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feine ◎秋山黃色(感謝林鈺容協助翻譯)
もう何回うずくまってしまったか
這又是第幾次 選擇蜷縮逃避了呢?
覚えていない位には
次數已多到我再也無法記清
切ない匂い 覚え過ぎたんだ
唯一過分清楚的只有那難受的氣息
排水口 なだれ込んだ心の中身達
內心的一切在排水孔中雪崩瓦解
シンクにレモネード 零した次の夜が
在檸檬汽水傾灑於水槽的次日夜晚
目を閉じ 開けた時には
閉上雙眼後再次張開時
すぐ傍まで顔を見せている
你的臉在我身側浮現
叶わない思いの類が
那些無法實現的願望
バスルームのノブを落として
讓浴室的手把終於被棄置在地
一人に慣れた最近をまだ叫んでる
並再次喚醒慣於一個人孤獨的最近
最後のお願いを聞いておくれ
聽聽我最後的願望吧
僕の事を十秒間だけでいいから教えてよ
只要十秒就好 告訴我關於我的一切
もう何回一人で死んでしまったか
這又是第幾次 獨自一個人死在這裡了呢?
覚えてない位には
次數已多到我再也無法記清
切ない匂い 苦し過ぎたんだ
難受的氣息過分苦澀
枕の上 倒れこんだ心の灯たち
心中盞盞燈火跌落枕上
子供が永遠笑っているような純粋な事では
像孩子那樣永遠純粹地笑著
消せない病気 隠し過ぎたんだ
是無法消除的病痛 只是我總善於隱藏
その幸せ 包み込んだ後ろの歪み達
那痛楚即是一種扭曲 埋藏於幸福之下
シンクにレモネード 流したはずの夜が
在檸檬汽水本該流下水槽的那個夜晚
空っぽの僕を笑うような疼きで瞳が冷える
像在嘲笑空虛的我一樣 我的瞳孔疼得冰冷起來
何もかも揃えた世界が「必ず」にクロスを掛けた
在一切都被整理得當的世界 將「必須」掛上了十字架
一人で泣いた現実は狂っていなくて
而我仍舊在獨泣的現實 究竟是否是失常的景象?
最期のお願いを聞いておくれ僕の事を
聽聽我死前的最後願望吧 連同我的故事
切り開いていいから皆同じ物を流して
一同切剖開來也沒關係 反正流淌出來的都一樣
シンクにレモネード
將檸檬汽水在水槽中
零した
傾灑而下
-
◎作者介紹
秋山黃色(Kiro Akiyama)。1996年生。「秋山」取自其母親的舊姓,「黃色」則是來自小時候的一段軼事:他從小就對黃色的車子特別有敵意(計程車:咩噗),甚至在黃色車子經過時會特別畫十字架來區隔,所以從小學開始,綽號就叫做「黃色」。從國中時期便展露了對音樂的高度興趣並自學貝斯,高中時甚至開始錄音,並在網路上發表自己作品。2017年12月開始音樂現場活動,隔年六月,終於發行了自己的第一首單曲〈やさぐれカイドー〉,2020年因唱日劇《10的秘密》主題曲而走紅,次月便發行專輯〈From DROPOUT〉,2021年3月發行了新專輯《FIZZY POP SYNDROME》。
-
◎小編淵智賞析
秋山黃色的歌曲以電吉他為主,佐以各種樂器和不尋常的大量的效果器混音,撩撥、挑戰著聽者的聽覺,他的歌曲有某種實驗性的、快樂的、自由而奔馳的色彩,而這首〈Caffeine〉同樣帶有秋山黃色一貫的創作風格。〈Caffeine〉收錄於專輯《FIZZY POP SYNDROME》中,此專輯名字直譯為「碳酸飲料症候群」,據秋山黃色自述,「這張專輯就像添加了碳酸飲料的調酒,為了蓋過人生的苦味而加入了對身體有點不好的碳酸(POP)」。從這首〈Caffeine〉中,我們也可看到此一概念的具體呈現。
