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安~,又是開始忙碌的一週,
今天阿水幫各位整理了早上的國際重要新聞重點,
因為內容變化不大,只有一些新的要點分享
就不佔用大家半小時的時間囉:
※美國眾院最終表決 3.5 兆美元預算支出※
週一 (27 日) 美眾院將就 3.5 兆美元預算支出計畫進行最終表決,
不過民主黨眾議員內部卻仍存在意見分歧,民主黨眾議院議員已相繼表示,
不太可能在下週眾議院投票前達成協議。
※大陸執行「能耗雙控」政策,※
目前受影響的台廠已有媒體整理報導:
以下這張為中時報導的圖片:
https://imgur.com/yOHuE1j
現行的新聞大都以影響有限、以及已經提早調整產能布局為標題:
例如針對中國大陸江蘇地區政府因應能耗雙控政策祭出「停工令」,
要求部分區域工廠從9/26到9/30停線停工,當地面板業及零組件廠商表示,
一定會充分配合相關規定,預期9月份營收難免受到影響,但幅度應有限。
包括面板大廠友達光電(2409),系統整合大廠佳世達(2352)、 瑞軒(2489),
以及背光模組/投影機大廠中強光電(5371)、LED大廠富采(3714)旗下公司等等,
目前在中國大陸蘇州地區都有規模可觀的生產基地、甚至多個廠區,背光模組大廠瑞儀光電(6176)、
達運(6120)在江蘇吳江也設有重要生產據點。
但停工令依照不同工廠的能耗狀況有不同程度的規範,台灣顯示器產業公司大多營 業規模不小、
工廠數量也多,若就江蘇地區停工令為期4、5天來看,實質衝擊應有限。
然而廠商也無法放下心來,還是必須針對每家供應商及下游客戶的營運狀況進一步了解,
畢竟若某個環節發生停工缺料,也是會影響最終出貨情況。
網通面板廠則大都表示早於美中貿易戰期間為了降低營運風險而赴海外擴產,如今產能配置已分散。
包括中磊(5388)、啟碁(6285)、智易(3596)、正文(4906)、明泰(3380)目前分別在大陸蘇州、
昆山、常熟等地區都還有生產基地,但隨著海外產能陸續開出,大陸產能佔整體生產比重已逐漸降低。
其中,中磊近年來主要在菲律賓及印度兩地增設生產基地,並且都已完工投產,
營運漸上軌道。啟碁、智易、正文、明泰基於原料供應及運輸、客戶等各方面考量,
不約而同都在越南設廠,並且持續增建產能。
啟碁近年在台灣和越南都有擴產計畫,越南新廠將於今年第四季投產,
南科新廠預計明年下半年開出。智易和明泰的越南新廠亦都規畫在今年第四季啟用。
正文越南一期工廠近年來一直都有設備機台導入、產能持續拉升,
同時二期新廠建設計畫也正式啟動,預計將於明年第三季完工
,並於第四季試產。
對於這次江蘇地區限電停工令,廠商表示,網通工廠大多並非高能耗的重工業,
但仍然全力積極配合政策執行並落實各項節電措施,減少不必要的能耗。
新聞來源:MoneyDJ新聞
※人行24日宣布,所有跟加密貨幣相關的活動皆違法※
就連在大陸境內提供服務的海外加密貨幣交易所,也是違法的
比特幣24日應聲下挫5%、以太幣同步跌約7%。
線上虛幣交易所Coinbase、上季有半數交易營收來自加密貨幣的免手續費網路券商Robinhood Markets Inc.
