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關係 #依戀關係 #不可思議的機制
#安全堡壘 #回應性 #感受性
.
依附機制其實與我們人類健康及生存息息相關且不可或缺,這點在上世紀末已經闡明,近年更加受到矚目。
.
依附機制一方面與男女交往成家、生育子女有關,一方面則與遠離壓力,順利融入社會有關。換句話說,最近社會上急速增加的虐待問題,以及與憂鬱、壓力相關的障礙問題, 這些都和依附脫離不了關係。
.
第一個注意到依附現象並將其理論化的,是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他剛當上心理醫生不久時,參與了一項針對不良少年實施的臨床研究,調查四十四名犯下竊盜案的少年,結果發現這四十四名少年都有缺乏母愛的問題,於是,鮑比開始將注意力放在個案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英國遭納粹德國空襲,為避難產生大量「疏散兒童」,鮑比又注意到這些與家人分離的孩子身上出現各種身心問題。大戰結束後,世界衛生組織委託他著手調查戰爭中失去父母的兒童狀況,證實失去母親會對兒童身心造成嚴重傷害。
.
當時的主流精神分析理論更重視子女與父親的關係,認為兒童與母親之間只有哺育照護等功利性的關係,甚至流行一股強調兒童與母親關係過於濃密將有害兒童身心發展的風潮。
.
相較之下,鮑比秉持自己的研究成果,認為與母親之間的連結會對兒童產生更重要的作用。起初他使用「母愛剝奪」(maternal deprivation)一詞,強調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連結遭到破壞時會造成負面影響,之後轉而著眼於此一連結帶來的正向效果。他將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連結稱為依附(attachment),認為依附機制不只人類,在哺乳類身上也可看見,是一種生物學上的機制。由於重視生物學的一面,依附療法成為與精神分析等心理療法有決定性差異的理論。
.
一九七〇年代前後,鮑伯和他的共同研究者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幾乎確立了今日為人熟知的依附理論架構。
.
根據他們的依附理論,年幼的孩童與特別關愛這個孩童的養育者(通常是母親)之間,會產生一種名為依附的特殊連結。在此一連結的作用下,幼子產生跟隨在養育者身邊的欲望,養育者也會在與幼子分離時感到不安與警戒,藉此防禦外敵加害幼子。
.
依附機制的作用還不只如此,唯有從安全穩定的依附關係中產生依附連結,孩子才會開始關心外在世界,展開探索行為,進而促進社會性與知性的發展。相反的,沒有安全穩定的依附關係,就會出現在父母的疏忽下分離,必須自己守護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反過來無法脫離父母,對探索行為造成妨礙的狀況。
.
除了先進國家,愛因斯沃斯也在烏干達等發展中國家觀察母親與子女的關係。結果,她在建立了安全穩定依附關係的親子身上發現「安全堡壘」的機能,認為孩子是否能獲得安全的依附,取決於母親的反應。
.
依附可大致分為安全型與不安全型兩種。不安全型又可再分成反抗/矛盾型與逃避型、紊亂型。母親與孩子之間的依附屬於哪種類型,明顯表現在母親將孩子一人留下時孩子的反應,以及母親回來後的反應上。
.
◼️擁有安全型依附的孩子,就算母親不在身邊,也只會呈現少許不安,等母親回來後,孩子亦能坦然表達喜悅。
.
◼️相對的,反抗/矛盾型的孩子一看到母親不在就會展現過度不安,母親回來時更無法坦然撒嬌,而是呈現出生氣或拒絕母親擁抱的反應。逃避型的孩子則是無論母親離開或回來都不在乎,注意力只放在自己的遊戲上。
.
◼️至於紊亂型則沒有固定反應,孩子對母親的表情態度非常敏感,配合母親的態度做出反應,不同狀況下甚至可能出現完全相反的反應。有些孩子只要母親一靠近,身體還會瞬間僵硬。這種類型的特徵,是孩子臉上會同時出現渴望關愛與驚慌恐懼的扭曲表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受虐兒或長期籠罩在父母陰晴不定支配下的孩子。
.
幼兒期的依附類型具有持續性,有七成的人成年後仍維持一歲時的依附穩定性。青年期前確立的依附類型稱為依附形式。成人的依附形式多半可區分為焦慮型(受困型)、逃避型(輕視依附型)、恐懼.逃避型、未解決型等等。焦慮型與逃避型分別相當於幼兒期的反抗/矛盾型及逃避型。恐懼.逃避型則同時具備焦慮型與逃避型的傾向,未解決型則是與父母之間存在依附問題未解決所造成的傷害,也可以說與紊亂型相當接近。
.
另外還有一項重要發現,當他們在追究母親的哪種特性造成依附安全或不安全的差異時,發現答案就在上述愛因斯沃斯提及的「安全堡壘」中。當母親成為孩子稱職的安全堡壘,孩子身上就能培養出安全的依附。
.
