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8/28-09/03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菅義偉放棄爭取連任 日本首相將換人
日本作為內閣制國家,首相依例皆由執政黨總裁擔任,執政黨自民黨將於本月底舉行總裁改選,不料今日卻迎來震撼彈。
在上午的黨高層會議上,現任首相菅義偉無預警宣布將不參與總裁選舉,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也坦承雖有意參選,但考量防疫與競選都需要莫大能量,無法兼顧,只能二選一。
去年九月,菅義偉在總裁補選中異軍突起,成為後安倍時期的第一位首相。然而面對疫情,菅內閣的表現不佳,延期舉行的奧運也絲毫無助提高聲勢,加上他本人頻頻失言,滿意度直直落,甚至使自民黨在橫濱市長選舉中慘敗,黨內質疑聲浪不斷。
不僅如此,許多分析認為,菅義偉曾計畫要改組黨內高層人事,導致諸多派閥不滿,可能是迫使他放棄連任之路的最後一根稻草。
新任總裁確定後會一併解散國會,屆時新總裁將要帶領自民黨迎戰眾院選舉,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前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和前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已表態參選,河野太郎與石破茂也是可能的競爭者。
❷德州心跳法案上路 懷孕六周以上不許墮胎
德州的反墮胎法已生效,此法案規定懷孕六周以上的婦女不得進行墮胎手術。即便是受到非自願的性侵、強暴等因素,也無法被排除於該法案外。
法條中只要檢舉協助執行墮胎手術的醫療人員,檢舉者能夠獲得獎金,這些手術的相關人員更可能吃上官司,這使德州婦女失去了獲得醫療保障的權益。美國總統拜登批評,這樣的法案會對弱勢族群造成更大的影響,譬如低收入戶者。
法案生效後,診所原先安排好的手術有近九成須立即暫停,這些婦女必須要被迫離開德州或是冒著其他高風險的流產方式來解決眼前的難題。加上疫情的衝擊,懷孕的婦女需要冒染疫的風險跨州尋求協助,讓她們處境更加困難。
部分民間的團體也向最高法院遞出緊急請求,但最終遭到美國最高法院的駁回,心跳法案也立即生效,說明相關醫療人員及懷孕的婦女將面臨更嚴苛的挑戰。
❸紐西蘭恐攻釀六傷 行兇者當場被擊斃
為圍堵Delta新冠變異病毒而處於封城狀態的紐西蘭奧克蘭今日下午發生恐怖攻擊,據現場警員表示,該嫌犯於林恩購物中心(LynnMall)持刀隨機砍傷商店內的客人,警方當場開槍擊斃嫌犯。
總理阿爾登指出,此起事件為針對無辜紐西蘭人的暴力襲擊,該涉案男子來自斯里蘭卡,受到多國政府監視,於2011年來到紐西蘭,並在五年前亦列入紐國警方觀察名單,因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影響而發動攻擊。
紐西蘭警察局長表示,該男子為極端恐怖主義同情者(Extremist Terror Sympathiser),為警方平時監控對象,今日在該男子出門後便一路追蹤至購物中心,男子發動攻擊的60秒內即遭警方當場擊斃。
據當地媒體報導,現場情況混亂,尖叫聲不斷,驚慌民眾跑出購物中心躲避攻擊,而這起事件造成六人受傷,三人情況危急,目前並未發現共犯,警方已將街道關閉並留守現場。
#經時事
❶ WhatsApp遭罰2.25億歐元!成歐盟因GDPR裁罰金額第二高
因Facebook旗下子公司WhatsApp未充分說明如何取得及使用個人資訊,亦未說明母子公司間的數據如何共享,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DPC)於9/2(四)對WhatsApp開出2.25億歐元天價罰單,成為歐盟史上因違反《通用資料保護法規》(GDPR)受罰金額第二高,僅次於盧森堡數據保護委員會(CNPD)對Amazon開罰的7.46億歐元。
Facebook歐洲總部位於愛爾蘭,因此由DPC作為其監理機構。DPC除開罰2.25億歐元外,亦要求WhatsAPP根據歐盟GDPR相關規範改變其隱私政策。
WhatsApp發言人對此發表聲明,認為其對於用戶個人資訊之隱私政策皆已全面公開且透明,且仍會繼續採用此政策。此外,WhatsApp認為此次裁罰金額不符合比例原則正準備提起上訴,因此最終裁罰金額仍未確定。
根據GDPR,若違反隱私條款且情節重大者,裁罰金額為2000萬歐元與個案公司去年營收的4%取高者。於七月下旬歐洲資料保護委員會(EDPB)曾要求DPC重新評估其原先提出的裁罰金額,甚至加重裁罰金額。
❷ 企業爭相響應「共同富裕」!1%仔助農村脫貧
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在第十次會議上討論了促進「共同富裕」一議題後,習近平直指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將此指標推升到前所未見的位置,讓民間企業爭相在第一時間響應。
根據外媒統計,在過去兩周內,至少有73家公司在向香港、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的聲明中提及「共同富裕」,包含了中國銀行、平安保險、美團等。
阿里巴巴在週四(2日)承諾將在2025年前投入人民幣1000億元,推行一系列共同富裕行動,包含資助科技創新、提升農村地區的經濟增長、農業現代化、縮小地域間數位鴻溝等。據報導,之中至少20%的資金將投進其總部所在地浙江省,同時也是中共高層指定的「共同富裕示範區」。
根據瑞士信貸的數據,中國收入前1%的人群擁有全國30.6%的財富,雖然低於美國的35.3%,卻遠高於日本、英國與許多歐洲國家。
❸允許空殼公司上市! 新加坡開亞洲首例
