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Talks 2021 S2《 攝影—電影:火與冰的互滲 》🎊
因疫情因素,欲現場參與請先報名 👉️ https://forms.gle/qkyFKD7BbCudkSix6
「電影充滿了光與影,不斷地運動,稍縱即逝的瞬間,搖曳不定地閃現,就像壁爐中的火焰那樣。攝影是靜止不動並且凝固的,它具有冷凍的力量,能夠保存物品經歷時間而不腐朽。火會將冰融化,而融化的冰又會將火熄滅。」—Peter Wollen
攝影跟電影是如何互相競爭與不斷將彼此的特性施加在另一方?「凝固的攝影」和「流動的電影」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靜態與動態是互相對立的嗎?本次講座將邀請影像創作者吳家昀與雪克,分享自己的創作脈絡,並進一步探討靜態影像跟動態影像之間的辯證關係。
雪克跨媒介地運用電影、攝影與文學檔案,將靜態檔案屍骸混搭、重組與回魂成新生命,並批判性地探討歷史對集體記憶的形塑,引導我們從另類角度再度回返歷史;吳家昀將透過創作脈絡的分享,探討物質與數位、可見與不可見、平面與空間、內與外、動與靜之間的辯證關係,進而在空間幽微的部署中重新喚起觀者的身體感知。
在他們的影像創作中,不只是肯定動態(火)或靜態(冰)的兩端,而是互相滲透於「火與冰之間」。透過他們的作品,觀眾或許也可以在批判與詩意之間,重新想像歷史、記憶、空間、影像對身體構築的另類可能。
9月23日(四)晚上7點半,歡迎大家來參加此次Photo Talks,一同來了解、思考吳家昀及雪克的另類的影像實踐。
---
📢 參考資料|
吳家昀👉️
https://chiayunwu.com/artwork/a-song-for-loss/
《失去之歌》為一件將電影物質化的空間裝置,由人物、情節和場景組成,透過不在場的作者敘述游移於家、國家和世界間的處境,以並置的空鏡交織虛實物件呈現等待被認同的狀態,建立一靜止且未定的場景,穿透在介於之間。《失去之歌》轉換電影其平面音畫的表現形式成為存在於立體空間的影像裝置,將有限的觀影時間延展為可穿越的空間,並藉由物質的永恆時間介入影像的片刻時間,重構以哲學為基礎的時間媒體,模糊道具與物件、場景與空間、情節與記憶的界線。同時,亦探究著電影技法與藝術形式何以在時空邊界展現事物的一體兩面,且在後設觀點及私人情感間試圖重新定義「本質」之事,處理遺憾的不可視和不可觸。
雪克👉️ http://shakeorangebud.net/index.php/2018/-taipei-park/
《回魂記》與《台北公園》這兩件肖像畫形式的系列影片,分別從臺灣電影與文學中提取角色,勾勒不同時代臺灣人的影像再現。透過這些來自電影或文學的虛構角色,我們可以觀察到臺灣社會與文化曾有的樣貌與精神。
---
講者|吳家昀、雪克
主持|沈柏逸
時間|2021/9/23(四)19:30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9號 )
入場|19:00 開始入場
✅ 因疫情因素,本場講座採報名制,現場參與人數上限為15人,額滿後將不開放入場
✅ 報名成功者,現場座位將保留15分鐘(19:30~19:45),臨時無法前來者請盡早告知。若活動開始15分鐘未到場,將開放現場觀眾報名入座,謝謝!
✅ 活動可能配合指揮中心指示調整辦理方式,若有調整,將另行通知!
備註|
1. 本場活動將進行直播
2. 免費參加,歡迎自由樂捐(捐款200元以上可得到 #飲料兌換券 一張)
3. 防疫期間,參加講座請 #配戴口罩、#量測額溫、#消毒雙手 再入場
4. 場地位處巷弄,循門牌而來可能會迷路。歡迎參考網路地圖,或官網的「位置」頁面:www.lightboxlib.org/locati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Pin Cheng J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品城記 #零食 #蛋酥 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款小零食,靈感就來自於這種童年的記憶~把調製好的蛋液放進油鍋中炸十餘分鐘,直到蛋液充分脫水吸油、凝固成絲狀。 取出後壓製成型,就成為了眼前這塊——“黃金蛋酥”。而在蘇杭小吃中,它又叫一品蛋酥。 作為番薯欽點的零食,這款黃金蛋酥當然需要一個霸...
