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Meow cafe》邀請你一杯咖啡的時間,放鬆一下!
覺得常常進入焦慮的漩渦嗎?
一開始焦慮、低沉的心情就停不下來……
今天想要來跟大家分享一本好書的方法!
這個方法隨時隨地都能做!
最好也是想到時就做一下,馬上能緩解焦慮!
在執行『心靈重開機』計畫之前
需要寫三項自製表單:
拿出一張白紙
📍 「我辦得到的事」–至少三十項
內容越淺白越好,重量不重質!✏️
例如:我會畫畫、我會搭公車、我會吃飯
📍「我喜歡的人事物」內容越清楚越好
例如:我喜歡吃甜點
➡️我喜歡在晚餐後吃甜點,因為我會感到幸福。
1.我喜歡做的事(or嗜好)
2.我喜歡的東西(食物or物品)
3.我喜歡的人物(真實or虛擬都可)
4.我喜歡的地點
📍最後寫出自己的缺點(10項以內)
寫完後在隔壁把他轉換成優點
例如:我很龜毛➡️我做事謹慎
我很沒用➡️我只是還不熟練而已
———————分割線———————
『心靈重開機』這本書的重點跟精華!
請一定要照著步驟來進行
1.『停止』負面思考:
停下手邊的事,抬起頭看看上方。
開始觀察四周環境,從外面的聲音、物品的顏色等等。
╳停止不是停下手邊的事,滑手機╳
(※註:低頭在大腦的結構上,會觸進內在對話,讓你想更多。)
這個步驟很重要,把意識集中當下
當你焦躁不安的心情被打斷後
馬上實施下一步
2.『增加』正面思考:
拿出「我辦得到的事」及「我喜歡的人事物」清單
可以唸出來或在心裡默唸
能讓心裡產生安定感,打破”自己甚麼都做不好”的想法
3.『改變』思考習慣:
用換句話說的方式,建立自信心
拿出優缺點清單,以下面的句子大聲唸出:
「我很(缺點)。不對!我只是(優點)!」
EX:「我很懦弱。不對!我只是很溫柔!」
唸到”不對”時,更能大聲地站起來。
作者建議,不要等心情低落時才開始做
應該要把「他」像個習慣一樣
大多的人在一個半月就能慢慢獲得效果
※這個計劃的訣竅在於「不要認為『非做不可』」。
因為會憂鬱的人,通常都是因為太認真了
往往責怪自己沒有實踐,但這樣就本末倒置了!
目前我是會在每天早上刷牙洗臉後
以及睡前都會各做一次。
這幾天的心情有漸漸明朗起來!
———————分割線———————
最後想分享
※容易引發憂鬱的三種思考模式※
🌼「我不可以往負面思考。」
→越是想的不可以,就會在意這件事!
負面思考不是壞事,能讓你更客觀地看待事情。
但如果長期的負面思考,就會養成"凡事都以壞處想的習慣"
當你能接受自己正處在低潮的時候,
才能跳脫負面思考的迴圈。
🌼「我最好/必須樂觀一點。」
→會讓人產生"為了樂觀起來,我非做什麼不可。”的想法
反而會讓人產生焦慮感。
且因為你習慣了難過、消沉,你無法想像樂觀的情況。
所以會建議你去累積一些小確幸,且配合「心靈重開機」
EX:今天最開心的事是甚麼呢?
可以每天都這樣問自己,累積小快樂、小幸福感!
🌼「對事情的原因過度追根究柢。」
→既使追根究柢,也不知道答案或原因是不是正確的。
就算知道原因也不一定能改變現狀,還會導致恐懼和不安越來越強烈。
『如果有時間去追究原因,不如思考現在該怎麼辦!』-心理學家Stephen Giligan
———————分割線———————
📍心得:
這本書是2021五月出版的,算是非常新的書
看完這本書馬上就開始實施了將近2個禮拜
我原本也會因為一些不好的事,常常陷入”追根究柢”
或是”自我懷疑”的想法,越想越焦躁不安
心裡悶悶的定不下心來
讀完這本書,是我看過憂鬱相關書籍
最能實際應用,且簡單好上手!
不會空泛的叫你要保持心情愉快、多去做運動、聽音樂放鬆
而是有效的利用停止→增加→改變
來達到一步一步建立信心的辦法!
※小提醒:如果你有憂鬱、焦慮、躁鬱等等
都不要一直想著別人要幫你想辦法、幫你跳脫痛苦
如果你想改變,應該由「你」來踏出地一步!
