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證預言(英語:Self-fulfilling prophecy;又稱「自我應驗預言」或「自我實現預言」),是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金·莫頓提出的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其正確與否,都將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
通俗的說,自證預言就是:我們總會在不經意間使我們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
#如果我說觀點創造實相_你覺得很玄乎_那麼心理學家說的自證預言你可以採信了嗎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
先入為主心理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哇賽心理學的大家,中秋節快樂🌕
大家連假有和家人出遊嗎?
相信每個人和家人難得團圓都會希望和和氣氣,開開心心的。
但偏偏有時候聊天想要關心彼此,卻常常把氣氛搞僵😅
如果家庭互動常面臨這樣的狀況,無論你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必聽這一集阿👍🏻
(推薦大家可以在車上放出來,偷偷讓父母聽進去😂)
———
#哇賽療心室 ep33| 為什麼孩子都不跟我說?同理且尊重的溝通
⭐️本集金句:
「看到孩子要離巢探索世界時,或許可以反過來肯定自己是因為家庭提供了足夠的安全和支持,能安撫失去控制感的焦慮」
「想了解對方行為背後的原因,要能先覺察和抑制自己先入為主和想批判的衝動,才不會扼殺了對話的空間」
「溝通的目的是創造理解,不單只是訊息的交換」
🎧本集重點:
。聽眾提問:家人為什麼不願意一起出遊?
。青春期離巢是 #個體化 的過程
。該怎麼判斷孩子抱怨背後的原因?
。頭痛/頭暈和腸胃道症狀是最常反應情緒壓力的部位
。有效溝通1: #傾聽,嘴巴閉+眼睛看+搭配不同聲調的嗯
。簡單回饋的方式,表達對於願意分享的感謝和喜悅
。進階回饋的方式,「你感到…(情緒),因為….,你希望」
。有效溝通2:想了解電影劇情一樣,用單純的好奇心對話
。非語言訊息會透露出溝通的”意圖”,
。「你為什麼不…?」的句型常隱藏了怪罪和操控
。溝通的目的是創造理解,不單只是訊息的交換
。有效溝通3:接納對方有拒絕的權利,也是尊重對方的主動權
主談:心理師Nana/蔡佳璇臨床心理師
葉子老師/葉品希臨床心理師
先入為主心理學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共感 ◎洪儀庭
根據最新的調查顯示,共感患者僅佔全球的1/25000。
如果他們出生在一個對共感不大瞭解的國家,
往往被當作一名神經病或者笨蛋看待。
【顏色】
紅
土耳其人的憤怒,被孔雀羽毛挑起,陷入滾燙流沙之中,直至無底的深淵。
橙
美國小孩臉上天真的雀斑,暈散著,薄荷淡香。
黃
天鵝幽游於澄淨的湖水上,潔白的翅羽與湖水的粼光相互映射。
綠
一抹油,慵懶癱在一片玻璃表面上,等待著些什麼;等待著被塗滿,與塗滿;無邊無盡的光,滑。
藍
阿拉伯少女仔細為自己妝點,從污穢的鏡中看見自己誇張的大眼,濃密的睫毛和沾滿脂紅的手。
靛
蘆葦纖細,等待原諒,心臟噗咚。
紫
眼皮,光頭,繽紛燦爛的義肢,側身滑倒,在一灘積水的泊油馬路上。
【情緒】
開心
透著油光的荷包蛋,蛋黃液體在透明薄膜內蠢蠢欲動。
憂傷
圓弧形的指甲屑。
憤怒
暗紅色的孔雀羽毛,金箔未乾。
戀愛
在瑞士的冰山泉水中用鼻子用力呼吸。
無感
滾燙鋼絲拉得筆直。
【語言】
中文
高低起伏的山脈,用泡棉作成的。瞬間,飄來一片薄暮雲彩。
日文