新加坡交易所於9月2日宣布關於「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的新規定,最低上市市值約為1.116億美元,接近美國紐約證交所的上市條件,希望能夠吸引優質的目標公司,提供投資人更多的選擇,為亞洲首例。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英文全稱是A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它的本質是一間空殼公司,目的是要藉由首次公開發行(IPO)募集資金、上市,接著併購企業、協助該企業上市。
當SPAC成功募資併購企業後,原先空殼公司的股票代號就會被「被併購公司」的股票代號取代,而原先的投資人們就可以從中賺取利益。而在2021年第一季,美股有7成是SPAC公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十大麻雀館點做生意? 你要知》相信是香港歷史上最詳盡關於麻雀館點做生意的影片。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第八: 麻雀館如何出牌? 第七: 麻雀館內設施 第六: 麻雀館規則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第四: 麻雀館點賺錢? 第三: 麻雀館最大成本? ...
「充分條件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陳偉杰 Chen Wei-chie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賴士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邏輯] 充分條件的名詞意義(終於想通了) - 看板Math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遊戲基地 ...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遊戲基地 ...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分條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星星公主-2021年12月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分條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星星公主-2021年12月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分別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分別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要條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要條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必要條件英文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湯屋溫泉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必要條件英文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湯屋溫泉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Ch.2-5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傅皓政-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充分條件英文 在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的評價
充分條件英文 在 陳偉杰 Chen Wei-chie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方建設非綠就卡 興建社宅強渡關山
為了完成蔡英文總統 #八年20萬戶社會住宅 的競選政見,內政部行政法人機構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近年持續在各地大興土木規劃與興建社會住宅,但卻遭地方批評「有地就蓋、想蓋就蓋」,完全是先斬後奏,無視各地的需求與聲音。近日公告上網招標規劃與興建新北市 #淡水區1500戶社會住宅,由於問題繁多,又未事先與地方居民溝通,遭當地居民反彈。新北市議員陳偉杰批評,為了實現蔡英文總統的政見拼命蓋社會住宅,卻無視在地居民的聲音,淡水目前真正需要的是 #興建淡北道路 及 #淡海新市鎮二期重新規劃 儘速完成,但這兩案都因政治及相關原因卡關至今,很明顯中央政府的建設只分藍綠,根本不顧民眾需求。
◾指出六大錯誤 有待中央政府先解決
陳偉杰指出,政府為了達成蔡總統的政見,住都中心到處獵地興建社會住宅,這次公告的兩處淡水區社會住宅「#淡海安居」、「#淡金安居」,並未與地方及地方民代溝通、也沒徵詢附近居民意見即上網公告招標,完全無視地方民眾聲音。陳偉杰直接點出住都中心的六大錯誤:
一、社會住宅規劃並未與地方及當地民代、居民充分溝通,完全就是先斬後奏、獨斷專行,不顧在地居民的意見。
二、規劃地點太過隨便,想蓋就蓋、有地就蓋,反正目標就是達成興建社會住宅總戶數20萬戶,根本不管各地的區域規劃及各項主、客觀條件是否符合。
三、淡水地區空屋率將近20%,房價也相對便宜,政府如果有心,以淡水區為例:應該將社會住宅興建經費用以低利貸款,協助青年購屋;或者以租金的方式,實質補貼予民眾,如此兩全其美的方式中央政府何樂而不為?
