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久不見!我又來科普文了!想想這個疫苗風波該怎麼解才好?歡迎做臨床研究的眾科學家醫師朋友們給我意見。先來跟大家講一點科普好了。
.
醫藥需要確定好劑量,注射時間,接受者類型等參數,確定安全與有效之後才可以使用。實驗設計流程冗長,因為人不是老鼠,政府部門動作又慢,還有一堆分析數據等等的雜事。在緊急狀態下,是可以申請「只要一確定安全有效就可以使用」的緊急使用授權EUA,你可以先使用再慢慢一邊跑其他次要流程。
.
而這個「只要一確定安全有效就可以使用」包含了安全性研究跟有效性研究。可以發生在二期實驗也可以發生在三期實驗,端看科學家怎麼設計實驗跟現下狀況。一般來說,傳染病疫苗二期研究確定了安全性,三期研究確認有效性。但有的狀況也會乾脆一次安全有效通通測。大多情況都是三期有效性實驗作到一半發現有效,交出三期期中報告審核後就可以緊急使用。畢竟三期受試者很多,要等全部做完很久啊。
.
有效性實驗是什麼?不是打了疫苗之後看你血清有沒有抗體,是要把已經打完所有疫苗並且經過會產生抗體的時間之後的受試者,曝露到會被傳染的狀態空間下,過一段時間看看他有沒有被傳染。簡單比喻假如一百個打過疫苗的人有十個後來還是得了九十個沒有,然後安慰劑的人通通得到,表示有效比率90%。
.
這些人是會確定被曝露到會被感染的情況下呦!所以在台灣之前沒有大爆發之前,你用一堆病毒砸在打過疫苗的陳建仁副總統身上,是會被罵死的。但是在已經大爆發的環境下,做這個研究就會很簡單。所以高端疫苗當初二期實驗沒有寫入有效性研究是可以理解的。對沒錯,高端疫苗的二期實驗沒有研究有效性。
.
那現在怎麼辦啊?
.
現在台灣已經疫情進入三級了,其實可以做有效性實驗。而且這個二期研究剛好還沒解盲,也就是說還可以繼續在這些打過疫苗的人身上做有效性研究。如果我們在解盲之前跟FDA送件要求更改實驗架構,把有效性研究加進去,核准之後還是可以加這個觀察,把打疫苗的人送到萬華茶室之類的....還是可以確認有效性,還是可以取得EUA。
.
或者,就是快點二期解盲,重頭開始三期實驗,去一個大爆發的地方給沒得過的人打疫苗,兩劑打完後觀察一個月看幾個人中標。確認有效之後就可以取得EUA。
.
感覺後者時間比較慢,但是前者負擔的社會壓力比較大。我想陳建仁副總統不會想去茶室。現在再把所有參加實驗者叫來感染一輪,應該馬上反抗革命了。但不管怎麼說,二期三期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要確認安全有效。沒有做有效實驗,只有做安全研究跟血清抗體研究,不能取得資格。
.
高端疫苗的技術來自美國,用這個prefusion s-2p protein的確也是新技術,也的確有用相同技術的疫苗取得資格。我自己也有買美國那家公司的股票,所以我相信這個技術。看高端疫苗一二期的研究,我知道他是安全的,副作用也會小。我猜測二期研究也會驗出不錯的抗體的。
.
但在有效性研究之前仍是無法確認有效的。人體就是這麼難搞的小宇宙,就是會有科學家猜不透的機制在裡頭,就是非得實驗才知道。尤其是這個疫苗裡頭除了s-2p 蛋白之外還有好多其他東西都會造成影響。若疫苗有抗體但是沒效果,大家打了認為自己有了抗體而開始趴趴走,疫情只會繼續下去甚至更嚴重。
.
最近的確在Nature有論文發表說covid可以用血清抗體濃度替代有效性研究。但這起因也是因為現在難以研究疫苗了因為大家幾乎都得過不然就已經打了疫苗,難以找到對照組受試者。這我就不說了。
.
