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3補充:冰河國家公園東側的Many Glacier區域
節目中我們提到,冰河國家公園可說是「健行者的天堂」;而在諸多步道中,Cheryl最推薦的是Grinnell Glacier Trail,我個人私心喜歡的則是Iceberg Trail,正好這兩條都位於公園東側的「Many Glacier」區域裡,因此就在這裡用3D立體影像套疊步道路線,希望讓大家稍微有一點身歷其境的感覺 :)
從圖上可以看出來,冰河國家公園裡的冰河大多是短短的一段,規模不大,而且還在快速消失中,很可能再過幾年就不復見;然而,如果對於冰河地形有興趣的話,這裡絕對值得推薦!正是因為冰河已經消融不少,才使得健行者更能近距離觀察地形。
特別推薦大家拉到第三張圖,去看看Iceberg Trail的終點Iceberg Lake!這個碗狀的地形叫做「冰斗」,是過去冰河在此旋轉、重壓、摩擦而造成,冰河退卻之後谷地底部積水就成了「冰斗湖」,而冰斗湖其實在台灣也有!知名的高山湖泊「雪山翠池」其實就是個冰斗湖,而雪山與南湖山區也仍然可以見到的冰斗地形。
Many Glacier令人喜愛之處在於,以谷地中心的管理站、停車場與飯店為中心,四周的健行步道可謂四通八達,至少五個不同的冰河谷匯聚於此,而且每條冰河谷中都有至少一條步道可以走,喜歡定點度假的人真的可以在此住上一週,然後每天選擇一條步道去走。
看完靜態的圖片,覺得不過癮嗎?下面附上Google地圖的連結,歡迎大家進去互動體驗一下~ :D
(FB讀者請見留言,IG讀者請移駕至節目官網上的show note)
【EP63 打工旅遊達人的黃石+冰河國家公園私房攻略 | 美利堅炙燒法蘭西,再配上一點加勒比海和西非:品嚐路易斯安那的Cajun風味 ft. Home is on the road 雪柔的走跳日誌 Cheryl】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美國 #黃石國家公園 #冰河國家公園 #路易斯安那 #紐奧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彩墨展 #吳孟珊專訪 ▲探討存在與轉化 - 吳孟珊筆下的變奏山水 ▲從小與山為伍的吳孟珊,意識到近年來環境變遷對生態造成的迫害,大自然已非往昔美好,她企圖以創作者的角度呈現作品,呼籲大眾重新省視環境議題。 吳孟珊從小受熱愛藝術的母親影響,記憶中,母親總是會帶著她恣情地在牆壁上塗...
冰河地形 圖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指考地理衝刺
學生來信:老師,我歷屆試題都寫完了,但是大概都7X分,希望可以8X分以上,建議最後要怎麼做?
Dear 指考戰士,追求更高理想的校系,先感謝自己走到現在,沉著面對眼前的一切,回想過往唸過的重點、寫過的題目。
我會建議回到六冊的課本,對,課本是課綱的基礎知識,留意地理課本內的黑色粗體字(關鍵字),重新想過這些理論的內容。舉例:什麼是首要型都市、等級大小法則、複合型都市?什麼是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什麼是中地理論、工業區位理論、邱念圈、推拉理論?這些是第二冊的內容,很常與第四冊的臺灣地理,以情境化的例子做為結合。
建議跨冊連結複習策略,比如說:臺灣的災害,土石流的發生要件,可以翻閱第五冊的災害談到土石流潛勢範圍,以及第一冊的崩壞地形。淡水河流域的範圍,以及員山子分洪的治水工程,也是翻閱第五冊的洪患,跟第一冊的河流地形。類似像這樣有跨冊的連結,是你在學完六冊地理課本,社會組要做的事情。
也可以拿一張空白的世界地圖,是巫師常常跟學生說的,最後唸完全部的地理課程,腦海應該會浮現出一張世界地圖的輪廓。比如說:英國倫敦到臺灣高雄,經過哪些航道,通過什麼運河,跟哪些海峽。歐亞大陸上有哪些湖泊,各自的特色跟氣候環境是什麼。全世界的氣候環境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它們的分布跟農業活動有什麼關聯性。
再來是留意一些時事議題:
1. #中美貿易戰,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發展至今有哪些經濟圈及戰略,像是珠三角、長三角、渤三角、西三角,以及一帶一路,這些發展的特色跟目標為何?美國的產業活動有哪些,它們的空間分布有什麼歷史背景跟地理因素?