四、就算必須興建社會住宅也要有優先順序,不應一次1500戶全數興建,應視區位需求採逐步到位方式,讓社會住宅符合在地需要,也讓週遭居民能夠適應與理解。
五、淡水地區交通建設還沒到位,目前除了興建中的 #淡江大橋 外,通過二階環評的聯外交通 #淡北道路 遭中央卡關,卻先讓大批新居民入住淡水,只會讓淡水的交通更加惡化。
六、應先完善淡水地區交通與產業基礎建設,讓淡北道路優先進行興建、同時解決延宕30多年的淡海新市鎮二期規劃徵收,再依現況需求規劃興建社會住宅,而非本末倒置先把新居民拉進來再說。
◾淡北道路還在拖 社宅進度卻很快
陳偉杰強調,區域規劃首重交通,淡水近幾年因淡海新市鎮規劃且房價較為低廉,所以移入許多新居民,但目前空屋也不少。如今新居民移入、還有原淡水居民再加上五所大學的學生,讓連接台北市的 #台二線 每天都塞車,如遇假日觀光人潮的湧入,交通更是大打結,早已成為淡水民眾的惡夢。陳偉杰批評,原本已推動多年的淡北道路,在去年一月就已通過二階環評,卻因政治力介入而卡關至今。中央政府一面讓黨籍立委去阻撓、一面又推給雙北市自己去溝通協調,而中央興建社會住宅卻完全都不用與地方溝通,造成淡北道路還在拖,而社會住宅進度卻很快,擺明就是因為淡北道路非中央建設,且雙北又非民進黨執政,所以想趁機卡關淡北道路,並讓社會住宅強渡關山做政績。
◾新居民移入 先解決交通問題
陳偉杰表示,蔡英文總統執政後,無論是中央政策還是中央建設,不是綠營立委全力護航,就是部會行政先斬後奏,根本無視在野黨、也無視地方的需求。如今淡水人口大增,首當需要解決交通問題,優先讓淡北道路盡速興建完成,解決每日淡水與台北市間的交通問題,而非再增加新居民的移入,惡化交通問題。陳偉杰說,中央政府應該先以民眾的生活需要為優先,不要非綠就卡,況且補助淡北道路的興建預算一樣可以當成政績啊!就像當時授權民間採購BNT疫苗,中央政府不就大肆搶功了嗎?政府想蓋社會住宅解決青年「住」的問題、爭取選票支持,我們絕對能夠理解,但前提是讓年輕人看見淡水的交通問題有解才對,試想年輕人因收入問題必須住在離工作地較遠的區域,現在又必須再忍受塞車的痛苦,這樣的政策真的有幫助到年輕人嗎?中央政府在蓋社會住宅炫耀政績的同時,還是要把所有主、客觀條件納入討論才是,一味為了蓋而蓋,難道民進黨政府真以為年輕人都看不懂你們在玩什麼把戲嗎?
#社會住宅 #先解決交通再來蓋社宅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 #淡水魚丸
#淡水_八里_三芝_石門
#Your_Life_Is_My_Life
圖片來源: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臉書
充分條件英文 在 賴士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蔡英文總統接受日本「文藝春秋」月刊專訪時,用模糊化的字眼將日本的「非劣性試驗」與「免疫橋接」畫等號,再度為高端疫苗背書,昨天高端的股價就大漲。蔡英文忘記自己說過國產疫苗的審查標準是要用國際標準、安全、有效才會對人民施打。這些條件大都跳票,用放水的方式把高端疫苗列為公費疫苗即將對人民施打,日本敢這樣做嗎?
此外,全世目前國際認證的疫苗,包括莫德那、BNT、AZ等都有經過幾萬人的第三期人體試驗。
而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泰國、印尼、越南等也都一方面購買國際認證的疫苗,一方面則正在研發國產疫苗,可是他們仍然要做第三期人體試驗。
簡言之,台灣的高端E U A是全世界唯一最寬鬆、不做三期試驗就放水的EUA,是道地的要將台灣當作人體試驗場,也是最不負責任也不道德的做法。蔡政府大膽的為一家民營公司黑箱作業似的,從研發、量身定做的E U A、為製程的瑕疵說項、匆匆上市要人民施打⋯等一條龍的服務,目前只看到它的股價不斷地飆升,對於民眾的疑慮都沒有充分的解釋與溝通。我們期待高端盡速的進行三期試驗並取得國際的認證,這才符合蔡英文宣示的國產疫苗要符合國際標準、要有安全性、要具備有效性,現在趁著疫苗空窗期匆促上路的風險,賠上的是國家的公信力和人民的健康。
充分條件英文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十大麻雀館點做生意? 你要知》相信是香港歷史上最詳盡關於麻雀館點做生意的影片。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第八: 麻雀館如何出牌?