首先,題目中的咖啡因Caffeine,沒有氣味,卻帶有苦味,是許多氣泡飲料中的成分。我們可以發現,「檸檬汽水倒進水槽」此一畫面貫穿了整首歌,我們不難想像其中的咖啡因雖未曾出現在歌詞當中,卻是以一種碳酸飲料的形式而存在,也正正吻合了秋山黃色對於其專輯名概念的提出,認為汽水就是這樣的存在——為了掩蓋咖啡因的苦味而摻入了種種它物。然而,一反此一專輯概念,秋山黃色並非將歌詞中的檸檬汽水飲落腹中,而是讓它外於其身體:水槽、被棄置在地的浴室手把、並雜以種種情衷之訴:「這又是第幾次,選擇退縮逃避了呢?」、「這又是第幾次,獨自一個人死在這裡了呢?」,這些因子的組合不難讓我們看出這樣的自外於身體的過程,是經由痛苦所構築而成,不管是嘔吐,或是如歌詞最後所說的「切り開いていいから皆同じ物を流して」被切割的過程,使人不免想起沙特的《嘔吐》,想起人的存在與世界的本質之間不斷折衝的戰爭;秋山黃色也在歌詞中不斷地質疑著所謂的「規則」:「何もかも揃えた世界が「必ず」にクロスを掛けた 在一切都被整理得當的世界/將『必須』掛上了十字架」,相對於依然一個人面對著水槽嘔吐的場景,個人之外的一切世界卻依舊以某種秩序不斷流轉,所有一個人應當所做的、應當去擁抱的,都成為必須或必然,甚至被掛上十字架,成為一種信仰。
秋山黃色透過這種排除的過程,將整首歌的詞境自反於其專輯包裝之外,或許也正正昭示著即使他在面對痛苦時可以狂歡,反而言之,卻也能理解了所有狂喜之後的悲傷,悲傷之後的哀懼,而後設地以此邏輯反過來推演了試圖抹消痛楚此一動作,所註定的終究只是徒勞。
-
美編:林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翔嵐#鋼鐵花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始皇帝 #アストライア #ホームズ #”在る”という瑕疵 家裡的RULER終於也有塞不下一支隊伍的時候了… 防劇透空白,劇情相關提要請往下拉。 【Bgm list】 Lord of the Storms - PeerGynt Lobogris Together We Are Strong - Ce...
再構築世界劇透 在 白色豆腐蛋糕電影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沙丘
(有劇情雷)
還記得初次看到丹尼維勒納夫的成名作《烈火焚身》,立刻陷入那個節制、沉穩的罪惡世界,時間已然被沉滯,生命的方舟擱淺,沒有人上岸,沒有人離開,我們在宿命論裡寫下自己的名字。丹尼維勒納夫之後的《怒火邊界》、《私法爭鋒》、《異星入境》以及《銀翼殺手2049》都各自構築出龐大的敘事,支線龐雜,卻又能逐一娓娓道來,緊緊相連的生死,沒有人獲得救贖。
救贖的唯一形式,其實是夢境,也是預言,無論是好是壞,我們都必須領受。
想起大衛林區運用過多口白而失焦的《沙丘魔堡》,建立在2021年的《沙丘》更接近法蘭克赫伯特的虛無意識,古典主義的悲劇史詩、硬核科幻的存在定位再加上政治鬥爭,這不是《星際大戰》或是《星艦迷航記》,而是宇宙神話的創世紀篇章,卡拉丹的濃郁山水,厄拉科斯的黃沙滾滾,再加上為了搭配沙丘,用混凝土堆建的巨型粗野主義建築,《沙丘》的世界就是這樣被構築起來,在那個未來世界,水源是珍貴的資產,香料是珍貴的資產,電影一再運用遠近景交雜,外加光線所造成的陰影,讓我們彷彿也置身在那個日夜未明的世界,心臟隨著漢斯季默的配樂緩慢重擊著。
「留白」是《沙丘》的電影藝術,透過格雷格弗萊瑟的鏡頭,丹尼維勒納夫的節制敘事,還有每個演員不斷特寫的面部表情,都讓電影能夠在這個平鋪直敘的結構當中,跳脫套路的疲憊感,同時在視聽上的細膩質感,帶有一種看似難以接近,實則沉浸其中的觀影體驗。
那麼電影要告訴得我們是什麼?做為一部偏重敘事的電影,連戰爭戲、格鬥戲都在不經修飾的狀態下,讓我們走進這張緩緩張開的地圖,隨著角色的際遇走到下一段故事,我們最為緊密相連的,就是男主角保羅。
保羅(提摩西查勒梅 飾演)頂著一張漂亮且憂鬱的臉,實在很像原作小說當中基因優秀的神選之人,讓他的細膩表情勾動著電影裡的分分秒秒,有時又帶來些許不安感,保羅帶著我們走進眾多家族之間的恩怨情仇,他們的紛爭,一切沒有終點,如同厄科拉斯的沙漠一樣望似無際,邊界在哪裡?終點在哪裡?我們對於權力,對於情感的追尋,到底又是為了什麼?