醫藥科學家很辛苦,真的。做超久實驗很多死在最後一個階段,一切變成一場空。所以真的是憑著一股熱情跟偏執才能做下去。我不希望研究這個疫苗的科學家醫師們,被不懂而亂來的經營者或政治人物而干擾抹黑。
.
Moderna的創辦人之一Rob Langer是我從小(?)崇拜的科學家之一,我在哥倫比亞大學念博班時也算有幸合作過。這個鬼才生醫工程科學家有成百上千個研發專利,源源不絕的有新技術治療疾病改變世界,在MIT的實驗室簡直像個研發公司。即便像他這樣爆炸聰明的鬼才,也是到這個世界疫情時才變成世界紅人,也才終於賺到錢。
.
但對他來說,可以如此拯救無數的人,就是最大的滿足了吧?
.
#我還在台灣我打疫苗了
#最近跟好多政府部門合作文化衝擊好大
#金髮更像艾莎女王吧花哈哈
假如我是總統作文 在 施正鋒的冥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報橘專訪】什麼情況下才願意說台語?說母語的「地點」顯示你怎麼看待自己的文化 2020/12/08 粱雁
2018 年 12 月 25 日上午的立法院議場,立委 管碧玲 以中、客、閩三種語言,語帶興奮地表達對《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的喜悅,也讚頌了台灣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力。管碧玲是客家人,卻因白色恐怖的壓力,家裡長輩甚少跟她講客語,人到中年才開始學習母語,也特別珍惜能說母語的機會。她的案例也是許多台灣人的寫照,歷經殖民、國民黨高壓統治,人民不敢說母語導致自己的文化漸漸消失,各界期待歷經 12 年推動的《國家語言發展法》,能成為國家推動及復振母語的正式法源。
不過,作為移民社會的台灣,自古存在族群衝突,而母語跟族群有深厚的連結,導致復振工作的確會因各方立場不同造成意見不一。此法之前,已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及《客家基本法》,分別維護原住民及客家族群的權益,有了《國家語言法》為依據,「公視台語台」在立法 7 個月後向大眾亮相,台灣閩南語使用者終於擁有全台語的媒體可視聽。看起來一切都很順利,但難就難在這套法律定義出的「國家語言」——台灣 固有族群 使用之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範圍看起來既廣又模糊,為推動母語復振這項任務,增添新的挑戰。
台灣人為了生存放棄說母語,專家:《國語法》須考慮族群需求
「你是把語言當作文化資產呢?還是我們少數族群擁有者,他們講母語的權利?這些東西都沒有講清楚!」作為總統蔡英文 2016 年競選時期的族群政策召集人,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研究族群議題多年,他認為《國家語言法》需要回頭思考 各族群真正的需求 是什麼。
官方語言(official language)是法定政府行政機關使用的語言,國家語言(national language)則與國家或族群認同有更大的關係。 台灣沒有官方語言 ,正式文件或考試皆以約定成俗的中文為主;而目前《國家語言法》所稱之固有族群,依據歷史演進及人數推論,大致可以確定為閩南、客家及原住民族群,共 44 種語言,若要讓所有族群都能享有使用母語而不受限制的權利,光是製造母語環境就困難重重。
「得先搞清學母語的用意是什麼?比如說很多原住民小朋友去學母語,是為了考試能加分,這樣就本末倒置了。那像是苗栗是客家族群最純的地區,現在為了發展觀光,做生意都講閩南話跟國語,對他們來說,說母語有什麼意義嗎?」施正鋒表示,現在政府的做法是把多元文化當作一種資產,但對在地民眾來說,如何能在公共場合用母語競爭、與其他族群平起平坐,才是最實際的誘因。