第七: 麻雀館內設施
第六: 麻雀館規則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第四: 麻雀館點賺錢?
第三: 麻雀館最大成本?
第二: 麻雀館如何防範老千?
第一: 麻雀館賺幾錢?
全文內容:
(旺角卡門電影開端) 這樣的電影已過時了! 已是30年前了。我並不是鼓勵你去賭錢,不過真的希望能夠跟你一起揭開麻雀館這個神秘面紗。我走遍港九新界七間不同的麻雀館,與不同的負責人私底下了解過他們如何運作。今天就跟你分享一下《十大麻雀館如何經營? 你要知》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麻雀館每月從中抽取利潤(俗稱抽水)超過千萬,是真的! 但成本高到你不能相信,為了留住客人,什麼都會送,成本十分驚人。一旦計錯數,隨時會蝕本。但要記住,是麻雀館,並不是麻雀會! 麻雀會只是普通「會所牌照」,不能抽水,牌照並不值錢。麻雀館就不同了,並不是有錢就能夠買得到。要了解麻雀館,先跟你講解一下相關的歷史。
麻雀館的歷史一定要先提雞記,與他的始創人:麻雀業鼻祖—林坤。1933年他於廟街經營了雞記士多專門售賣零食,當時如果沒事幹,便會於門口擺放幾張麻雀枱供街坊打麻雀耍樂,每人每日收一毫子。怎料來打麻雀的街坊越來越多,麻雀生意越來越好,便索性關閉士多業務,而其他士多又效法,法例又沒有監管,從此越來越多的麻雀館相繼誕生。
後來由於太過盛行,1955年港英政府決定立法全面禁賭,頭號目標就是要打擊全港成行成市的麻雀館,令麻雀業瀕臨滅絕的危機。
人稱雞叔的林坤,就組織了一個「港九麻雀商會」跟政府理論,指出打麻雀乃中國國粹,亦是平民百姓的消遣娛樂,有錢人可以去賽馬,但窮人又可以到哪裡消閒呢?
他認為香港人打麻雀就如外國人玩啤牌一樣, 如果要禁麻雀,不如一併禁啤牌。 再者,啤牌可以安安靜靜於家中耍樂,但麻雀噪音比較大,容易影響鄰居,因此於麻雀館內有規範的情況下會更好。經過他一連四個月的游說,終於能夠說服港英政府,於1956年刊登憲報,宣佈麻雀業合法化。並以一副麻雀牌的總數144隻作上限,發出144個牌照。 油麻地雞記亦因此而成為香港第一間持牌麻雀館。
當時港英政府為免鼓吹賭博,牌照上英文名稱是以Mahjong School (麻雀學校), 因此輸錢會被取笑為交學費。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麻雀館的現況? 以前麻雀用竹製造,因此麻雀館又名竹館。麻雀館一向予人感覺是江湖人物的生意—品流複雜,烏煙瘴氣,粗口橫飛,龍蛇混雜,打架霸地盤,刀光劍影,無法無天,動不動就拉去後巷拳打腳踢,沒有監管的九反之地。加上七八十年代,很多警匪/英雄/江湖電影中,麻雀館內的暴力情節為大眾洗腦,如果你未入過麻雀館的話,以上全部都可能是一個假像。
因此,2007年起業界就團結起來,全行通過不能夠再將麻雀館外借拍江湖片,免得形象再受損。
但老實說,形象已經負面便很難改善,令很多第二/三代皆不願意接手,再加上顧客群老化,最衰落的時候是2003年沙士一役令到很多間麻雀館倒閉。新牌又難以申請,舊的相繼倒閉,現在全港就只剩下大約六十間持牌的麻雀館。
沙士後鹹魚翻生,多謝 (1) 自由行,(2)新移民,(3)很多麻雀館都放棄廣東牌, 引入深圳牌的碰槓牌玩法,亦即全沖牌,俗稱「跑馬仔」以鬥快食糊為目標, 只可碰,不可上,不再浪費時間造牌及計番,除食糊能夠收錢外,開槓亦有錢收,以及 (4)自動麻雀機的盛行,縮短時間至每局三至五分鐘就完成,立刻付款。減少出千的機會。新玩法吸引了不少年青人以及大陸客,現在可以說是從返麻雀業界的黃金歲月。
第八: 黃金歲月? 麻雀館如何出牌? 現在的牌照正式稱為「麻將/天九牌照」,由民政事務總署發出。出牌條件包括:
