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容易受傷的女人:歷史的戀愛啟示】
昨天的新集數公布後,我立刻收到很多回復
大多是在反饋覺得胡安娜實在太可憐了
特別是女孩們,還有粉絲說「想當年我也是那樣」
看來無論時間過去多久,感情煩惱都千古不變
遺憾的是我們都有很多時間慢慢長大
胡安娜不行,16歲開始她就不能只當戀愛少女
而是承載兩個國家未來的太子妃
我們可以哭哭啼啼傷春悲秋直到願意長大
胡安娜則必須面對還沒好的傷一再被刀插火燒
在愛情當中,誰都會有發瘋了一般的情緒
你的閨密會告訴你,哭出來,哭出來就好了
你的兄弟會告訴你,哭屁哭,滾出來我們去打球
你的媽媽會抱抱你,跟你說她年輕的失戀遭遇
你的爸爸會推開門,小聲地問你,要不要來吃飯了
還會有很多人,願意跟你一起痛罵那個渣男/渣女
哭過累過抱過吃過罵過,再深的傷口都會慢慢好
可是胡安娜只有一個人,連哭都不知道要找誰
哭久了,眼睛都乾了,只剩下辛酸
然後她一邊失戀,還要一邊承受產後憂鬱症
胡安娜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女孩子
她的畫像都是當代就畫的,相隔幾世紀還是極美
美到我看完(筆觸粗糙的)畫像後立刻明白
為什麼菲利浦這個垃圾會動心
傳說她跟伊莎貝拉和阿拉貢的凱瑟琳極為相似
這一方面終於幫女王平反了(畫家給我出來!
另一方面也解釋了亨利八世當年為何堅持要娶嫂嫂
畫像中不但畫出了胡安娜的美貌
還畫出了她溫婉的、有一點鬱鬱的氣質
對照伊莎貝拉嚴肅的眼角眉梢
還有凱瑟琳莊重自持的形象
胡安娜肯定是個比她們更知情趣、懂生活的女孩
但和很多女性政治家比起來,胡安娜又是弱勢的
她沒能維護、利用自己最大的武器:美貌和家世
結果就是她被摧殘的失去了美貌
她的家世還被反過來成為囚禁她的牢籠
這個故事的後勁很強,我講完過了幾天突然很想哭
上一集故事,我嘲笑了讓恩里克戴綠帽的王后荒唐
但是到這集故事裡我後悔了
胡安娜若能學那位王后,保持自己的美貌和魅力
把無情的丈夫一樣踹到一邊,去尋求自己的人生
而不是陷在一個人的失戀地獄裡
至少她一定會幸福很多
在愛情裡你一定要比對方更狠,特別是比渣男更狠
一定要讓自己強大起來,從裡到外都強悍
胡安娜輸在意志力先崩了,接著整個人狀態都崩了
如果她能起碼維持住外貌的尊嚴
卡斯提爾議會一定願意成為她最強的後盾
本週的品牌媽媽Aphrodite Adore蠟菊精萃賦活油
品牌名稱就是以維納斯的希臘名字為題
希臘羅馬人最愛的女神就是她,他們認為美即力量
衰老的面容會造成衰老的精神,輕視將隨之而來
所以希臘羅馬人都致力於追求不朽的容貌與身材
身材就算了我已無法為了24吋腰每天去健身房
臉皮的不朽倒是可以追求一下
有蠟菊反正就是每天早晚在臉上抹一下
這種三十秒可以搞定的行為非常適合我這種懶人
也很適合產後憂鬱纏身的胡安娜
只要洗完臉,在下一滴眼淚流出來前30秒擦完
就算心情很低落還是可以保有少女臉皮
這樣面對老公情婦的時候心態就不會崩了
而且它聞起來很香,比很多香水還好聞
雖然馬上就會吸收沒味道但至少心情能開朗幾分鐘
接下來臉皮會變的軟軟的很Q彈
跟她剛生出來的小孩差不多
哪個女人摸到自己臉皮跟嬰兒一樣還會悲傷呢?
我應該會立刻忘了哭然後決定出門交新男友吧
#嬰兒呢別忘了妳的嬰兒虐童是不對的!
總之這瓶蠟菊精萃賦活油很簡單
它成分很簡單用法也很簡單反正抹就對了
只是抹之前要注意一下用量請勿當作是在炒菜
我個人是按個半下就差不多全臉含脖子都cover
畢竟頂著嬰兒臉皮卻配個阿姨的脖子你會很像P的
這個油用一陣子之後我就開始追求全臉色調一致
就是很多手賤留下來的坑坑巴巴我都準備一腳踢開
胡安娜缺乏踹老公的決心但我有踹走疤和斑的決心
目前用了一個月,小疤們已如剛分手的前男友一樣
正緩步離開我的心…不,是我的臉
我這個人講求時間到了就該徹底斷捨離
相信大家也可以和我一樣和臉上的拍咪呀段捨離!
Aphrodite Adore 愛慕 蠟菊精萃賦活油
https://www.aphroditeadore.com/?ref=Hazel
愛慕 x 時間的女兒 聽眾專屬優惠
9/30前官網註冊並輸入【Hazel】可享寵愛大瓶與限量專屬套組95折優惠
優惠再加碼:
1.寵愛大瓶裝(50ml)買就送限量手繪塔羅牌書籤(隨機出貨)
2. 8/30-9/5期間消費買寵愛大瓶就送隨身輕巧瓶(2.5ml)
3.消費滿$3000元免運(台灣本島)
完整故事聽Podcast:
《狹路逢渣霸!被愛情摧毀的白富美:瘋女胡安娜|藍血幽魂02》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2rXpg9
MixerBox:https://reurl.cc/lR3NZd
Spotify:https://reurl.cc/a9Q29Y
KKBox:https://reurl.cc/EnkEZg
SoundOn:https://reurl.cc/3aGvaL
請Hazel吃下午茶或是鹽酥雞或是葉黃素都好,贊助她繼續說故事吧:https://is.gd/1B1N3y
#西洋史 #哈布斯堡王朝 #西班牙史 #特拉斯塔瑪拉王朝 #帝國 #女王 #瘋女胡安娜 #伊比利半島 #Podcast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介紹 訪問作者:楊双子 內容簡介: 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 在阿嬤親手蓋起的水泥厝裡,我們是彼此又愛又恨的戰犯。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 ▍ 收錄第四屆台中文學獎.散文類首獎〈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家,是保留生命刻痕最多的所在。 一個破碎離散的...
「八丈島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閒聊] 歷史祕話--戰國貴族夫婦之宇喜多與豪姬- 看板WarringState 的評價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遊記] 伊豆群島八丈島八丈富士與ふれあい牧場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八丈島歷史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八丈島歷史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八丈島歷史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八丈島 もう一つの東京、東京の秘島 另一個東京 東京的秘密島嶼 的評價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芭樂人類學- 明日葉原產地為日本八丈島,相傳是秦始皇派 ... 的評價
- 關於八丈島歷史 在 【景點】柯南電影大收100億帶動東京八丈島旅遊熱潮!粉絲 ... 的評價
八丈島歷史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77八卦山大佛風景區】#八卦山 #彰化
這是44年前的八卦山,有寫生的孩子和撐傘的母親,
照片上微微顯出摺痕,有一點年代感了,
想起兒時揹著寫生板,找尋想畫的風景。
而報時光也推出了台灣第一本老報旅聞手帳,
從古早年代的空運開拓航線、相機廣告,
到寶島遊覽種種趣味圖像,
以穿越時空的視角,回到不自由的年代,
看看人們是如何找尋生活的解方。
而你又將怎麼填寫這本手帳呢?
│手帳連結請見留言區 一起來看看
#報時光UDNtime
#老派旅行手帳
圖說:寫生比賽於彰化八卦山舉辦,圖為一位母親撐著傘指導孩子繪畫。
日期:1977/03/20
來源:聯合報
攝影:張建棻
歷史新聞
【1976-10-17/經濟日報/08版/觀光旅遊】
導遊八卦山
【家文】因為先民居於彰化八卦山地區時,為維持生活,紛紛從事於開墾荒地,利用山坡地種植各種果樹,不但可增加收入,更將八卦出蔚成一個觀光勝地,當南北部旅客穿過大肚(度)橋,或越過花壇站,遠遠便可看到聳立於山嶺上的大佛,成為彰化縣的標幟。
八卦山在彰化車站對面,有三條路通到遊覽區,第一條是順著登山公路盤旋迂迴而上,次由彰化縣婦女會前面之山徑小路直上,再次則從彰化救國團後邊百數級梯階逐級前進,均可到達大佛像前面的廣場.從車站步行,約十餘分鐘,即到代表百萬縣民的民意議堂,圓型的屋頂,方型的屋柱,建築可稱堂皇。
如果由彰化縣議會旁邊的公路登臨,右邊為彰化縣社教館和勞工之家,左邊為婦女會輔導所等,雄峙於山坡上,萬木交錯裡,清靜異常.勞工之家後面,公路彎曲向高處伸展而上,右面山谷丈深,左面相思林,整齊有序,一排排如碗大,間有石椅等,供客遊納涼休息之用。
步過一片林木蒼翠的山坡,然後向左轉彎,約五分鐘光景,便可看到大佛前的噴水池、池邊綠草如茵,石椅處處,景色幽靜,置身其間,暑氣全消。浴池邊之石階登上,就到了建於民國四十八年一月間,至五十年五月底完成的彰化大佛像, 大佛像高七丈二尺,蓮花座直徑五丈六尺、高一丈四尺等,全部工程費達新台幣一百五十六萬餘元,號稱遠東最大。
佛身分為六層,用鋼鐵梯盤旋至最高層,內面每層均奉祀著各種神像,如目蓮救母,羅漢神像,釋迦牟尼佛像等,外罩玻璃,供遊客膜拜,大佛像兩邊之空地,現建有旅館、觀光旅社、溫泉浴池等,每逢星期假日,山蔭道上,男女老幼三五成群,大有絡繹不絕之勢。
大佛像後面,高立著彰化八卦山招待所,所前置有古砲數尊,為抗日台胞林爽文先生等所留下來的遺物,藉供遊客憑弔,招待所對面的後山有忠烈祠,奉祀著忠黨愛國志士的骨骸及烈士的姓名,而石柱上亦題滿名人的詞句等。
忠烈祠右側,彰化縣政府曾計劃建為運動場,作為縣民們運動,鍛鍊體格的場所.其他,還有彰化水源地、植物園、展望台,示範造林區,兒童公司樂區等,都建在佛像四週、風光秀麗、涼亭石椅,兒童玩具等,應有盡有,值得遊客一遊。
八丈島歷史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颱風天,讀書天。這個月的書量,不排開都不知道竟如此可觀,分了三趟才全數將這些抱到房間地上,有幾本甚至還未買齊,七月果真是我們出版市場的一級戰區。即使大家仍舊保持觀望態度,不太放心前往公共場所,包括書店,景氣也尚未回升,但見到這麼多質量並重的書籍持續推陳出新,還是感到自己屬於相當幸運的族群之一。有趣的是,原來今年酷暑之下的色系是落在藍色、綠色與黑色構築出的區塊裡,視覺上果然沁涼許多,下面就依序來稍作介紹。
⠀⠀⠀⠀⠀
