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妹妹最愛嘅車車老師🤗
對於Playgroup嘅睇法分享😌
【【親子潛能發展遊戲班】】#怎樣教孩子 #為何要孩子上playgroup
小朋友才1歲,好不好花時間和金錢去上學前班呢? 會嚇壞小朋友嗎?對孩子有用嗎?
稱得上一句「潛能」,因為1歲孩子上課,家長是要透過仔細的觀察,才會發現到孩子改變的地方。他們不會用說話告訴你他們明白幾多,正如平日相處中,他們哭時你不一定猜中他們的需要。
再者,孩子這階段到底是否必須學習,只能答一句:1歲起他們已經懂得吸收知識。如果孩子大了,有時候家長會發現,曾經於1歲時經歷的事情,他們記得。那麼這階段讓他們學習甚麼好呢?已經要記123, ABC,很殘忍吧?
【不能逃避的香港,陪孩子一同面對】
對,香港真是個比較殘忍的地方。看看我們小學生的功課:從前聰明的孩子是不怎樣需要溫習的,靠天才波就可分勝負。今天社會從小學程度開始,已經在考一堆不是上課老師教的內容,或者故意要默串或刻意背一篇文章。人體結構,每個穴道等等,考來真的應用嗎?符合年齡需要嗎? 考的絕對是勤力和苦功。
本來已經扭曲了的學習氛圍,(先不去埋怨因為政策而造就這情況)而是落實去想想如何陪伴我們新一代孩子去面對這些新一代挑戰。不想將來被淘汰,又不想孩子太辛苦,唯有幫他們選擇最舒服,既好玩又有學習性的生活模式。及早讓他們在輕鬆環境下,啟蒙群體生活的樂趣,並建立除去IT產品以外求知的欲望。
【別依賴Ipad學習】
用I-pad 幫孩子學習是很快的,他們可能很容易唱幾首歌,說一些詞彙。爸爸媽媽以為他們懂英文很高興了。然而這是錯的!I-pad真的是毒藥,短暫刺激而麻痹了某神經,長期累月以來,他們會忘了與面前的人相處,他們會無法處於靜止等待的時間,那怕是1分鐘,他們連少少耐性也會欠缺。如果把一個沒有求知慾的孩子送入學校,要他們讀6年小學,讀6年中學,實在是苦了學校老師,苦了家長,更苦了孩子。
所以,送不送1歲孩子上playgroup, 取決於父母能提供多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教育也不只是在頭2歲催谷孩子,花錢推砌孩子讀名校之路,再把責任推給學校。父母必須問自己,你了解自己孩子的興趣,最能引起他們學習的動機嗎?可能是音樂,可能是藝術,可能是科學或者計算。選對了,孩子會感謝你一生。選錯了,浪費的不只是父母金錢,更是孩子最珍貴也追不回的時間。
【父母的投入,有效陪伴孩子的學習】
我認識很多家長,本來是資深工程師,或者酒店管理層,或者普通文職與售貨員。在生孩子之後,他們因為太投入教孩子,而進修幼教,更發展另一行事業。從爸爸媽媽真正變成一位老師,是令人敬佩,也是孩子的福氣。而是不是每位家長都做到?絕非。但當了爸媽之後,值得讓自己再學習增長知識。例如勤力的小學生父母,每天陪他們做功課,連他們的默書範圍也記在自己腦海中,閒時說句笑話之餘多串兩個生詞,孩子也會感激父母參與他們的學習。
一,兩歲的孩子亦然。他們初次接觸學習世界,有父母陪伴除了安全感之外,有趣的事情他們也很希望與爸爸媽媽分享。一次小突破做好一份小手工,他們會希望有父母的鼓勵。在書本或者故事裡發現奇妙的驚喜,他們會好想父母也明白。有時候父母沒他們那麼多童真,但至少不是每次回頭父母都在低頭看手機。孩子的失望,學習的動機與父母的投入應是相輔相成的。帶孩子上親子playgroup,就是讓自己習慣陪伴孩子去發掘學習的神奇事,面對人與人之間的有趣事。孩子與父母一同學習,這段時間極其珍貴。
【車兒的簡介與playgroup】
在觀塘辦學一年多,從未派傳單,只靠人傳人。我們非一板一眼的商業式課程,我們是體貼與靈活的家庭式教育。我們讓孩子的父母一同上playgroup,帶著輕鬆的心情來,開心的感覺走。
我們也溫韾地從親子,到分離,到孩子獨立的過程,讓孩子逐步逐步放心。
我們關注家庭的需要,及孩子自理的發展,有午膳服務,托兒服務,平日生活的輔導等。我們也繼續籌辦同樣出色的Net英文班,幼稚園專科班,功課輔導班等等。
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到轉角來認識我們。如果你因為交通而猶疑卻步,不要緊,至少花一次時間來過一個試堂,給孩子多一個選擇。我們也會為某次相遇而感激。
尋找我們:觀塘康寧道117號地下
聯絡我們:61773052 (whats app )/ 39085591
#車車老師撰
#只是身兼母職的老師
#借宣傳也希望把想法與父母們交流
借宣傳也希望把想法與父母們交流 在 家庭三部曲主題:家庭互動與溝通適用年級 - 臺北市首座 的相關結果
希望 藉由這一連貫的課程,來傳達家庭的重要性,「家和萬事興」這是古老迄今. 永不改變的金言,家庭和樂除了給予孩子們更加良好的學習場所外,也不外乎對於. 孩子們的品格 ... ... <看更多>
借宣傳也希望把想法與父母們交流 在 109學輔工作經費成效表 - 遠東科技大學 的相關結果
各間學校一同參與,促進學校間的交流,也利用這次機會讓下 ... 可以多加宣傳讓更多有興趣的學生知道及參與。 ... 此重要,也希望同學能在課餘的時間,放鬆自己。 ... <看更多>
借宣傳也希望把想法與父母們交流 在 孩子長大後越來越疏遠冷淡?九成父母最容易不小心犯的錯 的相關結果
孩子長大後越來越疏遠冷淡?九成父母最容易不小心犯的錯:看似關懷備至,其實是要孩子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老師,我真的很努力了,真的在內心有著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