堅硬的四方形冰雹,毫不留情從高遠的天空瘋狂傾瀉,打在人的頭骨蓋上。
韓文
一張材質特異的米白色桌子。(是空心的,用銳利物刮其上還會發出ㄍㄧㄍㄧㄍㄧ的惱人噪音)
泰文
馬路上的一個深邃的洞,回音從沈靜裡出生,自行繁殖,增長,無限巨大……
阿拉伯文
一隻溼軟的賴蛤蟆。
法文
白色垂耳兔,朝一強力電風扇緩慢匍匐前去。
德文
生鏽的鋸刀,其鋸齒與鋼鐵相吸,禁不住慾望而來回磨蹭著。
西班牙文
變形麵包金鋼。
義大利文
於堅硬的屁股上打出聲聲悶響。
英文
鮮紅的唇與鮮紅的指甲,袒其胸露其乳;煙斗煙霧迷漫,燻得更血紅。
【音樂】
Do(低音)
母親。
Re
兒子。
Mi
阿姨。
Fa
同性戀哥哥。
Sol
過渡曝曬的姐姐。
La
算命師鄰居婆婆。
Si
叔叔。
Do(高音)
已逝的奶奶。
【溫度】
燙
知名品牌面膜,塑化劑寄居,被牛乳所慣寵。
熱
心臟的規律跳動,溢出深藍色的血。
溫
秋天工地暴露的黃土。
冰
小木偶砍斷鼻梁,沮喪垂掛在斑駁的牆上。
冷
水母慘白的屍體乾涸。
涼
下課後,黑板與老舊的課桌椅對望。……集體安心地睡著了。
——出自《衛生紙+》第14期,頁76-78。
--
◎作者簡介
洪儀庭,影評散文作家。來自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導演,得過林語堂文學獎等,作品也不時刊載於印刻等文學刊物,筆鋒細膩中帶點嘲諷、理性中帶點浪漫,時而殘酷詭異,時而輕盈幽默。
--
◎小編怡璇賞析
無主題的第二次閱讀,挑選了組詩。會被<共感>吸引的主要原因,除了該詩用文字勾勒出如蒙太奇的手法外,最重要還是存在於來回辨認「有無共感」,以及對於詩美學要性的重整思考。這首詩雖然選用了幾個常見的主題來發揮,像是【顏色】、【情緒】、【語言】等,但是在字裡行間卻將意象重層堆疊出奇異與詭譎多變的模樣,並在初閱讀時可以看見明顯習作陌生化的痕跡,如<顏色>中對於顏色的各式聯想。
紅是「土耳其人的憤怒,被孔雀羽毛挑起,陷入滾燙流沙之中,直至無底的深淵。」;橙是「美國小孩臉頰上天真的雀斑,暈散著,薄荷淡香。」;黃是「天鵝幽游於澄淨的湖水上,潔白的翅羽與湖水的粼光相互映射。」
憤怒與紅的連結是常見的,甚至在顏色心理學可見一斑,但什麼是「土耳其人的憤怒」?這是我所謂有共感跟沒有共感之間的來回辨認,雖然在這裏的線索不足以讓讀者明白指涉為何,無法產生共感,但「紅」、「憤怒」、「滾燙」卻又屬於大眾的印象。再看橙的「美國小孩臉頰」為什麼一定要是「美國小孩」?不可以是「加拿大小孩」、「英國小孩」,其實我在此看見無意識的對於強勢歐美文化的批判性,但我的感受,卻也不一定與作者能夠產生共感連結。
這首詩很有趣,我一開始其實不太欣賞,因為先入為主認為不夠凝鍊,意象也很發散,唯有寥寥幾句達到剪輯手法般的呈現美感,但再看看那三句「根據最新的調查顯示,共感患者僅佔全球的1/25000。/如果他們出生在一個對共感不大瞭解的國家,/往往被當作一名神經病或者笨蛋看待。」其實作為一個讀者就會很明白,詩人倒打一槍試圖挑戰與打破的是什麼。作者對「常態」的破壞加上首三句宛如警語的告示,已經說明了他的立場,甚至自我調侃多少有點挑釁的味道,也就是說如果你看不懂,或許你只是那24999/25000的正常人而已。那麼,對於這個「國王有沒有穿衣服」的寓言問題,你想作為被當成神經病或笨蛋的共感患者,還是一個普通人呢?
--
美術設計:李昱賢
--
#洪儀庭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801.html
先入為主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僅剩"2"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我來跟你分享一個有趣的概念,叫做「合取謬誤」。
「合取謬誤」呢,它是一種我們在心智上面的一個bug喔,就是我們會認為兩個事件同時出現的機率,居然會比一個單一事件出現的機率更大。
用一個例子讓你能夠更明白,什麼是「合取謬誤」?
