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1] 細說分鏡 Vol.18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52
🖍我認為,在欣賞任何一幅作品之前
🖍別被其表象,框住了你的思考
從何時開始拍照? 如果從拿相機開始亂拍,那到現在也有20 多年,但真正開始學習攝影基礎? 大概是 2003 年那時開始;那又何時開始從事攝影寫作? 從 2010 年 10 月第一篇文章起,也有 10 年了;那又何時開始教攝影? 再晚一點,2012 年 07 月開始至今,也有 9 年了,回想這過去這些重要時間點,照片對我的意義也好、用途也好,也會不斷的改變。
🟥接觸更多不同人
我曾經在資訊展、商場賣過相機,待在台北光華商場某個小角落一段時間,喜好是攝影,接觸到的自然是對「拍照、攝影」有需求、有興趣的消費者,而前來櫃位的消費者,從對攝影一無所知,開口就直問「我需要一台如何如何功能的相機」,到以攝影為攝業的「攝影師」,二者之間需求落差很大,消費金額從一台3-4 千元的相機,到一顆 5-6 萬元的鏡頭,直到一台將近 20 萬元的相機。
不同需求的客人,聊起攝影有完全不同的故事,完全不懂的客人,讓我了解他們對拍照的想法,為何會這麼簡單的也不懂? 口中說的、需要的、花錢買下去的完全不一樣,有些客人會接受我的意見,選擇我所推薦的,有些則是很確定的是「我就是要這台」,即使我心中覺得這台並不完全適合你,但有花錢、有消費,你就是客人。
另一種是以攝影為職業的攝影師,像是「婚禮攝影、新聞記者、攝影工作室」等等都有,談起攝影又是另一片天地,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前輩問我「你覺得,職業與專業,哪裡不一樣」? 一時間我也分不清楚這界限如何區分。
🔹「職業是拍出客戶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專業是客戶買你拍得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二句話聽起來很像,卻完全不一樣的層級與境界,雖然我還不曾體會後者的心情是什麼,但前者的心情我卻很能體會。🔹
談起「器材」的看法,一般消費者與職業工作者則是不同的見解,特別是職業工作者如何訴說「高級相機、鏡頭」那規格表看不到的的實際體驗,那真的沒有實際用上是真的比較不出差別,由於這裡是「光華商場」不是「攝影研究社」,也無法具體的更深入的討論,但從這些職業攝影師心得交流分享,讓我能稍稍接觸更高攝影領域的境界。
🟥天哪,你能教嗎?
一開始寫攝影教學從沒想過「我可以開課」「我能教」,甚至直到今天是我每天工作內容之一,而一通陌生電話響起,聊了一下「你是誰?」,再聊聊「你能來教我們攝影嗎?」,一開始是拒絕的,連個課程大綱、講義都沒有,一點經驗也沒有,哪敢答應一個陌生電話另一頭的邀約,但對方熱情與堅持,於是帶著一點心虛的說「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試看看吧」,於是開啟了第一堂課。
一開始設計 6 門課,慢慢變成 8 堂、10 堂、12 堂,連同進階 18 堂課,講義也從 V1.0 到 V16 版不斷的改變,也能針對不同需求、上課形態設計不同的課程組合,再設計新課程,新的內容等等。
一開始會認真的去數開了幾個班,默默為這個班的學生做點記錄,比如說有多少人啦、第一堂何時開課啦,但經過數年下來,已經數不清開過少課、有多少學生上過我的課,東西南北跑過多少地方,如果當初那個記錄的習慣有維持下來的話,我想想這幾年開過的班,教過的學生,應該是非常可觀。
🔹我總是不斷的接觸「初學者」,課程也是為他們不斷的設計、改版,背後動機當然是希望自己越教越好,能讓他們接受到更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學相長」這好段時間,我從初學者身上學到非常多、非常多,了解為何他們想學、困難在哪裡、需求在哪裡,雖然不同班的新生,彼此間對拍照的想法需求都大同小異,但每一次課程都能讓「再一次的重新學習、體會」,如果我是一位初學者,我會如何期待攝影能帶給我什麼收獲,攝影又可能是什麼樣子。🔹
「是得,我能教,我很會教」至少到了今天我總算能大聲說出這句話,但這背後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故事,少數讀者、朋友才知道的事情。