2. #歐盟,英國在確定脫離歐盟之後,歐盟將受到什麼影響?歐盟內部的核心與邊陲是如何?
3. #南方區域,中南美洲與非洲,在目前中國與美國的角力之下,這些區域富含礦產,卻呈現依賴式經濟、殖民地式經濟,如何看待這些區域的問題?
4. #水資源,跨國河流是否引發區域衝突?東南亞命脈的湄公河、印度半島的印度河及恆河,水資源與糧食生產的關係息息相關,影響了廣大農民與百姓的生活。
5. #氣候變遷,俄羅斯西伯利亞大火、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巴西亞馬孫雨林大火,這些國家的經濟活動為何?是天災還是人禍?全球暖化將會在21世紀如何改變我們身處的世界?
6. #疾病,COVID-19疫情全球超過1000萬人確診,死亡超過50萬人,將近一半確診尚未康復。回顧過往的疫情,像是SARS,以及世界上尚未根除的愛滋病、登革熱、瘧疾、屈公病等,這些疾病的發生背景跟傳播途徑為何?
7. #臺灣,第四冊臺灣地理,出題率很高,我國的國家公園、國土計畫、社區營造、產業發展、災害事件、族群特色,可以好好回想,結合歷史脈絡跟公民概念
然後,我猜應該會出繪圖題,想想首要型都市怎麼畫、中南美大地主制的情況,類似像這樣有在課本出現過的圖表,記得看一下。還有文句說明題,比如說:全球在地化、在地全球化、泡沫經濟、熱帶栽培業、貧民窟、依賴式經濟等,地理課本常提到的概念,能否在題目中短文內哪些句子找到,或是寫出可能的影響,還是這些關鍵字回答簡答題,應該會出這樣的非選題目。
補充:高中地理第一冊非常重要啊,一定考技術地理、自然地理,請回想地理資訊系統的分析概念跟應用,什麼是路網分析、地勢分析、疊圖分析、環域分析?向量資料跟網格資料差在哪裡?等值線圖是什麼?三角圖解怎麼看?再來是衛星影像圖,來看土地利用的變遷、河階地形、土石流發生的位置等,這樣的題目要注意,還有各種地形的成因,像是火山地形、冰河地形、喀斯特地形、河流地形,要會看等高線圖喔!
拜託,第一冊課本,地理老師上得很辛苦,請好好複習 :)
祝巫師地理的粉絲們,應屆畢業生跟重考生,金榜題名 :)
(本篇也適用110學測、110指考,末代99課綱考生)
冰河地形 圖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灣教育 #地理教育
回覆學生家長,關於國中會考及大學指考的準備,建議可以用一張空白的世界地圖,一邊統整老師的筆記,一邊回想重要概念跟寫過的題目。以空間分布來想為什麼在那裡,以人地關係來想區域的發展。另外也提供地理系學弟妹,教甄的一些方向。希望有幫助到大家,原來地理這麼的豐富專業,跨了生物和地科,又跨了歷史和公民。地理老師真的懂很多。
[巫師地理,地理100問]
[國中會考準備]
1、經緯度的辨認
2、臺灣在哪裡,時區換算
3、赤道與回歸線通過哪裡
4、為什麼有雨林,生態系統如何
5、溫帶沙漠與熱帶沙漠的差異
6、洋流通過哪裡,如何影響氣候
7、什麼是季風,有哪些季風氣候
8、季風與乾燥氣候的農業發展是
9、重要的水系,可能的水衝突是
10、產油國主要在哪裡,為什麼
11、新褶曲山脈的分布
12、好發地震與火山運動的位置
13、工業革命發展的背景
14、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15、歐洲帝國的崛起與殖民歷史
16、歐洲聯盟的出現
17、冰河地形的景觀與影響
18、澳紐的生態與特有種
19、地中海型氣候與農業特色
20、美國的建國與開發歷史
21、中國傳統分區的特色
22、中國沿海城市與內陸的差異
23、中國如何從世界工廠走到現在
24、臺灣的海岸地形
25、臺灣的國家公園
26、臺灣的六都直轄市發展
27、世界上主要的大國發展
28、全球暖化有什麼影響
29、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
30、有哪些正在衝突的地方,為什麼
[大學指考準備]
31、橫麥卡托,TM2座標
32、世界上重要的海峽與運河
33、冰河地形的成因與影響
34、颱風生成位置與影響
35、有哪些跨國河流的衝突
36、世界上重要礦產的分布
37、世界上的能源發展
38、伊斯蘭教的內涵與派別
39、什麼是OPEC
40、人口轉型理論的五個階段
41、行星風系與氣候類型
42、世界都市的影響力