琳達呢,是一個31歲的單身女性,她非常知性,她說話也很直率。她大學主修哲學,她參與過很多社會主義和歧視議題有關的活動,也參加過反核示威。
現在呢有兩個選項,你來選選看琳達符合下列哪個身份的可能性比較高?第一個,她是銀行職員;第二個,她是銀行職員也參與女權運動。
很多人喔,可能會不假思索的選擇第二個,但其實正確答案是第一個。因為事實上哦,不管有沒有前面關於琳達的描述,正確答案都是「一」。
如果以機率的概念來看的話,答案就很清楚了!其實你仔細想想哦,符合第二個描述,她是銀行職員也參與女權運動。
這樣的人他的佔比,是不是會比第一個選項,他是銀行職員來的低?而且呢,如果符合二的人,他一定符合一嘛!
所以其實回到很單純的數學邏輯來看的話,她是銀行職員的機率,一定會高很多啊!可是呢,為什麼我們在經過前面的描述之後,可能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的回答「二」?
這是因為喔,我們的大腦在做判斷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特徵明顯的語句而影響。
比如說,光是我們聽到參與很多社會主義,和歧視議題有關的活動,也參加過反核示威,聽完這個描述之後,一般人心中就會對琳達有一個強烈的印象。
這個印象會讓我們在先入為主的觀念底下,很容易就覺得琳達是某個特定類型的人,而這樣的狀況就是「合取謬誤」。
所以當你認識了「合取謬誤」,回頭想想我們的真實生活,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喔電視看太多,越看越心慌啊,為什麼?
因為電視上,尤其是新聞頻道,它所凸顯跟報道的多數是高概率事件,還是低概率事件呢?
比如說那種很誇張的車禍、比如說那些發生率極低的災難事件,這其實在本質上都是「低概率事件」。
可是啊,現在的電子媒體因為要爭取你我的注意力的前提底下,他們就會更奉行了,叫做「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樣的道理。
所以久而久之喔,我們常常會活在一種恐慌裡,而我們恐慌的事件,其實回到「合取謬誤」,多數都是低概率的事件;它發生在你我身上的機率,真的沒有你想象中的這麼高!
所以談到這裡啊,或許我們怎麼樣能夠去區分、判斷訊息的能力,有沒有獨立思考、思辨的這樣的素養,都是我們現代人必要的一個功課,你說是吧?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4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
這一門課呢,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辨識他人的情緒,並且跟他人創造更好的連結。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4月30號的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如果在這個時候,你看到4月30號還有名額的話,請你就務必要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希望我能夠在4月30號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分享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先入為主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們與「寂寞」的距離】
你心裡會不會常常有這種OS?就是呢,我這麼在乎他,但是他卻沒有辦法給我同等的關注。
再不然就是,我這麼用心的努力工作,但是卻沒有人發現我的價值;再不然就是,我的努力沒有被看見,是因為主管不瞭解我、根本不在乎我。
也就是說喔,常常在你的心裡,會有一種感覺是「沒有人懂我、別人一定不看重我、別人一定誤會我、別人一定對我有一定的偏見…」
如果你心裡常常有浮現這樣的念頭,或想法的話,那麼今天我要跟你分享內容,可能會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
但是,也要先跟你打預防針哦,我今天的內容,你可能聽了不會太舒服;然而,我很希望你能夠在聽完之後,靜下心來想一想、沉澱一下。
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這個心理學的現象,就叫做「認知不對稱錯覺」。
什麼是「認知不對稱錯覺」呢?就是一種對自己產生過度的自信,而自信的內涵是,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懂得更多。
懂的東西呢,特別是指涉在「對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瞭解」,跟別人相比較起來,自己對自己的認識,都更加的強大、更加的清晰。
這樣的現象,就叫做「認知不對稱錯覺」。