更進一步來說,安全堡壘有兩項重要條件,那就是「回應性」與「感受性」。
▫️回應性指的是針對孩子的不同反應做出確實回應,
▫️感受性則是確實感受、讀取孩子的情緒與需求。
▫️可想而知,必須先具備高感受性才有可能達到高回應性。
.
這些發現對精神療法或心理療法的思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當時卻很少被納入治療第一線,鮑比和愛因斯沃斯也沒能建立一套新的治療理論。他們雖然理解到依附現象真正的重要性,之後又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依附理論才實際運用於臨床診斷。
.
「重視與幼兒的互動」這一點,或許很容易和重視幼兒期的精神分析理論混淆。像「三歲兒神話」(譯註:兒童三歲前母親必須專注於育兒,否則會對成長發展有不良影響的說法)至今仍有負面批判,被視為不符科學想像。
.
之所以產生這類誤解,是因為提倡依附理論的,原本都是信奉精神分析的人。因為反對依靠任意解釋,沒有客觀證據理論的精神分析,時代潮流開始轉向基於實證的科學式心理學及精神醫學。帶領這股潮流的,正是行為心理學及精神藥理學。依附理論是立足於生物學基礎上的理論,與精神分析有本質上的差異,即使如此,依附理論依然被視為精神分析的旁枝,曾有一段時期,依附理論隨著精神分析學的衰退遭世人遺忘。
.
#依附理論之復權及推廣展望
.
不過,社會上虐待事件的增加及受虐兒身上明顯可見的依附障礙狀態又逐漸改變了狀況。依附障礙開始被視為一種心理障礙,過去鮑比在戰爭孤兒及疏散兒童身上發現的狀態,也出現在一般家庭之中。
.
比起發展中國家,受虐兒及孤兒身上看見的不安全型依附於近代都市出現的比例更是高得異常。最初發現這一點的就是愛因斯沃斯,她在烏干達研究時只發現極少數例外的逃避型依附個案(這種依附形式的孩子對母親不感興趣或不追求親密感),但研究據點轉移到波士頓後,這種依附形式的個案卻佔了極高比例。這個結果使她感到非常驚訝。
.
此外,根據緬因等人的研究,證實母親的依附類型以極高比例與孩子的依附類型相符。此後,依附不再被視為個人問題,我們開始明白,這是一個橫跨不同世代的連鎖問題。
.
無法從父母身上獲得安全穩定的愛,或是對父母出現不安全型依附的人,往往也無法對自己的小孩產生安全穩定的依附,連帶的,這個小孩也將擁有不安全的依附,這已是經過許多研究證實的事實。
.
依附理論另一個更大的進展是從生物學機制的角度分析依附到分子等級。二十世紀初期,人們發現名為「催產素」的荷爾蒙與授乳及分娩有關。事實上,現在我們知道催產素也支持著親子或夫妻之間的情感連結。
.
此外,進入本世紀後,又發現催產素有著更驚人的作用。包括融入社會、與他人目光相對、產生親密情感、勇於親切助人、寬容原諒、減輕壓力、消除焦慮、鎮定心情、冷靜沉著⋯⋯這些都與催產素的作用相關。催產素從前只被視為與懷孕生產有關的原始荷爾蒙,現在才知道原來還擁有這些促進社會化及共鳴的作用,甚至能發揮抗憂鬱的效果。因此,催產素也被冠上了「#幸福荷爾蒙」、「#愛情荷爾蒙」等稱號。
.
也有報告指出,人們會受幼年時的環境影響,使腦內催產素接收器分佈密度產生變化,導致成年後催產素的作用出現很大差異。這種說法正是從生物學的角度證明了養育環境對人格的影響。
.
如上所述,曾經受到輕視的依附機制,其實是支撐我們生命的根幹,其重要性如今也已再度受到重視。
.
伴隨而來的是嘗試運用依附理論的治療,以英美為中心已逐漸擴展。不過,現狀是多數人仍不明白依附的重要。一如本書即將展開的論述,發揮依附作用的療法將可能超越以往的醫學理論,催生出一個新的治療典範。
.
--
.
📖 https://reurl.cc/3aa3dV
.
本文摘自《依戀,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情感支持&建立安全感,超越醫學觀點的復原之路》,作者岡田尊司,日本精神科醫師、作家。京都大學醫學院學士、醫學博士。著有多本心理、精神醫學之大眾書籍。
.
人們的幸福與不幸、成功與失敗、身心健康與否,其實都與「依戀」有關。當醫療觀點束手無策時,站在依戀觀點思考,往往能找到有效改善的做法,尤其對於子女問題、親子關係、夫妻關係等牽涉到親密依附的部分,特別能發揮獨一無二的力量,緩和壓力與創傷的影響,幫助當事者及家人修復僵化的病況與關係,走出傷痛,重建自我。
.
・增加對話、接觸與彼此往來頻率
・開始訴說內心話,願意提及受傷害的心情
・逐漸自省,面對問題,採取改變自我的行動
・從微不足道的成功經驗中,找回自我肯定感
・開始對別人懷抱體貼與感謝之情
・內心建立穩固的安全堡壘
.
