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心情覺得煩躁的時候,我總會透過「整理東西」來集中精神,無論是書架上的書、抽屜裡的零食、或是亂七八糟的雜物。在整理的過程中,我會先把相同類型的東西集中(這不是廢話嗎?)然後專心地欣賞把玩、最後閉上眼睛回想與這件物品相關的記憶。接著我會把過期的、再也不會使用的、沒有任何回憶的東西都丟掉,只留下用得上的、有特殊意義的、以及真心喜歡的。
在成為偉大付清的這些年來,自己買的東西越來越少,丟的東西倒是越來越多,「斷捨離」不知不覺中成了中年大叔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好習慣,可惜沒慧根的我領悟得太晚,如果當初把這些亂買東買西的錢通通都拿去投資股票跟房地產,現在的我搞不好就可以專心當個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t Retire Early 財富自由提早退休)族的做家了。
在婚前,我有上幾百片八零、九零年代流行音樂的正版CD,一片$300 多那種。結婚後因為房子小,有一天我發神經全部裝箱拿去一間二手唱片行賣,結果老闆一共才給了我三百多塊。我一直覺得那間店裡除了有鬼、現場放的音樂也怪怪的,不然自己怎麼可能會鬼迷心竅用這麼便宜的價格賣掉珍藏的唱片。後來我回頭想把一些 CD買回來,除了真的買不到,有些竟然也要賣到兩三百塊!
後來我就很少買 CD了,現在最常聽的是線上的串流音樂,每個月只要花一百多塊,就有聽不完的音樂資料庫。雖然很多人都說中年大叔要聽黑膠唱片才有品味,在音響櫃上也早就留好了預備的位置,不過一想到家裡的兩個小鬼跟鈔票上的四個小朋友,我還是決定先把孩子們好好養大再來考慮⋯⋯
◆
在邊收拾東西、邊聽音樂的同時,我最喜歡閱讀人家寫給我的信、或者是祝福的小卡片。其中年代最久遠的,是小學時的畢業留言本,裡頭寫上了一堆勿忘我、友誼永存之類的童言童語,還貼滿了一堆貼紙、還有當年班上的漂亮女生照片。
我有一個箱子,裡頭裝滿了這些不值半毛錢、卻又最珍貴的書信紙類,其中也包含老婆寫給我的情書、還有孩子們做給自己的父親節跟生日卡片。每回翻閱這些輕如鴻毛的紙張時,心裡總會湧上一種重如泰山的責任跟心情。
希望有一天,自己收到的不再只是一紙感謝的書信,而是一張空白支票、或是一張無額度的信用卡。不過就算收到了,我還真的不知道要拿來買什麼?最後應該還是會乖乖交給太太,拜託她好好照顧我的下半輩子⋯⋯
◆
這兩天忽冷忽熱的,心情異常的煩躁,我一邊聽著韓德爾的第一部神劇《時間與教化的勝利》,一邊認真讀著 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 筆下分享的自己。在專業作家的眼裡,中年失業的大叔故事究竟有沒有比鬼故事更可怕呢?
當看到「大概在粉絲團不到100人的時候,我就默默追蹤他了」這段話時,我渾身都起了冷顫。沒想到一路以來,一直有群大神默默地在關注我這個平凡到不行的大叔。難怪我每回在寫日記時總覺得有種詭異的能量在加持著自己,除了一路陪伴到我出了書,竟然還熱心地幫忙宣傳分享。
從來沒按過半個讚、也沒留過言、更沒互動過,然後突然現身拉你一把。這種驚喜真的比親眼看到鬼還要感動!
謝謝少女老王的支持。鬼故事真的很恐怖,圍繞在你我身邊的故事也超可怕,雖然善良不一定有「你期待的回報」,努力也不一定會有「你期待的成果」,但我會堅持著善良與努力,繼續認真地走下去⋯⋯
#待業做家日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食物環境衛生署轄下全港15個年宵巿場,在將到的星期日起一連七日「開檔」,其中全港最大型的維園年宵巿場,除了售賣傳統的年花和年貨外,每年都吸引充滿創意和活力的年輕人集資競投攤位,售賣自創特色賀年貨品。維園年宵將於星期日開鑼,來年是雞年, 「雞咕」、「雞公仔」、「雞風車」、「雞揮春」遍布全場,華仁仔攤檔...