科幻小說有千百種,但總是能藉由時間、空間的展延及收縮,讓觀者與作者一同探討生存的價值與意義,那就是《沙丘》的創作核心,保羅在面對政治之間的鬥爭,從夢境裡預知一切,恐懼自己成為犧牲品,卻又知道那是必然到來的現實,他知道自己將歷經背叛,所有人都將離開他,他將成為流亡的一員,到後來也只能在沙漠裡坐上飛機,被狂舞不止的沙塵包圍,去體驗死亡的可能感受,然後閉上雙眼。
但這一切呈現得多美。
我夢見了你。
《沙丘》每次一進入夢境,我們就能探見廣袤的世界風景,時間變得輕質化,也或許毫無意義,少數能依存彼此的浪漫,來自於母子之間的伊底帕斯情結,貴族的恐懼與悲傷,對於母親親族的孺慕與嚮往,讓我們能在大軍來犯之際,體會到保羅最渺小的渴望,而他都已經是這個龐大家族的王儲,介於稚嫩與成熟之間的殘酷轉化,表現得特別好。
要如何迎接未來呢?即便那是殘破不堪所不能直視的。《沙丘》在視覺上的雄心壯志,其實才是整個故事的立旨,一如法蘭克赫伯特在文字運用的蒼涼感,電影完美繼承,大衛林區的電影屬於大衛林區,丹尼維勒納夫的《沙丘》卻屬於整個偉大的科幻世代。
無疑的是《沙丘》是視覺上的藝術結晶,沙蟲降臨吞噬一切、光影模糊之間的爭鬥、蒸餾裝與漫天黃沙,每幕都美到讓人心馳神往,也絲毫不浪費任何一個演員,提摩西查勒梅、奧斯卡伊薩克、喬許布洛林都在他們的位置上做到了最好的演出,就連戲分不多的張震、哈維爾巴登、巴帝斯塔以及辛蒂亞也在有限的篇幅中,貢獻了好幾段佳句,傑森摩莫亞也已經證明他不只是「水行俠」,更是一名傑出的演技派明星,但最令我驚喜的應該是蕾貝卡佛格森,這片的母親一角,是她從影以來最好的演出。
這是一則古典英雄的成長之路,悲傷卻沉穩,置身在一個我們可能想及的未來世界當中,無論是美術、配樂、演員以及攝影,都盡全力做到完美的極限,這是我們必須在現今串流世代,還必須進電影院體驗大銀幕觀感的原因,就像《阿拉伯的勞倫斯》、《現代啟示錄》還有《2001太空漫遊》一樣。
華納兄弟台灣
#dune
#沙丘
再構築世界劇透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沙丘》小說六部曲:你只能變成五千年沙漠裡的一粒砂】
妳去過沙漠嗎?可能很少人有過這種體驗:眼前是一片不可思議的金黃,延伸到無邊無際,甚至超出妳的想像力之外。那壯大的視覺奇觀,很容易令妳誤以為,整座星球早已經被這片沙漠覆蓋。
這種震撼甚至強大到令妳屏住呼吸……而當妳的自主神經開始發揮機制時,隨著空氣順勢鑽進鼻孔的細砂,將會刺痛妳的鼻腔。當妳發現,這刺痛其實意味著妳正呼吸著這奇觀的一部分時,也代表著妳正在接觸、接納、與不由自主地化為沙漠的一部分。
也許妳沒有去過沙漠,但妳仍然可以透過眼睛「吸一口」沙漠——閱讀《沙丘》六部曲,妳就能成為遙遠銀河裡那顆沙漠行星的一部分,享受壯麗、華美、殘酷、失落與茫然,彷彿最終身心都變成了一粒砂,飄散在千年宇宙帝國的空氣中。
很難用文字或影像形容沙漠,而很難想像小說家法蘭克赫伯特,是如何用文字構築這片虛構的宇宙沙漠。50 年代,美國政府農業部研究如何透過植披來防治沙漠化現象,而赫伯特原本要以此為題,寫篇分析論文,但是他研究地越深,卻對這個「植物 vs 沙漠」的概念越發著迷。
最終這篇論文一直沒寫完,赫伯特倒是寫了一本新小說,描述遙遠星際裡的沙漠星球上,武裝勢力搶奪香料的浩瀚史詩。這個《沙丘》的誕生緣起有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趣味,但是這片柳蔭卻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還有野心、還要漆黑。
江湖傳聞,喬治盧卡斯借用了《沙丘》的元素,寫成了《星際大戰》的故事。史詩人人會寫,卻不是每篇史詩都能輕易抄襲,更何況是無法用一句話形容的《沙丘》——上段「浩瀚史詩」云云只不過是極為浮面的形容。
