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該準備惹
#又一個地球村的概念及角度
#其實在英文讀碩博班都有移民分數
英文出處: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boris-johnson-lifts-30k-wage-barrier-on-immigrants-ghzvkx68r
《泰晤士報》報道稱,首相鮑裏斯·約翰遜將取消英國工簽3萬年薪的門檻。
為什麽英國政府會取消這個限制呢?
有分析稱因為現有的移民制度對國際人才沒有吸引力。
英國零售商協會(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的一項調查發現,英國超過60%的工人工資都低於30,000英鎊的工資標準。該協會警告,如果不改革現行規定,雇主的招聘錄取率將在脫歐後直線下降。
Search
其實在英文讀碩博班都有移民分數 在 [心得] 一個很厭世的歐洲傳統學校PhD學生- 看板studyabroad 的推薦與評價
趁著過年有時間,來寫一下很嗆很不友善很厭世,可能會地圖炮到很多人的心得文
以下很多都是本人的經驗,非常非常偏頗
可能會讓部份人覺得不舒服,先在這邊道歉對不起
如果你還選擇繼續看下去的話,先在這邊謝謝你
Program
2019 PhD in Computational Science
Admission
KTH: 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Gottingen: Graduate Center for Neurosciences, Biophysics, and Molecular Bioscien
ces
TUM: Bioinformatics
Copenhagen: Applied mathematics
Rejection
ETH: Biophysics
EPFL: Quantitative Biology
Max Planck: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Physics of Complex Systems
Decision:
Gottingen: Graduate Center for Neurosciences, Biophysics, and Molecular Bioscien
ces
Education
UG: HKU-Physics/Statistics(3.4/4.3)
MSc: Chalmers-Complex Adaptive Systems(Special Distinction)
Test score
IELTS: Overall 8 (R8 L8.5 W7 S7.5)
Experience
HKUST research assistant (3 years)
Academia Sinica summer internship
CERN summer studentship
Max Planck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summer school
HKU final year project
Chalmers Research assistant (2 years)
JHU medical summer school
Gothenburg final year project
Publication
3* Journal lead author (HKUST/Academia Sinica /Chalmers each)
1* Journal second author (HKUST)
2* Conference lead author (Academia Sinica /HKU each)
Recommendation
Chalmers - master supervisor
HKUST - PI
Academia Sinica - PI in collaboration
心得
修課
如你所見我GPA並不高,而且還一堆所謂”錯誤觀念”不想看可以直接跳過沒關係
大一除了物理還能吃老本以外幾乎全都低空飛過,包括線代跟微積分
自此以後不但沒有反省,還是覺得自己懂,只是沒什麼考試運而已
一直以來秉持著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原則,只想趁著大學四年真的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
大二沒基礎就跑去別系修一堆感覺很酷的課,從生物修到天文修到電機修到化學
學分還修到爆,一個學期七八門
硬就算了,有些還申請跳掉擋修,想說修之前自修一下背景就好
有些很有信心的就低空飛過,有些有聽沒有懂的莫名奇妙就第一
更加驗證大學筆試真的不知道是在考三小用的
到了碩班之後,歐洲的評核就放鬆許多
老師很少依賴筆試
一堆口試/專題可以證明自己真的有能力做研究