🟥旅行、攝影
除了身為他人眼中的老師,其實老師也該不斷進步,除了不斷追求更好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也試著在別的領域相結合,看看從「不同領域看攝影」,能否有想出新的見解。
我開始出國旅行,在有機會與能力下,多出去看看,2013、2014 年,我各別去歐洲自助旅行,這二次都各去一個月,當時的心情走馬看花 (現在想想哪一次不是),眼裡看到的盡是「新鮮貨」,連個路邊的垃圾桶都長的不一樣,順手拍個幾張。
在陌生的環境能產生一種「與環境陌生的隔閡」,除了眼裡看到的新鮮貨之外,心境也跟著看開了 – 原來世界好大,自己這麼渺小,應該在有心有餘且力充足下,多出去看看,雖稱不上打開什麼我們說的「攝影眼」,但至少讓我能期待自己能抱著相機,多看看更多地方,挑戰自己能走到多遠、多久。
當自己看得多了、玩得多了,就產生了另一個新的念頭「想讓我的學生、讀者看看我所看見的世界」,該如何最安全、有效率的達成這一點? 是的,我考上了外語領隊,跟著旅行社合作帶讀者、學生出國,這是最具體的方法。
🔹這讓我又用不同的心態來看待「攝影」,自己用相機、鏡頭體會這世界不足以讓我滿足,帶著其它人感動我曾經有過的感動,這是我另外的目標,我想這比多年前「入門攝影課程」相比,這更像是「進階的攝影課程」,只是這是屬於我自己的課程、我的團員反而是我的老師,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如何透過其它人的視野,來增見我所見到的世界。🔹
🟥攝影與錄影
確切的說是「靜態攝影與動態錄影」,除了在「完全不同的工作領域」外,我也在「不同的表達呈現」上嚐試,也就是「動態錄影」,雖然很多人會說,若你攝影基礎有了,那麼動態錄影入門也不會太難,我也這麼認為,但就「基礎入門」上確是如此,但實際上跳進來學習,才發現學會「從無到有製作出一隻影片」,跟「拍出一系列攝影作品」,這兩個根本就是「二件事」,共通點大概就是…,手上的相機既能攝影,也能錄影,少了器材進入的成本 (一部分啦)。
從 2018 年中,我開始自習「動態錄影」,從剪輯軟體的學習、到如何拍出一隻教學影片、VLOG 影片,嚐試不同器材,在這個領域,我也是初學者,每件事就像從頭來過,中間有些辛苦,但也十分新鮮,我偶爾會跟學生說:
🔹「好好體會你是初學者的身份,因你對任何事都感到好奇,而當你一切都熟練了,很容易將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你也就會慢慢麻痺,失去觀察力與好奇心」🔹
當我開始學習動態錄影過程,我也這樣子告訴自己,慢慢學習、不急,享受初學者的過程,來看看動態錄影裡頭的世界,逐漸找到與「靜態攝影」有哪些異同、彼此可以互相接替的部分,直到撰文的今天,我依舊還是個「初學者」,很多東西還是一知半解、仍然好奇。
🟥跳脫領域思考
🔹「通常在一個問題卡住,原地打轉不得其解,你在原有的領域想不出答案,而透過站在其它領域來看這待這個問題,通常都能獲得解答,或是不同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自己的事情」,但這何其困難? 如果你不是「真的站在別人的立場過」,你是無法用不同的角度、思維方法來看自己問題,但一但你有過類似的經驗,也許你也能認同上面我所說的 – 跳脫領域思考,能發現原有領域所想不出的答案,也或許答案依舊想不出來,但相信能產生更多新的想法,重回既有的領域再試圖尋找答案。
每每在教攝影過程,在課堂上講解任何觀念,教得好不好,學生有無吸收,從學生的眼中可以得到答案,對我來說難的不只是「教」這件事,難的是如何知道他們哪裡不懂? 為何不懂? 不懂為何不舉手? 還是連自己懂不懂都不清楚? 他們的眼神流露的,除了疲憊以外就是「呆滯」,這該怎麼解? 我除了試著換更多不同的例子,講講不同的比喻,笑話也一講再講,想辦法打通他們的關卡,雖有些進步改善,但我覺得問題依舊存在,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而直到我「真的跳脫了既有的領域」,再思考上面這些問題,部分問題我得到了答案,當我接觸到「旅行」,讓我對攝影有著更大的夢想之外,也讓我思考「為何我那麼辛苦拿著相機原因是什麼」,用這角度去想想學生辛苦下班,接著來教室上課,他們心情與期待是什麼?
