而已。
反而是接受了與正視自己的不足,找回真正的自己,才知道自己與自己,與小孩,與別人,與世界的相處之道是什麼。
我也不期待豆豆和我擁有相同的價值觀,或是迎合別人的期待,符合社會的成功標準。但我願他快樂,永遠不要與自己的心分歧。
寫了好長一篇,因為感觸太深。
晚安。
pic東京持續梅雨季中,心情平靜了,雨天和晴天對我來說一樣如實美好。
上衣/後面綁帶連身褲
骰子包(即將上架)all from Love YA.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倒ya什麼意思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了超過50年的處理機,今天決定丟了⋯⋯]
我一直要寫一本書,主要是談職場的表現與原生家庭有關,也採訪了20個案例。但是這本書陷入膠著中,因為我想找到更好的解釋,以及大家能夠獲益的解決之道,於是近日報名吳浩平老師的課:「家庭系統排列」。
被採訪的案例一定覺得奇怪,都過了一年,我為什麼還沒開始有任何動作,可是他們不好意思來開口問;倒是出版社問了幾次,看我不置可否,後來也不催了。整件事看似平靜無波,卻是我最大的懸念,也成了無比沈重的壓力。
上課時,老師要我們做排列練習,每個人想一個目前最困擾的問題來做,我當然就是這本書!排列之後,讓我領悟出一個過去未曾注意到的現象,就是我把所有的事情都當作「待辦事項」,面對它們的唯一念頭就是趕快處理掉,包括工作、寫作,甚至和家人的親密關係。
是的,我突然發現,我的人生根本是「處理機模式」,只要有任何事,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時候搞定,然後一筆摃掉。因此每天醒來,一張開眼睛就是拿出行事曆,看看今天有哪些待辦事項,而一整天的重心就是不斷處理、摃掉、處理、摃掉⋯上床之前,跟這個世界道晚安的儀式,也是再拿出行事曆,條列出明天的待辦事項。
日復一日,周而復始,沒有一天例外。
可是總有處理不完、摃不掉的事,就一直掛在心上,揮之不去,久了自然是壓力,容易徹夜未眠。
那麼,上課時,我是怎麼發現的?
A同學代表我的出書,B同學代表我的瓶頸,在排列的過程中,A一個人自顧自的到處走走逛逛,而B則站在原地不動,毫無進展。我看了心急,便拉著B去找A,哪裡知道A把B甩開,看我還不放棄,露出不耐煩的神色,最後找到一個角落躺下來,完全置之不理。
這怎麼行?我就去坐在A的旁邊,來點軟的,他應該會動一動吧,結果他跟我比了一個Ya的手勢之後,閉起眼睛,進入他自己的世界。
這是什麼意思?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在分享時間,他們只說一句話,我就明白了!不管A(我的出書)或是B(我的瓶頸)都異口同聲說:
「你一直緊迫釘人,非要把我們湊一堆,令人討厭極了!」
沒錯,我就是想要他們兩人「和解」,因為瓶頸沒了、書出了,這個惱人的「待辦事項」處理完,我就可以狠狠的一筆摃掉。這時候,A(我的出書)開口了,他說:
「時間一到,我就會自己寫出來。寫作是有生命的,必須從自己裏面長出來,逼是沒用的。」
這麼一說,把我轟醒了!我是拿筆的人,這個道理,我懂啊!可是當我把出書當作待辦事項,自然而然地進到處理機模式,只想急著處理,忘了要澆水、施肥,照顧它長大。
第二天上課,又到練習時間,我還是拿出書這件事來做。一樣地,代表我出書的同學沒事人似的,這兒看看、那兒瞧瞧,自由自在。一開始,我還會亦步亦趨,看看什麼時候會有動靜。一陣子之後,沒有任何變化的可能性,我就做罷,對出書這件事完全放手,也還給自己一個自由。
我的態度改變了,代表我出書的同學也改變了,這一次他說:
「我可以到處走走看,滿足我的好奇心,這件事變得好玩多了。」
如此一來,我就找到答案了,是不是很奇妙?我不能像處理機,所有的事情都看成待辦事項;相反地,當我像是一個農夫,照顧它、陪伴它,以及給它時間、給它自由,把它當作生命,讓它有機的成長,反而它會覺得生意盎然,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
接著,我回想一直以來跟人相處,只看到事情,沒看到人,一心一意總想著把事情快點處理好、快點結束,好讓我有時間做下一件事,結果别人會開心嗎?不會呀,誰喜歡被輕忽、誰喜歡被當作一件事、誰喜歡被處理之後摃掉,答案是沒有人!
再想想我當媽媽時,整天跟孩子說最多的話是什麼?不就是「趕快!」「趕快!」孩子對我而言,不過是待辦事項,他當然會生氣抗議。當時我沒有意會過來,等到孩子都快大學畢業了,才發現自己有這個荒謬的情形,真也是太鈍了!
要不是來跟吳浩平老師學習「家族系統排列」,不要說50幾歲,就算走到臨終的那一刻,可能都沒有發現原來一生都在扮演處理機這個角色。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之所以會報名這堂課,應該是老天爺想給我一些訊息,讓我改變,人生下半場才會重生。
#台灣家族系統排列中心
#職場斜槓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


倒ya什麼意思 在 Serene - 薩琳 -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來來(招手)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我的生日禮物兼新玩具" 靚靚 TR150 " (生日真的好長哦HAHAaaaaa)
會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她可以把漂亮的小笨蛋拍得更漂亮 (~激動!!)
而且她也很廣角,不再只有大頭和身體一點點,也沒有I PHONE 4 的雜點點 YA
她好簡單好操作,但是缺點就是他的倒數自拍模式,
會讓我們聽到倒數的聲音就拚命把頭湊過去 ,結果滿滿的都是自拍照好多噢~~
也因為我是三C產品的小笨蛋啊,
所以他好操作的程度讓我這個幼幼班都很容易入手
聽說台灣四月底就會上市了
到時候應該大家會人手一台了吧~~
回答一下大家問的問題
有人問我都擦什麼牌子的指甲油
這次用的指甲油是愛牌UNT (桃紅),我會常常因為要拍照所以會以服裝搭配指甲油顏色,這牌蠻平價的,顏色的選擇性又很多,也很好擦,重點是他們客服服務也超好!!我很推薦呢!!
還有人問我為什麼,愛把嘴巴鼓起來嘟嘴~很像河豚~~(HAHAHaaaaaaaaa)
還有ㄅㄨㄌㄨ是什麼意思呢,
是因為薩琳很愛泡泡,就像魚會吐泡泡一樣,
在吹泡泡和泡泡破掉的時候,感覺很像ㄅㄨㄌㄨ,
所以不知不覺ㄅㄨㄌㄨ變成我最開心的時候的語助詞
因為薩琳是屬魚的~所以才會不自覺就會想嘟嘴吧XD
魚在水中會ㄅㄨㄌㄨㄅㄨㄌㄨ的吐泡泡,連牠們的嘴型也是ㄅㄨㄌㄨㄅㄨㄌㄨ的呢 (笑)
所以大家都要ㄅㄨㄌㄨㄅㄨㄌㄨ的Happy每一天噢!聽到了嗎!!~~ (繞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