. 不得於中午12時至午夜12時以外的時間營業
. 18歲以下人士不得內進
. 不能向客人提供任何貸款或賒帳
. 抽佣不能多於牌照列明的上限,一般是5%
. 持牌人必須親自經營管理,不能轉讓牌照等。
以上項目都比較容易執行,以下3項條件才是最難以執行:
(1) 你需要證明申請人是合適經營麻雀館;(2) 地區有確實的需要去開設多一間麻雀館(public demand);以及(3)充分考慮區內人士可能會提出的反對。如果我家樓下突然開了一間麻雀館,我也一定會反對。
難怪行外人想申請麻將/天九牌照根本上是不可能。即使是行內人,也起碼要申請一年至一年半。期間還要納空租,所以麻雀館若非自己的物業是相當難申請的。
還有請你留意一下,中環/上環/西環/柴灣/小西灣/赤柱/ 將軍澳/九龍灣/青衣/東涌/沙田/上水等等地方,皆沒有麻雀館。 並非因為以上各區均沒有public demand,而是政府根本不願意通過申請。
第七: 麻雀館內有什麼設施呢?一進入門口,先見一見關公。記住營業期間要持續上香,避免得失意頭而導致輸錢。除了傳統祭品之外,最緊要擺放足夠的生薑,何解呢? 因為「夠薑」(夠膽)。 我錄這一條片都可以算是夠薑了。
茶水間,全場閉路電視,當然是以防有人出千,以防員工中飽私囊。牌例介紹, 若然不明白便可以問人解釋到你明白為止。牌種吊牌則顯示每張枱的注碼,當抽水後員工會拍一拍吊牌表示已經抽水。牆上面會有水兜,兜著已抽水的細額面鈔及銀幣;而水箱則用來裝金大額面鈔。
賽馬有分草地及泥地。而打麻雀亦一樣。舊式廣東牌用的是酸枝木檯面,因是啡色,故行內稱之為「泥地」。而新式的全沖牌(深圳牌)改用的電動麻雀枱,一般是綠色絨布檯面,故行內稱之為「草地」。 由於流轉量快及抽水量多,因此絕大部分都會選擇「草地」。
第六: 麻雀館規則
不要想得太複雜,比起廣東牌簡單得多。Really?! 我是麻雀門外漢,但我去了七間麻雀館打麻雀,一入去我就會選擇最細注碼的枱,通常100/200,與另外三個陌生人打牌,並說明我是初哥,會比較慢。他們都是很友善的,還會教我打牌。如果不夠4人呢? 沒關係,他們還有「檯面」,即是穿著制服的「戥腳」,方便幫人客湊夠4人開枱。
我雖然前後支付了一千多元的學費,但其實我都有食糊的。再加上其中幾間,一進去便給我利是,足足100元,對於我這個「運吉」的客人來說也算不錯。
牌例? 打法為大陸碰槓牌(即跑馬仔),以鬥快糊牌為目標。不用造牌或計番數,只準碰牌(例如三隻九萬),不準上牌(例如一二三萬)。開槓即收錢 (例如4隻四萬)。以100/200為例,自摸明槓每位收100,自摸暗槓每位收200,打牌給對手槓,一人輸300,如槓後自摸或再槓就三家均需付款。出沖,一人輸200。自摸食糊每位收200,自摸之後再中獎馬,每位再收多200。何謂中獎馬呢? 意指你食糊後,會有一次機會,按你的位置要抽到以下的牌就可以贏雙倍錢。所有牌例要說也說不完,但基本上沒有什麼技巧可言。行內人會形容為八成靠運氣,兩成靠技巧。
試想想,我這個初哥,去了七間,也只是輸了一千多元。如果去澳門絕對不只這個數。與澳門不同的是,你是與賭場對賭。而麻雀館則純粹抽水,誰贏錢就抽水5%,可以說是沒有風險可言。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持牌人—即是最終負責任人,任何責任均需由他來承擔。
頭排—即係店舖總管,通常會站在舖中間,一眼關七。
巡場—負責看守自己範圍內左右兩邊的麻雀枱
檯面—即是穿著制服的戥腳。麻雀館給他們的指引,一般都是「贏少少或是打和」,避免大輸大贏,以吸引客人繼續打下去。
圍場—即是穿便服的戥腳,又稱「特約客戶commissioned player」。免得讓人客有被三個制服人員包圍的感覺,好大壓力的!