第一順位,當然是老早介紹過的本月選書,Richard Powers《#樹冠上 》。一部關於樹木與人類命運、無可挽回遺憾和心靈救贖的生態史詩巨著。全書宛如盤古巨樹般自樹根揭開半世紀美國西北部的伐木浩劫,帶出九名主角與最後一片原生林木之間生死相繫的命運。當中包括青年藝術家、華裔女工程師、心理學博士生、專利法律師夫婦、越戰退役上尉、半身不遂的 IT 科技鉅子、言語障礙的植物學家,以及一名曾因縱情玩樂觸電身亡但死而復生的女大學生,據說銀閃閃的樹靈在幽冥中對她說話,伸出援手,將她拉回人世。全書以樹根、樹幹、樹冠、樹籽為架構,鋪陳九位主人翁的個人生命,如何與樹木命運環環相扣,彼此交會激盪的故事,當中記錄環境運動現場,辯證環境倫理困境,意在突顯當今地球最基本且最具破壞性的衝突,即人類與自然的對立。然而樹木智慧浩大、緩慢、互連、共生、獨具創見、別出心裁,可惜只有少數人發現並相信那個世界,深受吸引,因而捲入災禍,卻義無反顧。這本普立茲得獎小說更從植物學、認知心理學、法律、人工智慧、環境倫理等各層面書寫樹木的智慧,不僅是有史以來寫樹寫得最好的小說,也是最好看的小說。
⠀⠀⠀⠀⠀
接下來是有掛名推薦的幾本書籍,相當榮幸擔任博客來試讀偵探來賓的《#消失的匿名小說家》(https://bit.ly/3wVDKut),所有選擇隱姓埋名的暢銷作家,幾乎都存在無法與旁人言說的理由,這位莫德迪克森,性別不明、身份成謎,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處女作《密西西比狐步舞》好似橫空出世,橫掃各大排行榜。身為編輯助理的芙羅倫斯,生在美國一個平庸家庭,一直懷有作家夢,因此來到紐約,自視甚高又缺乏自信的她不願主動離開這個圈子,覺得自己缺乏伯樂,並非技不如人。在命運的安排下,一轉眼她已拎著打包妥善的行李遠離市區,斬斷與外界所有聯繫,芙羅倫斯成為在全世界唯二得知莫德迪克森真實身分的人,以助理身份戰戰兢兢身兼編輯與作家之間的橋梁,與崇拜多時的偶像同住一個屋簷下,如此人生的轉捩點,似乎不只是迎向夢寐以求的新生活,更與理想中的自己靠近了一大步,即將展開一趟久違的摩洛哥探險之旅。
⠀⠀⠀⠀⠀
另一本為《#巴黎圖書館》,嗜書如命的歐蒂兒不顧警察局長父親的反對,進入巴黎的美國圖書館工作,遇見了形形色色的館員與讀者,也和英國大使館專員的妻子瑪格麗特成為摯友,還與年輕警察保羅陷入熱戀。但甜蜜平靜的日子稍縱即逝,巴黎轉眼間蒙上戰爭的陰影,人心惶惶中,圖書館長芮德女士堅持每日正常開館,並寄出數萬本書到戰地前線和醫院鼓舞士氣。隨著局勢愈來愈壞,巴黎落入納粹的統治。但歐蒂兒和瑪格麗特仍嘗試穿越重重檢查哨,偷偷將違禁書籍送到猶太讀者手中。然而,瑪格麗特卻在一次送書途中被捕,藉由答應當納粹軍官的情人才得以脫身。歐蒂兒既感激好友與她分享因特權得來的物資,又無法壓抑嫉妒輕視的心理,忍不住將秘密說出口,卻不知這將摧毀摯友的人生,更將讓自己的餘生滿懷罪咎。
⠀⠀⠀⠀⠀
還有《房間》作者愛瑪唐納修呼應時事的新作《#星空下的隔離病房》,創作靈感來自作者 2018 年所讀到關於西班牙流感的史料,初稿完成之後便遇上 COVID-19 疫情侵襲歐美,這部小說的切時性和寫實色彩得到眾多讀者與書評家所肯定。1918 年愛爾蘭同時蔓延著獨立運動的烽火與致命的流感疫情,都柏林的醫院每日湧入發燒咳嗽的病患、送走一具具面色青黑的屍體,只能靠著勞累不堪的醫護人員與教會的救濟勉強維持運行。在正規產房之外,一間狹窄而簡陋的儲藏室被院方劃為臨時隔離區,所有出現流感症狀的待產婦女都將集中於此,由婦產科護士茱莉亞和熱心卻缺乏醫療訓練的助手布芮蒂,照顧三名病況不穩又即將臨盆的病患。在物資缺乏又孤立無援的絕境中,茱莉亞帶著布芮蒂奮力協助這些產婦準備迎接新生兒的來臨,傾聽她們的憂慮、孤獨與恐懼,卻難以阻止擴散的疫情與產程中的併發症威脅她們與胎兒的生命。而後,一位醫術精湛但背景成謎的女醫生走進病房,挽救性命危急的難產病患,但緝捕叛亂份子的警察也隨後闖進醫院搜索,使得陰鬱的院內更加人心惶惶。
⠀⠀⠀⠀⠀
以及,因電影而結識的同道好友也出書了,相當幸運能為 彭紹宇 Peng ShaoYu 的《#黑盒子裡的夢:電影裡的三倍長人生》擔任推薦人,長期閱讀他的優質影評至今,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曾受邀書寫多個觀影專欄,他的觀看範疇豐富多元,對影視動向、時事議題擁有敏銳的觀察。他的文字則具敏感共情的性格,擅於捕捉人物間埋藏的幽微互動,憐惜故事背後勾勒的細密情思。本書收錄 40 篇觀影筆記、兩本書籍閱讀心得,以及兩篇影視產業現況分析。從南韓商業類型片《一九八七》到歐洲藝術片《痛苦與榮耀》,從切合全球政治的《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到台灣新導演作品《返校》、《怪胎》、《蚵豐村》,同時涵納近年廣受好評的《婚姻故事》、《機智醫生生活》、《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等話。「黑盒子」既指電影院,也似飛航紀錄器,見證了觀影者在故事中的無盡追索。翻開這本書、參與飛行的我們才知道,原來故事裡頭追逐的每一道身影,皆是自己。電影,就是通往內在宇宙的那把鑰匙。
⠀⠀⠀⠀⠀
做過贈書活動的「#卡繆反抗三部曲」套書《#瘟疫》、《#反抗者》、《#正義者》仍得再提一次,除了《反抗者》已於 2014 年發行之外,三本同樣皆為翻譯品質保證的嚴慧瑩法文直譯。卡繆在他的札記裡規畫其創作預計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荒謬」系列,第二階段是「反抗」系列,第三階段是「審判」,第四階段是「愛」。可惜卡繆在第三階段創作初期便因車禍過世,第三階段只有小說《第一人》的殘稿,完整呈現的僅只前兩系列的作品。第一階段「荒謬系列」的作品是:小說《異鄉人》、論述《薛西弗斯的神話》、戲劇《卡里古拉》與《誤會》。第二階段「反抗系列」的作品是:小說《瘟疫》、論述《反抗者》、戲劇《正義者》。我們眼前的卡繆反抗三部曲套書,將卡繆的作品以他理想中規畫的方式來呈現,還原當年其發表作品的順序,三種類型的作品互相支援互相辯證,較為完整呈現作家的創作概念。另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的另一本著作《#第二把劍:五月故事》也悄悄上市,一名女記者在報紙上寫了一篇針對他的文章,但不只是針對他而已,甚至指控他的母親其實是納粹的追隨者。他知道,他不能坐視不管,他必須為他母親復仇,不計一切代價,因為有些事情依靠法律並不一定能夠獲得解決,於是乎,受迫害者需要第二把劍,一把正義之劍,來消弭體制外的仇恨。以書寫做為銘刻,第二把劍就此而生。
⠀⠀⠀⠀⠀
影迷如我,《鬥陣俱樂部》作者恰克帕拉尼克的兩本作品也不容忽視,《#鬥陣寫作俱樂部》是他給新手作家的教戰手冊。從影響他至深的「寫作工作坊」談起,強調社群對一個作家的重要性,包括對觀眾大聲朗讀作品的好處,以及彼此間透過討論、反覆實驗而激盪出的暢銷小說寫作原則。除了經典分析、技術指導,也分享宣傳、撰寫廣告文案等當代作家的生活面貌,以及一條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真理:所有的寫作者都是孤獨愛好者,但寫作這件事情,是一場貨真價實的團體戰。更想讀他的《#革命的那一天》,敘述新的社會學理論興起,人們相信年輕男性對社會有害,政府計畫將全國年輕男性送上戰場,一鼓作氣將他們全都炸死。於此同時,神祕小書煽動著革命的號角也終於響起 ── 那一天,原先的掌權者、菁英,以及媒體記者都遭到殘忍殺害,所有權力關係重新洗牌,人們建立起三大完美王國:高加索邦、黑托邦、同志亞,不再有父權社會的壓迫、被白人欺凌的有色人種,以及遭異性戀排擠的同志族群。《鬥陣俱樂部》出版後二十二年,帕拉尼克訪談許多極端分子寫就《革命的那一天》,彷彿延續了未竟的「破壞計畫」。他自言,這本書將讓所有人備受冒犯:從偏見、歧視到陰謀論與分裂主義,他刻畫出只顧個人利益的政客,以及民粹、假新聞、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的社會。
⠀⠀⠀⠀⠀
這套亦為重點書,韓國性暴力事件全紀錄:《我是金智恩》與《您已登入N號房》。《#我是金智恩:揭發安熙正,權勢性侵受害者的劫後重生》敘述「金智恩」這個名字,因「安熙正性暴力受害者」而為世人所知。她在遭受四次性侵及數不盡的性騷擾、猥褻後,決定挺身而出,揭發南韓政治明星安熙正的惡行,她的勇氣卻沒有得到世界的諒解,反而遭受更多無情質疑。沒有人在乎金智恩是個必須為生計奔波、不能失業的約聘職,是遭到同事性騷擾,卻被告誡要以大局為重的女性,是上司說 YES 她就不能說 NO,必須絕對封口的「殉葬組」,而在那一切之前 ── 金智恩也是一個人。聆聽她的吶喊,正視她的遭遇,這是我們應該實現的正義。《#您已登入N號房:韓國史上最大宗數位性暴力犯罪吹哨者「追蹤團火花」直擊實錄》,在 Telegram 聊天室裡,加害者散佈非法拍攝影像、脅迫未成年自拍,惡意合成熟人照片,發表性騷擾及厭女言論,甚至以此獲利。加害者毫無愧意,事先擬好撤退守則;被害者飽受威脅,獨自恐懼,甚至成為玩物也一無所知;旁觀者從起初的震驚、真相的刺激,最後隨著時間,遺忘那個黑暗的平行世界。N 號房事件最初報案人、首位報導者 ──「追蹤團火花」現身說法,這是「記者」火與煓,對 N 號房事件誓不放棄的心路歷程,更是「女性」火與煓,意識社會的性別不平等、勇於發聲的成長故事。
⠀⠀⠀⠀⠀
身為 RBG 的支持者,在改編電影與紀錄片後,此本《「#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 RBG 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橫跨近 30 年,13 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等了好久,此書作者 Jeffrey Rosen 為美國國家憲法中心主任兼執行長,也是她的好友,藉由多年來一系列與金斯柏格的對談,呈現最有血有肉的 RBG,讓人一覽這位不平凡的女性平易近人且不為人知的一面,和她在法律執行面向上無比縝密、超越時代的思索。對談從九○年代開始,延續到川普時代:剖析「羅訴韋德案」的利弊;笑談與丈夫的鶼鰈情深;分析 #MeToo 運動的崛起;討論最希望被推翻的判決;也分享如何擁有充實又富有同理心的人生,以及她對最高法院的未來展望。這部難能可貴的訪談錄展現了真實的金斯伯格,一個擁有鋼鐵般決心,以最高標準要求自我,同時竭盡畢生所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偉大人格。
⠀⠀⠀⠀⠀