凝固點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閱讀筆記
#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
性傑說,他對於新詩的定義是,「置身於宇宙的某一處,擷取從靈魂深處傳來的回聲。」
在《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書中讀到這句話,使我的思緒在其間駐足良久。
我想,如此身心靈的全部參與,何只是對於新詩的定義,也是整個人生對於存在的共鳴吧。
「此在人生,我渴望真實與永恆。藉著書寫,倏忽即逝的都找到恆定不移的可能。」在書中的另一頁,我讀到的另一句話,彷彿是對前一句話的印證。
把瞬間閃爍的靈光以文字凝固下來,將流過生命的片段書寫成章,讓那些瞬間與片段可以在人生的道途上陪伴自己久一點,留待往後去翻閱,就算有一天,一切的書頁與紙張也將灰飛煙滅,至少那些文字曾經存在過。
性傑的這本三十年詩文精選集需要慢慢地讀,然後會在某個瞬間因為被書中的一句話或一行詩觸動,也聽見自己內在的回聲。
.
#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ˍ凌性傑詩文選
博客來|https://reurl.cc/eEDYqR
凌傑
#彭樹君
凝固點定義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滴果汁滴落 ◎鴻鴻
一滴果汁滴落在
我正在讀的詩上
我沒有立即擦拭;
慢慢暈開了
這一行的氣味,韻律,情緒綿長。
一滴果汁滴落,落在
一位遠方詩人新成的詩作,
他曾在無知的年少下放
到更遠的遠方做鍋爐工、煤爐工、車間操作
在那兒認識了漂鳥草葉和只存在夢裡的姑娘
入獄,平反,突然又被派去管理倉庫,投閒置散
這一切都沒有人在意;
四十七歲的某一天,窗外的櫻花開了
他想起幼年的小巷,通往那
內心幽深盡頭的海洋,記憶陽光一樣射入
牆面的塗鴉,多麼像一首精心安排的詩,乘風
飛過
海洋,降落在我的書桌上
我喝著果汁,心不在焉地
等著夏天過去。童年的夏季
我偷過母親的錢筒打過哥哥欺騙過老師
長大後的某一天,忽然發現自己還愛著一個以上的女子,於是開始寫詩
長大後的哥哥教我,喝完鋁箔包
要把它壓扁,減少地球負荷的垃圾
也算是救贖人類的罪惡吧
我順手一擠,一滴殘餘的果汁
濺落在詩人的小巷裡。 一滴
果汁,誰知道它來自
遙遠的南非還是哪裡?它在果園內
聽不見外面的示威,抗爭,歧視,也沒有人在意過
這麼一顆陰暗的果子。
它無所謂地生長
無所謂地被擠壓封藏
又無所謂地
滴落;
或是滿懷盼望地成長
痛楚地被擠壓,而後
憂傷地滴落──
沒錯,這些不過是詩人任意的猜測
我們無以憑藉
只有它最後的芬芳
和顏色,鮮明
鵝黃,凝固在一首詩上
當手輕撫,光滑的紙面
完全無法顯示它和那些字跡的存在
然而又如此觸目,彷彿
為了證明回憶的堅定,飽滿
香馥,甚至帶有甜意
沒有人會誤會
它是一滴淚水。
註:此詩獲得1993年時報文學獎首獎。
--
◎作者介紹
鴻鴻。身兼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策展人。
1964生於台南。曾獲吳三連文藝獎、2008年度詩人獎、南瀛文學獎傑出獎。出版有詩集《土製炸彈》、《女孩馬力與壁拔少年》、《仁愛路犁田》、《暴民之歌》等,2019年最新作品為《樂天島》。散文《阿瓜日記──八0年代文青記事》、《晒T恤》、評論《新世紀台灣劇場》及劇本、小說等多種,創辦《衛生紙+》詩刊(2008-2016)。現主持「黑眼睛文化」出版社及「黑眼睛跨劇團」。
--
◎小編怡璇賞析
鴻鴻所給人的印象,通常是勇於打破框架的,一方面是他所處的時間軸上,正好承接前行代,因此要如何回應瘂弦等前輩關於「問題最少、最小」、「沒有歷史包袱」的標籤,是當時的他必須去處理的問題;二方面是他寫詩的時間點早,從高中時期(1981年)就陸續寫成詩作,分散投遞在《現代文學》、《創世紀》、《陽光小集》等刊物,無可避免地在成長的過程,對於自我進行定義與再定義。
這件事情甚至詩人早有意識,在第一本詩選集《黑暗中的音樂》曾自言:「由於寫作時間涵蓋了我成長變化甚大的十五歲到二十五歲,其間對語言的態度隨著對其它事物的認知而迭有更易,展露的風貌自相殊別。」