試試看這個方法,簡單、低成本,又能建立信心!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戰勝自己的心魔。
-
參考資料:
作者:#川本義巳
出版: #日月文化 #大好書屋
書本: 《一天3分鐘,擺脫憂鬱!10000人實踐的教練式領導法,改善當下的焦慮與不安。》
#圖文創作
#正念 #身心靈
#勵志小語 #憂鬱 #閱讀
#正面能量 #正能量語錄
#插畫日常 #閱讀筆記 #閱讀日常
#語錄心情 #心情小語 #焦慮 #人生好難
#身心靈 #不安 #不安障害 #情緒
#anxietyattacks #anxietyfighter
#positiveenergyplus
#우울증 #불안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80的網紅Esther L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比較是扼殺快樂的元兇!如何停止拿自己跟他人比較【正能量聊天室】 我們從小到大,似乎都無法避免“被比較”這件事情。 仿佛這個社會的架構,就是為了“比較”而存在的。 你有沒有發覺到,大部分的自卑感和不滿足感都是由“比較”造成的呢? 你有沒有思考過,是什麼造成你“愛比較”的行為呢? 你有沒有想過,其...
「停止負面思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停止負面思考 在 Demeow繪畫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停止負面思考 在 療心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停止負面思考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停止負面思考 在 Esther L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停止負面思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停止負面思考 在 Ivana C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停止負面思考 在 如初之光-如何停止負面思考-練習養成正向思考習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停止負面思考 在 周慕姿- 【停止焦慮與傷人的負面情緒 的評價
停止負面思考 在 療心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的思想不是你的思想,是大腦系統操控的。
你曾在深夜時間,不斷陷入「反省思考」嗎?
想著自己今天和同事A應對,是不是說錯話了?被討厭?
猶豫正在做的事情,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糾結著過往的美好如何再找回來?
有陣子回到家,粿覺得快把自己逼瘋,白天花費許多心思和力氣應對外界,晚上自己卻又不肯讓腦袋休息,無法克制地想著已經發生、改變不了的過往畫面和曾經說過的話語等等。
事實上,我們的思維之所以容易陷在過往、陷入負面思考,從生理的角度去解釋,這起因於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DMN」。
DMN主要是由"內側前額葉皮質"和"後扣帶回皮質"兩大腦區連結運作,
內側前額葉皮質會讓我們不斷評估「不同時間的自我經歷」,且偏於負面思考。若過於活化,會讓我們更頻於去反思過往經歷中的感受、經驗、自我評價,嚴重的話,便可能導致重鬱。
而後扣帶回皮質的功能有…
-具有過往經歷、情節保存的功能,保留我們對過去的記憶
也就是說,當你察覺自己深陷過往、深陷負面思考時,也請不要苛責自己,因為這和DMN(又被稱為大腦暗能量)過於活化有關,即便我們可能不做任何事,這套系統也會持續運作。
/
不過呢,我們不需要擔憂,大腦也具備相對應的解套方法!
相較於DMN,若腦中的「背外側前額葉皮質(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活躍度提升,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專注於當下、覺察當下,讓我們更單純地思考事情,不再輕易批判自我感受。
那麼,有沒有方法能對抗DMN運作、快速地讓自己停止負面思考呢?
答案是有的:正念(mindfulness)。
正念減壓 是由麻省大學醫學榮譽博士Jon Kabat-Zinn提出的,他的方法要領是:
1.理解、正視思考之事的原貌,而非逃避或抗拒
2.把注意力聚焦在當下的呼吸
3.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五官感受
4.增加身體的活動量
5.可嘗試做瑜珈、冥想
如果近期的你,想好好戒掉負面思考的習慣,一來,粿藉由今天這篇文章想告訴你,絕對不需要責怪自己,其實每個人都一樣,這只是大腦運作驅使,二來,是有解決方法的,而且我們從日常中就可以試試看!
舉例來說…粿剛才本來又再苦惱,先前的某件事沒處理好,想著想著又眉頭緊皺起來,同時,家貓如往常地在我腳邊繞呀蹭呀,於是我這次決定在腦中按下暫停鍵,「停止反芻已經發生的事」,然後好好摸摸愛貓、逗逗牠,
很快地就終止了負面思考的迂迴繞轉、情緒也和緩了,接續不再花時間苦惱,而是花時間規劃、下一次如何把事情處理得更好。
以上。
(啊,粿想偷偷許願🤭:如果你閱讀今天這篇文後,確實有幫助到自己走出負面思考,歡迎你來訊或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方法或經驗,你的經歷或許也是幫助他人的美好課題。)
#粿然有感
#心理知識小科普
#粿製圖集
------
✏️如果你想快速找到(或是收藏)
設計圖集或特定hashtag內容,
可以前往Popdaily和Medium平台:
https://healingquei.medium.com
https://www.popdaily.com.tw/user/256256
✍️粿的IG追起來: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停止負面思考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是一個對自己沒有自信的人嗎?不管別人怎麼說,你都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嗎?