當我接觸到「動態錄影」,從動態錄影過程,我思考這問題「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嗎?」一張照片帶給我們除了「視覺的記憶外」,好像留下來的東西也不多,那前面那問題「照片有無勝於有聲」這觀念是值得深思好一會。
🔹當把「動態錄影」帶到課上,才發現學生為何部分觀念依舊死記,是因為他們不在「現場」缺乏對於照片判斷的線索,他們看到照片只是「結果」,也只能參考,甚至死記,若能在一張照片之前帶點影片,較能讓他們「如臨現場」感受一些氛圍,要他們學習新的觀念,好像這問題似乎解決了。🔹
也同時能解決另一個我好奇的問題「為何一到外拍練習,學生就把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全還給我一樣」,因為外拍過程中,整個世界都是充滿線索的「大教室」,該如何依現場教他們如何判斷眼前的東西,結合所學,因為「氣氛環境」擁有太多變數需要講解,這些東西帶不進教室裡,這才是我們需要「外拍」的原因。
🟥持續重看「攝影」
教學、寫作十年的經驗,我也不斷的在改變我所擅長的領域之外,同時我也跨足不同的媒體、不同的專業,帶著初學者的心情去看看我所不懂的,這份好奇心讓我在其它領域事物上,學到了很多新點子,在「攝影」及「攝影教學」上,我有很多的改變。
🔹最重要的改變,是改變我對「照片、攝影」的看法,我不再堅持那套「照片無聲勝於有聲」「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這些過去我埾持的念頭,而是更加「超越、溶合」不同領域的專業、觀點來看待這些事情,讓我能確實的跳脫單純的靜態攝影的想法,有著更進一步的成功與成果。🔹
別誤會,我依舊喜歡「攝影」,而我仍舊在不同領域持續的學習,並且帶著這些學習接觸後的感想「帶回我所熱愛的攝影」,照片對我來說,已不再只是記錄、回憶、創作、證明等等念頭,更不只是視為自己獨享的小小世界,許許多多觀念仍在我心中發芽、成長,希望我能更加堅持下去,持續的進步,也更加認識自己「為何如此對攝影的熱情,仍持續不停」,我想這問題,也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疑問,對吧?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巴斯的書中黃金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防彈少年團RM J-Hope推薦必讀詩集讓我 ... 的評價
- 關於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BooKorea K好書- 秋晚,為大家選讀一首詩。By 代班的Y小編取 ... 的評價
- 關於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信號續集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信號續集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dcard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dcard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家族排列】奶奶的憤怒與社會給男人的定義
案主心得轉載。
孟君記錄了線上家排之後的心得。她同意我分享到粉絲頁來。
「(前略)今天在車上老公鬼擋牆的對話,讓我火都上來,瞬間意識到奶奶上身趕緊讓自己退駕,告訴自己可以有不一樣的方式來表達……」
真是很棒的覺知呀!