詩對於這個時期的鴻鴻而言,更多是作為一種具備詩語言的日記,換言之,這個時期看見的居多還是自己。到了《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可以看見鴻鴻的創作內容逐漸脫離了個人情感,「旅行」既能作為一種與世界聯繫的方式,同時也將個人從舒適圈中抽離出來,這首〈一滴果汁滴落〉便收錄其中,發表後即獲得了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
這首詩基本上保留了鴻鴻早期的風格,既生活又抒情,但同時又可以見到對於社會的關懷。首句由「一滴果汁滴落在」開啟,以詩人所在的空間切入,這是一滴落在詩句上的果汁。而這滴果汁便隨著推進打破空間與時間的維度,開始藉由浸潤來到「一位遠方詩人新成的詩作」,這裡所提到的勞動階層與任人擺布的生命(他者),都是「這一切都沒有人在意」一句所囊括的對象。
接著筆鋒一轉又回到「我」本身的生命經驗,這個尋常「我」之所以寫詩,興發於美好的事物:「長大後的某一天,忽然發現自己還愛著一個以上的女子,於是開始寫詩」隨著畫面如同電影按下播放鍵,又回到果汁,這滴果汁明明是「我」順手一擠,詩人卻說「一滴/果汁,誰知道它來自/遙遠的南非還是哪裡?」
南非作為一個顯而易見的提示,主題已經來到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暴力與衝突,「一滴/果汁,誰知道它來自/遙遠的南非還是哪裡?」果汁在此詩的作用當中,可以說提供給讀者一個視角(鏡頭所聚焦處),並隨著鏡頭的變換而到處「旅行」,因此「這些不過是詩人任意的猜測」這些不過是詩人串起的故事結構,讀者所擁有的真實,只有那第一顆鏡頭拍下來的:滴落在紙頁上的果汁。果汁的狀態是可以被觀看的,因為「我」與「讀者」在意它的發展,而現實中這些被忽略(不被觀看)的真實,卻反而像虛構一樣,可以任由「我」鋪排操弄。
這首詩揭示了詩人寫詩已經從純粹的「日記」變為「發聲器」,同樣具備功能性,但前者強調「個人」,而後者則更多面向社會。
--
樂天島◎鴻鴻
B面
在一座悲劇的島嶼上一定有樂天的島民
即使地震、颱風、都更,讓他們的財產或親人
一夕化為烏有,也不能阻止他們爬起來
繼續打拚,繼續念經,繼續忍氣吞聲
頂多每週看一次健保給付的醫生
.
不管是因為睿智或白目
樂天的島民任憑每個統治者的課綱覆蓋自己的歷史
他們學舌,學不像也很自得
持哪一國的證件無關緊要,只要你愛國
就算是黑幫,警察也替你開道
.
身為奴隸的記憶,讓他們把疫苗當做基因
時而扮演入侵者,掠奪別人的山林土地
時而扮演殖民者,苛扣員工和僕傭的假期
他們給自己的命名都富含高尚的意象
例如洪蘭或曾志朗
.
家庭失和就怪小三,生意失敗就拜妙禪
黃金套牢就買股票
霧霾穿堂入室就趁機多製造一些口罩
安樂死不成就拿刀互砍
在自己出題的考試裡,拚死拿到高分
.
樂天的島民有種無可救藥的天真
相信消失的正義有一天會回來認親戚
他們鍥而不捨連署抗議、寫布條、排練行動劇
還要將遊行留下的垃圾收乾淨
並把這些都拍成藝術電影
.
當惡鄰眼露凶光,有些島民立刻喊出一家親
還在屁股紋上菊花刺青以示歡迎
慷慨割捨小時候的恐龍當做見面禮
無奈即使換了電池還是慢吞吞
徒然洩漏了從遠古活到今日的卑微意志
.
即使被瘋狂如此折磨
樂天的島民仍然有機會從眼角的餘光看到自己
像同情一尾即將被大快朵頤的透抽
他們也會在咽下自己的觸手時流淚
那種溫柔,讓他們在末日前還有機會被拯救
.
遠方有人獨立公投了,他們笑一笑,繼續看韓劇
在一座悲劇的島嶼上一定有樂天的島民
.
A面
單車載兒子滑下斜坡
「河邊到了!」
我開始唱歌,為了避免指出
腥味在風中,死魚在淺灘。
.
兒子興奮地指著對岸興建的高樓
「我長大可以開大吊車嗎?」
你長大開什麼都可以
但我沒說,那些樓房即將把天空和河岸據為己有。
.
「等雨停了,
我們出去玩好嗎?」
當然好。但我沒有告訴他
這場雨會一直下到北極冰層溶光。
.
「我可以跟你一起倒垃圾嗎?」
他喜愛垃圾車的音樂
跟我小時候一樣。
我小時候還喜歡聞機車屁股的油煙呢。
.
他喜歡看捕鳥人爬樹
吹捕鳥人的排笛
但我還在猶豫怎麼告訴他
捕鳥人手中的繩子是為了自殺。
.