曾經有心理學家,做了相關的研究,而結果告訴我們,一般人會認為自己「正確瞭解朋友」的程度,會比朋友「正確瞭解自己」的程度來得高。
而這樣的差距,通常會高10%以上。也就是說喔,我們會認為「自己對別人的瞭解程度」會比「別人對自己的瞭解程度」來得更高。
然而,更深入來看的話,一般人認為「自己瞭解自己」的程度,也會比「朋友瞭解他自己」的程度,高出10%。
所以呢,綜合這些研究的數據,通常指涉出我們會認為,自己的「理解力」會比他人來得好。
而這樣的心理現象,會讓我們太小看他人的理解力。不管是「理解自己」,還是「理解這一個人自己本身」。
所以,回頭來看「認知不對稱錯覺」,會讓我們心中經常有一個信念,就是「沒有人懂我!」;因為你會覺得,別人並不具備好好理解你的能力。
然而,在你自己的世界裡,你又覺得「你懂別人的程度」比「他懂他自己的程度」來得高。所以,你又很容易的把別人頭上貼一個標籤。
那個標籤可能就是,在開頭所提到的「別人一定是怎麼看我」,或「別人一定討厭我」、「別人一定是忽略我」…這些標籤。
所以,你聽出來了沒有?當你心中因為「認知不對稱錯覺」,充滿著「沒有人懂我」,而又加上「別人一定如何」。
這樣子會造成的結果,就是你會越來越寂寞;你會越來越覺得,自己在這世界上跟其他人,並沒有連結。
聽起來是有一點違反直覺,我們常常會以為,我們跟他人沒有連結,是因為自己的「自信心」不夠。
但是,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其實你會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很寂寞,是因為你對自己太有信心了。你太先入為主的認為「沒有人懂你」,而且別人一定在你身上貼了標籤。
所以囉,當你內心深處,你不相信別人真的懂你,又加上你把他人的狀態,先妖魔化之後;你可能就會發現,你活在一個很孤單、寂寞、覺得冷的世界。
然而這種寂寞的感覺,事實上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你要避免這樣子寂寞的感覺,我的任務,不是要提供給你一些心靈雞湯之類的東西。
我要告訴你的是,一個很具體、很實際的做法。那就是打開你的眼睛,先不帶預設的去觀察別人,怎麼觀察呢?
事實上,如果你對我課程熟悉的話,你會知道我有一門課程,叫「人際回應力」課程。這一門課呢,會用有系統的方法,教會你怎麼樣看懂別人真正的情緒。
也就是說,你對他人的理解,從你原本自己主觀性的,因為「認知不對稱錯覺」,產生的一種對於自己的評估,太過有信心的狀態。
而回到別人的訊息,到底呈現什麼;不是用猜的,也不是用預設立場的。
當你能夠真正的看懂別人,你會發現別人的想法,或者是別人在你身上所貼的標籤,可能跟你想的會很不一樣。
所以呢話說回來,要能夠讓你不寂寞,最重要的起始點,就是在於你要跟別人,能夠開始產生連結。
然而「連結」的開端,並不是打雞血、給自己喝心靈雞湯;而是開始學會,怎樣觀察、怎麼樣真正的看懂別人的狀態。
如此,你才能夠真的跟值得的人好好的相處、好好的互動。
其實要避免寂寞,不需要是左右逢源,到處都是朋友;知心的、跟你能夠靠近的,就那幾個也就夠了。
但是多少時候,我們那僅有的朋友,不也常常因為自己的偏見,而造成了誤會,讓他們一個一個的遠離我們,不是嗎?
所以,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更希望你能夠把握「人際回應力」,這難得的學習機會,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分享到的「人際回應力」課程 。
我們下一期,是在8月10號開課。這一次我們很難得的,把開課時間安排在禮拜六;而且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門課的名額,也已經在倒數了。
所以,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盼在教室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先入為主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人類的歷史裡面,尤其是當「科學」跟「科學精神」,還沒有像今天成為一個體系,成為多數人的信仰之前啊;有很多人對於一些事情的信念,在今天看來,感覺是有一點不可思議,而且又有一點愚笨的。
比如說吧,在過去曾經有很多學問家,相信一個東西之所以能夠被燃燒,是因為這些可燃物裡面,有一種成分叫做「燃素」。
他們那個時候的理論說法是,當你在燒一個木頭的時候,如果把蓋子蓋上,這個火就會熄滅,那是因為空氣當中能夠容納的「燃素」,就這麼多而已。
所以「燃素」消耗完了,那木頭也就不燒了。然而在露天的狀況底下,木頭到最後會被燒成灰燼而熄滅,是因為「燃素」被耗盡了。
這個說法其實你現在聽起來喔,你可能會怎麼聽、怎麼怪。因為其實基本上,你只要有學過基礎的自然科學知識的話;你就會知道任何東西能夠燃燒,就是有可燃物、助燃物,跟溫度要達到燃點,這些因素加起來。
