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爭議,李眉蓁應該正面回應。
根據今日媒體報導,李眉蓁碩士論文內容除涉抄襲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文章之外,其論文在扣除摘要、目錄及參考文獻後,其中96%頁數也抄襲他人著作,除少數章節抄襲童振源演講稿,其餘內容幾乎抄襲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雷政儒2000年出版的碩士論文《兩岸經貿互動與台商投資之演變分析》。
關於李眉蓁論文爆出抄襲爭議,牽涉學術倫理問題,外界對此也諸多疑問。我認為,學術研究者遵守學術倫理是最基本的道理,李眉蓁應該對抄襲風波正面回應。論文的真偽不應淪為選舉口水,選舉還是要回歸對政策實質內容的討論與意見交換。
因此,我在此籲請國立中山大學依據其「學位授予法」、「研究生學位考試施行細則」等相關規定依法處理,對此事件有詳細的查證。由於涉及碩士學位是否以符合學術倫理取得的疑義,我也建議李眉蓁對於自己的碩論寫作細節,向高雄市民清楚交代。
在台灣,碩士、博士生畢業通常要寫符合標準的學術論文,然而碩士在職專班、EMBA,若本身為在職進修,並不是要走學術路線,論文可能不是絕對必要,若是學術路線的碩博士和升等,當然就另當別論。
放眼國際,從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開始,設計了許多的開放課程,英國的開放大學,也是實用知識的普及,比文憑更重要。
市民進修自我提升,我都非常尊重與認同,而當代知識追求的趨勢,逐漸已去管制化,更多人其實能透過網路,就能鑽研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因此,我主張將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升級為「網路大學」,允諾成立網路學習平台,將全球的課程資源盤整納入其中,讓各界透過網路就能學習知識,不再受到空間與時間限制,特色不只可以學,教師也可以教,透過導師制度使得學生學習的更為完整,不但有真材實料的知識,也能同時取得文憑。
#陽光經濟 #高雄前進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課程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學個人申請---- 飛鳶組:
擴大招收經濟不利學生,甄選面對逆境仍有力爭上游特質的學生!!l
瞭解更多👉https://reurl.cc/4gk1AD
👩🏫選才機制
一、降低學測成績門檻。
二、重視學習成長歷程中力爭上游的個人特質及強烈的學習動機。
三、為減少考生的負擔,依情況補助其來校面談往返之交通及住宿費。
💝入學獎助
一、每學期提供每位學生新臺幣4萬元獎助學金,至多補助8學期。
二、入學後,另符合申請資格者,尚可申請之助學輔導補助項目:
(一)助學餐券、租屋費補助、書籍費補助
(二) 證照考取獎勵、報名費補助、全國性(或國際型)競賽個人組前三名
(三)實習期間生活津貼補助
(四)行政課程獎勵、團體共讀獎勵、文化參訪補助
🕍招生學系(各一名額):
企業管理學系
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
休閒運動管理學系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4/23 面試)
財政學系(4/24 面試)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經濟學系
應用外語學系(4/18 面試)
歷史學系(4/26 面試)
通訊工程學系
電機工程學系
📣📣📣備註:
每學期提供每位學生新臺幣4萬元獎助學金,至多補助8學期,上學期於10月至翌年1月,下學期於3月至6月,按月平均發放:
(一)第一學期:依錄取名單發放。
(二)第二學期起:
A、學期學業平均成績應達70分(含)以上且無不及格之科目;未達標準者,於次學期減發獎助學金四分之一。
B、操行學期成績應達80分(含)以上且無記過以上之處分;未達標準者,停發次學期之獎助學金。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課程 在 旅人Carrie愛漫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年十大新住民之重大新聞出爐了,這是由將近五十年歷史專注於新住民家庭的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第一次邀請新住民代表、社會學者與傳播專家共同選出的。新住民及其子女將近八十八萬,已成為台灣第五大族群,十大新住民新聞評選目的在讓政府及社會大眾關心與重視新住民族群。
公布的新聞榜首是 : 文化部推動的促進多元語言發展「國家語言發展法」。依次是
二、新住民語文課程首度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