聞訊分別下挫2.39%、2.24%。
明星總裁凱薩琳伍德(CathieWood)旗下的ARK新興主動型ETF (ARK Innovation ETF,代號為ARKK.US)同步下跌1.85%。
繪圖晶片巨擘輝達(Nvidia Corp.)同步下挫1.78%。
※布蘭特原油價格再創三年新高※
因美國墨西哥灣的原油生產在8月底的颶風過後仍未完全恢復的影響
近月布蘭特原油上漲1.1%成為每桶78.09美元,創下三年以來新高。
美國內政部安全與環境執法局(BSEE)9月23日發布的最後一次追蹤報告顯示,
美國墨西哥灣的原油日產能關閉16.18%或294,414桶/日
※錫價創下歷史新高※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9月24日
期錫上漲3%,報每噸36,500美元。
國際錫業協會分析師James Willoughby表示,供應問題疊加需求回升意味著庫存將繼續保持低迷。
協會報告表示,2022年全球市場錫短缺預計將從今年的10,200噸擴大至12,700噸。
和訊網報導,緬甸錫礦供應雖恢復顯著,但玻利維亞以及剛果錫礦出口大幅下滑,
錫礦供應緊張局面仍未緩解。而大陸雲南地區電力供應受限,仍對精煉錫生產繼續造成影響。
新聞來源:MoneyDJ新聞
以上重大新聞分享給大家。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早前已介紹過的Volvo新一代旅行車V60,其實同一時間有一部同門兄弟來港,就是第三代Volvo S60。雖然名氣不及德國品牌,但S60能躋身2019年World Car of the Year的最後三強,絕對有一點實力,T4入門版車價40萬元有找,性價比勝同級,未知可否爭回一口氣呢? Volvo...
元太新廠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世界大戰般的瘟疫
2019年的秋冬,中國武漢出現多人發燒、咳嗽的感冒症狀,可沒隔幾天,當地醫生就發現這場病症和以往相當不同,病患在很短的時間內肺部浸潤,如淹水之人失去性命,更絕望的是,當地的醫生、護理師也發現自己有了相同的症狀。
此時,其他國家仍好夢方酣,幾個月後,世人才驚覺這是一場徹底影響世界生活的瘟疫,除了生離死別之外,還有各種謠言訊息,傷害得更深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
這是一場戰爭,對疾病的戰爭、對國家資源的戰爭、更是挑戰人性的戰爭,像是世界大戰來襲。若把貿易戰視為「寧靜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全球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及超過七成的GDP都捲入),這次疫情可以說是第四次世界大戰。
各類防疫物資,口罩、隔離設備,就是戰略物資,其中最被世人抱以厚望的就是疫苗。目前疫苗在世界各國都是稀缺物資,像是歐盟下訂AZ疫苗,也遭遇遲交狀況,COVAX的疫苗計劃,也因為全球疫苗生產短缺而延宕。
#那為什麼美國能夠這麼快速呢?
那就要提到「曲速行動OWS:Operation Warp Speed 」,疫苗被美國視為『國民健康戰略物資』,所以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狠擲大錢。
包含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中心管理局(BARDA)、國防部、農業部、能源部和退伍軍人事務部等政府部門,以及私人企業都加入這個計劃。
#在台灣應該會被罵翻的花錢法
美國是「不惜成本國產」的代表,付出上百億美元注資Operation Warp Speed,直接投資AZ、JJ、Moderna、Novavax、Merck-IAVI、Sanofi-GSK六家疫苗廠,另外提前採購Pfizer-BNT,再這些疫苗尚在初期臨床試驗,就都簽訂了大量採購合約,迄今還有投資一些疫苗廠是做不出疫苗的,投資可觀經費在潛力疫苗廠,但有可能研發不成功,最後無法讓國人施打,是美國認為合理的支出。
其中,光玻璃瓶,美國就砸了 2.04億美元到康寧以加強產能,設立新廠、擴大舊廠、聘用員工並提升製造設備等!其中5,700萬美元運用於提高疫苗用的玻璃瓶產量。光是做瓶子的廠商就給這麼多錢,在台灣應該會被炮到翻,可能會被安個圖利的罪名,像是宇昌案一樣的慘烈。
附註:為何玻璃瓶很重要?
