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釋連蓮」預購平台上線啦!現在下訂盛產期享用】
日前中國以不符合國際貿易規範、欠缺具體科學證據的做法,片面暫停我國釋迦和蓮霧輸入。此事引起各界高度關切,我們收到許多企業、電商及消費者的訊息,都說要力挺臺灣農民。我們也比照今年初因應鳳梨事件的方式,立即成立「好釋連蓮」預購平台。由於臺灣的鳳梨釋迦和蓮霧屬於冬果,還有一個多月才到盛產期,但為了回應國人的熱心,我們預先開放網站媒合訂單,消費者只要上線動動手指,甜美多汁的高品質國產鳳梨釋迦和蓮霧,在產季開始後就會陸續新鮮抵家。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快上 https://www.atri.org.tw/hotnews/page/163 填寫表單預購。
面對中國蠻橫無理的對待,我們已經編列10億元專案經費,全面啟動5大因應措施,全力維護農民權益。具體做法包括:1.採取外銷獎勵措施及擴大舉辦海外行銷活動,增加對香港、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等現有市場的出口數量,目標分別為釋迦5,000公噸及蓮霧1,000公噸。2.採取產季調節措施,分散市場供應量。3.加強國內促銷,例如企業訂購、農漁會協力團購、量販超市及電商平台加強採購、搭配5倍券鼓勵消費者購買國產釋迦與蓮霧等。4.強化冷鏈管理及多元加工。5.加速研發冷凍鳳梨釋迦技術,排除鮮果外銷檢疫限制。
臺灣的釋迦和蓮霧都是當季的代表性水果,多汁味美,富含膳食纖維及豐富營養素,絕對是居家旅行必備良伴。讓我們一起用新台幣,挺臺灣!挺農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0的網紅賴惠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賴Let's Go! 又來到六甲! 這次不是吃冰,而是與 黃偉哲 市長一起捲起褲管、踏入農田 結果我滿臉是泥土... 過去我們的溪北仍以「一級產業的農業」為主, 不過未來我們可以結合跨級二、三級產業,讓農業從這裡升級! 不論加工、還是供市民遊客品嚐都最新鮮、最在地! 而且未來一旦設立農漁產品...
冷鏈管理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宅配買菜收到爛蔬果」背後,台灣農業長期的運輸和冷鏈布建問題】
疫情爆發後,你嘗試過網購「蔬菜箱」嗎?
5月本土疫情升溫後,許多民眾改網購宅配生鮮食品,然而物流負荷不住,6月時三大宅配業者陸續宣布新竹以北暫停送貨,網購蔬菜等了一週才到貨、收到時已腐爛的事件時有可聞,北農群聚案曝光後蔬果拍賣量大減,情勢更雪上加霜。來到產地,農民也叫苦連天,許多菜卡在產地出不去,政府媒合郵局幫忙也未考慮到沒有冷藏設備⋯⋯
一次疫情重擊,凸顯了台灣農業最大挑戰,是在於如何維持穩定的運輸量能,和從產地第一線布建起「冷鏈系統」。
我們觀察到,這次疫情裡順勢而起、大受好評的幾家蔬菜箱、花卉業者,便是靠著完整的「冷鏈」管理殺出重圍。比如桃園一家從5月起經營蔬菜箱的合作社,和一般蔬菜到了零售階段才開始引入冷鏈不同,他們從摘採階段開始替蔬菜沖水、降溫,塑造了高超的保鮮度。業者告訴我們,曾經有空心菜送出去了沒人收貨,7天後送回來,「仍只有一點點發黃。」
雖然農委會早在2018年喊出要在全台興建11座冷鏈物流中心,但至今仍未有任何一座落成。社區疫情和北農群聚暴露了台灣農業長期的運輸和冷鏈布建問題,在尚難看見疫情終點的狀況下,農業主管機關和業者更該想想讓宅配蔬果永續經營的可能⋯⋯https://bit.ly/3BsHJSd
#延伸閱讀
【COVID-19下的農業現形記──失溫的人情、產銷和運輸冷鏈】https://bit.ly/3mFAGRX
#北農 #COVID19 #本土疫情 #農業 #蔬菜箱 #物流 #運輸 #冷鏈
冷鏈管理 在 營養師環環- 郭環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安上課啦
這次接到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邀請,要去桃園、苗栗幫想要創業的朋友建立食安知識,一起為食安的推廣而努力~~~
——————
以下6大主題都要介紹
1. 食品安全
2. 成本控制
3. 冷鏈管理
4. 食品標示
5. 烹調作業規範
6. 功能性素材開發
在一天之內要講這麼多內容,內心掙扎很久哪些要講細一點,因為實在都好重要啊😆😆😆
天氣慢慢變熱,一不小心很容易食物壞掉~
如何做才能夠把大方向掌握住,就是本次環環設計課程的理念,避開風險、掌握成本、創造利潤🥰
——————
累積好幾年跟廠長、主廚、廚師、廚房阿姨、叔叔耳提面命講破喉嚨的日子,我相信團膳營養師還有眾多食品從業人員,每一位都是需要建立一樣足夠的觀念,一起成為食安守門員~
食品安全就是靠良心啊
食品安全就是靠良心啊
食品安全就是靠良心啊
📎細心做事、小心風險📎
#食安 #食譜 #創業 #法規
#食安法 #食 #食物
#營養師環環
#營養就問營養師
#飲食就問營養師
#營養跟我吃
#飲食跟我吃
最後祝大家 連假快樂❤️
冷鏈管理 在 賴惠員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小賴Let's Go! 又來到六甲!
這次不是吃冰,而是與 黃偉哲 市長一起捲起褲管、踏入農田
結果我滿臉是泥土...
過去我們的溪北仍以「一級產業的農業」為主,
不過未來我們可以結合跨級二、三級產業,讓農業從這裡升級!
不論加工、還是供市民遊客品嚐都最新鮮、最在地!
而且未來一旦設立農漁產品冷鏈管理中心,
還可以保持我們農漁產品的新鮮度,外銷全國也不是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