43、美國的農業帶
44、都市內部結構,建蔽率與容積率
45、什麼是生態足跡、環境負載力
46、什麼是聚集經濟、產業群聚
47、什麼是垂直分工、水平整合
48、撒赫爾的分布與問題
49、ASEAN、CPTPP
50、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
51、金磚國家
52、歐盟成員國及英國脫歐
53、哪些是熱帶栽培業的作物
54、什麼是依賴式經濟、殖民式經濟
55、什麼是聖嬰現象、全球暖化
56、河流地形與土石流的災害
57、世界遺產有哪些類別
58、中國的改革開放與一帶一路
59、中國的東北現象與新東北現象
60、臺灣的縣市輪廓與交通路網
61、臺灣的人口問題與經濟發展
62、三角貿易的背景與影響
63、拉丁的印地安文明與合成文化
[教師甄試筆記]
64、請畫出冰河地形的結構
65、請畫出四種都市內部結構
66、請解釋邱念圈及區位租
67、請解釋人口遷移路線
68、請解釋地層下陷與土壤液化
69、請畫出美國的農業帶
70、請畫出中南美洲與非洲的氣候圖
71、請解釋行星風系與自然景觀帶
72、請解釋全球在地化
73、什麼是世界體系
74、什麼是一帶一路
75、臺灣的水資源問題是什麼
76、臺灣的工具機產業與產業群聚
77、臺灣的造山運動與地質構造
78、1997與2008的經濟事件與差異
79、西亞的問題如何解釋
80、中美貿易戰如何影響產業鏈
81、武漢肺炎將如何影響世界運作
82、列出疾病擴散的模式類型
83、比較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
84、國土計畫的內容
85、國際貿易的類型與特色
86、有哪些類別的經濟組織與FTA
87、綠色革命與農業轉型
88、水文歷線
89、地理資訊系統有哪些分析方法
90、PM2.5與霧霾
91、土壤鹽鹼化、沙漠化
92、中地理論
93、全球暖化與環北極國家
94、空間解系度與時間解析度
95、極方位投影
96、設計18週的地理實察探究課程
97、設計一門國際視野的選修課程
98、世界體系與貧富不均做命題
99、臺灣的產業群聚與國際分工做命題
100、國際情勢,中美臺的政治經濟
冰河地形 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彩墨展 #吳孟珊專訪
▲探討存在與轉化 - 吳孟珊筆下的變奏山水
▲從小與山為伍的吳孟珊,意識到近年來環境變遷對生態造成的迫害,大自然已非往昔美好,她企圖以創作者的角度呈現作品,呼籲大眾重新省視環境議題。
吳孟珊從小受熱愛藝術的母親影響,記憶中,母親總是會帶著她恣情地在牆壁上塗鴉,小學時,孟珊與母親靠著繪畫入門的書籍自學繪畫,而到孟珊國中後,開始上畫室學習鉛筆素描的基礎課程,因此升學時,也如她所願地進入復興商工繪畫組。這段期間,一直都是學習油畫與版畫的西方媒材為主,直到進入華梵大學後,孟珊進而接觸了水墨書法課程,從大學一路持續臨帖練字的習慣,至今未變。
大學畢業後的孟珊,轉而從事全然不同於水墨的設計工作–布料開發,她經常忙碌地出差和參展。2014年時,吳孟珊於某次因緣巧合下,突然有種想繼續念書的想法,因為對她來說,“設計”就是一種畫畫,從珠寶設計到包款設計、以及布料開發設計,都是為不同屬性的產品,進行一場美的視覺改造,她一直認為:設計,其實就是用電腦繪出自己想像中的草圖,在繪出前的過程需要資料收集:包含流行趨勢、色彩計畫、線條筆觸、材質搭配、價格考量、地區文化的接受度,這些就像是她在完成一件作品的本質,所富含的一切。於是,吳孟珊在忙碌工作的同時,也於台師大碩士水墨創作組開始進修,在重返校園的生活中,她在學習過程裡受到很大的影響、漸而建構起自我的反思,也由此衍生出山水系列創作的脈絡。
▲山的記憶
山為這次的主軸創作,吳孟珊幼時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與家人出遊時的景像,她最喜歡坐著車裡,享受著從窗內看著近景、望著遠方綿延不絕的山峰,當時假日遊玩最常經過的地方也都是山區,甚至後來考取上的華梵大學,也位於石碇區的大崙山上,幾乎都是以山為主的視覺記憶,對孟珊來說,也是一種安定以及沉穩的符號,反觀這幾年的氣候變遷,大環境的改變,讓她對於山這樣安定、沉穩的符號,有了一種不確定性的反詰。
▲生態轉變引起創作動機
