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
在美中之間的俄國戰略優勢
郭崇倫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廿三日在尼克森圖書館發表演說,呼籲自由世界和中國大陸民眾對抗中共。(路透)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大罵中國共產黨,要全世界團結對抗習近平的獨裁政體,譽之者認為是聲討中共的檄文,毀之者認為這是空話廢話,但是其中有新的戰略含意:美國要聯合俄羅斯,對抗中國的威脅。
龐培歐的演說,是以《共產主義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為題,西方媒體普遍將其解讀為一份新冷戰宣言,與邱吉爾一九四六年那篇「鐵幕演說」相提並論,但是他特意選在尼克森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講,意思就是要重新檢討尼克森與季辛吉當時與中國來往的戰略,尤其是聯中制俄。
龐培歐強調,習近平在國內與國際的獨裁行徑,除非我們讓他這樣,否則不會永遠這樣下去,「也許到了時間,有相同想法的國家組成民主聯盟」,在問答時,尼克森圖書館的館長問他,俄羅斯是否有機會被美國爭取用來參加與中共的鬥爭?龐培歐表示,他認為是有機會的,尤其是機會是從關係而來,既是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我們也可以下功夫」在某些地方與俄羅斯合作。
龐培歐的說法,後面有老闆的意思,川普是少數堅持發展俄羅斯關係來制衡中國的人,但是華府仍然有太多冷戰鬥士,認為莫斯科才是頭號敵人,而不是北京,他們一直在阻擋川普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
今年的G7高峰會由美國主辦,考量到莫斯科全球戰略的重要性,川普藉著這次主辦的機會,希望重新抬高俄羅斯,但是英國與加拿大都反對,看起來機會不大。
就在龐培歐演講的同一天,川普打電話給普亭,希望把北京納入下回戰略核武談判當中,避免美俄中三邊昂貴的軍備競賽,這不是川普第一次希望普亭施壓讓中國加入,五月七日的電話中就提到了,六月初邀請普亭參加G7高峰會時又提,正當美國談判代表團抵達俄羅斯,準備開始新一輪談判之際,川普別有用心。
美國現在很明顯地是在動俄羅斯腦筋,希望能撬動這個中國「死忠」的盟友,但是看起來並不容易,俄羅斯與中國的官方關係非常牢固,加上兩位領導人的個人關係密切,普亭任期可以做到二○三六年,如果習近平在廿大後,再做兩任,兩人關係至少延續到二○三二年。
二○一七年,俄羅斯的舊金山總領館被美國關閉,這個慘痛的經驗,讓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對於中國的休士頓總領事館被關表示,我們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美國要求他國關閉大使館、領事館,「這種做法完全違背了美國多年來在國際社會宣揚的價值觀」。
俄羅斯其實有自己的一把算盤,當然它會擔心在經濟上依賴中國,尤其在西方仍然制裁俄羅斯時,只有經由西伯利亞油管把油氣賣給中國,但是俄羅斯也不願意被美國拖入反中的陷阱,所以要保持平衡,現在的俄羅斯左右逢源,美國與中國都要爭取它,其實是戰略上最好的時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中兩國關係急轉直下,達到40多年以來最低點,也從部份領域的爭端和挑戰變成體系和價值的衝突。這兩個加起來經濟產出總和佔全球40%的超級大國分裂,讓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許多外國媒體已經用「新冷戰」來形容美中發展。我們這就來看看歷史的教訓還有新冷戰對科技造成的的結果。 既然提到新冷戰,不得不稍微介紹...
「共產主義 中國與 西方 自由世界」的推薦目錄:
共產主義 中國與 西方 自由世界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美中兩國關係急轉直下,達到40多年以來最低點,也從部份領域的爭端和挑戰變成體系和價值的衝突。這兩個加起來經濟產出總和佔全球40%的超級大國分裂,讓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許多外國媒體已經用「新冷戰」來形容美中發展。我們這就來看看歷史的教訓還有新冷戰對科技造成的的結果。
既然提到新冷戰,不得不稍微介紹一些冷戰的背景。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國家因為意識型態不同,相互對抗長達半個世紀。最後西方資本主義壓過社會主義陣營,蘇聯在1991年解體,美國也成為世界超級強國,可以說我們今天世界的樣貌也是冷戰過後的結果。
中共領導的中國去年70年週年,比我們正統的中華民國還少38年。重點是現在的中國就是靠冷戰的時候,在蘇聯和美國之間遊走,最後在美國聯中抗蘇的策略下,因為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的挹注還有自身的經濟發展成為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其實蘇聯垮台後中國就成為共產主義的代表,但是西方當時就有,到底是要跟中國交往還是圍堵,要和緩還是強硬的討論,後來很明顯西方是採取以經濟發展帶動中國民主和自由的做法,結果如何?大家可以看看現在的狀況。
中國現在變成全面控制的超極權社會,還用科技向外輸出治理模式,其實什麼天網監控、人臉辨識、大數據分析整合、機器學習還不是都跟歐美學的。所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7月25號的演說才會這麼受到大家關注,在經濟改革無法帶來政治改革的同時,就像過去冷戰時期,他再次點名中國共產黨,不是中國人喔,說他過去在冷戰期間的軍隊記錄告訴他,共產黨人總是在撒謊。還把雷根20世紀80年代對蘇聯「信任但要驗證」的口號改了一下,說對付今日極權的北京得要「不信任且要驗證」才行。
這幾乎就是顛覆了70年代尼克森跟中國接觸還有中國會改變的理論,可是現在如果美中要走上新冷戰這條路有難度,特別在經濟發展上已經水乳交融。以華為當作例子,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在美中科技冷戰的最前線。要知道在19年前,華為剛開始到德國法蘭克福郊區和英國小鎮設立歐洲銷售辦事處的時候,還只是眾多來競標建設電信網絡,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公司。到了今天華為就是中國崛起的代表。
雖然美國從2018年開始以各種法律強力防堵華為,它在2019年銷售額還是有1230億美元。因為華為過去利用價格優勢搶攻市佔率,在市場已經幾乎是無法取代的存在,全球190幾國有170國都用華為的產品跟設備。但是在美國遊說各國封殺華為後,本來許多國家還在觀望,現在都慢慢選擇站在美國這邊。像是英國7月14日宣佈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現有華為產品2027年前全面拆除。這代表由英美澳紐加組成的「五眼聯盟」中,僅剩加拿大未宣佈禁用華為。不屬「五眼聯盟」的法國也在22日宣佈不續購華為設備,間接在2028年前讓華為退出該國5G市場。
而華為也把自己比喻為70年代的日本企業東芝。當時東芝專攻半導體和晶片領域,後來就開始面對美國強勢的攻擊。某一方面這種說法沒錯,但是仔細想想其實差很多。東芝當初是因為對美國禁運對象蘇聯出口技術先進的設備,華為也有孟晚舟違反伊朗禁令的事件。但是跟華為不一樣的是,沒有人指責東芝剽竊技術,違反智慧財產權,而且當時日本的經濟體制與今天的中國不一樣,日本的企業是建構在自由經濟的基礎之上,國家的介入不是很深,但中國則是國家資本主義。
華為風暴不是單純的貿易戰、科技戰,背後有美中兩大陣營政治體制之爭。從華為的崛起也看得出西方對於如何看待中國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態度,而國際政治不是數人頭的,面對極權專制的中國,開放的社會要有連貫的戰略,但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還是有很多人受不了中國市場的誘惑。這個世界會因為新冷戰就發展出一個新的貿易架構或體系嗎?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想法,歡迎跟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