「八 零 年代流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 -上班族都該領悟的道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ELLE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心得] 80年代的流行歌曲真的比較好聽? - 看板popmusic 的評價
- 關於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flyingV - 【八零年代老派流行語回顧】... 的評價
- 關於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15 大陆80年代流行元素ideas 的評價
- 關於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過去的時尚成為現在的經典,看80年代都流行什麼?! - 今天頭條 的評價
- 關於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有人知道1980年代流行什麼穿著打扮嗎? 的評價
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黑色形象、社會批判、搖滾曲風,混種黑色風格在八零年代大行其道】#精選書摘
在七〇年代在接連不斷的外交挫敗,以及本土文化意識的萌芽,讓不少受到西洋音樂影響的年輕人開始創作民歌,掀起一股「民歌風潮」。
到了八〇年代,社會自由開放的風氣,讓彼時的音樂人,具有更強烈的創作意識。最具代表性的,或許就是頂著叛逆搖滾形象、憤怒唱著「台北不是我的家」的羅大佑。
#捌零潮臺北 #台灣音樂 #80年代 #流行音樂 #民歌
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ELLE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LLE獨家】2/20開播!ELLE獨家搶先帶你看幕後,80年代流行什麼? 朱軒洋 Berant Zhu 真的好帥>///<
#ELLETV #ELLETaiwan #天橋上的魔術師 #朱軒洋 #孫淑媚 #莊凱勛 #温貞菱 #楊雅喆
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食物環境衛生署轄下全港15個年宵巿場,在將到的星期日起一連七日「開檔」,其中全港最大型的維園年宵巿場,除了售賣傳統的年花和年貨外,每年都吸引充滿創意和活力的年輕人集資競投攤位,售賣自創特色賀年貨品。維園年宵將於星期日開鑼,來年是雞年, 「雞咕」、「雞公仔」、「雞風車」、「雞揮春」遍布全場,華仁仔攤檔更推出「雞版華仁仔」。不過,年輕人創意怎可能止於「雞」,一句觸動人心的歌詞、潮語,又或文藝短語,都成為設計泉源。年宵已成為一班年輕創業先鋒的練兵場。不少市民到場遊覽,但有商販表示,昨天是開市首日,市民多僅觀看,因此「旺丁不旺財」,但對今年的生意額仍抱樂觀態度,花卉售賣商大都看好今年銷情,因今年暖冬利花卉生長。;另外,不少政黨也在場內設攤,售賣物品主題多圍繞即將在3月舉行的特首選舉。即將邁入中國新年,市民亦多期盼新一年身體健康,世界和平。亦有市民買風車轉運氣,希望新一年新特首帶來新氣象。「一蚊一粒」的糖果、綠箭牌香口膠、吹波膠、山楂餅、大白兔糖、蟠桃果……這些七、八十年代流行的零食,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有慈善機構將這些一代人的集體回憶以一個小膠盒收納一起,以28元出售,希望市民可以回味「那些年」。有機構義工表示,現在時代不同了,年輕人大都不知道當年吃的東西是甚麼,時下大財團捆綁式銷售,無甚意義,而上一代人童年時吃的東西,始終充滿情懷,令人難忘。
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flyingV - 【八零年代老派流行語回顧】... 的推薦與評價
【八零年代老派流行語回顧】 時間快速推移、時代持續演進,有時候也會懷念起在成長過程中,流行用語演變的文化軌跡,一起來回味小時候的老派用語吧! 1. ... <看更多>
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15 大陆80年代流行元素ideas 的推薦與評價
Sep 30, 2018 - Explore David Yu's board "大陆80年代流行元素" on Pinterest. See more ideas about faye wong, time in china, modern fashion trends. ... <看更多>
八 零 年代流行 在 [心得] 80年代的流行歌曲真的比較好聽? - 看板popmusic 的推薦與評價
來源: https://blog.roodo.com/seanie/archives/2632157.html
楚門答客問----
艾力塵留言:
近十年流行曲的水準確是比不上八十年代的那麼好, 為甚麼呢??
楚門回答:
這真是一個大哉問的題目!!
現在我已經年過30歲,每次看到現在許許多多小朋友們(對我來說,不到20歲都是小朋友)
,當他們瘋狂的排隊看新歌發表、看演唱會、排隊拍照要簽名,不管對象是孫燕姿、周杰
倫、F4、蔡依林、S.H.E還是5566,我總會想到一個類似的問題:像我們現在在懷念80年
代,或是拉長一點到90年代的音樂,總覺得那個年代的音樂好聽、歌手好棒,那現在的這
些流行歌手或音樂,究竟有多少會在他們十年、20年後,像此刻的我一樣對著他們年少時
聽的音樂發出讚歎聲呢??