如果這三個因素少了任何的一個,它就不會燃燒,就是一個這麼簡單的道理;而且是經過科學驗證的。
然而剛剛所謂「燃素」這樣的說法,它其實延續了一百多年;才在「實證科學」跟「科學精神」底下,這個說法才被推翻掉。最後,這些大學問家也不得不承認,其實「燃素」是一個隔空抓藥、子虛烏有的說法。
燃燒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激烈的氧化過程。而蓋上蓋子之後,火之所以會熄滅,是因為氧氣被阻絕了,也就這個「助燃物」已經被阻絕的原因。
甚至於呢,過去曾經還有學者認為,生命是一個能夠無中生有的過程。這個可追溯到亞里斯多德的時代,當時的人都認為喔,如果把肉放在一個露天的環境夠久,那生命就會「自動出現」。
他們的認為是哦,比如說你把肉放在外頭,過不久就會長出蛆跟蒼蠅。其至於這樣的概念,在當年的人都還認為,如果把一些又臭又髒的布推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老鼠。
你聽這個說法,你會有一點啼笑皆非;不管是肉還是一堆又髒又臭的布,它們本身是不會生長出任何生物的。
而之所以蛆,或者是老鼠會跑出來,不是因為這些東西能夠生出蛆,或者是生出老鼠。而是因為這些東西,吸引了蒼蠅、吸引了老鼠過來;是因為這樣的道理啊。
可是你知道嗎?這麼荒謬的說法,其實是一直延續到1668年,才真正受到挑戰。那個時候有一位,叫做法蘭西斯科.瑞迪的物理學家;他做了一個實驗。
他的實驗是把肉跟蛋,放在各別是有密封,跟沒有密封的兩個容器裡面。然後看看哪一個會產生生命?結果呢,那個密封的容器裡,並沒有產生任何的生命,於是這個觀念才開始被挑戰。
可是當時就算是用「科學精神」做出來的結果,還是一堆人不信邪,一直要到200年後的「細菌學之父」,路易巴斯德。在他關於細菌跟微生物的實驗裡面,才正式的完全的推翻這樣的說法。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人有一個特性,就是我對很多事情會先下結論,然後才倒頭來去找原因。
你可能會以為那是因為過去沒有「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所以才會有這麼荒謬的部分。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來看看今天此刻的自己,有沒有很多事情,其實是我們先下了結論,然後再找能夠去支持這個結論的原因呢?這部分在心理學裡面的說法,就叫做「自驗預言」。
在某些身心靈裡面的說法,就叫做「吸引力法則」啊。你相信的終究會成為真實,而這個真實,並不是在科學定義裡面的真實;只是你自己不斷強化它的真實。
如同你今天對一件事情、一個人,或者是一個信念;已經有定見、已經有定論、已經有預設立場了。那麼請問當別人跟你提出「反證」的時候,你會真的好好的研究,這些不利於自己原本信念的證據嗎?
還是你會覺得,這個證據的來源大有問題呢?所以,我常常說喔,我們對任何事情,當你心中已經覺得自己有答案的時候;從那一刻起,你就會開始「停止思考」。
從在學生時代的時候,做題目就是如此。到了我們成人的今天,你對某件事情已經先有「預設立場」了,難道不也是如此嗎?
有沒有可能那些你堅信的、你預設立場的那些東西,可能用不了多久,它就會被證明;如同前面所提到的「燃素」,或者是肉會長出生命,一堆髒布會長出老鼠一樣的荒謬呢?
所以今天跟你分享這些,並不是要去推翻你,或者是要跟你說,你現在相信的是錯的、是荒謬的,這不是我的意圖。
我只是想透過今天的分享,邀請大家、邀請你,或許我們在面對生命的一切,面對自己堅信的一切的時候;也就是你認為已經有答案、有定論的那一切的時候,是不是有意識的給自己多保留一點空間、多一點可能性?
我覺得每一個人最大的價值,就是在於它是具有「思考的能力」。希望今天的分享 ,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相關的連結都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面。
我很期待,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先入為主心理學 在 月暈效應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一集講的是月暈效應,這是商學院的經濟行為學&心理學的一定會教你的一個名詞! ... 你是否曾經想過, 自己戴上了一副無形的眼鏡, 用先入為主的眼光來看待身邊的人、 ... ... <看更多>
先入為主心理學 在 南宮博士與你分享~「自我應驗預言」日日是好日嗎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金·莫頓提出的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其正確與否,都將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 通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