------------開始-------------
【奶奶的憤怒與社會給男人的定義】
文/劉孟君
跟沙久開始約家排時,不曉得自己要處理什麼議題,但我知道我需要看見自己,可以感受到那種明知道要往內看卻沒有力量看見自己原來是這麼痛苦,明明都知道要怎麼做卻無能為力,讓我陷入一種生命學習很痛苦⋯最近我的老師也常常接到我的電話,甚至求助劉老師,在這些年的學習⋯現在的卡關最痛苦,甚至有一種不想學習了,我要出來賺錢是最重要的被生活追著跑
上一次體驗家排看見到的是媽媽那邊的祖輩,讓我有許多框架把自己限制住,因為我有一個不允許自己跟他們一樣的那麼做自己。
這一次的家排我不曉得要處理什麼,在開始的時候稍微聊了一下,我感覺可以看看自己的金錢關係,我想這和行動力是息息相關的。
在過程中我好幾次覺得很累想睡覺,可能對我來說太沈重與沒想過、沒覺察過的事,沙久(家排師)隨著場域排出了爸爸那邊的事⋯對於爸爸⋯實在是陌生,從來沒見過面,要我看著在場域裡的奶奶、爺爺、爸爸讓我霧裡看花⋯告訴自己耐心的感覺
我看見我的奶奶非常的憤怒,對先生的憤怒卻無能為力,而我的爺爺無關緊要也沒什麼想面對,奶奶就這樣生著氣卻無法去表達,當沙久說奶奶很生氣講了一句X你娘,我瞬間懂了,為什麼當我有情緒的時候我的髒話這麼溜,原來承接了奶奶的情緒,從奶奶的情緒,到爺爺的無關緊要(看見奶奶這樣還無關緊要的爺爺,這也像極了我的婚姻狀態,真的一模模一樣樣),在看到爸爸也複製父母的生命,而此刻也正在複製原生家庭,而且是無意識⋯只是這一次我無法從任何人(家人)去了解,而是只能透過家族排列來讓我看清楚,我承接了奶奶的情緒,而我在跟伴侶相處時對伴侶的情緒、無能為力就像在過奶奶的生命、相幫她處理!
我把奶奶的情緒還給她,不再解決她的生命,而是看見我自己,我要解決的是自己的課題,我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來面對與解決,也從家排看見男人的無能為力來自社會給的壓力,男人就是要解決所有的問題、男人就是要扛起一切責任,不允許男人可以沒有辦法、無能為力,所以男人越想靠自己、越想有力量,就會越無力甚至無法面對,導致伴侶關係的衝突~男人太想靠自己卻不曉得還沒有那麼大的力量足以靠自己,而變得無能為力,女人覺得嫁錯人、沒能力!
沙久在家排過程裡也引導我跟先生對話,如同上面說的複製,我跟先生也是如此,透過這次家排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當我對先生有情緒時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不是像奶奶內心一樣想對爺爺說的話我都替她說了!
家排裡也看到跟爸爸的關係,我們這世一樣沒辦法見到面,但不能否定的是我身上流著爸爸的血液,我們還是一樣在一起,在心裡跟爸爸交流,是啊~我也從沒想過我身上也有爸爸的血液,這是不可否認的,看見了之後內心有一處空洞好像被看見而且被修復了。
從這一刻起我也從我和爺爺、爸爸一樣對金錢的不善於面對,到我可以開時學習如何去認識錢,與錢當朋友!
想對自己說~這些日子辛苦了,真的很不容易
祝福自己可以透過管理錢跟錢有好的開始、好的關係。
順帶一提~今天在車上老公鬼擋牆的對話,讓我火都上來,瞬間意識到奶奶上身趕緊讓自己退駕,告訴自己可以有不一樣的方式來表達,也許老公可能還是覺得我很機車吧,但我看見自己用一種趣味的方式來表達,在後座的伊涵一直笑也許她覺得媽媽很搞笑唄。
#如何與另一半攜手合作面對生活困難
#允許男人可以不用跟社會環境裡給的框架一樣
#能不能告訴一家之主沒有力量沒關係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不用靠你一個人解決
#原來我可以用不一樣的方式生活
#看見問題真的不是從我開始的
#原來未知曉的事件遠遠超過所認為的不會影響自己
#那些從未被提起的才是影響最大最深
#原來我的台語髒話這麼溜是像到奶奶而不是苗可麗哈
#我可以退駕不當奶奶而是成為我自己
#謝謝沙久
------------完-------------
原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539389946402955&set=a.144295669245730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巴斯的書中黃金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閱讀與寫作是最好的投資】
我要來跟你分享一件重大消息🚨
那就是我在2021/9/11晚上九點會舉辦一場免費線上分享會
主題是:如何在下班後透過快速閱讀找到興趣並賺取收入
那就歡迎你點下面的連結來參加囉~
Yo,你好嗎?
我是巴斯,你的學習夥伴!
這次我想和你分享這本書「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我記得這本書我在兩年前就入手了
只不過當初還沒有達到所謂開悟的境界
總覺得它就是一本好書,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如果我可以更早清醒,照著書裡的方法去執行
那麼我現在就會怎樣怎樣...(這是不是你心中常常有的想法呢?)