30 多年前,已故前立委 戴振耀 首度將台語問政帶入立法院,最後被要求「講國語」,幾十年後的今天,陳柏惟以全台語質詢仍遭到批評「不夠尊重國會」,而原民立委廖國棟擔憂阿美族族人聽不懂,要求官員別用台語說明,最後被講成「禁止對方用台語」。本該讓全體國民都能充分表達意見的國會殿堂,是最該提供母語友善環境的公開場合,卻總是陷入應不應該講母語的爭論之中,根本原因就是 沒有足夠的專業人才進行翻譯工作。
「這件事情沒那麼難複雜好嗎!歐盟這麼多國家也同步翻譯啊!或許中央現在比較難,那至少在地方,比如說原住民、客家的鄉鎮,還是可以示範,讓人家覺得這是可行的。」施正鋒舉出的方法,目前只有苗栗縣議會率先試辦,而立委依據《國家語言法》提出設置通譯的 提案 ,現在卻不了了之,媒體的炒作則讓國會說母語的事件升級為 族群衝突 、政黨鬥爭,無法有效解決困境,最終竟只有客委會在列席時「自備」口譯機才躲得過攻擊。
族群紛爭難解?年輕人更盼身體力行保留母語
母語要怎麼復振,這個任務繁複且非一蹴可幾,對於什麼是「台灣話」、「台語」,年長者有自己的堅持,年輕人則對這些名詞爭論感到困惑,族群衝突更在其中沒有停過。
「這裡牽涉到使用者他自己認為,自己的族語叫什麼、別人的族語叫什麼。現在有一個很尷尬的局面,閩南人說自己講『台語』(Tâi gí),客家人不會說自己講的話(客語)是『台灣話』(toiˇ vanˇ fa),但卻不準閩南人稱(自己的語言)『台語』。」
《編按》:客家人稱閩南語為「河洛話」(hok ló fa),稱客家語為「客家話」(hagˋ gaˊ fa)或「客話」(hagˋ fa)。
施正鋒解釋,把閩南語稱作「台語」,某些情況下的確有可能讓人誤解為,客語或原住民語等其他本土語言,就不是「台灣島上使用的語言」。不過他也表示:「名稱有時候是約定俗成。像我有遇到客家司機,我聽口音就問他說是客家人還是閩南人,他就(用台語)回答說『我毋是台灣人』,他的『台灣人』是講『閩南人』的意思。」
致力於保存客家語言的民間團體,過去亦曾公開反對「台語等於台灣閩南語」的立場,他們擔憂單一語言霸權會間接影響客語傳承。不過這些團體的成員,大部分都是老一輩的客家人。
今年 30 歲 T 先生是桃園客家人,他家是落實講客語的母語家庭,對於「台語」這個名詞應該代表的意思,他卻沒有長輩們這麼在乎。曾在南部工作 3 年的他,以全客語受訪分享親身經歷:「我們客家人稱台語為河洛話,更多的原因是來自原鄉的歷史,但 以現在各種 母語的普及率和功能性來看,我可以認同用『台語』來稱呼河洛話 。」
比起字面上的族群爭論,自小就講流利客語的 T , 更在乎能不能好好將母語傳承下去。「假如客語推動很成功,我們也不用擔心河洛語話 到底是叫『台語』還是『河洛話』, 因為你會知道說自己的文化可以成功留存; 假如你自己都不是很有意識地去多講(客語), 在乎名詞是沒有意義的。」
這幾年台灣的母語保存來到愈來愈來艱辛的情況,因為不僅原住民族語言一個接著一個滅絕,老一輩的消逝讓持續進行復振的客語同樣寸步難行,被認為最多人使用的閩南語也開始嚐到了前兩者經歷過的苦澀。
過去,「族群」是各政黨選舉時喜愛拿來操作的議題,歷史上的利益糾葛更讓對立群體老死不相往來,但新世代的台灣人並不認同上一代人的紛爭。對他們來說,包容族群之間的差異,親身去講、去執行,才是改善現今母語困境最實際的解方。
https://buzzorange.com/2020/12/08/who-speak-taiwanese/
假如我是總統作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1)川普民調分析
CBS民調顯示,今年很多人決定去投票的理由是因為討厭川普總統,占50%。而不是因為支持拜登(支持拜登僅27%)。
NBC民調分析(與2016年比較)