知名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援引古今,並透過諸多案例探討依戀療法,無論是自身願意透過諮商與練習解決困難,或是想為孩子、親友提供支持,這本書都能給予有力的指引,幫助你超越醫學診斷標籤,積極尋求自救。
分娩 七 機 轉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瑪莎和丈夫西恩準備迎接新生兒的誕生,然而女兒誕生未久便失去心跳。夫妻倆陷入傷痛,不再與彼此對話…
.
奧斯卡頒獎在即,找時間補上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肯定的《#女人碎片》。
.
其一,Kornél Mundruczó 導演的《女人碎片》,前半小時非常好看,我是說...非常揪心,邊看邊有想哭的衝動,整個分娩過程拍得既真實且充滿懸念,生與死,喜與悲,一線之隔。很喜歡這場戲的氣氛處理,以及每個角色間的情感張力。
.
其二,電影片名叫做《女人碎片》,但影片沒忘記男性角色,初生嬰兒猝逝的傷痛,不只在瑪莎身上劃下傷口,也在西恩心中挖開一個大洞。西恩在片中提起共振效應,一起悲劇,震垮了夫婦倆的婚姻。
.
其三,《女人碎片》用蘋果樹來述說母親對女兒的思念,用一座建造中的橋樑來隱喻瑪莎在女兒過世後,無法跟現實世界接軌,直到她直視傷痛,才重新接起與生活對話的可能性。
.
其四,很喜歡瑪莎與母親的對手戲,瑪莎的母親有著悲慘的童年往事,使得她對人對事都有過度保護與霸道的傾向,而經歷喪女之痛的瑪莎,選擇走出不同於母親的路,不讓痛苦(怨恨)成為紀念女兒的唯一情緒。
.
其五,Vanessa Kirby 憑本片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有兩個得獎場,一是開場的分娩戲,真實到讓人覺得「好痛」,二是她在法庭上的兩場戲,從壓抑到釋懷,情緒轉折處理得很好。
.
今年奧斯卡女主角入圍作品的競爭有點激烈,Andra Day 的入圍作品《 美國與比莉哈樂黛》(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應該是沒機會在頒獎前看到了,單就其他四位女主角入圍作品,說真的,#誰得我都可以,每一個都各自精彩!
.
其六,我沒有特別喜歡《女人碎片》的結局,但電影有些細節有打動我,例如瑪莎在超市買東西時,發現自己毛衣浸濕的畫面,女兒雖然過世了,但母奶仍是汨汨流出,像是不斷提醒瑪莎這起悲劇的存在,也像是瑪莎內心的淚水不斷漫溢而出,無法止息。
.
其七,本片的演員群戲很整齊,飾演西恩的 Shia LaBeouf ,演出很真摯動人,可惜演員的負面新聞太多,獎季不受青睞;飾演助產師的 Molly Parker 和飾演瑪莎母親的 Ellen Burstyn ,出場不多,但有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另外,看到飾演瑪莎妹夫克里斯的 Benny Safdie 出場,我有感到驚喜,他是我很愛的《失速夜狂奔》和《原鑽》導演喔!!
分娩 七 機 轉 在 親子天下‧寶寶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女人在每一次的身分轉換,都是再一次的蛻變,讓我們學習擁抱老天爺給我們的課題,從中得到成長的禮物❤️
#親子天下Shopping溫暖獻上:從懷孕到分娩,從翻身到睡過夜,-1到2歲,你專屬的孕產育兒全攻略。
💁♀️4/6-4/8限定下單隨機贈送獅王洗手慕斯!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https://cplink.co/94oiJKvc
🔥七堂課輕鬆為0-6歲寶寶建構一顆好大腦
https://cplink.co/c6iplL9I
#新手父母 #待產包 #孕吐害喜 #睡過夜 #哺乳
分娩 七 機 轉 在 分娩的階段 - 線上教學 的相關結果
胎盤和胎膜排出後,子宮壁變厚且收縮,將子宮由一個大到足以容納7磅重胎兒的容器縮小成葡萄柚般大小。 ... 但是,使得子宮實體縮小的主要機轉仍然是子宮的收縮。 ... <看更多>
分娩 七 機 轉 在 分娩機轉 - 中文百科知識 的相關結果
分娩機轉 是指胎兒先露部分被動性地進行一系列適應骨盆平面的轉動。以其最小徑線通過產道的分娩過程。分娩機轉分以下步驟:銜接、下降、俯曲、內鏇轉、仰伸、復位及外鏇 ... ... <看更多>
分娩 七 機 轉 在 婦產科學/分娩機轉 - A+醫學百科 的相關結果
分娩機轉 是指胎兒通過產道娩出時,為了適應產道各個部分的大小及形狀以及骨盆軸的走向,必須進行一系列的轉動動作,也就是胎兒、產道、產力矛盾交替轉化統一的過程。 ... <看更多>