還有,一本厚厚的 Pip Williams《#失落詞詞典》,被譽為今年最好看的歷史小說。故事設定於 1857 年,倫敦語文學會決定展開一個百年大計畫:編纂一部史上最權威、完整的英語大詞典。以詹姆斯莫瑞博士為首組成的詞典編纂師團隊,公開向天下徵求詞彙,並於牛津建造「累牘院」做為工作室。每天,雪片般的詞彙從世界各地寄來,由詞典編纂師一一檢視、篩選,並寫下最終定義。詞典編纂師的女兒艾絲玫尼克爾在文字的包圍下長大,從小就對詞彙情有獨鍾,每當遇到挫折,某個詞彙的定義總帶給她救贖。但最吸引她注意的,是那些被男性編纂師們忽略、鄙視或丟棄的詞彙,而這些詞絕大多數是關於女性。「經血」是骯髒不潔、「陰道」是猥褻詞彙,而女僕、廚娘經常使用的詞彙,沒有一個被收錄在大詞典中。她開始偷偷收集這些被她稱為「失落詞」的詞彙,她從累牘院中拿走被詞典編纂師淘汰、遺忘的詞彙,決定自己寫下從市場、妓女、女僕那邊聽到的各種用詞,並將她們口中的話語化為正式引文。這些詞彙靜靜躺在箱中許多年,直到婦女運動、一次大戰接連爆發,新的可能在歷史的波瀾中悄然生發。那是文字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戰爭迫在眉睫、女性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而在宛如隔絕所有外界紛擾的累牘院中,實則見證著一切的歷史流轉。本書故事基於真實事件,透過瑰麗的文字與翔實考察,鮮活重現出詞典編纂師的工作與大詞典的編輯細節,更講述了在充滿巨變的十九至二十世紀,一個隱藏在男性書寫歷史背後的動人故事。
⠀⠀⠀⠀⠀
另一方面,相當感興趣的兩部華文作品,臺灣史小說名家陳耀昌的《#島之曦》,是繼《福爾摩沙三族記》、《傀儡花》後的重磅力作。隨作家之筆,彷若回到日治時期,體會了「臺灣社運先鋒」盧丙丁及「臺灣歌唱藝術家」林氏好伉儷之間的才情、使命與志業,也認識了引領臺灣文化啟蒙運動的「臺灣文化協會」,以及政治上第一個政黨「臺灣民眾黨」的風起雲湧與興衰歷程。全書以主角盧丙丁串出那一代掀起「臺灣意識」的各行各路知識份子,呈現 1920 至 1930 那個臺灣社會運動最蓬勃的年代,穿插漢生病奮鬥史;同時也藉歌唱藝術家林氏好的故事,帶出曲盤時期流行音樂盛況,生動刻劃著那個臺灣意識最蓬勃、心靈最熾烈的時代。其次為時報文學首獎白樵的第一本作品《#末日儲藏室》,跨越同志、異性戀、異文化議題的小說,探討了後殖民、強權、跨文化等主題。曾經留學法國的白樵當年因一場重病,在巴黎送急診室,昏迷兩個月,與死神擦身而過,脖子留下了插管的痕跡,他笑稱:「這是巴黎給我的刺青。」雖然不得不放棄當地的學業,歸國後仍努力寫作,屢獲大獎。八篇短篇小說切分為三輯:從描繪掙扎於歐洲生活各式角色的「他者」,翻轉自我身世的「邊界」,最後讓渡於台北「我城」的回歸之旅。白樵的文字乍看十分華麗,實則以冷靜視角包裹著濃烈的情感,透過篇篇迷人的小說,不但坦露青春回憶與情慾冒險,同時也如多面稜角鏡般,呈現他對東西文化消長以及殖民位階的探索與詮釋。
⠀⠀⠀⠀⠀
2020 年本屋大賞第二名的作品也在最近的新書裡,《山茶花文具店》、《蝸牛食堂》之後小川糸帶來了生涯最觸動人心的小說《#獅子的點心》。在人生的最後一刻,你想吃什麼呢?雫離開了一手拉拔自己長大的父親,獨自一人生活並努力對抗病魔。某天,醫生向她宣告了餘命,瀨戶內海的檸檬島上的獅子家園,是雫選擇度過餘生的地方。在平靜的島嶼風光中,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每個星期日,獅子家園都會安排「點心時間」,讓入住者能再次品嚐到充滿回憶的點心,但雫遲遲沒有做出選擇。還有另一本看起來相當有趣的犯罪小說《#好女孩的謀殺調查報告》,五年前,17 歲少女安蒂無端失蹤,警方斷定安蒂的男友沙爾是殺人凶手,這位唯一凶嫌卻在數天後被人發現自殺身亡,警方也草草結案。根據統計,在所有失蹤案當中,只有 1% 不曾找到失蹤者,0.25% 失蹤者尋獲時已經死亡。五年後,少女小琵為了寫學校報告,大膽重提整座小鎮都避而不談的安蒂案,更打算為死去的沙爾平反。根據失蹤案當晚一場聚會,小琵在臉書貼文、通聯紀錄中推敲出,當晚說謊的不止一人,安蒂生前不為人知的祕密更一一暴露而出。隨著蒐集來的日記、對話紀錄、關係人訪談,嫌疑犯名單愈來愈長,逐步接近校園人際關係和小鎮生活的黑暗面。她開始意識到,調查結果可能會傷害到還活著的人,更重要的,在收到一張又一張威脅紙條之後,她開始擔憂,自己有辦法活到親手揭露真凶的那一刻嗎?
⠀⠀⠀⠀⠀
最後兩本,其中一本是尚未正式介紹過的電影相關作品《#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從近年的《寄生上流》、《玉子》、《末日列車》,到早年的《非常母親》、《駭人怪物》、《殺人回憶》、《綁架門口狗》,韓國重量級影評人李東振就奉俊昊二十年間所拍攝出的七部長片,深入剖析其電影語言、作品思想,收錄精采影評、完整訪談,帶領觀眾一起踏上這條以電影為媒介的社會與人性探索之路。另一本為屬於讀詩人的圖像小說《#辛波絲卡拼貼人生》,以傳記、報導、訪談為底,用漫畫、拼貼和詩句佈局,明快呈現辛波絲卡的人生跑馬燈。就像翻閱一本人生快照,從中能見辛波絲卡的感情、交友、嗜好、寫作、工作、政治立場和獲獎經歷。作為敘事主線的水彩漫畫,既有印象派的朦朧,又有表現主義的大膽;犀利又詼諧的黑白攝影拼貼則具有轉場功能,兩者銜接,將辛波絲卡平凡又壯麗的生命軌跡流暢地小說化。傳記和創作的疊加、漫畫和拼貼的銜接、詩句和人生的交融,多樣化的藝術形式讓本書不僅止於用圖像訴說詩人的生平,更以小見大地彰顯了詩歌和拼貼、拼貼和人生、人生和詩歌的共相。
⠀⠀⠀⠀⠀
⠀⠀⠀⠀⠀
⠀⠀⠀⠀⠀
(以上文字部分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八丈島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介紹
訪問作者:楊双子
內容簡介:
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
在阿嬤親手蓋起的水泥厝裡,我們是彼此又愛又恨的戰犯。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 ▍
收錄第四屆台中文學獎.散文類首獎〈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家,是保留生命刻痕最多的所在。
一個破碎離散的亂世家族,人人有戲分。
阿嬤是不諳設計的泥水匠,家有兩個客廳、兩道大門、兩間廁所、兩座樓梯,沒有一個房間蓋成矩形。爸是離家出走、風一般的男子,媽早早從養育第一線退場,偶有姑丈扮虎爸,再有長年蝸居的贅婿阿公,和那時不時出言恐嚇的瘋狂表叔──
楊双子的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那裡蛆蟲爬壁,監護人恆常缺席;時有債主上門,珍貴的熱湯泡麵也得充當武器。記憶裡的頹敗老屋,說來全是讓人哭笑不得的荒謬家族故事。但雙胞胎最好了,一本書兩人看,飢餓藤條一起挨,電動關卡一起破。爸媽都在家,到爸媽都不在家,永恆是彼此的依靠。
但家是什麼?永恆是什麼?直到妹妹離世,我們變成我,日子如同宇宙失衡,才知生命裡的迷宮彎彎繞繞,唯消逝逾恆……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以幽默詼諧的文字回頭探視自身生命的起源,述說對已故妹妹最真摯動人的愛與思念。
「溺水是很安靜的,望周知。」
作者簡介:楊双子
本名楊若慈,一九八四年生,台中烏日人,雙胞胎中的姊姊。
百合/歷史/大眾小說創作者,動漫畫次文化與大眾文學觀察者。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文化部創作補助、教育部碩論獎助。出版品包括學術專書、大眾小說、動漫畫同人誌。近作為《花開時節》、《撈月之人》,以及合著小說《華麗島軼聞──鍵》。現階段全心投入創作台灣日治時期歷史小說。
作者粉絲頁: 楊双子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八丈島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還有殿堂景區、耕織圖景區。重要建築集中在萬壽山南北中軸線上。萬壽山分為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自東向西有養雲軒、無盡意軒、介壽堂、排雲殿、清華軒、寶雲閣、共一樓、聽鸝館、畫中游等知名景觀。後山南北中軸線為規模宏大的漢藏風格寺廟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須彌靈境、香岩宗印之閣等等,周圍點綴以數座小型山間園林,有蘇州街、寅輝城關、花承閣、賅春園、繪芳堂等建築。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南湖島、藻鑒堂島、治鏡閣島。昆明湖由一條西堤將大湖一分為二,光緒時建立圍牆,修築起了東堤。
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
東宮門:為頤和園的正門。門前有兩隻銅獅,是清漪園遺物。宮門前的雲龍石階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門額上「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帝御筆親賜。宮門前有大廣場,南北兩側為朝房,前有大影壁。