或許有人會對玻璃是重要戰略資源感到意外,但用於瓶裝疫苗的是硼矽酸鹽玻璃,需要特別的技術。可高度耐受溫度變化、化學穩定性高,盡可能減少藥瓶的潛在污染壓力。
這個曲速計畫,美國引用了《國防生產法》,這個法賦予美國總統權力,可基於國安或其他理由,對美國企業施壓關鍵材料或產品的產量,或者是限制某些產品或材料、技術的出口,可要求美國企業必須先履行與政府的合約。所以印度也抱怨過這個限制,讓他們的的疫苗產量少了很多,因為很多疫苗周邊材料,能出口到印度的量根本不夠。
#也很敢砸錢不用怕被抹黑攻擊的英國
同時間,相對來講買價比較便宜的是初期重壓在AZ的英國,此外英國也跟Sanofi-GSK下單大量疫苗,迄今正進行臨床試驗,而英國今年也買了1.9億劑的法國Valneva疫苗,該疫苗現在才要開始做三期,而且是用免疫橋接的方式而非傳統保護力方式設計三期。不論是堅持打AZ或投資試驗中疫苗,恐怕在台灣都會被某些人罵死。
#相較之下法國就慢很多
有一說是,法國沒有跟上先前新創、小企業的製藥生態變化。
像是專攻mRNA平台的莫德納、Oxford-AZ都是小而美的模式,源頭是大學實驗室,可能再與小型公司合作,最後量產時跟大藥廠合作。這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美國學院資本主義的興起,以及《拜杜法案》對美國的影響,讓智慧財產權給原始發明的大學研究機構,促進其管理智財權與商業化,但成品必須在境內製造生產。不過這說來就話長了,下次再聊這一塊。
也因此,武漢肺炎疫苗最早上市是輝瑞,雖然莫德納最早開始做,但也因為其小而美的型態,吃虧在他必須找人合作代工,所以比輝瑞問世的速度略慢一點點。
那法國除了缺乏這類新創小企業的靈活性,法國經濟分析委員會也分析過自己國內生技,主要缺乏公共資金,也沒有美國的風險文化,在沒問世成功之前,很難有天使來投資你。莫德納在成功把產品問世前,就囊括募集到可觀的投資額,這在法國是難以想像的。
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有點既視感呢?
但不曉得法國會不會也有台灣宇昌案一樣的痛苦歷史。
再回到前面因為疫苗周邊被各國看得緊緊的,因此產能都非常辛苦,基本上就要拿到好疫苗又要撿便宜,就得排隊慢慢等疫苗廠做好,或等疫苗產量增加/新一代疫苗做出來,轉變為買方市場就會降價了。
而台灣本來想走美國策略,但通常會被要求「一定要便宜」、「公開談判秘密」、「為什麼不進口中國貨」,同時又不斷抹黑AZ疫苗的狀況下,再加上中國千方阻攔台灣採購疫苗,現在雖然暫時不會進口便宜但效果較不好的中國疫苗,卻只好妥協於等待。
疫苗廠商生不出貨來,不只是台灣很辛苦。在泰國生活的網友Sammy Yang指出:『泰國在去年10月下訂大批AZ疫苗,結果到今年6月初,到貨卻不到12萬劑。』並說:『疫苗短缺問題已經長達半年多,開口要買的疫苗支票周周喊月月開。再說一次,目前在泰國的疫苗只有科興和難產AZ,其他都如同浮雲一樣,更不用提當初BNT要進泰國被千方百計地阻擋。台灣有日本美國陸續相送,泰國只有中國好棒棒送一堆科興。』(附註:美日目前都有捐泰國,除了AZ、科興,還有國藥和美國捐的輝瑞,但泰國人仍對於泰國政府政府不斷添購科興,以及疫苗的到貨率多有抱怨)