將時間拉回到80年代,當我還是15、6歲的小孩時,我還記得當我在聽Madonna、Michael
Jackson、王傑、齊秦…時,我媽聽到後,她說了句:「這也算唱歌嗎?」在他們的印象
中,唱歌要像紫薇、青山、張琪…群星會的歌星一樣,字正腔圓地有頭有尾的唱完一首歌
,當時我聽的流行歌手,大概只有王芷蕾、蔡琴、殷正洋、費玉清符合這樣的條件,可能
連黃鶯鶯、蘇芮、羅大佑、李宗盛、張艾嘉都不合格,可是我們還是喜歡還是聽…
因為喜歡所以愛,所以回憶裡的音樂,會不斷地發酵美好的滋味。或許80年代的流行歌曲
不見得是最好,可是我們走過那樣的歲月,許多音樂在流行時,總是伴隨著我們的經歷一
起發生,這讓過去只是普通的音樂變得好聽,讓好聽的歌曲變成經典。就像早我一輩的愛
樂人覺得60、70年代的搖滾音樂才是最優的音樂,晚我一輩的小朋友覺得周杰倫、陶吉吉
、王力宏才是最屌的音樂,卡在中間的我也會說:80年代的流行歌曲才是最棒的音樂。
或許不該說80年代的流行音樂是最棒的,但那時期的流行音樂絕對是很獨特的一個時期。
我覺得這和當時的政經環境有關,那時大環境開始面對民主、解嚴,經濟起飛讓台灣成為
亞洲四小龍,全球的冷戰結束、美蘇和解,電視開始有了彩色,廣播不再只是中警廣,報
紙也不只是三大張,在經歷民歌之後,流行音樂開始變成娛樂,越來越多優秀的創作人才
、歌手參與,那真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期!!現在回想起來,可能當時年紀小,讓人覺得
80年代真的是一個「單純」與「希望」年代,因為單純就覺得樣樣新鮮,有著希望就覺得
事事美好,而這正是現在台灣客觀環境所無法提供的條件。
此外,我覺得80年代的流行音樂,之所以能夠讓人懷念,是因為當時的流行歌曲是「音樂
」,現在的流行歌曲是「商品」(當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以前有很多歌也很商品化
,現在還是有人在作音樂,我說的是比例上的問題)。同樣在賣唱片,像以前每一張專輯
推出,總會明顯可以說出這個歌手的特色,唱的歌曲類型是如何,甚至講出這是哪家唱片
公司、哪個製作人會做出來的音樂風格,而現在呢?舉個例來說:在周杰倫出現之後,我
實在搞不懂唱歌的人是誰,「複製人大舉入侵」的情形實在很嚴重。從音樂過渡到商品的
年代,牽涉到許多環節,像是宣傳費用、製作成本的提高,國際唱片的介入…等等,這改
變的過程是漸進的,可是時間拉得越久,越能夠發現斷裂的痕跡。當唱片娛樂變成生產線
時,就會讓音樂(歌手)的「個性」消失,這也是我覺得現在的音樂越來越不耐久聽的原因
之一。
說到不耐久聽,或許聽音樂的方式在改變也有關係。有了MP3出現後,現在越來越多的聽
流行音樂的人,是採取試聽或下載的方式,一次下載個百來首,不好聽就deleted,不要
說要細聽出歌曲中詞、曲、編、唱的韻味,連作詞、作曲人也不需要知道誰是誰,更別論
在音樂背後的用心、特色、歷史、潮流派別等,漸漸地,這和以前的烤香腸,漸漸地改良
成一口吃香腸、大香腸、紅花香腸有什麼不一樣,最後讓人懷念、甚至是最好吃的還是鄉
下廟口阿伯的烤香腸。
寫到這,突然想起為什麼這個報台名,我要叫它為「CD架」的原因,我沒有經歷過黑膠唱
片的年代,無法體會行家說的黑膠唱片的醇美,可是我也不希望音樂變成MP3,讓人當漏
Download後,只留個好聽不好聽的印象,就棄置一旁。或許年代在改變,聽歌的方式、口
味也在改變,但就像以前常寫的一句話:「在這兒,歌和聽歌的人,故事仍在繼續…」
註:
1. 本文所提的80年代,泛指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期。
2. 本文所提的流行音樂,指的是台灣的流行歌曲。
3. 楊澤編的一本『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記錄了台灣反專制、獨裁,
爭民主、人權的年代,可能當時年紀小,或是說被資本主義洗腦了吧!我的感覺還是偏向
村上春樹寫的這本『懷念的1980年代』。
4. 我不是在寫論文,所以會有很多誤謬處,這些只是我的想法直述,若不贊同,可以提
出大家聊聊,但—請不要罵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