仁壽殿:在頤和園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光緒帝夏天住在頤和園中臨朝聽政,接受恭賀,以及接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這裡也曾經是光緒皇帝頒詔實行變法維新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為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時,改為現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之意,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殿為東向,面闊九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銅麒麟、壽星石,以及銅龍銅鳳的雕像,排列在仁壽殿外。是皇帝,皇后在舉行朝會大典時會點燃檀香。在中國古代龍就是皇帝的象徵,鳳就是皇后的象徵。按照慣例是龍在上,鳳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就將龍,鳳的位置給顛倒變成鳳在上,龍在下,藉此來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殿外懸掛著「大圓寶鏡」的匾額,意為當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圓寶鏡一樣,能夠洞察一切。殿內則是高懸著「壽協仁符」的金字匾額,意為仁與壽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內設置慈禧太后,光緒帝召見王公大臣時的寶座,寶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條金龍,寶座的旁邊設有掌扇,鼎爐,鶴燈。東為仁壽門。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後為巨大的獅子林假山,仿蘇州獅子林,堆山所用的劍石、石筍為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後假山遺物。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成為皇帝在頤和園中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正殿即玉瀾堂,堂名是取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甬微瀾」當中的「玉」和「瀾」二字合併而成。內設有御案寶座。原為一四通八達的穿牆殿,光緒皇帝曾經被慈禧太后囚禁於此,因此殿北的後門用磚牆砌死。前院東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為藕香榭,兩殿的門內亦可見圈禁光緒帝的圍牆,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正殿地磚上原有坑窪洞痕,為光緒帝被囚禁時用手杖擊地發泄而成。玉瀾堂西側另有夕佳樓,樓西為鄰水過道,蜿蜒曲折,稱為「九道灣」。
宜芸館:在玉瀾堂北面,乾隆時是藏書之所,光緒年間改建為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居所。院門為垂花門,稱宜芸門,門內側牆壁上有10塊石刻,是乾隆帝摹寫的名家法帖,原藏於惠山園內,重建時移此。正殿為宜芸館,東配房稱道存齋,西配房稱近西軒,均沿用乾隆時舊名。戊戌政變後,玉瀾堂與宜芸館之間的通道也被磚牆切斷。宜芸館北門有飛閣復道通至德和園戲台。
德和園大戲樓:頤和園中看戲的地方,原為乾隆時期的怡春堂。樓高21米,三層,結構與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和避暑山莊清音閣相同(與紫禁城暢音閣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外形是卷棚頂,且覆灰瓦),是清朝最大的戲樓之一,三層舞台間有天地井相通,南部有兩層的扮戲樓,北部為看戲用的頤樂殿。德和園之東為「東八所」(壽膳房、壽茶房、壽藥房)、養花廠和武備院等服務性院落,現被隔出頤和園,改為頤和安縵酒店。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中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有牌坊,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院子分為三路,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為起居空間,裡面設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寶座」後面放著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兩側設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裝飾精美,也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威儀。西間為寢宮,東間為更衣室。堂前陳列銅鹿、銅鶴、寶瓶,取「六合太平」諧音。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瑪瑙、翡翠製成的花籃,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蘭、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貴」之意。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2005年枯死移除。東跨院後半部稱「永壽堂」,為太監總管李蓮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於山上的扇面殿「揚仁風」。揚仁風院落西南角即長廊入口。
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山中部的建築中軸線上,原址為大報恩延壽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排雲殿正門為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牌坊,兩側有十二屬相石。排雲門和二宮門之間有方形的蓮池,池上架金水橋,兩門內分別有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座配殿。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排雲殿之後為德輝殿,再後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排雲殿東為介壽堂,西為清華軒,清朝時均為命婦退居之所,現被頤和園作為別墅出租,不對遊人開放。介壽堂內有連理柏和紫玉蘭各一株,頗為名貴。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萬壽山昆明湖碑:在排雲殿之東,碑上有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字,碑後是乾隆所撰《昆明湖記》,講述修建清漪園的理由。碑左右各有一座亭子,亭內有「轉輪藏」木塔,塔中有軸,推之使其轉動。此處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而建,不對遊客開放。
寶雲閣:在排雲殿之西。又稱「銅亭」。建於乾隆20年(1755年),高7.55米,重41.4萬斤,蟹青冷古銅色仿木結構,樑柱、椽瓦、斗拱、門窗、對聯全部用銅鑄成。門窗原被八國聯軍掠走,在1980年代由海外華人購得,捐給頤和園。
石舫:清晏舫,原名石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內有兩層戲樓一座,在修建德和園大戲樓前,這裡是慈禧太后聽戲的主要場所。館內古柏參天,館外有杏樹和翠竹。聽鸝館現為聽鸝館飯莊,經營仿清宮廷菜餚,內設貴壽廳、福壽廳、壽膳廳等十個餐廳。
畫中游: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置身於畫中之感。
前山東部:有景福閣、自在莊、含新亭、養雲軒、意遲雲在、千峰彩翠、無盡意軒、寫秋軒、國花台等點景建築。無盡意軒和自在莊清朝為命婦退息之所。景福閣為慈禧太后觀賞雨景、月景之地。
前山西部:有邵窩殿、雲松巢、湖山真意、山色湖光共一樓、石丈亭等點景建築。邵窩殿之名取南北朝時宋朝邵康「安樂窩」典故,雲松巢取李白「吾將此地巢雲松」詩句,兩殿現均為頤和園工作人員休息處。
長廊西端,石丈亭北有一組院落,稱「西四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時將珍妃囚禁於此。西四廳西北有貝闕,又稱宿雲檐,乾隆時是清漪園的西門,上供關帝銀像。貝闕向北有並列的石橋兩座,東橋低平,西橋為拱橋。清漪園時期園牆從兩橋中間穿過,西橋在園外,東橋在園內。
後山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此園是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江南時,看了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仿其意而建,自然保有江南園林之美。諧趣園原名惠山園,1811年曾經改建並改為現名,為萬壽山東麓的園中園。這座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美譽。園內水多橋多,最著名的橋是知魚橋。此橋橋身低平,貼近水面,能讓遊客觀賞魚群在水中來回穿行。橋坊上有乾隆皇帝命題的詩句。諧趣園的北部是正殿涵遠堂,此堂原為慈禧太后在此水池釣魚時休息之用,殿內裝飾精美雅緻,在頤和園里可說是上乘之作。另外,環繞水池的遊廊是一條景色多變的的遊覽路線,隨著每一轉折,必有新的景色出現在眼前。
四大部洲:位於後山中部中軸線上,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內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像,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布局與此相似。香嚴宗印之閣下原為須彌靈境殿,1860年被焚毀,未修復。須彌靈境殿前為松堂,是一座長方形廣場。
花承閣琉璃塔:位於後山東部,原為半圓形高台建築,1860年被焚毀,現存琉璃塔一座,太湖石及漢白玉浮雕海獸台基一座,以及柱礎、石階遺蹟。琉璃塔下部的佛像頭部被紅衛兵鑿除。
賅春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園內最大建築為清可軒,是乾隆帝的書房,依崖而建,以石崖為其南牆。西隔桃花溝為丁香院,院南山崖上有香雲窟石洞,洞內有乾隆題詩和石座,洞西有十八羅漢摩崖石刻。賅春園1860年被焚毀,僅存園門一座,但台階、殿基和部分圍牆保存完好。
綺望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山腳下,後湖旁。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構造巧妙,地面隱蔽處有山洞,向下可直通湖邊石岸碼頭。