很多事情就是千金難買早知道,但這一切都是過程
有時候早知道比晚知道好,晚知道又比不知道好😂
至少我最近再重新翻開這本書時,又獲得了不同的感受
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本經典雋永的好書之一,很值得一翻再翻
那就讓我開始為你分享這本書的三個重點吧!
重點一.寫作是注意力的爭奪
有經濟學家預測當今經濟發展趨勢指出:
隨著資訊的發展,有價值的不再是資訊,而是注意力!
這個時代是注意力爭奪的大時代;而寫作是注意力爭奪的最大戰場。
注意力寫作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思維是用戶思維,指的是影響他人為前提。
日常生活中,除了寫日記,我們寫的大部分文字都是給別人看的,
大多數的寫作都是為了影響他人。
比如我們透過寫企劃書說服客戶採納自己的建議,
透過寫文章表達自己的觀點,讓更多人認同。
成功影響別人的前提是,你需要理解你的讀者,也就是你的用戶。
建立用戶思維有兩個面向的考量:滿足讀者的閱讀動機和適應讀者的閱讀情境。
所以你在下筆之前要先好好想一想,針對這兩個面向,該如何設計你的內容。
總結來說就是滿足用戶需求,一個是認知同理心另一個是情感同理心。
👉我自己的想法是:
很多有在經營自媒體的人會面臨一個問題
那就是我到底要寫別人想要看的?
還是自己想要寫的?
這個我覺得可以依照你的作品來寫出不一樣的題材,
像是有時候有很多人告訴你他們的困擾,
而你剛好知道解決方法
那麼這個時候就是依照用戶思維去思考,
寫出別人要看的內容
再來,你可以穿插一些內容是你真正想要寫的
比方說是你生活近期有感發文、或是剛好身邊的人有故事可以拿來分享
因為我們是真實的人,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如意的事情
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啊!你可以將這些內容分享出來後
讓讀者感受到你是一個有血、有肉、一樣會哭、會笑
我們一樣都是人類,沒有誰是特別的高、大、上,特別地不一樣
重點二.如何寫出吸引人的好文章
在寫出一篇吸引人的好文章之前,
你要先學會如何寫出讓人一看就中的標題!
首先要先去研究一下成功的標題特色,
大致上分為四個種類,
成功的標題至少都符合這四類的其中一種。
第一類:引發共鳴
給人共鳴的標題通常是說到了某個群體的痛點,
甚至讓人一看就有轉發的衝動,
很多人知道「標題決定了打開率,內容決定了轉發率。」
像是這個標題:這個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對年輕人掏心掏肺地講道理。
這個標題打中了管理者的心,所以主管們都會有共鳴,因而想要分享。
第二類:製造懸念
指的是標題直接激起人的好奇心,讓人想去文章裡面尋找答案。
例如:什麼樣的人不會出軌?
這些都能激起讀者的好奇心,讓讀者迫切想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子。
第三類:引起爭議
指的是在標題當中直接提出某個引發爭議、質疑、選邊站的觀點。
例如:我身邊離開體制的人,目前沒有一個後悔的
當讀者看到這個標題時,內心會有兩層波瀾。
第一層引發了他們好奇,你身邊都有些什麼樣的人離開體制了?為什麼不後悔?這是個懸念和疑問。
最重要的是引起了第二層波瀾,他們會想:真的嗎?離開體制沒有後悔的?不一定吧,我不相信,於是,這篇文章的標題就成功帶上了話題性,讓讀者們帶著好奇,帶著懷疑,甚至帶著質疑打開了這篇文章。
第四類:顛覆認知
如果你的標題都是每個人知道的概念,那麼就是一個無感的標題,
如果你的標題顛覆了大多數人的認知,你的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例如:你和頭等艙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我自己的想法是:
非常認同這句話:標題決定了打開率,內容決定了轉發率
這跟我之前在吃飯的時候想到的一件事一樣
你覺得餐廳最重要的是外場重要還是內場重要呢?
