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 2020 競選政見:
銀髮正義,關心高齡化社會,安心照顧
依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超過20%)」,老化速度甚至超過日本。2065年時,台灣高齡人口比例將超過4成,每1.2位生產者需負擔1位老年人口,所以無論是政策或社會制度,應及早因應超高齡社會所造成的影響,而這不單只是長照的問題,包括醫療、醫藥、無障礙等面向,都該提出因應對策。
📌精進高齡照護制度及整合資源
現階段台灣高齡照護制度主要依賴長照2.0,然而長照2.0目前存在困境,包含:
❌「財源不穩定」、「照顧年齡層較狹隘」
例如49歲以下之年輕型失智症患者若未達標準則被排除適用,或僅需陪伴安全看視之各年齡層障礙者亦被排除在外
❌「主管機關多頭馬車權責分散」
按照現行做法,長照服務要找衛生局,但需要租借輔具或反映居家照顧員服務品質等則必須找社會局,權責區分混亂不明,中央部會委由長照司負責,地方卻無相對機構可加以整合。
因此,我們認為應該針對以下面向進行討論:
➖持續討論長照相關法規
長照需要多面向法規,才能使體系建構完整,包含《長期照顧服務法》、《長期照顧保險法》、《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社會福利基本法》等,但至今僅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及《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相關法規仍需持續討論。
➖整合不同職類專業人士共同納入長照體系
透過《治療師法》修法、《公共衛生師法》立法、社工師及照服員的待遇改善、以及修改《志願服務法》充實活化志工人力等,充實人才庫,才能讓長照資源更有效被運用。
➖完善高齡者就業促進及托老制度
因應中高齡就業需求,除了監督《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之實際運作,也鼓勵企業托老,讓中高齡勞工無後顧之憂,並且檢討修改《性別工作平等法》中,關於家庭照顧假之規定,研擬長期照顧假之可行性,給予勞工更大的彈性運用時間,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需求。
📌強化銀髮消費者保護及反詐騙機制
根據今年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資料指出,失智症患者發生財物損失時,有將近一半尚未被確診失智症,更有高達8成的患者並無輔助或監護宣告。其中,對患者進行財務剝削的人高達3成以上來自家屬,其次才是詐騙集團、朋友或同事、及商家等人員。剝削管道包括透過金融服務為最高,其次是利用買賣、借貸或理財等方式。
因此,要強化銀髮消費者保護,時代力量提出以下建議:
➖參酌台灣失智症協會倡議,積極推動家庭照顧協議及監護人監督制度
➖金融機構必須將高齡者或有詐騙警訊信號者,納為「客戶背景過濾」之重點區塊,並善盡風險評鑑之「客戶盡職調查」,以保障銀髮消費者財務安全
📌加強遠距健康照護
因應台灣某些偏鄉醫療可近性較低,或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出門不便,又尚未有便利之軌道建設可供使用,時代力量建議:
➖5G新技術,減少城鄉醫療差距及資訊差距
5G並非只是傳輸速度較快而已,它的特點在於:延遲性低,並可同時串接數千個低功耗物聯網設備,可以同時監控數個生命徵象,進而大幅減少所需耗費之監測人力
➖檢討「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等規定是否應調整適用範圍
📌增進銀髮健康樂活
呼應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修訂通過,「參與體育運動是所有人應享有的基本權利」,我們主張從各年齡層培養運動習慣,且盡力讓所有國民都能享有運動之權利。建議研擬「體育運動基本法」,除了強化現有各地高齡樂活據點之功能外,從法規制度面鼓勵各年齡層發展適合的運動項目。
除了督促教育部體育署「運動城市推展專案」在各地設立運動熱區外,衛福部也應配合銀髮族特性規劃合適之安全活動場所,並同時提升CPR及AED之認知及操作。
📌打造高齡友善及無障礙的醫療環境
根據醫改會於2019年5月22日公布的無障礙診所友善環境體檢報告,發現同時具備「無障礙通道、無障礙廁所與無障礙溝通」三項指標的診所,僅占全國健保西醫診所的5%,台北、基隆、屏東等地都是掛零。
健保APP查詢無障礙診所的資訊也錯誤百出,導致行動不便就醫者有77%不知道可以用APP查詢友善診所。因此,我們認為衛福部應鼓勵設置無障礙基層醫療示範點,並要求內政部營建署及各地方政府積極訂定推動無障礙之行動計畫與推動時間表。
不只便民,也讓分級醫療不致淪為口號。
📌醫療勞動問題需被正視且關注