三、終於拿到身分證 甘惠忠神父高呼「台灣萬歲!」
四、專業人才歸化台灣 內政部核可免喪失原國籍
五、華語能力不足…誰來幫「跨國銜轉學生」
六、監院調查報告 質疑「新住民發展基金」成了政府小金庫
七、小銅板大夢想 新移民媽媽靠理財脫貧圓夢
八、解缺才、缺工 賴清德:鬆綁移民、產業升級
九、外籍配偶歸化條件葉俊榮刪「婚姻忠誠」
十、越配報案遭警嗆「滾回自己國家」 輿論譁然
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於1968年成立,是台灣第一個照顧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社福團體,此次邀請的評審委員有:
† 林麗蟬 立委 ( 十大傑出青年,第一位當選立法委員的新住民)
† 何景榮 博士 (十大傑出青年,母印尼籍,任教暨南、逢甲等大學)
† 陳婉琪 教授 (台北大學 社會學系主任)
† 邱文福 董事長 (台灣醒報董事長)
† 李萬來 社長 (中央社前代理社長)
† 尤英夫 董事長 (賽珍珠基金會 董事長,前任教輔仁等大學)
† 蔡念中 教授 (賽珍珠基金會 董事,任教世新等大學)
該會評選出2017年十大新住民新聞,依重要性排序如下:
一、促進多元語言發展 文化部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
文化部除了設立國家語言發展科之後,正積極研議國家語言發展法,希望透過法制促進台灣各族群母語的保存、復振與發展。公廣集團有多元文化的精神,將可以提供多元族群語言的公共服務。
基金會尤英夫董事長表示,新住民榜首新聞代表著各族群母語文化的保存刻不容緩,而過去電視媒體或文化教育語文上長時間由中文呈現的方式將受到嚴重挑戰。
二、新住民語文課程首度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
今年教育部將新住民語文課程首度納入課綱,期透過該課程培養學生具備新住民語文能力,並進而能運用多重文化視角進行思維及判斷。也反映東南亞及其他家的新住民已成為台灣社會的重要部分。
三、終於拿到身分證 甘惠忠神父高呼「台灣萬歲!」
來台奉獻53年,81歲的甘惠忠神父期盼多年,終於取得台灣的國民身分證,當行政院長林全將身分證交到他手中,甘惠忠興奮地說,「好像作夢一樣。」連續高呼「萬歲,萬歲,台灣萬歲!」
賽珍珠基金會尤英夫董事長表示,甘神父是「國籍法」修正後,第一位取得身分證的外籍人士。「國籍法」的修正,讓一些真正愛台灣,對台灣無私奉獻的新住民,受到國人的肯定。
四、專業人才歸化台灣 內政部核可免喪失原國籍
《國籍法》修正後,內政部召開歸化國籍高級專業人才審查,拍板通過一些高級專業人才不必喪失原有國籍前提下,可以直接歸化為我國國籍。
五、華語能力不足…誰來幫「跨國銜轉學生
北市一名來自越南十四歲少女,經教育局評估後安排就讀小二,賽珍珠基金會特別找來在臺灣念大學的越籍學生當翻譯,這位輔導老師認為孩子來台半年在生活及學業進步很有限。而小女孩卻因年齡落差和語文溝通困難變得孤立,封閉,非常辛苦。
這些跨國銜轉的學生淪為教室的客人。凸顯國教體系對新住民不夠友善。教育部已組成「跨國銜轉工作小組」,重新盤點新住民二代所面臨問題及通報系統。所以需要和賽珍珠等民間團體,合力為新二代打造更無縫接軌的教育系統。
六、監院調查報告質疑「新住民發展基金」成了政府小金庫
監委們的在報告中發現101年至105年「新住民發展基金」補助對象,嚴重傾斜政府機關及學校,比率近6成,民間團體僅占1成,導致該基金遭質疑為政府「小金庫」,因此近年來經常被民眾提及質疑。
七、賽珍珠基金會多年來所積極推動
“小銅板大夢想 新移民媽媽靠理財脫貧圓夢”
基金會發現新住民最大的問題是婚姻,工作和就業。社工在服務弱勢家庭,常碰到的問題是如何「脫貧」,因此基金會與花旗銀行共同研發一套「新移民女性金融理財培力發展行動專案」,教導新移民記帳和理財,有人因此完成在台灣念研究所的夢想,有人回家鄉買地蓋房,讓故鄉親人有個安穩的避風港。基金會未來仍將持續推動,讓更多人脫貧。
八、解缺才、缺工 賴清德:鬆綁移民、產業升級
行政院長賴清德不滿外國人士來台只有居留鬆綁,要求研議「移民政策」,至於缺工問題,賴揆表示,目前失業率3.77%,談缺工不能不談「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否則未來勢必面臨缺工。
九、外籍配偶歸化條件葉俊榮刪「婚姻忠誠」
台灣多年來在移民及外配的移民辦法,被抨擊為父權的嚴苛不近情理。經學者、立委和新住民等溝通後,內政部長葉俊榮在10月底公佈「歸化國籍無不良素行認定辦法」中,拿掉了「妨害婚姻」條款。
新聞末尾第十名是讓人詫異的
“越配報案遭警嗆「滾回自己國家」 輿論譁然
澎湖有位喪偶獨力撫養一對幼齡子女的越南外配,由於懷疑9歲幼女,受到隔壁5旬阿伯騷擾,擔心發生意外,向轄區馬公警分局文澳派出所報案,竟遭員警嗆聲滾回自己國家,這事件引發網友們一陣撻伐。如何學習
包容關心新住民,是我們每一位都必須要面對多元文化教育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