八丈島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海公園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城區的中偏北部,故宮和景山的西北側,始建於宋遼金時代,是世界上現存建園時間最早的皇家宮苑。北海的布局以瓊華島為主體,在島的頂端建有標誌性建築永安寺白塔,與南岸的團城、北岸的宮苑群遙相呼應,相互借景,構成園林的南北中軸線。1969年至1979年,北海公園以「保護中南海安全」為由關閉,禁止遊人入內。1979年後北海公園重新對公眾開放。1996年,北海被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後備名錄。北海全園占地約70公頃,其中水域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面積。太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仙境的追求。是一座純粹的人工園林,布局以水為主體,在太液池中布置島嶼,用橋和岸邊相連。太液池的池水原經金水河直接引自玉泉山,明代起取自積水潭。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意境的追求。它的建築風格受到一些江南園林的影響,但總體上仍然保持了北方園林持重端莊的特點。園內宗教色彩十分濃厚,不僅瓊華島上有永安寺,在北岸和東岸還有闡福寺、西天梵境、小西天、龍王廟、先蠶壇等佛教、道教建築,因此是一座集宮室、宅第、寺廟、園林於一體的宏大帝王宮苑。瓊華島位於北海的中偏南部,太液池中,是整座園林的核心。金代稱瓊華島,元代曾一度改名為萬壽山。「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指的就是湖心的瓊華島。瓊化島上的白塔也成為北海形象的代表。著名兒童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中的歌詞「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描繪的正是泛舟太液池的景致。島上建築均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大體可分為東南西北四個部分。瓊華島的西坡山腰有琳光殿、甘露殿、水精域、蟠青室等組成的建築群。其北側的閱古樓是座皇家藏書樓,平面呈半月形,共有兩層,上下共25間,左右合抱,內有螺旋樓梯。在樓內牆壁上鑲嵌了《三希堂法帖》刻石495方,囊括魏晉以來134位書法家的墨跡精華,其中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等三件墨寶都堪稱稀世奇珍,被乾隆帝譽為「三稀」。
山的北坡分為山麓和臨水兩部分。山麓建築有抱沖室、一壺天地、酣古堂、盤嵐精舍、得勝樓等。在山坡下,是臨水而建的漪瀾堂、道寧齋、碧照樓、遠帆閣等一組亭台樓榭,風格參照了鎮江的金山寺。其兩側有長300米的半圓形雙層長廊,東西分別連接倚晴樓和分水閣,與太液池北岸的五龍亭、西天梵境等建築隔水相望,交相輝映。在西北側的山坡上還有乾隆時建造的仙人承露盤,是雕刻在蟠龍石柱上的一尊以雙手承托露盤的仙人像,總高5.5米。山的東坡建築不多,有智珠殿、半月城和見春亭等。這一片林木成蔭,怪石嶙峋,崖洞深邃,景色幽靜。「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就是指此,至今林蔭內還保留著一塊乾隆帝題詩的「瓊島春蔭」幢形碑。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萬壽山上建造了白塔,故山又名白塔山。瓊華島的山坡的南麓以永安寺為主體,有山門、鐘鼓樓、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善因殿等。所有殿宇均為歇山頂,並覆蓋了黃、綠、藍等各色琉璃瓦,從山頂俯瞰下去,色彩斑斕、蔚為壯觀。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中所指的白塔即為此。
在永安寺的後部、瓊華島的最頂端,矗立著高達35.9米的白塔。它是一座覆缽式塔,外形與妙應寺白塔頗為相似,但更為秀麗。永安寺白塔始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是在原廣寒殿舊址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和雍正九年(1731年)兩次因地震倒塌,後來都進行了重建。塔的基座是十字折角形的高大石砌須彌座,座上置覆缽式塔身。覆缽的正面有壺門式眼光門,內刻「十相自在」圖案。塔身上有高大挺拔的塔剎。剎座是一個小型須彌座,其上置由十三重相輪組成的細長「十三天」剎身。十三天之上覆以兩層銅製華蓋,下層周邊懸14個銅鈴。塔的頂端是仰月和鎏金火焰寶珠組成的剎頂。
西天梵境原名大西天禪林,建於明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後改為今名。山門前有一座精美的琉璃牌坊,門內為天王殿和大慈真如殿,供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像,殿周圍有六十七間迴廊環抱。西天梵境的西側有一塊彩色琉璃磚影壁,稱作九龍壁,建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面闊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廡殿頂,底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綠琉璃須彌座。壁面前後各有九條在雲霧中翻騰的蛟龍,是由424塊預製的七彩琉璃磚拼砌而成的,色彩絢麗,古樸大方。
團城位於北海的南側,北海與中海之間,是一座相對獨立的小園林。它原是太液池中的小島,稱作圓坻(意為水中的小塊地)。金大定三年(1163年)至十九年(1179年),開始在島上營建宮殿。元代增建了儀天殿,明代重修後改名為承天殿,並將東南兩處水面填為平地,四周加築帶雉堞垛口的城牆,形成一座微型城池。清代又修建了玉瓮亭、古籟堂、敬躋堂、余情齋、鏡瀾亭等屋舍,構成中軸對稱的格局。團城占地4553平方米,城台高出地面約5米。東西兩側的城牆下各開一座門,上建門樓,內有台階可登城台。位於平台中央的承光殿是城內的主體建築,始建於元,初為半圓形,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後平面呈十字形。它的中間部分為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四面各出抱廈一間,南面有月台。殿頂為重檐歇山頂,覆黃琉璃筒瓦,色彩絢麗、裝飾豪華。
承光殿內佛龕中供奉一尊用整塊白玉雕成的釋迦牟尼坐佛,高1.5米,重約2.5噸,相傳是光緒二十年(1894年)明寬和尚從緬甸募化而來獻給慈禧太后的。1900年八國聯軍曾劫掠北海的珍寶古玩,至今玉佛的左臂尚留有當時的刀痕。在殿前有一座玉瓮,名「瀆山大玉海」,高0.7米,重約3500公斤,系用整塊墨玉雕成,是中國現存形體最大的古代玉器。它的原材重達5噸,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將其雕為玉海,於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完成,運至大都,放於廣寒殿內。大玉海顏色青綠,上雕龍螭象徵蒙古汗,羊、鯉魚、犀牛、海螺、河蚌、蟾蜍、馬、兔等在波濤中參拜龍王。明代末年,廣寒殿被燒毀,瀆山大玉海流落民間。後被北京西華門外真武廟的道人發現,以為是一個普通石瓮,遂帶回作為鹹菜缸。清代乾隆帝訪得後以重金收購,置於團城建石亭保護,並且還親筆撰寫了兩首詩歌銘刻在玉瓮上。承光殿四周松柏蒼鬱,不少古樹都有數百年的歷史,古代帝王曾封以「遮蔭侯」、「白袍將軍」等官爵。
景山公園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的景山前街,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代的御苑。公園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公園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點。在元、明、清三代,景山及其附屬建築不僅是一座供游賞的皇家園林,還具有習射、停靈、祭祖、官學、躬耕、戲曲、宗教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園占地23公頃,園內松柏蔥鬱,遊人如織,是北京皇城內獨具特色的所在。

