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懂耶
如果真的是第三者 請問大老婆
「#用正版的還要考慮用盜版的心情?」
身為一個敢愛敢恨的天蠍女
我真的秉持一個 我不要的東西你拿也拿不穩!
分手何必體面?有些時候我們要允許失控
我的決定我不會後悔,事實就是事實,不允許欺騙,我潑出去的水,盆都可以不要
如果外遇了哪有什麼好聚好散 當我傷假的嗎付出的青春白付了嗎最看不起的就是男人出軌後說因為妻子怎樣怎樣所以才⋯聽了都好笑
#hello你不會先離婚再找下一位嗎?
或許並不會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但我想說的是
破鏡難重圓,即使重圓之後也有裂痕
這是讓無數女人痛苦的地方好嗎?
變數是人生常態,但不代表出軌有理阿
我想表達的是,如何面對變數
如何面對一些變數附帶的傷害才是我們的功課
被人辜負,固然心痛但我們至少不能辜負自己
#對方出軌你到底要不要原諒?
讓我們用經濟學的成本論來分析問題
不管在戀愛還是婚姻里,這看似一個情感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經濟問題
我不會情緒化地告訴你
穿破的衣服就必須要扔,劈腿的男人馬上分
這涉及到機會成本沈沒成本和邊際成本的綜合考慮
#理性的決策是先審視沈沒成本,你是不是還很愛他?他有多大概率上能給你別人給不了的幸福,包括物質條件還包括雙方的父母孩子等等因素
#再審視機會成本:
離開他生活會更好,還是不離開更好?
答案可能顯而易見,也可能仍舊似是而非
別急,我們還有一個邊際成本的考量計算
經濟學中的邊際成本,指的是每增加一個產出,帶來的成本投入的增比如多產出一輛車,多賺取10萬塊錢但也會多投入加工設備等生產資料
如果選擇不分,這個人帶給你的未來的幸福,是以邊際成本降低的方式嗎?也就是不換人,不承擔時間成本和未知風險去遇見新的人,這個人帶你的「幸福」是日益增長的嗎?
這裡的幸福還包括經濟等因素考量。
還是說,你們未來的婚姻或關係
每多延續一年,你對自己的折磨就加深一年,他對你的傷害就多延續一年,看似留住了關係,邊際成本卻居高大過你得到的「幸福」
就像每增加一台車的產量,你要多投入數倍於這輛車賺取的利潤,那乾嘛還要繼續生產呢?這不是賠本買賣麼?
對人生幸福的投資,我們是自己的決策人
永遠不要讓自己做「賠本買賣」
這世間,所有人都在帶著傷口奔跑帶著傷痕存活
#就算沒有經歷過出軌這世上所有婚姻都要接受無數個「再也回不去」生活的槍林彈雨,現實的溝坎丘壑, 金錢的貪嗔,慾望的纏鬥。
開始時我們都認定「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真正走進婚姻這所修道場
每走一步,每過一關,都是考驗
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最該出現的人沒出現。
在你最無助的時候,他甩來一句冷語再無他言
那些暗自垂淚的夜晚,枕畔那側的鼾聲
太多時候,都會讓你感覺有什麼碎裂了
一切再也回不去了
總有那麼一刻,讓你想到甄嬛那句哭喊:
「這些年的情愛與時光,竟是錯付了!」
人生滾滾向前,時光一去不回
很多感情,很多人,就是再也回不去了
回不去就回不去吧為什麼一定要回去呢?
接受「回不去」這個事實,是對自己更大的慈悲
有人被出軌後,選擇了離婚。
與過去的生活一刀兩斷,搬到新的住處,適應新的環境,重建新的生活方式,認識新的人。
可能也會遇見新的對象,談新的戀愛組建新的家庭
這是不是一種「再也回不去」?
有人選擇了保全家庭,修復感情。
成長自我,療癒創痛,與另一半打造新的相處模式,不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讓過去一而再再而三的傷害自己。
這是不是一種「再也回不去」?
