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發達、各種商品都能輕易找到販售來源,不只台灣景氣不好,國外廠家為了多銷甚至提供包運或含運,讓市場上能有更多選擇,也不再被傳統代理商掌握銷售命脈,當價格不是絕對影響因素,服務自然必須提升。
國外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但大品牌一定比較便宜,如果不是從事貿易這行的小夥伴,多多少少會納悶中間差價去哪了?
也可能誤會這是門簡單好生意,為免洗了頭才發現沒水,又或見到心儀商品一個手滑、從此踏入等貨跑關心酸日常,因此根據過去自己經驗,加上眾多老前輩分享你可能沒想到的眉角:
進口貨物包括衝浪用品都會有下述費用
一.海外部分
1. 國外稅金8%
2. 包裝費用
3. 內陸運輸費用
4. 跨國運費
二,國內部分
1. 報關所需費用(拆櫃驗櫃報單倉儲文件等)
2. 關稅
3. 營業稅
除非本身是進出口貿易行家或可以靠行,否則小量進口的手續與費用加上去後、會比網站上看到的訂價高得多的多得多,這還沒有加上時間與試錯成本唷~直白點說,#網站上看到的售價不代表你實際到手的費用
有這個基本認知後,訂國外的商品是很好的訓練,指的是在語言/溝通訓練/日夜顛倒/耐心/懂多少髒話/往心裡吞多少垃圾方面,當然在東西到港開箱的那刻,這些都是值得的!
代理商與自購自運的差異,除了價格外
#重點在服務與風險
首先認識一下有哪些種類的代理商:
「獨家代理」:代表某個區域被其壟斷,即便是直接聯絡原廠也會被婉拒,他們的貨量大、以量制價讓取得價格低,這類商品自行進口的c/p值較低。
「經銷商」:非獨代、沒有地區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跨過他們直接向原廠購買。
那為什麼這類非獨代的經銷商還能存活呢?
這就關係到前面所提的服務與風險
衝浪板進口的注意事項:
1.運送過程的保護
花錢包得好不一定不會破
但不花錢運輸肯定各種破
受損風險本身就是一成本
能先跟原廠溝通分擔風控是最好
白紙黑字或購買運送險也是條路
2.與窗口的溝通
長期配合熟悉廠商習性
量大容易獲得原廠的重視
跑單幫或一次性購買真的賭人品
自己就遇過對方拿滯銷品充行貨
3.客製內容拿捏
材質、尺寸、色膏、龍骨、加強處
選配、標配、加價購項目
整合複數單需求是超乎想像困難
有些單色加價,兩色反而免費
或正面不加錢,背面收三倍
藝術家的收費標準根本迷因
這些都小case
做對是應該
到港開箱發現整批不知道誰的會哭笑不得
4.合約完成的定義點
國外廠商一般收訂就要全額付清
後續有沒有寄出,時間有無拖延
貨到哪個轉運點貨品內容正確與否
想用合約定義都不見得被搭理
訂單量小,人家願意接就偷笑
5.大環境的影響因子
疫情影響原料生產/貨運時間費用
如果不是常年配合的貨代與報關行
此時不哄抬價格更待何時
更別提等待併櫃可能都海枯石爛…
這些是真實會遇到的問題,想避免跟處理需要經驗累積,也是單看網站價格無法被量化的服務,自己訂東西就當作學習,跌久了膝蓋都很硬
網路上的售價與最終到台灣的成本大約會差多少呢?以下舉個例子給大家自行參考
各國皆不同,中國的出口報價情況是這樣的
CBM:計算貨櫃的容積單位
1CBM=1立方公尺
海運費:USD35/CBM
CFS:USD10/CBM (併櫃裝箱費)
DOC:USD45/SET(出口文件費)
VGM:USD10(載貨貨櫃驗證總重)
報關費:USD70/SET
買單費:USD70/SET
提貨費:看是賣方或買方支付
台灣換單費 NTD 2300
台灣拆櫃費 NTD 380/CBM
燃油附加費 NTD 210/CBM
海關驗關費 NTD 500
台灣報關費 NTD 2400
海上保險費 NTD 400
EDI NTD 50/SET
倉租 NTD30/CBM/DAY
機械使用費 NTD55/CBM
關稅 2.5% (衝浪板)
5%. (配件)
營業稅 5%(NTD)
進口長板都是3CBM起(長度關係)
短板至少要2CBM起 (材積問題)
由此可推算大約的成本費用,有些是固定費用需要數量攤分,依照經驗與現實條件,進口6片以下非常不划算,這也是團購都要湊單等單的原因。
上面只是故事的冰山一角
商品要有市場都必須建立在需求上,畢竟 ....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除非這東西沒人進口,或是價差大到已經是黑心的程度,否則忙了一圈發現省個幾千元... 耗費時間浪費精力最後可能還跟好朋友撕破臉,才是真正得不償失
經過很多次教訓後,我認為
#能用錢解決的都是小事
#老了時間成本越來越重要
#有開團的歡迎揪我
畫虎爛分享時間
如果有影響到店家權益或覺得不該說
請私訊我討論
但效用不高因為
反正我也不會撤文😅😂😂
出口運費營業稅 在 創業圓夢 Start-up Hub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打算從國外進口手機配件等周邊商品的小睿問:
「商品從國外進口到臺灣,進口關稅要怎麼計算?」
👩🏫小編說明書:
#關稅 是商品進出口時海關所課的稅,包含 #進口稅、#貨物稅 及 #營業稅,只有部分品項的商品要繳納貨物稅。
計算方式如下:
💡完稅價格(DPV)= 離岸價格(FOB)+運費(F)+保險費(I)
💡進口稅= 完稅價格 x 關稅稅率
💡貨物稅= (完稅價格+進口稅) x 貨物稅率
💡營業稅= (完稅價格+進口稅+貨物稅或菸酒稅+菸品健康福利捐) x 營業稅率(5%)
進口稅率及貨物稅率會因為貨物的品項而有所不同,若有需要可至 #關港貿易單一窗口 網站查詢,營業稅稅率則固定為5%
今年5/16開始實施進口包裹實名制,快遞包裹總價值超過兩千元時,就要課徵進口稅關稅,價值兩千元以下的包裹每人每半年有6次免稅額度,想要透過海外購物平台進貨的商家們也要留意囉!
