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不打房」、「民進黨滿腦統獨」。
【回顧】
一「政府送2個彩蛋 預售屋虛坪少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29327083874034&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年來,國內許多新建案公設比高,像是台北市的新建案,平均公設比就超過35%,現在內政部研議要修法,以減少不合理、不必要的公設計算,將針對非必要性的「休閒性公設」,像是交誼廳、娛樂室等空間,修法來調降公設比例,預計五月份會確定最終版本。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
「公設計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公設計算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公設計算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公設計算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公設計算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公設計算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公設計算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公設計算 在 而舊式公寓和透天建築的公設比約在0~15%。 「公設面積」指 ... 的評價
- 關於公設計算 在 中山區】買房前先搞懂公設比!別被唬攏了!!! EP02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公設計算 在 Re: [問卦] 台灣房子的公設比- Gossiping - PTT推薦 的評價
公設計算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年來,國內許多新建案公設比高,像是台北市的新建案,平均公設比就超過35%。
現在內政部研議要修法,以減少不合理、不必要的公設計算,將針對非必要性的「休閒性公設」,像是交誼廳、娛樂室等空間,修法來調降公設比例,預計五月份會確定最終版本。
公設計算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因車位及車道公設分攤引發爭議,台灣高公設比及實坪制議題再度引起社會關注。今天4/6(二)聯合報民意論壇刊登我昨天的投書《讓房價公設資訊透明化》(內文詳如下)。
原本投書的標題為《房屋房價公設比知多少?》,因投書文稿過長,受限篇幅,刊登時將原文部分刪除,其中包括公設內容及停車位的複雜與爭議等第二、三、五段刪去,我將投書完整內容重新貼文如下,供進一步參考。
———
房屋房價公設比知多少?
張金鶚(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
最近公設比過高議題再度受到朝野關注,內政部在立法院備詢表示,的確有些瑕疵需要檢討,像是車道、車位的公設,「不可以計入樓上的公設一起來算」,可能在立法院下會期提出相關修法。另外,近年新建案欠缺公設相關規定下,導致公設比動輒超過三成以上,在房價持續高漲當下,是否公設不應列入計價,建議採用「實坪制」,也成為能否透過公設不計價而促使房價下跌的爭議。
在台灣官方採建物和土地的面積產權分別登記,其中建物面積登記又分成「專有部分」:包括「主建物」(室內專用)及「附屬建築」(陽台等室外專用),和「共有部分」:包括大、小公(設)、車位及車道等二部分。而「大公」包括大廳、電梯、樓梯、設備、設施等由社區全體住戶持分共有共用;「小公」指社區小部分住戶,如各層梯廳僅由該層住戶持分共有共用。
至於「車位」又分成「法定」、「增設」及「獎勵」車位三類,雖然共有但均可以「約定專用」。其中法定停車位有產權,但無獨立權狀,不得與建物分開買賣。惟其產權登記並未明確規定是「大公」或是「小公」,若是登記為大公,即沒買車位住戶也有持分車位面積,顯然不合理。至於增設停車位產權得登記為公共設施或獨立權狀,可單獨買賣。而獎勵停車位與增設的登記產權情況類似,惟所有權人可提供給包括非住戶的「公眾」使用。從上述各種停車位的產權登記與使用權利不同,其停車位的價格也應有所不同。
另外關於「車道」的產權登記,因為涉及停車場均列為「防空避難室」,同時還多設置社區大樓的機電相關設備,有的還設有垃圾儲藏空間等,因此過去多列為大公,由社區全體住戶所持分共有共用。然而由於停車位佔了絕大空間與使用頻率,因此車道列為大公並不合理,然而若列為小公,似乎也會造成「產權」與「使用權」的爭議。
猶記得早期華美建設張克東銷售仁愛路圓環旁「財神酒店」時,即是將房間出售,但走道公設並未出售,登記在建商名下,後來引發產權糾紛,不論使用或改建都造成許多爭議。
較合理的車道產權登記方式,個人建議是依據停車場公設空間使用的面積按比例持分登記產權,如此車道雖列為大公,但未買車位的住戶其車道產權持分的比例很小,卻仍可保有使用權,以減少未來爭議,亦符合使用者付費的原則。