後生—即是跑腿,幫人客買零食/交電費/買餸等等
茶水—即是斟茶遞水
水袋—即是拿著錢袋到處走,負責幫人客找零錢及抽水
櫃面—負責現金收支
庶務—即是打雜
賬房—即是管數
以一間三十張枱的麻雀館為例,員工足足有六十人以上。麻雀館的工作,一般都被認為是「筍工」。每一位員工都入職數十年都不願意辭職。何解呢? 雖然上班12小時,但通常都包括膳食時間及小息時間。零售業通常上班六天才放假一天,但麻雀館則是上班兩天便放假一天。
何謂資本主義? 我現在就展現一個最完美的典範給你看。麻雀館行規,如賺錢呢? 老闆分六成,員工分四成。我重複,老闆分六成,員工分四成。基本上除底薪以外,按職級分份數多少,頭排分兩至三份,後生分半份。以二線區的麻雀館為例,每月每份花紅約七千元至萬蚊,如果旺區,如旺角,一個普通女工的月入隨時高達六至八萬。 以前就會日日結帳分紅,不過由於太麻煩了,現在已改為每個星期分紅。是否好過一般上班族要等到年底才有分紅呢?為什麼我會知? 不是我編的,而是「鷄鳴報喜」這本書有寫!
第四: 麻雀館如何賺錢呢? 了解完行內的術語你便會明白了。
銀頭—每日開店時做生意的現金
水份—麻雀館每日抽水生意的收入,一般都是抽贏家的5%。
上數/下數—即是指員工落場戥腳,贏錢就是上數,輸錢就是下數。行內人士稱,一般都是輸錢的, 因為一家對三家,卻只玩一會,輸錢的機會率當然比較大, 平均約10-20%。
看看這張「上下數」更紙。最頂的數字就是員工圍客編號,上半紅色字是「上數」,下半藍色字就是「下數」。
還有:
大閘—就是每日固定支出,例如人工,租金,水電等
小閘—就是每日不固定的支出,例如人客的餐飲費,利是,日用品等
哪麼麻雀館如何賺錢呢? 好簡單,你就要睇「收實」。
收實—就是水份(即是5%抽水)減去大閘、小閘(即是固定支出及雜項)、再加/減上下數、即等於每天的盈利或虧蝕。
但要緊記,老闆只收六成,其餘四成會分給員工,這樣才能夠上下一心,真是良心企業。我還未做得到!
第三: 麻雀館最大的成本是什麼? 店舖通常都是自己的物業,因此並無租金可言。員工人工? 賺錢才會分多點給他們。
要吸引新客,留住舊客,最大的成本當然是顧客服務。來到麻雀館打牌,舖內固然有免費茶水及小食,想叫跑腿幫手買零食或者叫外賣都無問題,想吃得比較好?魚翅/鮑魚/燕窩,都無問題。交水費/電費/去街市買餸兼接小朋友放學呢? No problem! 最緊要是你留低打得開心。當然大家做生意,如果你打得細,便不要要求太多了。
對於大陸豪客而言,正! 專車口岸接送,包飲、包食、包住、包shopping。聽說,人客撞壞了別人的車,麻雀館都會負責維修費。成本是否很高呢? 行內人士稱,這些貼身客戶服務的成本已佔了水份的二至五成。但如果你不是這樣做,而其他行家做,你便會流失客人。真是生意難做,這也是業界最擔心的成本失控。
第二: 麻雀館如何防範老千?
這些情節,過氣了。雖然間中都有報道,稱麻雀館有人出千。但近年真的不太多。如何防範呢?
(1) 麻雀館的麻雀牌一般比較大隻一點,較難用掩眼法。現在碰槓牌的新玩法, 簡單,快,亦都比較難出千。
(2) 一般幾個朋友入去,都要分開枱坐,免得幾個串通。四周圍都是閉路電視, 加上幾十對員工的眼睛望實哪個熟口熟面的老千出現,一見到你打牌的方法出現問題,就會馬上請你走並跟你說:「外面有人找你」,你便明白了。
最後,第一,麻雀館賺多少錢呢?