.
過去推薦的大多數書籍,不是他們原生家庭,就是談感情上面的困境,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和你與自己的關係有關。當你對自己沒有自信,再多的努力都是枉然——等等,這樣說太武斷了,其實相信自己有用、對自己尊重、甚至是能夠替自己做決定等等這些「自我肯定力」,真的是一輩子的修行,你可能昨天還沒有自信,但今天因為發生了某件事情,突然覺得自己又稍微可以了一點。
.
人生就是在這種「我好像不行——我其實可以」中間徘徊,我們心裡學長說認知影響情緒,情緒影響行為,但反過來,行為也可能會塑造情緒、改變認知。
.
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跳脫艱澀的理論、讓你直接「用做的」,就算是很小很小的動作,例如深呼吸、拍手,都有可能改變你現在的狀態,停止負面思考的迴圈。
.
對我來說,所有的自己都有兩面,看像光明的那一面不必然要否定黑暗的存在,但如果每天都可以選擇有一些時間,看看自己做得還不錯的那一邊,那麼對自己的信心,也會慢慢建立起來。
.
這則貼文我選了8個作者認為可以「增加自我肯定力」的方法,而且也是我自己經常使用的,推薦給大家(書裡面有24個方法),如果你已經嘗試過很多方式去了解你的過去、家庭、童年經驗,但有人沒有太多的改變,那麼這一本「從行為入手」的書,或許是另外一條不一樣的出路。
.
#留言說說看你覺得有用的方法
#最有用該不會是睡覺吧
#限動上滑買這本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045
#活出自我肯定力
停止負面思考 在 Esther L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比較是扼殺快樂的元兇!如何停止拿自己跟他人比較【正能量聊天室】
我們從小到大,似乎都無法避免“被比較”這件事情。
仿佛這個社會的架構,就是為了“比較”而存在的。
你有沒有發覺到,大部分的自卑感和不滿足感都是由“比較”造成的呢?
你有沒有思考過,是什麼造成你“愛比較”的行為呢?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可以停止拿自己跟他人作比較呢?
希望你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感,不需要拿自己跟他人作比較。
歡迎訂閱,讓我們一起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ZWUzhZou00/hqdefault.jpg)
停止負面思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吳娟瑜
內容簡介: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錯!56%父母自認是會傷害孩子的「毒親」(toxic parents)!
虐待孩子、口出惡言、過度控制、情緒勒索、
硬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在孩子身上……
這些父母的有毒教養96%是受到潛意識影響
去除源於個人創傷、承自原生家庭/家族的負面信念,
拒絕周遭、社會、媒體流傳的錯誤認知與價值觀,
不再受潛意識操控,親子才有良性互動!
◎每個失常的孩子,背後都有受創的大人
頂嘴、疏離、憂鬱、易怒、依賴、拒學、沉迷電玩……當孩子行為脫序時,父母應先檢討自己是否常對孩子有憤怒、自責、推卸、漠視、嚴厲等表現。一個人講出的話語、表達的想法、臉上流露的神情,往往跟深藏在潛意識裡的信念有關,父母若有以上負面情緒,代表潛意識裡帶有許多恐懼,並經由教養將恐懼不斷複製給孩子。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渴盼家人良性溝通,首要之務便是增進對潛意識的了解。
◎應快快「拋棄繼承」的情緒負債──家庭潛意識恐懼
我們很容易複製原生家庭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和教養模式,父母因上一代教養不當而有的陰影,時常會再成為子女的夢魘,像是重男輕女或家庭暴力等。父子和母女之間也常有特殊的情結,比方說,「兒子不成材」是很多男人共有的潛意識恐懼,對兒子總寄予重望,表現不佳就會嚴以鞭策;母女之間則存在著微妙的競爭關係,會搶奪居中男人(丈夫/爸爸)的愛,這通常是因為媽媽複製了自己兒時和手足的相處模式;而失婚者容易把對兩性關係的錯誤認知帶給孩子。養兒育女時,要時時自我觀察,才能不再把從原生家庭接收到的恐懼又轉移到子女身上。
◎家族潛意識恐懼遺毒子孫,過時的祖訓就讓它失傳吧!