就算真的不小心考不好,你愛重考十次也可以
真的要講什麼的話
我的原則是修你想修的
只要有好好唸,能從中學到些什麼對你以後人生最重要的
研究也好,找工作也好,人生觀也好
這樣比起修一堆甜課,GPA會比別人多沒錯,最後畢業學到的東西沒有多
到最後上了名校,卻是一張什麼都不會的白紙,出的東西也沒有比別人多比別人好
實在太多只會寫考古題,4.3以為自己很懂的學生了
PS: 超級推薦物理系的你去別系修個訊號與系統跟機率論
做物理也好,之後轉領域也好,能用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學英文,SOP
跟鄙視乖乖K書的乖學生一樣,我鄙視傳統英文教育跟補習班啦
因為高中時英文老師有夠機掰,一副我懂英文我了不起的樣子
我在那邊講一句她在那邊幾句挑錯處,甚至叫我真的不行可以放棄沒關係
之後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甚至討厭英文
補習班也只會一直講用技巧拿分數
分數是上升了,可是實際上真的能用的英文還是一樣爛
跟我上述討厭的事情還是一樣
我在大一時為了交換考過一次雅思,那時候才6,講跟聽更是慘不忍賭
那時候大學的有一個老師聽我這樣說
他很反傳統地問我有沒有喜歡打電動看影集
他鼓勵我用浸淫的方法去讓英文潛移默化
所以自此我就常常看影集(Friends, TBBT, GoT之類的)
從英文字幕不懂就查開始,慢慢都能大概看懂了,就開始不用字幕
至於會話能力就是靠看Twitch的外國實況
學了很多俚語,真正知道話該怎麼講,而不是補習班那種不會用卻硬要講
每天就一直對鏡子講聊天,演講
久而久之就熟了
寫作最簡單,就只是我手寫我口,把你想的寫出來
電影讓我言之有物,又會講英文之後,寫作就不是問題了
從6到8,大概就是整個大學四年吧
大學生如果想從5 到6.5 (留學標準),我想應該只要努力一年多
這個方法雖然不快,可是學到的英文能力是可以跟一輩子的
而且重點是有趣沒壓力,最適合我這種討厭死讀書的人了
研究,推薦信
我一直以來的夢想都是當個科學家
所以我大一一進去,第一件事就是先找個老師跟一下
那時候系上我有興趣的老師都打我槍
我那時候什麼都不會,唯一的能做的是讓對方感受到我的熱情
所以一不做二不休,跑到別間學校別的系,終於有人要
還好我喜歡的領域算是有努力有回報,累積起來的經驗也讓我可以滾雪球
老師建議我有了履歷就可以出去外面多看看
那時候英文還沒有很好嘛,所以大一暑假跑去了中研院,找了一個算年輕的老師
到了才知道他算是偏做實驗的,我卻只會寫程式
我就大膽提議幫實驗室寫一套分析套裝
花了三個月給他看到初步的成果,之後回去也是保持有聯絡互有往來,最後花了一年左右終
於出poster跟paper
雪球越滾越大,之後也陸續去了CERN跟Max Planck
中間摸過不少領域
不過後面比較順利的故事不有趣就不用多說了
我這邊能給到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快點訂下目標,多去嘗試看看,什麼都要學
很多事情別人未必會全部分享,老師未必全部都會教
現在上網這麼方便,你要學什麼,要了解什麼,google就知道了
什麼都靠代辦,寫paper可沒有人代辦
這個老師不理你就找別個老師,這個系都沒人理你就找別系,這間學校都沒人理你就找別間
,總之就是一股熱血,不要怕失敗
盡量大一大二就開始累積經驗
不要到畢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履歷一片空白,連當兵經驗都拿來申請學校
另外比起功利地找大實驗室,能掛個名卻什麼都沒學到,我更鼓勵找比較年輕的教授,比較
小的實驗室
不但他們還保有熱情,更多互相學習交流的機會
你也可以學到如何從零共同建構一間好的實驗室,更有機會作出實際的貢獻
當中與其他成員的革命情感,也是很值得珍惜的事情
PS:斟酌寫給對方的信也是一種練習,練習英文如何寫得行雲流水,練習如何包裝自己,練
習如何接受挫折
後話
很多台灣朋友都常常問我為什麼都選歐洲(甚至不包括大英帝國)
因為美國人有夠智障,英國人有夠機掰
英國人多機掰就不用多說了,去過就知道
美國的文化就是一直在消費,當世界警察,資本主義帝國云云
所謂的美國夢也是跟發大財沒什麼兩樣
然後實際一點,美國大部分都要考GRE
GRE有夠智障,你他媽都博班還要在那邊背字庫考邏輯
一堆中國人英文字都講不出來卻還是滿分,根本侮辱智商
大學也是只會做熱門題目
生物研究一天到晚都是cancer跟alzheimer’s
什麼都是談數字,IF,排名,金錢,分數等等
最後英美一堆歧視仔
或許不會是當面侮辱你的那種歧視
而是系統上的歧視(Institutional racism)
黑人拉丁人尚且因為平權運動有很故意的給一堆優惠政策
但對本來能靠自己的亞洲人? Who cares?
想要在那邊工作成為美國人? 想想就好。
對辣個國家來說,台灣去唸書,只是幫對華政策增加底牌而已
隨時可以歡迎,也隨時都可以擋,隨時可以丟
我是不知道大家要在研究所追求什麼啦
錢?虛榮?你媽叫你去唸? 移民當美國人很爽?