醫事人員過勞,是造成「病人不安全」的一大原因。過去,在政府與人民團體的倡議及努力之下,醫事人員的勞動環境開始逐步改善,例如私立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護病比納入醫療法等。但是,目前的制度與規範並不夠,過勞的情況仍然在發生,護病比仍然失衡。希望未來立法的過程中,讓醫療勞動問題可以得到配套及解決:
➖增設醫院勞工董事,並排除主管階層
《醫療法》43條在送出行政院之後,躺在立法院等待屆期結束、下一屆從頭來過。在財團醫院面前,《醫療法》修法變成遙遙無期、沒有人敢處理的法案。時代力量主張讓醫院勞工參與醫院治理,成為保障醫療勞動的燈塔。
➖主治醫師的勞動保障配套
在私立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之後,主治醫師變成了另一個過勞的缺口。在尚未納入勞基法之前,時代力量主張主治醫師的工作時數以及契約內容,需要有適當的法規保障。
➖基層醫事人員勞動規定應符合國際趨勢
在醫院評鑑及醫療法之中規範之護病比、藥師合理調劑量等,應該要符合國際趨勢,並以基層實際工作者為計算基礎,以避免醫院用「均分」的方式進行概算。
📌社區共同照護,需要專業人員聯手
如何有效利用社區中的醫療、長照資源,讓需要照顧的人得到應有的照顧,需要有願景的政策跟相對應的配套:
➖賦予治療師更大的責任
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呼吸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治療師,在長照與社區共同照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礙於現在的法規限制,讓專業的治療師們在「健康促進、傷病預防、延緩失能照護或特殊教育」上沒有辦法完全發揮所長。時代力量主張,透過法規的修訂,讓治療師們可以與不同專業連結,共同照顧民眾的健康。
➖善用社區藥局資源
社區藥局也是基層醫療的一部分,透過社區藥局與不同專業的連結,可以建構出台灣更綿密的健康照顧網絡。
➖連結居家醫療、護理與長照、社工資源
居家醫療與長照要能夠互相配合,才能支撐被照顧者的所有需求。居家醫療人員,包含醫師、中醫師、牙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其他醫事人員,在制度上應該能夠與長照、社工資源做更好的連結,讓民眾在醫療及生活上的照顧能夠更同步。
➖持續關注社工與照服員的勞動問題
第一線的社工及照顧服務員,是社區共同照顧網絡不可或缺的執行者。在職場上的勞動問題,同時也會影響照顧品質,間接影響了被照顧者的權益。透過勞動法規的落實,並且與社工、照顧服務員的實務結合,才能讓第一線工作者獲得適當的保障,安心地替社會照顧家中需要照顧的人。
📌保障病人用藥權益,增加醫療專業給付
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台灣在醫療費用的支出也越來越高。健保資源絕對不是只看近五年,而是要往後看20年、30年、50年的事情。健保應跟上國際潮流,讓現在正在付費的所有人,在面對50年後的挑戰,也可以提供同樣高品質的照顧。
➖消除不合理藥價
藥品在流通買賣過程之中,除了一般的市場機制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被納入考量,例如健保參考其他國家的核價、團體協商因素、醫療院所品項選擇權及採購合約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議題。
但這導致部分的藥物健保價過低,揚言退出台灣市場,而一些藥物健保價高於週邊國家,造成健保資源無法有效利用。時代力量認為,健保用藥應該盡可能的回歸市場機制,保障人民有安全、有效的藥物可使用。
➖落實自我用藥
在健保法中明訂,非處方藥品不在健保給付的範圍之中,監察院也糾正了衛生福利部。但這20多年來,因為行政怠惰與配套措施無法落實,導致健保資源的浪費。時代力量主張,應該要持續增加民眾自我用藥的認識,提升自我照護的技巧。健保資源也可以真正用在刀口上,保障民眾用要跟就醫的權益。
➖新藥核價機制獨立透明
台灣新藥進入市場的速度,已經被鄰近的中國、日本、韓國超越,除了病人沒有辦法使用到最需要的藥品,也可能造成偽藥從鄰近國家流入。應該要加強新藥核價機制的獨立性及透明度,讓台灣的制度成為國內外廠商所信賴的公平制度。
➖建立調整保費的客觀機制
過去保費的調整常常因為選舉、政治因素而被左右,甚至還有立法委員用政治力使健保破產的倒數沙漏更加速進行。時代力量主張,調整保費應該有更客觀的處理機制,透過凝聚全民共識,跳脫選舉因素,讓健保真正可以獨立永續的經營。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時代力量 2020 競選政見:
銀髮正義,關心高齡化社會,安心照顧