關於產權面積登記與計價的作法,民間業者最早是將停車位併入一般公設登記,合併計價,如此降低單價,以吸引消費者購屋。後來購屋者消費意識提升,發現業者計價方式不合理,在市場機制調整下,業者目前已多採用房屋與停車位分離登記與分開計價方式。
2011年政府在「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中規定,主建物、附屬建物及公設採取分離登記與計價,惟業者並未真正落實。即便是2012年政府在實價登錄的資訊,也未真正落實上述規定,甚至就連停車位的分離登錄與計價仍混亂不一。
後來消費者認為雨遮、屋簷等附屬建物面積登記並計價非常不合理,因此政府規定在2018年以後新建案,雨遮等不得登計也不得計價。到2019年政府為減少實坪制的爭議,在實價登錄網站加入「淨坪價」及「淨坪比」等試算機制。
從上述公設面積產權登記到使用與計價爭議過程,可以了解台灣高房價所產生高公設比不合理的困境。如今再試圖透過車位與車道的公設計算修法,以保障購屋消費者權益,應予肯定政府的努力。惟政府介入房屋市場的交易行為,仍應注意買賣雙方公平合理原則,尊重市場機制,以避免產生更大的爭議,甚至造成房價或社區品質與使用的扭曲。
我過去曾帶領研究生長期實證研究専有及共有產權的計價、社區公設必要與非必要設施的面積分擔、以及公設項目與計價比例的相關市場分析。我們得到的結論是房屋的主建物、附屬建物、公共設施及停車位其面積效用所產生的價值都大不相同,因此房屋銷售應比照停車位方式,採取分離計價較為公平合理,也能尊重市場機制。
然而當前房屋銷售資訊並不完全透明,消費者購屋並不淸楚大、小公設項目、位置、範圍、面積分攤及其價格。建議政府應規範賣方未來銷售房屋必須提供大小公設平面圖、面積分攤計算方式及其價格,讓購屋者淸楚掌握公設資訊,以為是否購屋之決策依據。
房屋公設面積比例引發爭議的最主要根源是台灣高房價所引起,再加上複雜的產權面積登記,以及國人習慣以每坪單價乘上產權登記面積來計算房屋總價所產生。而產權又涉及與使用權的一致習慣,特別是社區大樓都必須要有的公共設施,如何淸楚規範,以避免不合理加重購屋者的負擔,並減少居住使用的社區爭議,政府有責任介入修訂相關法規。
https://www.google.com.tw/amp/s/udn.com/news/amp/story/7339/5367793
公設計算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近年來,國內許多新建案公設比高,像是台北市的新建案,平均公設比就超過35%,現在內政部研議要修法,以減少不合理、不必要的公設計算,將針對非必要性的「休閒性公設」,像是交誼廳、娛樂室等空間,修法來調降公設比例,預計五月份會確定最終版本。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34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公設計算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0419中視 百萬公設浪費錢?低公設房哪裡找?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uvVZFCGYLHg
老公寓或透天厝公設少一些,12樓以下的華廈大概在15%~25%之間,至於12樓以上的電梯大樓,一般都超過25%,有些甚至可能接近四成。
主播/蕭惠文、攝影/張召朋 採訪報導……↓
以30坪總價600萬的房子、公設30%,等於有180萬花在買公設,這筆錢有沒有辦法省?要挑CP值高的先從屋齡下手。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考慮的是94年以前的大樓,它可能相對來說公設比是比較低的。」
屋齡越新或樓越高,因為法令的關係,公設比例都不會太低,另外如果戶數少,或是基地面積太小,公設比可能也降不下來。均攤的時候因為戶別不夠多,也沒有辦法降的很低,相對它也沒有設立任何的公設,可是它就是必須要有那麼高的公設比。
公設分成大公和小公,小公就是住家門前的走道或樓梯,大公範圍除了管理室、水電機房,可能有交誼廳、遊戲室,有沒有需要可以列入買房條件?但如果有社區游泳池,管理費一定要問清楚。
房產專家/陳泰源表示:「游泳池是不是只開放夏天?如果只開放夏天的話,那管理費還好會壓低,但如果它是全天候開放還是溫水游泳池那管理費一定都是貴得嚇人。」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去盤算我每個月要繳多少的管理費,而這樣子的維護成本它會不會其實乾脆我再去買一個健身房的會員是更划算?」
上百萬的錢花在公設,除了衡量公共設施符不符合需求,還要留心車位面積有沒有被列入公設計算,如果車位坪數小於7坪就要小心有可能被重複計價,花了錢買車位還多負擔公設花費。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4/200419.html
公設計算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10830東森獨家常聞偷工減料仲介:預售屋陷阱多
影片網址→http://youtu.be/RwJnngDWXfU
感謝我多年的好友慧婷的採訪唷!鏡頭頗多耶~~~以下是我從網路上、書上得到的一些關於買預售屋的參考資料,希望大家在購買預售屋的時候,都能注意到一些小細節嚕!以免受騙、損失慘重唷!