我是真的想要更了解這個世界怎麼運作,才願意把自己從大一就開始投入在科學研究
雖然我唸很量化的科系,我還是不想只被別人用一堆數字定義,所以我也不會只用一堆數字
去定義別人
沒了,想到再加
謝謝看到這邊的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53.2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579685261.A.C02.html
※ 編輯: BrowningZen (180.217.153.242 臺灣), 01/22/2020 18:13:02
就學校付。看看台灣多少學生可以負擔那精美的美國碩班學店學費再跟我談有錢真好。
※ 編輯: BrowningZen (180.217.153.242 臺灣), 01/22/2020 20:03:59
我最喜歡隨機過程
現實可不是好萊塢~
而且台灣研究所加班風氣真的不ok
你是哪方面要增強?
※ 編輯: BrowningZen (180.217.153.242 臺灣), 01/22/2020 22:17:38
其實後話以外蠻正面的~
辛辛苦苦考進大學,不就希望除了證書,可以開心的學到新知識跟認識朋友嗎
去修內容不愛,或者沒什麼用的課,也不去上課
最後4.3是會很爽,被說卷哥卷姐也會很爽
但這也只能爽一下
真正會陪你一輩子(希望),就只有那些真正放進腦子裡的人跟事而已
另外台灣常常調分,30%A的GPA通脹,這些事也是讓我蠻傻眼的
※ 編輯: BrowningZen (180.217.153.242 臺灣), 01/22/2020 23:35:43
一起繼續加油
※ 編輯: BrowningZen (180.217.153.242 臺灣), 01/22/2020 23:58:00
※ 編輯: BrowningZen (180.217.153.242 臺灣), 01/23/2020 00:41:44
那就當然要賺大家的錢,美國價值嘛
※ 編輯: BrowningZen (180.217.153.242 臺灣), 01/23/2020 01:00:46
我也會偏愛選一些跟聊天室比較多互動的,甚至有跟觀眾對話的,這樣其實就在間接練習會
話了。
另外其實meme很棒阿,對英文苦手的人來說抓到笑點其實不是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同音跟雙
關那種梗。
我常常跟朋友說,你只要看英文笑話都會笑,你英文就學得差不多了。
更何況meme也是了解國外文化的一個好出發點。
※ 編輯: BrowningZen (180.217.153.242 臺灣), 01/23/2020 01:48:30
我轉頭看看香港人,我快笑死
當初說要進入政府改變政府的,現在就是體制的奴隸了
喔對,他們能力不夠,活該啦呵呵
然後把應用英文考試,學科筆試跟GRE混為一談也是有夠狀況外
至少雅思是絕大部分人都認同那是合理的標準,有表現到考生英文水平
(大概是你短時間連考十次,那個浮動不太可能超過0.5)
語言的能力本身也是很內在的東西
學科筆試就不是同一件事了,單純一堆學生在比誰的監督式學習能力強
然後台灣成績通膨一堆,你覺得很有代表性你就儘管這樣覺得沒關係
反正我唸書爛是事實,沒辦法透徹到全部A+也是事實
還好當我成績被質疑比不上白紙學霸時,也有能力去證明自己
當白紙學霸被被質疑沒有研究能力的時候,很想知道他們要靠什麼證明自己
當然,真學霸也是存在很多,可是你有看到我批評他們嗎?
GRE很明顯就更不是同一回事了,為了分數操練格式背單字
機器式學完一堆用不到的單字之後,到底還剩什麼東西呢
然後你用個別GRE跟應用英文都很強的個別例子是沒辦法反駁為什麼會有英文很爛GRE卻滿分
的中國人這件事
用一下邏輯咩
然後全世界都有歧視,歐洲當然也有歧視,特別是荷蘭
但頻率方面還是有差別,有去有感受
然後歐洲的歧視偏向無知,不了解的歧視
美國的歧視是明知卻還是要繼續
不過個人感受,你喜歡就好
最後,我在文前就說了咩,這篇文章很偏頗我很雞掰
批評的就是你這種人,惹到你哭哭真的不好意思唷
※ 編輯: BrowningZen (180.217.153.242 臺灣), 01/23/2020 03:42:03
※ 編輯: BrowningZen (180.217.153.242 臺灣), 01/23/2020 03:44:19
2.所以我才說GRE智障
3.鄙視考試不代表我沒努力學,反而是用死背以外方法證明自己
4.除了平常上課的學習,我也付出了很多其他的努力
5.難過沒有用,"現在有什麼能做"才有用
※ 編輯: BrowningZen (180.217.153.242 臺灣), 01/23/2020 04:13:01
駁論遲早會出現,不如就放在那邊當Q&A
我的學校在哥特堡,消費其實跟在香港或台北差不多
斯德哥爾摩就比較貴
另外學校也會很貼心地會幫忙找便宜房子
瑞典學費其實沒有特別便宜
不過因為歐洲人本身不用付學費
獎學金名額都是留給歐洲以外的人
所以國際生很容易拿到獎學金,甚至全額補助
不會也沒關係,沒有想改進,一副我人口多了不起就...