拜登全國民調現在是51%,NBC/WSJ民調顯示拜登支持度贏川普11%(拜登51%/川普40%)。其他眾多全國性大民調也都顯示拜登民調贏,而且差距相當大。當2016年我們說希拉蕊民調一路贏的時候,她都只是小贏2%-8%,而現在拜登和川普是差很多,一個個民調顯示,甚至有差到兩位數。NBC用一張圖表告訴你,拜登拿下這四州有多麼重要。這是2016年選舉結果,川普得到306張選舉人票,希拉蕊232票。現在最簡單的,如果拜登拿下中西部這三州(賓州、密西根州和威斯康辛州),拜登只要多贏這三州,其他和上次結果不變,拜登加起來就拿到278張選舉人票,就贏了這場大選。
2)川普推文說想延後選舉(不過後來改口說他沒有要延後)
民調落後的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延遲十一月大選的可能性,但實際上他無權這樣做,他所屬共和黨的多名國會議員已表明反對延後大選。美國憲法規定,總統選舉日期、地點和方式的權力,歸國會參眾兩院所有,國會有權修改,總統並無這些權力。
3)札卡利亞觀點
我們不應該被川普在接受Chris Wallace專訪時,說可能不會接受選舉結果的答案嚇到,畢竟他2016年也是這麼回答的。不過這一次情況比2016年危險的多,長達數個月來,川普一直灌輸一個觀念,他不斷的告訴美國人民,就是11月的大選會被操弄。現在,有些人樂觀的看到拜登的民調,以為只要拜登能在11月大選狂勝,就能讓這些謊言弭於無形,或許吧。但是也有一個可能,是情況到11月,會變得極為難看。札卡利亞評論:就算川普1月離開白宮,無論自願或非自願,他留下的政治氛圍,將美國逼到了近乎內戰狀態。
{內文}
(Fox News Sunday主持人/Chris Wallace/2020.7.17)
離2020總統大選剩100天,在這個時間點,你民調輸了
(美國總統/川普/2020.7.17)
首先我要澄清我沒有輸,因為這些都是假民調
選戰倒數不到一百天,從CNN到ABC,川普的民調都輸了。
(《華盛頓郵報》新聞片段)
近來眾多民調,包括華郵與ABC的共同民調,都顯示拜登(55%)贏川普(40%)達兩位數,不過拜登民調增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川普總統在新冠疫情上處置失當
(CBS記者/ Ed O'Keefe)
今年很多人決定去投票的理由,是因為討厭川普總統(50%),而不是因為支持拜登(27%),川普的支持者比較是因為喜歡川普(68%),高出拜登支持者對他的喜愛(17%)
(NBC記者/ Steve Kornacki)
拜登全國民調現在超過50%(現在是51%),重要的是兩人的差距,無論是我們NBC/WSJ民調,顯示拜登支持度贏川普11%,還是其他眾多全國性大民調,都顯示拜登民調贏且差距相當大,當2016年我們說希拉蕊民調一路贏的時候,她都只是小贏2%-8%,大約這上下,而現在拜登和川普是差很多,一個個民調顯示,甚至有差到兩位數。我們馬上來看重要的這三大州民調密西根州 賓州和威斯康辛州,川普在2016年以極小差距,翻轉了民主黨在這三個中西部州的選情,這是30年來共和黨首度拿下這三州,現在這三州的民調都是拜登持續領先,而且領先幅度很大(領先6%-8%),另外再看到佛州,川普的老家,2016年川普以1%的差距拿下了佛州,現在拜登在佛州贏了川普8%,大家驚訝的不是拜登民調贏了,而是居然(在佛州)贏8%那麼多
NBC用一張圖告訴你,拜登拿下這四州有多麼重要。
(NBC記者/ Steve Kornacki)
這是2016年選舉結果,川普得到306張選舉人票希拉蕊232票,民主黨的人是這麼說的,你看,最簡單的,如果拜登拿下中西部這三州賓州,再贏密西根州 贏威斯康辛州,拜登只要多贏這三州,其他和上次不變,拜登就贏了這場大選。讓我們再來講佛州選舉人票,如果拜登在佛州勝出,佛州有29張選舉人票,拜登就遠遠超過270張當選門檻,在這情況下,即使拜登輸掉密西根州,拜登的選舉人票還是超過當選必須的270張,也就是只要拜登翻轉拿下佛州,再在中西部贏個一州,川普就麻煩大了