八丈島歷史 在 [遊記] 伊豆群島八丈島八丈富士與ふれあい牧場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收看紀錄影片:
https://youtu.be/36p0FZzXDaI
造訪日期:2022年6月
八丈島兩天一夜第一天的行程可至本板的以下文章觀看
文章代碼(AID): #1Z9VjaB6
文章標題:[遊記] 伊豆群島八丈島 三原山硫黄沼與唐滝(瀑布
雨從第一天下到第二天早上還沒停
氣象預報顯示接近中午時會由雨轉晴
攀登八丈富士前,先先到飯店附近的ゆーゆー牧場看看
八丈島過去有酪農王國之稱,乳製品非常知名
現在雖然落沒了,但島上還是有一些娟姍牛
娟姍牛是英國澤西島來的品種,乳脂率超過5%,牛乳味道香濃
現在似乎是用餐時間,若6:30或16:30過來能觀摩擠奶



從飯店搭計程車到八丈富士登山口附近的ふれあい牧場
司機一聽到目的地,馬上斬釘截鐵地說,現在那裏什麼都看不到喔!
但今天下午就要搭飛機離開,還是只能碰碰運氣,看老天爺賞不賞臉
話說島上的司機大哥應該開到滾瓜爛熟了,霧這麼濃也開得下去XD