疫苗是戰略物資,世界各國都緊握產能,有能力的拼命要做國產開發,只有少數親密友邦會願意提供,例如英國起初不惜得罪歐盟各國也要獨佔AZ產能,敵國當然會利用這個民眾焦慮的時刻,「攻擊你有的,吹捧你沒有的疫苗」操弄民心、撕裂社會。
#五月疫情的啟示
五月疫情的啟示:沒人願意投資醫療,cost down 精神遇到反噬。讓我想到,去年疫情緩和的時候,辦公室處理的是「自費醫材天花板」的問題,或「防疫補助」發太慢的問題。疫情來的時候醫界是抗疫英雄,沒疫情的時候就是總額管理的小螺絲釘,應該要共體時艱不要讓大家負擔太重。
有人說,疫苗多貴都要買,我們早該買多一點。台灣確實從去年底到今年初訂了一定數量的進口疫苗,但疫苗廠出貨給台灣的速度很慢。想要他們早出貨可以,在研發中先定,而且要加錢。像以色列在極早期就同意以2倍以上價格取得輝瑞疫苗(未公佈價格,據各方報導猜測應為兩倍以上)。但那時疫情平穩時,台灣很難以這樣的價格通過採購。麻煩的事更在後面,若到了疫苗準備成熟期後,此時下命令說一個月內要採買怎樣的大數量,要保證何時要到貨,這些保證通常就只是漂亮欺哄的話語。
今天還有報導指稱:
『日前,輝瑞藥廠首席病毒疫苗科學家多米澤(Phil Dormitzer)脫口說出,以色列是輝瑞疫苗的「某種實驗室」,引發軒然大波。』讓以色列衛生部趕緊出面發言滅火。
當然更不能想像,如果在台灣這樣採購,會引起多大的反對聲浪與風波。
#閒置設備的壓力
有人說,檢驗能量不足,這點我也深深有感,特別是沒利用這一年買齊高通量PCR。
但在醫院工作的同仁告訴我,如果疫情結束這些高通量儀器閒著,保管單位就會被懲處,除非撥給研究單位,但這時又會爭執是誰買的為什麼給別人用的問題。
有人說,專責病房準備不夠,但疫情來得又快又急,如果我們平常就有備用床,並降低醫療人力負擔,醫院根本不堪營運負荷,而健保也當然不會付錢給你。
在這波疫情中,我們看到PCR的量能確實擴張了3~5倍以上,專責病房的床數也起來了,血氧機、HFNC、單株抗體,突然都變成大家朗朗上口一定要買到的東西。一個月做到這樣,我知道背後有多少人不眠不休的努力。
但疫情控制下來後,希望明年不要忘記救命要錢,培養人才要錢,厚植醫療實力要錢,開發台灣生技也要錢。但我預期,到時多花一毛還是會有人喊著送監察院、投資未來的科學家會先送檢調,這就是過去這十年台灣的血淚史。
我在國防外交委員會一年多了,除了國防以外,最常關心的話題之一其實就是健康,這兩者都是對於未知未來的投資,當你用不到的時候,好處毫無感覺;但當你要用的時候,就太慢了,然後才來後悔。
台灣是一個特殊的國家,在旁邊有飛彈、有病毒,有各種你想像不到的東西隨時蠢蠢欲動。要保島保命,我們都要知道,承平時刻就得多做一步,且要團結同心。
元太新廠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英特爾新任執行長基辛格上任後動作頻頻,強化自身製造能力也並非紙上談兵,英特爾宣布將投入950億美元在歐洲建新廠,劍指台積電意味濃厚...
#英特爾 #台積電
元太新廠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早前已介紹過的Volvo新一代旅行車V60,其實同一時間有一部同門兄弟來港,就是第三代Volvo S60。雖然名氣不及德國品牌,但S60能躋身2019年World Car of the Year的最後三強,絕對有一點實力,T4入門版車價40萬元有找,性價比勝同級,未知可否爭回一口氣呢?