依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超過20%)」,老化速度甚至超過日本。2065年時,台灣高齡人口比例將超過4成,每1.2位生產者需負擔1位老年人口,所以無論是政策或社會制度,應及早因應超高齡社會所造成的影響,而這不單只是長照的問題,包括醫療、醫藥、無障礙等面向,都該提出因應對策。
📌精進高齡照護制度及整合資源
現階段台灣高齡照護制度主要依賴長照2.0,然而長照2.0目前存在困境,包含:
❌「財源不穩定」、「照顧年齡層較狹隘」
例如49歲以下之年輕型失智症患者若未達標準則被排除適用,或僅需陪伴安全看視之各年齡層障礙者亦被排除在外
❌「主管機關多頭馬車權責分散」
按照現行做法,長照服務要找衛生局,但需要租借輔具或反映居家照顧員服務品質等則必須找社會局,權責區分混亂不明,中央部會委由長照司負責,地方卻無相對機構可加以整合。
因此,我們認為應該針對以下面向進行討論:
➖持續討論長照相關法規
長照需要多面向法規,才能使體系建構完整,包含《長期照顧服務法》、《長期照顧保險法》、《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社會福利基本法》等,但至今僅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及《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相關法規仍需持續討論。
➖整合不同職類專業人士共同納入長照體系
透過《治療師法》修法、《公共衛生師法》立法、社工師及照服員的待遇改善、以及修改《志願服務法》充實活化志工人力等,充實人才庫,才能讓長照資源更有效被運用。
➖完善高齡者就業促進及托老制度
因應中高齡就業需求,除了監督《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之實際運作,也鼓勵企業托老,讓中高齡勞工無後顧之憂,並且檢討修改《性別工作平等法》中,關於家庭照顧假之規定,研擬長期照顧假之可行性,給予勞工更大的彈性運用時間,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需求。
📌強化銀髮消費者保護及反詐騙機制
根據今年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資料指出,失智症患者發生財物損失時,有將近一半尚未被確診失智症,更有高達8成的患者並無輔助或監護宣告。其中,對患者進行財務剝削的人高達3成以上來自家屬,其次才是詐騙集團、朋友或同事、及商家等人員。剝削管道包括透過金融服務為最高,其次是利用買賣、借貸或理財等方式。
因此,要強化銀髮消費者保護,時代力量提出以下建議:
➖參酌台灣失智症協會倡議,積極推動家庭照顧協議及監護人監督制度
➖金融機構必須將高齡者或有詐騙警訊信號者,納為「客戶背景過濾」之重點區塊,並善盡風險評鑑之「客戶盡職調查」,以保障銀髮消費者財務安全
📌加強遠距健康照護
因應台灣某些偏鄉醫療可近性較低,或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出門不便,又尚未有便利之軌道建設可供使用,時代力量建議:
➖5G新技術,減少城鄉醫療差距及資訊差距
5G並非只是傳輸速度較快而已,它的特點在於:延遲性低,並可同時串接數千個低功耗物聯網設備,可以同時監控數個生命徵象,進而大幅減少所需耗費之監測人力
➖檢討「通訊診察治療辦法」等規定是否應調整適用範圍
📌增進銀髮健康樂活
呼應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修訂通過,「參與體育運動是所有人應享有的基本權利」,我們主張從各年齡層培養運動習慣,且盡力讓所有國民都能享有運動之權利。建議研擬「體育運動基本法」,除了強化現有各地高齡樂活據點之功能外,從法規制度面鼓勵各年齡層發展適合的運動項目。
除了督促教育部體育署「運動城市推展專案」在各地設立運動熱區外,衛福部也應配合銀髮族特性規劃合適之安全活動場所,並同時提升CPR及AED之認知及操作。
📌打造高齡友善及無障礙的醫療環境
根據醫改會於2019年5月22日公布的無障礙診所友善環境體檢報告,發現同時具備「無障礙通道、無障礙廁所與無障礙溝通」三項指標的診所,僅占全國健保西醫診所的5%,台北、基隆、屏東等地都是掛零。
健保APP查詢無障礙診所的資訊也錯誤百出,導致行動不便就醫者有77%不知道可以用APP查詢友善診所。因此,我們認為衛福部應鼓勵設置無障礙基層醫療示範點,並要求內政部營建署及各地方政府積極訂定推動無障礙之行動計畫與推動時間表。
不只便民,也讓分級醫療不致淪為口號。
📌醫療勞動問題需被正視且關注
醫事人員過勞,是造成「病人不安全」的一大原因。過去,在政府與人民團體的倡議及努力之下,醫事人員的勞動環境開始逐步改善,例如私立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護病比納入醫療法等。但是,目前的制度與規範並不夠,過勞的情況仍然在發生,護病比仍然失衡。希望未來立法的過程中,讓醫療勞動問題可以得到配套及解決:
➖增設醫院勞工董事,並排除主管階層