抵達ふれあい牧場,嗯...司機大哥是對的
這裡晴天時景色美麗,是八丈島著名的拍照景點之一
但現在充滿濃霧,連牛都快看不見啦!

往觀景台方向的景觀

往牧場小屋與八丈富士方向的景觀

牧場小屋與牛

ふれあい牧場的開放時間是9:30~16:00
小屋裡有牧場和八丈島酪農的歷史
登山客可在這裡稍作休息、上廁所、購買礦泉水

從牧場走到八丈富士登山口約五分鐘
八丈富士(西山)是伊豆群島的最高峰,標高854.3公尺
爬到上面後可環繞火山口一圈,據說景色十分壯觀
沿路上有一些指引,路很好找


記得上山前提交登山申請
環火山口的道路狹窄,曾有人墜落火山口內
從事任何活動還是身命安全最重要,千萬別逞強啊


如同上面所提到,八丈富士是一座低山
爬1280段不符合人體工學的階梯,約一小時即能抵達火山口分歧點
許多階梯長滿了草,視情況爬斜坡會比較容易走


還剩下640段階梯

沿路上共有三段扶手,看到第三次扶手代表就快到了

路上有個小鳥居


濃霧依舊不散,有種神秘感,但同時也有種恐懼感啊



抵達火山口分歧點,山頂沒有遮蔽物,感覺風更強了
先到浅間神社逛逛,看待會天氣會不會變好

這段路的自然景觀頗美
我們好像不小心闖入迷霧森林裡的迷途者






抵達浅間神社




穿過大鳥居後會看到小鳥居與一些彩繪石頭
聽牧場主用「いたずら」來形容這些彩繪石頭
建議還是不要跟風亂畫這裡的石頭比較好XD
另外據說曾有人來這裡舉辦婚禮哦!


這裡有一個觀景處,可惜還是什麼都看不見

從浅間神社返回分歧點,這時天氣還是很差
除了我們,還有四名登山客也在分歧點等霧散去
過沒多久,他們試著往上走了一小段,幾分鐘後就聽到尖叫聲
隱約聽到有人大喊,風這麼大怎麼可能走! 然後其中兩名就迅速下山了XD
另外兩名則頂著大風繼續往前走,沒有折回來

看到那兩名山友的不畏風雨前進的精神
我們也感覺良好,試著往山頂方向前進
天氣好時走15分鐘左右就能抵達山頂
應該至少走得到山頂...吧? 山頂的風一下子強一下子弱
呃,不對,是一下子強一下子更強,強風來的時候幾乎站不穩

到山頂途中經過的風穴


沿路上一定要順著「お鉢」的牌子走

濃霧讓視線範圍變得狹窄,恐懼感倍增
就算有人,也只能勉強看到個影子
我們蹲下來躲避強風時,碰到剛才走在前面的兩名山友
他們沒有走到山頂,覺得風太強,便折返下山了
也溫馨的提醒我們風真的很大,還要往前的話要小心


繼續滾帶爬地前進了一小段,還是沒看到山頂
衡量後覺得體力所剩不多,繼續走下去實在太危險,便果斷折返下山



下山途中,雲霧以電光石火般的速度急速消散
景色美到彷彿和上來的不是同一條路
很想掉頭回去再挑戰一下環火山步道,但沒時間了



放晴後的ふれあい牧場,原來早上看到的都是幻覺啊!