還有進出口相關問題嗎? 歡迎撥打 #創業諮詢服務專線☎️0800-589168 預約專業顧問幫你解答!
#新創圓夢網 #創業問與答 #貨物進口 #進口關稅
出口運費營業稅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長知識小文1》
雖然大家不喜歡看長文,但由於美中貿易戰之下,意外導致非洲豬瘟席捲全中國,並讓中國豬肉價格攀升,一夕間回到所謂的中國「糧票」配給年代中。
藉機重溫國民黨威權年代中的「糧票」配給故事喔!
◆國民黨政權流亡入台後,處於極端的「#政權存亡」焦慮:
* 轉化成經濟上兩大目標:1. 經濟穩定;2. 資本積累。
* 所謂『穩定』表現在對物價的高度控管一事上:如碼頭工人搬運費、三輪車資、腳踏車保管費、理髮、浴室、旅社、豬牛羊肉、洗染、縫紉、碾米與腳踏車等物價,皆是透由議價訂定。
◎ 特殊事件:
*1959年的「#八七水災」,限制物價專案小組,更頒行全台豬牛羊三牲禁屠八天、非禁屠日限制購買,透由限價、限購與禁屠進行肉價管控。
◆中國國民黨打造的『#軍公教福利體制』:
*1952年成立『公教人員生活配給委員會』:配發公教人員日常生活用品,以改善一兩百萬來自中國的政治難民群體生活狀況【軍人軍眷福利已有特殊法令】。
*#配給品:食用米(糙米)、燃料用煤油、食用花生油、精鹽等。
*1970年代經濟發展,實物配給制度修正為可「擇領實物或改發代金」,實物配給改為類似糧票或米票的配發制度,並為了配合台灣節育政策,該制度限定了實物代金的口數為五口。
*按照此政策,國防部福利總處成立軍公教福利中心,專門代發軍公教生活必需用品,後來更成為一種特殊的百貨零售賣場。
*只要有公務員身分,即可有軍公教購物證,進場採買。因為服務的對象主要是軍公教人員,軍公教福利中心不必繳營業稅,還有政府補助,所以商品價格只有一般通路的七到八折。軍公教福利中心的經營蒸蒸日上,但是部分福利品卻流入市場,引發與民爭利的議論。
*一九八九年,國防部決定專心經營「軍方限定」的國軍福利站,將供銷公教福利品業務民營化,由創辦台中客運、第七商業銀行等公司的張啟仲接手。
*全聯福利中心前身為軍公教福利中心拆分後以供銷公教福利品為主的「中華民國消費合作社全國聯合社」(簡稱全聯社),後以民營化改制為公司。
◆ 《勞動基準法》第二條第三款定義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 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
◇ 實物工資:貨幣工資的對稱。指以實物形式支付工人的工資。不論資本家採取貨幣形式支付工人工資,還是採取實物形式支付工人的工資,工資的本質都沒有發生變化。
*問題1.:軍公教的『#實物配給』,是不是早年軍公教貨幣工資之外的工資呢?
*問題2.:那麼反年改的軍公教,常常說早年它們為國奉獻,工資很低,或許他們是貨幣工資相較本地農民跟勞工低,可是若加上配給的『實物工資』與相關福利,那麼軍公教早年待遇真的有比較低嗎?
*問題3:在物資不充沛的年代中,實物工資的價值是否不低於貨幣工資呢?
◆台灣經濟發展最該感謝的兩個群體:農民與勞工
*早年國民黨政權實行米糖統制和低糧價措 施,通過田賦徵實、隨賦收購、肥料換穀、出口差價等政策,將農業剩餘有效地向工業 轉移,加速了工業部門的資本累積。
*低糧價:透由軍公教配給,進行軍公教重分配,讓農民墊支承擔軍公教的支出。
*低糧價:讓勞工生活成本降低,而得以讓勞動力價格也得以壓低。
*低糧價與低工資:創造出口導向經濟體,透由低廉勞動力做為出口競爭力來源,造就後來台灣經濟奇蹟。
*台灣社會最該感謝:農民與受僱勞工
PS. *雖然在這種速食滑臉書的年代中,把事情原原本本談清楚很不受歡迎,但還是希望跟大家分享囉!我骨子裡依舊非常old school.
* 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想像跟創造力所帶出的視野,是建立在充分知識背景上頭的,而不在於輕小短薄的KUSO梗。總之,分享之!!
#配給 #糧票 #實物工資 #軍公教福利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