問題是,選情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川普會接受選舉結果嗎?他是這麼說的。
(Fox News Sunday主持人/Chris Wallace/2020.7.17)
我現在問這個問題,不單指11月大選,您是一個輸得起的人嗎
(美國總統/川普/2020.7.17)
我不是一個好的輸家,我不喜歡輸的感覺,我也很少輸,接不接受選舉結果要看情況,我認為郵寄選票可以作掉這樣選舉,我打從心裡這麼相信,(您的意思是說您可能不接受選舉結果嗎),到時候再說,你看,希拉蕊也問過我這個問題,(不 問你這個問題的是我在辯論會裡)
(Fox主持人/Chris Wallace/2016.10.19)
(您的意思是說您可能不接受選舉結果嗎)
(時為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2016.10.19)
我的說法是到時候我會告訴你答案,現在先賣個關子 OK?
(美國總統/川普/2020.7.17)
你看看結果是她(希拉蕊)一直不認輸,(我同意),她一直不認輸像個笨蛋似的,(但您能不能直接回答我),(您會接受選舉結果嗎),這要看情況,你看,要看情況,不,我不會就這麼說"我接受",我也不會說"我不接受",我上次也沒有承諾
(CNN主播兼華郵專欄作家/Fareed Zakaria)
我們不應該被川普的答案嚇到,在接受Chris Wallace專訪時,他說他可能不會接受11月選舉結果,畢竟他2016年也是這麼回答的,不過這一次情況比2016年危險的多,長達數個月來,川普一直灌輸一個觀念,他不斷的告訴美國人民,就是11月的大選會被操弄
(美國眾議員/Cedric Richmond)
請問您是否認為,這場2020總統大選會被操弄
(美國司法部長/巴爾)
我沒有理由認為選舉會被操控
(CNN主播兼華郵專欄作家/Fareed Zakaria)
川普他本身就是狂熱的陰謀論愛好者,他政治生涯的開端,就是四處宣揚歐巴馬在肯亞出生的陰謀論,川普是極右派陰謀論者Alex Jones的信者,川普和他的幕僚助長「匿名者Q」運動,相信有個龐大的官僚機構,正密謀各種針對川普的邪惡計劃,
還有一群深層政府(Deep State)高官,自由派菁英暗地虐待孩童崇拜撒旦,是的,你沒聽錯,所有這些論點都是為了一個主張,一個巨大的陰謀論,也就是「11月的選舉將被操弄」,他先前已經多次聲稱,有數以百萬的非法移民,以及死人投給了民主黨,這些話也都沒有證據
最近川普又堅稱,郵寄選票只會造成舞弊,因為投票箱可能被搶走,選票可能造假
川普還說數以百萬的選票會從國外寄回。
(美國總統/川普)
你們寄幾億張選票到世界各地幾億張,都寄到哪裡去了?都寄給誰了?你們一直在講俄羅斯 俄羅斯 俄羅斯,在講中國,講很多國家,都在說這些國家會介入我們美國選舉,這很容易,你可以偽造選票,這在國外就更容易了
(CNN主播兼華郵專欄作家/Fareed Zakaria)
以上說法全都拿不出證據,現在有些人樂觀的看到民調,以為只要拜登能在11月大選狂勝,就能讓這些謊言弭於無形或許吧,但是也有一個可能,是情況到11月會變得極為難看,因為屆時美國疫情可能還沒有過去,所有50州可能會祭出新的方式,因應疫情下的投票,要求保持社交距離投票或者採取通訊投票
這些正好給了陰謀論者,作文章的空間。在7月30日的推文裡,川普聲稱假如以郵遞進行投票,將會造成"史上最不准確及最舞弊的選舉",川普反問"是否應該推遲選舉","直至可以適當 萬全及安全進行投票"。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納)
在美國歷史上,無論是在戰時在大蕭條時,甚至內戰時,我們都沒有更動過聯邦選舉的日期,我們一定會找到方法,確保這次也如期在11月3日舉行