現在香港最大的麻雀集團就是瑞興麻雀,包括瑞昌、瑞豐、誠興麻雀館等。由前探長石鑑輝創立,人人都知道他身家幾百億。代表麻雀館,肯定賺到錢。新玩法、新移民、新遊客、新設備,成為麻雀館近年的四大新動力,但政府現在又難發牌, 我自己親身去了好多間麻雀館,都要排隊打牌。往往旺足12小時。現在就要跟你計數。
以一間麻雀館有三十張枱為例,每局玩三至五分鐘,即是一小時就能夠玩12局,三十張枱,12小時,全場全日就有4,320局。我明白,未必由朝旺到晚,就打個七折,即是每日3,000局。
注額平則街坊100/200,貴則旺區10000/20000,開槓馬上付款,自摸三家付,中獎馬又雙倍,就當每局平均係300/600,明槓每位300,再自摸食糊每家收600,合共2,700,抽水5%即係135。
充分條件英文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14)日立法委員林佳龍於經濟委員會質詢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林佳龍委員提案,「自由經濟示範區」推動農產加值運銷,運用低價國外進口原料,輔以契作國產原料發展高附加價值的農產加工業,七成必須採用「國產原料加工」以充分利用土地、勞力,讓國內的農業生產資源,尤其是土地和勞力,可以充分利用。
林佳龍指出,農委會報規劃在「自由經濟示範區」推動農產加值運銷,運用低價國外進口原料,輔以契作國產原料發展外銷導向、高附加價值的農產加工業,執行下去一定都是低價的國外進口原料,契作的國產原料一定不會多,雖然不以大陸農產品為限,但結果一定是多採大陸農產品。林佳龍表示,台灣休耕農地超過20萬公頃,又有那麼多失業,所以他提案,改為七成必須採用「國產原料加工」以充分利用土地、勞力,讓國內的農業生產資源,尤其是土地和勞力,可以充分利用。
為此,陳保基表達,我們CAS標章認證的產品已經規定必須「以國產原料為主」了。林佳龍隨即說,獲得CAS標章認證的產品實務運作上,多數原料來自國外,是不爭的事實。未來,農產品加值運銷中心的原料,絕大部分來自中國、越南等開發中國家,不是以台灣農民作為核心思考。
林佳龍問陳保基,江院長表示他任內不會開放美豬進口,你也承諾若美豬進口則下台負責 16個字箴言「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而這裡所指的"牛豬分離",精確的來講,該如何解釋? 是進口時間的分離,也就是先進口美牛,看情況再進口美豬? 還是說牛肉設一種萊克多巴胺的殘留安全容許量,也就是英文稱的MRL,而豬肉在另外設一種安全容許量,有可能低一點,但還是可以進口?
陳保基答覆,從消費面而言,國民消費牛肉的比率遠低於豬肉,從生產面來說,養豬產業是農業生產初級產品第一位,每年產值700億左右,佔我國農業農民的比率非常大,澳洲就是對於牛不准使用萊克多巴胺,豬可以使用,台灣則相反。林佳龍隨即說,依主委所說,「牛豬好像沒有真正分離」,林佳龍反問陳保基,是進口時間的分離,也就是先進口美牛,看情況再進口美豬? 還是說牛肉設一種萊克多巴胺的殘留安全容許量,也就是英文稱的MRL,而豬肉在另外設一種安全容許量,有可能低一點,但還是可以進口? 陳保基回答從來沒想過。林佳龍問陳保基,是不是只准含瘦肉精的牛肉開放,絕對不准含瘦肉精的豬肉開放?陳保基回答是。
林佳龍表示,美國談判代表也表達,針對美豬議題,國貿易代表署(USTR)副貿易代表馬倫提斯表示的確有觸及此話題,並強調:「美方未來還會持續提出相關議題,希望台灣在合乎相關食品安全規則下,開放美國豬肉進口。」,那政府的因應是甚麼?陳保基回答,我們還是堅守我們的立場,「我們應該守得住」。林佳龍再問,從談判來看,美方若以美豬來威脅暫時中止TIFA呢?陳保基回答,美國談TIFA不會只針對美豬的問題,美豬只是談判中間的一小部分。但林佳龍引薛琦的話,認為這是要拿清單上甚麼來換的問題,好像可以換阿?!陳保基則回答,「還好他不是農委會主委」,林佳龍則表示,可是他未來可能是經濟部部長。
林佳龍指出日前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有發布一份「2013貿易政策報告(2013 TRADE POLICY AGENDA)」,美國在貿易自由化方面,不完全從經濟來看,而是從戰略的層次來思考,如果為了我們國家利益,美國開出條件,例如讓我們來申請進入TPP談判並跟台灣必須接受美豬進口的掛鉤,那政府的立場如何?陳保基答覆,照顧國內產業發展 國人吃豬肉是牛肉的七倍 應進行更詳細風險評估。
林佳龍指出,農委會報規劃在「自由經濟示範區」推動農產加值運銷,運用低價國外進口原料,輔以契作國產原料發展外銷導向、高附加價值的農產加工業,執行下去一定都是低價的國外進口原料,契作的國產原料一定不會多,雖然不以大陸農產品為限,但結果一定是多採大陸農產品。林佳龍表示,台灣休耕農地超過20萬公頃,又有那麼多失業,所以他提案,改為七成必須採用「國產原料加工」以充分利用土地、勞力,讓國內的農業生產資源,尤其是土地和勞力,可以充分利用。
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遊戲基地 ...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充分必要條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zh.wikipedia.org › zh-tw › 充分必要条件有關電玩與 ... ... <看更多>
充分條件英文 在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遊戲基地 ...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充分必要條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zh.wikipedia.org › zh-tw › 充分必要条件有關電玩與 ... ... <看更多>
充分條件英文 在 [邏輯] 充分條件的名詞意義(終於想通了) - 看板Math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高一邏輯就學過,若A=>B這個敘述為真的話
則A是B的充分條件,B是A的必要條件
必要條件這個名詞很容易直觀地有感覺
但我一直無法直覺接受充分條件這個專有名詞
一直到大二都還是覺得這個名詞很奇怪,為什麼要叫充分?