Volvo S60的前身是S70,於2000年推出第一代S60,來到第三代,第一項要強調的是美國製造。自從Volvo宣佈中國新廠房製造某些車款供應全球後,引起香港車主特別關注。可以放心的是,S60是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新工場第一部生產的車款。來港版本暫時只有三個,最貴是50萬元有找的T5 R-Design,今次試駕是最平價的T4 Momentum,車價40萬元有找。說到車身尺碼,比上一代增長不少,車身長闊高達4,761x1,850x1,431mm,增長了133mm。更長更闊但降低車身高度,令形態看上去更有動感,襯上18吋新款輪圈,連同車側骨線,感覺比上一代年輕。新車的軸距大幅增長至2,872mm,因此尾箱空間比之前提升至442L,車尾更有腳控電尾門功能。雖然房車不能摺椅背,但保留了小門開窿設計,方便放幼身長形物件。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美國製造 #果籽 #旅行車 #V60 #Volvo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iDBoGLqNuA/hqdefault.jpg)
元太新廠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盤面上以受惠中東地緣緊張的塑化(TSE13)及橡膠類股(TSE21)收小紅,分別上漲0.4%和0.76%表現最為抗跌,塑膠股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及伊朗斷交,國際油價波動,加上農曆年回補庫存等題材發威,二線塑化股台苯(1310)、華夏(1305)、國喬(1312)、中石化(1314)漲幅超過1%,台塑 (1301) 、南亞 (1303) 及台化 (1326) 也奮力守住平盤小紅作收。
汽車股(TSE22)受到年底新車展接單暢旺,全年銷售42萬輛目標達陣,以及隨著政府推動舊車換新車政策,今年車市可望比去年更好,類股指數在盤中上揚逾1%,但在尾盤卻遭到空頭突襲,最後下跌0.44%作收。
弱勢傳產股方面以玻璃陶瓷(TSE18)重挫1.68%最慘,
金融股(TSE28)再度成為弱勢指標,主要受到中國人民銀行將美元兌人民幣的中間匯價調降到6.52元的衝擊,銀行人民幣TRF也就是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保證金追繳令萬箭齊發,市場預期人民幣TRF將影響銀行獲利表現,持續拖累金融股走勢,富邦金(2881)、新光金(2888)、國泰金(2882)跌幅超過2%,
龍頭電子權值股也紛紛熄火,股王大立光 (3008) 開低走低下跌將近3%,盤中最低剛好碰到2100元整數價位,成交量擴大到1700多張;台積電 (2330) 開低在平盤下小幅游走,終場跌了大約1%收在138元,盤中收復的年線最後得而復失;面板股僅不再放無薪假的華映 (2475) 尾盤放量,收在全場最高的0.78元。
節能族群表現相對持穩,LED龍頭晶電(2448)拉尾盤大漲逾5%收在最高25.4元,太陽能廠太極(4934)、昱晶(3514)也上漲3%左右。另外功率放大器相關的砷化鎵族群穩懋(3105、全新(2455)也勁揚超過4%。穩懋去年第4季業績可望季成長5~10%,毛利率將維持第3季水準,昨天成交量爆衝至近1.3萬張,股價上漲5.6%,站穩50元大關。光通訊強勢指標光環 (3234) 在產品單價、品質具有競爭力,客戶涵蓋中興、華為及烽火,具有強勁通路,亞系外資納入追蹤個股並且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上看110元,昨天成交量倍增至將近1.5萬張、股價大漲5.76%,來到95.4元。奇力新(2456)暌違8年再建新廠,越南新廠將在今年第3季啟動,新廠分三期規畫,整體面積是台灣廠的3倍大,第一期預計在第3季導入量產,將使奇力新擁有更龐大的產能基礎,並且第1季營收將力守持平,激勵奇力新昨天股價不僅強勢站穩70元整數大關,終場逆勢大漲6.06%以最高點71.8元作收,穩居被動元件股王,市值也達91.16億元,直逼新高紀錄的市值93.32億元。智邦(2345)因傳言拿下臉書大數據5年訂單商機,股價一路走高,雖然公司派有出面否認,卻仍止不住漲勢,昨日盤中以34元再寫下波段新高,從去年8月24日的低檔12.4元起算,波段漲幅已達174%。兆赫(2485)因投信狂敲連買26個交易日,光去年12月一個月,就買超1.2萬張以上,連帶推升股價力爭上游,昨日收盤價落在53.3元,一舉創下2011年5月以來的新高。其他焦點股看到佰研(3205)挾著去年10、11月合計2個月的EPS高達3.27元,累計前11月EPS已交出9.52元歷史新高的好成績,全年獲利肯定超過一個股本下,昨日不畏列入注意股警示,股價逆勢上漲4.2%,以310元作收。臺鹽(1737)連續三天爆出巨量,昨日股價上沖下洗,單日最低來到32.15元,最高價衝到35.4元,最後以34.5元,上漲4.55%收盤,成交12,116張。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ar4fBhFifs/hqdefault.jpg)