《醫療法》43條在送出行政院之後,躺在立法院等待屆期結束、下一屆從頭來過。在財團醫院面前,《醫療法》修法變成遙遙無期、沒有人敢處理的法案。時代力量主張讓醫院勞工參與醫院治理,成為保障醫療勞動的燈塔。
➖主治醫師的勞動保障配套
在私立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之後,主治醫師變成了另一個過勞的缺口。在尚未納入勞基法之前,時代力量主張主治醫師的工作時數以及契約內容,需要有適當的法規保障。
➖基層醫事人員勞動規定應符合國際趨勢
在醫院評鑑及醫療法之中規範之護病比、藥師合理調劑量等,應該要符合國際趨勢,並以基層實際工作者為計算基礎,以避免醫院用「均分」的方式進行概算。
📌社區共同照護,需要專業人員聯手
如何有效利用社區中的醫療、長照資源,讓需要照顧的人得到應有的照顧,需要有願景的政策跟相對應的配套:
➖賦予治療師更大的責任
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呼吸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治療師,在長照與社區共同照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礙於現在的法規限制,讓專業的治療師們在「健康促進、傷病預防、延緩失能照護或特殊教育」上沒有辦法完全發揮所長。時代力量主張,透過法規的修訂,讓治療師們可以與不同專業連結,共同照顧民眾的健康。
➖善用社區藥局資源
社區藥局也是基層醫療的一部分,透過社區藥局與不同專業的連結,可以建構出台灣更綿密的健康照顧網絡。
➖連結居家醫療、護理與長照、社工資源
居家醫療與長照要能夠互相配合,才能支撐被照顧者的所有需求。居家醫療人員,包含醫師、中醫師、牙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其他醫事人員,在制度上應該能夠與長照、社工資源做更好的連結,讓民眾在醫療及生活上的照顧能夠更同步。
➖持續關注社工與照服員的勞動問題
第一線的社工及照顧服務員,是社區共同照顧網絡不可或缺的執行者。在職場上的勞動問題,同時也會影響照顧品質,間接影響了被照顧者的權益。透過勞動法規的落實,並且與社工、照顧服務員的實務結合,才能讓第一線工作者獲得適當的保障,安心地替社會照顧家中需要照顧的人。
📌保障病人用藥權益,增加醫療專業給付
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台灣在醫療費用的支出也越來越高。健保資源絕對不是只看近五年,而是要往後看20年、30年、50年的事情。健保應跟上國際潮流,讓現在正在付費的所有人,在面對50年後的挑戰,也可以提供同樣高品質的照顧。
➖消除不合理藥價
藥品在流通買賣過程之中,除了一般的市場機制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被納入考量,例如健保參考其他國家的核價、團體協商因素、醫療院所品項選擇權及採購合約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議題。
但這導致部分的藥物健保價過低,揚言退出台灣市場,而一些藥物健保價高於週邊國家,造成健保資源無法有效利用。時代力量認為,健保用藥應該盡可能的回歸市場機制,保障人民有安全、有效的藥物可使用。
➖落實自我用藥
在健保法中明訂,非處方藥品不在健保給付的範圍之中,監察院也糾正了衛生福利部。但這20多年來,因為行政怠惰與配套措施無法落實,導致健保資源的浪費。時代力量主張,應該要持續增加民眾自我用藥的認識,提升自我照護的技巧。健保資源也可以真正用在刀口上,保障民眾用要跟就醫的權益。
➖新藥核價機制獨立透明
台灣新藥進入市場的速度,已經被鄰近的中國、日本、韓國超越,除了病人沒有辦法使用到最需要的藥品,也可能造成偽藥從鄰近國家流入。應該要加強新藥核價機制的獨立性及透明度,讓台灣的制度成為國內外廠商所信賴的公平制度。
➖建立調整保費的客觀機制
過去保費的調整常常因為選舉、政治因素而被左右,甚至還有立法委員用政治力使健保破產的倒數沙漏更加速進行。時代力量主張,調整保費應該有更客觀的處理機制,透過凝聚全民共識,跳脫選舉因素,讓健保真正可以獨立永續的經營。
內政部營建署組織條例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解禁之後:沒有自律,沒有監督,就沒有進步》
前一篇主要從客觀角度出發,這一篇就偏向從參與者角度來看待這一年一度的「登山研討會」,希望可以讓大家對這個活動以及山域環境發展有更立體的理解。
研討會的資金來源是政府標案,由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的上司)、農委會林務局(國有林地的主管機關)、教育部體育署(現在山域活動的主管機關)每年輪流舉辦,本質上是個用於「聆聽山友聲音」的官民溝通橋樑。
然而,部分岳界人士卻會笑稱其為「一年一度的大拜拜」。實際上,它對於臺灣號稱擁六百萬登山者的環境影響力如何呢?