有些已不合時宜的價值觀仍以祖訓家規、家族慣例等形式,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影響了後代子孫的家庭幸福和親子關係,最典型的包括:重男輕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要繼承祖業等,這些觀念都已和現今潮流有所抵觸,長輩應該適度改變或尊重晚輩的選擇。做個「懂事」的長輩,懂得世事多變化,樂意理解成年兒孫的心事,多給引導,多給支持。
◎以知識破解偽科學、群體迷思,不捲入集體潛意識恐懼
有些潛意識恐懼從個人、家庭或家族中完全找不到根源,那可能就是受到周遭環境的暗示所致,包括:民族習性、社區氛圍、新聞事件、宗教信仰,關於生活上的例子有「富不過三代」、「逢九必凶」、「活越久,失智機率越高」等;屬於教養上的則有「孩子要贏在起跑點」、「兒子要窮養,女兒要富養」等,我們對這些思維習以為常,也認為理所當然,但其實是需要重新斟酌的,在陪伴子女成長時才能跳脫這些集體潛意識的恐懼,培養出思考正面、觀念正確的孩子。
作者簡介:吳娟瑜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應用社會學碩士
.國際演說家,演說場次超過6000場
.兩性溝通、親子教養專家,喜為人師、樂於分享
.風趣幽默又深具專業素養,備受電視、廣播、報紙等各媒體歡迎
.暢銷書作家,著有《記憶改寫,回到原本美好的自己》、《用女人的方式贏一生》、
《爸媽一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孩子就要這麼教》等
.興趣:看電影、閱讀、寫作、跳街舞、練肌耐力等
.座右銘:做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人生目標:把好的影響分享給更多的人
.寫作目標:陪伴年輕世代父母進行自我探索,並快速選擇正確教養模式,避免毒害孩子而不自知
作者粉絲頁:吳娟瑜老師
出版社粉絲頁: 出色文化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HUjqJQohmc/hqdefault.jpg)
停止負面思考 在 Ivana C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這集影片目的不是一步步帶領你找到自我價值
而是想要引發大家的思考跟討論
畢竟每個人的自我價值都不同
但最重要的是有沒有發覺一切的不對勁😌
這也是我最近很深的體悟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對的方向再出發!
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的臨終格言:
「在別人眼中,我的生活是成功的本質,但除了工作,我只有一點快樂。」
“In other eyes, my life is the essence of success, but aside from work, I have a little joy.“
「這一刻,躺在床上,生病了,回想著我的一生,我意識到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我擁有的一切知識和財富毫無意義。您可以僱用某人為您開汽車,為您賺錢– 但您不能僱用某人為您扛下疾病。一個人可以找到物質的東西,但丟失時卻找不到一件事–『生命』的本質。」
“At this moment, lying on the bed, sick and remembering all my life, I realize that all my recognition and wealth that I have is meaningless in the face of imminent death,” it goes on to say. “You can hire someone to drive a car for you, make money for you — but you can not rent someone to carry the disease for you. One can find material things, but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can not be found when it is lost — life.”
●//
𝐅𝐚𝐜𝐞𝐛𝐨𝐨𝐤 ▏https://www.facebook.com/IvanachengTW/
𝐈𝐧𝐬𝐭𝐚𝐠𝐫𝐚𝐦 ▏https://www.instagram.com/ivanaxcheng/
𝐌𝐞𝐝𝐢𝐮𝐦 ▏https://ivanaxcheng.medium.com/
𝐖𝐞𝐢𝐛𝐨 ▏https://weibo.com/ivanaxcheng/
🧡我跟Jason也有頻道了🧡
歡迎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5hMmmrtQ4YfPisoj9LYgQ
●//
Music by Syphax - Rose Lips - https://thmatc.co/?l=F0D66DF4
●//
FTC: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此影片沒有任何贊助內容。
●//
📩Business Inquiries: hencurious@gmail.com
只限合作及工作相關來信!私人問題可至影片下面留言或IG私訊,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2gPiFEfqXI/hqdefault.jpg)
停止負面思考 在 周慕姿- 【停止焦慮與傷人的負面情緒 的推薦與評價
要怎麼擺脫這樣的負面思考與焦慮情緒? 其實,你只要停止就好。 停止,意謂你需要意識你正在做傷害自己的事情、或是對事情毫無助益的思考;停止,意謂 ... ... <看更多>
停止負面思考 在 如初之光-如何停止負面思考-練習養成正向思考習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訂閱我們的頻道 我會很開心Hi, 我是療癒師喬喬這支影片分享關於「 負面思考 」透過影片的分享方式練習與修正自己的思維習慣如初之光相關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