我認為的答案是外場!因為當服務人員對於顧客的態度有問題時
或是讓客戶感到不舒服後,他連進來光顧的機會都沒有
那麽當客戶進來餐廳吃飯時,內場煮的菜讓他感到驚為天人,就會引起他想一來再來
所以,總結就是外場=標題吸睛度;內場=內容轉發率
重點三.如何訓練你的邏輯思維
所有表達問題,追根究底都是邏輯問題!
邏輯就是文章的條理,文章邏輯清晰的人,
做事情往往也思路清晰,有條有理。
三個技巧,讓你更有邏輯地思考:
技巧一.列提綱:將素材歸類分組
指的是將不同種類的事物區分開來、分門別類。
或是可以參考一個主題,三個子主題,論述,舉例方式進行。
技巧二.理結構:框架比細節重要
不要一開始就想文章細節,細節雖然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
沒有整體把握,細節描述得再好,在別人看來都是霧裡看花。
你的文章應該先從哪個層面去分析現象、闡述觀點?
每一個範例想說明什麼?要循序漸進、有條有理、讓人信服。
結論不要下得莫名其妙,有一些推論,有一些總結、反思會好很多。
技巧三.善表達:邏輯連接之術
每篇文章都有邏輯關係,想要將自己的觀點、立場以較好的呈現方式,完整地傳達給受眾,有三個要點:
1.釐清內部關係:依據內容邏輯將各個段落做出合理的安排、組織規劃後才能順理成章。
例如開頭、內文、結尾
2. 善用連結詞:在文章中,連接詞有著承上啟下,將每個段落、句子連接起來,可以讓人更好理解。
例如:因為、所以、雖然、但是、然而
3. 注意呈現方式:除了連接詞外,有些語句也具有連接的作用,充當著過度者的角色。
例如:用詞簡單,不要突然轉折、不要重複用同個連接詞
👉我自己的想法是:
我認為寫作最重要的就是邏輯思考能力
你可以參考我寫這篇貼文的邏輯方式
像是,我的主題是介紹這本書: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我切入的點就是:先告訴你為什麼要學會寫作
因為它可以影響他人、爭奪注意力,
讓你知道這件事情跟你有什麼關係
再來告訴你如何寫出好標題,因為它決定了讀者到底有沒有意願開啟這篇文章
讓你知道不是會寫就好了,而是要吸引他人願意點開來看
最後告訴你如何有條理的寫內容,就是要掌握好邏輯思考能力
讓你知道就算標題吸引人好了,裡面的內容架構也是要讓人理解的
你可以再依據不同的子主題延伸更多內容:
像是參考四個種類的成功標題、三個技巧訓練思考方式 ,並直接提供參考範例
看完了以上三個重點後,你也想要訓練自己的寫作嗎?
那就是從現在開始直接嘗試創作吧!
只有你真的去做了以後,你才會有進步的可能!
因為我一開始寫部落格文章時,也是一樣地亂寫一通
現在回過頭來看,我都好想要重新刪除修改,
但這一切都是過程,沒有開始、沒有進步
所以如果你也想和我一樣不斷地學習成長
達到每天都要比昨天的自己更進一步的話
那麼現在有個解決辦法,那就是請你來參加我的免費直播分享會
我會在這個分享會裡告訴你
我是如何透過閱讀改變了我的人生
還會分享以下三個秘密:
秘密 #1:如何不用任何技能也能快速超越競爭對手
秘密 #2: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
秘密 #3:如何用熱愛的事物賺取收入
那麼就請你註冊報名吧!
記得,每天都要比昨天的自己更進一步
Buzz.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BooKorea K好書- 秋晚,為大家選讀一首詩。By 代班的Y小編取 ... 的推薦與評價
取自羅泰柱《#像看花一樣看著你》 design by Canva -- 「著作超過100本,《像看花一樣看著你》是羅泰柱最 受歡迎的詩選,收錄網路各種媒體平台上最多人喜愛的 ... <看更多>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信號續集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信號續集-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有聲書在九月上旬推出 爲本書獻聲的是——韓劇《信號》女主角金憓秀‼️ ... <看更多>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線上看 在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防彈少年團RM J-Hope推薦必讀詩集讓我 ... 的推薦與評價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 #꽃을보듯너를본다#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新經典文化안녕하세요엘제이입니다.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新經典文化出版的新書素有韓國國民詩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