是的,都是「回不去了」
但沒關係她們不再頻頻回首更多的是往前看,往前走
一個女人,將自己困住的時候
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壁壘
當我們能站在一個更高更開闊的生命視角,看待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會發現我們可以有更多選擇
在千回百轉之後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
破鏡不是一定要重圓
重圓之後也不是必須了無痕跡
接受生命里的一些殘缺和破碎
好好生活下去。這才是強韌的生命力
舊關係和舊模式,如同一個舊王朝。
#它覆滅了但你可以建立新帝國。
真心覺得離婚比結婚還快
珠寶品牌的真愛營銷也該改改了
真正讓你痛苦的
也許不是「再也回不去」而是你「一心想回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黃國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4年,臉書在英國創下了700,000,000英磅的收入,但是僅僅繳了4327英磅的所得稅(corporate tax)。這個骸人的數字對比,引發英國社會嘩然,促使英國稅務機關展開調查。 面對英國納稅人的大反彈,FB一開始雖淡定地表示「我們依法納稅」,不過嗣後也公開宣示其就英國大戶的廣告銷售,...
再審視機會成本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4年,臉書在英國創下了700,000,000英磅的收入,但是僅僅繳了4327英磅的所得稅(corporate tax)。這個骸人的數字對比,引發英國社會嘩然,促使英國稅務機關展開調查。
面對英國納稅人的大反彈,FB一開始雖淡定地表示「我們依法納稅」,不過嗣後也公開宣示其就英國大戶的廣告銷售,不會再繼續繞路至FB國際總部所在地愛爾蘭收取(愛爾蘭的公司所得稅率為12.5%,遠遠低於英國的20%)。
僅管如此,時至今日,FB在英國帳戶的數字依舊未真實反映其在英國的真正收入,「不透明的財務運作」(Exercise in Opacity)的批評聲浪持續不斷。
那在台灣的情形如何呢?
FB在台灣的廣告收入,市場上流傳的金額,每年均超過100億新台幣。不過,有多少廣告銷售,是實際列於台灣帳上,又有多少是列為FB登記於愛爾蘭的國際總部,則不清楚。實際的納稅金額,也非公開資訊。
但是,FB的個案,卻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審視目前財政部適用現行法規的合理性。
具體而言,FB這個境外公司,其所提供的廣告服務被界定為「提供技術服務」,依《所得稅法》第25條規定,經財政部核准,得直接以其在我國境內「營業收入之15%」作為「營利事業所得額」課徵營所稅,而不必依一般原則計算所得(即「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
然而,FB的「所得」真的只佔其「營業收入的15%」嗎?
遠遠不只!
依FB所公佈2016年的全球財報,其收入總額為276億3800萬美元,扣除成本費用152億1100萬美元後,營利所得為124億2700萬美元,其「營業利潤率」(operating margin)實高達45%!
既然如此,財政部又為何要核准FB可以便宜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直接以過低的15%「營業利潤率」,作為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基準呢?
如此顯然的過度低徵,真的符合「租稅公平」嗎?財政部難道不應該進行重新檢討嗎?
用FB的發文,檢討我國政府對FB過度優惠的稅捐稽徵,看起來似乎有點諷刺。筆者是FB的使用者,也很希望台灣有朝一日能打造出像FB這樣的企業。但是,如此過度優惠FB,對在台灣納稅的企業,情何以堪?
喜歡FB歸喜歡FB,租稅的公平正義,還是必須貫徹!
再審視機會成本 在 當男人戀愛時盜版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再審視機會成本 : 離開他生活會更好,還是不離開更好? 答案可能顯而易見,也可能仍舊似是而非別急,我們還有一個邊際成本的考量計算經濟學中的邊際成本,指的是每增加 ... ... <看更多>
再審視機會成本 在 機會成本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機會成本. 均一教育平台Junyi Academy. 均一教育平台Junyi Academy. 130K subscribers. Subscribe. <__slot-el>. Subscribed. ... <看更多>
再審視機會成本 在 當男人戀愛時盜版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再審視機會成本 : 離開他生活會更好,還是不離開更好? 答案可能顯而易見,也可能仍舊似是而非別急,我們還有一個邊際成本的考量計算經濟學中的邊際成本,指的是每增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