很難想像法蘭克赫伯特的經歷,因為單從《沙丘》看來,這位小說家應該有地理學家背景、歷史學家背景(應該特別了解英國玫瑰戰爭時期的宮鬥歷史)、生物學家背景(了解沙漠動植物生態與演化)、宗教學家背景(對於政教合一制度時代與宗教如何影響宮闈知之甚詳)等等,這讓《沙丘》描述的不止是一段冒險故事而已,而是一個栩栩如生、設定完備的宇宙。
那裡有前所未見的珍奇異獸、特殊的風土民情、政治經濟宗教三方角力的社會氛圍。你能說《沙丘》是科幻小說、是戰爭小說、是歷史小說、是超能力少年冒險小說、是王子復仇記、是宇宙版的《冰與火之歌》與《三國志》……用一句話形容《沙丘》,誰都辦不到。
法蘭克赫伯特曾說過:「有人說(《沙丘》)是一部宗教批判小說……很多人說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套哲學小說。以我的觀點,我能接受它被稱為科幻小說……但無論如何,我不關心他們怎麼稱呼《沙丘》、我不關心他們會不會把《沙丘》放在寫著『科幻類』的書架上。」
赫伯特沒說的是,《沙丘》系列要說得更多。
好吧,我們可以很不禮貌地說,《沙丘》就是一部塞滿各種奇想設定——而且不像維基百科那麼枯燥、仍然很好看的小說。但這樣仍然代表著我們小看了《沙丘》,因為《沙丘》還有續集:《沙丘:救世主》。
在前集法蘭克赫伯特已經鋪陳好一個完美的沙丘宇宙,搬演一套亡族王子復國的傳統戲碼,但到了《沙丘:救世主》,已經成為銀河裡最有力量的王子保羅,卻仍然要與其他勢力拉扯,甚至與自己拉扯——以他偉大的形象為名,一場聖戰已經爆發,而渴望平凡生活的保羅,必須著思如何找到自己的接班人,並讓自己的帝國長長久久地延續下去,最終讓保羅不再是「保羅」。但是這個把沙丘星球扛到全銀河最高高度的偉人,怎麼能夠一走了之呢?而身邊他最親近最關心的人們,又怎麼能不受到波及呢?
這看來讓故事進入了開國君主的治國困境裡,但是《沙丘:救世主》不只如此。換個角度,它同時也在分析服從與領導的議題:
為什麼我們會死心塌地的服從一個被我們稱為「領導」、「皇上」的人?而為什麼我們願意為這個領導犧牲一切?而當領導做出了與我們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決策時,我們又該堅持這份忠誠到什麼時候?
赫伯特從多個面向深入一個已經很複雜的故事架構,試著在這些角度裡解釋他對於現實社會議題的論述:如同他曾批評劃地為王的美國邪教教主吉姆瓊斯,瓊斯讓自己的 900 多名信徒集體自殺,釀成震驚社會的「瓊斯鎮慘案」。
《沙丘:救世主》的故事發生在《沙丘》的 12 年後、而下一本小說《沙丘之子》故事發生在《沙丘:救世主》的 9 年之後 、再來的第四集《沙丘:神皇》發生在《沙丘之子》故事的 3,500 年後……乃至第六集《沙丘:聖殿》結束為止,這六本由法蘭克赫伯特撰寫的《沙丘》系列小說,講述了超過 5 千年的銀河歷史,赫伯特的創意從有形的社會文化與動植物設定,延伸到形而上的意識、概念、生死等等議題。
儘管我們早在第一集的《沙丘》裡,就見識到保羅因為香料而啟發的超能力有多麼驚人:他可以看到無數個尚未發生的未來、他甚至可以心念一動就改變自己身體的分子結構。但如果讀者因此感到驚訝,那他們驚訝地太早了:
《沙丘:救世主》出現了可以保存人類意識到永久的生化技術,甚至可以將已死之人的意識轉存到生化人身上,使他永遠地「活下去」;而《沙丘之子》裡,意識與肉體甚至可以穿越物種的隔閡,讓渺小的人類與巨大的沙蟲合為一體,成為能有自由意志又刀槍不入的宇宙最強存在。