常常在大群人(有外國人在)聊天討論時,突然小圈子就轉了中文頻道,自己聊了起來
我聽了真的想翻白眼
就設身處地,如果在聊天時,對方幾個人突然轉你聽不懂的語言在你面前討論,是不是有種
很不被尊重的感覺?
甚至別說中國人,有時候台灣人香港人也有這樣
我有時候會收到問實驗室情況的email,我也是盡量詳細解答
常常很多華人學生就愛自以為親切的直接丟中文信
如果是港台學生我尚且會用英文回答,然後叫他們盡量不要丟中文信
看名字是中國人/殘體字的話我就直接當沒看到了
因為荷蘭的外來人口一直算少
也沒有跟其他人種經歷什麼深刻的歷史事件
所以其實也不太了解東方世界
很多上古時期的刻板印象還是沒有消除
不太知道哪些是玩笑,哪些是具有攻擊性
然後他們的排外蠻“平等”的
只有分荷蘭人跟非荷蘭人
換而言之,華人跟美國人被排斥的程度其實差不了多少
情況在會講一點荷蘭文會改善很多(很多國家都這樣啦,學幾句當地語言會讓對方很驚艷的)
我目的還是希望鼓勵大家就對了
自己開心最重要
只是太誠實直接未必每個人接受的了
像柏林,法蘭克福,慕尼黑等等有莫名多的日本人經商,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中東人
所以對外來的人不會太排斥或無知
可能是因為他們歷史背景吧
他們一般都不想跟這類議題扯上負面討論,所以會處理得很小心
最好是唸研究所的時候邊學點德文,本地公司還是偏向會點德文的人
不過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多雙語並行,語言需求越來越少,很多朋友找工作都蠻順利的
反而是碩班學生找房子比較困難(不過是因為排隊的人很多)
PhD有收入證明找房子就很簡單了
2.斯德哥爾摩生活小貴
3.想多去不同地方看看
※ 編輯: BrowningZen (110.50.156.38 臺灣), 01/23/2020 10:59:49
很想當美國人發大財就祝你好運囉
※ 編輯: BrowningZen (110.50.156.38 臺灣), 01/23/2020 12:27:54
知道對方把自己當成是隨時可拋棄的棋子也心甘情願地崇拜才有問題
當然如果覺得比起尊嚴,錢錢跟護照更重要的話,那也是你的事,只能祝你好運
然後我的確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評判所有人的那種人
文章一開頭就連續三句講了這是個雞掰人的偏頗意見
所以我沒有什麼義務安慰你唷
1.我沒有說賺錢跟移民本身有問題
我在後話批評的是美國的文化跟政策
還有那些明知系統把他們當狗看還是一樣崇拜美國的人
不是心甘情願當棋子是什麼
2.就更不用多說了
你有沒有這個想法我不知道,我也沒空去管
”你“很多時候不單是指你一個人
而也可以指有此想法的讀者
3.我也是個人主見去批評別人
真要說的話沒有人有沒有什麼資格批評別人
只是嘴巴長在我臉上,我愛講什麼就講什麼。
有人覺得我有道理,有人覺得我自以為是,thats fine
你愛批評也可以隨便批評,想要討論或罵戰我都可以
要互相尊重還是互相問候娘親我都可以接受
只要沒有人去用威脅的方式強迫對方閉嘴就好。
對啊我就說了我是個尖酸刻薄的人咩
生氣你真的想太多,我本來就是個雞掰人,講話就這樣
有人陪我筆戰我開心都還來不及
※ 編輯: BrowningZen (110.50.156.38 臺灣), 01/23/2020 13:09:59
尊重就是要互相尊重
中國人拿他的世界觀覺得所有華人都是中國人
一副全世界都要跟他有聯繫,都要懂中文的樣子
不喜歡被這樣裝熟
我跟港台人尚且有很多情結
但我跟中國人沒有什麼連結,沒有必要花心力去幫忙這樣自以為我的人
工作場合就是有工作場合的共同語言
我也遇過完全不會中文的台灣教授
所以除了英文之外我不會假設對方會什麼語言
※ 編輯: BrowningZen (110.50.156.38 臺灣), 01/23/2020 19:57:4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