面對近年來自然生態系統的變化,對人類社會造成極大的衝擊,這是從工業革命後所帶來的諸多後遺症,如環境污染,冰山融化,熱帶雨林的減少,火山爆發..等等自然災害的不確定性,吳孟珊深受環境變遷的影響,也對這樣現況有著許多感觸,她嘗試著以山的不同面貌,建構個人對於山的圖像語彙,表達對生態環境的反思,試著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自身的生態審美關係中,取得其中的平衡點。
▲大自然的循環為創作脈絡
此次展出的冷調冰山水系列,探討的是冰山與冰河的狀態演變,這是了解長期氣候變遷的重要指標,孟珊試著呈現人與自然共存的價值。她透過作品,希望喚起人類與自然生態環境物種的體認,與自然共生的價值、以線條筆畫方式進行創作,冰山與水的色彩意象,帶入北極熊物種與環境的關聯,企圖營造出不同的視覺觀感,並且表達自然生態的循環是相依的。
而較濃重感的火山水系列,也是此次展出中吳孟珊最滿意的創作。由於火山噴發和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火山作用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不僅造成人類與財產的損失,更會危及人類與大自然動植物的生命,反觀火山的益處從火山地質,火山地形以及後火山作用的地熱和溫泉,以及肥沃火山土壤都讓地表從新賦予新的開始,從反方向來表現,火山爆發下所展現的力量與生命契機。以重彩方式呈現火山爆發所帶來新造陸地的多彩多姿,並藉由繽紛多色的煙霧,而期待著未來的迷幻和生命力的不可限量。
長期從事設計產品流行趨勢工作的吳孟珊表示:其實在這個產業中,不難發現很多來自於不同國家文化的風俗,紡織貿易產業的趨勢、以及每一年的顏色、材質、新技術,對她來說,都是一種靈感的發想和來源,從紡織段來說,布料由經緯交織而成,產品根據顏色、季節、功能,不同種材質的搭配,就像藝術創作那樣的不可預期,是一種偶發性,但也可以是一種可預測性的結果。
▲環境變遷的反思
吳孟珊認為:創作代表一種精神上的生產活動,藉由藝術創作本質深入理解並且認識自我與人,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也是一種實踐的活動表現。從自然界中獲取的靈感–山,在個人水墨書寫性上,她試著譜出屬於自我調性的創作,也是一種對環境變遷的反思,期許大家在面對現代工業社會在人與生態環境上出現倫理的失衡,進而影響觀者,一同以行動來保護以及重視這個地球的生態。
▲吳孟珊–呈現變了奏的山水全貌,試著喚醒大眾的生態反思。
吳孟珊(MOSEN WU)簡歷: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水墨創作組 在職碩士班 ( 2014/9~在學中)
華梵大學 美術系 水墨組 學士畢業 (2004/9 – 2008/6)
復興商工 美工科 繪畫組 畢業 (2000/9- 2003/6)
經歷:
協虹實業有限公司 產品設計師 (2009/8-2010/8)
瑞遠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設計師 (2010/8-2013/4)
潤泰全球股份有限公司 印花開發設計師 (2013/6-2014/9)
IROO 依洛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印花開發設計師 (2015/6-2016/7)
汎果創作國際有限公司 產品設計師 (2016/10~
經歷:
中華民國(第30屆)全國青年盃水彩寫生高中組比賽第2名
台北市光華獅子會(2002)水彩寫生優選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1/14-2017/03/05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TKtX8bKlH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GRQb-uiTxStxKinQMCmZtQYAD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