美國憲法規定,修改總統選舉日期、地點和方式,歸國會參眾兩院所有,現在連共和黨國會議員也發聲反對,於是川普只好改口了。
(美國總統/川普)
不,你問我想不想延期嗎 不,但是我不想看到被扭曲的選舉,這將會是歷史上被操弄最嚴重的選舉,如果真的發生的話
延後選舉,黨內外同志都不挺,川普還能怎麼做呢?《紐約時報》說,川普可以削弱郵政系統,導致郵件交付速度變慢。只要讓多年來財務陷於困境的郵政總局收不到緊急資金,大量的郵寄選票可能會使郵差不知所措,拖慢郵件交付速度。德國明鏡周刊看壞川普選情,以新冠疫情如何打醒民粹總統川普為題,直言他的連任需要奇蹟。在川普不斷灌輸的「選民詐欺陰謀論」下,選後美國的和解,也需要奇蹟。
(CNN主播兼華郵專欄作家/Fareed Zakaria)
就算川普1月離開白宮,自願或非自願,他留下的政治氛圍,將美國逼到了近乎內戰狀態
川普能否在11月逆轉勝,取決於美國疫情能否放緩,人民生活能否回復正常。然而更重要的,是川普能否在美國陷入危機之際,展現對人民生命的重視,與一份同理心。CBS一項新的民調顯示,經濟 健保和新冠疫情,已成為美國選民首要關注的議題,無論是川普還是拜登,在拚經濟上都沒有優勢,不過川普總統在對抗疫情上
表現差強人意。
(美國總統/川普/2020.7.17)
我們來看美國死亡率,我覺得和你說的是相反的,我認為我們擁有全球最低的死亡率
(Fox News Sunday主持人/Chris Wallace/2020.7.17)
這不是事實 我們 我們 我們,我們一天死了900人
(美國總統/川普/2020.7.17)
我可以給你看,(才一個星期...),是這樣嗎(您可以查查),誰能拿死亡率數據給我,Kayleigh(白宮發言人)在,我知道的是我們死亡率是最低的,應該是全球最低,你們誰有數據 麻煩一下,因為我聽說我們有全球最優的低死亡率,你看,世界最低的死亡率
(CNN主播兼華郵專欄作家/Fareed Zakaria)
2020總統大選兩位候選人,存在一個非常重大的差異,川普是陰謀論的信者,而拜登不是,美國一項引以自豪的優良傳統,就是選舉後政權都將和平轉移,自從1801年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離開白宮,把政權交給繼任者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
創下了近代歷史首例,在選戰中激烈交鋒的敵對陣營,和平政權輪替的典範,這個珍貴的價值,正被川普所散布的選舉造假陰謀論危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_kcv18rxH4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02《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634GN7AUkU
假如我是總統作文 在 11TV 教師節專題-突擊師大如果我是老師-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1TV 教師節專題-突擊師大如果我是老師.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If playback doesn't begin shortly, ... ... <看更多>
假如我是總統作文 在 種子作文班 今年題目是:假如我是。老師利用文字創造故事 ... 的推薦與評價
種子作文班 今年題目是:假如我是。老師利用文字創造故事,朗誦出自己的文章,真是有趣又能啟發寫作能力 ,作品留言處指導老師:羅苓#種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