.
就像國際上的高端時裝秀一樣,可以說有關係,也可以說是沒關係。
為何會這樣比喻呢?一介平民如我,頂多停留在分享一些前衛、誇張的照片,笑問朋友「你懂時尚嗎?」的層級,但其實這些看似不可能穿上街的作品只是「概念」而已,爾後經過層層收束與精煉,還是會以較親民的形象出現在購物街的櫥窗內,甚至是特價花車內。換句話說,我們可以不在意時尚,但他還是會換個方式穿在我們身上。
看過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 (笑)
.
《請山友寫論文:學術化登山的測驗場?》
再來,我們看看登山研討會能發揮多少「聆聽」的功能吧。
不問別的,就問這個:講起山域議題,每個人都有意見,但若是要讓意見華麗轉身成為一篇正式論文,是多遙遠的一段距離呢?
誠然,大家都能以民眾的身分參加,而不必發表論文或上台報告,但一來名額有限,二來即使在有限的問答時間提出問題與意見,會不會被彙整到報告之中,就是個未知數。
所以我認為登山研討會是個高門檻的活動:有意見的人既要有一定的登山經驗,還要有學者的論述能力,更要有足夠的時間精力來研究和撰寫論文,對於普通人來說絕非易事。
這就是為何行政院要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上徵求意見(上月已截止),因為研討會、論壇這些活動觸及率其實十分有限,至於官方會多認真地看待結果,會不會就好的提議研擬政策,就只能看下去了。
.
《傳統登山協會的角色》
在這類官民共襄盛舉的大型活動中,傳統登山協會的勢力還是相當可觀,臺灣山岳文教協會、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中華民國山岳協會、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臺灣山岳聯盟等鮮少缺席,凸顯在官民對接時他們仍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個人顧慮的是,這類協會組織素來有高齡化問題,一來缺乏年輕成員,二來又與商業登山業者毫無關聯,既不能代表民間,也不能代表商業隊伍,能發揮的空間就比較侷限了。
希望老牌登山協會能仿效政黨,成立青年軍之類的組織,或是摸索一下如何更新內部結構,針對時下環境重新檢討會務。沒有新血就是沒有未來,其實已經不用看長遠,而是現在就很嚴重的問題。
協會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
.
《花錢辦了活動,然後呢?》
最後講到論文銜接政策的部分,用有趣一點的方式來講就是「上達天聽」。綜觀2001年到2019年的文章,總數相當可觀,雖然大部分作者都點出了現象與問題,並歸納成立意良善的建議,殊不知其中不少提案對於多頭馬車的山域管理都太過傷筋動骨,內部阻力大、單一機關難以主導跨部會協調,自然不容易產生改變,所以我們才會發現一些數十年前在講的老問題,依然會繼續發生。(例如《發展觀光條例》)
希望民眾提出建議,但建議卻又無法觸動中央層級,不免令人想為過去數十年來努力的前輩們打抱不平。這個情況一直到今年年初,綽號「G哥」的吳姓女登山者於山區不幸身亡後,民間討論聲量一時捲起千堆雪,才催化了中央政府正視山域管理的決心。
簡單來說,論文的作用就是提出草圖而已,但若少了政府接著研究,為咱們的山林量身訂做出一套實施辦法,還是會和以前的情況一樣。
現在是很好的契機,請大家繼續關注下去。
.
總結一下我的想法:
▪️登山研討會是個公民參政的好管道,我們要從民間這一側展現出充沛的動力,持續監督後續成效。
▪️體育署應回覆研討會中提出之建言,並公布於網路上,讓關切的民眾知道當局的見解及後續進度,不要只是單方向的「聆聽」。
▪️最起碼,研討會也是用公帑舉辦的活動,我們身為愛山人,又是納稅人,都有權利知道錢是不是花得值。論文數量只是一半,後續成效這一半也不能忽視。
▪️自由始終來自於自律。我們爬山的人不只要愛惜環境,更要重視登山安全,好的新局面才能更快來到。
#登山研討會 #山林解禁 #開放山林 #山域政策 #山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