天空的每一隻鳥都像我們一樣旁若無人
水缸的每一尾魚都像我們一樣身不由己
貓咪的每一次嘔吐都需要關心,而非抱怨
每一個玩具都有它的尊嚴
.
他最愛吃香蕉
那些飽滿漂亮的香蕉
他相信,我也相信
這座島嶼的香蕉可以讓他吃到世界末日。
--
〈樂天島〉是鴻鴻的詩集《樂天島》的同名作品,向陽於序言寫道:「這本詩集,因此是鴻鴻對現實社會所進行的「革命詩學」的又一次精采展現。」這篇序幾乎寫明了《樂天島》存在於文學史上的定位與價值,即從「現實主義」到「新現實主義」。「樂天」除了指涉臺灣人民,其實也是孩子的名字,這座島除了屬於臺灣人,也是孩子樂天的島。
於是,全詩為一題兩式,分別為〈樂天島(B面)〉、〈樂天島(A面)〉,B作為詩人獨白,A則呈現與孩子的對話過程。AB兩面作為一種形式,除了提示其截然不同的兩面性外,也能從這樣的影像語言略窺鴻鴻跨媒介的創作風格。有趣的是,在錄音帶中的B面,通常收錄的是不那麼符合大眾口味的曲目,B面卻先於A面被讀者所見,或許也暗示了B面所談論的內容,過於真實而不受人喜愛。
A面讓「我」與「孩子」進行對話。以前的鴻鴻便慣於使用童話作為詩語言,如今孩子的童話與大人的童話,要如何進行對話?可以見得「我」縱然知道世界之惡,對於正對這個世界建構認知的孩子,仍然選擇溫柔以對,讓孩子不需要提早成為大人。
樂天島除了作為「革命詩學」的一部分,同時也告訴了詩人身份上的轉換,除了作為創作者現在更是一名父親,要如何在提筆寫下社會問題時,去面對兒子的探問?鴻鴻的創作歷程於是進入了新的階段。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金車現代詩獎過去有舉辦「網路人氣獎」,2017年是最後一屆人氣獎,在2018年到2019年,可看出明顯競爭強度提高。
——小編P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文學獎 #時報文學獎 #鴻鴻 #社會關懷 #南非 #身分轉換 #父親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4/20210401.html
凝固點定義 在 Pin Cheng J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品城記 #零食 #蛋酥
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款小零食,靈感就來自於這種童年的記憶~把調製好的蛋液放進油鍋中炸十餘分鐘,直到蛋液充分脫水吸油、凝固成絲狀。
取出後壓製成型,就成為了眼前這塊——“黃金蛋酥”。而在蘇杭小吃中,它又叫一品蛋酥。
作為番薯欽點的零食,這款黃金蛋酥當然需要一個霸氣的包裝~眼前這個嘻哈味十足,有點像嘉升的同志就是曾老闆花重金請回來的代言人~
裡面的每一塊蛋酥都是獨立包裝,非常方便衛生,一根手指的大小,連上班上課時所需要的隱蔽性都貼心地為你考慮到了。
“蛋酥”完全符合“酥”的定義,在蛋酥中部稍稍用力,馬上就分成兩半,絲狀的碎末窸窣落下,酥脆的質感得到最直接的驗證。
口感也在意料之中,真正的酥脆不需要用力咀嚼,只需要在舌頭與上顎之間稍稍用力,就能在口腔中散開,蛋酥在散開之餘,並沒有入口即溶的感覺,而是化作一條條細而韌脆的蛋絲在口腔中游走,就有如受驚的魚群一哄而散的感覺,口感非常獨特。
既然稱為蛋酥,雞蛋自然是主角,為了讓口感更佳,我們選擇了60%+的蛋液配比,保證質感之餘,蛋香味也十分濃郁。
入口微甜,蛋絲之中還有陣陣焦香與油香,與甜味搭配的口味跟焦糖布丁有幾分相似。作為一款輕盈之餘,口味與口感都十分有吸引力的小吃,無論是日常嘴饞還是作為下午茶點心,相信都會是很不錯的選擇。
要說這款產品有什麼缺點,畢竟是油炸類的食品,首先多少會有點上火,油炸過後雞蛋內部的水分被瀝乾,吃起來多少也會有點膩。
對於受不住誘惑的人來說,用一杯好的茶飲解膩非常必要。對於這款蛋酥來說,無論是傳統茶還是輕泡混合茶都能完美匹配~經過驗證,我們商城上的小青柑或者蜜桃烏龍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你的城市哪裡好吃哪裡好玩?全在這3分鐘原創視頻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IUXfzicLWE/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bvHCnrVSvsuejdzhapf87_jV9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