元太新廠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美國聯準會正式宣布升息,市場預估先前提早從新興市場流出的資金,近期將可望回歸,台灣50成分股優先報喜,包括南亞科(2408)、鴻準(2354)、寶成(9904)漲幅都在半根停板以上,買盤強勁。製鞋三熊當中的寶成擴建新廠有成,加上中國大陸通路布局已顯現具體成效,昨日盤中股價最高衝上43元,終場收在42.95元,上漲了2.3元、漲幅5.66%,總成交量逼近1萬張。
各大類股除了營建(TSE25)小跌作收之外,其餘全面上漲,尤其以金融族群(TSE28)表現最為強勢,新光金(2888)、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以及中壽(2823)等壽險為主的金融股漲勢最為領先。
電子股中,股王大立光 (3008) 股價跌深後獲得歐系及日系外資力挺,加上蘋果股價也在禮拜三止跌,帶動大立光上漲4.21%收復2200元大關,帶動蘋果供應鏈的宏捷科 (8086) 、鴻準 (2354) 及可成 (2474) 同步大漲。台積電 (2330) 受到ADR(TSM.US)上漲1.49%的激勵,最後一盤湧入萬張買單將股價拉到最高點作收,成為大盤收在最高點的大功臣。聯電 (2303) 董事會通過125.71億元的資本預算執行案,主要用在擴充28奈米製程產能,同時在ADR(UMC.US)上漲1.63%的帶動下, 現股更強彈近3%,收復月線關卡。聯詠(3034)傳出驅動及觸控整合型系統單晶片將在年底正式出貨,有望打入三星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利多消息帶動股價開高走高,終場以133元作收、上漲6元,漲幅4.72%。英特爾Skylake新品搭載Type-C,相關概念股祥碩 (5269) 、創惟 (6104) 、F-譜瑞 (4966) 和智原 (3035) 表現紅通通。而太陽能族群Q4營收可望創今年新高,加上美國眾議院同意延長太陽能投資稅收抵免,太陽能股再度發光,昱晶(3514)攻上漲停價位,其他包括昇陽科(3561)、碩禾(3691)、太極(4934)、新日光(3576)、茂迪(6244)、中美晶(5483)以及綠能(3519)漲幅都超過4%。同樣屬於節能產業的LED,則以晶電(2448)股價表現最為強勢,繼前日漲停之後,昨日盤中又一度碰到漲停價位,收盤大漲8.52%,主要是因為晶電身為兩岸LED磊晶龍頭,股價卻還不到每股淨值的一半實在太過委屈,港系外資也認為晶電股價太過偏低。再看到砷化鎵磊晶廠F-IET(4971)同時受惠於幾大趨勢,包括汽車防撞雷達將逐漸被各大車廠列為新車標準配備、明年下半年高速光通訊應用(10G PON)將成為市場主流,帶動磊晶片需求爆量、以及未來高頻5G手機PA有機會採用磷化銦HBT磊晶片等等,股價在昨天開盤不到半小時就直攻漲停。另外,DRAM指標華亞科(3474)在連漲兩根停板之後已經離美光收購價30元大關越來越近,昨天爆出近25萬張天量只小漲0.36%,反而是華亞科大股東南亞科(2408)因為持股華亞科24.2%接棒漲停,以48.15元創下7月7號以來的新高價。其他個別股方面,矽創 (8016) 受惠第四季功能型手機在新興市場需求上升,加上智慧型手機驅動IC逆勢出貨優於預期,以及第四季已經打入三星智慧型手機供應鏈,股價收高將近4%。
現階段的主流族群生技類股(TSE31)也是強強滾,包括東洋(4105)、智擎(4162)、百略(4103)、健亞(4130)股價都有亮眼表現,尤其大江(8436)受惠於保健食品市場回溫,11月合併營收創歷史新高,位於上海金山工業區的S8機能性食品廠一期機能性飲料也正式量產,月產能超過880萬瓶,更是明年中國市場高速成長的重要助力,昨天股價強勢攻頂。
觀光股3強近期展開股王爭霸戰,F-美食 (2723) 仍然穩坐王位,瓦城 (2729) 緊追在後,晶華 (2707) 股價持平當老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uXr9AIeqr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