剛剛突然想通了,
以下是我打在筆記本上的心得:
A=>B
若A事件(條件)成立,則能推得B事件(結論)
則A事件是B事件的充分條件
或說B事件的充分條件是A事件
為何要叫充分條件呢?
意思是A事件的條件"足夠"推得B事件
或說A事件的條件"夠充分"推得B事件
充分條件的意思就是
"充分滿足能推出結論的條件"
至於為什麼說“充分"呢?
我查了英英字典,sufficient這個字的意思有enough(足夠)的意思
意思是推得B的條件可能有很多
可能A=>B成立 C=>B也成立 D=>B也成立
這時只要滿足A、C、D三者之一就足夠推得B了
如果上面三個敘述皆成立的話,則A、C、D都是B的充分條件
但如果我們只知道A=>B成立
就只能說B的充分條件是A
也可說是『A足夠推得B』、『A夠充分能推得B』、『A推得B的條件夠充分』
『若想推得B的話,有A就充分了』
足夠
其實我覺得如果『B的充分條件是A』這句話改為『B被推得的充分條件是A』
應該能讓初學者更快速且更直觀地接受
以下舉一些例子
成功=>努力 若成功則推得有努力 (假設這項命題為真)
努力的充分條件是成功 換句話說 成功是努力的充分條件
意思是 "成功" 充分滿足 "推出努力這項結論" 的條件
努力的『充分條件』
這四個字意思就是
"充分滿足能推出努力這項結論的條件"
必要條件就簡單了
以上述A=>B為例子
則B是A的必要條件
必要條件顧名思義就是一定要成立的條件
即A事件成立的話,B事件一定要成立
也可說只要A事件(條件)成立,則能推得B事件(結論)
舉例:成功的必要條件是努力 換句話說 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意思是,只要成功這項條件成立,則必能推得努力的結論(努力的事件必成立)
謝謝大家觀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213.213
則我們可以說A是B的充分且必要條件(A是B的充要條件)
也可以說B是A的充分且必要條件(B是A的充要條件)
即A能推得B,B也能推得A
以A是B的充分且必要條件的例子來說好了
表示A同時滿足B的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B的必要條件是A,表示B若成立的話,則A也必定成立 (B=>A)
B的充分條件是A,表示B被推得的充分條件是A成立 (A=>B)
※ 編輯: Scorpliu 來自: 114.44.105.203 (04/06 18:42)
若成功則推得有努力 這句話相等於 成功=>努力
若P則Q這句話相等於 P=>Q 在這邊成功就是P,努力就是Q
若Q則P這句話相等於 Q=>P 在這邊成功就是Q,努力就是P
就像我說若A則B只是我選A來當條件,B當結論
我要說若P則Q也可以、若M則N也可以、若X則Y也可以
若P則Q 相當於P=>Q 表示P能推到Q
P是Q的充分條件
白話點就是Q被推得的充分條件是P
更白話就是P的條件夠充分推得Q
而Q是P的必要條件
即P若為真,則必定能推得Q(若P成立則Q亦成立)
還是你是想問P=>Q這句話等價於什麼嗎?(關於這個我沒有在文章中討論)
P=>Q 這句話等價於 ~Q=>~P
舉例:
若成功則推得有努力
等價於
若沒努力則推得不會成功
舉出實例看似很有道理,但真正在證明數學問題其實容易沒感覺
可以用下列的想法
如果證明這一件事物為假,則能推得另一件事物亦為假時
就表示另一件事物為真時,就能推得這一件事物也為真
※ 編輯: Scorpliu 來自: 61.60.213.213 (04/06 20:50)
英文名稱是if and only if(簡寫為iff) 數學符號是<=>
A若且唯若B 也可說是 A iff B 也可說是 A<=>B 也可說 A的充要條件是B
※ 編輯: Scorpliu 來自: 61.60.213.213 (04/06 21: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