《星際大戰》、《冰與火之歌》、《時間之輪》、或是《戰鎚 40,000》這些由《沙丘》啟發而成的後世作品,都像是《沙丘》系列這條宇宙長河裡的一瓢江水而已。沒有小說能像這個系列涵蓋了這麼多的題材與議題,而且這個系列的六本小說,每一本都在顛覆或超越上一本小說的格局,更大、更壯觀、更虛無飄渺,它絕對能挑戰讀者想像力的極限,但另一方面也向讀者展示了人性的極限:
《沙丘》系列展示人類的多樣情緒,而後分解與剖析這些情緒,將它們放進時間長流之中,看看這些能夠操控人類做出各種舉動的情緒,在時間無情地沖刷之下,如何變質、衰退、轉化成新的樣貌。
我們曾經相信的愛、信任、與忠誠等等信念,也會在錯綜複雜的情節裡,合情合理地轉變成我們認不得的模樣。有人說,偉大的小說最終都會碰觸到佛家思想,而在《沙丘》系列裡,無論是多邪惡的詭計、多正直的信念、多麼難以割捨的愛情與親情,最終都如佛家說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照見五蘊皆空」。
就像我們開頭提到的,「彷彿最終身心都變成了一粒砂」,閱讀《沙丘》系列很難不感受到如墜五里霧中的漂流感。赫伯特一定清楚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陷入的無助感,他在《沙丘》裡留下了這句話,彷彿在安慰讀者們不用擔心,既來之則安之:
「你不能透過停下整個過程去了解這個過程,而必須隨著過程的推進繼續理解、必須繼續參與、並隨著過程進行下去。」
隨波逐流、隨波逐流。你會在電影《沙丘》裡持續聽到這句台詞。
赫伯特對自己設計的世界觀與文字功力的自信心可見一斑,而事實上也真的是這樣,第一次閱讀《沙丘》系列小說時,未必能夠很清楚每個橋段裡真正想要傳達的意義是什麼——你必須了解,要描述一個能看透未來、過去、與無數平行宇宙的角色的心智是多麼困難。
但是,後來的劇情幾乎都能穩穩地接住掉隊的讀者,至少讓妳清楚這些橋段之間的因果脈絡,並且依然讓妳得到該有的感動或心碎。
多年來,台灣讀者一直沒有辦法親近這套赫伯特的曠世巨作:從來沒有台灣出版社出齊全六本的《沙丘》系列——我還記得拿著《沙丘:神皇》原文小說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的痛苦回憶。
如今,這片宇宙沙漠終於蔓延到了寶島,這當然是讀者之幸:因為我們有了一個放飛自我的機會。這片沙漠正在招呼著你,吸引你進入一片浩瀚的未知,引誘你拋開所有成見(還有大把時間),陷入、沈迷、困在《沙丘》系列的上下 5 千年的歷史之中,然後樂不思蜀、然後想到赫伯特沒寫出第七本《沙丘》就離世,不禁哀痛莫名。
(原文刊於《沙丘》小說六部曲導讀附錄本)
◈◈◈◈◈◈◈◈◈◈◈◈◈◈◈◈◈◈◈◈◈◈◈
我覺得沒有人能把《沙丘》說得清楚,事實上也不應該說得清楚,那片沙漠的全貌,需要你自己感受……所以本來我很抗拒寫的XD
我昨天說過了,我覺得電影拍得很好。但是,電影畢竟是導演丹尼維勒納夫的一種「個人解讀」,這片沙丘該長成什麼樣子,在你的腦海裡可以是完全不同,而這是你翻開書頁就能在內心開始構建的工程。
這套六部曲終於出齊,第一集書皮是電影海版,堤摩西柴勒梅德無論過去有多帥,這部電影裡他又帥出新海拔。不過,小說原本設計的封面也很美,而這層電影海報書皮是可以自由取下的,一書雙封面的設計真是感恩感謝。
不過我自己私心覺得,儘管六本大書擺在書架上真是氣派氣質,但是、但是、《沙丘》超過七百頁的厚度真的是折煞手腕,我還是推薦看電子書比較環保……不是環保、是「體保」、保護您的玉體。而且誰能帶著七百頁上山下海呢?我用一隻手機,就能把沙丘星帶著走、帶到馬桶之上(每次都用馬桶舉例實在是……
《沙丘》是大王最喜愛的長篇(實在太長了)科幻小說系列,6年前大王第一次寫,陸陸續續地寫到現在,內容乏善可陳,實在沒把握能把諸君推落深坑,可能還讓各位誤會一直洗版。現在終於有機會,大家可以親自品味這個系列,看看大王說的是不是又過譽了🤣。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購書訊息:
📙 沙丘六部曲【限量書盒珍藏版+導讀手冊】
🔔 網路通路目前預購熱銷一空,可改訂購 #無書盒一般版套書。若仍想珍藏書盒版套書,9/8正式上市時,可前往全台實體書店購買。
再構築世界劇透 在 翔嵐#鋼鐵花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始皇帝 #アストライア #ホームズ #”在る”という瑕疵
家裡的RULER終於也有塞不下一支隊伍的時候了…
防劇透空白,劇情相關提要請往下拉。
【Bgm list】
Lord of the Storms - PeerGynt Lobogris
Together We Are Strong - Celestial Aeon Project
承前篇,馬嘶以身上的溼婆之力將這兩名從者送回過去時,
遭逢大量的惡獸與聖獸攻擊,這時候GD必須堅固防線,不能被突破。
無論是佩佩還是狐狸都一起幫忙這可真是世界奇景…芥學姐妳覺得如何呢(喂)
於是吉娜可與拉克希米回到了過去,構築了絕對防禦不可破壞的宇宙家裡蹲空間(大誤)!
雖然說得很歡樂,但是她們在過去待了數千年,
只能待在那個空間裡頭什麼事也不能做。
人的靈魂也有壽命,這裡的情況就跟尋找王1500年的貝德維爾一樣,
她們的意識與靈魂逐漸剝落崩壞,但還是堅守自己的職責直到GD趕來。
(這兩邊的時間線一邊是數千年,但是對於現在的GD而言只有很短的時間。)
吉娜可知道自己是個廢人,但是藉由從者憑依與先前迦爾納的約定,
所以堅持到現在而沒有精神崩毀,而拉克西米只剩一線意識,
等GD他們趕到神之空岩(這是啾那歐乳打每次輪迴時存放的資料庫端)時,
解放她們時,拉克西米昏過去,吉娜可人還好好的(真是強大的意志…)。
於是這樣就破壞了這個異聞帶的宇迦輪迴規則,
因為啾那歐乳打作為「神」的完美性已經出現了矛盾。
這邊有一段新所長開車狂飆的加分片段,超好笑的wwwwwww
原來新所長擁有賽車的優秀才能!於是把潛航戰車當賽車開…
閃盡路上的惡獸還順便碾了幾隻(喂)還躲過啾那歐乳打在天上的遠程砲擊,
越野過一整個的地圖,帶著GD到神之空岩底下。
雖然他玩賽車遊戲從來沒有贏過,然而從提示中可以看出其實是人緣差沒隊友,
但是跟福爾摩斯對戰模擬賽車的時候,甚至得分紀錄還贏了。
***
馬嘶在用盡自己的力量之後,便自滅了,但是靈核仍然完整的保留下來。
在生死的狹縫之間他看見微弱的太陽(蘇利耶)之光,
與之對話,馬嘶要對方重新回去現世,並且有所託付之物。
但是在那之前,這兩人便歡暢的開始進行精神時光屋對打了不知道多久…
(這就是戰鬥狂的世界嗎…)
這邊會進入一個馬嘶體驗副本,對戰的對手是黑得看不見臉的小太陽(竊笑)
你說逆剋制?沒問題,這個副本給的buff讓玩家不會死的,所以盡情的戰鬥吧!
是真的打得很爽,馬嘶的技能組根本狂戰士吧喂…超創新的(?)
雖然可以遇見風向網的分數應該會給很低,但是他本身的玩法本來就超出常規了。
馬嘶認為迦爾納還有該完成之事,決定要給迦爾納溼婆之力回去完成。
但是迦爾納認為他不該收下這等神力,
馬嘶就換個講法說:這是老子借你的啦!之後要還哦!
這才讓迦爾納收下溼婆神之力,決定返回現世。
如果前面沒有被劇透過,看到這段真的會很想爆哭…
原本很絕望小太陽不會再回來了,結果看到了希望(太陽)之光…QAQ
當下的雞皮疙疸真的是難以言喻…………
下一集!小太陽歸來!劇情全部只有20節你19節才回來啊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rYOdEL2D_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