確認建商當初承諾給的「公共設施」有哪些?
比如說:某些建商承諾說,房子的公設會有游泳池,結果後來沒有,反而蓋一堆養蚊子,住戶都懶得使用的.......諸如此類。
公設是否灌虛坪?
例如將車位併入公設計算,虛坪灌很大的爭議。前陣子新聞報導關於某建設公司,因為灌虛坪嚴重,導致住戶都多花了好幾坪冤枉錢,被開罰1500萬元。
保留廣告DM
一定要保留當時的廣告DM,不然屆時蓋好後,發現一些廣告不實的狀況時,才有依據可以要求理賠。
盡量選擇買「先建後售」的預售屋
一來是因為買看不到的房子,往往蓋好後跟當初的想像難免有落差。
二來是,預售屋賣的是「未來價格」,所以跟景氣波動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買了之後,2年後蓋好,當時景氣很好,那就恭喜你賺到,但如果蓋好之後遇上金融海嘯,那就恭喜您買到「套」房嚕!
透過公證第3方銀行設立履約保證專戶
建商蓋房子必須依照原計畫,才能照每個階段、進度跟銀行請款,而不是住戶直接把錢匯給建商。
上網做功課找比較知名的,歷史較久,風評較好的建商
畢竟我們無法承受房子蓋到一半結果建商倒閉的風險。
可以的話,盡量不要建商提供的家具/家電/裝潢
建商有時候會送一些家具家電來墊高賣價,有時候可以選擇不要來「殺價」,因為通常有時候所提供的家具家電品牌知名度都是沒聽過的,但只要是英文字的牌子,加上代銷人員唬爛一下,就會讓你以為是國外某高級品牌,實際上可能不實用,或者是容易故障/損壞。
最後,請牢牢記住,美輪美奐的樣品屋,只是「樣品屋」,跟實際上最後給你的房屋絕對是不一樣的!所以當你走進樣品屋與代銷人員接洽時,盡可能保持理性,別在當下就給白紙黑字簽下契約,回到家清醒點,多想想,畢竟,有時候買房子真的是一股「衝動」。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41302978
公設計算 在 中山區】買房前先搞懂公設比!別被唬攏了!!! EP02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房產知識| 公設 比|中山區】別被唬攏了~有些 公設 不是 公設 啊! ... 公設 與 公設 比的影片,淺顯易懂,看完讓你馬上知道什麼是 公設 以及如何 計算公設 比... ... <看更多>
公設計算 在 Re: [問卦] 台灣房子的公設比- Gossiping - PTT推薦 的推薦與評價
[問卦] 台灣房子的公設比. 7 首Powheado:各位兄弟午安新年快樂眾所周知房子不是拿來住的. 更多相關. >_. 9 [請益] 室內坪數的計算? ... <看更多>
公設計算 在 而舊式公寓和透天建築的公設比約在0~15%。 「公設面積」指 ... 的推薦與評價
公設 比的計算方式「公設比」是用來了解公共設施的占比,其公式為【公設面積/權狀面積X100%】,目前新建案的房屋公設比約在30%~35%,而舊式公寓和透天建築的公設比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