往牧場小屋與八丈富士方向的景觀
難以相信眼前這座是剛才爬到快往生的那座山

往觀景台方向的景觀

觀景台上看見的風景
可以看見整座島的樣貌,包含機場的跑道與對面的三原山(東山)


藍天、白雲、青草,還有牛
這裡是互動式牧場,可以餵牛吃草
每頭牛都有名字,據說名字是帶團的導遊幫忙取的





牧場主聽到我們要叫計程車去機場
便說16:30關門後可順道載我們到機場附近
省了等待計程車的時間也省了一筆錢,真的非常謝謝他!
散步走回機場,路上頗有海島的異國風情


沒提還真的忘記原來我們還在東京都啊!

放晴的八丈島機場與回程班機


再見了八丈島,我一定會再來爬八丈富士的(′;ω;`)ウッ…

-----END 謝謝各位日旅板板友們的閱讀-----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664022244.A.DAA.html
※ 編輯: longer (45.92.32.11 日本), 09/24/2022 20:32:13
... <看更多>
八丈島歷史 在 八丈島歷史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也說明:八丈島是一個很有歷史的小島,曾經被稱作【日本的夏威夷】,據估計在縄文時代已有人居住,在平安時代開始曾作為流放之地。現時八丈島是伊豆諸島中人口最多 ... 這 ... ... <看更多>
八丈島歷史 在 [閒聊] 歷史祕話--戰國貴族夫婦之宇喜多與豪姬- 看板WarringState 的推薦與評價
剛剛看完了這一部由NHK電視台所製播的歷史討論節目(不曉得多久以前的節目....)
內容討論戰國知名的夫妻--宇喜多秀家與豪姬,看完後,讓我對這一對夫妻有不同的
觀感。
雖然之前在各項影集(大河劇、電影)與戰略遊戲中,多多少少可以看到有關這對生平
描述,但之前的印象總是,豪姬是被秀吉寵壞的小孩,嫁給一樣被寵壞的秀家,夫妻
生活一定會發生很多問題。看完節目才了解,生活的確出現了大問題,因為秀家從生
活奢華的大大名,在關原之戰戰敗後,就被流放八丈島快五十年(這段之前還算知道)
,一下子從天堂掉入地獄。而豪姬被接回娘家,從此夫妻兩地分別,一直到彼此過世
,都不能再相見(這我也知道)。但不曉得,她們卻是在戰國時代,難得奉行一夫一妻
制的例子,而且還蠻恩愛的。雖然說前半段的生活上,真的奢華到了極點( 但這也是
家教的關係,怪不得她們 ),但都不能否認,真的是難得的恩愛夫妻模範....
節目中有不少小常識是之前不熟知,而且蠻有趣的內容。像是戰國大名長壽排行板,
秀家居然排第二(84歲歿),而第一是島津義弘(85歲歿,難怪戰無中一附老頭樣),三
到五分別為細川忠與(83歲歿,他老爸也挺長壽的,但小玉就紅顏薄命)、鍋島直茂(81
歲歿,久命怪貓嗎??)、島津義久(79歲歿,又是島津兄弟)。雖然說秀家老爸直家算早
死,但能活到51歲也比很多人強了,卻都沒有秀家這麼韌命,而且其後半生還是在流放
之島中度過,也真夠傳奇了~~
對於秀家的認知,在大河劇[秀吉]中,有比較初步的概念。基本上,秀吉的養子策略中
,就秀家這個最成功,最挺秀吉也最忠誠,跟他那背骨的生父大大不同。要不是太挺秀
吉,也許流放一段時間後還有機會回國內,畢竟老婆的娘家還算蠻夠力的(最有勢力的
外樣大名),只可惜就真的挺到無怨無悔,害得宇喜多家一直到明治時代才得以回日本
本土。但老婆也真的有情有義,雖然一直爭取不到再相聚的機會,但也很努力的凹到
每段時間可以補給到八丈島的機會(每兩年70石),這也是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
豪姬這部份,各類影集著墨也很多,除了之前的利家與松、秀吉之外,還有很多專門為
豪姬製播的電影,如宮澤理惠1992年主演的那部,就大概可以會畫出後來對於豪姬的評
價與描寫為何。雖然說親生父母是前田利家與松,但整個人格塑造,卻完全是秀吉與寧
寧所影響。生活過於奢華不是她的錯,誰叫她從小生長在天下人的家中。
在某部份來說,豪姬與秀家算是青梅竹馬,外加有點亂倫的搭配(秀吉的養子娶秀吉的
養女),也算是個性很合,門當戶對。只是能這麼感情專一,在那個時代,與那樣的養
父教養之下,真的不容易~~
但秀家真的不是個好領主,過於奢華(喜歡狩鷹,居然還養了一百隻,然後用三百個人
來照料),然後又勞名傷財重的蓋岡山城(後來被小早川秀秋接收),鬧到一堆老臣出走
(出走就算了,關原之戰還是敵人),雖然說很挺豐臣家,派了最多的17000人加入西軍
,不過其領民應該會希望換個領主吧~~
亂入,我印象中的豐臣武大老應該是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上杉景勝與宇喜
多秀家,但為何像江~公主們的戰國的某些戲劇中,都把秀家去掉,改成德川秀忠呢??
秀吉即使年老開始番顛,也不至於擺了最不受他控制的德川家,在五大老中佔兩個位置
吧~~
回到節目本身,雖然感覺秀家生活很奢華,但比起當時一堆玩茶器到無可自拔的武將來
說,其實都還好,起碼對豐臣家很盡忠,沒有玩物喪志到哪去。關原之戰的落敗,只能
說先天不良(秀吉沒事先砍死一堆自己人),後天失調(靈魂人物石田三成缺人和)。長壽
是老天賜給他盡忠的獎賞,後半生身活困苦,則是前半生生活過於奢華的懲罰吧~~
也是亂入~~
岡山名產還不少,有羊肉、蜂蜜與豆瓣醬~~
然後桃太郎傳說也是產自岡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4.41.58
這是因為,八丈島還有其他居民呀,而且是讓其家族被流放,又不是要他們絕後~~
不然每2年70袋米,很多耶~~
起碼還是當地名家之後,就是出不了八丈島而已~~~
※ 編輯: jollybighead 來自: 111.254.41.58 (12/14 14:02)
玩桃太郎電鐵,就知道桃太郎樂園很貴XD~~
※ 編輯: jollybighead 來自: 111.254.41.58 (12/14 14:04)
※ 編輯: jollybighead 來自: 111.254.41.58 (12/14 14:47)
其實只要不打仗,這些大名都算很長壽的,畢竟有醫療上的照顧~~
然後,宇喜多秀家也是在島津家受政治庇護幾年過,也算跟薩摩有些關係啦~~
※ 編輯: jollybighead 來自: 111.254.41.58 (12/14 21:58)
※ 編輯: jollybighead 來自: 111.254.41.58 (12/14 21: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